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构词法 第一节语素 什么是语素:不能独立使用的最小的语音语意结合体叫做语素 关于语素和汉字 1、语素和汉字的关系 A、许多时候一个汉字可以代表一个语素 B、一个汉字可以有几个不同意义的语素: C、同一个语素可以用不同的汉字表示 D、两个不同的语素可以用同一个字形表示 E、有的汉字本身没有意义,不代表任何语素 多音节语素 A.连绵语素(铿锵、蹒蹰) B.迭音语素(蛐蛐、猩猩) C.象声语素(扑通、唧唧) D.音译语素(坦克、沙发)。 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 分类标准:看其是否能够单独回答问题。 A.自由语素: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语素(如“好”、“来”等),这种语素的构词能力强 既能单独成词,又能与其他语素联合构成词语,且在句子中的位置灵活。 B.粘着语素:不能单独成词成句的语素(如“历”、“语”、“视”等),但能作为构词 成份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四、实语素和虚语素 分类依据:看其是否有词汇意义 A.实语素:有实在意义的叫做实语素,表示时间、地点、处所等,又叫做词根语素 B.虚语素:没有实在意义的叫做虚语素,它只表示某种语法意义,又叫做词缀语素,有
第一章 构词法 第一节 语素 一、什么是语素:不能独立使用的最小的语音语意结合体叫做语素。 二、关于语素和汉字: 1、语素和汉字的关系: A、许多时候一个汉字可以代表一个语素; B、一个汉字可以有几个不同意义的语素; C、同一个语素可以用不同的汉字表示; D、两个不同的语素可以用同一个字形表示; E、有的汉字本身没有意义,不代表任何语素。 2、多音节语素: A.连绵语素(铿锵、蹒跚); B.迭音语素(蛐蛐、猩猩); C.象声语素(扑通、唧唧); D.音译语素(坦克、沙发)。 三、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 分类标准:看其是否能够单独回答问题。 A.自由语素: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语素(如“好”、“来”等),这种语素的构词能力强, 既能单独成词,又能与其他语素联合构成词语,且在句子中的位置灵活。 B.粘着语素:不能单独成词成句的语素(如“历”、“语”、“视”等),但能作为构词 成份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四、实语素和虚语素: 分类依据:看其是否有词汇意义。 A.实语素:有实在意义的叫做实语素,表示时间、地点、处所等,又叫做词根语素; B.虚语素:没有实在意义的叫做虚语素,它只表示某种语法意义,又叫做词缀语素,有
前缀、后缀(汉语中没有中缀) 第二节词的构造 是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叫做词。 单纯词和合成词 1、单纯词:可以单独成词的词,绝大多数的自由语素是单纯词 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 3、合成词的构造 A、复合法: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实语素组成合成词的构词方法叫做复合法,复合法构成 的词叫复合词 a.联合式可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等 b.偏正式可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等 C.述宾式可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d.主谓式可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e.补充式例如革新,缩小、车辆、马匹、人口等 B、附加法 由词根和词缀组合成词的方法,叫做附加法,由附加法构成的词叫做派生词。 a.前缀+词根例如:初一,第三,老师等 b.词根+后缀例如:刀子,凳子,零头,他们,看着,吃过,走了等 C、重叠法:由实语素重叠成词的方法叫做重叠法,由此方法构成的词叫做叠音词,叠 音词可分为 a.重叠式名词:姐姐,哥哥,娃娃,星星,狗狗(多表示亲热程度加深) b.重叠式量词:个个,张张,棵棵(表示由个体扩大到整体 C.重叠式动词:想想,写写,管管(表示动作重复或短暂的延续) d.重叠式形容词:好好(儿),高高(儿),(表示程度加深或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前缀、后缀(汉语中没有中缀)。 