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话教法 安溪东方中学龚佳民 作为近年来一种崭新的中考作文命题形式和作文考试形式,话题作文已经隆重推出,它 极大地方便了同学的自主创作,让同学们在同一话题下,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陈述各自不同 的观点和生活感受。跟传统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相比,它尊重了创作的主体,显得更具科 学性和人文性,因而受到各地命题老师的青睐。于是,很多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基本围绕话题 作文来展开,认为只要写好三五篇较好的文章,什么考试都不怕,以不变应万变,局限于旧 路老套,千篇一律,思维僵化,甚至有初三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采用“八股文”式教学,要求 学生掌握一些话题作文的结构,甚至内容,有的甚至要求学生背诵作文以应对中考作文,这 与语文新课标强调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相违背,那么,如何才能对学生进行创新话 题作文教学,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呢? 、巧立标题吸眼球,标题创新受青睐。 新颖独特的文题,就如同人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 “眼睛”,可以使读者耳目一新,引起阅读兴趣,对文章也就会一见“钟情”。俗话说:“秧好 半谷,题好一半文。”可见拟好文题很重要。近年来,话题作文受到广泛的重视。而写作 时,首先必须学会拟题。从某种意义上讲,考生能拟出一个标新立异的标题,便抢占了考场 作文的制高点。题目是作文的眼睛,那么它是文章“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窗口”, 个“出彩”的题目必能让你的文章“出位”更“出众”,在众多题目中显得格外醒目抢眼 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一下“粘”住阅卷老师的眼球,让他(她)们的眼前为之一亮,心中怦 然一动 见钟情”。遗憾的是,这个机会常常被一些考生主动放弃了,要么直接用试 题中的“话题”作为题目,要么草草拟一个题目了事。这恰恰是犯了话题作文的大忌。 巧立标题,要突出一个“新”字,做到新颖别致,独出心裁。这里,笔者将为大家介绍几 种标题创新的技巧: 1、巧:作文的题目与文章的立意、构思的角度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巧的立意、巧的 构思才会拟出巧的题目,反之亦然。所谓“题好一半文”即是此意。比如2000年高考作文 题,有个考生拟为《一花一世界》,一花便是一个世界,世界上有数不清的花,便有说不清 的"世界",答案怎么是一个呢?既切题意,信息量又多,给人很开阔的想象空间。 2、俏:题目如同商品的包装,别出心裁的包装会赢得顾客的青睐,同理,出人意料的 题目会让人“一见钟情”。题目新颖别致,会产生一股强劲的吸引力。如2004年陕西省中考 作文要求以“承诺”为话题写作,我们来欣赏部分满分佳作所拟的标题:《承诺是金》、《招 聘承诺》、《对“承诺”的一次采访记录》、《“孔明挥泪斩马谡”之2004陕西中考版》、《八戒、 悟空经商记》等等。这些标题活泼开放、清新脱俗,给人以文采飞扬、耳目一新之感。 俗话说得好:“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作文也靠题装。这是一个重视包装的时代,像 本精彩的书要有一个好的封面,优质产品要有精美的包装。好的标题能收到引人入胜、先声 夺人的效果 二、放飞思维为求异,构思巧妙回味久。 话题作文训练中的“应试”做法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思维定势的存在,对作文的 审题是极其不利的,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挖掘、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 异思维,求异思维的作文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求异,就是要独创,思路不 落俗套,不拘一格,独辟蹊径,出奇制胜,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些呢,这就要多角度来 看待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所观赏到的电视节目,特别是艺术类的节目,每一幅图象
