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中秋练习题 班级 姓名 、名句填空 壮心不已 2 不拘一格降人才 3、盛名之下 4、操千曲而知音, 5、往者不可谏, 6、王之涣《凉州词》中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 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 表现了十几人的离思之 二、病句选择 1、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生食品是否安全,关系到我国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 的问题 B今年5月28日,河北唐山附近发生大约里氏42级左右的地震,北京地区也有震感 C为应对南海地区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我国派出3艘海洋执法船在黄岩岛海域执行护 航任务。 D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我了解到“大衣哥”朱之文是一个朴实平易 的人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食用一包油炸方便面所摄入的油量高达30克,这已是每人每天摄入油量的上限。 B.小行星“2012-DA14”号明年2月将掠过地球,进入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圈。 C.各地要将《新华字典》列入2012年新建的农家书屋图书采购 D.一度在松花江内消失的珍稀鱼类再次出现,这令当地渔民兴奋不已。 、成语运用 1、下列句子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望着八百里沂蒙起伏的群山,文思泉涌,一首《沂蒙颂》一气呵成。 B对于各种网络游戏,一些年轻人沉溺其中,乐此不疲,浪费了不少宝贵的青春时光 C得到朋友的鼓励与支持,她勇敢地走向赛场,成为当天最耀眼的一颗明星,真是相得 益彰啊 D教语文的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 2、填人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母亲和妹妹都会唱家乡的山歌。母亲的山歌 妹妹的山歌 母亲的山 歌是山洞里流出的一泓清泉,所以水一样的 妹妹的山歌是云端里乜来的一只云雀 所以云一样的_。母亲和妹妹的山歌,都来自生活、大地和心灵,所以格外生动和动 听。以至于,母亲和妹妹的山歌停了,那声音还萦绕在梁上,飘荡在天上,真正的天籁之音。 A.高亢清丽低回圆润飘逸十净温厚酽醇 B.飘逸干净温厚酽醇低回圆润高亢清丽
1 九年级语文中秋练习题 班级 姓名 一、名句填空 1、 ,壮心不已 2、 ,不拘一格降人才 3、盛名之下, 4、操千曲而知音, 5、往者不可谏, 6、王之涣《凉州词》中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 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 表现了十几人的离思之 苦。 二、病句选择 1、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生食品是否安全,关系到我国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 的问题。 B.今年 5 月 28 日,河北唐山附近发生大约里氏 4.2 级左右的地震,北京地区也有震感。 C.为应对南海地区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我国派出 3 艘海洋执法船在黄岩岛海域执行护 航任务。 D.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我了解到“大衣哥”朱之文是一个朴实平易 的人。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食用一包油炸方便面所摄入的油量高达 30 克,这已是每人每天摄入油量的上限。 B.小行星“2012-DA14”号明年 2 月将掠过地球,进入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圈。 C.各地要将《新华字典》列入 2012 年新建的农家书屋图书采购。 D.一度在松花江内消失的珍稀鱼类再次出现,这令当地渔民兴奋不已。 三、成语运用 1、下列句子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望着八百里沂蒙起伏的群山,文思泉涌,一首《沂蒙颂》一气呵成。 B.对于各种网络游戏,一些年轻人沉溺其中,乐此不疲,浪费了不少宝贵的青春时光。 C.得到朋友的鼓励与支持,她勇敢地走向赛场,成为当天最耀眼的一颗明星,真是相得 益彰啊。 D.教语文的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 2、填人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母亲和妹妹都会唱家乡的山歌。母亲的山歌 ,妹妹的山歌 ;母亲的山 歌是山洞里流出的一泓清泉,所以水一样的 ;妹妹的山歌是云端里乜来的一只云雀, 所以云一样的 。母亲和妹妹的山歌,都来自生活、大地和心灵,所以格外生动和动 听。以至于,母亲和妹妹的山歌停了,那声音还萦绕在梁上,飘荡在天上,真正的天籁之音。 A.高亢清丽 低回圆润 飘逸十净 温厚酽醇 B.飘逸干净 温厚酽醇 低回圆润 高亢清丽
