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授课教案(负责人:陈树林)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136,文件大小:476.5KB,团购合买
第一章 运动系统 第二章 被皮系统 第三章 内脏学 第四章 脉管系统 第五章 神经系统 第六章 家禽解剖学 第七章 细胞学(Cytology) 第八章 基本组织学 第九章 器官组织学 第四章 泌尿系统(urinary system ) 第十章 畜禽胚胎学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电子教案 绪论 目的要求: 重点掌握常用家畜解剖学的方位和术语,家畜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的概念。识记 家畜体表的主要部位名称。了解本门课的发展概况、研究方法及学习本门课的目的、意义 和方法。 一、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的范围 1、解剖学:主要是借助解剖器械(刀、剪等)用切割的方法,通过肉眼观察研究畜体 各器官的形态、构造、位置及相互关系。 2、组织学:是研究家畜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的科学。 3、胚胎学:是研究家畜和家禽个体发生规律的科学 二、意义(学习目的) 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是畜牧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学好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 业课必不可少的基础。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逐步改变我国人民的食物组成,在本世纪内 实现我国畜牧业生产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掌握现代畜牧学的理论和技术。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学好基础知识,即掌握家畜形态结构和胚胎发生的规律,从而进一步掌握家畜的生理 功能。这样才有可能运用这些规律,去合理地饲养、繁殖改良家畜和防治家畜疫病, 三、学习方法 1、发生发展的观点 2、结构与相功能结合的观点 3、局部和整体的观点 4、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四、生物体的层次结构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组织:由功能相同、形态相似和起源相同的细胞群和细胞间质组成。 器官:是由数种不同结构的组织按照一定规律互相结合而构成的。 系统:由若干个形态结构不同,而功能相似的器官组成。 个体:许多系统构成的统一有机整体。 群体(社会):多个个体在一起形成一定关系集体

1 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电子教案 绪 论 目的要求: 重点掌握常用家畜解剖学的方位和术语,家畜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的概念。识记 家畜体表的主要部位名称。了解本门课的发展概况、研究方法及学习本门课的目的、意义 和方法。 一、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的范围 1、解剖学:主要是借助解剖器械(刀、剪等)用切割的方法, 通过肉眼观察研究畜体 各器官的形态、构造、位置及相互关系。 2、组织学:是研究家畜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的科学。 3、胚胎学:是研究家畜和家禽个体发生规律的科学 二、意义(学习目的) 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是畜牧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学好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 业课必不可少的基础。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逐步改变我国人民的食物组成,在本世纪内 实现我国畜牧业生产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掌握现代畜牧学的理论和技术。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学好基础知识,即掌握家畜形态结构和胚胎发生的规律,从而进一步掌握家畜的生理 功能。这样才有可能运用这些规律,去合理地饲养、繁殖改良家畜和防治家畜疫病。 三、学习方法 1、发生发展的观点 2、结构与相功能结合的观点 3、局部和整体的观点 4、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四、生物体的层次结构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组织:由功能相同、形态相似和起源相同的细胞群和细胞间质组成。 器官:是由数种不同结构的组织按照一定规律互相结合而构成的。 系统:由若干个形态结构不同,而功能相似的器官组成。 个体:许多系统构成的统一有机整体。 群体(社会):多个个体在一起形成一定关系集体

五高等脊椎动物的结构特点 两侧对称性:成对的对称地位于正中线的两侧。不成对的位于正中线上,正中矢状面 将其分为对称的两半,但有些不成对的偏离了正中线。 分节性:如脊柱、肋和脊柱的深层肌肉,但大部分由于功能和结构的复杂化消失了分 节性。 分层性:各部分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分层性。 有两条平行的纵管 1神经管:位于躯体的背侧部,包括脊髓和脑髓。 2内脏管:位于躯体的腹侧部,包括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内脏 六畜体的轴、面与方位术语 为了便于说明家畜身体的各部分,将畜体划分为头部、躯干和四肢三部分。 各部分的划分和命名主要以骨作基础。 (一)头部(包括颅部和面部。) 1、颅部:位于颅腔周围 枕部:在头颈交界处,两耳根之间 顶部:马在颅腔顶壁,牛在两角根之间 额部:在顶部前方,两眼眶之间 颞部:在耳和眼之间 耳部:包括耳及耳根 腮腺部:在耳根部腹侧,咬肌部的后方 2、面部:位于口、鼻腔周围 眼部:包括眼和眼脸 眶下部:在眼眶前下方,鼻后部的外侧 鼻部:包括鼻孔、鼻背和鼻侧 咬肌部:为咬肌所在部分 颊部:为颇肌所在部位 唇部:上唇和下唇 颏部:在下唇腹侧

