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教案新人教版必 修 知识点(1)的辩证关系(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 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3)社 会发展的总趋势 二、知识网络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 社会发展的规律 物质质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的实现途径 三、学习重点难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 是实践 四、重难点突破 1.学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要明确以下两个方面 (1)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 反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只有先进 的社会意识才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要明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在社会领 域的具体体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前者则不是:对物质 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而 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 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 是实践的,实践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2.正确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 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学习时要明确以下四点 (1)两对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并列的,其中,生产力与生产 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是一切矛盾的物质根源,是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的 根本原因,也是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
2019-2020 年高中政治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教案 新人教版必 修 4 一、知识点(1)的辩证关系(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 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3)社 会发展的总趋势。 二、知识网络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会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 发 展 物质质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的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规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律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的实现途径 三、学习重点难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 是实践 四、重难点突破 1.学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要明确以下两个方面: (1)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 反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只有先进 的社会意识才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要明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在社会领 域的具体体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前者则不是;对物质 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而 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 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 是实践的,实践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2.正确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 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学习时要明确以下四点: (1)两对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并列的,其中,生产力与生产 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是一切矛盾的物质根源,是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的 根本原因,也是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 因
(2)经济基础是由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 和,是该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制度;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 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通常由两部分构成: 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组织设施,通称政治上层建筑:二是 适应经济基础的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通常叫意识形态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表现在 当一种新的上层建筑刚刚建立起来,它是富有生命力的,同自己的经济基础基 本上相适应,但也有不完善的环节和方面,经济基础是变化的,当它处在相对稳定 的阶段,在量变和部分质变的时候,也要求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化和进行局部的 调整:当某种社会形态已经走向腐朽,生产关系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 筑就会同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形成尖锐的对抗。要解决这 一矛盾,就必须对上层建筑加以根本的变革,建立适应新的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上 层建筑 (4)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改革的根本目的,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 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③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 面工作的强大动力。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制度进行根 本性的变革,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来发挥它的优越性。改革是推进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直接动力 五、教学提纲 、社会发展的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旧的社会历史论的局限性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①社会存在的含义 包括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 是最主要的、最 根本的内容 ②社会意识的含义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ABc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从根本上说, 但它 有时会 ,有时又会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 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 (4)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2)经济基础是由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 和,是该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制度;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 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 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组织设施,通称政治上层建筑;二是 适应经济基础的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通常叫意识形态。 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表现在: 当一种新的上层建筑刚刚建立起来,它是富有生命力的,同自己的经济基础基 本上相适应,但也有不完善的环节和方面,经济基础是变化的,当它处在相对稳定 的阶段,在量变和部分质变的时候,也要求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化和进行局部的 调整;当某种社会形态已经走向腐朽,生产关系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 筑就会同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形成尖锐的对抗。要解决这 一矛盾,就必须对上层建筑加以根本的变革,建立适应新的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上 层建筑。 ⑷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改革的根本目的,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 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③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 面工作的强大动力。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制度进行根 本性的变革,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来发挥它的优越性。改革是推进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直接动力。 五、 教学提纲 一、社会发展的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旧的社会历史论的局限性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①社会存在的含义: 包括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 是最主要的、最 根本的内容 ②社会意识的含义: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A. B. C.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从根本上说, ,但它 有时会 ,有时又会 。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 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 。 (4)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原理归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决定着 决定着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 定 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 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①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含义 A.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 当它不 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 济基础服务时,它会促 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 (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基本规律 ①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什么?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 是 (2)社会发展总趋势的实现途径: 社会发展是在 的矛盾运动 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①在阶级社会,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 加以解 决。即通过改革的形式来解决 思考: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
【原理归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决定着 ,决定着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 定 ,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 。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 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 ; 当 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 。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①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含义: A.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 ;当它不 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 济基础服务时,它会促 ;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 。 (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基本规律 ①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什么?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 是 。 (2)社会发展总趋势的实现途径: 社会发展是在 、 的矛盾运动 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①在阶级社会,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 加以解 决。即通过改革的形式来解决。 思考: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
