第1章过关检测(A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目要求) 1.下图是利用微生物制作果酒、果醋的流程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A→乙酸发酵→果醋 A.此过程用到的菌种主要有酵母菌和乳酸菌 B.榨汁前,榨汁机和发酵瓶都需要用体积分数为70%的盐酸消毒 C.A过程是酒精发酵,A过程结束后,只需要适当提高环境温度就能进行乙酸发酵 D.导致发酵产物不同的重要因素有温度、时间、菌种等 答案D 解析:用于果酒发酵的是酵母菌,用于果醋发酵的是醋酸菌,A项错误。榨汁机、 发酵瓶要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B项错误。A过程是酒精发酵,A过程完 成后,除了需要适当提高环境温度,还需要通入氧气,才能进行乙酸发酵,C项错 误。 2.下图是制作酸奶的简易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发酵瓶、鲜奶无菌处理→新鲜原味酸奶与鲜奶按体积比1:10加入发酵瓶中,密 封→38~42℃的环境下保温发酵6~8h→2~4℃冷藏24h A.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发酵瓶和鲜奶进行灭菌处理 B.乳酸发酵菌种和乙酸发酵菌种都属于原核生物 C.保温发酵过程中要适时打开发酵瓶盖放出气体 D.酸奶发酵的适宜温度要低于果醋发酵的适宜温度 答案B 解析:鲜奶是不耐高温的液体,不能用高压蒸汽灭菌锅进行灭菌,A项错误。乳酸 菌进行无氧呼吸时没有气体产生,乳酸发酵过程中不需要排气,C项错误。果醋发 酵的适宜温度为30~35℃,故酸奶发酵的适宜温度要高于果醋发酵的适宜温度,D 项错误。 3.小李尝试制作果酒,他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中进行实验(如下图),下 列做法恰当的是( 阀门a阀门b 通气管 -通气管 葡萄汁
第 1 章过关检测(A 卷)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目要求) 1.下图是利用微生物制作果酒、果醋的流程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A→乙酸发酵→果醋 A.此过程用到的菌种主要有酵母菌和乳酸菌 B.榨汁前,榨汁机和发酵瓶都需要用体积分数为 70%的盐酸消毒 C.A 过程是酒精发酵,A 过程结束后,只需要适当提高环境温度就能进行乙酸发酵 D.导致发酵产物不同的重要因素有温度、时间、菌种等 答案:D 解析:用于果酒发酵的是酵母菌,用于果醋发酵的是醋酸菌,A 项错误。榨汁机、 发酵瓶要用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消毒,B 项错误。A 过程是酒精发酵,A 过程完 成后,除了需要适当提高环境温度,还需要通入氧气,才能进行乙酸发酵,C 项错 误。 2.下图是制作酸奶的简易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发酵瓶、鲜奶无菌处理→新鲜原味酸奶与鲜奶按体积比 1∶10 加入发酵瓶中,密 封→38~42 ℃的环境下保温发酵 6~8 h→2~4 ℃冷藏 24 h A.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发酵瓶和鲜奶进行灭菌处理 B.乳酸发酵菌种和乙酸发酵菌种都属于原核生物 C.保温发酵过程中要适时打开发酵瓶盖放出气体 D.酸奶发酵的适宜温度要低于果醋发酵的适宜温度 答案:B 解析:鲜奶是不耐高温的液体,不能用高压蒸汽灭菌锅进行灭菌,A 项错误。乳酸 菌进行无氧呼吸时没有气体产生,乳酸发酵过程中不需要排气,C 项错误。果醋发 酵的适宜温度为 30~35 ℃,故酸奶发酵的适宜温度要高于果醋发酵的适宜温度,D 项错误。 3.小李尝试制作果酒,他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中进行实验(如下图),下 列做法恰当的是( )
A.加入适量的酵母菌 B.一直打开阀门b通气 C.偶尔打开阀门a几秒钟,一直关紧阀门b D.把发酵装置放到4℃冰箱中进行实验 答案:A 解析:若一直打开阀门b通气,酵母菌就只进行有氧呼吸,不会产生酒精。酵母菌 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CO2,适时打开阀门b可排出CO2,防止装置中CO2过多,影 响酵母菌的发酵。若把装置放到4℃冰箱中,温度过低会导致与细胞呼吸有关的 酶的活性降低,则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效率会降低。 4.下列关于果醋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在制作过程中发酵瓶要一直打开 B.在制作果醋时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8~30℃ C.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先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乙酸 D.醋酸菌在糖源和O2充足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CO2 答案:C 解析: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在制作过程中要适时进行充气,而不是一直打开发酵 瓶,A项错误。多数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B项错误。醋酸菌在糖 源和O2充足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乙酸,D项错误。 5在家庭中制作泡菜,不需要刻意灭菌,原因是() A.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B.各种微生物都可以用于制作泡菜 C.泡菜坛中的亚硝酸盐杀死了其他杂菌 D泡菜坛中液体表面有一层菌膜将泡菜与外界空气隔开 答案:A 6.下列有关泡菜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 B.发酵过程中只有乳酸菌的发酵作用 C.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分解蛋白质和果胶 D.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 答案D 解析: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增加后下降,A项错误。发酵过程主要 是乳酸菌的作用,B项错误。乳酸菌不分解蛋白质和果胶,蔬莱保持脆嫩而不软化 腐败,C项错误。 7.下列有关果酒发酵、果醋发酵和腐乳制作前期发酵的比较,错误的是() A.都可以使用自然界微生物作为菌种
