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积累运用(35分) 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阔绰(chuo)狡黠(xia)附和(he)战战兢兢(jn) B.谄媚(mei)霹雳(p)烤烙(lo)目瞪口呆(deng) C.埋怨(man)刁难(nan)着想 )彬彬有礼(bin) D.哽咽(ye) 挑剔(t) 锲而不舍(q1)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枯燥声色俱厉云宵 专心至志 B.皲裂不屑置辨逻缉 不记其数 C.赔款斩钉截铁雄纠纠冥思苦想 报销容光焕发热衷永葆青春 3.解释加点字的意思。(3分) ①旁逸斜出( )②涸辙的鱼( )③秉公( ④惴惴不安( )⑤锲而不舍( )⑥丰硕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中医学认为:草莓性凉,味酸,无毒,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凉血、健脾解酒等功效 B.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就会怎样对待你。 C.通过反复实践和思考,他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 更有价值?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B.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所缺乏的,不是聪明,而是努力不足,毅力不强。 C.听了李学生英雄事迹报告后,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D.在音乐会上,张张笑脸沉浸在欢乐之中 6.成语考查(4分) ①根据你的积累,请找两个以“水”字开头的成语,填写在下列文段的横线上,使句意表达 更顺畅。(2分) 在对流水现象的观察中,人们获得了许多哲理性的启迪。比如:人们在生活中常常用 这个成语激励人们要目标专一,要有恒心;一旦时机成熟,成功的取得就如 九年级上二单元第1页
九年级上二单元·第1页 语文版 九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积累运用(35 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阔绰.(chuò) 狡黠.(xiá) 附和.(hé) 战战兢兢.(jīn) B.谄媚.(mèi) 霹.雳(pī) 烤烙.(lào) 目瞪.口呆(dèng) C.埋.怨(mán) 刁难.(nán) 着.想(zhuó) 彬.彬有礼(bīn) D.哽咽.(yè) 挑剔.(tī) 按捺.(nài) 锲.而不舍(q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枯燥 声色俱厉 云宵 专心至志 B.皲裂 不屑置辨 逻缉 不记其数 C.赔款 斩钉截铁 雄纠纠 冥思苦想 D.报销 容光焕发 热衷 永葆青春 3.解释加点字的意思。(3 分) ①旁逸.斜出( ) ②涸.辙的鱼( ) ③秉.公( ) ④惴惴..不安( ) ⑤锲.而不舍( ) ⑥丰硕.( )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中医学认为:草莓性凉,味酸,无毒,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凉血、健脾解酒等功效。 B.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就会怎样对待你。 C.通过反复实践和思考,他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 更有价值?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B.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所缺乏的,不是聪明,而是努力不足,毅力不强。 C.听了李学生英雄事迹报告后,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D.在音乐会上,张张笑脸沉浸在欢乐之中。 6.成语考查(4 分) ①根据你的积累,请找两个以“水”字开头的成语,填写在下列文段的横线上,使句意表达 更顺畅。(2 分) 在对流水现象的观察中,人们获得了许多哲理性的启迪。比如:人们在生活中常常用 这个成语激励人们要目标专一,要有恒心;一旦时机成熟,成功的取得就如
般来得自然而顺利。 ②请从物理学的角度将下面8个成语分成两组,每组4个。(只填番号)(2分) A.海市蜃楼B.高山流水C.南腔北调D.万籁俱寂 E.立竿见影F.镜花水月G.如影随形H.守口如瓶 答:第一组 第二组 7.根据下面的情境设置对话。(2分) 暑假里的一天,王强给同班同学于刚打电话:"于刚,你好!我是王强,今天上午我到学校去 听说咱们班主任李老师生病住进了医院。平时,他总喜欢和我们说说笑笑,一下子住进了医院,一定 闷得慌—你今天有空吗? ①王强给于刚打电话的用意是: ②于刚该怎样回答: 8.某餐馆的广告词是:“好吃,您告诉大家:不好吃,您告诉我们。”这两句话看似挺自信,但仔 细想想,这样说显得该餐馆对自己的饭菜质量仍没有十分把握。如果稍作改动,改为 那就显得该餐馆对自己的饭菜质量自 信多了。(2分) 9.阅读下面一段话,提取有关语言信息。(2分) 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代表们就如何保护我国环境问题达成一定的共识。代表们认为,环 境保护不能只依靠政府,企业及公众的认同、支持和参与对环保目标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 有三方相互协作,才能保证生活、生产、生态三个目标的协同实现。(《参考消息》) 依据代表们的意见,要保护好我国的环境,应该做到:(20字以内) 答 10.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陷入两难的境地,作家在文学作品中更是通过刻画这种两难心理来展现人 物的性格。下列情境中的人物处于这种两难境地的是()(2分) A.《智取生辰纲》中杨志吃了酒后,眼睁睁地看着晁盖等人将金珠宝贝取走。 B.《孔乙己》中当众人笑孔乙己“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涨红了脸 C.《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刚见到卖牡蛎的人,怀疑他是于勒。 D.《变色龙》中奧楚蔑洛夫第一次想“弄死”那只狗,却突然听说那是将军家的狗。 11.语文实践活动策划。(4分) 你随你们学校的访问团来到某山区小学,该小学希望你们几位同学能分别到五、六年级的几 九年级上二单元第2页
