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语文导学案 课题:《六国论》 主备人:冉思尧班级:组别:姓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和文章大意 2.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预习案】 解题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_”。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 的原因,借古讽今。 作者 苏洵,字_,号_,眉山人,_(时代)散文家,与其子_、_合称“三苏”,有《_》 传世。 三、通览全文,找出文章中心观点,试划分段落层次并总结大意。 【探究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神木中学“352 高效课堂语文导学案 课题:《六国论》 主备人:冉思尧 班级: 组别: 姓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和文章大意; 2.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预习案】 一、解题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 ”。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 的原因,借古讽今。 二、作者 苏洵,字 ,号 ,眉山人, (时代)散文家,与其子 、 合称“三苏”,有《 》 传世。 三、通览全文,找出文章中心观点,试划分段落层次并总结大意。 【探究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思厥()暴霜露()暴秦()草芥() 洎()邯郸()殆尽()易量() 2.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词类活用 (1)李牧连却之(2)以弱天下之民 (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5)惜其用武而不终也(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4.古今异义 (1)其实百倍(2)思厥先祖父 (3)后秦击赵者再(4)始速祸焉 (5)可谓智力(6)率赂秦耶 (7)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5.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洎牧以谗诛
思厥.( ) 暴.霜露( ) 暴.秦( ) 草芥.( ) 洎.( ) 邯郸..( ) 殆.尽( ) 易量.( ) 2.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词类活用 (1)李牧连却之 (2)以弱天下之民 (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5)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4.古今异义 (1)其实百倍 (2)思厥先祖父 (3)后秦击赵者再 (4)始速祸焉 (5)可谓智力 (6)率赂秦耶 (7)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5.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洎牧以谗诛
(3)举以予人 (4)赵尝五战于秦 (5)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6)其势弱于秦 【训练案】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洎(ji)牧以谗诛不得下咽(yan)奉之弥(mi)繁 B.弊在赂(l心秦弃之如草芥(jie)率(l创)赂秦耶 C.暴(bao)霜露革灭殆(dai)尽之际小则获邑(yi) D.胜负之数(sh)思厥(jue)先祖父与(y山)嬴而不助五国也 2.选出没有活用现象的句子()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C.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3.对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分类正确的是() ①句读之不知②唯弈秋之为听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④皆不可限以时月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⑥其势弱于秦⑦唯利是图⑧吞舟是漏 A.①②③/④⑥/⑤⑦⑧B.①②③⑤/④⑥/⑦⑧ C.①②⑦⑧/③⑤/④⑥D.①②⑦⑧/③④⑤⑥ 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语文导学案 课题:《六国论》
(3)举以予人。 (4)赵尝五战于秦。 (5)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6)其势弱于秦。 【训练案】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洎(jí)牧以谗诛 不得下咽(yàn) 奉之弥(mí)繁 B.弊在赂(lù)秦 弃之如草芥(jiè) 率(lǜ)赂秦耶 C.暴(bào) 霜露 革灭殆(dài)尽之际 小则获邑(yì) D.胜负之数(shǔ) 思厥(jué)先祖父 与(yù)嬴而不助五国也 2.选出没有活用现象的句子( )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C.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3.对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分类正确的是( ) ①句读之不知 ②唯弈秋之为听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皆不可限以时月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⑥其势弱于秦 ⑦唯利是图 ⑧吞舟是漏 A.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B.①②③⑤/④⑥/⑦⑧ C.①②⑦⑧/③⑤/④⑥ D.①②⑦⑧/③④⑤⑥ 神木中学“352 高效课堂语文导学案 课题:《六国论》
主备人:冉思尧班级:组别:姓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的多种论证方法,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2.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预习案】 默写下列名句。 (1)六国破灭, (2)不赂者以赂者丧 (3)思厥先祖父, ,以有尺寸 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 (4)有如此之势,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探究案】 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试作简要概括分析
主备人:冉思尧 班级: 组别: 姓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的多种论证方法,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2. 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预习案】 默写下列名句。 (1)六国破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赂者以赂者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厥先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有尺寸 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案】 一、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试作简要概括分析
、作者是如何论证分论点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三、如何理解第四、五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四、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二、作者是如何论证分论点的? 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三、如何理解第四、五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四、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训练案】 阅读苏辙《六国论》中的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诸侯,以①五倍之①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②攻 山西千里之秦,而①不免于灭亡。常为之②深思熟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②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 1.根据标号解释文言虚词的用法。 以①以② 而①而② 之①之② 2.下列词语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怪”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B“西向”意即“向西”,指抗秦 C“千里”作“秦”的定语,意指秦国幅员辽阔,实力雄厚。 D“世家”指司马迁的《史记》中诸侯的传记。 3.选出“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一句译文正确的项() A认为一定可以有自我安定的办法。 B认为一定会有能够用来保全自己的办法。 C认为一定有可以使自己安全的办法 D认为一定有办法使自己的国家保全下来 4.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训练案】 阅读苏辙《六国论》中的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诸侯,以①五倍之①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②攻 山西千里之秦,而①不免于灭亡。常为之②深思熟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②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 1.根据标号解释文言虚词的用法。 以① 以② 而① 而② 之① 之② 2.下列词语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怪”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B“西向”意即“向西”,指抗秦。 C“千里”作“秦”的定语,意指秦国幅员辽阔,实力雄厚。 D“世家”指司马迁的《史记》中诸侯的传记。 3.选出“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一句译文正确的项( ) A 认为一定可以有自我安定的办法。 B 认为一定会有能够用来保全自己的办法。 C 认为一定有可以使自己安全的办法。 D 认为一定有办法使自己的国家保全下来。 4.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