话题作文话教法 安溪东方中学 龚佳民 作为近年来一种崭新的中考作文命题形式和作文考试形式,话题作文已经隆重推出,它 极大地方便了同学的自主创作,让同学们在同一话题下,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陈述各自不同 的观点和生活感受。跟传统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相比,它尊重了创作的主体,显得更具科 学性和人文性,因而受到各地命题老师的青睐。于是,很多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基本围绕话题 作文来展开,认为只要写好三五篇较好的文章,什么考试都不怕,以不变应万变,局限于旧 路老套,千篇一律,思维僵化,甚至有初三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采用“八股文”式教学,要求 学生掌握一些话题作文的结构,甚至内容,有的甚至要求学生背诵作文以应对中考作文,这 与语文新课标强调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相违背,那么,如何才能对学生进行创新话 题作文教学,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呢? 一、巧立标题吸眼球,标题创新受青睐。 新颖独特的文题,就如同人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 “眼睛”,可以使读者耳目一新,引起阅读兴趣,对文章也就会一见“钟情”。俗话说:“秧好 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可见拟好文题很重要。近年来,话题作文受到广泛的重视。而写作 时,首先必须学会拟题。从某种意义上讲,考生能拟出一个标新立异的标题,便抢占了考场 作文的制高点。题目是作文的眼睛,那么它是文章“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窗口”,一 个“出彩”的题目必能让你的文章“出位”更“出众”,在众多题目中显得格外醒目抢眼, 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一下“粘”住阅卷老师的眼球,让他(她)们的眼前为之一亮,心中怦 然一动——“一见钟情”。遗憾的是,这个机会常常被一些考生主动放弃了,要么直接用试 题中的“话题”作为题目,要么草草拟一个题目了事。这恰恰是犯了话题作文的大忌。 巧立标题,要突出一个“新”字,做到新颖别致,独出心裁。这里,笔者将为大家介绍几 种标题创新的技巧: 1、巧:作文的题目与文章的立意、构思的角度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巧的立意、巧的 构思才会拟出巧的题目,反之亦然。所谓“题好一半文”即是此意。比如 2000 年高考作文 题,有个考生拟为《一花一世界》,一花便是一个世界,世界上有数不清的花,便有说不清 的"世界",答案怎么是一个呢?既切题意,信息量又多,给人很开阔的想象空间。 2、俏:题目如同商品的包装,别出心裁的包装会赢得顾客的青睐,同理,出人意料的 题目会让人“一见钟情”。题目新颖别致,会产生一股强劲的吸引力。如 2004 年陕西省中考 作文要求以“承诺”为话题写作,我们来欣赏部分满分佳作所拟的标题:《承诺是金》、《招 聘承诺》、《对“承诺”的一次采访记录》、《“孔明挥泪斩马谡”之 2004 陕西中考版》、《八戒、 悟空经商记》等等。这些标题活泼开放、清新脱俗,给人以文采飞扬、耳目一新之感。 俗话说得好:“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作文也靠题装。这是一个重视包装的时代,像一 本精彩的书要有一个好的封面,优质产品要有精美的包装。好的标题能收到引人入胜、先声 夺人的效果。 二、放飞思维为求异,构思巧妙回味久。 话题作文训练中的“应试”做法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思维定势的存在,对作文的 审题是极其不利的,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挖掘、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求 异思维,求异思维的作文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求异,就是要独创,思路不 落俗套,不拘一格,独辟蹊径,出奇制胜,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些呢,这就要多角度来 看待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所观赏到的电视节目,特别是艺术类的节目,每一幅图象
都是导演在比较了同一瞬间拍摄的角度不同的若干图象后优选出来的,同样的道理,写话题 作文,选好角度也是至关重要的,大有出奇制胜之效。 1、旁蔽侧击,引发侧向思维。 侧向思维,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旁敲侧画、曲径通幽的方式另辟蹊径,从新的角度 探索被人们忽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特点是不受消极定势的影响,对一个问题从侧面进行 换角度思考,随机应变地将思路转移到别人不易想到,比较隐蔽的方向去,以求突破现有的 观点,提出不同凡俗的新观念,获得新的结果,产生新的创造 著名美术家齐白石老人有句名言:“画人所不画,不画人所画。”道出了他作画出新的秘 诀,古今中外,作画中以侧面角度取胜的佳作极多,宋代的“深山藏古诗”、“踏花归来马蹄 香”则是到了极点,画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运用了旁敲侧击,曲径通幽的侧向思维,选择 和尚挑水和蝴蝶寻香的新颖角度来表现主题。画画如此,写作亦然,立意构思上妙用侧向思 维,可以使文章翻出新意,产生无穷的艺术魅力。有次学生作文,是学生司空见惯的文题《可 爱的家乡》,很多学生思维呆板僵化,产生“套板反应”,都写家乡的山美、水美、人美,写 家乡的土特产,写家乡的……。当然写这些东西未尝不可,但写多了,会觉得腻味,毫无新 颖感。