A.加入适量的酵母菌 B.一直打开阀门 b 通气 C.偶尔打开阀门 a 几秒钟,一直关紧阀门 b D.把发酵装置放到 4 ℃冰箱中进行实验 答案:A 解析:若一直打开阀门 b 通气,酵母菌就只进行有氧呼吸,不会产生酒精。酵母菌 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 CO2,适时打开阀门 b 可排出 CO2,防止装置中 CO2过多,影 响酵母菌的发酵。若把装置放到 4 ℃冰箱中,温度过低会导致与细胞呼吸有关的 酶的活性降低,则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效率会降低。 4.下列关于果醋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在制作过程中发酵瓶要一直打开 B.在制作果醋时,温度应严格控制在 18~30 ℃ C.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先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乙酸 D.醋酸菌在糖源和 O2 充足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 CO2 答案:C 解析: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在制作过程中要适时进行充气,而不是一直打开发酵 瓶,A 项错误。多数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 30~35 ℃,B 项错误。醋酸菌在糖 源和 O2 充足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乙酸,D 项错误。 5.在家庭中制作泡菜,不需要刻意灭菌,原因是( ) A.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B.各种微生物都可以用于制作泡菜 C.泡菜坛中的亚硝酸盐杀死了其他杂菌 D.泡菜坛中液体表面有一层菌膜将泡菜与外界空气隔开 答案:A 6.下列有关泡菜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 B.发酵过程中只有乳酸菌的发酵作用 C.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分解蛋白质和果胶 D.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 答案:D 解析: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增加后下降,A 项错误。发酵过程主要 是乳酸菌的作用,B 项错误。乳酸菌不分解蛋白质和果胶,蔬菜保持脆嫩而不软化 腐败,C 项错误。 7.下列有关果酒发酵、果醋发酵和腐乳制作前期发酵的比较,错误的是( ) A.都可以使用自然界微生物作为菌种
B.发酵的实质都是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C.控制的发酵温度有所不同 D.发酵过程中必须尽可能防止杂菌污染 答案B 解析:果醋和腐乳发酵利用的是微生物的有氧呼吸,果酒发酵利用的是微生物的无 氧呼吸。 8.下列有关培养基配制原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A.异养微生物的培养基至少要有一种有机物 B.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特殊营养物质 C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 D.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pH、O2、渗透压的影响 答案B 解析: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求不同,如自生固氨菌能以空气中的N2为氮源,因此培 养自生固氨菌的培养基中不需要含有氨源。 9.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 B.单菌落的分离是消除杂菌污染的一种方法 C培养基都必须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D.倒置平板可防止培养皿盖上的冷凝水滴落 答案:C 解析:防止杂菌污染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A项正确。单菌落由一个微生物繁 殖而来,因此分离单菌落可以消除杂菌,B项正确。培养基灭菌一般采用高压蒸汽 灭菌法,但是对于含有遇高温易分解的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不能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法进行灭菌,C项错误。倒置平板可以防止培养皿盖上的冷凝水滴落到培养基表 面污染培养基,D项正确。 10.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下列哪些事物适用于消毒处理?() ①皮肤②饮用水③牛奶④注射器⑤培养皿⑥接种环⑦培养基⑧ 果汁⑨酱油⑩手术刀 A.①②③⑧⑨ B.④⑤⑥⑦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⑧ D.以上全部 答案:A 11.下列对发酵过程中灭菌操作的理解,错误的是( A.防止杂菌污染
B.发酵的实质都是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C.控制的发酵温度有所不同 D.发酵过程中必须尽可能防止杂菌污染 答案:B 解析:果醋和腐乳发酵利用的是微生物的有氧呼吸,果酒发酵利用的是微生物的无 氧呼吸。 8.下列有关培养基配制原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异养微生物的培养基至少要有一种有机物 B.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特殊营养物质 C.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 D.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 pH、O2、渗透压的影响 答案:B 解析: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求不同,如自生固氮菌能以空气中的 N2 为氮源,因此培 养自生固氮菌的培养基中不需要含有氮源。 9.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 B.单菌落的分离是消除杂菌污染的一种方法 C.培养基都必须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D.倒置平板可防止培养皿盖上的冷凝水滴落 答案:C 解析:防止杂菌污染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A 项正确。单菌落由一个微生物繁 殖而来,因此分离单菌落可以消除杂菌,B 项正确。培养基灭菌一般采用高压蒸汽 灭菌法,但是对于含有遇高温易分解的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不能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法进行灭菌,C 项错误。倒置平板可以防止培养皿盖上的冷凝水滴落到培养基表 面污染培养基,D 项正确。 10.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下列哪些事物适用于消毒处理?( ) ①皮肤 ②饮用水 ③牛奶 ④注射器 ⑤培养皿 ⑥接种环 ⑦培养基 ⑧ 果汁 ⑨酱油 ⑩手术刀 A.①②③⑧⑨ B.④⑤⑥⑦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⑧ D.以上全部 答案:A 11.下列对发酵过程中灭菌操作的理解,错误的是( ) A.防止杂菌污染