2 五 高等脊椎动物的结构特点 两侧对称性:成对的对称地位于正中线的两侧。不成对的位于正中线上,正中矢状面 将其分为对称的两半,但有些不成对的偏离了正中线。 分节性:如脊柱、肋和脊柱的深层肌肉,但大部分由于功能和结构的复杂化消失了分 节性。 分层性:各部分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分层性。 有两条平行的纵管 1 神经管:位于躯体的背侧部,包括脊髓和脑髓。 2 内脏管:位于躯体的腹侧部,包括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内脏。 六 畜体的轴、面与方位术语 为了便于说明家畜身体的各部分,将畜体划分为头部、躯干和四肢三部分。 各部分的划分和命名主要以骨作基础。 (一)头部 (包括颅部和面部。) 1、颅部:位于颅腔周围 枕部: 在头颈交界处,两耳根之间 顶部: 马在颅腔顶壁,牛在两角根之间 额部: 在顶部前方,两眼眶之间 颞部: 在耳和眼之间 耳部: 包括耳及耳根 腮腺部: 在耳根部腹侧,咬肌部的后方 2、面部:位于口、鼻腔周围 眼部:包括眼和眼脸 眶下部:在眼眶前下方,鼻后部的外侧 鼻部:包括鼻孔、鼻背和鼻侧 咬肌部:为咬肌所在部分 颊部:为颊肌所在部位 唇部:上唇和下唇 颏部:在下唇腹侧

下颌间隙部:在下颁骨支之间 (二)躯干 包括颈部、背胸部、腰腹部、荐臀部和尾部。 1、颈部又分为: 1)背侧部:位于颈的背侧,前端接头的枕部,后端达馨甲的前缘。 2)侧部:位于颈部两侧。颈侧部有颈静脉沟,在臂头肌和胸头肌之间,沟内有颈静 脉。 3)腹侧部:位颈部腹侧,前部为喉部,后部为气管部。 2、背胸部又分为: 1)背部:为颈背侧部的延续,主要以胸椎为基础,前部为髻甲部,后部为背部。 2)胸侧部(肋部):以肋为基础,其前部为前肢的肩带部和臂部所覆盖,后方以肋弓 与腹部分界。 3)胸腹侧部:又分前、后两部。 3、腰腹部:分腰部和腹部。 1)腰部:以腰椎为基础,为背部的延续。 2)腹部:为腰椎横突腹侧的软腹壁部分。 4、荐臀部:分荐部和臀部。 1)荐部:以荐骨为基础,是腰部的延续。 2)臀部:位于荐部两侧 5、尾部:位于荐部之后,可分尾根、尾体和尾尖。 (三)四肢 1、前肢 (1)肩带部(肩部) (2)臂部 (3)前臂部 (4)前脚部:腕部,掌部,指部 2、后肢 (1)大腿部(股部)

