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 髓,了解新时期我们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意义, 深刻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内涵及其相互关 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重点、难点 重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重新确立和丰富发展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难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以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四个基本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章基本概念 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四、课时安排4课时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一)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 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 髓,了解新时期我们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意义, 深刻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内涵及其相互关 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重点、难点 重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重新确立和丰富发展;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难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以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四个基本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本章基本概念 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四、课时安排 4 课时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一)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 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换言之,思想路线是指以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 制定方针、政策并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的思想原则、准则 它主要解决思维和存在、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及统一问 题。我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思想路线至关重要,只有科学确立、坚持并不断发 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我们党才能正确地把握时代 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和 政策,才能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理论,从而正确地引导人 民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走向胜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 增强创造力的源泉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没说过“实事求是”。这是马 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实事求是”作为一个命 题,最早出现于《班固·汉书》中。班固在文章中称赞河 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整个中国古典文论 的传统解释来看,“实事求是”是对严谨治学学风的概括, 本非哲学命题。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解决思想
换言之,思想路线是指以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 制定方针、政策并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的思想原则、准则。 它主要解决思维和存在、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及统一问 题。我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思想路线至关重要,只有科学确立、坚持并不断发 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我们党才能正确地把握时代 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和 政策,才能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理论,从而正确地引导人 民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走向胜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 增强创造力的源泉。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没说过“实事求是”。这是马 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实事求是”作为一个命 题,最早出现于《班固·汉书》中。班固在文章中称赞河 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整个中国古典文论 的传统解释来看,“实事求是”是对严谨治学学风的概括, 本非哲学命题。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解决思想
路线这个问题的是毛泽东。毛泽东最早是在1929年6月14 日写的一封信中使用了“思想路线”的概念。他在这封信 中从哲学上对当时红四军党内的一些错误观点进行了分 析。他指出: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事要从历史和环境 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一些错误观点的存在只是“历 史的结穴,历史上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上的最后挣扎”。同 年12月,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 反对“本本主义”的问题 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更加深 刻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批评了主观主 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进一步为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理 论上系统的哲学论证。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 新阶段》的报告中使用了“实事求是”这个概念。他说:“共 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 成确定的任务”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 求是”的科学涵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他指出:“‘实事 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 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 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 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
路线这个问题的是毛泽东。毛泽东最早是在 1929 年 6 月 14 日写的一封信中使用了“思想路线”的概念。他在这封信 中从哲学上对当时红四军党内的一些错误观点进行了分 析。他指出: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事要从历史和环境 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一些错误观点的存在只是“历 史的结穴,历史上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上的最后挣扎”。同 年 12 月,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 反对“本本主义”的问题。 1937 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更加深 刻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批评了主观主 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进一步为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理 论上系统的哲学论证。 1938 年 10 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 新阶段》的报告中使用了“实事求是”这个概念。他说:“共 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 成确定的任务”。 1941 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 求是”的科学涵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他指出:“‘实事’ 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 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 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 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
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像,不凭 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 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指导下,从这些材料 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此后,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字作 为校训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 位,同时也在全党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 思想路线。 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实践中,为了克服中国共产党 内的各种错误思想,保证中国革命的顺利发展,毛泽东用 实事求是”四个字来概括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认识路线,并把它确立为中国 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在这条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 党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革命 和建设的胜利。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指出理论与 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他通过《论 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 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
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像,不凭 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 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指导下,从这些材料 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此后,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字作 为校训。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1945 年,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 位,同时也在全党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 思想路线。 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实践中,为了克服中国共产党 内的各种错误思想,保证中国革命的顺利发展,毛泽东用 “实事求是”四个字来概括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认识路线,并把它确立为中国 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在这条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 党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革命 和建设的胜利。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指出理论与 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他通过《论 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 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
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的过程中,他曾针对“大跃进”的“左”的错误,号召全党 大兴调査研究之风”’,把实事求是的精神恢复起来;强调人 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而且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 才能证明其是否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但是,这一时期, 党在实际工作中偏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 决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 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 力提倡实事求是。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就以马克思主义者 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批评“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 始终不渝地遵循。”指出它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 合毛泽东思想,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必须“完 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他指岀,毛泽东倡导的作风中 最根本的东西是实事求是。在领导和推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中,他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毛 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毛泽东思想的精髓”。1978年12 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 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以这一 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
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的过程中,他曾针对“大跃进”的“左”的错误,号召全党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实事求是的精神恢复起来;强调人 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而且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 才能证明其是否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但是,这一时期, 党在实际工作中偏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 决。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 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 力提倡实事求是。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就以马克思主义者 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批评“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 始终不渝地遵循。”指出它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 合毛泽东思想,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必须“完 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他指出,毛泽东倡导的作风中 最根本的东西是实事求是。在领导和推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中,他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毛 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1978 年 12 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 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以这一 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