B.消灭杂菌 C.培养基和发酵设备都必须灭菌 D.灭菌必须在接种前进行 答案B 解析:灭菌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但实际操作中不可能只消灭杂菌,而是消灭全 部微生物。 12.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 C.接种后的培养皿需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 答案B 解析:培养基灭菌应在分装到培养皿之前进行,A项错误。从有机废水中分离的微 生物是异养微生物,其培养不需要光照,C项错误。培养过程中应每隔12h或24 h观察一次,D项错误。 13.下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操作前要将接种环放在酒精灯的火焰旁灭菌 B.划线操作应在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 C.在5区域中才可以得到菌落 D.在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 答案D 解析:操作前要将接种环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灭菌。划线操作应在酒精灯的 火焰附近进行,而不是火焰上。所有的划线区都有可能得到菌落,只是5区域中菌 落相对较纯。 14.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法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接种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B.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菌液 C.蘸取菌液和划线均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D接种环划线时要将最后一次的划线与第一次的划线相连 答案D
B.消灭杂菌 C.培养基和发酵设备都必须灭菌 D.灭菌必须在接种前进行 答案:B 解析:灭菌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但实际操作中不可能只消灭杂菌,而是消灭全 部微生物。 12.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 C.接种后的培养皿需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 答案:B 解析:培养基灭菌应在分装到培养皿之前进行,A 项错误。从有机废水中分离的微 生物是异养微生物,其培养不需要光照,C 项错误。培养过程中应每隔 12 h 或 24 h 观察一次,D 项错误。 13.下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 1、2、3、4、5。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A.操作前要将接种环放在酒精灯的火焰旁灭菌 B.划线操作应在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 C.在 5 区域中才可以得到菌落 D.在 2、3、4、5 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 答案:D 解析:操作前要将接种环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灭菌。划线操作应在酒精灯的 火焰附近进行,而不是火焰上。所有的划线区都有可能得到菌落,只是 5 区域中菌 落相对较纯。 14.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法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接种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B.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菌液 C.蘸取菌液和划线均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D.接种环划线时要将最后一次的划线与第一次的划线相连 答案:D
解析:在平板划线时不要将最后一次的划线与第一次的划线相连,避免已分离开的 菌种再次聚集,最终无法获得单菌落。 15.在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时,甲同学从稀释倍数为 1×10对应的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 落。下列有关叙述存在科学性错误的是() A.甲同学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土样不同,也可能是操作过程出了问题 B.可以将甲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检 验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 C.让其他同学用与甲同学一样的土样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甲同学一致则可以证 明甲同学无误 D.B、C两项的实验思路都遵循了实验的对照原则 答案D 解析:甲同学获得的菌落数量远大于其他同学,可能是由于所取的土样不同,也可 能是由于操作过程中培养基被污染了,A项正确。污染的原因可能是培养基灭菌 不彻底,或操作过程没有保证无菌操作,将甲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 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检验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B项正确。让其他同学用 与甲同学一样的土样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甲同学一致,则可以证明甲同学操作正 确,C项正确。B项的实验思路遵循了实验的对照原则,C项的实验思路遵循了实 验的重复性原则,D项错误。 16某同学从市场上买来了新鲜的葡萄,打算利用细胞呼吸的原理在家里酿制葡萄 酒。己知葡萄的果皮表面附着有野生酵母菌。下列措施对酿酒有利的是() A.打开酿酒罐 B.密封酿酒罐,适时排气 C.高温处理 D.酿酒罐放在室内光照处 答案B 解析: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故应密封酿酒罐,适时 排气。高温处理会杀死葡萄果皮表面的酵母菌。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不需要光 照,酿酒罐放在室内光照处,还会造成酿酒罐内温度过高,不利于发酵。 17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的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A.实验室里可以用紫外线或化学药物进行消毒 B.在实验室中,切记不可吃东西、喝水,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洗手,以防被微生物 感染 C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用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不充分燃烧层灼烧
