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故园东望路漫漫 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的深深怀念;我们陪宋诗人赵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秀坐在孤灯下度过 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寂时光。吕蒙的“士别三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让我们明白了不能用老眼光看人;我们明白了面对任何困难挫折都要 A哺(bu)育攒( cuon)成候(hou)鸟鲜(xin)为人知 普希金那样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相信吧 B泯(min)然伫(hu)立踌(chou)躇气冲斗(ddu)牛 C炽(zhi)痛谰(ln)语重荷(he)妇孺(mu)皆知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D哽咽(ye)磐(pn)石深邃(sui)迥( JIong)乎不同 学校准备举行一次“我爱母亲河"资料交流展示活动,要求参与者将自己的材料展示出来。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请你参加下面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并根据情境和要求笞题 A来势凶凶锲而不舍荒草萋萋家喻户晓 8.你知道哪些有关黄河的诗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B九曲连环泻千里奇趣横声亦复如是 C锋芒必露人声鼎沸炯炯有神秩序井然 D当之无愧杂乱无章义愤填膺鞠躬尽瘁 9.写出两个有关黄河的俗语。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花木兰的故事家喻户晓 10.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然而,近几十年来,由于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黄河 B.“冷血护工”虐待养老院老人的事件曝光后,社会各界群众义愤填膺 出现了严重的缺水断流和水污染问题。请你为保护母亲河拟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人们保护黄河 C.放学后,山村的校园里人已经很少了,真是人声鼎沸 这起刑事案件扑朔迷高,让刑侦人员很是头痛 阅读:(一)《伤仲永》 4.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 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 A.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B.夏季的柳树岛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C.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5、下列各项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 A.医院口号:愿君身无病,哪怕药生虫。B.昨天是小明的十四岁寿辰。 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己耶? C.监狱门口的标语: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1.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 是北宋 D.教师对小明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会 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 6.仿写画线的句子。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样也应该学会理解别人。理解是一缕春风。唤醒 ①父异焉,借近与之( 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④明道中,从先人还家( 寂的心田:理解是 3.翻译下列句子 7、“腹有诗书气自华”,请你根据原文填空。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打开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 关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山度若飞”,让我们领略了木兰战场生涯的壮烈;我们与南朝的诗人昊均同住山中,体验“山 际见来烟, 的有趣生活,在月光下走进幽静的竹林深处,聆听1000多年的③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王维“独坐幽箄里 的琴声与长啸,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夜,耳 群是 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岑参相伴,同赴边塞,④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哺(bǔ)育 攒(cuán)成 候(hòu)鸟 鲜(xiǎn)为人知 B 泯(mǐn)然 伫(zhù)立 踌(chóu)躇 气冲斗(dǒu)牛 C 炽(zhì)痛 谰(lán)语 重荷(hé) 妇孺(rú)皆知 D 哽咽(yè) 磐(pán)石 深邃(suì) 迥(jiǒng)乎不同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来势凶凶 锲而不舍 荒草萋萋 家喻户晓 B 九曲连环 一泻千里 奇趣横声 亦复如是 C 锋芒必露 人声鼎沸 炯炯有神 秩序井然 D 当之无愧 杂乱无章 义愤填膺 鞠躬尽瘁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 ) A.花木兰的故事家喻户晓 ....。 B.“冷血护工”虐待养老院老人的事件曝光后,社会各界群众义愤填膺 ....。 C.放学后,山村的校园里人已经很少了,真是人声鼎沸 ....。 D.这起刑事案件扑朔迷离 ....,让刑侦人员很是头痛。 4.下列句子无语病 ...的一项是 ( ) A.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 B.夏季的柳树岛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C.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5、下列各项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 ) A.医院口号:愿君身无病,哪怕药生虫。 B.昨天是小明的十四岁寿辰。 C.监狱门口的标语: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D.教师对小明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会? 6.仿写画线的句子。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样也应该学会理解别人。理解是一缕春风,唤醒沉 寂的心田;理解是 , 。 7、“腹有诗书气自华”,请你根据原文填空。 打开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 ,关 山度若飞”,让我们领略了木兰战场生涯的壮烈;我们与南朝的诗人吴均同住山中,体验“山 际见来烟, ”的有趣生活,在月光下走进幽静的竹林深处,聆听 1000 多年的 王维“独坐幽篁里, ”的琴声与长啸,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夜,耳 畔是“ ,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岑参相伴,同赴边塞, “故园东望路漫漫, 。”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的深深怀念;我们陪宋诗人赵师 秀坐在孤灯下度过“ ,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寂寞时光。吕蒙的“士别三 日, ”,让我们明白了不能用老眼光看人;我们明白了面对任何困难挫折都要象 普希金那样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相信吧, 。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学校准备举行一次“我爱母亲河”资料交流展示活动,要求参与者将自己的材料展示出来。 请你参加下面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并根据情境和要求答题。 8.你知道哪些有关黄河的诗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 9.写出两个有关黄河的俗语。 (1) (2) 10.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然而,近几十年来,由于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黄河 出现了严重的缺水断流和水污染问题。请你为保护母亲河拟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人们保护黄河。 阅读:(一)《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 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 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 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 ,字 ,晚号 ;是北宋 家、 家, 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①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 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 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 ( )④明道中,从先人还家(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③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④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4.