第二节 词的构造 一、什么是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叫做词。 二、单纯词和合成词 1、单纯词:可以单独成词的词,绝大多数的自由语素是单纯词。 2、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 3、合成词的构造: A、复合法: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实语素组成合成词的构词方法叫做复合法,复合法构成 的词叫复合词。 a.联合式 可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等 b.偏正式 可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等 c.述宾式 可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d.主谓式 可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e.补充式 例如革新,缩小、车辆、马匹、人口等 B、附加法: 由词根和词缀组合成词的方法,叫做附加法,由附加法构成的词叫做派生词。 a.前缀+词根 例如:初一,第三,老师等 b.词根+后缀 例如:刀子,凳子,零头,他们,看着,吃过,走了等 C、重叠法:由实语素重叠成词的方法叫做重叠法,由此方法构成的词叫做叠音词,叠 音词可分为: a.重叠式名词:姐姐,哥哥,娃娃,星星,狗狗 (多表示亲热程度加深) b.重叠式量词:个个,张张,棵棵 (表示由个体扩大到整体) c.重叠式动词:想想,写写,管管 (表示动作重复或短暂的延续) d.重叠式形容词:好好(儿),高高(儿),(表示程度加深或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第二章词类 第一节词类的划分 词类的语法功能 指词在句法结构中所占据的语法位置,它表现在两个方面:词与词的组合能力:词在句 子中的作用 例如:名词可与副词以外的词组合成词 又如:形容词能与副词“很”组合、能在其后面加上“的”、能作谓语、定语。 、词类的共性和个性 A.同类的词须有相同的语法功能(即具有同一性) B.不同类的词须有相互区别的语法功能(即具有示差性) 第二节实词 关于实词和虚词 1、从词语的语法功能上看,能充当主语、谓语、宾语的词是实词,否则是虚词。 2、从词语的词汇意义上看,实词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而虚词只有语法意义 3、从词语的成句能力上看,绝大部分实词能单独成句,为虚词不能单独成句 4、从词语在句中的位置看,绝大部分实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固定,而虚词位置相对固 名词、动词、形容词 )、名词 1、名词的分类:名词可分为普通名词、抽象名词、专有名词、时间名词、地点名词 方位名词等 2、名词的语法功能 A.能被数量词的修饰,但专有名词在一般情况下因受词汇意义的限制,它不能被数量词 修饰 B.能被形容词修饰
第二章 词类 第一节 词类的划分 一、词类的语法功能: 指词在句法结构中所占据的语法位置,它表现在两个方面:词与词的组合能力;词在句 子中的作用。 例如:名词可与副词以外的词组合成词。 又如:形容词能与副词“很”组合、能在其后面加上“的”、能作谓语、定语。 二、词类的共性和个性: A.同类的词须有相同的语法功能(即具有同一性) B.不同类的词须有相互区别的语法功能(即具有示差性) 第二节 实词 一、关于实词和虚词 1、从词语的语法功能上看,能充当主语、谓语、宾语的词是实词,否则是虚词。 2、从词语的词汇意义上看,实词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而虚词只有语法意义。 3、从词语的成句能力上看,绝大部分实词能单独成句,为虚词不能单独成句。 4、从词语在句中的位置看,绝大部分实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固定,而虚词位置相对固 定。 二、名词、动词、形容词 (一)、名词: 1、名词的分类:名词可分为普通名词、抽象名词、专有名词、时间名词、地点名词、 方位名词等。 2、名词的语法功能: A.能被数量词的修饰,但专有名词在一般情况下因受词汇意义的限制,它不能被数量词 修饰; B.能被形容词修饰;