解析:在平板划线时不要将最后一次的划线与第一次的划线相连,避免已分离开的 菌种再次聚集,最终无法获得单菌落。 15.在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时,甲同学从稀释倍数为 1×106 对应的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 150 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 50 个菌 落。下列有关叙述存在科学性错误的是( ) A.甲同学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土样不同,也可能是操作过程出了问题 B.可以将甲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检 验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 C.让其他同学用与甲同学一样的土样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甲同学一致,则可以证 明甲同学无误 D.B、C 两项的实验思路都遵循了实验的对照原则 答案:D 解析:甲同学获得的菌落数量远大于其他同学,可能是由于所取的土样不同,也可 能是由于操作过程中培养基被污染了,A 项正确。污染的原因可能是培养基灭菌 不彻底,或操作过程没有保证无菌操作,将甲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 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检验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B 项正确。让其他同学用 与甲同学一样的土样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甲同学一致,则可以证明甲同学操作正 确,C 项正确。B 项的实验思路遵循了实验的对照原则,C 项的实验思路遵循了实 验的重复性原则,D 项错误。 16.某同学从市场上买来了新鲜的葡萄,打算利用细胞呼吸的原理在家里酿制葡萄 酒。已知葡萄的果皮表面附着有野生酵母菌。下列措施对酿酒有利的是( ) A.打开酿酒罐 B.密封酿酒罐,适时排气 C.高温处理 D.酿酒罐放在室内光照处 答案:B 解析: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 CO2,故应密封酿酒罐,适时 排气。高温处理会杀死葡萄果皮表面的酵母菌。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不需要光 照,酿酒罐放在室内光照处,还会造成酿酒罐内温度过高,不利于发酵。 17.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的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 A.实验室里可以用紫外线或化学药物进行消毒 B.在实验室中,切记不可吃东西、喝水,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洗手,以防被微生物 感染 C.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用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不充分燃烧层灼烧
D.使用后的培养基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答案:C 解析: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用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 18.下列有关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需要用液体培养基 B.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 C.都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接种 D.都可以用菌落数来计数活菌 答案C 解析: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是为了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所以都 需要用固体培养基,A项错误。平板划线法使用接种环进行接种,而稀释涂布平板 法采用涂布器操作,B项错误。纯化时,要进行无菌操作,为防止杂菌污染,操作时 都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接种,C项正确。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计数活菌,只能 用于分离菌种,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来计数活菌,D项错误。 19.某学者欲研究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细菌的数量,并从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 细菌。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细菌进行计数 B.用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 C.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菌种 D称取和稀释土壤样品均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答案:A 解析:分离细菌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但平板划线法不能对 细菌进行计数。 20.