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赤壁赋 字音(红色字) 壬戌戊戍戎属客窈窕斗牛扣舷桂 棹溯袅袅幽壑嫠妇愀然山川相缪舳舻 酾酒横槊渔樵麋鹿扁舟匏尊蜉蝣粟 栗挾骤无尽藏更酌相与枕藉 、文学常识 (一)赋是一种讲究辞采、体物铺陈的文体。(刘勰《文心雕龙》 “赋者,铺也。铺采擒文,体物写志也。”)赋,讲究讲求字句整 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在结尾部分往 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它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 其发展过程:(最早出现在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 表的“骚体”是向赋的过渡,叫“骚赋”) 汉代:古赋、辞赋,篇幅较长。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 林赋》 魏晋南北朝:骈赋、俳赋,骈偶句较多
2-1 赤壁赋 一、字音(红色字) 壬戌 戊 戍 戎 属客 窈窕 斗牛 扣舷 桂 棹 溯 袅袅 幽壑 嫠妇 愀然 山川相缪 舳舻 酾酒 横槊 渔樵 麋鹿 扁舟 匏尊 蜉蝣 粟 栗 挟 骤 无尽藏 更酌 相与枕藉 二、文学常识 (一)赋是一种讲究辞采、体物铺陈的文体。(刘勰《文心雕龙》: “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赋,讲究讲求字句整 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在结尾部分往 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它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 其发展过程:(最早出现在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 表的“骚体”是向赋的过渡,叫“骚赋”) 汉代:古赋、辞赋,篇幅较长。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 林赋》 魏晋南北朝:骈赋、俳赋,骈偶句较多
唐宋:律赋,注重对偶,讲究平仄 中唐以后:文赋、散赋,受古文运动影响,又趋散文 化,清新流畅。如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 赋》、苏轼的《赤壁赋》(前、后)。 (二)苏轼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豪放派 词人。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 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 府》等。 苏:苏洵、苏轼、苏辙。 散文与欧阳修称为“欧苏”(欧澜苏潮),诗与黄庭 坚称为“苏黄”,词与辛弃疾称为“苏辛”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 书画“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唐宋:律赋,注重对偶,讲究平仄。 中唐以后:文赋、散赋,受古文运动影响,又趋散文 化,清新流畅。如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 赋》、苏轼的《赤壁赋》(前、后)。 (二)苏轼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豪放派 词人。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 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 府 》等。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散文与欧阳修称为“欧苏”(欧澜苏潮 ),诗与黄庭 坚称为“苏黄”,词与辛弃疾称为“苏辛”。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 书画“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三、通假字(红色字,本字和 意义) 1举酒属客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3山川相缪 4举匏尊以相属
三、通假字(红色字,本字和 意义) 1举酒属客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3山川相缪 4举匏尊以相属
四、词类活用(红色字,用法和意义) 1击空明兮溯流光 2舞幽壑之潜蛟 3泣孤舟之嫠妇 4正襟危坐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7顺流而东也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9侣鱼虾而友麋鹿 五、古今异义 1望美人兮天一方
四、词类活用(红色字,用法和意义) 1击空明兮溯流光 2舞幽壑之潜蛟 3泣孤舟之嫠妇 4正襟危坐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7 顺流而东也 8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9侣鱼虾而友麋鹿 五、古今异义 1 望美人兮天一方
六、文言句式(注意红色字标志)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何为其然也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5固一世之雄也 6而今安在哉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8相与枕藉乎舟中
六、文言句式(注意红色字标志)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何为其然也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5固一世之雄也 6而今安在哉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8相与枕藉乎舟中
七、文言实词(红色字,意义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2举酒属客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4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5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6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7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8洗盏更酌 八、成语 冯虚御风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如泣如诉余 音袅袅不绝如缕正襟危坐沧海一粟取之无 禁(尽)用之不竭杯盘狼藉
七、文言实词(红色字,意义)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2举酒属客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4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5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6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7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8洗盏更酌 八、成语 冯虚御风 遗世独立 羽化登仙 如泣如诉 余 音袅袅 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沧海一粟 取之无 禁(尽) 用之不竭 杯盘狼藉
九、文言虚词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2扣舷而歌之 3倚歌而和之 4哀吾生之须臾 5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6虽一毫而莫取7相与枕藉乎舟中 十、文言翻译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 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4、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 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九、文言虚词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2扣舷而歌之 3倚歌而和之, 4哀吾生之须臾 5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6虽一毫而莫取 7相与枕藉乎舟中 十、文言翻译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 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4、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 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4《张衡传》知识点
2-4《张衡传 》知识点
重点字词 1举孝廉不行 汉代由地方官(太守)向朝廷举荐品行端正的人, 任以官职 2连辟公府不就 官府征召有才能的人做官 ·3公车特征拜郎中 征,征召,特指君召臣;拜,封官,任命 4累召不应 召见,召聘 5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离开,指从京都赴外任职 6再迁为太史令 指官职调动
• 重点字词 • 1举孝廉不行 • 汉代由地方官(太守)向朝廷举荐品行端正的人, 任以官职 • 2连辟公府不就 • 官府征召有才能的人做官 • 3公车特征拜郎中 • 征,征召,特指君召臣;拜,封官,任命 • 4累召不应 • 召见,召聘 • 5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 离开,指从京都赴外任职 • 6再迁为太史令 • 指官职调动
7再转复为太史令 指官职调动 ·8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指官职调动 9游于三辅 汉代都城长安附近三个行政区 10视事三年 指官员到职工作,即治事 11上书乞骸骨 大臣辞职,意即使骸骨归葬乡土 ·12遂通五经,贯六艺 五终,《诗》《书》《礼》《易》《春秋》 五部经书;六艺,“礼”、“乐”、“射” “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 7再转复为太史令 • 指官职调动 • 8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 指官职调动 • 9游于三辅 • 汉代都城长安附近三个行政区 • 10视事三年 • 指官员到职工作,即治事 • 11上书乞骸骨 • 大臣辞职,意即使骸骨归葬乡土 • 12遂通五经,贯六艺 •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五部经书;六艺,“礼”、“乐”、“射”、 “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