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期末考试题 语文试题 (满分120,试题部分117分,书写3分) 亲爱的同学们: 考试中请一定静心阅读、仔细审题,认真答卷。语文试卷还要特别注意:字迹美观、卷 面整洁、文笔优美、谢绝空题,希望你能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题号1-23-45-910-1415-2122书写总分核分人 得分 积累与运用。(11分) 卷人1、古诗文默写。(6分,每题1分)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⑥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2、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离他的死更近的时候,他又重复着说:“我不是一个圣者,我从来不自命为这样的人物。 我是一个完全怯弱的人,具有恶习,愿侍奉真理之神,但永远在颠蹶,如果人们把我当作一 个不会有何错误的人,那么,我的每项错误皆将显得是谎言或虚伪。但若人们视我为一个弱 者,那么,我的本来面目可以完全显露,这是一个可怜的生物,但是真诚的,他一直要而且 诚心诚意地愿成为一个好人、上帝的一个忠仆。” 在他与世长辞的那所屋子周围,拥满了警察、间谍、新闻记者与电影摄影师…….在他弥 留的床上,他哭泣着,他在嚎啕的哭声中说:“大地上干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你们为何都在 这里只照顾一个微不足道的我? ①该文段摘自著名作家 的名作 》。(2分) ②文段主要记叙了 临终前的言语。读了这些话,你看到了一个什么 样的伟人形象?(3分)
得 分 评卷人 八年级期末考试题 语 文 试 题 (满分 120,试题部分 117 分,书写 3 分) 亲爱的同学们: 考试中请一定静心阅读、仔细审题,认真答卷。语文试卷还要特别注意:字迹美观、卷 ...... 面整洁、文笔优美、谢绝空题 .............,希望你能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题号 1--2 3--4 5--9 10--14 15--21 22 书写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 11 分) 1、古诗文默写。(6 分,每题 1 分) ①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⑥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2、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5 分) 离他的死更近的时候,他又重复着说:“我不是一个圣者,我从来不自命为这样的人物。 我是一个完全怯弱的人,具有恶习,愿侍奉真理之神,但永远在颠蹶,如果人们把我当作一 个不会有何错误的人,那么,我的每项错误皆将显得是谎言或虚伪。但若人们视我为一个弱 者,那么,我的本来面目可以完全显露,这是一个可怜的生物,但是真诚的,他一直要而且 诚心诚意地愿成为一个好人、上帝的一个忠仆。” 在他与世长辞的那所屋子周围,拥满了警察、间谍、新闻记者与电影摄影师……在他弥 留的床上,他哭泣着,他在嚎啕的哭声中说:“大地上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你们为何都在 这里只照顾一个微不足道的我?” ①该文段摘自著名作家 的名作《 》。(2 分) ②文段主要记叙了 临终前的言语。读了这些话,你看到了一个什么 样的伟人形象?(3 分)
二、古诗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舂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是分评卷人 3、请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2分) 4、“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中“绝胜”二字用的颇妙,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 它妙在何处。(3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 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 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 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得 分 评卷人 二、古诗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请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2 分) 4、“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中“绝胜”二字用的颇妙,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 它妙在何处。(3 分) (二)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 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 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 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 之所。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 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 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日:“五日不雨可乎?”日:“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日:“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 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5、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2分)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6、解释文中加点字的词。(3分) ①宴酣之乐 ②树林阴翳 ③为亭于堂之北 7、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为亭于堂之北 B.杂然而前陈者 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C.然则何时而乐耶 五日不雨则无麦 D.以为休息之所 民以为未足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9、《醉翁亭记》和《喜雨亭记》都是抒情散文,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他们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有何异同?(3分) 相同点 不同点:
【乙】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 之所。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 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 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 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5、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 ...)(2 分) 既 而 弥 月 不 雨, 民 方 以 为 忧 6、解释文中加点字的词。(3 分) ①宴酣.之乐 ②树林阴翳.. ③为.亭于堂之北 7、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 分) A.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为亭于堂之.北 B.杂然而.前陈者 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C.然则.何时而乐耶 五日不雨则.无麦 D.以为..休息之所 民以为..未足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①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9、《醉翁亭记》和《喜雨亭记》都是抒情散文,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他们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有何异同?(3 分) 相同点: 不同点:
三、现代文阅读。(37分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用玄武岩“囚禁”二氧化碳(17分) ①随着全球变暖,空气中含量不断升高的二氧化碳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研究 表明,全球能源需求将在本世纪中期翻一番。随着这一时刻的到来,人类将面临更棘手的问 题如何才能使电厂在满足不断升高的能原需求的同时將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控制在较低水平? ②让人惊喜的是,受到大自然的启发,科学家们已初步找到全球变暖问题的缓解之道 大约在600万至1700万年前,火山喷发出的大量熔岩覆盖了美国南爱达荷州、俄勒冈州 东北部和华盛顿州东南部地区。厚达几干英尺的熔岩冷却后,表面形成了坚硬的岩石表层, 而疏松多孔、透气性良好的玄武岩则裏带着大量水分凝固在其下。这些曾经带来巨大灾难的 熔岩,如今已成为人类抵御全球变暖的重要工具之一,因为科学家们打算把大量的二氧化碳 储藏在这些玄武岩中 ③当第一次听到把二氧化碳储藏在地下的想法时,彼得·麦克格雷尔感到非常疑惑。“这 个想法太疯狂了『他说。但如今,他已经成为美国能源部位于华盛顿州的国家实验室的杰 出科学家,正和他的同事就此进行一项试点项目,他还希望将自己的余生全都用来研究如何 将二氧化碳储存于地下。他认为,这是目前缓解全球变暖问题最为经济有效的办法,地球可 以成为一个巨大的二氧化碳储存容器。据估计,美国西北部的玄武岩层能储存50-100亿吨 的二氧化碳,足够吸收美国火力发电厂未来20-5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④由于二氧化碳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任何处理这种温室气体的方法,关键都在于切 断它重新回到地表的路径。计算机模拟显示,液化二氧化碳注入地下后将停留在巨大的玄武 岩层中不会逃逸,而且即使把它们注入断裂的玄武岩层,二氧化碳在17年里向上迁移的距 离也不超过半个足球场的长度 ⑤麦克格雷尔说,二氧化碳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地方还会带来额外的收获,它们会逐渐矿 化成石灰岩。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员将该地区的玄武岩样品放置在二氧化碳饱和溶液中,发 现4-6周后就有碳酸钙矿物形成,这是人们能得到的最稳定最保险的产物 ⑥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的整个过程不需要额外的能量,在实际应用中,二氧化碳的捕捉 及传输却会耗资巨大,仅二氧化碳传输管道的建设成本就在每萸里100万美元以上。但麦 克格雷尔认为,将二氧化碳储存在玄武岩中仍然是目前经济压力最小的办法,尤其对中国和 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来说很有意义。而印度国家地球物理研究所也对这个试点项目表现出特别 的兴趣。据估计,印度今后几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迅速飙升,印度科学家已经开始在其境 内巨大的德干岩群中探索类似的解决途径。 ⑦虽然科学家都在为如何消除二氧化碳而竭尽努力,但这并不是放松环保要求的理由。 麦克格雷尔说要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关键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变革使用资源的方式, 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找到消减二氧化碳对地球影响的方法并不是排放更多温室气体的借 (作者:徐玢有删改) 10、科学家们初步找到的缓解全球变暖问题的方法是什么?(2分) 1、分析文章第①段结尾处画线句的表达作用。(4分)