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压蒸汽灭菌加热结束后,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 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 答案D 解析:培养基等液体类的物品在灭菌结束后,切勿打开放气阀迅速放气,以免液体 暴沸,造成溢出或炸裂,应先关闭电源停止加热,待其冷却至压力表指针回零后,再 打开放气阀放气,A项错误。倒平板时,培养皿盖不能完全打开,B项错误。接种 环灼烧灭菌后,应冷却后再挑取菌落,以免高温杀死菌种,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D.使用后的培养基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答案:C 解析: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用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 18.下列有关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需要用液体培养基 B.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 C.都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接种 D.都可以用菌落数来计数活菌 答案:C 解析: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是为了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所以都 需要用固体培养基,A 项错误。平板划线法使用接种环进行接种,而稀释涂布平板 法采用涂布器操作,B 项错误。纯化时,要进行无菌操作,为防止杂菌污染,操作时 都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接种,C 项正确。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计数活菌,只能 用于分离菌种,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来计数活菌,D 项错误。 19.某学者欲研究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细菌的数量,并从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 细菌。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细菌进行计数 B.用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 C.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菌种 D.称取和稀释土壤样品均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答案:A 解析:分离细菌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但平板划线法不能对 细菌进行计数。 20.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压蒸汽灭菌加热结束后,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 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 答案:D 解析:培养基等液体类的物品在灭菌结束后,切勿打开放气阀迅速放气,以免液体 暴沸,造成溢出或炸裂,应先关闭电源停止加热,待其冷却至压力表指针回零后,再 打开放气阀放气,A 项错误。倒平板时,培养皿盖不能完全打开,B 项错误。接种 环灼烧灭菌后,应冷却后再挑取菌落,以免高温杀死菌种,C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0 分)
21.(11分)下图为果酒与果醋发酵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气阀a气阀b 出料口c (1)酿造葡萄酒时,在榨汁前,要先对葡萄进行 再去除枝梗,该步骤可 以避免去除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 污染的机会。 (2)用体积分数为 对上述装置进行 后,再装入葡萄汁,将发 酵装置放在18~30℃的环境中,每天拧开气阀b多次,排出发酵过程产生的大 量 。装置中d处设计成弯曲形状的目的是 (3)10d之后,利用酸性条件下的 对出料口c取样的物质进行检验。 若呈」 色,则说明产生了酒精。 (4)产生酒精后,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然后将装置放在 ℃的环境 中,适时打开气阀」 向发酵液中充气。充气的原因是 答案(1)冲洗杂菌 (2)70%的酒精消毒CO2防止排气时空气中杂菌的污染 (3)重铬酸钾灰绿 (4)30~35a醋酸菌是好氧细菌,酒精转变为乙酸需要O2 22.(8分)请回答下面有关泡菜发酵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蔬菜刚入坛时,其表面带有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其中酵母菌 最初的呼吸方式是 请写出相关反应式: (2)在发酵初期会有气泡从坛沿水槽内的水中间歇性溢出,试说明这些气泡的来 源: (3)到发酵中期,无氧状态形成,乳酸菌开始活跃并产生大量乳酸,使乳酸积累量达 到0.6%~0.8%,pH为3.5~3.8,试分析此时坛内其他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及原 因 (4)发酵后期,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当乳酸含量达到1.2%以上时,发酵速度逐渐变缓 甚至停止,主要原因是 (⑤)请在下列坐标图中画出该过程中乳酸菌数量、乳酸含量的变化趋势。 念 0 发酵时间 发酵时间 答案:(1)有氧呼吸 C6H1206+602+6H,C甓6C0+12H,0+能量
