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2015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人:朱安荣(上高二中)钟勇明(万载二中)审题人:朱宇(宜春中学) 王泽芳(宜春教研室) 3.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身份的标志 刘魁立 我们的传统节日同其他一些国家以宗教纪念日为核心的节日体系有极大的不同。 这种历史积淀的群体性的庆祝活动,其核心功能在于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协调 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家庭和睦、亲族团结、社会和谐,培育人们美好情操、发 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文化,好像生物体一样仿佛也是具有生命的。它处在不断的 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更新,它的许多功能也 在弱化或隐性化,同时,也会增加另外一些新的功能。节庆仪式的形态,以及对 这些形态的解释也会不断变化 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曾经是一个时间的节点。自唐代以后,清明逐渐增加 了文化内涵,成为了一个节日。同时增加了许多节庆仪式活动。原来与它时间接 近的两个古老节日一一上巳节和寒食节的仪式活动渐次被纳入其中。这时,清明 节便成为了集扫墓祭奠已故亲人和踏青春季郊游两者于一身的盛大活动时间。例 如,在寒食节期间,按习俗曾经家家不举火而冷食。而在人们的观念里,火是神 圣的。神圣的火也像一切万物一样要更迭、要不断取得新的旺盛的生命力。于是, 每过一段时间便要熄灭旧的火种而取得新火。这样的活动直到唐末时期仍还留 存 到了今天,清明节的意义还在不断地变化,它更增加了民族的和国家的内容。我 们作为中华儿女,在这个节日里会把祭奠民族始祖和祭奠为民族历史发展作出重 大贡献的历朝历代的先人作为节日的重要活动;同时,清明节也成为我们怀念和 祭奠为新中国的诞生而鞠躬尽瘁和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们的盛大节日。当然,传 承上千年的为故去亲人扫墓的活动仍然还是大家认真遵循的习俗。然而在新的历 史条件下扫墓活动更获得了维系家庭和睦、继承优良道德传统、促进社会和谐的 新的意义。 2008年,清明节连同端午节、中秋节,正式被纳入国家法定假日体系当中。我 们看到,清明节具有非常明显的民族特征。我们的其他传统节日同样都是民族认 同的重要元素之一。民族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于民族认同。它具有一种内在 的力量,使我们在情感上产生一种向心力。 在其他民族看来,我们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民族文化身份的标志。在国外许多城 市的唐人街,每逢佳节,海外侨胞都要举行庆祝活动,体现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 和自豪感。这时节通过这些仪式和活动,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就会鲜明地显现出 来,作为重要的民族文化符号昭示于其他民众。 我们的传统节日体系是我们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有益贡献。在国际对话中, 在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问题上,虽然不是所有的政府和所有的人都持肯定和赞 成的态度。然而,这显然是人类文化不断丰富、健康发展、持续前进的必由之路
江西省宜春市 2015 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人:朱安荣(上高二中)钟勇明(万载二中) 审题人:朱宇(宜春中学) 王泽芳(宜春教研室) 3.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 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身份的标志 刘魁立 我们的传统节日同其他一些国家以宗教纪念日为核心的节日体系有极大的不同。 这种历史积淀的群体性的庆祝活动,其核心功能在于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协调 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家庭和睦、亲族团结、社会和谐,培育人们美好情操、发 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文化,好像生物体一样仿佛也是具有生命的。它处在不断的 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更新,它的许多功能也 在弱化或隐性化,同时,也会增加另外一些新的功能。节庆仪式的形态,以及对 这些形态的解释也会不断变化。 