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讲抗战时期的文学 教材第23、24、25、26章 文学救亡运动 、抗战时期的散文 三、抗战时期的诗歌 四、抗战时期的戏剧 五、沦陷区的小说
第十九讲 抗战时期的文学 ——教材第23、24、25、26章 一、 文学救亡运动 二、 抗战时期的散文 三、 抗战时期的诗歌 四、 抗战时期的戏剧 五、 沦陷区的小说
文学救亡运动 (一)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建立 国共合作,建立军委会第三厅,负责抗日宣传。 》2,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 (二)抗战文学思潮形成 1.文学大众化民族化 A.大众文艺运动 内容的报告文学化—形式上的小型化、通俗化、实 用化 退出 B.民族形式的讨论1m 林冰的“民间形式”观—葛一虹的“五四新文学 观—郭沫若的“综合统一”观
一.文学救亡运动 (二)抗战文学思潮形成 (一)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建立 1.国共合作,建立军委会第三厅,负责抗日宣传。 2.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 1.文学大众化民族化 A.大众文艺运动 内容的报告文学化——形式上的小型化、通俗化、实 用化 B.民族形式的讨论 林冰的“ 民间形式 ”观 —— 葛一虹的“ 五四新文学 ”观 ——郭沫若的“ 综合统一 ”观
2.抗战文学论争 关于“暴露与讽刺”问题的论争—关于“与抗战无 关”论的论争关于“战国策”派的论争。 3.现实主义主潮(并存浪漫派文学和现代派文学) (三)区域文学的出现 国统区文学 2.解放区文学 退出 沦陷区文学
2.抗战文学论争 (三)区域文学的出现 关于“ 暴露与讽刺 ”问题的论争——关于“与抗战无 关”论的论争——关于“ 战国策 ”派的论争。 3.现实主义主潮(并存浪漫派文学和现代派文学) 1.国统区文学 2.解放区文学 3.沦陷区文学
抗战时期的散文 (一)报告文学兴起 报告文学:战时散文的主流 2.报告文学创作的分化:国统区趋于限制解放区 走向发展 (二)杂文繁荣 1.“鲁迅风”杂文派 2.“野草”杂文派 (三)散文的演变 1.初期的战斗合唱:慷慨悲歌,热情呐喊1 2.后期的多样深化:战乱流离生活、后方社会弊端的记 叙—“在暗夜里呼号”的抒情领悟自然的游记、闲 适悠然的小品
二.抗战时期的散文 (一)报告文学兴起 (二)杂文繁荣 (三)散文的演变 1.报告文学:战时散文的主流 2.报告文学创作的分化:国统区趋于限制——解放区 走向发展 1.“鲁迅风”杂文派 2.“野草”杂文派 1.初期的战斗合唱:慷慨悲歌,热情呐喊 2.后期的多样深化:战乱流离生活、后方社会弊端的记 叙——“ 在暗夜里呼号 ”的抒情——领悟自然的游记、闲 适悠然的小品
三.抗战时期的诗歌 1.街头诗、朗诵诗兴起1my ()战斗的号角 2.艾青与田间(前面已有专题讲述) 3.晋察冀诗人:陈辉等 (二)何其芳与柯仲平 何其芳:从《预言》到《夜歌》 A.思想情感的转变 《预言》:关闭在超现实的唯美氛围中的青年的内心抒 唱—歌唱迷离、甜蜜而痛苦的爱情,怀念逝去的往事, 咏叹渺茫的人生前途 退出 转折点:《成都,让我把你摇醒》一抗战的呼喊 《夜歌》:诅咒黑暗,歌颂光明——歌唱解放区新生 活,颂扬推翻旧世界的人民革命战争,剖析自我的弱点
三.抗战时期的诗歌 (二)何其芳与柯仲平 (一)战斗的号角 1.街头诗、朗诵诗兴起 2.艾青与田间(前面已有专题讲述) 3.晋察冀诗人:陈辉等 1.何其芳:从《预言》到《夜歌》 A.思想情感的转变 《预言》:关闭在超现实的唯美氛围中的青年的内心抒 唱——歌唱迷离、甜蜜而痛苦的爱情,怀念逝去的往事, 咏叹渺茫的人生前途 转折点:《成都,让我把你摇醒》——抗战的呼喊 《夜歌》:诅咒黑暗,歌颂光明 —— 歌唱解放区新生 活,颂扬推翻旧世界的人民革命战争,剖析自我的弱点
B.诗风的转变 由华美、雕饰、晦涩的风格转向朴素、自然、明朗的风 格,由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诗风转向现实主义诗风。 柯仲平 A长篇叙事诗:《边区自卫军》、《平汉路工人破坏大 队》—促进了解放区叙事诗的繁荣 B优秀抒情诗:《哀诗人闻一多》、《延安与中国青 年》 退出
B.诗风的转变 2.柯仲平 由华美、雕饰、晦涩的风格转向朴素、自然、明朗的风 格,由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诗风转向现实主义诗风。 A长篇叙事诗:《边区自卫军》、《平汉路工人破坏大 队》——促进了解放区叙事诗的繁荣 B优秀抒情诗:《 哀诗人闻一多 》、《 延安与中国青 年》