3 下颌间隙部:在下颁骨支之间 (二)躯干 包括颈部、背胸部、腰腹部、荐臀部和尾部。 1、颈部 又分为: 1)背侧部 :位于颈的背侧,前端接头的枕部,后端达鬐甲的前缘。 2)侧部 :位于颈部两侧。颈侧部有颈静脉沟,在臂头肌和胸头肌之间,沟内有颈静 脉。 3)腹侧部 :位颈部腹侧,前部为喉部,后部为气管部。 2、背胸部 又分为: 1)背部:为颈背侧部的延续,主要以胸椎为基础,前部为鬐甲部,后部为背部。 2)胸侧部(肋部):以肋为基础,其前部为前肢的肩带部和臂部所覆盖,后方以肋弓 与腹部分界。 3)胸腹侧部:又分前、后两部。 3、腰腹部:分腰部和腹部。 1)腰部:以腰椎为基础,为背部的延续。 2)腹部:为腰椎横突腹侧的软腹壁部分。 4、荐臀部:分荐部和臀部。 1)荐部:以荐骨为基础,是腰部的延续。 2)臀部:位于荐部两侧。 5、尾部:位于荐部之后,可分尾根、尾体和尾尖。 (三)四肢 1、前肢 (1)肩带部(肩部) (2)臂部 (3)前臂部 (4)前脚部:腕部,掌部,指部 2、后肢 (1)大腿部(股部)

(2)小腿部 (3)后脚部 (4)跗部 (5)跖部 (6)趾部 七、高体的轴、面与方位术语 为了正确叙述畜体各部和各器官的方向、位置和关系,,以家畜正常站立的 姿势为标准,提出了轴、面和方位术语。但家畜的外形不象人体那么规则,定位有一定的 困难。 (一)轴 畜体一般分为互相垂直的长轴和横轴。 1、长轴:是畜体和地面平行的轴。头、颈、四肢和各器官的长轴,均以自身的长度 作标准的。 2、横轴:是垂直于长轴的轴。 (二)面:分矢状面、横断面和额面。 1、矢状面:是与畜体长轴平行且与地面垂直的切面,分正中矢状面和侧矢状面。正 中矢状面只有一个,位于畜体长轴的正中线上,将畜体分为左右对称的两半。侧矢状面位 于正中矢状面的两侧,可作许多侧矢状面。 2、横断面:是与畜体长轴相垂直的切面,把畜体分成前、后两部分。头、颈、四肢 和各器官的横断面是垂直长轴的面。 3、水平面(额面):与地面平行且与矢状面和横断面相垂直的切面,把畜体分成背、 腹侧两部。 (三)方位 1、躯干 (1)前(头侧cranialis)与后(尾侧caudalis):近头端的为前;近尾端为后。 (2)背侧(dorsalis)与腹侧(ventralis):额面上方的部分为背侧:四肢腹侧。 (3)内侧(medialis)与外侧(1 ateralis):离正中矢面较近的一侧为内侧:较远的一侧 为外侧。 (④)内(internus)与外(externus):在体腔和管状器官里面的为内:在外面的为外。 4

4 (2)小腿部 (3)后脚部 (4)跗部 (5)跖部 (6)趾部 七、畜体的轴、面与方位术语 为了正确叙述畜体各部和各器官的方向、位置和关系,,以家畜正常站立的 姿势为标准,提出了轴、面和方位术语。但家畜的外形不象人体那么规则,定位有一定的 困难。 (一)轴 畜体一般分为互相垂直的长轴和横轴。 1、长轴:是畜体和地面平行的轴。头、颈、四肢和各器官的长轴,均以自身的长度 作标准的。 2、横轴:是垂直于长轴的轴。 (二)面:分矢状面、横断面和额面。 1、矢状面:是与畜体长轴平行且与地面垂直的切面,分正中矢状面和侧矢状面。正 中矢状面只有一个,位于畜体长轴的正中线上,将畜体分为左右对称的两半。侧矢状面位 于正中矢状面的两侧,可作许多侧矢状面。 2 、横断面:是与畜体长轴相垂直的切面,把畜体分成前、后两部分。头、颈、四肢 和各器官的横断面是垂直长轴的面。 3、水平面(额面):与地面平行且与矢状面和横断面相垂直的切面,把畜体分成背、 腹侧两部。 (三)方位 1、躯 干 (1)前(头侧 cranialis)与后(尾侧 caudalis):近头端的为前;近尾端为后。 (2)背侧(dorsalis)与腹侧(ventralis):额面上方的部分为背侧;四肢腹侧。 (3)内侧(medialis)与外侧(lateralis):离正中矢面较近的一侧为内侧;较远的一侧 为外侧。 (4)内(internus)与外(externus):在体腔和管状器官里面的为内;在外面的为外

