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力学》第二章 平面力系习题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5,文件大小:1.74MB,团购合买
1一个平面力系是否总可用一个力来平衡?是否总可用适当的两个力来平衡?为什么?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二章平面力系 思考题 1一个平面力系是否总可用一个力来平衡?是否总可用适当的两个力来平衡?为什 么? 思1图 思2图 2图示分别作用一平面上A、B、C、D四点的四个力F、F2、F3、F4,这四个画出的 力多边形刚好首尾相接。问 (1)此力系是否平衡 (2)此力系简化的结果是什么? 3如图所示,如选取的坐标系的y轴不与各力平行,则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是否可 写出∑Fx=0,∑F,=0和∑助=0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为什么 4重物FG置于水平面上,受力如图,是拉还是推省力?若a=30°,摩擦系数为0.25, 试求在物体将要滑动的临界状态下,F1与F2的大小相差多少? Fo LF2 思3图 思4图

第二章 平面力系 思 考 题 1 一个平面力系是否总可用一个力来平衡?是否总可用适当的两个力来平衡?为什 么? 思 1 图 思 2 图 2 图示分别作用一平面上 A、B、C、D 四点的四个力 F1、F2、F3、F4,这四个画出的 力多边形刚好首尾相接。问: (1) 此力系是否平衡? (2) 此力系简化的结果是什么? 3 如图所示,如选取的坐标系的 y 轴不与各力平行,则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是否可 写出∑F x=0,∑Fy =0 和∑m0=0 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为什么? 4 重物 FG 置于水平面上,受力如图,是拉还是推省力?若α=300,摩擦系数为 0.25, 试求在物体将要滑动的临界状态下,F1 与 F 2 的大小相差多少? 思 3 图 思 4 图 习 题

1.已知F1=7kN,F2=5kN,求图中作用在耳环上的合力FR 2已知F1=100N,F2=150N,F=F4=200N,各力的方向如图所示。试分别求出各 力在x轴和y轴上的投影。 F Fr A 题1图 题2图 3如图所示,物体在某平面内受到三个力偶的作用。设F1=200N,F2=600N,M 100N·m,求其合力偶。 题3图 4图所示为一拔桩架,AC、CB和DC、DE均为绳索。在D点用力F向下拉时,即有 较力F大若干倍的力将桩向上拔。若AC和CD各为铅垂和水平,CB和DE各与铅垂和水 平方向成角a=40,F=400N,试求桩顶A所受的拉力。 5.一个桥梁桁架所受荷载如图所示,求支座A、B的反力。 6.汽车吊如图。车重FG1=26kN,起吊装置重FG2=31kN,作用线通过B点,起重臂重 G-4.5kN,求最大起重量Fn。(提示:起重量大到临界状态时,A处将脱离接触,约束反力 N=0) 10 kN 5×3m=15m

1.已知 F1=7kN,F 2=5 kN,求图中作用在耳环上的合力 FR 。 2.已知 F1=100N,F 2=150N,F3=F 4=200N,各力的方向如图所示。试分别求出各 力在 x 轴和 y 轴上的投影。 题 1 图 题 2 图 3.如图所示,物体在某平面内受到三个力偶的作用。设 F1=200N,F2=600N,M= 100N·m,求其合力偶。 题 3 图 题 4 图 4.图所示为一拔桩架,AC、CB 和 DC、DE 均为绳索。在 D 点用力 F 向下拉时,即有 较力 F 大若干倍的力将桩向上拔。若 AC 和 CD 各为铅垂和水平,CB 和 DE 各与铅垂和水 平方向成角α=4 0,F=400N,试求桩顶 A 所受的拉力。 5.一个桥梁桁架所受荷载如图所示,求支座 A、B 的反力。 6. 汽车吊如图。车重 FG1=26 kN,起吊装置重 FG2=31 kN,作用线通过 B 点,起重臂重 G=4.5 kN,求最大起重量 Fmax 。(提示:起重量大到临界状态时,A 处将脱离接触,约束反力 NA=0)

题5图 题6图 7.求图示各悬臂梁的支座反力 F=2KN 9=0.5kN/m 题7图 8求图示各梁的支座反力 50KN 8kN SkN.m 10 kN m 5 kN/m ■量h B 力 4.5m 题8图 9求图示刚架的支座反力 1上N/m 9=2 kN/m 置置冒量冒 露冒富 题9图 10.如图所示三铰拱,求其支座A、B的反力及铰链C的约束反力 11.家用人字梯可简化为由AB、AC两杆在A点铰接,又在D、E两点用水平绳连接。梯 子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某人由下向上攀登至B点。已知人的重量Fo=600N,AB=AC=3m