C.不能被副词修饰,但某些表示时间、地点、方位的名词例外,有时在名词前面可以有 表示范围的副词(这是较为特殊的情况) D.一般不能重叠,但少数单音节名词可以重叠,如:家家户户 E.在句子中,名词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3、方位名词 方位名词是名词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它包括单纯方位词和合成方位词(由单纯方位词添 加词缀构成,例如:东南,西北,以上等)。 方位名词的功能: a.方位名词一般可修饰谓语,作状语: b.方位名词常附在词或短语后面,例如:屋里,窗外,黄河以北: c.方位名词不受数量短语的修饰,但可与部分副词组合,例如:在前,最左边 d.一部分合成方位词可以重叠,例如:里里外外,上上下下。 1、动词的分类情况: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祈使命令、关系(当作,等于 算,叫做,象)、存在(有,在)、判断(是,为)、能愿(能够,会,应该,愿意,肯)、趋向 2、动词的语法功能: A.动词能受副词修饰,但一般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多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 词例外,如:很希望,非常想念,特别可能) B.大部分动词能带宾语(包括少数不及物动词) C.大部分动词能加“着、了、过”表示动作的状态,但一些能愿动词不能加“着、了、 D.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重叠部分一般轻读,双音节按AABB式重叠,含有“尝试”的 意味 E、动词在句子中常用作谓语
C.不能被副词修饰,但某些表示时间、地点、方位的名词例外,有时在名词前面可以有 表示范围的副词(这是较为特殊的情况)。 D.一般不能重叠,但少数单音节名词可以重叠,如:家家户户; E.在句子中,名词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3、方位名词: 方位名词是名词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它包括单纯方位词和合成方位词(由单纯方位词添 加词缀构成,例如:东南,西北,以上等)。 方位名词的功能: a.方位名词一般可修饰谓语,作状语; b.方位名词常附在词或短语后面,例如:屋里,窗外,黄河以北; c.方位名词不受数量短语的修饰,但可与部分副词组合,例如:在前,最左边; d.一部分合成方位词可以重叠,例如:里里外外,上上下下。 (二)、动词: 1、动词的分类情况: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祈使命令、关系(当作,等于, 算,叫做,象)、存在(有,在)、判断(是,为)、能愿(能够,会,应该,愿意,肯)、趋向 等。 2、动词的语法功能: A.动词能受副词修饰,但一般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多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 词例外,如:很希望,非常想念,特别可能); B.大部分动词能带宾语(包括少数不及物动词); C.大部分动词能加“着、了、过”表示动作的状态,但一些能愿动词不能加“着、了、 过”; D.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重叠部分一般轻读,双音节按 AABB 式重叠,含有“尝试”的 意味; E、动词在句子中常用作谓语
3、趋向动词和能愿动词: 它们除具有动词的一般特点外,还分别具有下列特点 A趋向动词:常用在别的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趋向,例如:走出去,干下去 B.能愿动词:常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帮助它们进行表达,因此,它们又叫“助动词”。 (三)、形容词 1、分类情况:表性质、表状态、表程度等 2、语法功能 A.能受副词修饰,但本身己含程度意义的形容词不受副词修饰 B.形容词经常修饰名词,一部分形容词可修饰动词、形容词 C.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程度加深,不再受程度副词和否定副词“不”的修 饰:单音节的形容词重叠后第二个音节轻声或儿化。(重叠方式有AABB和A里AB两种情况 个别时候也有ABAB的现象) D.形容词在句子中经常作定语,有些形容词可以充当状语和谓语 、数词、量词、副词、代词 )、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和次序的先后的词叫做数词 1、数词的分类: A.基数词:整数、分数、倍数、概数 B.序数词:表示先后次序,一般是在基数词前面加词缀(第,初,头,老):一些基数词 在特定情况下可表示序数的概念(一年级,八班,六楼,2002年4月8日)。 2、数词的语法功能 A.数词一般要与量词结合使用,但下列三种情况例外 a.古汉语中的残留成份,可不用量词 b.在“这+一+量词+名词”结构中的量词可省略 C.有些基数词本身就带有序数词的概念,这时量词必须省略(例:我们的教室在三楼。) B.数词一般不能重叠,特殊情况例外(例如:三三两两,九九归一,六六大顺)
