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试卷(4月18日) 书写(3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积累运用(2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正确写出汉字。(4分) 学习了《黄河颂》,黄河那-ⅹie()万丈、浩浩荡荡的雄伟气魄真令我们神往;学习了 《邓稼先》,邓稼先为国家、为民族“鞠躬尽cui(),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令我们敬仰 学习了《木兰辞》,辞中那优美流畅的语言,淳朴浓厚的生活气息更给我们以无比的 xiang ()受。让我们都来走进语文,感受语文的无限mei()力吧。 2.读下面这段话,按要要求完成题目。 要想让向往成为现实,就需要 的初衷, 的坚强 的投 的前行。当然向往的价值并不体现在它最后的结果,而体现在实践的过程 中。正如汪国真《热爱生命》中所说的:“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 顾风雨兼程。” ①依次填入上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百折不挠b风雨无阻c痴心不改d全力以赴 A acbd b bad D dacb ②划线处有一处标点使用不恰当,请找出来并修改。 (1分) 将 改为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应当认真解决和研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B.为了解决当前校车超载严重,交通事故屡有发生的问题,有关部门己着手制定《校车安全 条例》。 C.作文真难写,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写好的 D.为了防止疫情的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 4.古诗文积累(6分) ①云从窗里出 ②故园东望路漫漫, ③ ,寒光照铁衣 ④父利其然也 不使学 ⑤月亮美丽迷人,充满了无限的魅力,成为古今中外文人吟诵描绘的对象,“诗仙”李白就 曾留下了许多吟咏月亮的诗句,你能写出他连续两句有关“咏月”的诗句吗? 名著阅读(4分) A坐在窗户下快速地织着花边,线轴快乐地击打着,密密麻麻插满了铜针的枕头在春天 的阳光下想金刺猬似的闪光。A本人像铜铸的一般 点儿没变!B更干瘪了,满脸皱 纹,那棕红色的头发已经灰白了,安详的大模大样的动作变得急躁的忙碌,一对绿眼睛疑神 疑鬼地张望。A用嘲笑的口吻对我讲起她和B分家的情形:他把所有的破盆破碗、瓶瓶罐 罐都分给她,说道:“这是人你的,再别问我要什么了!” 然后他把她所有的旧衣服、物件、狐皮大衣全拿走了,卖了七百卢布,把钱借给他的 教子一一一个做水果生意的犹太人一一生利息。 家里面的一切都是严格地分开的:今天是A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B买菜和面包 轮到他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A买的全是好肉而他总是买些大肠、肝、肺、牛肚子
1 2013 年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试卷(4 月 18 日) 一.书写(3 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运用(25 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正确写出汉字。(4 分) 学习了《黄河颂》,黄河那一 xiè( )万丈、浩浩荡荡的雄伟气魄真令我们神往;学习了 《邓稼先》,邓稼先为国家、为民族“鞠躬尽 cuì( ),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令我们敬仰; 学习了《木兰辞》,辞中那优美流畅的语言,淳朴浓厚的生活气息更给我们以无比的 xiăng ( )受。让我们都来走进语文,感受语文的无限 mèi( )力吧。 2. 读下面这段话,按要要求完成题目。 要想让向往成为现实,就需要 的初衷, 的坚强, 的投 入, 的前行。当然向往的价值并不体现在它最后的结果,而体现在实践的过程 中。正如汪国真《热爱生命》中所说的:“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 顾风雨兼程。” ① 依次填入上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 百折不挠 b 风雨无阻 c 痴心不改 d 全力以赴 A acbd B badc C cabd D dacb ② 划线处有一处标点使用不恰当,请找出来并修改。 (1 分) 将“ ”改为“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我们应当认真解决和研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B.为了解决当前校车超载严重,交通事故屡有发生的问题,有关部门已着手制定《校车安全 条例》。 C.作文真难写,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写好的。 D.为了防止疫情的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 4. 古诗文积累(6 分) ① 云从窗里出, 。② 故园东望路漫漫, ③ ,寒光照铁衣。 ④ 父利其然也, ,不使学 ⑤ 月亮美丽迷人,充满了无限的魅力,成为古今中外文人吟诵描绘的对象,“诗仙”李白就 曾留下了许多吟咏月亮的诗句,你能写出他连续两句有关“咏月”的诗句吗? , 。 5. 名著阅读(4 分) A 坐在窗户下快速地织着花边,线轴快乐地击打着,密密麻麻插满了铜针的枕头在春天 的阳光下想金刺猬似的闪光。A 本人像铜铸的一般,——一点儿没变!B 更干瘪了,满脸皱 纹,那棕红色的头发已经灰白了,安详的大模大样的动作变得急躁的忙碌,一对绿眼睛疑神 疑鬼地张望。A 用嘲笑的口吻对我讲起她和 B 分家的情形:他把所有的破盆破碗、瓶瓶罐 罐都分给她,说道:“这是人你的,再别问我要什么了!” 然后 他把她所有的旧衣服、物件、狐皮大衣全拿走了,卖了七百卢布,把钱借给他的 教子——一个做水果生意的犹太人——生利息。 家里面的一切都是严格地分开的:今天是 A 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 B 买菜和面包。 轮到他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A 买的全是好肉 而他总是买些大肠、肝、肺、牛肚子
