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07140027 英文名称:Systemic Anatomy 学分 2 课程类别 专业平台课程 授课对 教学单位:医学院 修读学期 弟1学期 教学任务 学是研究正常 体形态结 构的学科,主要阐述 人体各系统中器官的形态结构和配布关系 是《基础 课程 在人体知识体系建立、人体空间定位思维形式构建,以及在专业 教学目标 专业知识方面:始终要 以严谨的态度 严格的要求和严密的方法来培养学生掌握人体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 要以 关节、肌、 形刀力 大体形态要器的位三, 子 态及主要务人体知识的同时 土仕子 逐渐培养专业意识和 了解医兰 人体的关 人体知识对技术类应用专业的重要意义,以及初步达成人体结构知识与临床应用技术 建立密切联系的方法和目的 综合能力方面 史子 王学习和掌握系 物主义的世界 见 才的培 子土 自学能力 字习的王动性 通过知识讲 方法来培养。 适当地联系专业实践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目的 并在实 设备、标本的优良品德。 的 学的标准姿势和方位术语了解其定义、研究范围、目的和分科, 学内 1 学的定义、研究范 目的和分科 (2 人体的轴与面和方位术语 只形 学的标准姿势和方位术语】 股死 各部推骨的主要 点:胸骨的形态:分部《脑领 面颅 23块领骨的名称与 盖内面的形态,颅侧面的形态结构:中轴骨上的骨性标志;上、下肢骨上的关节面形态,上、下肢骨 掌 的特点胸组 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 椎间盘的位云 、分部和功能,各韧带 、功能;脊柱前面戏 面双 形态;肋弓的概念 肩、肘、髋、膝关节的组成、形态结构及运动;骨盆的组 分部及性另 掌握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大肌的位置;膈的位置、形态和作用:躯干上的重要肌和 4熟恶骨的形态、分类与构造:助的分部与形态;眶的交通;鼻旁窦名 、位置与开口:鼻腔外侧壁的结构, 下肢骨的组成 5 书的 暗的 大肌股 、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的位置;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鸭 肌 解底外面的形 的组成 新生儿的形态 了解骨连结分 ☆ 助的连结:前臂骨的连结 足弓的概念及其意义
课程编号:07140027 英文名称:Systemic Anatomy 学 分:3.0 学 时:72 课程类别:专业平台课程 授课对象:医学技术类专业学生 教学单位:医学院基础医学学科 修读学期:第1学期 一、教学任务 任务:系统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学科,主要阐述人体各系统中器官的形态结构和配布关系,是《基础 医学概论》和《临床医学概论》等课程的基础课,在人体知识体系建立、人体空间定位思维形式构建,以及在专业 素质和人文素质形成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专业知识方面:始终要以严谨的态度、严格的要求和严密的方法来培养学生掌握人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 基本技能,并适当了解国内外学科新进展;要以形态与功能相关、局部与整体统一、进化发展的观点来培养学生理 解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达到认识人体的组成,能够描述人体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特点;能够观察、辩认 指出骨、关节、肌、血管、神经和重要脏器的位置,形态及主要毗邻关系。 2.专业能力方面:通过大体形态教学中的适当专业联系,使学生在学习人体知识的同时,逐渐培养专业意识和素 质,了解医学与人体的关系、人体知识对技术类应用专业的重要意义,以及初步达成人体结构知识与临床应用技术 建立密切联系的方法和目的。 3.综合能力方面: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系统解剖学基本内容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 观;要加强智能和人才的培养,采用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仅教知识,更注重教方法,培养学生的 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知识讲授、自学教材、观察标本和实体验证等方法来培养学 生的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适当地联系专业实践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目的 性;并在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爱护仪器、设备、标本的优良品德。 三、教学内容 (一)绪论 1.目的要求 掌握系统解剖学的标准姿势和方位术语;了解其定义、研究范围、目的和分科。 2.教学内容 (1)系统解剖学的定义、研究范围、目的和分科。 (2)解剖学标准姿势、人体的轴与面和方位术语。 3.教学组织形式:理论授课。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系统解剖学的标准姿势和方位术语。 难点:方位术语。 (二)运动系统 1.目的要求 (1)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各部椎骨的主要特点;胸骨的形态;颅分部(脑颅、面颅),23块颅骨的名称与位 置,颅底、颅盖内面的形态,颅侧面的形态结构;中轴骨上的骨性标志;上、下肢骨上的关节面形态,上、下肢骨 的重要骨性标志。 (2)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椎间盘的位置、分部和功能,各韧带的位置、功能;脊柱前面观、侧面观 的特点;胸廓组成、形态;肋弓的概念;肩、肘、髋、膝关节的组成、形态结构及运动;骨盆的组成、分部及性别 差异。 (3)掌握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大肌的位置;膈的位置、形态和作用;躯干上的重要肌和腱 性标志。 (4)熟悉骨的形态、分类与构造;肋的分部与形态;眶的交通;鼻旁窦名称、位置与开口;鼻腔外侧壁的结构; 上、下肢骨的组成、排列。 (5)熟悉下颌关节的构成和运动。 (6)熟悉斜角肌间隙的概念;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的位置;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臀 大肌、股四头肌、缝匠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 (7)了解颅底外面的形态;眶的组成;新生儿颅的形态。 (8)了解骨连结分类;关节的类型和运动;关节突关节的组成;脊柱后面观和运动;肋的连结;前臂骨的连结; 骶髂关节的组成,耻骨联合的组成及女性耻骨联合的特点;足的内翻、外翻及其意义,足弓的概念及其意义
(9)了解肌的分类、构造;枕额肌的位置、构造特点,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咬肌的位置;内收肌群、股二头 肌、半腱肌、半膜肌的位置和作用: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内容;下肢局部记载的构成。 2.教学内容 (1)骨学:总论、中轴骨骼(躯干骨、颅骨)、附肢骨骼(上肢骨、下肢骨)。 (2)关节学:总论、中轴骨连结、附肢骨的连结。 (3)肌学:总论、头肌、颈肌、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 3.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授课,验证性观察,示教性教学,实体教学,应用分析与讨论,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躯干骨的形态;颅的分部及颅底内面、颅侧面的形态结构;中轴骨及附肢骨上的重要骨性标志;关节的基本 结构和辅助结构:躯干骨连结;肩、髋、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头颈、躯干主要体表肌的位置、作用。 难点:椎骨的形态;颅底整体观:椎骨连结。 (三)消化系统 目的要求 (1)掌握胸腹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2)掌握消化系的组成,上、下消化道的概念;口腔腺的位置、开口:咽的位置、分部:食管的位置、长度、分 部,食管三狭窄的位置及其意义:胃的形态、分部和位置;十二指肠的位置及其形态;阑尾位置、根部的体表投 影 :盲肠和结肠的三大特征:结肠的位置、分部:直肠的位置、直肠横襞、骶曲、会阴曲,肛管的位置、形态, (3)掌握肝的位置、体表投影、形态、分叶:胆囊位置、分部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输胆管道组成,肝胰壶腹, 胆汁排出途径;胰位置、分部。 (4)熟悉咽峡的构成:牙的形态;颏舌肌的起止、功能;空肠与回肠的区别, 5)了解口腔的境界、分部;腭的形态、舌的形态;牙的分类;大、小肠的分部。 2 教学内容 (1)内脏的一股结构,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2)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及消化管的一股构造;口腔的构成及口腔内(及周围)结构。咽的形态、位置、分布 和通路:聘扁桃体的位置和功能。食管的位置、形态及狭窄。胃的形态、分布、位置。十二指肠的形态、位置、分 布及其形态特征:空回肠的位置和形态;小肠的分部。盲肠和阑尾位置、形态及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结肠的分布 及各部的位置;直肠的形态、位置、毗邻和构造:大肠的分部及结肠的特征结构。 (3)肝的形态、位置和体表投影;胆囊的形态、位置和功能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输胆管道:肝的分叶、分段和 功能:胰的分部、形态和位置;胰的功能。 3. 教学组织形式:自主观察与学习,要点示教性教学,实体定位,应用分析与讨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消化系的组成,上、下消化道的概念;各段消化管的起止、分部、位置、毗邻、狭窄与弯曲:肝、胰的形 态、位置、毗邻;胆汁流出途径, 难点:肝门及肝蒂内结构排列。 (四)呼吸系统 目的要求 (1)掌握上、下呼吸道的概念:喉与气管的体表标志和意义;的形态(肺尖、肺门、肺根):肺分叶:胸膜的 分部、肋膈隐窝:胸膜及肺下界的体表投影 端的克界、可 (2)熟悉呼吸系统的组成:喉的位置;喉腔分部:气管位置、分部;左、右主支气管形态特点及其意义;胸膜、 胸膜腔的概念 (3)了解鼻腔的形态结构;鼻旁窦位置、开口:喉软骨主要形态;纵膈的内容。 教字闪容 (1)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 (②)外鼻的形态结构:鼻腔的分部和固有鼻腔的形态结构: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喉的位置、喉软骨、喉的连接 和喉腔的形态,气管的位置和结构特点: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差别。 (3)肺的形态、位置和分叶:肺内支气管和肺段的概念。 (4)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壁胸膜的分部和肋隔寞的位首;肺下界和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肺和胸膜前界的投 (⑤)纵隔的概念,纵隔的分部和内容。 3.教学组织形式:自主观察与学习,要点示教性教学,实体定位,临床应用演示;专业应用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呼吸道各部的起止、形态与分部;肺的形态、分叶与分段:壁胸膜的分部、肋膈隐窝及胸膜及肺下界的体表 难点:肺门、肺根内的结构排列:胸膜、胸膜腔的概念;纵隔的内容。 (伍)泌尿系统
(9)了解肌的分类、构造;枕额肌的位置、构造特点,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咬肌的位置;内收肌群、股二头 肌、半腱肌、半膜肌的位置和作用;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内容;下肢局部记载的构成。 2.教学内容 (1)骨学:总论、中轴骨骼(躯干骨、颅骨)、附肢骨骼(上肢骨、下肢骨)。 (2)关节学:总论、中轴骨连结、附肢骨的连结。 (3)肌学:总论、头肌、颈肌、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 3.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授课,验证性观察,示教性教学,实体教学,应用分析与讨论。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躯干骨的形态;颅的分部及颅底内面、颅侧面的形态结构;中轴骨及附肢骨上的重要骨性标志;关节的基本 结构和辅助结构;躯干骨连结;肩、髋、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头颈、躯干主要体表肌的位置、作用。 难点:椎骨的形态;颅底整体观;椎骨连结。 (三)消化系统 1.目的要求 (1)掌握胸腹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2)掌握消化系的组成,上、下消化道的概念;口腔腺的位置、开口;咽的位置、分部;食管的位置、长度、分 部,食管三狭窄的位置及其意义;胃的形态、分部和位置;十二指肠的位置及其形态;阑尾位置、根部的体表投 影;盲肠和结肠的三大特征;结肠的位置、分部;直肠的位置、直肠横襞、骶曲、会阴曲,肛管的位置、形态。 (3)掌握肝的位置、体表投影、形态、分叶;胆囊位置、分部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输胆管道组成,肝胰壶腹、 胆汁排出途径;胰位置、分部。 (4)熟悉咽峡的构成;牙的形态;颏舌肌的起止、功能;空肠与回肠的区别。 (5)了解口腔的境界、分部;腭的形态、舌的形态;牙的分类;大、小肠的分部。 2.教学内容 (1)内脏的一般结构,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2)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及消化管的一般构造;口腔的构成及口腔内(及周围)结构。咽的形态、位置、分布 和通路;腭扁桃体的位置和功能。食管的位置、形态及狭窄。胃的形态、分布、位置。十二指肠的形态、位置、分 布及其形态特征;空回肠的位置和形态;小肠的分部。盲肠和阑尾位置、形态及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结肠的分布 及各部的位置;直肠的形态、位置、毗邻和构造;大肠的分部及结肠的特征结构。 (3)肝的形态、位置和体表投影;胆囊的形态、位置和功能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输胆管道;肝的分叶、分段和 功能;胰的分部、形态和位置;胰的功能。 3.教学组织形式:自主观察与学习,要点示教性教学,实体定位,应用分析与讨论。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消化系的组成,上、下消化道的概念;各段消化管的起止、分部、位置、毗邻、狭窄与弯曲;肝、胰的形 态、位置、毗邻;胆汁流出途径。 难点:肝门及肝蒂内结构排列。 (四)呼吸系统 1.目的要求 (1)掌握上、下呼吸道的概念;喉与气管的体表标志和意义;肺的形态(肺尖、肺门、肺根);肺分叶;胸膜的 分部、肋膈隐窝;胸膜及肺下界的体表投影;纵隔的境界、分部。 (2)熟悉呼吸系统的组成;喉的位置;喉腔分部;气管位置、分部;左、右主支气管形态特点及其意义;胸膜、 胸膜腔的概念。 (3)了解鼻腔的形态结构;鼻旁窦位置、开口;喉软骨主要形态;纵膈的内容。 2.教学内容 (1)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 (2)外鼻的形态结构;鼻腔的分部和固有鼻腔的形态结构;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喉的位置、喉软骨、喉的连接 和喉腔的形态。气管的位置和结构特点;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差别。 (3)肺的形态、位置和分叶;肺内支气管和肺段的概念。 (4)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壁胸膜的分部和肋膈窦的位置;肺下界和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肺和胸膜前界的投 影。 (5)纵隔的概念,纵隔的分部和内容。 3.教学组织形式:自主观察与学习,要点示教性教学,实体定位,临床应用演示;专业应用联系。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呼吸道各部的起止、形态与分部;肺的形态、分叶与分段;壁胸膜的分部、肋膈隐窝及胸膜及肺下界的体表 投影。 难点:肺门、肺根内的结构排列;胸膜、胸膜腔的概念;纵膈的内容。 (五)泌尿系统
1.目的要求 (1)掌握肾的形态、位置与毗邻,肾的被膜:输尿管的狭窄位置:膀胱位置、分部,膀胱三角位置和粘膜特点及 意义 (2)熟悉肾区的位置及意义。 (3)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肾的剖面结构;肾的固定因素;输尿管行程、分部:女性尿道特点。 2.教学内容 (1)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 (②)肾的形态、位置、内部结构和肾的被膜。输尿管的形态、位置和生理性狭窄。膀胱的形态、位置和膀胱三角 的位置和粘膜特点。女性尿道的形态和开口部位(男性尿道见男性生殖系统)。 3.。教学组织形式:自主观察与学习,要点示教性教学,实体定位,应用分析与讨论。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肾的形态、位置与毗邻;输尿管的狭窄;膀胱三角位置和粘膜特点。 难点:肾门及肾蒂内结构。 (六)生殖系统 目的要求 (1)掌握精素组成、位置;前列腺位置、分叶及主要毗邻;男性尿道分部与特点。 (②)掌握卵巢的位置:输卵管分部及意义;子宫的形态、分部,子宫的姿势、位置、毗邻和固定装置。 (3)熟悉男性生殖器的 (4)熟悉阴道穹后部毗邻及临床应用 (5)熟悉会阴的概念及境界。 (6)了解生殖系统的组成;睾丸、附睾位香;阴茎形态、分部。 子能衣位乳房的态 2. (1)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 ,睾丸的形态 位香、结构。输精管的形态和行程及射精管合成、行程和开口。前列腺的 (③)阴茎的形态,分部、构造和皮肤特点。男性尿道的分部、各部形态结构特点、位置和主要毗邻。 立置和固定装置。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和各部形态结构。子宫的形 、位置和子宫的固定装置;阴道穹的组 成和毗 (5)阴道前庭内阴道口和尿道外口的位置。女性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 (6)女性乳房的形态 位置和结构特点。 :自主观察与学习,要点示教性教学,实体定位,应用分析与讨论。 教学重点和难 重点: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男性尿道的起止、分部与特点:输卵管、子宫的形态、位置、毗 分部吸固定 殖管道的位置与彼此连接:子宫的固定装置。 腹 的要求 (1)掌握腹腔、腹膜, 腹膜腔的概念,腹膜的间隙;小网膜位置、分部及其内结构。 (2)熟悉腹膜与脏器的关系。 网膜位置、形成、功能;系膜的名称与位置;腹膜的隐窝、陷凹 教学内容 3) 莫、系膜、陷窝 教学组织形式 自主观察与学习,要点示教性教学,实体定位,应用分析与讨论。 教学重点和 重 高n 难点 目的要求 (1)草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 (2)掌握心的位置、毗邻、外形: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重要分支的行程及分布;心的体表投影
