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导入蓄势 师:同学们,你们思考过关于你们身份的问题吗?你 们的身份是 生:学生一—(羞涩的,不自信的) 师:学生!可大家想过没有,你们不是一般的学生哟。 去年啊,老师在一个省最著名的一所中学上课,他们 的文科试验班,就是专门冲刺北大清华的那两个班自 称为“共和国支柱班”(生笑),那你们呢?你们可 是北京一流的中学的文科实验班,据说你们这个班大 部分同学是肯定上北大清华的,那你们是啥班? 生:宇宙支柱班!(生笑 生:共和国总理班!(生笑) 生:共和国主席班!(生笑) 师:别笑,同学们。我相信,未来的总理主席说不定 就出在咱们这个班上呢。我敢肯定地说,你们会是未 来社会的政治精英、经济精英。今天,我们就以未来 社会精英的身份来学习艾青的这首《雪,落在中国的 土地上》,我们应该怎么学呢?我们应该从中读出些 啥呢?现在请同学们翻开书。请注意,这首诗的写作 时间是1937年12月,这是一个什么背景? 投影展示】
第一部分:导入蓄势 师:同学们,你们思考过关于你们身份的问题吗?你 们的身份是—— 生:学生——(羞涩的,不自信的) 师:学生!可大家想过没有,你们不是一般的学生哟。 去年啊,老师在一个省最著名的一所中学上课,他们 的文科试验班,就是专门冲刺北大清华的那两个班自 称为“共和国支柱班”(生笑),那你们呢?你们可 是北京一流的中学的文科实验班,据说你们这个班大 部分同学是肯定上北大清华的,那你们是啥班? 生:宇宙支柱班!(生笑) 生:共和国总理班!(生笑) 生:共和国主席班!(生笑) 师:别笑,同学们。我相信,未来的总理主席说不定 就出在咱们这个班上呢。我敢肯定地说,你们会是未 来社会的政治精英、经济精英。今天,我们就以未来 社会精英的身份来学习艾青的这首《雪,落在中国的 土地上》,我们应该怎么学呢?我们应该从中读出些 啥呢?现在请同学们翻开书。请注意,这首诗的写作 时间是 1937 年 12 月,这是一个什么背景? 【投影展示】
1937年12月 生:抗日战争时期。 师:对。记住这个背景。现在我们来先欣赏一个朗读 视频,欣赏完后你来评评这个朗读者的水平 (师放完整的朗读视频) 师:好。你觉得朗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不错,挺有感情。 生:朗读者很有激情,还是很打动我的 师:你用了一个词语“还是”,我觉得有点儿勉强啊, 为什么不是“非常打动我”呢? 生:我就是觉得这个朗诵还有点儿欠缺。朗读者从始 到终都在激情状态,有点儿缺乏抑扬顿挫。 生:我也是这样的感觉。朗诵者显然自己很感动,他 的感情一直在高潮,我觉得处理得还不是很完美。 师:老师很佩服你们,不仅提出了反面意见,而且用 词还很注意分寸。老师也有同感。我要给这个朗诵评 分的话,我想可能给80分左右。为什么有了激情还会 处理不好呢?因为这个朗读者还没有真正读懂《雪, 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也还没有真正读懂艾青。同学 们,这首诗语言非常浅显,小学生可以读,初中生也 可以读,但是我们作为高二年级的文科重点班的学生
1937 年 12 月 生:抗日战争时期。 师:对。记住这个背景。现在我们来先欣赏一个朗读 视频,欣赏完后你来评评这个朗读者的水平。 (师放完整的朗读视频) 师:好。你觉得朗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不错,挺有感情。 生:朗读者很有激情,还是很打动我的。 师:你用了一个词语“还是”,我觉得有点儿勉强啊, 为什么不是“非常打动我”呢? 生:我就是觉得这个朗诵还有点儿欠缺。朗读者从始 到终都在激情状态,有点儿缺乏抑扬顿挫。 生:我也是这样的感觉。朗诵者显然自己很感动,他 的感情一直在高潮,我觉得处理得还不是很完美。 师:老师很佩服你们,不仅提出了反面意见,而且用 词还很注意分寸。老师也有同感。我要给这个朗诵评 分的话,我想可能给 80 分左右。为什么有了激情还会 处理不好呢?因为这个朗读者还没有真正读懂《雪, 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也还没有真正读懂艾青。同学 们,这首诗语言非常浅显,小学生可以读,初中生也 可以读,但是我们作为高二年级的文科重点班的学生
作为未来的社会精英来读这首诗,老师希望大家能够 读出这首诗的精髓,能够真正走进艾青的心灵深处 请大家先快速浏览全诗,看看艾青在诗中涉及到 了哪些人物? (生答:农夫、小妇、母亲、垦植者……) 师:再找找,诗人是用什么样的人称去称呼这些人物 的? 生:他们 生:你们 生:我,我们 生:你,你们 师:这就怪了。按一般道理,诗人的主体并没有变, 那人称就应该是一致的。可是为什么在同一首诗中人 称却在不断地变化呢?这变化当中是不是就有诗人情 感的奥妙呢?我们今天的学习就从这些人称代词入 手 第二部分:美读品味 【投影】