C.低回圆润高亢清丽温厚酽醇飘逸干净 D.温厚酽醇飘逸干净高亢清丽低回圆润 四、综合探究 完成下面两道综合性学习题 (1)下面是九年级(一)班班长李强留给学校后勤管理员的借条,在内容和格式上均有一处 错误,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借条 今借到后勤管理处活动经费258元,用于五四青年节合唱排练。 九年级(一)班 2013年4月18号 (2)最近,餐桌上的浪费现象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在政府狠刹公款吃喝风的同时,民众 也自发掀起了“光盘”运动。请就餐桌浪费现象谈谈你的想法 五、文言积累(《陈涉世家》) 1、语音 涉夏佣辍鹄闾 適 2、找出下列通假字并解释 发闾左適戍渔阳 为天下唱 将军身被坚执锐 卜者知其指意 固以怪之矣 3、解释下列词语(词类活用)。 (1)大楚兴,陈胜王王: (2)天下苦秦久矣苦: (3)尉果笞广笞 (4)皆指目陈胜目 (5)夜篝火篝 (6)置人所罾鱼腹中罾: (7)将军身被坚执锐坚 锐 (8)忿恚尉忿恚: 4、(1)发()闾左( )適()戍( )渔阳900人 (2)皆次( )当行( )(3)会( )天大雨: (4)皆来会( )计事:(5)度()已失()期(6)死()国可乎 (7)天下苦()秦久已(8)以()数( 谏 )故( (8)上使()外将()兵(9)或()闻无罪(10)项燕为()楚将 (11)为()坛而盟()(12)为()天下唱()(13)陈胜王( (15)间()令吴广之()次所(16)卒中往往( )语( (17)令辱()之;(18)借()第()令()毋斩 (19)固 )十六七(20)比( )至陈 5、重点语句翻译 (1)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工资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应多应者
2 C.低回圆润 高亢清丽 温厚酽醇 飘逸干净 D.温厚酽醇 飘逸干净 高亢清丽 低回圆润 四、综合探究 完成下面两道综合性学习题 (1)下面是九年级(一)班班长李强留给学校后勤管理员的借条,在内容和格式上均有一处 错误,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借条 今借到后勤管理处活动经费 258 元,用于五四青年节合唱排练。 九年级(一)班 2013 年 4 月 18 号 答: (2)最近,餐桌上的浪费现象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在政府狠刹公款吃喝风的同时, 民众 也自发掀起了“光盘”运动。请就餐桌浪费现象谈谈你的想法。 答: 五、文言积累(《陈涉世家》) 1、语音 涉 夏 佣 辍 鹄 闾 適 度 数 将 罾 谏 间 篝 恚 笞 宁 铚 2、找出下列通假字并解释 发闾左適戍渔阳 为天下唱 将军身被坚执锐 卜者知其指意 固以怪之矣 3、解释下列词语(词类活用)。 (1)大楚兴,陈胜王 王: (2)天下苦秦久矣 苦: (3)尉果笞广 笞: (4)皆指目陈胜 目: (5)夜篝火 篝: (6)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 (7)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 锐: (8)忿恚尉 忿恚: 4、(1)发( )闾左( )適( )戍( )渔阳 900 人 (2)皆次( )当行( ) (3)会( )天大雨: (4)皆来会( )计事: (5)度( )已失( )期 (6)死( )国可乎 (7)天下苦( )秦久已 (8)以( )数( )谏( )故( ) (8)上使( )外将( )兵 (9)或( )闻无罪 (10)项燕为( )楚将 (11)为( )坛而盟( )(12)为( )天下唱( ) (13) 陈胜王( ): (15)间( )令吴广之( )次所(16)卒中往往( )语( ) (17)令辱( )之; (18)借( )第( )令( )毋斩 (19)固( )十六七 (20)比( )至陈 5、重点语句翻译 (1)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工资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应多应者
(4)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5)借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6、节奏划分(两层)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天下苦秦久也 (3)然足下卜之鬼乎 (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6)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7、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起义的直接原因 (2)起义的根本原因 (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 4)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 是 (5)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 (6)表明陈胜强烈改变自己地位和愿望的是 8、读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上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 像影子一样)从。