三胡风及“七月”诗派 胡风(1902—1985),原名张光人,湖北蕲春 人。1920年试作新诗。1929年留学日本。1933年参加左 联。1937年主编《七月》杂志,是“七月”诗派的重要 诗人。 A诗集:早期诗作《野花与箭》,抗战时期诗作《为祖 一”国而歌》、《血誓》 B诗歌理论:让诗情“跳跃在时代的激流里”一一诗人 r应该和“大众之情”完全融合真正地增强诗的抒情性 2.“七月”诗派 退出 七月”诗派因胡风主编的《七月》而得名,是一个 文学主张、艺术风格基本一致的诗歌流派。主要诗人:阿 垅、绿原、鲁藜、天蓝、冀仿等
(三)胡风及“七月”诗派 1.胡风( 1902 —— 1985 ),原名张光人,湖北蕲春 人 。1920年试作新诗 。1929年留学日本 。1933年参加左 联 。1937年主编《 七月 》杂志 ,是“ 七月 ”诗派的重要 诗人 。 2. “ 七月 ”诗派 A诗集:早期诗作《野花与箭》,抗战时期诗作《为祖 国而歌》、《血誓》 B诗歌理论:让诗情“跳跃在时代的激流里”——诗人 应该和“大众之情”完全融合——真正地增强诗的抒情性 “ 七月 ”诗派因胡风主编的《七月》而得名,是一个 文学主张、艺术风格基本一致的诗歌流派。主要诗人:阿 垅、绿原、鲁藜、天蓝、冀仿等
A.“时代激情的冲击波” 用高昂的心音为抗战歌唱—对国统区的黑暗现实 愤慨和对解放区的歌颂在个人与民族融合为一体的 自我”中寻找诗的真谛 B.现实主义的诗风: 从模仿艾青、田间的现实主义诗艺开始,到汲取西方 现代派等多种表现手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C分析名作《孤岛》 诗意:诗人与人民大众紧密相连,与正义力量及事业 不可或分的血肉联系 退出 艺术:象征暗示,散文式的抒唱,补充式的复句,明 朗奔放的气势
A.“时代激情的冲击波”: 用高昂的心音为抗战歌唱 —— 对国统区的黑暗现实 愤慨和对解放区的歌颂——在个人与民族融合为一体的“ 自我”中寻找诗的真谛 B.现实主义的诗风: 从模仿艾青、田间的现实主义诗艺开始,到汲取西方 现代派等多种表现手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C分析名作《孤岛》 诗意:诗人与人民大众紧密相连,与正义力量及事业 不可或分的血肉联系。 艺术:象征暗示,散文式的抒唱,补充式的复句,明 朗奔放的气势
[例1 孤岛 阿垅 Tano Mineral 在掀腾的海波之中,我是小小的孤岛,如同其他的孤 岛 在晴丽的天气,我能够清楚地望见大陆边岸底远景 似乎隐约约传来了人声,虽然远,但是传来了,人 声传来 有的时候,也有一叶小舟渡海而来,在我底岸边小泊 而在雾和冬的季节,在深夜无星之时,我 不能看到你了,我只在我底恋慕和向往的心情中看 见你为我留下的影子 退出 我,是小小的孤岛,然而和大陆一样 我有乔木和灌木,你底乔木和灌木 我有小小的麦田和疏疏的村落,你底麦田和村落
[例1] 孤 岛 阿 垅 在掀腾的海波之中,我是小小的孤岛,如同其他的孤 岛 在晴丽的天气,我能够清楚地望见大陆边岸底远景 似乎隐隐约约传来了人声,虽然远,但是传来了,人 声传来 有的时候,也有一叶小舟渡海而来,在我底岸边小泊 而在雾和冬的季节,在深夜无星之时,我 不能看到你了,我只在我底恋慕和向往的心情中看 见你为我留下的影子 我,是小小的孤岛,然而和大陆一样 我有乔木和灌木,你底乔木和灌木 我有小小的麦田和疏疏的村落,你底麦田和村落
我有飞来的候鸟和鸣鸟,从你那儿带着消息飞来 我有如珠的繁星的夜,和你共同在里面睡眠的繁星 的夜 我有如桥的七色的虹霓,横跨你我之间的虹霓 我,似乎是一个弃儿然而不是 似乎是一个浪子然而不是 海面的波涛嚣然地隔断了我们,为了隔断我们 迷惘的海雾黯澹地隔断了我们,想使你以为丧失了 我而我以为丧失了你 然而在海流最深之处,我和你永远联结而属一体,连 断层地震也无力使你我分离 退出 如同其他的孤岛,我是小小的孤岛,你底儿子,你底 兄弟 一九四六年于成都
我有飞来的候鸟和鸣鸟,从你那儿带着消息飞来 我有如珠的繁星的夜,和你共同在里面睡眠的繁星 的夜 我有如桥的七色的虹霓,横跨你我之间的虹霓 我,似乎是一个弃儿然而不是 似乎是一个浪子然而不是 海面的波涛嚣然地隔断了我们,为了隔断我们 迷惘的海雾黯澹地隔断了我们,想使你以为丧失了 我而我以为丧失了你 然而在海流最深之处,我和你永远联结而属一体,连 断层地震也无力使你我分离 如同其他的孤岛,我是小小的孤岛,你底儿子,你底 兄弟 一九四六年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