21.(11 分)下图为果酒与果醋发酵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酿造葡萄酒时,在榨汁前,要先对葡萄进行 ,再去除枝梗,该步骤可 以避免去除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 污染的机会。 (2)用体积分数为 对上述装置进行 后,再装入葡萄汁,将发 酵装置放在 18~30 ℃的环境中,每天拧开气阀 b 多次,排出发酵过程产生的大 量 。装置中 d 处设计成弯曲形状的目的是 。 (3)10 d 之后,利用酸性条件下的 对出料口 c 取样的物质进行检验。 若呈 色,则说明产生了酒精。 (4)产生酒精后,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然后将装置放在 ℃的环境 中,适时打开气阀 向发酵液中充气。充气的原因是 。 答案:(1)冲洗 杂菌 (2) 70%的酒精 消毒 CO2 防止排气时空气中杂菌的污染 (3)重铬酸钾 灰绿 (4)30~35 a 醋酸菌是好氧细菌,酒精转变为乙酸需要 O2 22.(8 分)请回答下面有关泡菜发酵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1)蔬菜刚入坛时,其表面带有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其中酵母菌 最初的呼吸方式是 ,请写出相关反应式: 。 (2)在发酵初期会有气泡从坛沿水槽内的水中间歇性溢出,试说明这些气泡的来 源: 。 (3)到发酵中期,无氧状态形成,乳酸菌开始活跃并产生大量乳酸,使乳酸积累量达 到 0.6%~0.8%,pH 为 3.5~3.8,试分析此时坛内其他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及原 因: 。 (4)发酵后期,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当乳酸含量达到 1.2%以上时,发酵速度逐渐变缓 甚至停止,主要原因是 。 (5)请在下列坐标图中画出该过程中乳酸菌数量、乳酸含量的变化趋势。 答案:(1)有氧呼吸 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2)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 (3)由于pH不适宜,其他微生物活动减慢甚至停止 (4)pH过低,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 (5) 0 发酵时间 发酵时问 23.(12分)检验饮用水中细菌、病毒的含量是有效监控部分疾病发生的必要措 施。请回答下列与检验饮用水中大肠杆菌有关的问题。 (1)检验大肠杆菌的含量时,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 度的水样用涂布器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这种方 法称为 法。下图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图中,图 不是由该方 法得到的而是利用 法得到的。 A B C D (2)用上述方法统计样本中的菌落数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 (填 “需要”或“不需要),其原因是需要判断培养基 对于固体培养基应 采用的检测方法是将 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观察 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 (3)有以下材料或用具需要消毒或灭菌: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甲)玻璃 棒、试管、烧瓶和吸管(乙)实验操作者的双手(丙)。其中需要消毒的 是 需要灭菌的是 。(填代号) (4)检验大肠杆菌的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 处理才能丢弃,以防环境的污染。 (⑤)下表是一种培养基的配方,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 氮源 是 琼脂 (填“提供”或“不提供)营养。 组分 含量 蛋白胨 10.0g 乳糖 5.0g 蔗糖 5.0g K2HPO4 2.0g 显色剂 0.2g
(2)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 (3)由于 pH 不适宜,其他微生物活动减慢甚至停止 (4)pH 过低,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 (5) 23.(12 分)检验饮用水中细菌、病毒的含量是有效监控部分疾病发生的必要措 施。请回答下列与检验饮用水中大肠杆菌有关的问题。 (1)检验大肠杆菌的含量时,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 度的水样用涂布器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这种方 法称为 法。下图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图中,图 不是由该方 法得到的,而是利用 法得到的。 (2)用上述方法统计样本中的菌落数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 (填 “需要”或“不需要”),其原因是需要判断培养基 ,对于固体培养基应 采用的检测方法是将 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观察 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 (3)有以下材料或用具需要消毒或灭菌: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甲);玻璃 棒、试管、烧瓶和吸管(乙);实验操作者的双手(丙)。其中需要消毒的 是 ,需要灭菌的是 。(填代号) (4)检验大肠杆菌的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 处理才能丢弃,以防环境的污染。 (5)下表是一种培养基的配方,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 ,氮源 是 。琼脂 (填“提供”或“不提供”)营养。 组分 含量 蛋白胨 10.0 g 乳糖 5.0 g 蔗糖 5.0 g K2HPO4 2.0 g 显色剂 0.2 g
琼脂 12.0g H2O 定容至1000mL 答案(1)稀释涂布平板D 平板划线 (2)需要是否被杂菌污染(灭菌是否合格)未接种 (3)丙甲、乙 (4)灭菌 (⑤)乳糖、蔗糖、蛋白胨蛋白胨不提供 24.(10分)某实验小组欲从被豆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脂肪的菌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 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为避免培养皿被污染,需将培养皿 放置。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 度过高,需将培养液进行 处理。为了排除 需设置 接种等量无菌水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3)为了筛选出菌株,可将适量的 染液滴加在平板中的菌落周围,洗 去浮色后,如果菌落周围的现象是出现 或不出现 ,则 说明此种菌能够分泌脂肪酶。 (4)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可采用 法接种于新的培养基平板上。 (⑤)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的原因是 答案(1)豆油选择 (2)倒过来系列梯度稀释 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培养基被污 染) (3)苏丹Ⅲ透明圈橘黄色圈 (4)平板划线 (⑤)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25.(9分)某生物活动小组为探究当地农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进行了 随机取样、系列梯度稀释、涂布平板、培养、计数等步骤,实验操作过程如下图 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I mL 1 mL 1 mL 1 mL 1 mL I mL I mL 1 mL 90mL 10g 每支试管中各 0.1mL 0.1mL 0.1mL 样品 无菌水 有9mL无菌水 琼脂 培养基