九年级上二单元·第2页 一般来得自然而顺利。 ②请从物理学的角度将下面 8 个成语分成两组,每组 4 个。(只填番号)(2 分) A.海市蜃楼 B.高山流水 C.南腔北调 D.万籁俱寂 E.立竿见影 F.镜花水月 G.如影随形 H.守口如瓶 答:第一组 ,第二组 。 7.根据下面的情境设置对话。(2 分) 暑假里的一天,王强给同班同学于刚打电话:“于刚,你好!我是王强,今天上午我到学校去, 听说咱们班主任李老师生病住进了医院。平时,他总喜欢和我们说说笑笑,一下子住进了医院,一定 闷得慌——你今天有空吗?” ①王强给于刚打电话的用意是: 。 ②于刚该怎样回答: 。 8.某餐馆的广告词是:“好吃,您告诉大家;不好吃,您告诉我们。”这两句话看似挺自信,但仔 细想想,这样说显得该餐馆对自己的饭菜质量仍没有十分把握。如果稍作改动,改为“ ”,那就显得该餐馆对自己的饭菜质量自 信多了。(2 分) 9.阅读下面一段话,提取有关语言信息。(2 分) 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代表们就如何保护我国环境问题达成一定的共识。代表们认为,环 境保护不能只依靠政府,企业及公众的认同、支持和参与对环保目标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 有三方相互协作,才能保证生活、生产、生态三个目标的协同实现。(《参考消息》) 依据代表们的意见,要保护好我国的环境,应该做到:(20 字以内) 答: 10.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陷入两难的境地,作家在文学作品中更是通过刻画这种两难心理来展现人 物的性格。下列情境中的人物处于这种两难境地的是( )(2 分) A.《智取生辰纲》中杨志吃了酒后,眼睁睁地看着晁盖等人将金珠宝贝取走。 B.《孔乙己》中当众人笑孔乙己“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涨红了脸。 C.《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刚见到卖牡蛎的人,怀疑他是于勒。 D.《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第一次想“弄死”那只狗,却突然听说那是将军家的狗。 11.语文实践活动策划。(4 分) 你随你们学校的访问团来到某山区小学,该小学希望你们几位同学能分别到五、六年级的几
个班去跟小同学们开展一项活动。你被分配到了五年级一班,准备跟他们搞猜字谜活动。你接受 这个任务后,准备如何开展这项活动?把你想好了走进教室要对五年级一同学们说的话写出来。 ①开展这项活动的方法是 ②你对大家参加这项活动的要求是 12.班上准备开展题为“话说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参考资料《感动中国2004年 颁奖词》(节选),按后面要求做好准备。(6分) 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节选) 任长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 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 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1)请你从读过的文学名著中推荐一位令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2分) 人物姓名 作品名称:《 (2)写一段简短的话,向同学们介绍这位令你感动的英雄人物。要求像“颁奖词”一样简洁 流畅,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4分)(不少于60字) 3.读下面一则寓言故事,说说其寓意以及你的感想。(2分) 峨嵋山有只聪明的猴子,经常偷偷茡习神仙弈棋的“绝招″,锲而不舍,居然掌握了一手精 湛的棋艺,远近的棋手都不是它的对手,人们誉之为“灵猴”。好事的地方官为献媚,竟将此事 传到了皇帝那里,皇帝不信,下令全国高手与灵猴比赛,高手纷纷败阵。无奈,皇帝最后跟在监 狱里的一位棋艺颇深的囚臣商量,若囚臣与灵猴对弈获胜便放他出狱。囚臣同意出阵,但提出 个条件:让人端来一盘蜜桃放在猴子面前,皇帝应允。囚臣与灵猴对弈时,桃香四溢,灵猴垂涎 三尺,一心只想吃蜜桃,无法静心下棋,结果惨败。皇帝于是下令砍下了猴头。 九年级上二单元第3页