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曾经是一个时间的节点。自唐代以后,清明逐渐增加 了文化内涵,成为了一个节日。同时增加了许多节庆仪式活动。原来与它时间接 近的两个古老节日——上巳节和寒食节的仪式活动渐次被纳入其中。这时,清明 节便成为了集扫墓祭奠已故亲人和踏青春季郊游两者于一身的盛大活动时间。例 如,在寒食节期间,按习俗曾经家家不举火而冷食。而在人们的观念里,火是神 圣的。神圣的火也像一切万物一样要更迭、要不断取得新的旺盛的生命力。于是, 每过一段时间便要熄灭旧的火种而取得新火。这样的活动直到唐宋时期仍还留 存。 到了今天,清明节的意义还在不断地变化,它更增加了民族的和国家的内容。我 们作为中华儿女,在这个节日里会把祭奠民族始祖和祭奠为民族历史发展作出重 大贡献的历朝历代的先人作为节日的重要活动;同时,清明节也成为我们怀念和 祭奠为新中国的诞生而鞠躬尽瘁和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们的盛大节日。当然,传 承上千年的为故去亲人扫墓的活动仍然还是大家认真遵循的习俗。然而在新的历 史条件下扫墓活动更获得了维系家庭和睦、继承优良道德传统、促进社会和谐的 新的意义。 2008 年,清明节连同端午节、中秋节,正式被纳入国家法定假日体系当中。我 们看到,清明节具有非常明显的民族特征。我们的其他传统节日同样都是民族认 同的重要元素之一。民族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于民族认同。它具有一种内在 的力量,使我们在情感上产生一种向心力。 在其他民族看来,我们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民族文化身份的标志。在国外许多城 市的唐人街,每逢佳节,海外侨胞都要举行庆祝活动,体现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 和自豪感。这时节通过这些仪式和活动,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就会鲜明地显现出 来,作为重要的民族文化符号昭示于其他民众。 我们的传统节日体系是我们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有益贡献。在国际对话中, 在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问题上,虽然不是所有的政府和所有的人都持肯定和赞 成的态度。然而,这显然是人类文化不断丰富、健康发展、持续前进的必由之路
1.下列对“清明节变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清明作为二十四个节气之一,早期只是一个时间的节点。唐代以后,上巳节 和寒食节的节庆仪式活动也渐次被纳入清明节的活动范围 B.唐代以后,清明节成为集扫墓祭奠已故亲人和踏青春季郊游两者于一身的盛 大活动时间。 C.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清明节是怀念和祭奠革命先烈们的节日;而扫墓活动的 意义更体现在维系家庭和睦、继承优良道德传统、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 D.从2008年开始,清明节连同端午节、中秋节,正式被纳入国家法定假日体系 当中,因而具有非常明显的民族特性。 2.本文认为我们的传统节日是我们民族文化身份的标志,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 项是() A.我们的传统节日核心功能表现在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等多个方面,同其他一些国家以宗教纪念日为核心的节日体系不同 B.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文化,好像生物体系一样仿佛也是具有生命的。它处在 不断地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中。 C.我们的传统节日都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元素之一,民族认同具有一种内在的力 量,使我们在情感上产生一种向心力,形成民族凝聚力。 D.在国外许多城市的唐人街,海外侨胞欢度传统节日举行的仪式和活动,鲜明 地显现出我们民族的文化成分,作为重要的文符号昭示于其他民众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其他一些国家以宗教纪念日为核心的节日体系是历史沉淀的群体性的庆祝活 动,能够培养人们的美好情操,发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B.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身份的标志,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元素之 C.传统节日包含着我们群体的价值观,使我们在情感上产生一种向心力。 D.