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命题趋势、基本题型、解题思路》说课稿 、说教材和这个专题的设计思路: 、该专题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课外文言文阅读,是现今中考能力考核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所占分值大约在6—7分 左右,学生对于陌生的文言文阅读普遍具有畏难情绪,因缺乏解题思路造成无谓失分,如何 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与技巧,使学生提高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在此项考核中少失分 甚至拿满分,是这个专题复习的重点。其实,最有效的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还是应该从课本 中来,从课堂内来,从实践中来,从总结和反思中来。课本是“本”,所以要以“本”为本 以“内”(课内)养外(能力),这个专题是可以让我们的复习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更有效果 2、专题内容简析: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的题型一共有三种情况:1、解释文言文中所出现的实词与虚词 2、翻译文言文中所出现的某个句子3、根据文言文的整体内容提出问题进行回答。这三 种题型在解答过程中都遵循一定的思路和方法,如何做到使学生从课内迁移到课外,既复习 了课内文言的相关知识,又提高了课外文言的解题能力是这个专题复习的关键。解答课外文 言文所提出的问题,首先要把课外文言文的内容基本看懂,这届学生从初一开始使用的是课 改以后的新教材,六册语文书中150多个重点实词释义,12个重点虚词用法的归纳,以及 重点文言语法现象的掌握是学生进行课外迁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解题思路以及技巧归 纳,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从课本从课堂从实践中来,从课内实词虚词释义句子翻 译以及语法现象出发,做到到举一反三2、点拨答题技巧,培养学生主动质疑解惑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归纳整理思路方法的能力。3、力求从“文言”和“文章”两个层面学习 文言文,把学习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由课内文言知识复习出发,引出三种题型的解题思路,使学生既复习了课内知识,又 提高了课外解题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摸索着地把所学会的方法与技巧运用到课外文言习题的解答上,并自行进行 归纳总结,做到答题的准确,全面与规范。 说教法: 现代教学理论要求:课堂教学要贯彻启发式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 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考虑到本专题在第一轮复习时的位置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打算采用“自读与点 拨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在复习课内相关知识和熟读课外文言的前提下,调动学生的 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达成目标,培养和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说学生和学法 初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知识与能力,并且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的方法,在此之前已经 做过一轮全面的课内文言复习所以具备把知识迁移到课外并进行方法技巧归纳整理的基础 学生在解决第一类题型(加点词释义)时,出现的问题是方法单一,往往容易只结合上下文 的意思进行主观猜测,答题准确率低而忽略迁移,组双音词等方法。在解决第二类题型(翻 译句子)的时候,往往只翻译大概意思,而忽略翻译的准确与全面,在解决第三类题型的时 候,忽略从文本中找答案,往往凭空臆想,答案思路单一,不能做到分点多角度地进行回答。 这些都是学生已读通文本却无谓失分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学法上我主张在自主归纳和小组探
《2010 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命题趋势、基本题型、解题思路》说课稿 一、说教材和这个专题的设计思路: 1、该专题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课外文言文阅读,是现今中考能力考核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所占分值大约在 6—7 分 左右,学生对于陌生的文言文阅读普遍具有畏难情绪,因缺乏解题思路造成无谓失分,如何 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与技巧,使学生提高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在此项考核中少失分 甚至拿满分,是这个专题复习的重点。