2、四肢 1)近端(proximalis)与远端(distalis):近躯干的一端为近端:离躯干较远的一端为 远端。 2)背侧(dorsalis)、掌侧(volaris)和四肢(plantaris):四肢的前面为背侧:前肢的 后面为掌侧:后肢的后面为跖侧。 3)轴侧(axiales)和远轴侧(abaxiales):多用于多指(趾)的牛、羊、猪。离四肢掌(跖) 部和指(趾)部中轴近的一侧为轴侧:远的一侧为远轴侧。 组织胚胎学部分 【目的要求】 通过对绪论讲授,使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有关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与方法、学科特点、 发展前景以及在本专业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有明确的认识。要求学生对组织学、胚 胎学等名词有准确的概念。 【重点·难点】 重点: 1、动物组织学、胚胎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常用的染色方法和基本术语 难点:显微结构、超微结构、组织胚胎学的研究方法和计量单位 【教学方法】使用powerpoint教学课件进行课堂讲授,介绍有关参考书,供学生课 后查阅。 【讲授课时】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组织胚胎学的概念及学习内容 (一)组织胚胎学的概念 1组织学(Histology)是研究动物机体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的科学。 2胚胎学(Embryology)是研究动物体发生发有规律的学科。 (二)组织胚胎学的研究内容 1细胞学:研究细胞形态结构及功能的科学

5 2、四 肢 1)近端(proximalis)与远端(distalis):近躯干的一端为近端;离躯干较远的一端为 远端。 2)背侧(dorsalis)、掌侧(volaris)和四肢(plantaris):四肢的前面为背侧;前肢的 后面为掌侧;后肢的后面为跖侧。 3)轴侧(axiales)和远轴侧(abaxiales):多用于多指(趾)的牛、羊、猪。离四肢掌(跖) 部和指(趾)部中轴近的一侧为轴侧;远的一侧为远轴侧。 组织胚胎学部分 【目的要求】 通过对绪论讲授,使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有关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与方法、学科特点、 发展前景以及在本专业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有明确的认识。要求学生对组织学、胚 胎学等名词有准确的概念。 【重点·难点】 重点: 1、动物组织学、胚胎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常用的染色方法和基本术语 难点:显微结构、超微结构、组织胚胎学的研究方法和计量单位 【教学方法】 使用 powerpoint 教学课件进行课堂讲授,介绍有关参考书,供学生课 后查阅。 【讲授课时】 0.5 学时 【教学内容】 一、组织胚胎学的概念及学习内容 (一)组织胚胎学的概念 1 组织学(Histology)是研究动物机体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的科学。 2 胚胎学(Embryology)是研究动物体发生发育规律的学科。 (二)组织胚胎学的研究内容 1 细胞学:研究细胞形态结构及功能的科学

2基本组织学:由形态、功能相似的大量细胞及细胞间质构成基本组织,机体存在 四大类基本组织。 3器官组织学:由几种基本组织构成的能执行一定功能活动的结构。 4畜禽胚胎学:分为家畜和家禽胚胎学。广义的胚胎学涉及胚前发育、早期胚胎发育 及胚后发育等内容,本教材主要针对前两方面的内容。 二研究方法 1组织学中常用的计量单位 2常用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研究方法 (1)一般光镜技术 (2)电镜技术: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冰冻蚀刻 (3)组化技术 三学习组织胚胎学的意义 四学习方法 平面联系立体、形态联系机能、理论联系实际、静态联系动态、共性联系个 性。 【本章思考题】 1、动物组织学、胚胎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内容。 2、微细结构(显微、超微结构)的概念及计量单位。 组织胚胎学部分 【目的要求】 通过对绪论讲授,使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有关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与方法、学 科特点、发展前景以及在本专业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有明确的认识。要求学生对组 织学、胚胎学等名词有准确的概念。 【重点·难点】 重点: 1、动物组织学、胚胎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常用的染色方法和基本术语 难点: 显微结构、超微结构、组织胚胎学的研究方法和计量单位