九年级上二单元·第3页 个班去跟小同学们开展一项活动。你被分配到了五年级一班,准备跟他们搞猜字谜活动。你接受 这个任务后,准备如何开展这项活动?把你想好了走进教室要对五年级一同学们说的话写出来。 ①开展这项活动的方法是: ②你对大家参加这项活动的要求是 12.班上准备开展题为“话说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参考资料《感动中国 2004 年 颁奖词》(节选),按后面要求做好准备。(6 分) 感动中国 2004 年颁奖词(节选) 任长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 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 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1)请你从读过的文学名著中推荐一位令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2 分) 人物姓名: 作品名称:《 》 (2)写一段简短的话,向同学们介绍这位令你感动的英雄人物。要求像“颁奖词”一样简洁 流畅,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4 分)(不少于 60 字) 。 13.读下面一则寓言故事,说说其寓意以及你的感想。(2 分) 峨嵋山有只聪明的猴子,经常偷偷学习神仙弈棋的“绝招”,锲而不舍,居然掌握了一手精 湛的棋艺,远近的棋手都不是它的对手,人们誉之为“灵猴”。好事的地方官为献媚,竟将此事 传到了皇帝那里,皇帝不信,下令全国高手与灵猴比赛,高手纷纷败阵。无奈,皇帝最后跟在监 狱里的一位棋艺颇深的囚臣商量,若囚臣与灵猴对弈获胜便放他出狱。囚臣同意出阵,但提出一 个条件:让人端来一盘蜜桃放在猴子面前,皇帝应允。囚臣与灵猴对弈时,桃香四溢,灵猴垂涎 三尺,一心只想吃蜜桃,无法静心下棋,结果惨败。皇帝于是下令砍下了猴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阅读(31分) (-)老海棠树(16分) ①奶奶,和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生一世 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于里张望 ②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 一天地就在那儿玩。 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 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 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 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 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④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阴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补花的活儿, 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 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莱,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 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莱一边说:“我就一辈子给你们做饭?就 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眼, 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 “刷啦——刷啦——″,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 九年级上二单元第4页
九年级上二单元·第4页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二、阅读(31 分) (一)老海棠树(16 分)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 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于里张望。 ②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 一天地就在那儿玩。 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 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 ”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 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 ”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 自己非要这么累 ”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 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④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阴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补花的活儿, 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 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莱,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 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莱一边说:“我就一辈子给你们做饭?就 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眼, 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 “刷啦——刷啦——”,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