3、趋向动词和能愿动词: 它们除具有动词的一般特点外,还分别具有下列特点: A.趋向动词:常用在别的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趋向,例如:走出去,干下去; B.能愿动词:常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帮助它们进行表达,因此,它们又叫“助动词”。 (三)、形容词: 1、分类情况:表性质、表状态、表程度等。 2、语法功能: A.能受副词修饰,但本身已含程度意义的形容词不受副词修饰; B.形容词经常修饰名词,一部分形容词可修饰动词、形容词; C.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程度加深,不再受程度副词和否定副词“不”的修 饰;单音节的形容词重叠后第二个音节轻声或儿化。(重叠方式有 AABB 和 A 里 AB 两种情况, 个别时候也有 ABAB 的现象) D.形容词在句子中经常作定语,有些形容词可以充当状语和谓语。 三、数词、量词、副词、代词 (一)、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和次序的先后的词叫做数词。 1、数词的分类: A.基数词:整数、分数、倍数、概数 B.序数词:表示先后次序,一般是在基数词前面加词缀(第,初,头,老);一些基数词 在特定情况下可表示序数的概念(一年级,八班,六楼,2002 年 4 月 8 日)。 2、数词的语法功能: A.数词一般要与量词结合使用,但下列三种情况例外: a.古汉语中的残留成份,可不用量词; b.在“这+一+量词+名词”结构中的量词可省略; c.有些基数词本身就带有序数词的概念,这时量词必须省略(例:我们的教室在三楼。) B.数词一般不能重叠,特殊情况例外(例如:三三两两,九九归一,六六大顺)
C.数词特别不单独充当句子成份,(但数词成为陈述或解释对象时例外,例如:九是由 三和六相加得到的。另外,分数有时可充当句子成份,例如:“今天下午有将近三分之一的 学生没来。”) 3、数词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A.数量增加用“倍”表示。“增加了几倍”不包括原来的数:“增加到几倍”应包括原 来的数。 B.表示数目的减少不能用倍数,只能用分数(也可用“成”来表示) C.“俩”和“仨”是合音词,已包含有“量”的内容,在实际使用时不能再跟量词。 D.出版物中的数词,应尽量使用阿拉伯数字,但概数应使用汉字的写法(例如 多人”不能说“1000多人”、“三十几个同学”不能说“30几个同学”)。 (二)、量词 1、量词分为名量词(人和事物单位的量)和动量词(动作、行为单位的量)两类 2、量词的语法功能 A.量词和它所修饰的名词于一定的搭配习惯 B.与度量单位联用时,后面的量词可省略 C.单音节量词可以重叠(例如:个个、条条、天天等) D.量词一般不单独作句子成份,一般要与数词、代词、名词组成量词短语,在句子中作 定语、状语、补语:但下列几种情况例外 a.量词重叠后可以作句子成份 b.在“动词+一+名量词+名词”结构中的量词可作定语。 (三)、副词 1、副词的分类情况:时间、频率、程度、范围、情状、肯否定、语气: 2、副词的语法功能 A.副词主要修饰动词和形容词 B.一些副词可修饰数量词和方位词
C.数词特别不单独充当句子成份,(但数词成为陈述或解释对象时例外,例如:九是由 三和六相加得到的。另外,分数有时可充当句子成份,例如:“今天下午有将近三分之一的 学生没来。”) 3、数词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A.数量增加用“倍”表示。“增加了几倍”不包括原来的数;“增加到几倍”应包括原 来的数。 B.表示数目的减少不能用倍数,只能用分数(也可用“成”来表示); C.“俩”和“仨”是合音词,已包含有“量”的内容,在实际使用时不能再跟量词。 D.出版物中的数词,应尽量使用阿拉伯数字,但概数应使用汉字的写法(例如,“一千 多人”不能说“1000 多人”、“三十几个同学”不能说“30 几个同学”)。 (二)、量词: 1、量词分为名量词(人和事物单位的量)和动量词(动作、行为单位的量)两类; 2、量词的语法功能: A.量词和它所修饰的名词于一定的搭配习惯 B.与度量单位联用时,后面的量词可省略; C.单音节量词可以重叠(例如:个个、条条、天天等); D.量词一般不单独作句子成份,一般要与数词、代词、名词组成量词短语,在句子中作 定语、状语、补语;但下列几种情况例外: a.量词重叠后可以作句子成份; b.在“动词+一+名量词+名词”结构中的量词可作定语。 (三)、副词 1、副词的分类情况:时间、频率、程度、范围、情状、肯否定、语气; 2、副词的语法功能: A.副词主要修饰动词和形容词; B.一些副词可修饰数量词和方位词;