传统节日是我们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有益贡献,而文化多样性发展则是 人类文化不断丰富、健康发展、持续前进的必由之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崔骃传 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也。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博学有伟 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善属文。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常以 典籍为业,未遑仕进之事。时人或讥其太玄静,将以后名失实。骃拟杨雄《解嘲》 作《达旨》以答焉。 元和中,肃宗始修古礼,巡狩方岳。骃上《四巡颂》以称汉德,辞甚典美。帝雅 好文章,自见骃颂后,常嗟叹之,谓侍中窦宪曰:“卿宁知崔骃乎?”对曰:“班 固数为臣说之,然未见也。”帝曰:“公爱班固而忽崔骃,此叶公之好龙也。试 请见之。”骃由此候宪。宪屣履迎门,笑谓骃曰:“亭伯,吾受诏交公,公何得 薄哉?”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宪谏, 以为不宜与白衣会。帝悟曰:“吾能令骃朝夕在傍,何必于此!”适欲官之,会 帝崩 窦太后临朝,宪以重戚出内诏命。骃献书诫之曰:“窦氏之兴,肇自孝文。二君 以淳淑守道,成名先日;安丰以佐命著德,显自中兴。内以忠诚自固,外以法度 自守,卒享祚国,垂祉于今。夫谦德之光,《周易》所美;满溢之位,道家所戒
1.下列对“清明节变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清明作为二十四个节气之一,早期只是一个时间的节点。唐代以后,上巳节 和寒食节的节庆仪式活动也渐次被纳入清明节的活动范围。 B.唐代以后,清明节成为集扫墓祭奠已故亲人和踏青春季郊游两者于一身的盛 大活动时间。 C.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清明节是怀念和祭奠革命先烈们的节日;而扫墓活动的 意义更体现在维系家庭和睦、继承优良道德传统、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 D.从 2008 年开始,清明节连同端午节、中秋节,正式被纳入国家法定假日体系 当中,因而具有非常明显的民族特性。 2.本文认为我们的传统节日是我们民族文化身份的标志,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 项是( ) A.我们的传统节日核心功能表现在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等多个方面,同其他一些国家以宗教纪念日为核心的节日体系不同。 B.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文化,好像生物体系一样仿佛也是具有生命的。它处在 不断地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中。 C.我们的传统节日都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元素之一,民族认同具有一种内在的力 量,使我们在情感上产生一种向心力,形成民族凝聚力。 D.在国外许多城市的唐人街,海外侨胞欢度传统节日举行的仪式和活动,鲜明 地显现出我们民族的文化成分,作为重要的文符号昭示于其他民众。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其他一些国家以宗教纪念日为核心的节日体系是历史沉淀的群体性的庆祝活 动,能够培养人们的美好情操,发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B.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身份的标志,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元素之一。 C.传统节日包含着我们群体的价值观,使我们在情感上产生一种向心力。 D.传统节日是我们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有益贡献,而文化多样性发展则是 人类文化不断丰富、健康发展、持续前进的必由之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崔骃传 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也。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博学有伟 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善属文。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常以 典籍为业,未遑仕进之事。时人或讥其太玄静,将以后名失实。骃拟杨雄《解嘲》, 作《达旨》以答焉。 元和中,肃宗始修古礼,巡狩方岳。骃上《四巡颂》以称汉德,辞甚典美。帝雅 好文章,自见骃颂后,常嗟叹之,谓侍中窦宪曰:“卿宁知崔骃乎?”对曰:“班 固数为臣说之,然未见也。”帝曰:“公爱班固而忽崔骃,此叶公之好龙也。试 请见之。”骃由此候宪。宪屣履迎门,笑谓骃曰:“亭伯,吾受诏交公,公何得 薄哉?”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宪谏, 以为不宜与白衣会。帝悟曰:“吾能令骃朝夕在傍,何必于此!”适欲官之,会 帝崩。 窦太后临朝,宪以重戚出内诏命。骃献书诫之曰:“窦氏之兴,肇自孝文。二君 以淳淑守道,成名先日;安丰以佐命著德,显自中兴。内以忠诚自固,外以法度 自守,卒享祚国,垂祉于今。夫谦德之光,《周易》所美;满溢之位,道家所戒