作为未来的社会精英来读这首诗,老师希望大家能够 读出这首诗的精髓,能够真正走进艾青的心灵深处。 请大家先快速浏览全诗,看看艾青在诗中涉及到 了哪些人物? (生答:农夫、小妇、母亲、垦植者……) 师:再找找,诗人是用什么样的人称去称呼这些人物 的? 生:他们 生:你们 生:我,我们 生:你,你们 师:这就怪了。按一般道理,诗人的主体并没有变, 那人称就应该是一致的。可是为什么在同一首诗中人 称却在不断地变化呢?这变化当中是不是就有诗人情 感的奥妙呢?我们今天的学习就从这些人称代词入 手。 第二部分:美读品味 【投影】
那丛林间出现的 赶着马车的 你中国的农夫 戴着皮帽 冒着大雪 你要到哪儿去呢? 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几句 (一生读) 师:读的时候发现有什么别扭没有? 生:有。好像“你中国的农夫”的“你”字有点儿多 余 师:对,没有这个“你”诗句表达的意思也是完整的。 可诗人偏偏用了这个字,我想诗人一定有他的用意。 请你尝试着用朗读处理一下这个“你”。 (生读,重读“你”,并着意停顿) 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 生:我想强调这个“你”,我感受到诗人在写到这个 地方的时候,心很痛,很着急,有点儿不忍心不相信, 这么大的雪还有农夫在外面奔波。 生:我觉得也可以轻读这个“你”,更能够表现心疼, 把重音放在“中国的农夫”上
那丛林间出现的 赶着马车的 你中国的农夫 戴着皮帽 冒着大雪 你要到哪儿去呢? 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几句。 (一生读) 师:读的时候发现有什么别扭没有? 生:有。好像“你中国的农夫”的“你”字有点儿多 余。 师:对,没有这个“你”诗句表达的意思也是完整的。 可诗人偏偏用了这个字,我想诗人一定有他的用意。 请你尝试着用朗读处理一下这个“你”。 (生读,重读“你”,并着意停顿) 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 生:我想强调这个“你”,我感受到诗人在写到这个 地方的时候,心很痛,很着急,有点儿不忍心不相信, 这么大的雪还有农夫在外面奔波。 生:我觉得也可以轻读这个“你”,更能够表现心疼, 把重音放在“中国的农夫”上
师:你来试一试 (一生读,轻轻地读“你”,而且读出了颤音。另 生读,在“你”字后加上了一个轻轻的“啊”延长 都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的掌声) 师:读得好!这是心疼的询问,这是不忍心的询问啊。 来,齐读。把你的情感送到“你”当中去。 (生朗读) 师:好一个“你”,好一个“你啊”,这一声“你”, 我们听到了诗人内心的焦灼和痛楚已经像大雪一样纷 纷扬扬了啊!再看下面这个“你” 【投影展示】 那破烂的乌篷船里 映着灯光,垂着头 坐着的是谁呀? —啊,你 蓬发垢面的少妇, 是不是 你的家 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
师:你来试一试。 (一生读,轻轻地读“你”,而且读出了颤音。另一 生读,在“你”字后加上了一个轻轻的“啊”延长, 都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的掌声) 师:读得好!这是心疼的询问,这是不忍心的询问啊。 来,齐读。把你的情感送到“你”当中去。 (生朗读) 师:好一个“你”,好一个“你啊”,这一声“你”, 我们听到了诗人内心的焦灼和痛楚已经像大雪一样纷 纷扬扬了啊!再看下面这个“你”。 【投影展示】 那破烂的乌篷船里 映着灯光,垂着头 坐着的是谁呀? ──啊,你 蓬发垢面的少妇, 是不是 你的家 ——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
已被暴戾的敌人 烧毁了么? 师:这里也是“你”,请问,又应该怎么读? (两个学生分别读,一个重读“啊”和“你”,一个 轻读“啊”和“你”) 师:我记得刚才视频中的那个朗读者的处理是读得很 重的。大家议一议,“一一啊,你”重读还是轻读好? 生:我觉得应该重读,要表达出诗人的义愤填膺。 生:我也觉得应该重读,表现出诗人的惊讶,不相信 那位少妇受到了践踏和凌辱。 师:这样,请同学们推荐一位平日里大家非常信任的, 比较成熟的,特别是让班上的女孩儿感觉有安全感的 男同学来读。 (众笑,推荐。一男生站起来) 师:孩子,据说你是一位成熟男性。假如此刻,那蓬 发垢面的少妇就是你的亲人一—你的姐姐、你的妹妹、 甚至,是你的爱人,请问,你会怎么样去问她 (生读,读得很轻很轻,众鼓掌) 师:大家都觉得你读得很好。你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 生:我觉得这个地方绝不能够义愤填膺地吼出来。诗 人当然是愤怒的,但是,面对一个受到欺辱的女性