琼脂 12.0 g H2O 定容至 1 000 mL 答案:(1)稀释涂布平板 D 平板划线 (2)需要 是否被杂菌污染(灭菌是否合格) 未接种 (3)丙 甲、乙 (4)灭菌 (5)乳糖、蔗糖、蛋白胨 蛋白胨 不提供 24.(10 分)某实验小组欲从被豆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脂肪的菌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 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为避免培养皿被污染,需将培养皿 放置。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 度过高,需将培养液进行 处理。为了排除 ,需设置 接种等量无菌水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3)为了筛选出菌株,可将适量的 染液滴加在平板中的菌落周围,洗 去浮色后,如果菌落周围的现象是出现 ,或不出现 ,则 说明此种菌能够分泌脂肪酶。 (4)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可采用 法接种于新的培养基平板上。 (5)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的原因是 。 答案:(1)豆油 选择 (2)倒过来 系列梯度稀释 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培养基被污 染) (3)苏丹Ⅲ 透明圈 橘黄色圈 (4)平板划线 (5)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25.(9 分)某生物活动小组为探究当地农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进行了 随机取样、系列梯度稀释、涂布平板、培养、计数等步骤,实验操作过程如下图 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该实验中含有琼脂的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来说,属于 培养基,培 养基中选择了 作为唯一氮源。 (2)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 酶,将尿素水解为 (3)需要对菌液进行系列梯度稀释的原因是 但 稀释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4)实验结果:6号试管涂布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550个、601个、688个,7 号试管涂布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58个、73个、97个,8号试管涂布的三 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8个、15个、28个。应选择稀释 号试管涂布 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进行计数,原因是 ,则该 10g土壤样品中含有分解尿素的细菌数是 个。 答案:(1)固体尿素 (2)脲NH3 (3)只有在稀释度足够高时,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才能被分散成单个细胞,并形成 单个菌落稀释度过高时,得到的平板菌落数太少,实验的偶然性太大 (4)7应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7.6×101 解析: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一般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所 以应选择稀释1×108倍的7号试管涂布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进行计数,即该10g 土壤样品中含有分解尿素的细菌数 =(58+73+97)÷3÷0.1×1×108×10=7.6×1011(个)
(1)该实验中含有琼脂的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来说,属于 培养基,培 养基中选择了 作为唯一氮源。 (2)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 酶,将尿素水解为 。 (3)需要对菌液进行系列梯度稀释的原因是 ,但 稀释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 (4)实验结果:6 号试管涂布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 550 个、601 个、688 个,7 号试管涂布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 58 个、73 个、97 个,8 号试管涂布的三 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 8 个、15 个、28 个。应选择稀释 号试管涂布 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进行计数,原因是 ,则该 10 g 土壤样品中含有分解尿素的细菌数是 个。 答案:(1)固体 尿素 (2)脲 NH3 (3)只有在稀释度足够高时,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才能被分散成单个细胞,并形成 单个菌落 稀释度过高时,得到的平板菌落数太少,实验的偶然性太大 (4)7 应选择菌落数为 30~300 的平板进行计数 7.6×1011 解析: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一般选择菌落数为 30~300 的平板进行计数,所 以应选择稀释 1×108 倍的 7 号试管涂布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进行计数,即该 10 g 土壤样品中含有分解尿素的细菌数 =(58+73+97)÷3÷0.1×1×108×10=7.6×101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