得 分 评卷人 ·· 三、现代文阅读。(37 分)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用玄武岩“囚禁”二氧化碳 (17 分) ①随着全球变暖,空气中含量不断升高的二氧化碳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研究 表明,全球能源需求将在本世纪中期翻一番。随着这一时刻的到来,人类将面临更棘手的问 题:如何才能使电厂在满足不断升高的能源需求的同时,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控制在较低水平? ②让人惊喜的是,受到大自然的启发,科学家们已初步找到全球变暖问题的缓解之道。 大约在 600 万至 1700 万年前,火山喷发出的大量熔岩覆盖了美国南爱达荷州、俄勒冈州 东北部和华盛顿州东南部地区。厚达几千英尺的熔岩冷却后,表面形成了坚硬的岩石表层, 而疏松多孔、透气性良好的玄武岩则裹带着大量水分凝固在其下。这些曾经带来巨大灾难的 熔岩,如今已成为人类抵御全球变暖的重要工具之一,因为科学家们打算把大量的二氧化碳 储藏在这些玄武岩中。 ③当第一次听到把二氧化碳储藏在地下的想法时,彼得•麦克格雷尔感到非常疑惑。“这 个想法太疯狂了!”他说。但如今,他已经成为美国能源部位于华盛顿州的国家实验室的杰 出科学家,正和他的同事就此进行一项试点项目,他还希望将自己的余生全都用来研究如何 将二氧化碳储存于地下。他认为,这是目前缓解全球变暖问题最为经济有效的办法,地球可 以成为一个巨大的二氧化碳储存容器。据估计,美国西北部的玄武岩层能储存 50-100 亿吨 的二氧化碳,足够吸收美国火力发电厂未来 20-50 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④由于二氧化碳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任何处理这种温室气体的方法,关键都在于切 断它重新回到地表的路径。计算机模拟显示,液化二氧化碳注入地下后将停留在巨大的玄武 岩层中不会逃逸,而且即使把它们注入断裂的玄武岩层,二氧化碳在 17 年里向上迁移的距 离也不超过半个足球场的长度。 ⑤麦克格雷尔说,二氧化碳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地方还会带来额外的收获,它们会逐渐矿 化成石灰岩。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员将该地区的玄武岩样品放置在二氧化碳饱和溶液中,发 现 4—6 周后就有碳酸钙矿物形成,这是人们能得到的最稳定最保险的产物。 ⑥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的整个过程不需要额外的能量,在实际应用中,二氧化碳的捕捉 及传输却会耗资巨大,仅二氧化碳传输管道的建设成本就在每英里 100 万美元以上。但麦 克格雷尔认为,将二氧化碳储存在玄武岩中仍然是目前经济压力最小的办法,尤其对中国和 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来说很有意义。而印度国家地球物理研究所也对这个试点项目表现出特别 的兴趣。据估计,印度今后几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迅速飙升,印度科学家已经开始在其境 内巨大的德干岩群中探索类似的解决途径。 ⑦虽然科学家都在为如何消除二氧化碳而竭尽努力,但这并不是放松环保要求的理由。 麦克格雷尔说,要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关键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变革使用资源的方式, 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找到消减二氧化碳对地球影响的方法并不是排放更多温室气体的借 口。 (作者:徐玢 有删改) 10、科学家们初步找到的缓解全球变暖问题的方法是什么?(2 分) 11、分析文章第①段结尾处画线句的表达作用。(4分)
12、文章第②段写道:“科学家们已初步找到全球变暖问题的缓解之道”,作者为什么用“缓 解”而不用“解决”,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评卷人13.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③段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3分) 14、文章结尾处写道:“找到消减二氧化碳对地球影响的方法并不是排放更多温室气体 的借口”,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吗?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4分) (二)向生命鞠躬(20分) ①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 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 季节 ②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 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 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③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 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 ④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 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 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
得 分 评卷人 ·· ···· 12、文章第②段写道:“科学家们已初步找到全球变暖问题的缓解之道”,作者为什么用“缓 解”而不用“解决”,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13、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③段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3 分) 14、文章结尾处写道:“找到消减二氧化碳对地球影响的方法并不是排放更多温室气体 的借口”,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吗?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4 分) (二)向生命鞠躬(20 分) ①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 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 季节。 ②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 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 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③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 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 ④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 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 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