已被暴戾的敌人 烧毁了么? 师:这里也是“你”,请问,又应该怎么读? (两个学生分别读,一个重读“啊”和“你”,一个 轻读“啊”和“你”) 师:我记得刚才视频中的那个朗读者的处理是读得很 重的。大家议一议,“——啊,你”重读还是轻读好? 生:我觉得应该重读,要表达出诗人的义愤填膺。 生:我也觉得应该重读,表现出诗人的惊讶,不相信 那位少妇受到了践踏和凌辱。 师:这样,请同学们推荐一位平日里大家非常信任的, 比较成熟的,特别是让班上的女孩儿感觉有安全感的 男同学来读。 (众笑,推荐。一男生站起来) 师:孩子,据说你是一位成熟男性。假如此刻,那蓬 发垢面的少妇就是你的亲人——你的姐姐、你的妹妹、 甚至,是你的爱人,请问,你会怎么样去问她。 (生读,读得很轻很轻,众鼓掌) 师:大家都觉得你读得很好。你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 生:我觉得这个地方绝不能够义愤填膺地吼出来。诗 人当然是愤怒的,但是,面对一个受到欺辱的女性
他的内心一定有很多很多的怜惜。他的心理应该非常 复杂。想问却不敢问,想问却不忍心问。所以,他问 得小心翼翼,只有那种迟疑的唯恐再次伤害了这个女 子的语气才最准确,最符合人性。(生鼓掌) 师:孩子们啦,我们常说于无声处听惊雷,有时候极 度的悲哀和极度的愤怒都不一定非要通过响亮的声音 表达出来啊。我非常欣赏你们的选择,女孩子们,你 们推荐出来的这个男同学是未来也值得你们选择的 (众笑,鼓掌),因为他不仅懂得弱者的心理,而且 他还懂得女性弱者的心理啊!(众笑) 师:来,孩子,你再来读一读,教教大家,也教教视 频中的那个朗读者,他有激情但没有柔情,他是一个 爱国者但还不是一个最体贴的男人啊! (生动情教读,全班一起读) 师:这里的一声“你”,是柔情万转的一声“你”, 是千回百折的一声“你”啊!同学们,这一声“你”, 非经历沧桑或者洞穿人生之人不能读得到位啊!请继 续看 【投影展示】
他的内心一定有很多很多的怜惜。他的心理应该非常 复杂。想问却不敢问,想问却不忍心问。所以,他问 得小心翼翼,只有那种迟疑的唯恐再次伤害了这个女 子的语气才最准确,最符合人性。(生鼓掌) 师:孩子们啦,我们常说于无声处听惊雷,有时候极 度的悲哀和极度的愤怒都不一定非要通过响亮的声音 表达出来啊。我非常欣赏你们的选择,女孩子们,你 们推荐出来的这个男同学是未来也值得你们选择的 (众笑,鼓掌),因为他不仅懂得弱者的心理,而且 他还懂得女性弱者的心理啊!(众笑) 师:来,孩子,你再来读一读,教教大家,也教教视 频中的那个朗读者,他有激情但没有柔情,他是一个 爱国者但还不是一个最体贴的男人啊! (生动情教读,全班一起读) 师:这里的一声“你”,是柔情万转的一声“你”, 是千回百折的一声“你”啊!同学们,这一声“你”, 非经历沧桑或者洞穿人生之人不能读得到位啊!请继 续看—— 【投影展示】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无数的 我们的年老的母亲 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 就像异邦人 不知明天的车轮 要滚上怎样的路程 师:人称变化了,变成了 生:我们!, 师:怎么读? (先后有五名同学起来深情朗读“我们的年老的母亲” 句,老师不断强调重读“我们”,并指导朗读,学 生一次比一次读得好) 师:从这变化了的“我们”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生:我读出了诗人对天下所有母亲的怜惜 生:诗人完全和人民融合在了一起了,他把所有受难 的母亲都当作了自己的母亲。 师:是啊,同样是面对女性,爱母亲和爱姐妹总还是 有些不同吧,同学们,你们怎么用朗读来表达这个不 同?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无数的 我们的年老的母亲 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 就像异邦人 不知明天的车轮 要滚上怎样的路程…… 师:人称变化了,变成了—— 生:我们!, 师:怎么读? (先后有五名同学起来深情朗读“我们的年老的母亲” 一句,老师不断强调重读“我们”,并指导朗读,学 生一次比一次读得好) 师:从这变化了的“我们”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生:我读出了诗人对天下所有母亲的怜惜。 生:诗人完全和人民融合在了一起了,他把所有受难 的母亲都当作了自己的母亲。 师:是啊,同样是面对女性,爱母亲和爱姐妹总还是 有些不同吧,同学们,你们怎么用朗读来表达这个不 同?