故君子福大而愈惧,爵隆而益恭。远察近览,俯仰有则,铭诸几杖,刻诸盘盂。 矜矜业业,无殆无荒。如此,则百福是荷,庆流无穷矣 及宪为车骑将军,辟骃为掾。宪府贵重,掾属三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唯骃 以处士年少,擢在其间。宪擅权骄恣,骃数谏之,及出击匈奴,道路愈多不法, 骃为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指切长短。宪不能容,稍疏之,因察骃髙第,出为长 岑长。骃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节选自《后汉书》卷五十二) 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遑仕进之事遑:闲暇,空闲 B.公爱班固而忽崔骃忽:忽略 C.窦氏之兴,肇自孝文肇:开始 D.矜矜业业,无殆无荒殆:危险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B.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C.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D.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骃十三岁便能通晓《诗》《易》《春秋》,博学多才,通晓古今训诂百家 之言,善于写文章。 B.崔骃呈上《四巡颂》以称颂汉德,辞藻十分典雅美妙。皇帝见了崔骃的“颂” 之后,对他格外的亲睐,予以破格提拔 C.窦太后掌朝后,窦宪以贵戚身份出入传递诏命。崔骃献书告诫窦宪要谦恭崇 德,严格要求自己,以求永泽恩惠。 D.窦宪任车骑将军后日益擅权骄横放纵,崔骃多次直言劝谏。窦宪不能容忍崔 骃的劝谏,逐渐疏远了他。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人或讥其太玄静,将以后名失实。(5分) (2)内以忠诚自固,外以法度自守,卒享祚国,垂祉于今。(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8.颔联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5分) 9.本诗的诗眼是“悲”字,围绕“悲”字,诗中写了哪几种悲情?请结合诗句具 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维《使至塞上》中写孤烟和落日的“ 两句诗,被后人誉为诗句中的神品
故君子福大而愈惧,爵隆而益恭。远察近览,俯仰有则,铭诸几杖,刻诸盘盂。 矜矜业业,无殆无荒。如此,则百福是荷,庆流无穷矣。” 及宪为车骑将军,辟骃为掾。宪府贵重,掾属三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唯骃 以处士年少,擢在其间。宪擅权骄恣,骃数谏之,及出击匈奴,道路愈多不法, 骃为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指切长短。宪不能容,稍疏之,因察骃高第,出为长 岑长。骃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 (节选自《后汉书》卷五十二) 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未遑仕进之事 遑:闲暇,空闲 B.公爱班固而忽崔骃 忽:忽略 C.窦氏之兴,肇自孝文 肇:开始 D.矜矜业业,无殆无荒 殆:危险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B.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C.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D.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崔骃十三岁便能通晓《诗》《易》《春秋》,博学多才,通晓古今训诂百家 之言,善于写文章。 B.崔骃呈上《四巡颂》以称颂汉德,辞藻十分典雅美妙。皇帝见了崔骃的“颂” 之后,对他格外的亲睐,予以破格提拔。 C.窦太后掌朝后,窦宪以贵戚身份出入传递诏命。崔骃献书告诫窦宪要谦恭崇 德,严格要求自己,以求永泽恩惠。 D.窦宪任车骑将军后日益擅权骄横放纵,崔骃多次直言劝谏。窦宪不能容忍崔 骃的劝谏,逐渐疏远了他。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时人或讥其太玄静,将以后名失实。(5 分) (2)内以忠诚自固,外以法度自守,卒享祚国,垂祉于今。(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8.颔联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9. 本诗的诗眼是“悲”字,围绕“悲”字,诗中写了哪几种悲情?请结合诗句具 体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王维《使至塞上》中写孤烟和落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诗,被后人誉为诗句中的神品