那时奶奶—个人在北京,爸和妈都去了干校。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刷啦刷啦”的声音把我 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 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不看得见是 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我跟您一块儿扫行不?”“不行。 ⑥这样我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养活她, 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她的成分随了爷爷算地主。虽然我那个地主爷爷三十几岁就一命 归天,是奶奶自己带着三个儿子苦熬过几十年,但人家说什么?人家说:“可你还是吃了那么多 年的剥削饭″这话让她无地自客。她要用行动证明。证明什么呢?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天自 食其力。奶奶的心思我有点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 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与空荒。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一 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⑦所以冬天,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 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曾经读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 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在《奶奶的星星》里我写过:她学《国歌》一课时,把“吼声”念成 了“孔声”。我写过我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一件事:奶奶举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 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您以为把 那些东西看懂,您就真能摘掉什么帽子?″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 都不移动。我的心—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 我记得她 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九年级上二单元第5页
九年级上二单元·第5页 那时奶奶一个人在北京,爸和妈都去了干校。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刷啦刷啦”的声音把我 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 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不看得见是 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我跟您一块儿扫行不?”“不行。” ⑥这样我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养活她, 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她的成分随了爷爷算地主。虽然我那个地主爷爷三十几岁就一命 归天,是奶奶自己带着三个儿子苦熬过几十年,但人家说什么?人家说:“可你还是吃了那么多 年的剥削饭 ”这话让她无地自客。她要用行动证明。证明什么呢?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一天自 食其力。奶奶的心思我有点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 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与空荒。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 —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⑦所以冬天,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 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 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在《奶奶的星星》里我写过:她学《国歌》一课时,把“吼声”念成 了“孔声”。我写过我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一件事: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 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您以为把 那些东西看懂,您就真能摘掉什么帽子?”