1.目的要求 (1)掌握肾的形态、位置与毗邻,肾的被膜;输尿管的狭窄位置;膀胱位置、分部,膀胱三角位置和粘膜特点及 意义。 (2)熟悉肾区的位置及意义。 (3)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肾的剖面结构;肾的固定因素;输尿管行程、分部;女性尿道特点。 2.教学内容 (1)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 (2)肾的形态、位置、内部结构和肾的被膜。输尿管的形态、位置和生理性狭窄。膀胱的形态、位置和膀胱三角 的位置和粘膜特点。女性尿道的形态和开口部位(男性尿道见男性生殖系统)。 3.教学组织形式:自主观察与学习,要点示教性教学,实体定位,应用分析与讨论。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肾的形态、位置与毗邻;输尿管的狭窄;膀胱三角位置和粘膜特点。 难点:肾门及肾蒂内结构。 (六)生殖系统 1.目的要求 (1)掌握精索组成、位置;前列腺位置、分叶及主要毗邻;男性尿道分部与特点。 (2)掌握卵巢的位置;输卵管分部及意义;子宫的形态、分部,子宫的姿势、位置、毗邻和固定装置。 (3)熟悉男性生殖器的组成。 (4)熟悉阴道穹后部毗邻及临床应用。 (5)熟悉会阴的概念及境界。 (6)了解生殖系统的组成;睾丸、附睾位置;阴茎形态、分部。 (7)了解阴道的形态、位置;乳房的形态。 2.教学内容 (1)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 (2)男性生殖器的组成。睾丸的形态、位置、结构。输精管的形态和行程及射精管合成、行程和开口。前列腺的 形态、位置和主要毗邻;精索的位置与组成。 (3)阴茎的形态、分部、构造和皮肤特点。男性尿道的分部、各部形态结构特点、位置和主要毗邻。 (4)女性生殖器的组成与功能。卵巢的形态、位置和固定装置。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和各部形态结构。子宫的形 态、位置和子宫的固定装置;阴道穹的组成和毗邻。 (5)阴道前庭内阴道口和尿道外口的位置。女性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 (6)女性乳房的形态、位置和结构特点。 (7)会阴的概念及境界。 3.教学组织形式:自主观察与学习,要点示教性教学,实体定位,应用分析与讨论。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男性尿道的起止、分部与特点;输卵管、子宫的形态、位置、毗 邻、分部及固定。 难点:生殖管道的位置与彼此连接;子宫的固定装置。 附:腹膜 1.目的要求 (1)掌握腹腔、腹膜、腹膜腔的概念,腹膜的间隙;小网膜位置、分部及其内结构。 (2)熟悉腹膜与脏器的关系。 (3)了解大网膜位置、形成、功能;系膜的名称与位置;腹膜的隐窝、陷凹。 2.教学内容 (1)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和功能。 (2)腹膜与腹盆脏器的关系。 (3)腹膜形成的结构:网膜、系膜、陷窝。 3.教学组织形式:自主观察与学习,要点示教性教学,实体定位,应用分析与讨论。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腹腔、腹膜腔、腹膜的概念;小网膜分部、肝十二指肠韧带的位置及内含结构;腹膜的间隙。 难点:腹膜的间隙。 (七)脉管系统 1.目的要求 (1)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 (2)掌握心的位置、毗邻、外形;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重要分支的行程及分布;心的体表投影
(3)掌握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和分部;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的起止、行程;主要实质性脏器的动脉来源、走行 及器官内分布状况:全身表浅动脉的位置。 (4)掌握静脉系的组成: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的位置;头、贵要、时正中静脉的位置、行程;大隐 静脉的起止与行程;肝门静脉的合成、位置、行程及主要属支。 (5)掌握脾的形态、位置和毗邻。 (6)熟恶心腔形态结构;冠状窦的位置和开口;心包的构成与心包腔. (7)熟恶腹部不成对脏支来源、分支及大致分布;上、下肢动脉主干的起止、位置, (8)熟悉上、下腔静脉的组成、行程。 (9)熟悉胸部的淋巴结的位置;腰、腹腔、肠系膜上、下淋巴结的位置。 (10)了解心血管系的组成:心传导系的构成和机能 (11)了解颈外动脉分支的名称,主要动脉(甲状腺上、脑膜中动脉等)的行程和分布, (12)了解小隐静脉的起始、行程及注入;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的吻合部位、吻合途径。 (13)了解腋淋巴结的位置与分群,胸导管的起止与行程;淋巴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胸腺的形态、位置、年龄 变化及功能。 2.教学内容 (1)脉管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和主要特点。 (②)心的位置、外形、心各腔的形态结构;心传导系的组成、位置和功能:左、右冠状动脉的起止、行程、主要 分支和供应范围:心的静脉;心包的分部:心的体表投影。 (3)体循环的动脉:主动脉、头颈部的动脉、胸部的动脉、上肢的动脉、腹部的动脉、盆部的动脉及下肢的动 (4)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 (5)自主学习:淋巴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淋巴管道;胸腹部的淋巴结:胸腺的形态、位置、年龄变化及功 3,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授课,验证性观察,示教性教学,实体定位教学,应用演示、分析与讨论;自主学习。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心的位置、毗邻、外形;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重要分支的行程及分布;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和分部;全 身表浅动脉的位置;腹部不成对脏支的分支、分布:体循环静脉的组成及流注关系;全身主要浅静脉及某些深静脉 的位置及意义;肝门静脉的合成部位、合成、行程、注入及主要属支。 难点:心腔结构与血流定向的关系:动脉的行程;头部静脉的交通。 (八)感觉器 目的要求 (1)掌握眼球壁的分层、各层的分部、各部结构特点及功能:眼球内容物的构成及共同特点;房水的产生、循环 途径及临床意义。 (2)掌握鼓膜的位置、分部。 (3)熟悉眼球的分部:眼球外肌的位置、作用:眼底形态。 (4)熟悉外耳道的分部:鼓室的位置、构成。 (5)了解晶状体的位置、 结构特点及调节屈光的机理;玻璃体的位置和作用:眼副器的构成及作用, (6)了解反射光锥的定义;中耳的构成:咽鼓管的位置、分部;幼儿咽鼓管的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听小骨的 名称。 2.教学内容 (1)眼球的外形;眼球壁的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眼球前房、后房、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的形态、位置: 房水循环途径,眼球外肌的名称」 (2)自主学习:外耳道的分部、弯曲方向;鼓膜的位 中耳的构成:鼓室的位置、交 ,各壁的名称;听小骨肌的名称、位置、作用:咽鼓管的位置、分部作用及幼儿咽鼓管的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 义:声波的主要传导途径。 教学组织形式:自主观察与学习,要点示教性教学,实体定位与观察。 眼球壁的及眼球内容物的构成及共同特点房水的产生、循环途径及临床意义:眼球外肌的名称、位置、作 用:鼓膜的位置、分部;鼓室的位置、交通。 难点:眼球屈光调节及眼外肌的作用:鼓室的位置、各壁定位与结构。 (九)神经系统 目的要 下端的水平及外形脑干的组成、位置和第
(3)掌握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和分部;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的起止、行程;主要实质性脏器的动脉来源、走行 及器官内分布状况;全身表浅动脉的位置。 (4)掌握静脉系的组成;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的位置;头、贵要、肘正中静脉的位置、行程;大隐 静脉的起止与行程;肝门静脉的合成、位置、行程及主要属支。 (5)掌握脾的形态、位置和毗邻。 (6)熟悉心腔形态结构;冠状窦的位置和开口;心包的构成与心包腔。 (7)熟悉腹部不成对脏支来源、分支及大致分布;上、下肢动脉主干的起止、位置。 (8)熟悉上、下腔静脉的组成、行程。 (9)熟悉胸部的淋巴结的位置;腰、腹腔、肠系膜上、下淋巴结的位置。 (10)了解心血管系的组成;心传导系的构成和机能。 (11)了解颈外动脉分支的名称,主要动脉(甲状腺上、脑膜中动脉等)的行程和分布。 (12)了解小隐静脉的起始、行程及注入;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的吻合部位、吻合途径。 (13)了解腋淋巴结的位置与分群,胸导管的起止与行程;淋巴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胸腺的形态、位置、年龄 变化及功能。 2.教学内容 (1)脉管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和主要特点。 (2)心的位置、外形、心各腔的形态结构;心传导系的组成、位置和功能;左、右冠状动脉的起止、行程、主要 分支和供应范围;心的静脉;心包的分部;心的体表投影。 (3)体循环的动脉:主动脉、头颈部的动脉、胸部的动脉、上肢的动脉、腹部的动脉、盆部的动脉及下肢的动 脉。 (4)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 (5)自主学习:淋巴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淋巴管道;胸腹部的淋巴结;胸腺的形态、位置、年龄变化及功 能。 3.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授课,验证性观察,示教性教学,实体定位教学,应用演示、分析与讨论;自主学习。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心的位置、毗邻、外形;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重要分支的行程及分布;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和分部;全 身表浅动脉的位置;腹部不成对脏支的分支、分布;体循环静脉的组成及流注关系;全身主要浅静脉及某些深静脉 的位置及意义;肝门静脉的合成部位、合成、行程、注入及主要属支。 难点:心腔结构与血流定向的关系;动脉的行程;头部静脉的交通。 (八)感觉器 1.目的要求 (1)掌握眼球壁的分层、各层的分部、各部结构特点及功能;眼球内容物的构成及共同特点;房水的产生、循环 途径及临床意义。 (2)掌握鼓膜的位置、分部。 (3)熟悉眼球的分部;眼球外肌的位置、作用;眼底形态。 (4)熟悉外耳道的分部;鼓室的位置、构成。 (5)了解晶状体的位置、结构特点及调节屈光的机理;玻璃体的位置和作用;眼副器的构成及作用。 (6)了解反射光锥的定义;中耳的构成;咽鼓管的位置、分部;幼儿咽鼓管的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听小骨的 名称。 2.教学内容 (1)眼球的外形;眼球壁的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眼球前房、后房、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的形态、位置; 房水循环途径。眼球外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起始、行程和分布。 (2)自主学习:外耳道的分部、弯曲方向;鼓膜的位置、分部、各部的结构特点。中耳的构成;鼓室的位置、交 通、各壁的名称;听小骨肌的名称、位置、作用;咽鼓管的位置、分部作用及幼儿咽鼓管的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 义;声波的主要传导途径。 3.教学组织形式:自主观察与学习,要点示教性教学,实体定位与观察。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眼球壁的及眼球内容物的构成及共同特点;房水的产生、循环途径及临床意义;眼球外肌的名称、位置、作 用;鼓膜的位置、分部;鼓室的位置、交通。 难点:眼球屈光调节及眼外肌的作用;鼓室的位置、各壁定位与结构。 (九)神经系统 1.目的要求 (1)掌握神经系统的区分,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脊髓的位置和上、下端的水平及外形;脑干的组成、位置和第 四脑室构成与交通;延髓、脑桥和中脑的外形;小脑的位置、外形与分叶;丘脑的外形、位置;下丘脑的位置和组
成:大脑的位置、分部:大脑半球的分叶和半球上外侧面、内侧面的主要沟、回: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和内囊的位 置、分部、各部通行的主要纤维束及损伤后的主要症状:侧脑室分部、位置, (2)掌握脊神经的构成、区分、纤维成分和分支;脑神经的名称、顺序、连接脑的部位和性质;脑神经出入颅 (脑)的部位。 (3)掌握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痛温觉和粗略触觉传导路(包括头面部、躯干和四肢)、视觉传导 路的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纤维束在中枢的位置、交叉、大脑皮质的投影;推体系的组成、行径、交叉及对脊髓前 角和脑神经运动核的支配. (4)掌握硬膜外隙的位置、内容及意义;脑蛛网膜下隙的构成、各脑池的位置;海绵窦的交通、内容及临床意 义: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的行程、主要分支:大脑的动脉供应:大脑动脉环的组成 (5)熟悉脊髓横切面上内部结构的分部、各部的排列及功能概况;薄束、楔束和春髓丘脑束的位置:锥体束、内 侧丘系、脊髓丘系和三叉丘系在脑干内的位置和功能:皮质脊髓束的位置和功能。 (⑤)熟悉胸神经前支皮肤的节段性分布规律。 (7)熟悉上 下神经元的区分,损伤后的不同表现。 (8)熟悉脊髓被膜各层的名称、排列:主要硬脑膜窦的名称、位置、流注关系;由硬脑膜内层形成的结构、名 称、位置和附着(大脑镰和小脑幕):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 (9)了解反射的定义和反射弧的组成: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与其它各系统在功能上的关系;内、外膝状体的外 、位置和功能:联络纤维、联合纤维的概念;脑神经核的名称、类别和功能概况;薄束核和楔束核的位置和功 新、旧纹状体的概念。 10)了解臂丛 腰丛、骶丛中重要分支的分布概况:脑神经的分布概况:颈丛的组成、位置和分布概况;各神经 损伤后的运动和感觉障碍的主要表现, 支的交牌经和胶感美交胶神竖级中秘的拉:交感的组或位置;自胶支和交通一 甲经的王要区别。 (12)了解硬脊膜的附着、齿状韧带的定义;小脑幕切迹疝的定义:终池的定义及其临床意义脊髓的动脉供应, 教学内容 (1)神经系统的区分:神经元的构造与分类;神经系统常用术语: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基本组成 (2)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脊髓的位置、节段、外形特征与内部结构。脑的构成:脑干的组成、外形、第 四脑室构成及脑干的内部结构:小脑的 外形、分叶与功能:间脑的组成、外形、位置和功能:大脑的位置、 分部和胼胝体;大脑半球的分叶、外形 功能定位与内 (3)脊神经的构成、区分、纤维成分和分支: 锁丛、臂丛、 腰丛和丛的构成。组成、分支及分布;胸神经的皮 肤节段性分布规律,脑神经的名称、顺序、连接脑的部位和性质:各对脑神经的纤维成分、出(入)颅的部位、主 要分支、功能及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分类,交感、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交感干的组成、位置;白交通 交感神经和削交神经的王要区别, 感觉传导路与运动传导路。 (6)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和脊髓的血管;脑室及脑脊液循环 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授课,自主观察与学习,要点示教性教学,实体空间定位,临床案例分析与讨论:自主学 重点: 脊髓的位置和外形:脑的分部,各部脑的外形、分部:脑神经和脊神经的组成与分部概况:主要感觉和运动 传导路的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交叉、大脑皮质的投影:脑和脊髓的被膜层次、结构及意义;脑的动脉来源、分支 中枢神经系统各部的内部结构;周围神经系统各神经的走行与分布;感觉与运动传导路各神经元的互相衔接 内分泌系统 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 松果体和胸腺的形态和位置。 (2)了解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功能概念 2。教 学内 自主学习: 甲状腺 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和胸腺的形态和位置;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功能概 :自主学习,开放观察:自身实体定位,应用查询。 教学重点和难 杀统之间的关系 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
成;大脑的位置、分部;大脑半球的分叶和半球上外侧面、内侧面的主要沟、回;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和内囊的位 置、分部、各部通行的主要纤维束及损伤后的主要症状;侧脑室分部、位置。 (2)掌握脊神经的构成、区分、纤维成分和分支;脑神经的名称、顺序、连接脑的部位和性质;脑神经出入颅 (脑)的部位。 (3)掌握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痛温觉和粗略触觉传导路(包括头面部、躯干和四肢)、视觉传导 路的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纤维束在中枢的位置、交叉、大脑皮质的投影;锥体系的组成、行径、交叉及对脊髓前 角和脑神经运动核的支配。 (4)掌握硬膜外隙的位置、内容及意义;脑蛛网膜下隙的构成、各脑池的位置;海绵窦的交通、内容及临床意 义;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的行程、主要分支;大脑的动脉供应;大脑动脉环的组成。 (5)熟悉脊髓横切面上内部结构的分部、各部的排列及功能概况;薄束、楔束和脊髓丘脑束的位置;锥体束、内 侧丘系、脊髓丘系和三叉丘系在脑干内的位置和功能;皮质脊髓束的位置和功能。 (6)熟悉胸神经前支皮肤的节段性分布规律。 (7)熟悉上、下神经元的区分,损伤后的不同表现。 (8)熟悉脊髓被膜各层的名称、排列;主要硬脑膜窦的名称、位置、流注关系;由硬脑膜内层形成的结构、名 称、位置和附着(大脑镰和小脑幕);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 (9)了解反射的定义和反射弧的组成;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与其它各系统在功能上的关系;内、外膝状体的外 形、位置和功能;联络纤维、联合纤维的概念;脑神经核的名称、类别和功能概况;薄束核和楔束核的位置和功 能;新、旧纹状体的概念。 (10)了解臂丛、腰丛、骶丛中重要分支的分布概况;脑神经的分布概况;颈丛的组成、位置和分布概况;各神经 损伤后的运动和感觉障碍的主要表现。 (11)内脏神经系统的组成、分类,交感、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交感干的组成、位置;白交通支和灰交通 支的概念;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12)了解硬脊膜的附着、齿状韧带的定义;小脑幕切迹疝的定义;终池的定义及其临床意义;脊髓的动脉供应。 2.教学内容 (1)神经系统的区分;神经元的构造与分类;神经系统常用术语;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基本组成。 (2)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脊髓的位置、节段、外形特征与内部结构。脑的构成;脑干的组成、外形、第 四脑室构成及脑干的内部结构;小脑的位置、外形、分叶与功能;间脑的组成、外形、位置和功能;大脑的位置、 分部和胼胝体;大脑半球的分叶、外形、功能定位与内部结构。 (3)脊神经的构成、区分、纤维成分和分支;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的构成、组成、分支及分布;胸神经的皮 肤节段性分布规律。脑神经的名称、顺序、连接脑的部位和性质;各对脑神经的纤维成分、出(入)颅的部位、主 要分支、功能及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4)自主学习:内脏神经系统的组成、分类,交感、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交感干的组成、位置;白交通 支和灰交通支的概念;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5)感觉传导路与运动传导路。 (6)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和脊髓的血管;脑室及脑脊液循环。 3.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授课,自主观察与学习,要点示教性教学,实体空间定位,临床案例分析与讨论;自主学 习。 重点:脊髓的位置和外形;脑的分部,各部脑的外形、分部;脑神经和脊神经的组成与分部概况;主要感觉和运动 传导路的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交叉、大脑皮质的投影;脑和脊髓的被膜层次、结构及意义;脑的动脉来源、分支 及分布。 难点:中枢神经系统各部的内部结构;周围神经系统各神经的走行与分布;感觉与运动传导路各神经元的互相衔接 关系。 (十)内分泌系统 1.目的要求 (1)掌握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和胸腺的形态和位置。 (2)了解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功能概念。 2.教学内容 自主学习: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和胸腺的形态和位置;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功能概 念。 3.教学组织形式:自主学习,开放观察;自身实体定位,应用查询。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主要内分泌腺的形态与位置。 难点:神经与内分泌系统之间的关系。 (十一)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 实验一 躯干骨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 2. 掌握各部椎骨的主要特点。 .掌握胸骨的形态。 4.掌握躯干骨上的骨性标志 5.熟恶肋骨的形态。 (二)实验内容 1.观察骨的形态与构造, 2.观察辨认指出躯干骨的组成、结构名称和形态特征。 3.在自己(同学)的躯干上扪及隆椎、胸椎和腰椎棘突、胸骨角、肋间隙。 (三)实验材料 人体骨架标本,长骨、短骨、不规则骨、扁骨、籽骨的标本,股骨、肱骨、顶骨的剖面标本,新鲜长骨的纵切面标 本,脱钙骨和煅烧骨标本,胎儿全身骨骼透明标本,骨化点标本,各种类形的关节标本。各部椎骨、肋骨、胸骨的 离体标本,躯干骨的部分变异标本 实验二颅骨 (一)实验目的 掌握颅分部(脑颅、面颅),23块颅骨的名称与位香。 2. 掌握颅底内面、颅Q侧面的形态结构,眶的交通。 3.掌握顿上的骨性标志。 (一)买验内容 观察倾的整体、形态结构及骨性标志。 2 观察脑、面顿诸骨的名称、位置。 3.观察新生儿的特征(前、后囟) 4. 在自己头部触摸骨性标志(乳突、额弓、下颌确、枕外隆凸)· (三)实验材料 整颅及主要分离颅骨标本,颅盖标本,颅底标本,颅的正中矢状切面标本,鼻旁窦标本,新生儿顿标本 实验三附肢骨 (一)实验目的 掌握上、下肢骨上的关节面及重要骨性标志。 2. 熟悉上、下肢骨的组成、排列。 (二)实验内容 观察、辩认并指出上、下肢骨的组成、名称和与关节面接触的形态结构。 在自己(或实体)的四肢上找到以下骨性标志:锁骨、肩峰、肩胛骨下角、肱骨内上髁、肱骨外上髁、桡骨茎 、尺骨鹰嘴、尺骨茎突、豌豆骨、髂嵴、髂前上棘、髂结节、耻骨结节、坐骨结节、大转子、髌骨、胫骨粗隆, 内踝、腓骨头、外踝。 (三)实验材料 全身骨骼,肩胛骨、锁骨、肱骨、桡骨、尺骨的离体标本,手骨标本,髋骨、股骨、胫骨、腓骨、髌骨的离体标 本,足骨标本 实验四关节学 (一)实验目的 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熟悉关节的运动方式, 掌握推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的位置。 掌握脊柱的整体观:熟悉胸廊的组成、形态。 掌握肩关节、肘关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了解前臂骨连结和拇腕关节的组成。 掌握骨盆的组成和形态掌握髋关节、膝关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6. 熟悉题下领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 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和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关节唇)。 躯干骨的连结:椎间盘髓核、纤维环。、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关节突关节、 脊柱的生理性弯曲、胸廓上口、肋弓。 肩关节、时关节、桡腕关节的组成和结构,前臂骨连结。 骨盆、髋关节、膝关节、距小腿关节的组成和结构。 题下领关节的构成,关节盘的位置。 (三)实验材料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 2.掌握各部椎骨的主要特点。 3.掌握胸骨的形态。 4.掌握躯干骨上的骨性标志。 5.熟悉肋骨的形态。 (二)实验内容 1.观察骨的形态与构造。 2.观察辨认指出躯干骨的组成、结构名称和形态特征。 3.在自己(同学)的躯干上扪及隆椎、胸椎和腰椎棘突、胸骨角、肋间隙。 (三)实验材料 人体骨架标本,长骨、短骨、不规则骨、扁骨、籽骨的标本,股骨、肱骨、顶骨的剖面标本,新鲜长骨的纵切面标 本,脱钙骨和煅烧骨标本,胎儿全身骨骼透明标本,骨化点标本,各种类形的关节标本。各部椎骨、肋骨、胸骨的 离体标本,躯干骨的部分变异标本 实验二 颅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颅分部(脑颅、面颅),23块颅骨的名称与位置。 2.掌握颅底内面、颅侧面的形态结构,眶的交通。 3.掌握颅上的骨性标志。 (二)实验内容 1.观察颅的整体、形态结构及骨性标志。 2.观察脑、面颅诸骨的名称、位置。 3.观察新生儿颅的特征(前、后囟)。 4.在自己头部触摸骨性标志(乳突、颧弓、下颌角、枕外隆凸)。 (三)实验材料 整颅及主要分离颅骨标本,颅盖标本,颅底标本,颅的正中矢状切面标本,鼻旁窦标本,新生儿颅标本 实验三 附肢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上、下肢骨上的关节面及重要骨性标志。 2.熟悉上、下肢骨的组成、排列。 (二)实验内容 1.观察、辩认并指出上、下肢骨的组成、名称和与关节面接触的形态结构。 2.在自己(或实体)的四肢上找到以下骨性标志:锁骨、肩峰、肩胛骨下角、肱骨内上髁、肱骨外上髁、桡骨茎 突、尺骨鹰嘴、尺骨茎突、豌豆骨、髂嵴、髂前上棘、髂结节、耻骨结节、坐骨结节、大转子、髌骨、胫骨粗隆、 内踝、腓骨头、外踝。 (三)实验材料 全身骨骼,肩胛骨、锁骨、肱骨、桡骨、尺骨的离体标本,手骨标本,髋骨、股骨、胫骨、腓骨、髌骨的离体标 本,足骨标本 实验四 关节学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熟悉关节的运动方式。 2.掌握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的位置。 3.掌握脊柱的整体观;熟悉胸廓的组成、形态。 4.掌握肩关节、肘关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了解前臂骨连结和拇腕掌关节的组成。 5.掌握骨盆的组成和形态;掌握髋关节、膝关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6.熟悉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 (二)实验内容 1.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和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关节唇)。 2.躯干骨的连结:椎间盘髓核、纤维环.、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关节突关节、 脊柱的生理性弯曲、胸廓上口、肋弓。 3.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的组成和结构,前臂骨连结。 4.骨盆、髋关节、膝关节、距小腿关节的组成和结构。 5.颞下颌关节的构成,关节盘的位置。 (三)实验材料
椎骨的连结标本,寝枕关节,脊柱整体观标本,胸廓整体标本,胸廓前壁解剖标本,胸椎和肋连结的标本,胸骨、 锁骨、肩胛骨连结标本,肩关节、肘关节标本,前臂骨间连结标本,手骨间连结标本,骨盆模型,髋骨和骶骨和连 结标本,髋关节、膝关节标本,小腿骨间的连结标本,足骨间的连结标本,题下颌关节标本 实验五肌学 (一)实验目的 掌握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大肌的位置;隔的位置、形态和作用:躯干上的重要肌和腱性 标志 2.熟恶斜角肌间隙的概念;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的位置;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臀大 肌、股四头肌、缝匠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 3.了解肌的分类、构造:枕额肌的位置、构造特点,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咬肌的位置;内收肌群、股二头肌、 半键肌、半膜肌的位置和作用: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内容:下肢局部记载的构成。 (仁)实验内容 1.观察、辨认指出: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大肌、前锯肌、膈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 肌、肛提肌、胸锁乳突肌、枕额肌、眼轮匝肌、口周围肌、咬肌、颗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股四头 肌、小腿三头肌。 2.在活体上指出肌,内注射的常用部位。 在尸体上指出膈肌的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腔静脉孔: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浅环和深环、腹股沟韧带;股 4。 