(2)在《蜀道难》中,李白用“ 两句 写出了激流和瀑布奔泻时在千山万谷中发出雷鸣般响声的壮观景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两句描写 了曹操临江斟酒,持矛赋诗的英雄豪情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做答案。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 笔在答题卡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的答题内的小题,不 得选做另一答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 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梅花灯 陈柳金 那位身家几千万的老板硬是被梅鹤老人用扫帚赶出门,村长梅宗心里气愤,这老 古董,一辈子就知道修族谱、扎花灯、喝米酒,眼球长了锈,看谁都不顺眼。 梅鹤老人颇有长者风范,这晩翻着族谱对院子里一群小脚丫说,我们梅州客家人 从中原南迁而来,经历了几次大迁徙,第一次是西晋末年,第二次是唐朝“安史之 乱”后,第三次是南宋王朝时期,第四次……过去先祖虽四处流荡,但我们每个人 都有“根”,这“根”就长在良心上! 最后一句梅鹤老人说得颇有力道,梅宗听得一颤,但他却撇着嘴,不开窍的老古董! 小脚丫们踩着狗吠声隐遁在夜色中,院里恢复了平静,梅鹤老人又扎起了梅花灯。 梅宗悄悄进了屋,掀开被子,那枕头仍没见着。一个钟后,爹打着哈欠入了房。半 个钟后,如雷的鼾声响起。梅宗又一次潜进去,看到爹头下垫着一个梅花枕。轻轻 一摸,硬硬的,想抽出换上一个备好的枕头,爹转了个身,嘴里喷出浓烈的酒味。这 老古董,睡前还喝米酒,醉过去就别醒来了! 梅宗早就估摸爹的枕是个值钱的古董,裹在外面的那层布绣着“喜鹊登梅图” 至于里面,从没见过。白天偷偷去找,总不见踪影。晚上垫在爹头下,谁也动不了 歪心思。 没办法,近水解不了渴,只能汲远水。那年元宵,电视台记者扛着摄像机在颍川村 的陈氏围龙祖屋拍一档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人群围个水泄不通,上厅一盏华美 硕大的梅花灯在梅鹤老人的唱喏声中缓缓升起,摄像机和众人的眼睛流光回转 梅鹤老人讲开了一个老掌故:上古洪荒,先祖拖家带口辗转南迁,跋山涉水途经颍 川丨村这山旮旯。疲累的先祖在一株老梅树下歇息,刚好飞来喜鹊欢欣鸣唱。一先 祖说,喜上眉梢,我们就在这里安家吧!众人觉得这是个好兆头,便放下行李在颍 川村开基肇业 村里每有年轻人出村闯荡,梅鹤老人必定要送他一盏小梅花灯,说,记着,先祖历 经千辛万苦开天辟地,梅花灯照着你闯出一条路来!在年轻人眼里,梅鹤老人是洒 满阳光的老古董。 节目播出后据说很轰动。那位几千万的饶老板就是怀着虔敬之心出现在梅鹤老人 家门口的。他提着贵重礼品,说,老人家,你的梅花灯让我大开眼界啊,这是民间艺 术精品,帮我扎一个挂家里,让子孙们永远铭记客家精神!梅鹤老人一眼就看出来 了,这人别有用心。果然,饶老板曲里拐弯地说,我请人勘探过了,祖屋背那座山富 含稀土,开个矿转眼就能变金山,一吨稀土卖三四十万呐,啡大一座山少说也有几
(2)在《蜀道难》中,李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写出了激流和瀑布奔泻时在千山万谷中发出雷鸣般响声的壮观景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 了曹操临江斟酒,持矛赋诗的英雄豪情。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做答案。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 笔在答题卡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的答题内的小题,不 得选做另一答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 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梅花灯 陈柳金 那位身家几千万的老板硬是被梅鹤老人用扫帚赶出门,村长梅宗心里气愤,这老 古董,一辈子就知道修族谱、扎花灯、喝米酒,眼球长了锈,看谁都不顺眼。 梅鹤老人颇有长者风范,这晚翻着族谱对院子里一群小脚丫说,我们梅州客家人 从中原南迁而来,经历了几次大迁徙,第一次是西晋末年,第二次是唐朝“安史之 乱”后,第三次是南宋王朝时期,第四次……过去先祖虽四处流荡,但我们每个人 都有“根”,这“根”就长在良心上! 