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 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 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⑧但在我的印象里,奶奶的目光慢慢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 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切声响甚至一切有形,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 藉的迷茫和空荒……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 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阴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 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4.请概述第③至⑦段中奶奶在老海棠树下所做的主要事情。(2分) ③ 15.请写出老海棠树春夏秋冬四季的特征。(4分) 答: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16.文中写到我”对奶奶行为的不理解,这对塑造奶奶这一形象有何作用?(2分) 答 17.奶奶不停地劳动和学习的目的是什么?(2分) 18.读罢全文,你觉得奶奶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答出两点即可)请简要说出根据。(2分) 19.本文主要表达了我对奶奶的什么感情?(2分) 答 20.本文为什么要以“老海棠树”为标题?试作简析。(2分) (二)黄士(15分) 邹志安 ①我的父亲是—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土。黄土长了庄稼,却并 九年级上二单元第6页
九年级上二单元·第6页 ⑧但在我的印象里,奶奶的目光慢慢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 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甚至一切有形,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 藉的迷茫和空荒……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 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阴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 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4.请概述第③至⑦段中奶奶在老海棠树下所做的主要事情。(2 分) ① ② ③ ④ 15.请写出老海棠树春夏秋冬四季的特征。(4 分) 答: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16.文中写到“我”对奶奶行为的不理解,这对塑造奶奶这一形象有何作用?(2 分) 答: 17.奶奶不停地劳动和学习的目的是什么?(2 分) 答:① ② 18.读罢全文,你觉得奶奶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答出两点即可)请简要说出根据。(2 分) 答: 19.本文主要表达了我对奶奶的什么感情?(2 分) 答: 20.本文为什么要以“老海棠树”为标题?试作简析。(2 分) 答: (二)黄土(15 分) 邹志安 ①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土。黄土长了庄稼,却并
不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国老一辈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 ②他死于肺心病。这是严重威胁劳动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中国农民在平时,是不大主动去 医院检查身体的,即使有病躺倒,还要拖磨。我父亲民国十八年遭年馑(jn,饥荒)时去南山 背粮,走冰溜子,回来时冻掉了十个脚指甲,并且扎下了病根。以后一直半夜咳嗽,而从不看病 吃药。直到死前几个月,在我强迫下才去医院作了平生第一次心电图。医生打比方说:“机器运 转一生,主机已经磨损,太缺少修复和保养了!”为了挽救,吃“心脉宁”一类比较贵的药。他 问:“一瓶药多少钱?”听说有三元多,半天沉默不语,后来就说:“不要买药了,我不要紧 当我不在时,就偷偷停止服药。他一定计算过:—瓶药的价钱能买近20斤盐:要让儿媳们劳动 好多天 ③他平生也就只知道劳动。繁重的劳动使他累弯了腰。不知创造了多少财富,自己却舍不得 乱花一分钱。有一次我给了他两元零用钱让他买点好吃的,半年后他还在身上装着。在重病期间 他出现了谵语(病中神志不清说的胡话。谵,读zhan),净念叨“把猪喂了没有”“把锄头安 好”“麦黄了就快收”之类。临死时他默默流泪,留恋这个世界—他为之洒尽汘水然而仍不富 裕的世界。 ④父亲从来无是无非,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可以说在精神上是贫困的。富有者被 给予,贫困者被剥夺,那么他是被剥夺了:从前因为贫困而没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后来倒是不 断地接受各种政治教育,而终于都没有弄明白。但他显然没有遗憾过,因为他有劳动,因此而填 补了一切精神缺憾。巧者劳矣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但他还有所求——祈求世事不乱,有安 稳的日子 ⑤他现在去了在黄土上劳动一生,最后回到黄土里去。黄土是博大宽容的,无论善与恶,最 九年级上二单元第7页