在自己同学身体上触摸肱二头肌腱、髌韧带、跟腱, (三)实验材料 全身肌浅层和深层的整体标本,躯干肌、头肌、颈肌、上肢肌、下肢肌的离体局部标本,腹前外侧壁的局解模型 实验六消化系统 实验目的 掌握消化系的组成,上 下消化道的概念;口腔腺的位置、开口:咽的位置、分部:食管的位置、长度、分 食管三狭窄的位香及其意义;胃的形态、分部和位置、毗邻;十二指肠的位置及其形态;阑尾位置、根部的体 表投影:盲肠和结肠的三大特征;结肠的位置、分部;直肠的位置、直肠横襞、骶曲、会阴曲,肛管的位置、形 掌据肝的位置、毗邻、体表投影、形态、分叶和分段:胆囊位置、分部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输胆管道组成。 肝胰壶腹、胆汁排出途径;胰位置、分部及毗邻。 3.熟悉咽峡的构成;牙的形态:颏舌肌的起止、功能:空肠与回肠的区别。 了解口腔的境界、分部:腭的形态、舌的形态:牙的分类;大、小肠的分部 都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九区划分法和四区划分法。 观察辨认 ①口腔:舌系带、舌下阜、腭、腭垂、腭帆、腭舌弓、腭咽弓、腭扁桃体、牙、舌乳头、颏舌肌、腮腺、腮腺管、 下颌下腺、舌下腺 ②咽:鼻咽、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咽隐窝、口咽部、愕扁桃体、喉咽部、会厌谷、梨状隐窝,确认咽的分 ④胃:胃的位置与毗邻关系,贲门、幽门、胃小弯、角切迹、胃大弯、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胃窦、幽门 幽门窦。 二指肠的分部、位置、十二指肠球、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悬肌。 ⑥空、回肠的 物房 图入,肠蒂结汤酸肠酯重闲肌回宜递直壶流直肠横整亚住庭齿状 ⑧肝的膈面:镰状韧带、肝右叶、肝左叶、肝裸区:肝的脏面:胆囊窝、腔静脉沟、肝圆韧带、静脉韧带、横沟、 叶、肝右叶、肝左叶, 部, 肝总 管、肝胰壶腹。 胰:胰头、胰体、夷尾、钩突、胰管 消化系统概况标本 消化管各段离体标本,头、颈正中矢状切面标本,各类牙齿标本,舌和舌肌标 大唾液眼苏本,咽腔后面观标本,后纵隔标本,盆腔正中天状初面本 (一)实验目的
椎骨的连结标本,寰枕关节,脊柱整体观标本,胸廓整体标本,胸廓前壁解剖标本,胸椎和肋连结的标本,胸骨、 锁骨、肩胛骨连结标本,肩关节、肘关节标本,前臂骨间连结标本,手骨间连结标本,骨盆模型,髋骨和骶骨和连 结标本,髋关节、膝关节标本,小腿骨间的连结标本,足骨间的连结标本,颞下颌关节标本 实验五 肌学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大肌的位置;膈的位置、形态和作用;躯干上的重要肌和腱性 标志。 2.熟悉斜角肌间隙的概念;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的位置;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臀大 肌、股四头肌、缝匠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 3.了解肌的分类、构造;枕额肌的位置、构造特点,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咬肌的位置;内收肌群、股二头肌、 半腱肌、半膜肌的位置和作用;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内容;下肢局部记载的构成。 (二)实验内容 1.观察、辨认指出: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大肌、前锯肌、膈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 肌、肛提肌、胸锁乳突肌、枕额肌、眼轮匝肌、口周围肌、咬肌、颞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股四头 肌、小腿三头肌。 2.在活体上指出肌内注射的常用部位。 3.在尸体上指出膈肌的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腔静脉孔;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浅环和深环、腹股沟韧带;股三 角的位置及内容。 4.在自己同学身体上触摸肱二头肌腱、髌韧带、跟腱。 (三)实验材料 全身肌浅层和深层的整体标本,躯干肌、头肌、颈肌、上肢肌、下肢肌的离体局部标本,腹前外侧壁的局解模型 实验六 消化系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消化系的组成,上、下消化道的概念;口腔腺的位置、开口;咽的位置、分部;食管的位置、长度、分 部,食管三狭窄的位置及其意义;胃的形态、分部和位置、毗邻;十二指肠的位置及其形态;阑尾位置、根部的体 表投影;盲肠和结肠的三大特征;结肠的位置、分部;直肠的位置、直肠横襞、骶曲、会阴曲,肛管的位置、形 态。 2.掌握肝的位置、毗邻、体表投影、形态、分叶和分段;胆囊位置、分部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输胆管道组成, 肝胰壶腹、胆汁排出途径;胰位置、分部及毗邻。 3.熟悉咽峡的构成;牙的形态;颏舌肌的起止、功能;空肠与回肠的区别。 4.了解口腔的境界、分部;腭的形态、舌的形态;牙的分类;大、小肠的分部。 (二)实验内容 1.描述胸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九区划分法和四区划分法。 2.观察辨认: ①口腔:舌系带、舌下阜、腭、腭垂、腭帆、腭舌弓、腭咽弓、腭扁桃体、牙、舌乳头、颏舌肌、腮腺、腮腺管、 下颌下腺、舌下腺。 ②咽:鼻咽、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咽隐窝、口咽部、腭扁桃体、喉咽部、会厌谷、梨状隐窝,确认咽的分 部、位置及与鼻腔、口腔、喉腔、中耳、食管的连通关系。 ③食管:位置、长度、分部、三个狭窄处。 ④胃:胃的位置与毗邻关系,贲门、幽门、胃小弯、角切迹、胃大弯、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胃窦.、幽门 管、幽门窦。 ⑤十二指肠:十二指肠的分部、位置、十二指肠球、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悬肌。 ⑥空、回肠的形态、位置,小肠系膜。 ⑦大肠的分部及位置,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阑尾、回盲瓣、直肠壶腹、直肠横襞、肛柱、肛瓣、肛窦、齿状 线、骶曲、会阴曲。 ⑧肝的膈面:镰状韧带、肝右叶、肝左叶、肝裸区;肝的脏面:胆囊窝、腔静脉沟、肝圆韧带、静脉韧带、横沟、 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方叶、尾状叶、肝右叶、肝左叶。 ⑨胆囊:胆囊的分部,肝总管、胆总管、肝胰壶腹。 ⑩胰:胰头、胰体、胰尾、钩突、胰管。 (三)实验材料 腹腔脏器标本,消化系统概况标本,消化管各段离体标本,头、颈正中矢状切面标本,各类牙齿标本,舌和舌肌标 本,三大唾液腺标本,咽腔后面观标本,后纵隔标本,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 实验七 呼吸系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上、下呼吸道的概念;喉与气管的体表标志和意义;肺的形态(肺尖、肺门、肺根):肺分叶与分段:胸 膜的分部、肋膈隐窝;胸膜及肺下界的体表投影;纵隔的境界、分部及内容。 2.熟悉呼吸系统的组成:喉的位置:喉腔分部:气管位置、分部:左、右主支气管形态特点及其意义;胸膜、胸 膜腔的概念。 3.了解外鼻的形态;鼻腔的形态结构;鼻旁窦位置、开口;喉软骨主要形态。 (二)实验内容 观察鼻腔的位置及通路,辨认上、中、下鼻甲和上、中、下鼻道及鼻旁窦的开口位置, 2 说出喉软骨的名称、数目,在活体上触摸喉结、环状软骨弓,辩认喉腔内的前庭襞、声襞及与皱襞之间形成的 裂隙和喉腔分部。 3.观察气管、主支气管的位置,辨认气管权、气管隆嵴,注意比较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特点。 4.观察肺的位置、形态肺尖、肺门及进出的结构、心切迹、斜裂、水平裂及分叶,比较左、右肺的异同点。 5. 察看胸膜配布,区分脏胸膜、壁胸膜和壁胸膜的分部。注意辨认肋腸隐窝的位置。 6.察纵隔的培界.分区和内容 (三)实验材料 呼吸系统概况标本,鼻旁窦标本,喉软骨、喉肌模型,喉腔后面观标本,喉腔矢状切面标本,气管、主支气管树标 本,肺标本,肺小叶、透明肺段模型,壁胸膜标本,纵隔标本 实验八泌尿系统 (一)实验目的 掌握肾的形态、位置与此邻,肾的被膜:输尿管的狭窄位置:膀胱位置、分部,榜光三角位置和粘膜特点及意 2.熟悉肾区的位香及意义。 3. 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肾的剖面结构:肾的固定因素;输尿管行程、分部;女性尿道特点。 (二)实验内容 观察肾的位置、形态和肾门的体表投影,辩认出入肾门的肾动脉、肾静脉、肾盂。观察辨认并指出肾的剖面结 构肾皮质、肾髓质、肾柱、肾锥体、肾乳头、肾大盏、肾小盏、肾盂。 2.观察输尿管的走行,指出三个狭窄部位。 观察膀胱的位置、形态及男、女的毗邻关系:观察膀胱三角:辩认输尿管口、尿道内口、输尿管间襞。 比较女性尿道、男性尿道的结构特点 (三)实验材料 男泌尿生殖系统、女泌尿系统概况标本,肾离体标本和模型,肾剖面标本或模型,膀胱离体标本和模型,腹膜后间 隙的脏器标本,男、女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 实验九生殖系统、腹膜 (一)实验目的 掌握精索组成、位置;前列腺位置、分叶及主要毗邻:男性尿道分部与特点。熟悉男性生殖器的组成。了解生 殖系统的组成:睾丸 附睾位置;阴茎形态、分部。 2.掌握卵巢的位置;输卵管分部及意义:子宫的形态、分部,子宫的姿势、位置、毗邻和固定装置。熟悉阴道穹 后部毗邻及临床应用。了解阴道的形态、位置;乳房的形态。 掌握腹腔、腹膜、腹膜腔的概念,腹膜的间隙;小网膜位香、分部及其内结构。熟悉腹膜与脏器的关系。了解 大网膜位置、形城:系膜的名称与位置;腹膜的隐窝、陷凹。 (二)实验内容 观察比较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位置及各器官之间的通连关系。 观察输精管的走行、结扎部位,前列腺的毗邻关系。 观察输卵管的分部, 子宫的态、内腔。 乳房:乳头、输乳管、乳房悬韧带】 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和功能,腹膜与腹盆脏器的关系,腹膜形成的结构:网膜、系膜、陷窝。 (三)实验材料 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概况标本,男、女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男、女内生殖器离体标本,阴囊层次 标本,阴茎整体和横切面标本,女阴标本、女性乳房标本或模型、腹膜整体标本与模型 实验十心与血液循环 )实验目的 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心的位置、毗邻、外形;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重要分支的行程及分布;心的 体表 熟悉心腔形态结构:冠状窦的位置和开口:心包的构成与心包腔, 了解心血管系的组成:心传导系的构成和机能 (二)实验内容