思想路线。 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 中,邓小平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针 对受林彪、“四人帮”大搞禁令和制造迷信的影响,不少人的 思想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依然处在僵化或半僵化的状态, 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一个党, 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 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 国。”④他认为,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首先必 须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正确地以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和新出现的 系列问题。他还强调: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为了保 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 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 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经过一段思考的过程,邓小平在1980 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党的 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概括,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 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 我们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认为,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来之所以能够制定出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归根到底就是 恢复和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根据这条思想路线来探 索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思想路线。 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 中,邓小平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针 对受林彪、“四人帮”大搞禁令和制造迷信的影响,不少人的 思想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依然处在僵化或半僵化的状态, 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一个党,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 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 国。”④他认为,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首先必 须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正确地以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和新出现的一 系列问题。他还强调: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为了保 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 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 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经过一段思考的过程,邓小平在 1980 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党的 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概括,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 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 我们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认为,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来之所以能够制定出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归根到底就是 恢复和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根据这条思想路线来探 索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的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精髓,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1997年,他在党的十五 大的报告中又强调,在走向新世纪的新形势下,面对许多我 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艰巨课题,邓小平理论要求我们增强和 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不断开拓我们 事业的新局面。进入21世纪,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 是的思想路线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 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 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 党治国之道。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更明确地提出:坚持 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 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 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他说,越是形势好,越 是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高,越要坚持求真务实,越要保持 清醒的头脑,越要坚持好的工作作风。在这次讲话中,求真 务实被提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 精神、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的高 度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解放思
1992 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的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精髓,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1997 年,他在党的十五 大的报告中又强调,在走向新世纪的新形势下,面对许多我 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艰巨课题,邓小平理论要求我们增强和 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不断开拓我们 事业的新局面。进入 21 世纪,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 是的思想路线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 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 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 党治国之道。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更明确地提出:坚持 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 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2004 年 1 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 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他说,越是形势好,越 是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高,越要坚持求真务实,越要保持 清醒的头脑,越要坚持好的工作作风。在这次讲话中,求真 务实被提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 精神、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的高 度。 2007 年 10 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解放思
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我们要坚持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停滞, 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困惑,使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 烂的真理光芒。这些论述,进一步强调了贯彻实事求是思想 路线的重要性,也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第二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在总纲中指出: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 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切从实际出发,即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 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或“原则”出发,这是做 到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为此,既要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 立场,也要坚持彻底的辩证法,即,要用全面性的观点看 问题,了解事实的全面情况,不能孤立的看问题,不能以 个别代表整体、以片面代替全面,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要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深入研究客观事物的内在 矛盾、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 发展规律;要从处于一定时间和空间的具体事物和现象出 发,必须深入实际,做艰苦细致的调査硏究工作,还必须
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我们要坚持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停滞, 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困惑,使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 烂的真理光芒。这些论述,进一步强调了贯彻实事求是思想 路线的重要性,也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1982 年 9 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在总纲中指出: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 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即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 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或“原则”出发,这是做 到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为此,既要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 立场,也要坚持彻底的辩证法,即,要用全面性的观点看 问题,了解事实的全面情况,不能孤立的看问题,不能以 个别代表整体、以片面代替全面,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要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深入研究客观事物的内在 矛盾、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 发展规律;要从处于一定时间和空间的具体事物和现象出 发,必须深入实际,做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还必须
破除对教条主义的迷信,把一切从实际出发与解放思想有 机统一起来。 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 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想 问题,办事情,最决策,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 际出发,而不能脱离这个实际 (二)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做到实事求是的 根本途径和方法。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强调: “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 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 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 在各方面作出合符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 和实际相联系。”这就告诉人们,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是 要以马克思列宁为指导来正确认识中国的客观实际,并从 实际出发来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 的一方面,是要在实践中,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 使之马克思主义化,以中国自己独创性的理论来进一步丰 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邓小平也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特别强调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他指出:“我们
破除对教条主义的迷信,把一切从实际出发与解放思想有 机统一起来。 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 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想 问题,办事情,最决策,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 际出发,而不能脱离这个实际。 (二)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做到实事求是的 根本途径和方法。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强调: “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 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 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 在各方面作出合符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 和实际相联系。”这就告诉人们,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是 要以马克思列宁为指导来正确认识中国的客观实际,并从 实际出发来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 的一方面,是要在实践中,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 使之马克思主义化,以中国自己独创性的理论来进一步丰 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邓小平也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特别强调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他指出:“我们
相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 的马克思主义。”江泽民把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到重 大政治问题的高度。他说,学习马克思主义,尤其要切实 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 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贯彻党的路 线方针政策,就会更加自觉和全面,就能排除错误倾向的 干扰,避免和减少在工作中出现片面性、绝对化和左右摇 摆 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既重视用理论指导实践,又 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看准 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总 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 决。要看准问题和正确地总结经验,都要有科学的理论做 指导;而判断是否看准问题和是否正确地总结经验的标准, 又是实践。 (三)实事求是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 事求是”的科学涵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他指出:“‘实 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 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 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
相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 的马克思主义。”江泽民把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到重 大政治问题的高度。他说,学习马克思主义,尤其要切实 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 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贯彻党的路 线方针政策,就会更加自觉和全面,就能排除错误倾向的 干扰,避免和减少在工作中出现片面性、绝对化和左右摇 摆。 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既重视用理论指导实践,又 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看准 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总 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 决。要看准问题和正确地总结经验,都要有科学的理论做 指导;而判断是否看准问题和是否正确地总结经验的标准, 又是实践。 (三)实事求是 1941 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 事求是”的科学涵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他指出:“‘实 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 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 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