最后一句梅鹤老人说得颇有力道,梅宗听得一颤,但他却撇着嘴,不开窍的老古董! 小脚丫们踩着狗吠声隐遁在夜色中,院里恢复了平静,梅鹤老人又扎起了梅花灯。 梅宗悄悄进了屋,掀开被子,那枕头仍没见着。一个钟后,爹打着哈欠入了房。半 个钟后,如雷的鼾声响起。梅宗又一次潜进去,看到爹头下垫着一个梅花枕。轻轻 一摸,硬硬的,想抽出换上一个备好的枕头,爹转了个身,嘴里喷出浓烈的酒味。这 老古董,睡前还喝米酒,醉过去就别醒来了! 梅宗早就估摸爹的枕是个值钱的古董,裹在外面的那层布绣着“喜鹊登梅图”, 至于里面,从没见过。白天偷偷去找,总不见踪影。晚上垫在爹头下,谁也动不了 歪心思。 没办法,近水解不了渴,只能汲远水。那年元宵,电视台记者扛着摄像机在颍川村 的陈氏围龙祖屋拍一档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人群围个水泄不通,上厅一盏华美 硕大的梅花灯在梅鹤老人的唱喏声中缓缓升起,摄像机和众人的眼睛流光回转。 梅鹤老人讲开了一个老掌故:上古洪荒,先祖拖家带口辗转南迁,跋山涉水途经颍 川村这山旮旯。疲累的先祖在一株老梅树下歇息,刚好飞来喜鹊欢欣鸣唱。一先 祖说,喜上眉梢,我们就在这里安家吧!众人觉得这是个好兆头,便放下行李在颍 川村开基肇业! 村里每有年轻人出村闯荡,梅鹤老人必定要送他一盏小梅花灯,说,记着,先祖历 经千辛万苦开天辟地,梅花灯照着你闯出一条路来!在年轻人眼里,梅鹤老人是洒 满阳光的老古董。 节目播出后据说很轰动。那位几千万的饶老板就是怀着虔敬之心出现在梅鹤老人 家门口的。他提着贵重礼品,说,老人家,你的梅花灯让我大开眼界啊,这是民间艺 术精品,帮我扎一个挂家里,让子孙们永远铭记客家精神!梅鹤老人一眼就看出来 了,这人别有用心。果然,饶老板曲里拐弯地说,我请人勘探过了,祖屋背那座山富 含稀土,开个矿转眼就能变金山,一吨稀土卖三四十万呐,咁大一座山少说也有几
千吨稀土!开了矿,全村就得搬迁,穷山沟没啥留恋的,我出一千万在城郊建个移 民村,你们就成半个城里人了! 饶老板知道,颍川村里的大事村长说了不算,得他老子点头。梅宗也在旁边撺掇, 爹,山空着是一堆土,开发了就是一堆金!梅鹤老人吼道,你知道那土能长多少绿 树吗?能荫庇多少子孙吗?那座山是我们的祖山,谁也别想动! 说着把饶老板的ⅫO礼盒提到门外,饶老板没挪步,说,生意不成情意在,你老人家 就笑纳吧!梅鹤老人火了,从门背攫出一把破扫帚猛赶。 梅鹤老人品咂着自酿米酒,说,什么XO,X是筷子,0是肉丸,狗日的,伸出银筷子就 想把咱颍川村的肉丸夹走,没门! 几年后,下游的凌江水库加固扩容,政府勒令地势低洼的颍川村全村迁移。 移民前,在外闯荡的年轻人都回了村。那天凌晨却突然传出噩耗,梅鹤老人吃下 瓶安眠药与世长辞!很快村民都涌进了老人的院子。满脸是泪的村长从爹头下移 出那个梅花枕,打开枕套,却是两本新修的族谱!纸上全是毛笔小楷:某年某月某 日某时,村里哪位老人寿终正寝,享年多少,葬于祖山之南;哪家孩子出生,起名某 某;某年哪家年轻人在深圳由打工仔发展成地产老板…… 奠礼上,梅宗在灵位前斟了三杯Ⅺ0,蜡烛猝然倾倒,杯里的酒全洒了。一村民说, 你爹喜欢喝米酒!送葬队伍排了几里长,年轻人个个手提梅花灯,照亮了梅鹤老人 去天堂的路…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4年第16期)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中有关先祖落户颍川村的老掌故的描写,运用比喻、双关的手法,生动传 神地交代了先祖选址的原因,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每有年青人出村闯荡,梅鹤老人必定要送他一盏小梅花灯”的描写,表明梅 鹤老人思想开放,支持年青人出外闯荡,因为留在家乡只会忍受贫穷 C.小说结尾写到梅宗在爹的灵位前斟三杯XO,村民提醒他“你爹喜欢喝米酒” 表明村民比梅宗更关注老人的喜好,更理解老人的精神。 D小说运用悬念和照应写作手法,如开篇写梅宗潜进爹的屋里找寻梅花枕无果, 结尾处交代老爹死后梅宗发现梅花枕内竟然是两本新修的族谱,意料之外,情理 之中,给人震撼。 E.梅鹤老人赶老板出门,拒绝对祖山的开发;政府征地勒令全村迁移,梅鹤老人 以死明志,表达对祖业的忠诚,令人感佩,也让我们思考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留 存的矛盾问题。 (2)小说多次写到“梅花灯”,它在情节和人物塑造方面有何作用?请简要分 析。(6分) (3)小说中的梅鹤老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以村民为梅鹤老人送葬作为结尾,有何深刻含意?请结合全文,谈谈 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侯仁之:行走天下,守望大地 赵婀娜 在北大师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则关于侯仁之暮年的故事 1999年冬夜的一晚,狮子座流星雨爆发,为寻找开阔的观看地带,一些北 大师生自发聚集到未名湖南岸、慈济寺遗址旁。这里,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已