⑤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 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 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 ⑥“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 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 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一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新穿回 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 用何种方法逃跑的 ⑦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 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此孱 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儿子的手稍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 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我张大嘴巴, 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 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 ⑧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 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 筋疲力尽了。 ⑨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举—动,并为之 震惊 ⑩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别 动它!我明白儿子的意思。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
⑤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 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 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 ⑥“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 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 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一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新穿回 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 用何种方法逃跑的。 ⑦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 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此孱 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 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我张大嘴巴, 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 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 ⑧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 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 筋疲力尽了。 ⑨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 震惊。 ⑩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别 动它!”我明白儿子的意思。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
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选自《微型小说选 刊》) 15、本文题目是“向生命鞠躬”,你认为文章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3分) 16、第②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17、请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为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做评注。(3分) 18、请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入手,品评赏析第⑦段中划线的句子。(3分) 19、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依次填写出“我”对蚂蚱情感态度的变化。(2分) 一→对蚂蚱求生的毅力感到惊讶→_ →向生命鞠躬 文章结尾写到:“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 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你怎样理解文中“鞠躬”一词的含义。(3分) 21、在“我”看来,蚂蚱是害虫,专吃庄稼,因此用草穿秆透它的身体给儿子玩。你对“我” 的做法是否赞同?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评卷人四、作文。(50分) 22、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题写作。 题目一:想起你的时候