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这段文字与《陈涉世家》(节选)中陈胜怎样的预见相一致?请你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 9、对本文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主要叙述了发动起义的经过,着眼于反映陈胜在反抗 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体现出他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杰出才能。 B.陈胜、吴广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作了“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的舆论准备;为了得 到人民的响应,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 C.前期的准备为起义的发动打好了基础。起义的发动分为三步: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 坛而盟。至此,一支团结战斗的起义军队伍宣告组成。 D.选文善于用极为丰富精炼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如“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 侯将相宁有种乎!”就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陈胜的性格。 10、起义能顺利进行,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陈胜的才能。他有哪几个方面的 才能?请结合文章具体语句简要回答。 六、现代文阅读 风吹起蒲公英 ①十岁生日那天,母亲送他一把红棉吉它。母亲是位乡村音乐老师,她轻轻拨动琴弦,流淌出美妙的 乐曲。他听得着了迷,维着母亲教他识谱,教他弹唱 ②过了一段时间,他的指尖也能如蝴蝶般在琴弦间飞舞。那时日子虽然清苦,却有无数小快乐。可是 两年后,母亲因病去世。想念母亲时,他就抱着吉它轻轻弹唱,让琴声带走内心的悲伤。 有一天,他放学回家,父亲指着位个子复高的女人,说是他的继母。女人身后站着个年龄与他相仿 的男孩,父亲说这是弟弟。他的心看得一疼,难道父亲忘记母亲了吗? ④周未,父亲进家,从包里掏出两个苹果。红红的苹果又大又圆,散发着诱人的香味,馋得他直咽口 水。父亲当着继母的面,把苹果都递给弟弟,扭身想对他说些什么,他赌气跑开了。他觉得父亲果然变了 心,心里更觉悲凉
3 (4)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5)借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6、节奏划分(两层) (1)燕 雀 安 知 鸿 鹄 之 志 哉 (2)天 下 苦 秦 久 也 (3)然 足 下 卜 之 鬼 乎 (4)王 侯 将 相 宁 有 种 乎 (5)而 戍 死 者 固 十 六 七 (6)乃 诈 称 公 子 扶 苏 项 燕 7、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起义的直接原因 (2)起义的根本原因 (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 (4)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 是: (5)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 (6)表明陈胜强烈改变自己地位和愿望的是 8、读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上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 像影子一样)从。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这段文字与《陈涉世家》(节选)中陈胜怎样的预见相一致?请你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 9、对本文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主要叙述了发动起义的经过,着眼于反映陈胜在反抗 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体现出他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杰出才能。 