茶叶和糖各人保存各人的,但是在一个茶壶里煮茶B惊慌地说:“别忙,等一等!你放多 少茶叶?”他把茶叶放在手掌上,细细地数,说道:“你的茶叶比我的碎,所以我该少放 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 (1)上述几段文字选自名著《 》。作者是 寸代的 (2)选文中的A和B的形象,作者运用了语言、外貌、动作的等手法,将他们塑造的栩栩 如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个形象试作简要的分析吗? 我选 他是一个 6.综合性学习(6分)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幸福的回忆,美好的向往,但有时也会有种种的烦恼。这烦 恼一一也许就是我们成长的足迹吧!我相信:在你这短短的十多年的人生旅途里,也曾遇到 了一些吧! (1)仿照示例,请你来写一句,把你心中的烦恼形象化。 示例:我的烦恼是鞋子中的一个沙粒,它虽然很小,却是我前行中的一大障碍 (2)“烦恼”,不是我们中学生的专利,古往今来,多少文人曾慨叹过,请你念出一首有关 “烦恼”的诗歌或名句。(友情提示:不一定要出现“烦恼”这个词语。古今中外的都可以。) (3)为了缓解我们同学心中的烦恼,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学校设立了心理辅 导室,在辅导室的门上挂着这样一个牌子:学生心理咨询辅导 太含蓄,你能给它换个名字,让同学们喜欢又符合它的特点。许多人都说,这个名字不 阅读理解(42分) (一)(15分) (1)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 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 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吧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德 语,再见的意思),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2)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 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 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 先生 (3)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 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4)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 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 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5)“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 忙问。 (6)“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7)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 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8)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 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9)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 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 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00“人都到哪里去了!” D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 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2
2 茶叶和糖各人保存各人的,但是在一个茶壶里煮茶 B 惊慌地说:“别忙,等一等!你放多 少茶叶?”他把茶叶放在手掌上,细细地数,说道:“你的茶叶比我的碎,所以我该少放, 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 (1)上述几段文字选自名著《 》。作者是 时代的 。 (2)选文中的 A 和 B 的形象,作者运用了语言、外貌、动作的等手法,将他们塑造的栩栩 如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个形象试作简要的分析吗? 我选 ,他是一个 人。 6. 综合性学习(6 分)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幸福的回忆,美好的向往,但有时也会有种种的烦恼。这烦 恼——也许就是我们成长的足迹吧!我相信:在你这短短的十多年的人生旅途里,也曾遇到 了一些吧! (1)仿照示例,请你来写一句,把你心中的烦恼形象化。 示例:我的烦恼是鞋子中的一个沙粒,它虽然很小,却是我前行中的一大障碍。 。 (2)“烦恼”,不是我们中学生的专利,古往今来,多少文人曾慨叹过,请你念出一首有关 “烦恼”的诗歌或名句。(友情提示:不一定要出现“烦恼”这个词语。古今中外的都可以。 ) , 。 (3)为了缓解我们同学心中的烦恼,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学校设立了心理辅 导室,在辅导室的门上挂着这样一个牌子:学生心理咨询辅导室。许多人都说,这个名字不 太含蓄,你能给它换个名字,让同学们喜欢又符合它的特点呢? 。 三、阅读理解(42 分) (一)(15 分) 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 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 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吧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德 语,再见的意思),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⑵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 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 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 先生。 ⑶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 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⑷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 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 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⑸“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 忙问。 ⑹“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⑺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 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⑻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 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⑼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 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 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⑽“人都到哪里去了!” ⑾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 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⑩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 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 着 ③3“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α0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 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写了“我”在三味书屋学习生活时哪些事。(3分) 8.选文第一段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联系上下文说说“我” 是不是真的不知道原因,依据是什么? (2分) 9.选文中说先生是一个“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除此以外你还能读出先生是一个怎样 的人 (2分) 10.第(12)段的划线句子是“我”在三味书屋读书时读到的一句古书上的句子,你知道这 句话出自它出自《 ,这是家的经典著作。这句话,那时的“我”在读时, 由于不懂意思,没有处理好它的节奏停顿,你能帮他划出这个句子正确的停顿吗?用“/” 在句子中标出来。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4分) 11.本选文是鲁迅先生对自己童年时三味书屋的那段学习生活的回忆,在这篇回忆性的散文 中先生的心情既有一分轻松愉快,也有一丝凝重。在这份愉悦和凝重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试联系选文作简要分析。(4分) (二)(11分) 海一样的荣幸 沈奇岚 ①看过一段电视采访,一位在非洲研究狮子数十年的学者讲述了他的感受。由于多年的 接触,一个狮群对他已相当熟悉,允许他在周边自由拍摄。可有一头高傲的雄狮,出于头领 的警觉,始终不许他进入到狮群30米左右的范围,若越此界限,雄狮则会怒视警告。学者 把研究当做生命,但他更爱狮子。有一次,雄狮卧在草丛休息,为避免惊扰它,学者走下吉 普车,扔下相机,冒着生命危险,一点一点地接近那头兽中之王。他的举动甚至让自己也觉 得疯狂,他居然挪到离雄狮不到10米的距离,那头狮子安详地看着他,摇了摇尾巴,然后 把头转朝其他方向,天哪!它接受了他 ②面对摄像机,学者颤抖着嘴唇说:“能被它接受,我感受到莫大的荣幸。”-一原来 自诩为世界主宰者的我们,也能放低姿态,被动物赐予荣幸的。 ③这以后发生一个故事,由于我家窗边墙面的凹陷,有一只麻雀把它当成了家,修筑巢 穴。累了,麻雀就会停在穸窗台上歇息,可一旦我接近窗子,麻雀就会惊飞走。出于对麻 雀维生艰难的体谅,我会在窗台上散些米,当然是为这特殊客人准备的。日子久了,麻雀也 逐渐感觉到我的友善。有一次它轻蹦着,居然在我身边不到尺许的距离啄米,虽然,它永远 不可能跃到我的手掌中,我稍一移动,它仍会惊起飞走,但那种荣幸我体会到了,我的爱被 一只小鸟理解并接受,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宠幸 ④在一部纪录片中,一位老摄影师在野地拍摄,天上突然降下几只大鸟,围着他欢快鸣 叫后再飞走。原来,这是他几年前接近过的鸟群。那些大鸟,把他当做了老朋友这是何等 的荣幸兼荣耀,我被故事深深打动了,我想。此类际遇会给人以大海一般的感受,无论它是 头狮子、一群大鸟、抑或只是一只小小的不起眼儿的小麻雀。 选自《青年文摘》200602绿版) 12.解释文中的第1段和第3段的加点的词语“居然”的意思和作用。(3分) 13.自选角度,品析文中划线句的含义。(3分) 14.文章用“海一样的荣幸”为题,有哪些妙处?(3分)
3 ⑿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 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 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 着: 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⒁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 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7.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写了“我”在三味书屋学习生活时哪些事。 (3 分) 8. 选文第一段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联系上下文说说“我” 是不是真的不知道原因,依据是什么? (2 分) 9. 选文中说先生是一个“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除此以外你还能读出先生是一个怎样 的人。 (2 分) 10. 第(12)段的划线句子是“我”在三味书屋读书时读到的一句古书上的句子,你知道这 句话出自它出自《 》 ,这是 家的经典著作。这句话,那时的“我”在读时, 由于不懂意思,没有处理好它的节奏停顿,你能帮他划出这个句子正确的停顿吗?用“/” 在句子中标出来。 仁 远 乎 哉 我 欲 仁 斯 仁 至 矣 (4 分) 11.本选文是鲁迅先生对自己童年时三味书屋的那段学习生活的回忆,在这篇回忆性的散文 中先生的心情既有一分轻松愉快,也有一丝凝重。在这份愉悦和凝重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试联系选文作简要分析。(4 分) (二)(11 分) 海一样的荣幸 沈奇岚 ①看过一段电视采访,一位在非洲研究狮子数十年的学者讲述了他的感受。由于多年的 接触,一个狮群对他已相当熟悉,允许他在周边自由拍摄。可有一头高傲的雄狮,出于头领 的警觉,始终不许他进入到狮群 30 米左右的范围,若越此界限,雄狮则会怒视警告。学者 把研究当做生命,但他更爱狮子。有一次,雄狮卧在草丛休息,为避免惊扰它,学者走下吉 普车,扔下相机,冒着生命危险,一点一点地接近那头兽中之王。他的举动甚至让自己也觉 得疯狂,他居然..挪到离雄狮不到 10 米的距离,那头狮子安详地看着他,摇了摇尾巴,然后 把头转朝其他方向,天哪!它接受了他。 ②面对摄像机,学者颤抖着嘴唇说:“能被它接受,我感受到莫大的荣幸。”