6 2 基本组织学:由形态、功能相似的大量细胞及细胞间质构成基本组织 ,机体存在 四大类基本组织。 3 器官组织学:由几种基本组织构成的能执行一定功能活动的结构。 4 畜禽胚胎学:分为家畜和家禽胚胎学。广义的胚胎学涉及胚前发育、早期胚胎发育 及胚后发育等内容,本教材主要针对前两方面的内容。 二 研究方法 1 组织学中常用的计量单位 2 常用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研究方法 (1)一般光镜技术 (2)电镜技术: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冰冻蚀刻 (3)组化技术 三 学习组织胚胎学的意义 四 学习方法 平面联系立体、形态联系机能、理论联系实际、静态联系动态、共性联系个 性。 【本章思考题】 1、动物组织学、胚胎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内容。 2、微细结构(显微、超微结构)的概念及计量单位。 组织胚胎学部分 【目的要求】 通过对绪论讲授,使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有关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与方法、学 科特点、发展前景以及在本专业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有明确的认识。要求学生对组 织学、胚胎学等名词有准确的概念。 【重点·难点】 重点: 1、动物组织学、胚胎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常用的染色方法和基本术语 难点: 显微结构、超微结构、组织胚胎学的研究方法和计量单位

【教学方法】 使用powerpoint教学课件进行课堂讲授,介绍有关参考书,供学生课后查阅。 【讲授课时】 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组织胚胎学的概念及学习内容 (一)组织胚胎学的概念 1组织学(Histology)是研究动物机体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的科学。 2胚胎学(Embryology)是研究动物体发生发育规律的学科。 (二)组织胚胎学的研究内容 1细胞学:研究细胞形态结构及功能的科学。 2基本组织学:由形态、功能相似的大量细胞及细胞间质构成基本组织,机体存在 四大类基本组织。 3器官组织学:由几种基本组织构成的能执行一定功能活动的结构。 4畜禽胚胎学:分为家畜和家禽胚胎学。广义的胚胎学涉及胚前发育、早期胚胎发育 及胚后发育等内容,本教材主要针对前两方面的内容。 二研究方法 1组织学中常用的计量单位 2常用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研究方法 一般光镜技术 电镜技术: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冰冻蚀刻 组化技术 三学习组织胚胎学的意义 四学习方法 平面联系立体、形态联系机能、理论联系实际、静态联系动态、共性联系个 性 【本章思考题】

7 【教学方法】 使用 powerpoint 教学课件进行课堂讲授,介绍有关参考书,供学生课后查阅。 【讲授课时】 0.5 学时 【教学内容】 一 组织胚胎学的概念及学习内容 (一)组织胚胎学的概念 1 组织学(Histology)是研究动物机体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的科学。 2 胚胎学(Embryology)是研究动物体发生发育规律的学科。 (二)组织胚胎学的研究内容 1 细胞学:研究细胞形态结构及功能的科学。 2 基本组织学:由形态、功能相似的大量细胞及细胞间质构成基本组织 ,机体存在 四大类基本组织。 3 器官组织学:由几种基本组织构成的能执行一定功能活动的结构。 4 畜禽胚胎学:分为家畜和家禽胚胎学。广义的胚胎学涉及胚前发育、早期胚胎发育 及胚后发育等内容,本教材主要针对前两方面的内容。 二 研究方法 1 组织学中常用的计量单位 2 常用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研究方法 一般光镜技术 电镜技术: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冰冻蚀刻 组化技术 三 学习组织胚胎学的意义 四 学习方法 平面联系立体、形态联系机能、理论联系实际、静态联系动态、共性联系个 性 【本章思考题】