惟有一位学生妙用侧向思维,摒弃从众心理,避开大道走小径,写家乡人民毁掉神庙 建文化楼,反映家乡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变化,体现了时代风貌,创意新奇,别开生面 2、反弹琵琶,引发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也就是从对立的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做到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 理之中,这种思维方法,看似荒唐,实际上是一种打破常规的,非常奇特而又绝妙的创新思 维方法,如,指导学生写以“爱”为话题的作文,我就启发学生: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爱 有爱才有温暖,才有幸福的生活,才有美好的未来……,有的学生说,我多么希望得到爱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爱一一无论是父母的,还是教师的,或者是人与人的;也有学生说, 我得到了爱,因为生活中已经有人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它带来了信心、力量和勇气。而 最令人赞美的是,一位学生用了逆向思维:我不需要父母或教师过分的爱,因为过分的爱限 制了我的发展,过分的爱使我与同学朋友之间产生隔阂,希望父母不溺爱,教师能把爱洒向 每一个学生。这样的立意避免了单一与狭窄,显得新颖、独特,高人一筹。 3、纵横驰骋,引发多向思维。 多向思维,即选取几个不同的侧面,共同表达一个中心,如2004年重庆某考生的《菊 花飘香的时节》就选择了“菊之淡”、“菊之傲”、“菊之殇”等三个不同的侧面,立体而生动 地诠释了“自我认识和他人期望”的话题,又如以“人生”为话题的作文,有学生以四句话 作为每节的总领:“母亲告诉我:孩子,人生是一个逗号,父亲告诉我:孩子,人生是一个 冒号,爷爷告诉我:孩子,人生是一个引号,奶奶告诉我:孩子,人生是一个长长的省略号”, 文章通过母亲、父亲、爷爷、奶奶之口,使抽象的人生变得具体、明晰。 4、感受时代气息,选材立意别出心裁。 同一个话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正可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 特”,例如,以“爱心”为话题作文,大部分同学选用的是老师带病为我补课、妈妈雨夜背 我上医院之类千篇一律的题材,而有个同学却能抓住“非典”流行期间妈妈(护士)因职业 需要,整天看护病人而冷落自己的救死扶伤行为的理解,立意新颖,富有时代生活的气息 立足现实,从平凡的题材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别出心裁地选材立意,并赋予它时代生活的 特色,也不失为一种提高话题作文的好途径 三、评价开放防扼杀,创新就在鼓励中 看过学生一篇以“朋友”为话题的文章,他的朋友既不是他的同学,也不是他的邻居, 甚至不是他身边的任何一个人,而是天上的云,他写了在他失意时,云朵千变万化逗他开心;
都是导演在比较了同一瞬间拍摄的角度不同的若干图象后优选出来的,同样的道理,写话题 作文,选好角度也是至关重要的,大有出奇制胜之效。 1、旁敲侧击,引发侧向思维。 侧向思维,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旁敲侧画、曲径通幽的方式另辟蹊径,从新的角度 探索被人们忽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特点是不受消极定势的影响,对一个问题从侧面进行 换角度思考,随机应变地将思路转移到别人不易想到,比较隐蔽的方向去,以求突破现有的 观点,提出不同凡俗的新观念,获得新的结果,产生新的创造。 著名美术家齐白石老人有句名言:“画人所不画,不画人所画。”道出了他作画出新的秘 诀,古今中外,作画中以侧面角度取胜的佳作极多,宋代的“深山藏古诗”、“踏花归来马蹄 香”则是到了极点,画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运用了旁敲侧击,曲径通幽的侧向思维,选择 和尚挑水和蝴蝶寻香的新颖角度来表现主题。画画如此,写作亦然,立意构思上妙用侧向思 维,可以使文章翻出新意,产生无穷的艺术魅力。有次学生作文,是学生司空见惯的文题《可 爱的家乡》,很多学生思维呆板僵化,产生“套板反应”,都写家乡的山美、水美、人美,写 家乡的土特产,写家乡的……。当然写这些东西未尝不可,但写多了,会觉得腻味,毫无新 颖感。惟有一位学生妙用侧向思维,摒弃从众心理,避开大道走小径,写家乡人民毁掉神庙 建文化楼,反映家乡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变化,体现了时代风貌,创意新奇,别开生面。 2、反弹琵琶,引发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也就是从对立的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做到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 理之中,这种思维方法,看似荒唐,实际上是一种打破常规的,非常奇特而又绝妙的创新思 维方法,如,指导学生写以“爱”为话题的作文,我就启发学生: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爱, 有爱才有温暖,才有幸福的生活,才有美好的未来……,有的学生说,我多么希望得到爱,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爱——无论是父母的,还是教师的,或者是人与人的;也有学生说, 我得到了爱,因为生活中已经有人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它带来了信心、力量和勇气。