生:对姐妹是怜惜,对母亲,还应该有敬爱。读这个 “我们”,要读得有热度。 生:要读出一种誓死保卫母亲的坚定,要给天下所有 母亲以安全感。 生:要读出生为人子却无法保护母亲的心酸 师:是!我们愿意为母亲挡住一切的苦难,我们愿意 为了拯救母亲而付出一切。读这个“我们”,不在于 声音要多么大,而在于读得热,读得深切,来,再读 (组织生读,读得感情饱满) 师:人称从“你们”变化到“我们”了,接下来呢? 同学们,好好体会啊,艾青情感的流转是怎么样的 接下来请继续读。 【投影展示】 透过雪夜的草原,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生:对姐妹是怜惜,对母亲,还应该有敬爱。读这个 “我们”,要读得有热度。 生:要读出一种誓死保卫母亲的坚定,要给天下所有 母亲以安全感。 生:要读出生为人子却无法保护母亲的心酸。 师:是!我们愿意为母亲挡住一切的苦难,我们愿意 为了拯救母亲而付出一切。读这个“我们”,不在于 声音要多么大,而在于读得热,读得深切,来,再读…… (组织生读,读得感情饱满) 师:人称从“你们”变化到“我们”了,接下来呢? 同学们,好好体会啊,艾青情感的流转是怎么样的! 接下来请继续读。 【投影展示】 透过雪夜的草原,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师:同学们,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多么热 烈多么挚诚的称呼啊,诗人为什么不把这个称呼坚持 到底,突然又换成为了 生:他们 师:来,边读边想 (生朗读) 生:我觉得“他们”一下子就拉开了诗人和“垦植者” 们的距离 师:感觉准确。可是按照我们前边分析的,诗人是要 和受苦受难的人们融为一体的啊,可他为什么这个时 候偏偏却要拉开距离呢? 生:我觉得这个时候诗人就像是一个证人,在为垦植 者们的悲惨命运作证。 师:有道理!当事者如果和证人适当拉开距离会让证 词更有说服力 生:我还感觉到有这样的一种意味,诗人内心很不安, 垦植者们失去了一切,生活在绝望的污巷里,可是诗 人自己还没有,诗人为自己和“他们”的命运不同而 悲痛。 生:我感觉到了诗人的惭愧,诗人因为自己的生存环 境比垦植者们好而惭愧
师:同学们,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多么热 烈多么挚诚的称呼啊,诗人为什么不把这个称呼坚持 到底,突然又换成为了—— 生:他们 师:来,边读边想。 (生朗读) 生:我觉得“他们”一下子就拉开了诗人和“垦植者” 们的距离。 师:感觉准确。可是按照我们前边分析的,诗人是要 和受苦受难的人们融为一体的啊,可他为什么这个时 候偏偏却要拉开距离呢? 生:我觉得这个时候诗人就像是一个证人,在为垦植 者们的悲惨命运作证。 师:有道理!当事者如果和证人适当拉开距离会让证 词更有说服力。 生:我还感觉到有这样的一种意味,诗人内心很不安, 垦植者们失去了一切,生活在绝望的污巷里,可是诗 人自己还没有,诗人为自己和“他们”的命运不同而 悲痛。 生:我感觉到了诗人的惭愧,诗人因为自己的生存环 境比垦植者们好而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