1、动物组织学、胚胎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内容。 2、微细结构(显微、超微结构)的概念及计量单位 第一章运动系统 目的要求: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全身骨、骨连接和肌肉的划分及各种家畜不同部位骨 骨连接和主要肌肉的结构特点。了解肌肉、皮肌的基本理论。 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家畜全身骨的划分和各部分的组成、形态特点,关节的概念、 构造、全身各部位关节的组成、结构和类型。难点:猪、马、牛前脚部和后脚部骨的组成 及数目,全身重要肌肉的形态、位置与作用。 第一节概述 一、骨的类型 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含气骨 二、骨器官的构造 1、骨膜:致密结缔组织膜,被覆于骨内、外表面,骨关节面处无纤维层,富含血管神经, 有营养保护作用成骨层,有修补和再生骨质的作用。 2、骨质:分骨密质和骨松质。 3、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内,胎儿及幼年为红骨髓成年后渐为黄骨髓代替。 4、血管神经 三、骨的化学成分 1、有机质以骨胶原为主,占1/3左右,决定骨的弹性和韧性。 2、无机质以钙盐为主,占2/3左右,决定骨的坚固性。 四、骨的发生和发育(了解) 膜内成骨:骨化点形成、类骨质形成、骨化(骨松质形成)、骨的加厚、骨的改建, 软骨内成骨:软骨形成、初级骨化中心(骨领形成、骨质增加、骨髓腔形成)、次级骨化中 心(骨的两端的生长) 五、骨的加粗与改建(了解) 1、骨的加粗 -主要依靠骨膜下的成骨方式

8 1、动物组织学、胚胎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内容。 2、微细结构(显微、超微结构)的概念及计量单位。 第一章 运动系统 目的要求: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全身骨、骨连接和肌肉的划分及各种家畜不同部位骨、 骨连接和主要肌肉的结构特点。了解肌肉、皮肌的基本理论。 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家畜全身骨的划分和各部分的组成、形态特点,关节的概念、 构造、全身各部位关节的组成、结构和类型。难点:猪、马、牛前脚部和后脚部骨的组成 及数目,全身重要肌肉的形态、位置与作用。 第一节 概 述 一 、骨的类型 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含气骨 二、骨器官的构造 1、骨膜:致密结缔组织膜,被覆于骨内、外表面,骨关节面处无纤维层,富含血管神经, 有营养保护作用成骨层,有修补和再生骨质的作用。 2、骨质:分骨密质和骨松质。 3、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内,胎儿及幼年为红骨髓成年后渐为黄骨髓代替。 4、血管神经 三、骨的化学成分 1、有机质 以骨胶原为主,占 1/3 左右,决定骨的弹性和韧性。 2、无机质 以钙盐为主,占 2/3 左右,决定骨的坚固性。 四、骨的发生和发育(了解) 膜内成骨:骨化点形成、类骨质形成、骨化(骨松质形成) 、骨的加厚、骨的改建、 软骨内成骨:软骨形成、初级骨化中心(骨领形成、骨质增加、骨髓腔形成)、次级骨化中 心(骨的两端的生长) 五、骨的加粗与改建(了解) 1、骨的加粗 –主要依靠骨膜下的成骨方式

一在骨干不断加粗的同时,骨髓腔的骨组织不断被破骨细胞破坏吸收,使骨髓腔随之加 大。因此长骨横径不断加粗,但管壁的厚度并不显著增加。 2、骨的改建 ~成年动物的骨随工作条件的改变(如乘马改为挽马),骨组织可进行改建。 -改建是通过成骨和破骨过程实观的. 一这种改建以适应骨本身对支持和负荷等机能要求的改变 第二节体全身骨骼的形态特点 一、躯干骨骼 躯干骨骼包括:脊柱、肋、胸骨」 (一)脊椎骨: 颈椎(cervicales,,C),胸椎(thoracales,,T),腰椎(lumbales,),荐椎 (sacrales,,S),尾椎(coccygeae,Cy)。 脊柱式(牢记) 牛:C7T13L6S5Cy18-20 马:C7T18L6S5Cy15-21 猪:C7T14-17L6-7S4Cy20-23 犬:C7T13 L7 S3 Cy20 1、椎骨的一般构造 椎骨包括椎体、椎弓、突起、三部分。 椎体:椎头,椎窝。椎弓:切迹。突起:有三种,均由椎弓发出。棘突,横突, 关节突:两对,前关节突的关节面向前向上,后关节突的关节面向后向下。 2、颈椎(C7) 颈椎的一般特点:一般七枚,具有很大的活动性和坚固性。第1、2颈椎很特殊, 分别称寰椎和枢椎。第3一5颈椎的形态基本相似。第6、7颈椎逐渐向胸椎过渡。 颈椎的长度和活动性与采食方式、前肢的长度有关。 牛的颈椎:椎体较短,各种突起明显。 寰椎(atlas):一对关节窝,鞍状关节面。背侧结节。寰椎翼:寰椎窝。变椎翼前 部的内侧有椎外侧孔,通椎管:外侧有翼孔,通衰椎窝,无横突孔