其实,最有效的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还是应该从课本 中来,从课堂内来,从实践中来,从总结和反思中来。课本是“本”,所以要以“本”为本, 以“内”(课内)养外(能力),这个专题是可以让我们的复习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更有效果。 2、专题内容简析: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的题型一共有三种情况:1、解释文言文中所出现的实词与虚词 2、翻译文言文中所出现的某个句子 3、根据文言文的整体内容提出问题进行回答。这三 种题型在解答过程中都遵循一定的思路和方法,如何做到使学生从课内迁移到课外,既复习 了课内文言的相关知识,又提高了课外文言的解题能力是这个专题复习的关键。解答课外文 言文所提出的问题,首先要把课外文言文的内容基本看懂,这届学生从初一开始使用的是课 改以后的新教材,六册语文书中 150 多个重点实词释义,12 个重点虚词用法的归纳,以及 重点文言语法现象的掌握是学生进行课外迁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解题思路以及技巧归 纳,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从课本从课堂从实践中来,从课内实词虚词释义句子翻 译以及语法现象出发,做到到举一反三 2、点拨答题技巧,培养学生主动质疑解惑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归纳整理思路方法的能力。3、力求从“文言”和“文章”两个层面学习 文言文,把学习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由课内文言知识复习出发,引出三种题型的解题思路,使学生既复习了课内知识,又 提高了课外解题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摸索着地把所学会的方法与技巧运用到课外文言习题的解答上,并自行进行 归纳总结,做到答题的准确,全面与规范。 二、说教法: 现代教学理论要求:课堂教学要贯彻启发式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 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考虑到本专题在第一轮复习时的位置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打算采用“自读与点 拨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在复习课内相关知识和熟读课外文言的前提下,调动学生的 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达成目标,培养和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说学生和学法: 初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知识与能力,并且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的方法,在此之前已经 做过一轮全面的课内文言复习所以具备把知识迁移到课外并进行方法技巧归纳整理的基础。 学生在解决第一类题型(加点词释义)时,出现的问题是方法单一,往往容易只结合上下文 的意思进行主观猜测,答题准确率低而忽略迁移,组双音词等方法。在解决第二类题型(翻 译句子)的时候,往往只翻译大概意思,而忽略翻译的准确与全面,在解决第三类题型的时 候,忽略从文本中找答案,往往凭空臆想,答案思路单一,不能做到分点多角度地进行回答。 这些都是学生已读通文本却无谓失分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学法上我主张在自主归纳和小组探
究相结合的基础上,结合学案的练习,规范答题思路与习惯从而达到答题全面,准确,从而 降低失分率 四、教学手段 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学生归纳中考课外文言文的三种题型 2、点拨第一类题型实词虚词释义解题的三种方法 3、举出实词虚词的两个例子由学生举出课内实例进行迁移训练 4、由课内文言中选出实例进行组双音词的训练 5、举出2009年中考题型迁移到课外,让学生独立操作所学到的方法 6、由学生归纳教师补充第二类题型翻译句子所要注意的5个问题 7、以课内例句为例落实这5个问题。 8、延伸到课外译句的翻译练习 9、由学生小组探究归纳第三类习题的答题思路,教师给予补充,学生进行总结 10、发学案进行当堂反馈 11、作业 用提纲式整理课上所学的答题技巧及方法 复习课内文言,进行方法归纳解决了本专题的重点,把所学迁移到课外养成答题的良好答 题习惯,本专题的难点也由此解决
究相结合的基础上,结合学案的练习,规范答题思路与习惯从而达到答题全面,准确,从而 降低失分率。 四、教学手段 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学生归纳中考课外文言文的三种题型 2、点拨第一类题型实词虚词释义解题的三种方法 3、举出实词虚词的两个例子由学生举出课内实例进行迁移训练 4、由课内文言中选出实例进行组双音词的训练 5、举出 2009 年中考题型迁移到课外,让学生独立操作所学到的方法 6、由学生归纳教师补充第二类题型翻译句子所要注意的 5 个问题 7、以课内例句为例落实这 5 个问题。 8、延伸到课外译句的翻译练习 9、由学生小组探究归纳第三类习题的答题思路,教师给予补充,学生进行总结。 10、发学案进行当堂反馈。 11、作业 用提纲式整理课上所学的答题技巧及方法 复习课内文言,进行方法归纳解决了本专题的重点,把所学迁移到课外养成答题的良好答 题习惯,本专题的难点也由此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