得 分 评卷人 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选自《微型小说选 刊》) 15、本文题目是“向生命鞠躬”,你认为文章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3 分) 16、第②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2 分) 17、请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为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做评注。(3 分) 倔强: 18、请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入手,品评赏析第⑦段中划线的句子。(3 分) 19、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依次填写出“我”对蚂蚱情感态度的变化。(2 分) →对蚂蚱求生的毅力感到惊讶→ →向生命鞠躬 20、文章结尾写到:“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 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你怎样理解文中“鞠躬”一词的含义。(3 分) 21、在“我”看来,蚂蚱是害虫,专吃庄稼,因此用草穿秆透它的身体给儿子玩。你对“我” 的做法是否赞同?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4 分) 四、作文。(50 分) 22、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作。 题目一:想起你的时候
题目二:根据提示,按要求作文。 给自己一个笑脸,让自己拥有一份坦然;给自己一个退路,让自己拥有一份希望;给自 己一个祝福,让自己拥有一份快乐…亲爱的同学,你愿意给自己一个什么呢? 请以"给自己一个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若选题目二,须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结合生活实际,自选角度 自定立意,自定文体,写作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 评分表(供阅卷老师用) 基础得分 书写加分创新得分 (0-40分) (0-5(1-10分) 减分 总分 实得分核分人 一类卷 思想 深刻 无题目 第一阅 二类卷 少字数 第二阅 总分人 新颖 签名 三类卷 语言 错别字 第三阅 积累与运用。(11分) 、古诗文默写。(6分)
题目二:根据提示,按要求作文。 给自己一个笑脸,让自己拥有一份坦然;给自己一个退路,让自己拥有一份希望;给自 己一个祝福,让自己拥有一份快乐……亲爱的同学,你愿意给自己一个什么呢? 请以"给自己一个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若选题目二,须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结合生活实际,自选角度, 自定立意,自定文体,写作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 名。 评分表(供阅卷老师用) 基础得分 (0-40 分) 书写加分 (0-5 分) 创新得分 (1-10 分) 减分 总分 实得分 核分人 一类卷 (30- 40) 思想 深刻 无题目 第一阅 卷 二类卷 (20- 29) 构思 新颖 少字数 第二阅 卷 总分人 签名 三类卷 (0-19) 语言 生动 错别字 第三阅 卷 一、积累与运用。( 11 分) 1、古诗文默写。(6 分)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②蜡炬成灰泪始干③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⑤明月楼高休独倚⑥后天下之乐而乐 评分意见:本题共6分。每题1分,语句填写正确且无错别字方可得分 2、阅读名著,回答问题。(5分) ①罗曼·罗兰名人传 评分意见:本题2分。每空1分,填写正确且无错别字方可得分。 ②列夫·托尔斯泰(或托尔斯泰) 看到一个善于自省,在矛盾和痛苦中坚强奋斗,临 终仍心关注大地上千万受苦生灵的伟人 评分意见:本题3分。答对人物得1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写出2点即可得2分,意思 对即可。 二、古诗文阅读(19分) 3、一场淸新的春雨之后,原野上草色依稀连成一片,遥望那刚刚露出嫩芽的春草,蒙蒙茸 茸,清新可爱,走近细看却显得有些稀疏零星了。 评分意见:本题2分。能写全诗句的意思,且语言生动形象方可得2分。 4、“绝胜”是“远远超过”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 景色,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解释词语得1分,翻译句子得1分,表达效果得1分 5、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划对1处得1分。 6、①尽兴地喝酒②形容枝叶茂密成阴③建造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每空1分 7、A(2分) 8、①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的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②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 评分意见:本题4分,每小题译对得2分,关键字词解释错了酌情扣分 9、相同点:甲乙两文都体现了他们关心民生疾苦、与民同乐的思想 不同点:甲文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排遣谪居苦闷的情怀。而乙文主要表达作者久旱逢雨 时的喜悦心情 评分意见:本题3分,答出相同点1分,不同点2分。 三、现代文阅读(37分) 10、用玄武岩“囚禁”二氧化碳(或:把大量的二氧化碳储藏在玄武岩中)。 评分意见:本题2分 11、运用设问,引出下文“用玄武岩‘囚禁’二氧化碳”这一说明内容。文章开篇即把人们 关注的全球变暖问题提出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点明修辞手法“设问”1分,分析“引出下文的什么内容”2 分,(只写“引出下文”得1分)分析表达效果“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 趣”1分 2、“缓解”的意思是使程度减轻,状况有所改善。