课堂检测 单项选择题 1.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 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头牛。”该观点说明了 A.动物也有意识 B.上帝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C.有什么样的上帝就有什么样的上帝观念D.上帝观念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 2.社会生活的本质是 A.社会意识 B.社会存在 C.人的思维和行为的组合D.实践 3.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在英国出生,整个世界争论不休,“不合伦 理”的诅咒声一度铺天盖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试管婴 儿”已经是很正常的事。人们观念的变化说明了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4.2006年9月4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强调各级领导干 部要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工作。这体现的哲 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具有推动作用 C.价值观具有决定作用 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与坚持人类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 5.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不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现象与好逸恶劳、贪图享乐、 不珍惜劳动成果、挥霍浪费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这主要说明了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 D.社会存在具有客观物质性 6.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 制经济发展。这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物质决定意识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发展的观点 7.我国原有政府管理过多过滥,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7月1 日正式实施的《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政府职权,更好地发挥为市场经济服务的 职能。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A.政府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 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头牛。”该观点说明了 A.动物也有意识 B.上帝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C.有什么样的上帝就有什么样的上帝观念 D.上帝观念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 2.社会生活的本质是 A.社会意识 B.社会存在 C.人的思维和行为的组合 D.实践 3.1978 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在英国出生,整个世界争论不休,“不合伦 理”的诅咒声一度铺天盖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试管婴 儿”已经是很正常的事。人们观念的变化说明了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4.2006 年 9 月 4 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强调各级领导干 部要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工作。这体现的哲 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具有推动作用 C.价值观具有决定作用 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与坚持人类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 5.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不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现象与好逸恶劳、贪图享乐、 不珍惜劳动成果、挥霍浪费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这主要说明了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 D.社会存在具有客观物质性 6.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 制经济发展。这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物质决定意识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发展的观点 7. 我国原有政府管理过多过滥,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7 月 1 日正式实施的《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政府职权,更好地发挥为市场经济服务的 职能。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A.政府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C.社会是物质的D.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8.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错误的是 A.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C.这一矛盾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D.这一矛盾是对立的,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 二、简析题 9.2007年3月16日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设定为25%。此举将结束中国长达10多年的内、外资企 业税负不同的时代,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走向成熟、规范的标志性事件,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原理,说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是我国市 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2)《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施行的意义是什么?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C.社会是物质的 D.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8.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错误的是 A.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C.这一矛盾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D.这一矛盾是对立的,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 二、简析题 9.2007 年 3 月 16 日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设定为 25%。此举将结束中国长达 10 多年的内、外资企 业税负不同的时代,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走向成熟、规范的标志性事件,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⑴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原理,说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是我国市 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⑵《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施行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 知识点(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知识网络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三、学习重点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四、重难点突破 人民群众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 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生产、 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 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 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 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五、教学提纲 、社会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2)人民群众的作用 ①人民群众是 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 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 决定力量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 一、知识点(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二、知识网络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三、学习重点难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四、重难点突破 人民群众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 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生产、 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 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 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 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五、 教学提纲 二、社会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2)人民群众的作用 ①人民群众是 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 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 决定力量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社 会 历 史 社 会 历 史 的 主 体
(1)党的群众观点 ①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②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 (2)党的群众路线 ①党的群众路线的地位: 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坚持群众观点和路线,是 的重要保 证 也是 的重要保证。 课堂检测 单项选择题 1、《格萨尔王传》是在藏族古老神话、传说、故事、谚语等民间文学作品基础上,于11世 纪集体创作而成。一千年来,经藏蒙民众世代口耳相传流传下来。这主要说明()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没有群众的实践经验,任何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的“创造”活动都是无源之水,无 本之木,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这说明 A.人民群众是实践活动的参加者 B.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C.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D.脑力劳动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必需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这土壤的花朵与果实。 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B.任何个人的成果都包含着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 C.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财富,是社会实践的主体D.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 道路 4、2006年1月5日至6日,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6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提出要严查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中纪委之所以这样做,从认识论角度看是因为 +民排众的起个同和总的代理密 B.相信群众才能依靠群众 D.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5、(xx年江苏卷13)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智慧、经受检验,都 要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取得实效。这体现了()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②认识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简析题 6、被群众誉为贴心人的户籍民警、共产党员邱峨国,“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 时时处处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尽心竭力为群众做好事。他为走失的儿童寻找亲人,赡养无 助的孤寡老人,为1000多人办“农转非”户口却不收分文。他参与破获500多起刑事案件 保得一方百姓平安 结合上述材料,从哲学角度回答: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为什么
(1)党的群众观点 ①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②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 (2)党的群众路线 ①党的群众路线的地位: 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坚持群众观点和路线,是 的重要保 证, 也是 的重要保证。 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格萨尔王传》是在藏族古老神话、传说、故事、谚语等民间文学作品基础上,于 11 世 纪集体创作而成。一千年来,经藏蒙民众世代口耳相传流传下来。这主要说明 ( ) A.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没有群众的实践经验,任何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的“创造”活动都是无源之水,无 本之木,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这说明 A.人民群众是实践活动的参加者 B.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C.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D.脑力劳动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必需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这土壤的花朵与果实。 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任何个人的成果都包含着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 C.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财富,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D.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 道路 4、2006 年 1 月 5 日至 6 日,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 6 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提出要严查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中纪委之所以这样做,从认识论角度看是因为 ( ) A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B.相信群众才能依靠群众 C.人民群众的一切利益是天然合理的 D.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5、(xx 年江苏卷 13)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智慧、经受检验,都 要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取得实效。这体现了( )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②认识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简析题 6、被群众誉为贴心人的户籍民警、共产党员邱峨国,“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 时时处处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尽心竭力为群众做好事。他为走失的儿童寻找亲人,赡养无 助的孤寡老人,为 1 000 多人办“农转非”户口却不收分文。他参与破获 500 多起刑事案件, 保得一方百姓平安。 结合上述材料,从哲学角度回答: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为什么?