九年级上二单元·第7页 不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国老一辈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 ②他死于肺心病。这是严重威胁劳动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中国农民在平时,是不大主动去 医院检查身体的,即使有病躺倒,还要拖磨。我父亲民国十八年遭年馑(jǐn,饥荒)时去南山 背粮,走冰溜子,回来时冻掉了十个脚指甲,并且扎下了病根。以后一直半夜咳嗽,而从不看病 吃药。直到死前几个月,在我强迫下才去医院作了平生第一次心电图。医生打比方说:“机器运 转一生,主机已经磨损,太缺少修复和保养了!”为了挽救,吃“心脉宁”一类比较贵的药。他 问:“一瓶药多少钱?”听说有三元多,半天沉默不语,后来就说:“不要买药了,我不要紧。” 当我不在时,就偷偷停止服药。他一定计算过:一瓶药的价钱能买近 20 斤盐:要让儿媳们劳动 好多天。 ③他平生也就只知道劳动。繁重的劳动使他累弯了腰。不知创造了多少财富,自己却舍不得 乱花一分钱。有一次我给了他两元零用钱让他买点好吃的,半年后他还在身上装着。在重病期间 他出现了谵语(病中神志不清说的胡话。谵,读 zhān),净念叨“把猪喂了没有”“把锄头安 好”“麦黄了就快收”之类。临死时他默默流泪,留恋这个世界——他为之洒尽汗水然而仍不富 裕的世界。 ④父亲从来无是无非,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可以说在精神上是贫困的。富有者被 给予,贫困者被剥夺,那么他是被剥夺了:从前因为贫困而没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后来倒是不 断地接受各种政治教育,而终于都没有弄明白。但他显然没有遗憾过,因为他有劳动,因此而填 补了一切精神缺憾。巧者劳矣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但他还有所求——祈求世事不乱,有安 稳的日子。 ⑤他现在去了!在黄土上劳动一生,最后回到黄土里去。黄土是博大宽容的,无论善与恶,最
终收容了所有的人 ⑥那时我跪在泥水里为他送行。我曾经想到过:他活了77岁,已很不易;而我们周围能活 七八十岁的老人又实在太少。不是老人们不想活,也决非儿女们不孝顺,实在是因为生活水平太 差。尽快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这是儿女们挽留老人多驻一时的最符合孝道的方法了。哭也 徒然,哀也无助。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力。 ⑦将军和领导人死了,会有无数悼文,因为他们功勋昭著。一个普通劳动者死了,我就撒下 这一把黄土,并期望世人能够容纳 (选自《延河》1981年第11期) 21.速读全文,说说作者通篇都在写父亲,为什么要以“黄土”为题。(2分) 答: ②~④段是对父亲生平事迹的描写,依次概括,应是 和 。(3分) 23.第②段加线句中的“一定”能否改为“也许”?说说你的理解。(2分) 答 24.文中的父亲默默无闻,生平并未做过什么大事,但读来却深沉感人,令人久久怀想。产生这 种效果的原因:一是作者对父亲的 二是 作者对中国农民生存状态的 (2分) 25.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 施,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这句话再次回应了广大农民的企盼。请从第⑥段找出表达 农民心声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答 26.右图是著名画家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欣赏这幅油画,说说它 的感人之处。(4分) 九年级上二单元第8页
九年级上二单元·第8页 终收容了所有的人。 ⑥那时我跪在泥水里为他送行。我曾经想到过:他活了 77 岁,已很不易;而我们周围能活 七八十岁的老人又实在太少。不是老人们不想活,也决非儿女们不孝顺,实在是因为生活水平太 差。尽快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这是儿女们挽留老人多驻一时的最符合孝道的方法了。哭也 徒然,哀也无助。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力。 ⑦将军和领导人死了,会有无数悼文,因为他们功勋昭著。一个普通劳动者死了,我就撒下 这一把黄土,并期望世人能够容纳。 (选自《延河》1981 年第 11 期) 21.速读全文,说说作者通篇都在写父亲,为什么要以“黄土”为题。(2 分) 答: 22.②~④段是对父亲生平事迹的描写,依次概括,应是 、 和 。(3 分) 23.第②段加线句中的“一定”能否改为“也许”?说说你的理解。(2 分) 答: 24.文中的父亲默默无闻,生平并未做过什么大事,但读来却深沉感人,令人久久怀想。产生这 种效果的原因:一是作者对父亲的 ;二是 作者对中国农民生存状态的 。(2 分) 25.2005 年 3 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 施,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这句话再次回应了广大农民的企盼。请从第⑥段找出表达 农民心声的句子,写在下面。(2 分) 答: 26.右图是著名画家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创作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欣赏这幅油画,说说它 的感人之处。(4 分) 答:
作文(选作其中一题,40分) 27.(1)题目:我终于战胜了 (2)题目:那次,我懂得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文体不限。②字数在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 人名、地名和校名。 九年级上二单元第9页
九年级上二单元·第9页 三、作文(选作其中一题,40 分) 27.⑴题目:我终于战胜了 ⑵题目:那次,我懂得了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文体不限。②字数在 600 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 人名、地名和校名