B.陈胜、吴广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作了“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的舆论准备;为了得 到人民的响应,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 C.前期的准备为起义的发动打好了基础。起义的发动分为三步: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 坛而盟。至此,一支团结战斗的起义军队伍宣告组成。 D.选文善于用极为丰富精炼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如“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 侯将相宁有种乎!”就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陈胜的性格。 10、起义能顺利进行,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陈胜的才能。他有哪几个方面的 才能?请结合文章具体语句简要回答。 六、现代文阅读 风吹起蒲公英 顾晓蕊 ①十岁生日那天,母亲送他一把红棉吉它。母亲是位乡村音乐老师,她轻轻拨动琴弦,流淌出美妙的 乐曲。他听得着了迷,缠着母亲教他识谱,教他弹唱。 ②过了一段时间,他的指尖也能如蝴蝶般在琴弦间飞舞。那时日子虽然清苦,却有无数小快乐。可是, 两年后,母亲因病去世。想念母亲时,他就抱着吉它轻轻弹唱,让琴声带走内心的悲伤。 ③有一天,他放学回家,父亲指着位个子瘦高的女人,说是他的继母。女人身后站着个年龄与他相仿 的男孩,父亲说这是弟弟。他的心猛得一疼,难道父亲忘记母亲了吗? ④周未,父亲进家,从包里掏出两个苹果。红红的苹果又大又圆,散发着诱人的香味,馋得他直咽口 水。父亲当着继母的面,把苹果都递给弟弟,扭身想对他说些什么,他赌气跑开了。他觉得父亲果然变了 心,心里更觉悲凉
⑤他躺在床上,想起刚才的一幕,泪水悄然滑落。这时,有人推门进来,是继母。他合 上眼,假装睡着。继母在床边坐了会儿,给他赦掖被,随后,轻轻地高开。他侧过身,碰磁到凉凉的东 西,一看,是个苹果。他心头一暖,委屈消散了许多。自那以后,每每父亲捎回些好吃的,继母总给他留 上一些 继母无声的关爱,为他孤独的心灵,打开一扇亮窗。他和弟弟的感情日渐融治起来,弟弟的成绩好 得出奇,让他这个做哥哥的自愧弗如。 ⑦那天,他和弟弟并排躺在田野上,周围丛生着一片片蒲公英,风轻轻地吹着,吹起了一柄柄壮白如 雪、轻盈如羽的小伞儿,飘飘悠悠,随风远逝。他们聊起各自的梦想,他说将来想当一名歌手,弟弟说愿 化作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向广袤的天地。 ③就在他对未来充满憧憬时,不幸再次降临。父亲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遑遇车祸,病危之际,拉着他的 手说:“孩子,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多年的误会和责怨,顷刻间烟消云散。他悲恸地呼唤, 最终没能留住父亲。父亲走后,继母一下子苍老许多,她常坐在那里发愣,任忧愁爬清脸庞。 ⑨他想了又想,做出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他对继母说要到外边打工,挣钱供弟弟读大学。继母低声 说:“我一个妇道人家,没啥能耐,让你跟着受苦了。”她用手指绞着衣角,泪水落了下来。 ⑩第二天清晨,他留下一封短信,背起心爱的吉它,悄悄地高开家。他来到一家建筑工地,干着又脏 又累的活,在飞扬的尘土里,抛洒辛勤的汗水。最困难的时候,他住廉价的出租屋,被成群的蚊子叮咬。 为了省钱,他甚至连着一个月,每顿只吃盐水煮面条。他把节约下来的钱,寄往家里 偶然的一个夜晚,他看到有人在街头弹唱,生意似乎还挺火,心中一阵暗喜。弟 弟正读高中,购买复习资料,需要更多的钱。他把吉它擦试一遍,调好弦,对着乐谱苦练了几十首曲 子 他穿行在华的夜市,用心弹奏每一个音符。有的听众被他的歌声吸引,拍手叫好;也有的听众拿他 取乐,推操中将他翻在地。他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转身高去。 来到城市这些年,他学会了隐忍。不管人生的际過多么踹淡,他从没有忘记当初的梦想,并用自身 微弱的光芒,去照亮弟弟前行的路。 就这样,他白天在工地干活,晚上到街头弹唱。终于盼到这一天,他收到弟弟的来信,弟弟以优异的 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他接着往下读,读着读着,泪水浸湿了纸页。原来,弟弟曾到工地上找过他 工友们说,他下班后,到街头唱歌去了。弟弟转过几条街巷,看到抱着吉它弹唱的他。弟弟听得泪流满面, 忍了又忍,没有喊出声来。弟弟说,当时就下定决心,要用最好的成绩回报哥哥。考上大学后,可以边学 习边做兼职,这样哥哥就不用那么辛苦。弟弟还说,母亲很挂念他,让他有空多回家看看 那天晚上,他破天荒地买了酒,跟几位工友一起庆祝。大声地说:“我弟弟考上重点大学了1”他的语 气是那么骄微,那么自豪,仿佛考上大学的是他 他生平第一次喝節,倒在床边,微闭着眼,险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就在半梦半醒之际,他感觉自己化 作一缕清风,吹起洁白的清公英,飘向那不知名的远方 (选自《2012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改动) 1.