第十一课第一框答案 6-—8CBD 9.(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 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和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企业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 点,客观上要求建立公平、统一、透明的税收制度与之相配套。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 度,正是对这一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将有利于为各类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有利于促进我 国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 质量和水平 第二框答案 1——5 BBDC 答案:(1)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 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 点和群众路线。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十一课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教案新人教版必 修1 教学目标 (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1、知识目标:识记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跨国公司的含义;理解经济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 原因、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实质、影响及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运用典 型事例,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2、能力目标:在分析经济全球化影响时,引导学生既看利的一面,又看弊的一面,既要看到 机遇又要看到挑战,以此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挑战,使学生认识到,要应对 这些挑战,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开放观念 (二)教学重点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载体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自主探究(学生课前完成, 课前老师检查、课堂中释疑合作探究(课堂中生生合作、师生合作) 动态修改 解惑)
第十一课第一框答案 一、1——5 DDBBA 6——8CBD 9.(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 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和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企业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 点,客观上要求建立公平、统一、透明的税收制度与之相配套。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 度,正是对这一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将有利于为各类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有利于促进我 国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 质量和水平。 第二框答案 一、1——5BBBDC 答案:(1)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 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 点和群众路线。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019-2020 年高中政治 第十一课第一框 面对经济全球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 修 1 一、教学目标 (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1、知识目标:识记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跨国公司的含义;理解经济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 原因、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实质、影响及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运用典 型事例,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2、能力目标:在分析经济全球化影响时,引导学生既看利的一面,又看弊的一面,既要看到 机遇又要看到挑战,以此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挑战,使学生认识到,要应对 这些挑战,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开放观念。 (二)教学重点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自主探究(学生课前完成, 课前老师检查、课堂中释疑 解惑) 合作探究(课堂中生生合作、师生合作) 动态修改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探究1】你接触过那些外国品牌的商品?你知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道哪些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畅销?谈谈你所 感受到的经济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探究2】某种玩具娃娃,由中国大陆生产衣服 台湾地区生产塑料身体,日本制造尼龙头发,马 来西亚负责组装,最后在美国贴上标签向全球发 请思考:(1)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经济全球化 的哪一个方面? 3、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2)结合这一案例说明经济全球化对我们消费 有何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探究3】x年春季开始,一场发生在美国,因 1、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 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逐步显现的。xx年8月 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它致 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世界 整体经济发展形势放缓。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出 2、积极影响: 口、房地产行业以及一些其他的行业造成了一定 的影响 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风险全球化 的的看法。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 家,应该怎么样面对经济全球化? 3、消极影响: 4、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态度
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3、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2、积极影响: 3、消极影响: 4、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态度 【探究1】你接触过那些外国品牌的商品?你知 道哪些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畅销?谈谈你所 感受到的经济全球化。 【探究2】某种玩具娃娃,由中国大陆生产衣服, 台湾地区生产塑料身体,日本制造尼龙头发,马 来西亚负责组装,最后在美国贴上标签向全球发 售。 请思考:(1)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经济全球化 的哪一个方面? (2)结合这一案例说明经济全球化对我们消费 有何影响? 【探究 3】xx 年春季开始,一场发生在美国,因 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 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逐步显现的。xx 年 8 月席 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它致 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世界 整体经济发展形势放缓。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出 口、房地产行业以及一些其他的行业造成了一定 的影响。 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风险全球化 的的看法。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 家,应该怎么样面对经济全球化?
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 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 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 老师、同学探究解决。) 课堂检测 教学后记:
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 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 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 老师、同学探究解决。) 课堂检测: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