C.不能修饰名词(但表示时间的名词和在习惯用语中例外,例如:“人不人,鬼不鬼”。 “正好春季。”) D.副词不能重叠,(偶有重叠应看作是叠音的副词) E.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F.副词常用作充当状语。 3、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 A.形容词可修饰名词,副词不能 B.形容词可作谓语,副词不能: C.一些形容词前面可加“很”,副词不能 D.形容词能单独回答问题,副词不能。 (四)、代词 1、代词的分类:A.人称代词:B.指示代词(含远指和近指):C.疑问代词 2、代词的语法功能 A.可代替实词、短语,有的可代替句子、段落,代词代替哪种语言单位,就大致具备哪 类语言单位的语法功能: B.代词一般不能重叠 3、代词的习惯用法: ①在书面上用“他”表示男性、“她”表示女性,复数形式与单数形式一样(当群体中 有男有女时用“他们”表示),性别不详时用“他”表示 ②“我们”不一定包括听众在内,而“咱们一定包括听众在内” ③“您”的复数不能用在后面加“们”的办法表示,而应该用“您二位”、“您几位” 来表示 ④“它”在口语中可表示复数 ⑤人称在一定条件下可转换,例如“这娃不听话,硬是把你气得恼火!”: ⑥单、复数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转换,例如“我校、我们认为
C.不能修饰名词(但表示时间的名词和在习惯用语中例外,例如:“人不人,鬼不鬼”。 “正好春季。”) D.副词不能重叠,(偶有重叠应看作是叠音的副词); E.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F.副词常用作充当状语。 3、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 A.形容词可修饰名词,副词不能; B.形容词可作谓语,副词不能; C.一些形容词前面可加“很”,副词不能; D.形容词能单独回答问题,副词不能。 (四)、代词 1、代词的分类:A.人称代词;B.指示代词(含远指和近指);C.疑问代词 2、代词的语法功能: A.可代替实词、短语,有的可代替句子、段落,代词代替哪种语言单位,就大致具备哪 类语言单位的语法功能; B.代词一般不能重叠。 3、代词的习惯用法: ①在书面上用“他”表示男性、“她”表示女性,复数形式与单数形式一样(当群体中 有男有女时用“他们”表示),性别不详时用“他”表示; ②“我们”不一定包括听众在内,而“咱们一定包括听众在内”; ③“您”的复数不能用在后面加 “们”的办法表示,而应该用“您二位”、“您几位” 来表示; ④“它”在口语中可表示复数; ⑤人称在一定条件下可转换,例如“这娃不听话,硬是把你气得恼火!”; ⑥单、复数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转换,例如“我校、我们认为”;
⑦代词有时可以虚指,例如:你一言,我一语 ⑧“这、那、这样、那样”经常起承接作用: ⑨“在列举不完时,“什么”有时可表示“等等”的意思。 第三节虚词 介词: 1、介词的分类:A.时间、B.处所方向、C.方式手段、D.目的、E.排除、F.对象、G. 比较、H.被动。 2、介词的语法功能 A.介词不能单独在句子成份,必须放在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前组成介词短语,在句子 中作状语,有的可作补语和定语。 B.介词不能重叠 3、介词与动词的比较(有人说:介词是从动词变化而来的) A.代词能够单独使用、单独答问,而介词不能: B.代词常作谓语,介词不能 C.多数代词能加“着、了、过”,而介词不能 1、连词的语法功能及其分类 A.连结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和,跟,同,与,以及,或,或者 B.经常连结、代词、形容词、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并,并且,而,而且,或 C.经常连结复句中的分句:不但,虽然,即使,与其,宁可: D.连结句子或句群:因此,所以,但是,然而 2、连词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A.“和、跟、同、与、及、以及”都可表示并列关系:“与”有文言色彩,口语中不常 用:“同”具有方言色彩:“跟”、“和”在普通话中用得最多:“及、以及”都具有文言 色彩,同时在语气上有轻重之分
