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6: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 【案例呈现】 能月手为意成天之是。家贺贺厨资三十大成,苏京把,住 历历在目。唯长年未通音问。以诚憾事。近闻政躬违和,深为悬念。人过七旬,多有病痛, 至盼善自珍摄。. 孙先生手创之中闲国民党,历尽艰辛,无先列前仆后珠,终于推翻帝制,光辉业结已 成定论。国共两度合 均对四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首次合作, 孙先生主持领导,吾辈虽 幼,亦知 。再次合 ,老先生其事 ,吾辈其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 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 双方领导,同窗挚友,彼此相知,谈之更易,所谓“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之说, 实难苟同,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 至于“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云云,识者皆以为太不现实,未免自欺欺人。三民主义之真谛, 吾辈深知,毋须争辩。所谓台湾 经济繁 社会民主 民生乐利 在台诸公, 心中 有数,亦毋赘言。试为贵党计,如能依地顺势,负起历史重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 则两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共图振兴中华之大业。否则,偏安之局,焉能自保。有识之士, 虑已及此。事关国民党兴亡绝续,望弟再思。. 人到高年,愈加怀旧,如弟方便,余当束装就道,前往台北探望,并面珍诸长辈数热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仁候 复音 老夫人前请代为问安。方良,纬国及诸侄不一。 顺祝 近祺! 廖承志 1982年7月24日 (资料来源:《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人民日报》,1982年7月25日) 【案例点评】 廖承志感怀旧事,在信中回顾了国共两度合作历史,提出合作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 族元气。1924年,国共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实行“党内合作”,揭开了大革命的风暴,统 了两广,开展了北伐战争。这则案例说明了国共合作的影响及其作用,即“合则两利,分则 两害” 【教学建议】 (1)本案例可结合第三节第一目“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进行讲解,说明国 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的必要性。 (2)可引导学生思考:“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是什么?”“第一次国共 合作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教学案例 6: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 【案例呈现】 经国吾弟: 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南京匆匆一晤,瞬逾三十六载。幼时同袍,苏京把晤,往事 历历在目。唯长年未通音问。以诚憾事。近闻政躬违和,深为悬念。人过七旬,多有病痛, 至盼善自珍摄。. 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光辉业绩已 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主持领导,吾辈虽 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其事,吾辈其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 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 双方领导,同窗挚友,彼此相知,谈之更易,所谓“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之说, 实难苟同,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 至于“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云云,识者皆以为太不现实,未免自欺欺人。三民主义之真谛, 吾辈深知,毋须争辩。所谓台湾“经济繁荣,社会民主,民生乐利”等等,在台诸公,心中 有数,亦毋赘言。试为贵党计,如能依地顺势,负起历史重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 则两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共图振兴中华之大业。否则,偏安之局,焉能自保。有识之士, 虑已及此。事关国民党兴亡绝续,望弟再思。. 人到高年,愈加怀旧,如弟方便,余当束装就道,前往台北探望,并面聆诸长辈教益。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伫候 复音。 老夫人前请代为问安。方良,纬国及诸侄不一。 顺祝 近祺! 廖承志 1982 年 7 月 24 日 (资料来源:《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人民日报》,1982 年 7 月 25 日) 【案例点评】 廖承志感怀旧事,在信中回顾了国共两度合作历史,提出合作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 族元气。1924 年,国共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实行“党内合作”,揭开了大革命的风暴,统一 了两广,开展了北伐战争。这则案例说明了国共合作的影响及其作用,即“合则两利,分则 两害”。 【教学建议】 (1)本案例可结合第三节第一目“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进行讲解,说明国 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的必要性。 (2)可引导学生思考:“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是什么?”“第一次国共 合作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