2005-2006薦期第单述溅畛碜案 、积累运用(24分) B 2 3.①逃,逃跑②水干:枯竭③依照,按照,根据④恐惧,担忧的样子⑤雕刻⑥大 6.①水滴石穿;水到渠成②第一组:AEFG(光线有关)第二组:BCDH(跟声音有关) 7.约于刚去医院探望李老师。若对方有空,同意一块去看,并约定会面时间、地点。(或告知对方 没时间,不能去并说明理由,请对方代为问候。) 8.好吃,您告诉我们:不好吃,您告诉大家。9.企业、公众、政府参与保证环保实现10.B 11.第①问,例如:“抢答”,一人出谜面其他同学抢答谜底;“分小组竞赛”,将同学们分成几个 小组,各小组之间比赛;“字迷接龙”,上一位同学出谜面,下一位同学答谜底;“擂台赛”, 选出擂主,其他同学攻擂等方法。第②问,所提出的要求应当能保证活动顺利开展。例 如:纪律要求,人人参加,每人准备至少一个谜语等 12.(1)参考示例:孙悟空西游记(2分)(2)参考示例:孙悟空——他的故事在中国家喻 户晓!取经路上,他是师傅的好帮手:“三打白骨精”,他穷追猛打,决不手软;“三借芭蕉 扇”,他有勇有谋,化险为夷;他爱憎分明,疾恶如仇,本领高强。他是艺高胆大的神仙传 奇,更是血肉丰满的英雄好汉!(从以下几个方面评分:概述人物主要事迹:反映人物的性 格;语言通顺;恰当运用修辞方法,语言生动。每个方面1分)(4分) 3.如果一个人经受不住诱惑,任凭贪欲滋长,再能干也会失败的。落得个身陷囹圄的下场 、阅读(36分) (-)(10分) 14.①糊纸袋②补花缝床单或被罩③扫院子扫街④学习(答对三项给3分,3分) 15.略。(4分)16.反衬铺垫衬托、欲扬先抑、先抑后扬(2分) 17.a.证明自己能自食其力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b.跟上时代(每项2分,共4分) 18.勤劳、善良、坚强、执着、诚实、上进等“根据”略(答二点即可,性格1分,“根据"2分, 共3分)19.思念和痛悔之情(答对一点给1分,共2分) 20.a.老海棠树是行文线索b.用老海棠树衬托或象征奶奶这一形象c.老海棠树与 奶奶生死相依(答对一点,意思大致相同即可,2分) (二)(6分) 21.作为普通农民缩影的父亲,虽然一生都在奉献却默默无闻的特点,与黄土的普通、奉献和不为人 注意的特点极其相似。22.生活节俭、辛勤劳作和精神贫困 23.不能。因为后面的推断符合父亲一生节俭的性格,所以作者用“一定”表示肯定。用“也许”表示 一种猜测,则与父亲的性格不符。 24.深深的怀念和同情描写和忧思25.尽快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 26.例:油画的感人之处是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典型的农民父亲的形象。他黝黑的脸,深深的 纹,粗糙的手,显示出他艰辛勤劳的一生:他慈祥的面容,挺直的鼻梁,厚厚的嘴唇,透露 出他的善良和质朴;他缠裹的白布头巾、手捧的粗瓷大碗及碗中的稀饭,又说明了他生活的 九年级上二单元第10页
九年级上二单元·第10页 2005—2006 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24 分) 1.B 2.D 3.①逃,逃跑 ②水干;枯竭 ③依照,按照,根据 ④恐惧,担忧的样子 ⑤雕刻 ⑥大 4.C 5.A 6.①水滴石穿;水到渠成 ②第一组:AEFG(光线有关) 第二组:BCDH(跟声音有关) 7.约于刚去医院探望李老师。若对方有空,同意一块去看,并约定会面时间、地点。(或告知对方 没时间,不能去并说明理由,请对方代为问候。) 8.好吃,您告诉我们;不好吃,您告诉大家。 9.企业、公众、政府参与保证环保实现 10.B 11.第①问,例如:“抢答”,一人出谜面其他同学抢答谜底;“分小组竞赛”,将同学们分成几个 小组,各小组之间比赛;“字迷接龙”,上一位同学出谜面,下一位同学答谜底;“擂台赛”, 选出擂主,其他同学攻擂等方法。 第②问,所提出的要求应当能保证活动顺利开展。例 如:纪律要求,人人参加,每人准备至少一个谜语等。 12.(1)参考示例:孙悟空 西游记(2 分)(2)参考示例:孙悟空——他的故事在中国家喻 户晓!取经路上,他是师傅的好帮手:“三打白骨精”,他穷追猛打,决不手软;“三借芭蕉 扇”,他有勇有谋,化险为夷;他爱憎分明,疾恶如仇,本领高强。他是艺高胆大的神仙传 奇,更是血肉丰满的英雄好汉!(从以下几个方面评分:概述人物主要事迹;反映人物的性 格;语言通顺;恰当运用修辞方法,语言生动。每个方面 1 分)(4 分) 13.如果一个人经受不住诱惑,任凭贪欲滋长,再能干也会失败的。落得个身陷囹圄的下场。 二、阅读(36 分) (一)(10 分) 14.①糊纸袋 ②补花 缝床单或被罩 ③扫院子 扫街 ④学习(答对三项给 3 分,3 分) 15.略。(4 分) 16.反衬 铺垫衬托、欲扬先抑、先抑后扬(2 分) 17.a.证明自己能自食其力 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 b.跟上时代(每项 2 分,共 4 分) 18.勤劳、善良、坚强、执着、诚实、上进等 “根据”略(答二点即可,性格 1 分,“根据”2 分, 共 3 分) 19.思念和痛悔之情(答对一点给 1 分,共 2 分) 20.a.老海棠树是行文线索 b.用老海棠树衬托或象征奶奶这一形象 c.老海棠树与 奶奶生死相依(答对一点,意思大致相同即可,2 分) (二)(6 分) 21.作为普通农民缩影的父亲,虽然一生都在奉献却默默无闻的特点,与黄土的普通、奉献和不为人 注意的特点极其相似。 22.生活节俭、辛勤劳作和精神贫困 23.不能。因为后面的推断符合父亲一生节俭的性格,所以作者用“一定”表示肯定。用 “也许”表示 一种猜测,则与父亲的性格不符。 24.深深的怀念和同情 描写和忧思 25.尽快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 26.例:油画的感人之处是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典型的农民父亲的形象。他黝黑的脸,深深的 纹,粗糙的手,显示出他艰辛勤劳的一生;他慈祥的面容,挺直的鼻梁,厚厚的嘴唇,透露 出他的善良和质朴;他缠裹的白布头巾、手捧的粗瓷大碗及碗中的稀饭,又说明了他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