“解决”是从根本上将问题处理。目前 人类还没有找到彻底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方法,只能是让全球变暖的程度减轻,状况有所改 善,所以不能用“解决”。用“缓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更符合客观实际 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答对“缓解”的意义得1分,答对“解决”的意义得1分,能 结合句子分析为何用“缓解”而不是“解决”得1分,答出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1 分 13、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地球比作一个巨大的储存容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地球可以大量地储存二氧化碳的特点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答对说明方法“打比方”占1分,分析其好处“生动形象”占1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③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⑤明月楼高休独倚 ⑥后天下之乐而乐 评分意见:本题共 6 分。每题 1 分,语句填写正确且无错别字方可得分。 2、阅读名著,回答问题。(5 分) ① 罗曼·罗兰 名人传 评分意见:本题 2 分。 每空1分,填写正确且无错别字方可得分。 ②列夫·托尔斯泰(或托尔斯泰) 看到一个善于自省,在矛盾和痛苦中坚强奋斗,临 终仍一心关注大地上千万受苦生灵的伟人。 评分意见:本题 3 分。答对人物得 1 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写出2 点即可得 2 分,意思 对即可。 二、古诗文阅读(19 分) 3、一场清新的春雨之后,原野上草色依稀连成一片,遥望那刚刚露出嫩芽的春草,蒙蒙茸 茸,清新可爱,走近细看却显得有些稀疏零星了。 评分意见:本题 2 分。能写全诗句的意思,且语言生动形象方可得 2 分。 4、“绝胜”是“远远超过”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 景色,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共 3 分。解释词语得 1 分,翻译句子得 1 分,表达效果得 1 分。 5、既 而/弥 月 不 雨,民/ 方 以 为 忧 评分意见:本题共 2 分,划对 1 处得 1 分。 6、①尽兴地喝酒 ②形容枝叶茂密成阴 ③建造 评分意见:本题共 3 分,每空 1 分。 7、 A (2 分) 8、①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的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②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 评分意见:本题 4 分,每小题译对得 2 分,关键字词解释错了酌情扣分。 9、相同点:甲乙两文都体现了他们关心民生疾苦、与民同乐的思想。 不同点:甲文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排遣谪居苦闷的情怀。而乙文主要表达作者久旱逢雨 时的喜悦心情。 评分意见:本题 3 分,答出相同点 1 分,不同点 2 分。 三、现代文阅读(37 分) 10、用玄武岩“囚禁”二氧化碳(或:把大量的二氧化碳储藏在玄武岩中)。 评分意见:本题 2 分。 11、运用设问,引出下文“用玄武岩‘囚禁’二氧化碳”这一说明内容。文章开篇即把人们 关注的全球变暖问题提出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评分意见:本题共 4 分。点明修辞手法“设问”1 分,分析“引出下文的什么内容” 2 分,(只写“引出下文”得 1 分)分析表达效果“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 趣”1 分。 12、“缓解”的意思是使程度减轻,状况有所改善。“解决”是从根本上将问题处理。目前 人类还没有找到彻底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方法,只能是让全球变暖的程度减轻,状况有所改 善,所以不能用“解决”。用“缓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更符合客观实际。 评分意见:本题共 4 分。答对“缓解”的意义得 1 分,答对“解决”的意义得 1 分,能 结合句子分析为何用“缓解”而不是“解决”得 1 分,答出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1 分。 13、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地球比作一个巨大的储存容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地球可以大量地储存二氧化碳的特点。 评分意见:本题共 3 分。答对说明方法“打比方”占 1 分,分析其好处“生动形象”占 1
分,分析说明内容占1分 14、示例:同意。目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仍呈快速上升趋势,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重。 而科学家们目前找到的方法,只是消减而不能根除二氧化碳对地球的影响,所以不能掉以轻 心。要清醒地认识到要彻底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变革使用资源的方式, 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写出目前环保问题的严峻形势得2分:提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得2 分 15、示例:本文主要写了我带儿子去爬山,并用草秆穿透一只蚂蚱的身体给儿子玩,蚂蚱不 惜流尽鲜血、忍着剧痛、让草秆退岀身体也要逃生的毅力,让我们感受到震撼的故事,让我 们体味到了生命的伟大,明白了即使再卑微的生命也值得我们敬畏,因为他们同样有生存的 权利。