9 –在骨干不断加粗的同时,骨髓腔的骨组织不断被破骨细胞破坏吸收,使骨髓腔随之加 大。因此长骨横径不断加粗,但管壁的厚度并不显著增加。 2、骨的改建 –成年动物的骨随工作条件的改变( 如乘马改为挽马) ,骨组织可进行改建。 –改建是通过成骨和破骨过程实观的. –这种改建以适应骨本身对支持和负荷等机能要求的改变 第二节 体全身骨骼的形态特点 一、躯干骨骼 躯干骨骼包括:脊柱、肋、胸骨。 (一)脊椎骨: 颈椎(cervicales,C),胸椎 (thoracales, T),腰椎 (lumbales, L),荐椎 (sacrales, S),尾椎 (coccygeae, Cy)。 脊柱式(牢记) 牛: C7 T13 L6 S5 Cy18-20 马: C7 T18 L6 S5 Cy15-21 猪: C7 T14-17 L6-7 S4 Cy20-23 犬: C7 T13 L7 S3 Cy20 1、椎骨的一般构造 椎骨包括椎体、椎弓、突起、三部分。 椎体:椎头,椎窝。椎弓:切迹。突起:有三种,均由椎弓发出。棘突,横突, 关节突: 两对,前关节突的关节面向前向上,后关节突的关节面向后向下。 2、颈 椎 (C7) 颈椎的一般特点:一般七枚,具有很大的活动性和坚固性。第 1、2 颈椎很特殊, 分别称寰椎和枢椎。第 3—5 颈椎的形态基本相似。第 6、7 颈椎逐渐向胸椎过渡。 颈椎的长度和活动性与采食方式、前肢的长度有关。 牛的颈椎:椎体较短,各种突起明显。 寰椎(atlas):一对关节窝,鞍状关节面。背侧结节。寰椎翼;寰椎窝。寰椎翼前 部的内侧有椎外侧孔,通椎管;外侧有翼孔,通寰椎窝,无横突孔