而 最令人赞美的是,一位学生用了逆向思维:我不需要父母或教师过分的爱,因为过分的爱限 制了我的发展,过分的爱使我与同学朋友之间产生隔阂,希望父母不溺爱,教师能把爱洒向 每一个学生。这样的立意避免了单一与狭窄,显得新颖、独特,高人一筹。 3、纵横驰骋,引发多向思维。 多向思维,即选取几个不同的侧面,共同表达一个中心,如 2004 年重庆某考生的《菊 花飘香的时节》就选择了“菊之淡”、“菊之傲”、“菊之殇”等三个不同的侧面,立体而生动 地诠释了“自我认识和他人期望”的话题,又如以“人生”为话题的作文,有学生以四句话 作为每节的总领:“母亲告诉我:孩子,人生是一个逗号,父亲告诉我:孩子,人生是一个 冒号,爷爷告诉我:孩子,人生是一个引号,奶奶告诉我:孩子,人生是一个长长的省略号”, 文章通过母亲、父亲、爷爷、奶奶之口,使抽象的人生变得具体、明晰。 4、感受时代气息,选材立意别出心裁。 同一个话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正可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 特”,例如,以“爱心”为话题作文,大部分同学选用的是老师带病为我补课、妈妈雨夜背 我上医院之类千篇一律的题材,而有个同学却能抓住“非典”流行期间妈妈(护士)因职业 需要,整天看护病人而冷落自己的救死扶伤行为的理解,立意新颖,富有时代生活的气息。 立足现实,从平凡的题材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别出心裁地选材立意,并赋予它时代生活的 特色,也不失为一种提高话题作文的好途径。 三、评价开放防扼杀,创新就在鼓励中。 看过学生一篇以“朋友”为话题的文章,他的朋友既不是他的同学,也不是他的邻居, 甚至不是他身边的任何一个人,而是天上的云,他写了在他失意时,云朵千变万化逗他开心;
得意时,云朵轻舞飘荡与他同乐,受父母责怪时,与云彩诉心事,被同学欺负时,向云彩说 委屈,这样的文章老师就因为他的朋友不是真实的生活中一个人而只被评为及格。这,就是 对创造性的扼杀,因为文章真真实实的写出了一个缺少朋友,缺少亲情的学生的内心。其实 教师的评价应该趋于开放,如果教师的评价不具开放性,学生的观点就很可能被教师“扼杀” 掉,如果能对其宽容,哪怕学生的观点有些偏激,我们也还是宽大为怀的话,学生的个性就 会得到尊重和保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确定不同的中心;或者同 一中心,从不同的方面去选择不同的题材,力求选材新颖、与众不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自主的选择内容、真实的反映内心。教师评价时要看到学生的每一处闪光点,并且加以引导, 真正做到让学生的文章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如同刚才写朋友一样:让孩子们可以写同龄人, 可以写长辈,可以写景物,可以写动物,只要能带给他朋友般的温情,分享他失意与得意的 都应该算朋友。教师在评价时要从其优势入手,以赞扬、鼓励为主,把这点星星之火点燃 总而言之,话题作文教学一定要打破思维定势,将创新教育渗透其中,这样我们的话题 作文教学才能别有洞天,充满生机。同时,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只有用改革的精神,创新 的意识去科学地进行作文教学,才能真正实现作文教学的腾飞!
得意时,云朵轻舞飘荡与他同乐,受父母责怪时,与云彩诉心事,被同学欺负时,向云彩说 委屈,这样的文章老师就因为他的朋友不是真实的生活中一个人而只被评为及格。这,就是 对创造性的扼杀,因为文章真真实实的写出了一个缺少朋友,缺少亲情的学生的内心。其实 教师的评价应该趋于开放,如果教师的评价不具开放性,学生的观点就很可能被教师“扼杀” 掉,如果能对其宽容,哪怕学生的观点有些偏激,我们也还是宽大为怀的话,学生的个性就 会得到尊重和保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确定不同的中心;或者同 一中心,从不同的方面去选择不同的题材,力求选材新颖、与众不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自主的选择内容、真实的反映内心。教师评价时要看到学生的每一处闪光点,并且加以引导, 真正做到让学生的文章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如同刚才写朋友一样:让孩子们可以写同龄人, 可以写长辈,可以写景物,可以写动物,只要能带给他朋友般的温情,分享他失意与得意的 都应该算朋友。教师在评价时要从其优势入手,以赞扬、鼓励为主,把这点星星之火点燃。 总而言之,话题作文教学一定要打破思维定势,将创新教育渗透其中,这样我们的话题 作文教学才能别有洞天,充满生机。同时,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只有用改革的精神,创新 的意识去科学地进行作文教学,才能真正实现作文教学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