——原来, 自诩为世界主宰者的我们,也能放低姿态,被动物赐予荣幸的。 ③这以后发生一个故事,由于我家窗边墙面的凹陷,有一只麻雀把它当成了家,修筑巢 穴。累了,麻雀就会停在穸窗台上歇息,可一旦我接近窗子,麻雀就会惊 飞走。出于对麻 雀维生艰难的体谅,我会在窗台上散些米,当然是为这特殊客人准备的。日子久了,麻雀也 逐渐感觉到我的友善。有一次它轻蹦着,居然..在我身边不到尺许的距离啄米,虽然,它永远 不可能跃到我的手掌中,我稍一移动,它仍会惊起飞走,但那种荣幸我体会到了,我的爱被 一只小鸟理解并接受,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宠幸。 ④在一部纪录片中,一位老摄影师在野地拍摄,天上突然降下几只大鸟,围着他欢快鸣 叫后再飞走。原来,这是他几年前接近过的鸟群。那些大鸟,把他当做了老朋友!这是何等 的荣幸兼荣耀,我被故事深深打动了,我想。此类际遇会给人以大海一般的感受,无论它是 一头狮子、一群大鸟、抑或只是一只小小的不起眼儿的小麻雀。 (选自《青年文摘》200602 绿版) 12. 解释文中的第 1 段和第 3 段的加点的词语“居然”的意思和作用。(3 分) 13. 自选角度,品析文中划线句的含义。(3 分) 14. 文章用“海一样的荣幸”为题,有哪些妙处?(3 分)
15.阅读了本文后,相信你对会有所悟的。请你写出你阅读本文后的一些感悟。(2分) (三)(8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 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 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 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卿今当涂掌事(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及鲁肃过寻阳( )(4)即更刮目相待 17.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2分)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8.吕蒙在接受了孙权的劝学后,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就连东吴谋士鲁肃都感到惊讶让我们 明白了一个 道理。(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文中能表示“去掉旧的看法, 用新的眼光看事情“的成语是 (2分) (四)(8分) 屈原以五月五月投汨罗水,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简贮米,投水以祭之。 汉建武中,长沙区曲(人名),白日忽见一士人,白云三闾大夫,谓曲日:“闻君当见 (我)祭,甚善。但常年所遗,恒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 此二物蛟龙所惮也,曲依其言。今世人五月五月作粽,并带楝叶及五色丝,皆汨罗水之遗风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以竹简贮米 ②恒为蛟龙所窃 20.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 例:皆汨罗水之遗风 A.送孟浩然之广陵B.而楚人哀之C.仲永之通悟D.卒之为众人 21.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 但常年所遗,恒为蛟龙所窃 22.从“汨罗水之遗风”中你可以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怎样的品质。(2分) 四、作文(30分) 的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全题目;②自定立意;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 人名、校名等信息
4 15. 阅读了本文后,相信你对会有所悟的。请你写出你阅读本文后的一些感悟。(2 分) (三)(8 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 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 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 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6.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⑴卿今当涂..掌事 ( )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 ⑶及.鲁肃过寻阳 ( ) ⑷即更.刮目相待 ( ) 17.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2 分)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 。 18. 吕蒙在接受了孙权的劝学后,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就连东吴谋士鲁肃都感到惊讶让我们 明白了一个 道理。(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文中能表示“去掉旧的看法, 用新的眼光看事情“的成语是 。 (2 分) (四)(8 分) 屈原以五月五月投汨罗水,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简贮米,投水以祭之。 汉建武中,长沙区曲(人名),白日忽见一士人,白云三闾大夫,谓曲日:“闻君当见 (我)祭,甚善。但常年所遗,恒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 此二物蛟龙所惮也,曲依其言。今世人五月五月作粽,并带楝叶及五色丝,皆汨罗水之遗风。 1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以.竹简贮米 ②恒.为蛟龙所窃 20.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例:皆汨罗水之遗风。 A.送孟浩然之广陵 B.而楚人哀之 C.仲永之通悟 D.卒之为众人 21.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2 分) 但常年所遗,恒为蛟龙所窃 。 22. 从“汨罗水之遗风”中你可以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怎样的品质。(2 分) 。 四、作文(30 分) 以“ 的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全题目;②自定立意;③不少于 500 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 人名、校名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