枢椎:椎体最长。齿突。棘突发达呈板状。无前关节突。椎外侧孔,横突长而不 分支,向后外方伸出,横突孔。 第3一5颈椎:椎体发达。腹侧嵴明显,椎头和椎窝显著:棘突小,向前倾斜,向 后逐渐增高:关节突大,呈板状:横突分二枝,背侧枝向后,腹侧枝向前向下。横突孔。 第6颈椎:椎体较短,无腹侧嵴:棘突较发达;横突的背侧支窄而短,向外侧伸 出腹侧支宽而厚。 第7颈椎:椎体最短,后肋凹:棘突发达,接近垂直:横突不分支,无横突孔。 3、胸椎 一般特点:胸椎与肋和胸骨构成骨性胸廓。胸椎的椎体短,棘突发达,前数个胸 椎的棘突特别高大,构成髻甲的基础。 牛的胸椎13枚,椎体近似三棱柱形,椎头与椎窝不明显。椎头和椎窝的两侧各有 前肋凹和后肋凹,与肋头成关节。最后胸椎无后肋凹。椎间孔,椎外侧孔。棘突特别发达 高而向后倾斜,第2一6棘突最高,为髻甲的骨质基础,向后逐渐降低。第13胸椎棘突垂 直,与腰椎的相似。 4、腰椎 一般特点:腰椎构成腹腔顶壁的骨质基础,支持腹腔内脏器官的重量和传递后肢 的推动力。椎体短、横突长、关节突之间的连结紧密,又要有适当的活动性。 牛的腰椎6枚,第4或第5腰椎的椎体最长,椎头、椎窝不明显。横突长而宽扁, 向两侧水平伸出。棘突亦发达,与后位胸椎的棘突同高。关节突连结坚固。 5、荐椎 一般特点:荐部的基础,连接后肢骨。成年时荐椎愈合成三角形的荐骨,与后肢 的盆带骨相连结,构成骨盆腔的顶壁,支持后部体重,并传递后肢的推动力。 牛的荐椎有5枚,愈合为一块三角形的荐骨。棘突互相融合为荐正中嵴。荐背侧 孔。荐盆侧孔。 6、尾椎 一般特点:且数目变化大。前数个尾椎尚有椎骨的典型结构,向后逐渐退化,仅 保留细而长的椎体。 牛的尾椎16~20枚,前5(6)枚尾椎有一般椎骨的形态,向后突起逐渐消失。前 段尾椎腹侧的正中有一脉管沟,容纳尾正中动脉。 7、肋 10

10 枢椎:椎体最长.齿突。棘突发达呈板状。无前关节突。椎外侧孔,横突长而不 分支,向后外方伸出,横突孔。 第 3-5 颈椎:椎体发达.腹侧嵴明显,椎头和椎窝显著;棘突小,向前倾斜,向 后逐渐增高;关节突大,呈板状;横突分二枝,背侧枝向后,腹侧枝向前向下。横突孔。 第 6 颈椎:椎体较短,无腹侧嵴;棘突较发达;横突的背侧支窄而短,向外侧伸 出腹侧支宽而厚。 第 7 颈椎:椎体最短,后肋凹;棘突发达,接近垂直;横突不分支,无横突孔。 3、胸椎 一般特点:胸椎与肋和胸骨构成骨性胸廓。胸椎的椎体短,棘突发达,前数个胸 椎的棘突特别高大,构成鬐甲的基础。 牛的胸椎 13 枚,椎体近似三棱柱形,椎头与椎窝不明显。椎头和椎窝的两侧各有 前肋凹和后肋凹,与肋头成关节。最后胸椎无后肋凹。椎间孔,椎外侧孔。棘突特别发达, 高而向后倾斜,第 2—6 棘突最高,为髻甲的骨质基础,向后逐渐降低。第 13 胸椎棘突垂 直,与腰椎的相似。 4、腰椎 一般特点:腰椎构成腹腔顶壁的骨质基础,支持腹腔内脏器官的重量和传递后肢 的推动力。椎体短、横突长、关节突之间的连结紧密,又要有适当的活动性。 牛的腰椎 6 枚,第 4 或第 5 腰椎的椎体最长,椎头、椎窝不明显。横突长而宽扁, 向两侧水平伸出。棘突亦发达,与后位胸椎的棘突同高。关节突连结坚固。 5、荐椎 一般特点:荐部的基础,连接后肢骨。成年时荐椎愈合成三角形的荐骨,与后肢 的盆带骨相连结,构成骨盆腔的顶壁,支持后部体重,并传递后肢的推动力。 牛的荐椎有 5 枚,愈合为一块三角形的荐骨。棘突互相融合为荐正中嵴。荐背侧 孔。荐盆侧孔。 6、尾椎 一般特点:且数目变化大。前数个尾椎尚有椎骨的典型结构,向后逐渐退化,仅 保留细而长的椎体。 牛的尾椎 16~20 枚,前 5(6)枚尾椎有一般椎骨的形态,向后突起逐渐消失。前 段尾椎腹侧的正中有一脉管沟,容纳尾正中动脉。 7、肋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36页,可试读30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