1.掌握上、下呼吸道的概念;喉与气管的体表标志和意义;肺的形态(肺尖、肺门、肺根);肺分叶与分段;胸 膜的分部、肋膈隐窝;胸膜及肺下界的体表投影;纵隔的境界、分部及内容。 2.熟悉呼吸系统的组成;喉的位置;喉腔分部;气管位置、分部;左、右主支气管形态特点及其意义;胸膜、胸 膜腔的概念。 3.了解外鼻的形态;鼻腔的形态结构;鼻旁窦位置、开口;喉软骨主要形态。 (二)实验内容 1.观察鼻腔的位置及通路,辨认上、中、下鼻甲和上、中、下鼻道及鼻旁窦的开口位置。 2.说出喉软骨的名称、数目,在活体上触摸喉结、环状软骨弓,辩认喉腔内的前庭襞、声襞及与皱襞之间形成的 裂隙和喉腔分部。 3.观察气管、主支气管的位置,辨认气管杈、气管隆嵴,注意比较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特点。 4.观察肺的位置、形态肺尖、肺门及进出的结构、心切迹、斜裂、水平裂及分叶,比较左、右肺的异同点。 5.察看胸膜配布,区分脏胸膜、壁胸膜和壁胸膜的分部。注意辨认肋膈隐窝的位置。 6.观察纵隔的境界、分区和内容。 (三)实验材料 呼吸系统概况标本,鼻旁窦标本,喉软骨、喉肌模型,喉腔后面观标本,喉腔矢状切面标本,气管、主支气管树标 本,肺标本,肺小叶、透明肺段模型,壁胸膜标本,纵隔标本 实验八 泌尿系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肾的形态、位置与毗邻,肾的被膜;输尿管的狭窄位置;膀胱位置、分部,膀胱三角位置和粘膜特点及意 义。 2.熟悉肾区的位置及意义。 3.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肾的剖面结构;肾的固定因素;输尿管行程、分部;女性尿道特点。 (二)实验内容 1.观察肾的位置、形态和肾门的体表投影,辩认出入肾门的肾动脉、肾静脉、肾盂。观察辨认并指出肾的剖面结 构肾皮质、肾髓质、肾柱、肾锥体、肾乳头、肾大盏、肾小盏、肾盂。 2.观察输尿管的走行,指出三个狭窄部位。 3.观察膀胱的位置、形态及男、女的毗邻关系;观察膀胱三角;辩认输尿管口、尿道内口、输尿管间襞。 4.比较女性尿道、男性尿道的结构特点。 (三)实验材料 男泌尿生殖系统、女泌尿系统概况标本,肾离体标本和模型,肾剖面标本或模型,膀胱离体标本和模型,腹膜后间 隙的脏器标本,男、女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 实验九 生殖系统、腹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精索组成、位置;前列腺位置、分叶及主要毗邻;男性尿道分部与特点。熟悉男性生殖器的组成。了解生 殖系统的组成;睾丸、附睾位置;阴茎形态、分部。 2.掌握卵巢的位置;输卵管分部及意义;子宫的形态、分部,子宫的姿势、位置、毗邻和固定装置。熟悉阴道穹 后部毗邻及临床应用。了解阴道的形态、位置;乳房的形态。 3.掌握腹腔、腹膜、腹膜腔的概念,腹膜的间隙;小网膜位置、分部及其内结构。熟悉腹膜与脏器的关系。了解 大网膜位置、形成;系膜的名称与位置;腹膜的隐窝、陷凹。 (二)实验内容 1.观察比较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位置及各器官之间的通连关系。 2.观察输精管的走行、结扎部位,前列腺的毗邻关系。 3.观察输卵管的分部、子宫的形态、内腔。 4.乳房:乳头、输乳管、乳房悬韧带。 5.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和功能,腹膜与腹盆脏器的关系,腹膜形成的结构:网膜、系膜、陷窝。 (三)实验材料 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概况标本,男、女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男、女内生殖器离体标本,阴囊层次 标本,阴茎整体和横切面标本,女阴标本、女性乳房标本或模型、腹膜整体标本与模型 实验十 心与血液循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心的位置、毗邻、外形;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重要分支的行程及分布;心的 体表投影。 2.熟悉心腔形态结构;冠状窦的位置和开口;心包的构成与心包腔。 3.了解心血管系的组成;心传导系的构成和机能。 (二)实验内容
1.利用电动模型、整尸标本等观察、演示血液循环途径、要点和意义. 讨论心不同疾病对血液循环的影响及可能出现的明显体征,以加深心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地位。 观察心的外形: 尖、 一底以及心的二面、三缘的构成:冠状沟、前室间沟, 各心腔的出、入口:主要结构:卵圆窝,二、三尖瓣、肺、主动脉塘以及腱索与瓣膜、乳头肌的关系,室上 嵴、动脉圆锥、前尖瓣、主动脉前庭。 5.左、右心耳、房间隔、室间隔。 6.左、右冠状动脉的走行、主要分支和分布,冠状窦的位置和开口部位。 7.纤维心包、 浆膜心包的配布和心包腔的构成。 (三)实验材料 心脏模型,胸腔解剖标本切开心包、离体心的解剖标本切开心壁、暴露心腔、心的血管标本、牛心或洋心传导系统 标本、血液循环电动模型 实验十一动脉与血液循环 )实验目的 掌握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和分部: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的起止、行程:主要实质性脏器的动脉来源、走行及 器官内分布状况:全身表浅动脉的位置。 2 熟悉腹部不成对脏支来源、分支及大致分布;上、下肢动脉主干的起止、位道。 了解颈外动脉分支的名称,主要动脉(甲状腺上、脑膜中动脉等)的行程和分布 (二)实验内容 茶泰8除技呈分投大整脉.时条。脉上版. 2. 动 上肢的动脉:锁骨下动脉以及椎动脉,腋动脉、肱动脉、尺动脉、挠动脉、掌浅弓和掌深弓。 胸部动脉: 胸主动脉的位置及起止,肋间后动脉 的 部动脉 先观察腹主 动脉与下腔静脉的位置关系,后观察其不成对脏支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的分布 睾丸(卵巢)动脉 6.盆部动脉 子自动脉 :髂外动脉、股动脉、圈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 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对血液循环的影响及可能出现的明显体征,以加深动脉在心血管系 胸腔解剖标本,离体心标本,躯干后壁的动脉标本,头颈、上肢动脉标本,胸腹部动脉标本,盆部及下肢动脉标 、血液循环电动模型 与血液循环 )实验目 握静脉系的组成: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的位置头、贵要时正中静脉的位置、行程:大隐静 脉的起 与行程;肝门静脉的合成、位置、行程及主要属支。掌握脾的形态和位置与毗邻。 下腔静脉 了解小 脉的起始、行程及注入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的吻合部位、吻合途径。 内 空静脉系:观察上腔静脉的合成、行径、 注入部位和属支。寻认颈内静脉、静脉角、颈外静脉、锁骨下静 上肢的浅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奇静脉, 行径与腹主动脉的位置关系和汇入部位, (1)髂总静制 蹈内静脉、溶外静 2 石幸丸静脉、肝静脉 )肝门静脉的合成部位及门静脉的属支 静脉淤血等对血液循环的影响及可能出现的明显体征,以加深静脉在 的地位和静脉柄变对人体的影呵。 剖标本及离体心标本 躯干后壁的静 标本,头颈部的 争脉标本,上肢的静脉标本,腹部的静脉标本,肝标 、本金及支静脉标本,门、腔静脉吻合模趣、血液循环电动模迎 掌握眼球壁的分层、各层的分部、各部结构特点及功能眼球内容物的构成及共同特点;房水的产生、循环途 径及临床意} 掌握鼓膜的位置、分部
1.利用电动模型、整尸标本等观察、演示血液循环途径、要点和意义。 2.讨论心不同疾病对血液循环的影响及可能出现的明显体征,以加深心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地位。 3.观察心的外形:一尖、一底以及心的二面、三缘的构成;冠状沟、前室间沟。 4.各心腔的出、入口;主要结构:卵圆窝,二、三尖瓣、肺、主动脉瓣以及腱索与瓣膜、乳头肌的关系,室上 嵴、动脉圆锥、前尖瓣、主动脉前庭。 5.左、右心耳、房间隔、室间隔。 6.左、右冠状动脉的走行、主要分支和分布,冠状窦的位置和开口部位。 7.纤维心包、浆膜心包的配布和心包腔的构成。 (三)实验材料 心脏模型,胸腔解剖标本切开心包、离体心的解剖标本切开心壁、暴露心腔、心的血管标本、牛心或羊心传导系统 标本、血液循环电动模型 实验十一 动脉与血液循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和分部;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的起止、行程;主要实质性脏器的动脉来源、走行及 器官内分布状况;全身表浅动脉的位置。 2.熟悉腹部不成对脏支来源、分支及大致分布;上、下肢动脉主干的起止、位置。 3.了解颈外动脉分支的名称,主要动脉(甲状腺上、脑膜中动脉等)的行程和分布。 (二)实验内容 1.主动脉:主动脉的起始、走行和分段;辨认主动脉弓上的三大分支。 2.头颈部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动外动脉及重要分支甲状腺上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上颌动脉、脑膜 中动脉。 3.上肢的动脉:锁骨下动脉以及椎动脉,腋动脉、肱动脉、尺动脉、桡动脉、掌浅弓和掌深弓。 4.胸部动脉:胸主动脉的位置及起止,肋间后动脉。 5.腹部动脉:先观察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的位置关系,后观察其不成对脏支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的分布; 成对的肾动脉、睾丸(卵巢)动脉。 6.盆部动脉:子宫动脉。 7.