根据情节的发展,用文中的词语,把“他”的心理变化过程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4 个字) 母亲教学吉他,( 继母弟弟进家,( 父亡外出打工,悲恸隐忍 ))) 弟弟考上大学,( 2每⑦段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过了一段时问,他的指尖也能如蝴蝶般在琴弦间飞舞。(结合语境,品味加点词的圾 达效果。) (2)不管人生的际遇多么黯谈,他从没有忘记当初的梦想,并用自身微弱的光芒,去照亮 弟弟前行的路。(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的含义。) 4有人把文章题目改为“兄弟情”,你赞同吗?请简述你的理由
4 ⑤他躺在床上,想起刚才的一幕,泪水悄然滑落。这时,有人推门进来,是继母。他合 上眼,假装睡着。继母在床边坐了会儿,给他掖掖被,随后,轻轻地离开。他侧过身,碰到凉凉的东 西,一看,是个苹果。他心头一暖,委屈消散了许多。自那以后,每每父亲捎回些好吃的,继母总给他留 上一些。 ⑥继母无声的关爱,为他孤独的心灵,打开一扇亮窗。他和弟弟的感情日渐融洽起来,弟弟的成绩好 得出奇,让他这个做哥哥的自愧弗如。 ⑦那天,他和弟弟并排躺在田野上,周围丛生着一片片蒲公英,风轻轻地吹着,吹起了一柄柄汢白如 雪、轻盈如羽的小伞儿,飘飘悠悠,随风远逝。他们聊起各自的梦想,他说将来想当一名歌手,弟弟说愿 化作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向广袤的天地。 ⑧就在他对未来充满憧憬时,不幸再次降临。父亲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病危之际,拉着他的 手说:“孩子,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多年的误会和责怨,顷刻间烟消云散。他悲恸地呼唤, 最终没能留住父亲。父亲走后,继母一下子苍老许多,她常坐在那里发愣,任忧愁爬满脸庞。 ⑨他想了又想,做出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他对继母说要到外边打工,挣钱供弟弟读大学。继母低声 说:“我一个妇道人家,没啥能耐,让你跟着受苦了。”她用手指绞着衣角,泪水落了下来。 ⑩第二天清晨,他留下一封短信,背起心爱的吉它,悄悄地离开家。他来到一家建筑工地,干着又脏 又累的活,在飞扬的尘土里,抛洒辛勤的汗水。最困难的时候,他住廉价的出租屋,被成群的蚊子叮咬。 为了省钱,他甚至连着一个月,每顿只吃盐水煮面条。他把节约下来的钱,寄往家里。 偶然的一个夜晚,他看到有人在街头弹唱,生意似乎还挺火,心中一阵暗喜。弟 弟正读高中,购买复习资料,需要更多的钱。他把吉它擦试一遍,调好弦,对着乐谱苦练了几十首曲 子。 他穿行在繁华的夜市,用心弹奏每一个音符。有的听众被他的歌声吸引,拍手叫好;也有的听众拿他 取乐,推搡中将他撞翻在地。他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转身离去。 来到城市这些年,他学会了隐忍。不管人生的际遇多么黯淡,他从没有忘记当初的梦想,并用自身 微弱的光芒,去照亮弟弟前行的路。 就这样,他白天在工地干活,晚上到街头弹唱。终于盼到这一天,他收到弟弟的来信,弟弟以优异的 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他接着往下读,读着读着,泪水浸湿了纸页。 原来,弟弟曾到工地上找过他, 工友们说,他下班后,到街头唱歌去了。弟弟转过几条街巷,看到抱着吉它弹唱的他。弟弟听得泪流满面, 忍了又忍,没有喊出声来。弟弟说,当时就下定决心,要用最好的成绩回报哥哥。考上大学后,可以边学 习边做兼职,这样哥哥就不用那么辛苦。弟弟还说,母亲很挂念他,让他有空多回家看看。 那天晚上,他破天荒地买了酒,跟几位工友一起庆祝。大声地说:“我弟弟考上重点大学了!”他的语 气是那么骄傲,那么自豪,仿佛考上大学的是他。 他生平第一次喝醉,倒在床边,微闭着眼,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就在半梦半醒之际,他感觉自己化 作一缕清风,吹起洁白的蒲公英,飘向那不知名的远方。 (选自《2012 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改动) 1.根据情节的发展,用文中的词语,把“他”的心理变化过程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 4 个字) 母亲教学吉他,( ) 继母弟弟进家,( ) 父亡外出打工,悲恸 隐忍 弟弟考上大学,( ) 2.每⑦段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过了一段时问,他的指尖也能如蝴蝶般在琴弦间飞舞。(结合语境,品味加点词的圾 达效果。) (2)不管人生的际遇多么黯谈,他从没有忘记当初的梦想,并用自身微弱的光芒,去照亮 弟弟前行的路。(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的含义。) 4.有人把文章题目改为“兄弟情”,你赞同吗?请简述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