题 5 图 题 6 图 7.求图示各悬臂梁的支座反力。 题 7 图 8.求图示各梁的支座反力。 (a) (b) 题 8 图 9.求图示刚架的支座反力。 (a) (b) 题 9 图 10.如图所示三铰拱,求其支座 A、B 的反力及铰链 C 的约束反力。 11.家用人字梯可简化为由 AB、AC 两杆在 A 点铰接,又在 D、E 两点用水平绳连接。梯 子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某人由下向上攀登至 H 点。已知人的重量 FG=600N,AB=AC=3m

AC=AE=2m,A=lm,a=45°,梯子自重不计,如图所示。求绳子的张力和铰链A的约束 反力 H 题10图 题11图 12.多跨梁由AB和AC用铰链B连接而成,支承、跨度及载荷如图所示。已知q=10kN/ M=40kN·m。不计梁的自重,求固定端A及支座C处的约束反力 h 题12图 13.一升降混凝土吊斗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已知混凝土和吊斗共重F=25kN,吊斗和 滑道间的静摩擦系数∫=0.3。试求出吊斗静止在滑道上时,绳子拉力F的大小范围 题13图 习题答案: 1.FR=748KN F1x=866NF2x=90N F3x=0 1414N 50N F2y=-120NF3y=200N FA=1414N

AC=AE=2m,AH=1m,α=450,梯子自重不计,如图所示。求绳子的张力和铰链 A 的约束 反力。 题 10 图 题 11 图 12. 多跨梁由AB和AC用铰链 B连接而成,支承、跨度及载荷如图所示。已知q=10kN/m, M=40kN·m。不计梁的自重,求固定端 A 及支座 C 处的约束反力。 题 12 图 13.一升降混凝土吊斗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已知混凝土和吊斗共重 FG=25kN,吊斗和 滑道间的静摩擦系数 fs=0.3。试求出吊斗静止在滑道上时,绳子拉力 FT的大小范围。 题 13 图 习题答案: 1. FR = 7.48KN 2. F N F N y x 50 86.6 1 1 = = ; F N F N y x 120 90 2 2 = − = ; F N F y x 200 0 3 3 = = ; F N F N y x 141.4 141.4 4 4 = = −

3.m=400N.m 4.F,=818KN F=0 FA=28KN(个) FB=12KN(个) 6.F=7.41KN F=IKN 7.(a)、Fn=F(↑) (b)、F=3732KN(个 m,= 2Fa+m m4=10.93KN·m 8.(a)、F4=583KN(↑) F=8917XN(个)(b)、 F4=9KN个) FB=3,5KN(个 F.=-3KN F=0 9.(a)、Fn=025() (b)、FA=4KN(个) FB=425KN(个) m qa() Far=qa() Fo qua(个) a( =qa() FAx=124N(←) F=2001y),FB=200N个);Fc=40(↑);F=124N 12.F=25KN(↑) F=15KN(个) mA=80KN·m 13.20.9KN(F②26KN

3. m = 400N m 4. FA = 81.8KN 5. 28 ( ) 0 =  = F KN F Ay Ax ; F = 12KN() B 6. Fmax = 7.41KN 7.(a)、 m Fa m F F F A Ay Ax = + =  = 2 ( ) 0 (b)、 m KN m F KN F KN A Ay Ax =  =  = 10.93 3.732 ( ) 1 8. ( a )、 ( ) ( ) =  =  F KN F KN B A 89.17 5.83 (b)、 3.5 ( ) 9.5 ( ) =  =  F KN F KN B A 9.(a)、 4.25 ( ) 0.25( ) 3 =  =  = − F KN F F KN B Ay Ax (b)、 0 4 ( ) 0 = =  = A Ay Ax m F KN F 10. ( ) 4 3 ( ) 4 1 =  =  F qa F qa Ay Ax ; ( ) 4 5 ( ) 4 3 =  =  F qa F qa Bx Bx ; ( ) 4 1 ( ) 4 3 =  = → F qa F qa Cy Cx 11. 200 ( ) 124 ( ) =  =  F N F N Ay Ax ; F = 200N() B ; F = 400N() C ; FD =124N 12. m KN m F KN A A =  =  80 25 ( ) ; FC = 15KN() 13. 20.9KN〈F〈T 26.1KN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