下肢动脉:髂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 8.讨论常见动脉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对血液循环的影响及可能出现的明显体征,以加深动脉在心血管系 统中的地位和动脉病变对人体的巨大危害。 (三)实验材料 胸腔解剖标本,离体心标本,躯干后壁的动脉标本,头颈、上肢动脉标本,胸腹部动脉标本,盆部及下肢动脉标 本、全身血管神经标本、血液循环电动模型 实验十二 静脉与血液循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静脉系的组成;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的位置;头、贵要、肘正中静脉的位置、行程;大隐静 脉的起止与行程;肝门静脉的合成、位置、行程及主要属支。掌握脾的形态和位置与毗邻。 2.熟悉上、下腔静脉的组成、行程。 3.了解小隐静脉的起始、行程及注入;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的吻合部位、吻合途径。 (二)实验内容 1.上腔静脉系:观察上腔静脉的合成、行径、注入部位和属支。寻认颈内静脉、静脉角、颈外静脉、锁骨下静 脉、上肢的浅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奇静脉。 2.下腔静脉系:观察下腔静脉的合成、行径与腹主动脉的位置关系和汇入部位。 (1)髂总静脉、髂内静脉、髂外静脉的起止、路径。 (2)下肢静脉的直接属支肾静脉、右睾丸静脉、肝静脉。 (3)肝门静脉的合成部位及门静脉的属支。 3.讨论常见静脉疾病的原因,如左右心衰、静脉淤血等对血液循环的影响及可能出现的明显体征,以加深静脉在 心血管系统中的地位和静脉病变对人体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 胸腔解剖标本及离体心标本,躯干后壁的静脉标本,头颈部的静脉标本,上肢的静脉标本,腹部的静脉标本,肝标 本,盆部及下肢静脉标本,门、腔静脉吻合模型、血液循环电动模型 实验十三 感觉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眼球壁的分层、各层的分部、各部结构特点及功能;眼球内容物的构成及共同特点;房水的产生、循环途 径及临床意义。 2.掌握鼓膜的位置、分部
3.熟悉眼球的分部:眼球外肌的位置、作用:眼底形态。 4.熟恶外耳道的分部:鼓室的位置、构成。 5.了解晶状体的位置、结构特点及调节屈光的机理;玻璃体的位置和作用:眼副器的构成及作用。 6.了解反射光锥的定义;中耳的构成;咽鼓管的位置、分部:幼儿咽鼓管的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听小骨的名 (二)实验内容 学生自已解剖猪眼球,详细观察眼球的结构。 2.在活体上辨认角膜、巩膜、虹膜、瞳孔和眼球前房等结构。 3.观察辨认上、下睑、睑结膜、球结膜、泪腺、泪点、泪囊位置。 4.取耳的解剖标本,结合活体观察耳廓、外耳道、鼓膜。 5,鼓室、咽鼓管、乳头小房的位置,3块听小骨的名称及形态 6. 根据铸造模型分骨半规管、前庭、耳蜗。 (三)实验材料 猪眼球、泪器解剖标本、眼球外肌解剖标本、头部正中矢状切面标本耳模型、颞骨锯开标本、小儿耳的剖面标本、 听小骨标本、内耳模型、头部正中矢状切面标本 实验十四中枢神经与应用(一) (一)实验目的 掌握脊随的位置和上、下瑞的水平及外形:脑干的组成、位苦和第四脑室构成与交通:延髓、脑桥和中商的外 2.,熟悉脊髓横切面上内部结构的分部、各部的排列及功能概况:薄束、楔束和脊髓丘脑束的位置;锥体束、内侧 丘系、脊髓丘系和三叉丘系在脑干内的位置和功能:皮质脊髓束的位首和功能。 3 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与其它各系统在功能上的关系。 一)买容 在切除椎管后壁的脊髓标本上,观察脊髓的位置,脊髓下端及马尾;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切开硬脊 ,观察脊髓与被膜的关系。 2.在离体脊髓标本上,观察脊髓表面的六条沟、沟内连接的脊神经前、后根、颈膨大和腰氏膨大;找到终丝及马 在脊髓切片上,用放大镜观察脊髓表面的6条纵沟和中央管的位置,灰质和白质的配布及分部:观察中央管的位 4.在脊髓横切面模型上,观察或用水笔画出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皮质脊髓侧束和前束的位置, 在整脑标本和脑正中矢状面标本上,观察脑的分部以及脑干、小脑、间脑和端脑的位置;找到小脑扁桃体,并 详细观察其位置与延髓和枕骨大孔的关系。 在脑干和间脑标本上,观察脑干的组成(延髓、脑桥和中脑)、外形,第3~12对脑神经的连脑部位,菱形窝 的构成 7.在电动透明脑干模型上,识别躯体运动柱、内脏运动柱、内脏感觉柱及躯体感觉柱的配布、整体位置和各柱内 核团的组成,观察脑干各部内脑神经核的位置、性质及类别:观察薄束核、楔束核、红核和黑质的位置。 8。分析、演示、讨论脊髓损伤、常见疾病,动眼神经交叉摊、舌下神经交叉瘫等的解剖学基础、症状及鉴别。 (三)实验材料 脊髓整体标本与模型,脑正中矢状切面标本,脑干和间脑标本,脑神经核模型或电动脑干模型 实验十五中枢神经与应用(二) 一)实验目的 掌握小脑的位置、外形与分叶;丘脑的外形、位置:下丘脑的位置和组成;大脑的位置、分部;大脑半球的分 叶和半球上外侧面、内侧面的主要沟、回: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和内囊的位置、分部、各部通行的主要纤维束及板 伤后的主要症状:侧脑室分部、位置。 2.了解内、外膝状体的外形、位置和功能:联络纤维、联合纤维的概念:新、旧纹状体的概念。 (二)实验内容 在离体小脑标本上和小脑水平面标本上,观察小脑的外形、分叶:观察小脑灰、白质配布,小脑核。 在脑正中矢状面标本 上,观察第四脑室、 第三脑室的位置、形态和连通关系,并找到第四、第三脑室脉络丛。 端脑:大脑半球、额叶、顶叶、颗叶、枕叶、岛叶、豆状核、尾状核、内囊、胼胝体、外侧沟、中央沟、顶枕 沟、中央前回、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题横回、扣带回、海马旁回、距状沟、缘上回、角回、额中回。 4。 侧脑室构成、分部位道与交通。 分析、演示 讨论小脑扁桃山、内囊出血,大脑皮质损伤等的解剖学基础、症状及鉴别,加深解剖学知识对于 鉴别脑、颅外伤的症状分析的意义。 (三)实验材料
3.熟悉眼球的分部;眼球外肌的位置、作用;眼底形态。 4.熟悉外耳道的分部;鼓室的位置、构成。 5.了解晶状体的位置、结构特点及调节屈光的机理;玻璃体的位置和作用;眼副器的构成及作用。 6.了解反射光锥的定义;中耳的构成;咽鼓管的位置、分部;幼儿咽鼓管的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听小骨的名 称。 (二)实验内容 1.学生自已解剖猪眼球,详细观察眼球的结构。 2.在活体上辨认角膜、巩膜、虹膜、瞳孔和眼球前房等结构。 3.观察辨认上、下睑、睑结膜、球结膜、泪腺、泪点、泪囊位置。 4.取耳的解剖标本,结合活体观察耳廓、外耳道、鼓膜。 5.鼓室、咽鼓管、乳头小房的位置,3块听小骨的名称及形态。 6.根据铸造模型分骨半规管、前庭、耳蜗。 (三)实验材料 猪眼球、泪器解剖标本、眼球外肌解剖标本、头部正中矢状切面标本耳模型、颞骨锯开标本、小儿耳的剖面标本、 听小骨标本、内耳模型、头部正中矢状切面标本 实验十四 中枢神经与应用(一)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脊髓的位置和上、下端的水平及外形;脑干的组成、位置和第四脑室构成与交通;延髓、脑桥和中脑的外 形。 2.熟悉脊髓横切面上内部结构的分部、各部的排列及功能概况;薄束、楔束和脊髓丘脑束的位置;锥体束、内侧 丘系、脊髓丘系和三叉丘系在脑干内的位置和功能;皮质脊髓束的位置和功能。 3.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与其它各系统在功能上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 1.在切除椎管后壁的脊髓标本上,观察脊髓的位置,脊髓下端及马尾;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切开硬脊 膜,观察脊髓与被膜的关系。 2.在离体脊髓标本上,观察脊髓表面的六条沟、沟内连接的脊神经前、后根、颈膨大和腰骶膨大;找到终丝及马 尾。 3.在脊髓切片上,用放大镜观察脊髓表面的6条纵沟和中央管的位置,灰质和白质的配布及分部;观察中央管的位 置。 4.在脊髓横切面模型上,观察或用水笔画出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皮质脊髓侧束和前束的位置。 5.在整脑标本和脑正中矢状面标本上,观察脑的分部以及脑干、小脑、间脑和端脑的位置;找到小脑扁桃体,并 详细观察其位置与延髓和枕骨大孔的关系。 6.在脑干和间脑标本上,观察脑干的组成(延髓、脑桥和中脑)、外形,第3~12对脑神经的连脑部位,菱形窝 的构成。 7.在电动透明脑干模型上,识别躯体运动柱、内脏运动柱、内脏感觉柱及躯体感觉柱的配布、整体位置和各柱内 核团的组成,观察脑干各部内脑神经核的位置、性质及类别;观察薄束核、楔束核、红核和黑质的位置。 8.分析、演示、讨论脊髓损伤、常见疾病,动眼神经交叉摊、舌下神经交叉瘫等的解剖学基础、症状及鉴别。 (三)实验材料 脊髓整体标本与模型,脑正中矢状切面标本,脑干和间脑标本,脑神经核模型或电动脑干模型 实验十五 中枢神经与应用(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小脑的位置、外形与分叶;丘脑的外形、位置;下丘脑的位置和组成;大脑的位置、分部;大脑半球的分 叶和半球上外侧面、内侧面的主要沟、回;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和内囊的位置、分部、各部通行的主要纤维束及损 伤后的主要症状;侧脑室分部、位置。 2.了解内、外膝状体的外形、位置和功能;联络纤维、联合纤维的概念;新、旧纹状体的概念。 (二)实验内容 1.在离体小脑标本上和小脑水平面标本上,观察小脑的外形、分叶;观察小脑灰、白质配布,小脑核。 2.在脑正中矢状面标本上,观察第四脑室、第三脑室的位置、形态和连通关系,并找到第四、第三脑室脉络丛。 3.端脑:大脑半球、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豆状核、尾状核、内囊、胼胝体、外侧沟、中央沟、顶枕 沟、中央前回、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颞横回、扣带回、海马旁回、距状沟、缘上回、角回、额中回。 4.侧脑室构成、分部、位置与交通。 5.分析、演示、讨论小脑扁桃山、内囊出血,大脑皮质损伤等的解剖学基础、症状及鉴别,加深解剖学知识对于 鉴别脑、颅外伤的症状分析的意义。 (三)实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