文章以此为题含蓄的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主要内容1分,主旨1分,总结作用1分 16、示例:这段景物描写渲染了初冬的山上萧瑟、冷清的氛围,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更加突出了蚂蚱求生的不易,让人震撼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写出渲染氛围、做铺垫得1分,写出突出了蚂蚱求生的不易得 1分 17、示例:倔强是刚强不屈,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外力所改变的意思。文中指不管初冬的 山上环境有多么恶劣,蚂蚱都坚持活到最后,表现了它顽强的生命力 评分意见:共3分。“倔强”的意思1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1分,表达作用1分 18、示例:这句话是对蚂蚱为了求生,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使草秆退出它身体时的细节 描写(动作描写),写出了它对活着的渴求及其坚强的毅力,表现了生命的伟大 评分意见:共3分。概括句意1分,写出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1分,分析表达作用 “蚂蚱坚强的毅力”1分。 19、示例:轻视它,认为它是害虫 被强烈震撼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空1分。 20、示例:“鞠躬”既是作者对孱弱的生命所表现出来的坚强的毅力的敬佩;也表达了对生 命的尊重和敬畏;同时也包含着对自己伤害生命的愧疚、自责:更是对蚂蚱用自己的实际行 动教育了自己及儿子的感激 评分意见:共3分。“敬佩、敬畏、愧疚、感激”答对其中的3层意思即可得满分,意 思对即可。 21、不完全赞同。蚂蚱是害虫这是人类从自身考虑对它的界定,有其合理性,但是任何生物 都有其生存的权利,我们应当尊重、敬畏生命,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无 限的生机,特别是蚂蚱对生的渴求对作者及儿子也起到了教育的作用。 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围绕敬畏生命的主旨答,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即可 四、作文(50分) 评分意见: 评分细则 类文 思想健康,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感情真挚,内容充实;思路清晰 基础分 (30-40分)谋篇布局合理,语言顺畅,符合文体要求。 类文 思想健康,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感情真实,内容比较充实;层次比 (20-29分)较清晰,语言通顺,有少量语病,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分,分析说明内容占 1 分。 14、示例:同意。目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仍呈快速上升趋势,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重。 而科学家们目前找到的方法,只是消减而不能根除二氧化碳对地球的影响,所以不能掉以轻 心。要清醒地认识到要彻底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变革使用资源的方式, 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评分意见:本题共 4 分。写出目前环保问题的严峻形势得2 分;提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得 2 分。 15、示例:本文主要写了我带儿子去爬山,并用草秆穿透一只蚂蚱的身体给儿子玩,蚂蚱不 惜流尽鲜血、忍着剧痛、让草秆退出身体也要逃生的毅力,让我们感受到震撼的故事,让我 们体味到了生命的伟大,明白了即使再卑微的生命也值得我们敬畏,因为他们同样有生存的 权利。文章以此为题含蓄的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评分意见:本题共 3 分,主要内容 1 分,主旨 1 分,总结作用 1 分。 16、示例:这段景物描写渲染了初冬的山上萧瑟、冷清的氛围,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更加突出了蚂蚱求生的不易,让人震撼。 评分意见:本题共 2 分。写出渲染氛围、做铺垫得 1 分,写出突出了蚂蚱求生的不易得 1 分。 17、示例:倔强是刚强不屈,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外力所改变的意思。文中指不管初冬的 山上环境有多么恶劣,蚂蚱都坚持活到最后,表现了它顽强的生命力。 评分意见:共 3 分。“倔强”的意思 1 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1 分,表达作用 1 分。 18、示例:这句话是对蚂蚱为了求生,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使草秆退出它身体时的细节 描写(动作描写),写出了它对活着的渴求及其坚强的毅力,表现了生命的伟大。 评分意见:共 3 分。概括句意 1 分,写出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 1 分,分析表达作用 “蚂蚱坚强的毅力”1 分。 19、示例:轻视它,认为它是害虫 被强烈震撼 评分意见:本题共 2 分。每空 1 分。 20、示例:“鞠躬”既是作者对孱弱的生命所表现出来的坚强的毅力的敬佩;也表达了对生 命的尊重和敬畏;同时也包含着对自己伤害生命的愧疚、自责;更是对蚂蚱用自己的实际行 动教育了自己及儿子的感激。 评分意见:共 3 分。“敬佩、敬畏、愧疚、感激”答对其中的 3 层意思即可得满分,意 思对即可。 21、不完全赞同。蚂蚱是害虫这是人类从自身考虑对它的界定,有其合理性,但是任何生物 都有其生存的权利,我们应当尊重、敬畏生命,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无 限的生机,特别是蚂蚱对生的渴求对作者及儿子也起到了教育的作用。 评分意见:本题共 4 分。围绕敬畏生命的主旨答,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即可。 四、作文(50 分) 评分意见: 项 目 评 分 细 则 基 础 分 一类文 (30-40 分) 思想健康,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感情真挚,内容充实;思路清晰, 谋篇布局合理,语言顺畅,符合文体要求。 二类文 (20-29 分) 思想健康,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感情真实,内容比较充实;层次比 较清晰,语言通顺,有少量语病,基本符合文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