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13.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 但当涉猎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蒙乃始就学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即书诗四句孤常读书D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 意蒙辞以军中多务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14.画线的第二句是什么描写?表现木兰什么特点?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余闻之/也久。D、父/利其然也。 6.下列句子中,属于正面描写的有(),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答5答6答 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F.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8.联系上下文回答: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三)《孙权劝学》 答: 初,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 9.事实上,方仲永如同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 为博士邪! 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 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 :其三,从方仲永本人来看,学,及鲁 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 。(引号内填原文) 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木兰诗》 1.《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 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间女叹息。 主持编写的,它是我国第一部 本通史。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售头,北市买长鞭。且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2.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声,…(2)华我西图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 理云,对镜帖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 A.初(当初)当涂(当道,当权)多务(多事务) 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B.孤(古代王侯的自称)博士(知识高深的人)辞(推托) 1.本文《 》选自宋代 编的 一书。这首诗是 C.涉猎(粗略地阅读)往事(历史)过(到) 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见事(认清事物)及(到了…的时候)非复(不再是)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可汗()()燕山()胡骑()警头()3.说说下面加点的词表现了说话者怎样的语气?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 万里赴戎机(赴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出郭相扶将(郭: (4)策勋十二转(策: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著我旧时裳(著 (6)关山度若飞(度 4.翻译句子。 6.全诗详略得当,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1)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7.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 5.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8.“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一句从表现手法上看起了什么作用?答 6.本文主要通过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孙权是 9.木兰到家后的一系列动作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有哪些动词? 吕蒙是 7.鲁肃的话表现他 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 10.画线的第一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更进一步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8.文中孙权善劝,请结合本文略加分析
4.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但.当涉猎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蒙乃始就.学 C 即书.诗四句 孤常读书. D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蒙辞以.军中多务 5.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余闻之/也久。 D、父/利其然也。 6.下列句子中,属于正面描写的有( ),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F.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8.联系上下文回答: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 9.事实上,方仲永如同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 ”; 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 ”;其三,从方仲永本人来看, “ ”。(引号内填原文) (二)《木兰诗》 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 声,……(2)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 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本文《 》选自宋代 编的 一书。这首诗是 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可汗( )( ) 燕山( ) 胡骑( ) 辔头( )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⑴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 ) ⑵万里赴戎机(赴: ) ⑶出郭相扶将(郭: ) ⑷策勋十二转(策: ) ⑸著我旧时裳(著: ) ⑹关山度若飞(度: ) 6.全诗详略得当,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答: 7.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 答: 8. “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一句从表现手法上看起了什么作用?答: 9.木兰到家后的一系列动作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有哪些动词? 答: 10 .画线的第一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写出 了 。 13.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4.画线的第二句是什么描写?表现木兰什么特点? 答: 15.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 答: 16. 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 答: (三)《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 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 时期的 家、 家。 主持编写的,它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 2.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初(当初) 当涂(当道,当权) 多务(多事务) B.孤(古代王侯的自称) 博士(知识高深的人) 辞(推托) C.涉猎(粗略地阅读) 往事(历史) 过(到) D.见事(认清事物) 及(到了……的时候) 非复(不再是) 3.说说下面加点的词表现了说话者怎样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4.翻译句子。 ⑴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⑵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方法: 目的: 6.