⑦代词有时可以虚指,例如:你一言,我一语。 ⑧“这、那、这样、那样”经常起承接作用; ⑨“在列举不完时,“什么”有时可表示“等等”的意思。 第三节 虚词 一、介词: 1、介词的分类:A.时间、B.处所方向、C.方式手段、D.目的、E.排除、F.对象、G. 比较、H.被动。 2、介词的语法功能: A.介词不能单独在句子成份,必须放在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前组成介词短语,在句子 中作状语,有的可作补语和定语。 B.介词不能重叠。 3、介词与动词的比较(有人说:介词是从动词变化而来的): A.代词能够单独使用、单独答问,而介词不能; B.代词常作谓语,介词不能; C.多数代词能加“着、了、过”,而介词不能。 二、连词: 1、连词的语法功能及其分类: A.连结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和,跟,同,与,以及,或,或者; B.经常连结、代词、形容词、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并,并且,而,而且,或 C.经常连结复句中的分句:不但,虽然,即使,与其,宁可; D.连结句子或句群:因此,所以,但是,然而。 2、连词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A.“和、跟、同、与、及、以及”都可表示并列关系;“与”有文言色彩,口语中不常 用;“同”具有方言色彩;“跟”、“和”在普通话中用得最多;“及、以及”都具有文言 色彩,同时在语气上有轻重之分
B.介词与连词的区别:连词前后换位后意义基本不变,介词换位后意义相反:介词前面 可加修饰成份,而连词前不能加 C.连词常成对使用,或与副词搭配使用 D.“而”和“而且”的异同:“而且”的使用稍窄,只表示递进关系(在连结两个双音 节词时,有时可表示并列):“而”除了表示递进和并列外,有时还可表示转折。 、助词 1、分类和语法功能:根据助词在句中的辅助作用和附加意义,分为结构助词(的、地、 得)、动态助词(着、了、过)、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助词不能单独使用,总要依 附于其他词语、短语或句子来表示特定的语法意义。 2、“的”、“地”、“得”、“所”的用法: “的”的用法:A.附着在词或短语的后面,表修饰、限制,作定语的标志:B.附着在 个词短语后面,构成一个词或一个具有名词功能的短语 “地”的用法:附着在词或短语的后面,表示对动词、形容词的修饰,作状语的标志。 “得”的用法:附着在形容词和动词的后面,表示它后面的语言单位的补语,补充说明 前面的内容,是补语的标志 “所”的用法:经常出现在动词的前面,构成一个具有名词功能的短语(“所”字短语), 它可与介词“被”、“为”搭配,形成“被(为) 所 的固定格式,表示被动 3、“着”、“了”、“过”的用法: “着、了、过”往往附着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某种状态 “着”表示动作行为或变化状况的进行、持续状态:“了”表示动作行为或变化的完成 状态:“过”表示曾经经历某种动作行为或变化状况 4、“似的”、“一般 样”的用法: “似的”、“一般”、“一样”都附着在词或短语后面,组成新的短语,表示前后两种 情况的比较,它们常与 “象”、“与”“同”、“跟”搭配使用。 四、语气词
B.介词与连词的区别:连词前后换位后意义基本不变,介词换位后意义相反;介词前面 可加修饰成份,而连词前不能加。 C.连词常成对使用,或与副词搭配使用。 D.“而”和“而且”的异同:“而且”的使用稍窄,只表示递进关系(在连结两个双音 节词时,有时可表示并列);“而”除了表示递进和并列外,有时还可表示转折。 三、助词: 1、分类和语法功能:根据助词在句中的辅助作用和附加意义,分为结构助词(的、地、 得)、动态助词(着、了、过)、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助词不能单独使用,总要依 附于其他词语、短语或句子来表示特定的语法意义。 2、“的”、“地”、“得”、 “所”的用法: “的”的用法:A.附着在词或短语的后面,表修饰、限制,作定语的标志;B.附着在一 个词短语后面,构成一个词或一个具有名词功能的短语。 “地”的用法:附着在词或短语的后面,表示对动词、形容词的修饰,作状语的标志。 “得”的用法:附着在形容词和动词的后面,表示它后面的语言单位的补语,补充说明 前面的内容,是补语的标志。 “所”的用法:经常出现在动词的前面,构成一个具有名词功能的短语(“所”字短语), 它可与介词“被”、“为”搭配,形成“被(为)......所......”的固定格式,表示被动。 3、“着”、“了”、“过”的用法: “着、了、过”往往附着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某种状态。 “着”表示动作行为或变化状况的进行、持续状态;“了”表示动作行为或变化的完成 状态;“过”表示曾经经历某种动作行为或变化状况。 4、“似的”、“一般”、“一样”的用法: “似的”、“一般”、“一样”都附着在词或短语后面,组成新的短语,表示前后两种 情况的比较,它们常与 “象”、“与”“同”、“跟”搭配使用。 四、语气词:
语气词放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单独停顿处,用来表示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 叹语气。 五、叹词和拟声词 叹词从来不与词、短语或句子发生结构关系,总是处在句子结构之外:叹词一般用于句 首,作为独立语: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可以独立成句:同一个字形的叹词可以用不 同的声调表示不同的意义: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中,叹词可以作句子成份 第三章短语和单句 第一节三者的区别 词、短语是句子的备用单位,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插入示意图) 第二节短语 词怎样组合成短语 1、词的组合条件:①词义是否搭配,(这是词的组合的基本条件):②词的语法功能是 否匹配,是否合乎语法规则 2、词的组合手段:在汉语中,词的组合主要有两个手段: ①靠词序组合:例如,加快进度、进度加快 ②用虚词组合:例如,心灵呼唤、心灵的呼唤、心灵在呼唤 、短语的性质 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介宾短语 三、短语的结构类型: 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述)宾短语、动(形)补短语、主谓短语 四、几种常见的特殊结构的短语类型: 1、同位短语:几个部分指同一个事物,它们互相说明、互相补充,分别从不同角 度说明同一个对象,例如:铁人王进喜、诗人杜甫、四川省 2、连谓短语:几个连贯的动词或动词短语连用,并且位置的顺序关系不能变动,表示
语气词放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单独停顿处,用来表示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 叹语气。 五、叹词和拟声词: 叹词从来不与词、短语或句子发生结构关系,总是处在句子结构之外;叹词一般用于句 首,作为独立语;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可以独立成句;同一个字形的叹词可以用不 同的声调表示不同的意义;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中,叹词可以作句子成份。 第三章 短语和单句 第一节 三者的区别 词、短语是句子的备用单位,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插入示意图) 第二节 短语 一、词怎样组合成短语: 1、词的组合条件:①词义是否搭配,(这是词的组合的基本条件);②词的语法功能是 否匹配,是否合乎语法规则。 2、词的组合手段:在汉语中,词的组合主要有两个手段: ①靠词序组合:例如,加快进度、进度加快 ②用虚词组合:例如,心灵呼唤、心灵的呼唤、心灵在呼唤 二、短语的性质: 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介宾短语 三、短语的结构类型: 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述)宾短语、动(形)补短语、主谓短语 四、几种常见的特殊结构的短语类型: 1、同位短语:几个部分指同一个事物,它们互相说明、互相补充,分别 从不同角 度说明同一个对象,例如:铁人王进喜、诗人杜甫、四川省 2、连谓短语:几个连贯的动词或动词短语连用,并且位置的顺序关系不能变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