本文主要通过_______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孙权是___________ _______ __; 吕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鲁肃的话表现他_________ ___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___________;文末“_________ ___”更进一步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8.文中孙权善劝,请结合本文略加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C2D3.C4.D(2分)5、A 6.仿写。示例一:(理解是)一缕阳光,照亮迷茫的心灵。示例二:(理解是)一座桥梁,沟 通隔的思想。标准:是比喻句,句子通顺,表达合理得。7略 8.示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9.示例:跳进黄河洗不清:不到(见)黄河不死心 七年级(下)文言文复习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1.《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介甫,半山,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2.①对 感到诧异②写,题上③以宾客之礼对待④这里指作者死去的父亲3.(略)4 5、C6、正面: ABCDE侧面:E7.D8.第一阶段:方仲永幼时天资聪明,极有作 诗的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方仲永又过了七年 后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9.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 第二单元:1.《木兰诗》郭茂倩:《乐府诗集》:南北朝2.略3.()只(2)奔赴(3)外城(4)记功 (5)穿(6)度过,过4.略5.(1)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的春马嘶叫声。(2)不 远万里,奔赴战场,关塞山岭像飞一样地跨越。(3)将军和战士身经百战,转战数载,有的为国 而死,有的胜利归来。(4)记功很多次,贫赐很多财物。依次是:叹息声、流水的声音、马叫声 磨刀的声音6.对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辞官和还乡都写得比较详,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 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略。这是因为诗的中心在于颂扬木兰勇于献身、不图荣华富贵的高尚情操以 及热爱和平生活的精神。(后一问意近即可)7.父亲年老无力从军,家中又无长兄,同时考 虑到天子征兵是保卫国家的大计。(意近即可)8.借木兰的心理状态勾勒征途中的景物 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思念,极大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9.通过“开、坐、脱、著、理、贴” 等动作描写,表现了木兰与家人团聚,重温女孩生活的喜悦心情,以及伙伴诧异的表 10.排比。木兰急切操办行装,而且井然有序的情景 征途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 紧急。12.宿营地空寂荒凉的景象,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细腻情怀。13.A14.动 作描写。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恢复女装的激情。15.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 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16.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 第三单元: 1.《资治通鉴》政治史学司马光编年体2.B3.(1)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2) 表阻止语,气,可译为“罢了”。(3)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4.(1)孙权对吕蒙说:“现 在你当权掌管军政大事,不可以不学习!”(2)(鲁肃)很吃惊地说:“现在你的才干和谋略,不 再是过去的昊县阿蒙了!”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6、对话睿智、关心下属:直率7.情 不自禁的赞叹吕蒙学有所成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8.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 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 “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结果看也可说明孙权善劝
1 C 2 D 3. C 4. D (2 分)5、A 6. 仿写。示例一:(理解是)一缕阳光,照亮迷茫的心灵。示例二:(理解是)一座桥梁,沟 通隔阂的思想。 标准:是比喻句,句子通顺,表达合理得。7 略 8.示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示例:跳进黄河洗不清;不到(见)黄河不死心 七年级(下)文言文复习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1.《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介甫,半山,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2.①对…… 感到诧异 ②写,题上 ③以宾客之礼对待 ④这里指作者死去的父亲 3.(略) 4.A 5、C 6、正面:A B C D F 侧面:E 7.D 8.第一阶段:方仲永幼时天资聪明,极有作 诗的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方仲永又过了七年 后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 9.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 使学 第二单元:1.《木兰诗》郭茂倩;《乐府诗集》;南北朝 2.略 3.⑴只⑵奔赴⑶外城⑷记功 ⑸穿⑹度过,过 4.略 5.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的春马嘶叫声。⑵不 远万里,奔赴战场,关塞山岭像飞一样地跨越。⑶将军和战士身经百战,转战数载,有的为国 而死,有的胜利归来。⑷记功很多次,赏赐很多财物。依次是:叹息声、流水的声音、马叫声、 磨刀的声音 6.对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辞官和还乡都写得比较详,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 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略。这是因为诗的中心在于颂扬木兰勇于献身、不图荣华富贵的高尚情操以 及热爱和平生活的精神。(后一问意近即可) 7.父亲年老无力从军,家中又无长兄,同时考 虑到天子征兵是保卫国家的大计。(意近即可) 8.借木兰的心理状态勾勒征途中的景物, 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思念,极大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9.通过“开、坐、脱、著、理、贴” 等动作描写,表现了木兰与家人团聚,重温女孩生活的喜悦心情,以及伙伴诧异的表情。 10.排比。木兰急切操办行装,而且井然有序的情景。 11.征途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 紧急。12.宿营地空寂荒凉的景象,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细腻情怀。 13.A 14.动 作描写。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恢复女装的激情。 15. 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 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16.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 神。 第三单元: 1.《资治通鉴》 政治 史学 司马光 编年体 2.B 3.(1)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2) 表阻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3)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4.⑴孙权对吕蒙说:“现 在你当权掌管军政大事,不可以不学习!”⑵(鲁肃)很吃惊地说:“现在你的才干和谋略,不 再是过去的吴县阿蒙了!”5、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6、 对话 睿智、关心下属; 直率 7.情 不自禁的赞叹 吕蒙学有所成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8.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 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 “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结果看也可说明孙权善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