千吨稀土!开了矿,全村就得搬迁,穷山沟没啥留恋的,我出一千万在城郊建个移 民村,你们就成半个城里人了! 饶老板知道,颍川村里的大事村长说了不算,得他老子点头。梅宗也在旁边撺掇, 爹,山空着是一堆土,开发了就是一堆金!梅鹤老人吼道,你知道那土能长多少绿 树吗?能荫庇多少子孙吗?那座山是我们的祖山,谁也别想动! 说着把饶老板的 XO 礼盒提到门外,饶老板没挪步,说,生意不成情意在,你老人家 就笑纳吧!梅鹤老人火了,从门背攫出一把破扫帚猛赶。 梅鹤老人品咂着自酿米酒,说,什么 XO,X 是筷子,O 是肉丸,狗日的,伸出银筷子就 想把咱颍川村的肉丸夹走,没门! 几年后,下游的凌江水库加固扩容,政府勒令地势低洼的颍川村全村迁移。 移民前,在外闯荡的年轻人都回了村。那天凌晨却突然传出噩耗,梅鹤老人吃下一 瓶安眠药与世长辞!很快村民都涌进了老人的院子。满脸是泪的村长从爹头下移 出那个梅花枕,打开枕套,却是两本新修的族谱!纸上全是毛笔小楷:某年某月某 日某时,村里哪位老人寿终正寝,享年多少,葬于祖山之南;哪家孩子出生,起名某 某;某年哪家年轻人在深圳由打工仔发展成地产老板…… 奠礼上,梅宗在灵位前斟了三杯 XO,蜡烛猝然倾倒,杯里的酒全洒了。一村民说, 你爹喜欢喝米酒!送葬队伍排了几里长,年轻人个个手提梅花灯,照亮了梅鹤老人 去天堂的路……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4 年第 16 期)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 分) A.小说中有关先祖落户颍川村的老掌故的描写,运用比喻、双关的手法,生动传 神地交代了先祖选址的原因,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每有年青人出村闯荡,梅鹤老人必定要送他一盏小梅花灯”的描写,表明梅 鹤老人思想开放,支持年青人出外闯荡,因为留在家乡只会忍受贫穷。 C.小说结尾写到梅宗在爹的灵位前斟三杯 XO,村民提醒他“你爹喜欢喝米酒”, 表明村民比梅宗更关注老人的喜好,更理解老人的精神。 D.小说运用悬念和照应写作手法,如开篇写梅宗潜进爹的屋里找寻梅花枕无果, 结尾处交代老爹死后梅宗发现梅花枕内竟然是两本新修的族谱,意料之外,情理 之中,给人震撼。 E.梅鹤老人赶老板出门,拒绝对祖山的开发;政府征地勒令全村迁移,梅鹤老人 以死明志,表达对祖业的忠诚,令人感佩,也让我们思考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留 存的矛盾问题。 (2)小说多次写到“梅花灯”,它在情节和人物塑造方面有何作用?请简要分 析。(6 分) (3)小说中的梅鹤老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4)小说以村民为梅鹤老人送葬作为结尾,有何深刻含意?请结合全文,谈谈 你的看法。(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侯仁之:行走天下,守望大地 赵婀娜 在北大师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则关于侯仁之暮年的故事: 1999 年冬夜的一晚,狮子座流星雨爆发,为寻找开阔的观看地带,一些北 大师生自发聚集到未名湖南岸、慈济寺遗址旁。这里,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已
静静地仰望天空多时。当得知老先生就是已88岁高龄的侯仁之,师生们自发地 围拢到先生周围,听他讲夜空的广袤、流星的璀璨,还有有关燕园、北京的那些 人、那些事…… 半个多世纪前,侯仁之从燕京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历史系主任顾颉刚的助 手 周末,他经常到海淀周围考察,为课程作准备。一天,侯仁之来到玉泉山西 侧,看到一堵墙上面有凿过的石水槽,感到很奇怪,就沿着墙的方向向前走 直走到西山碧云寺、卧佛寺,发现那里也有水槽。他推想,这可能是过去的引水 槽。经过进一步考察,他发现水流到了颐和园昆明湖,又顺着流到北京城里去。 年轻时的这个发现,为他日后从北京的水源入手研究北京的历史地理,找到了第 手资料。 时中国还没有现代的历史地理学,但从那时起,侯仁之的研究兴趣和方向 已经从传统的沿革地理渐渐向现代意义的历史地理学发生转变 1946年,侯仁之学术历程的转折点。这一年他来到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 先后师从于利物浦大学地理系的创办人罗士培教授和英国现代历史地理学最重 要的奠基者和建设者达比。达比对历史地理学的理解是,现代地理景观的空间特 征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来改造的。 达比的学术思想对侯仁之影响很大。1949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的侯仁之 回到了燕京大学。此时他在学术思想上已完成质的飞跃一一打破传统沿革地理学 的桎梏,创立中国现代的历史地理学 1950年,侯仁之发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标志着他对历史地 理学在理论认识上的成熟,也标志着他和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学在思想上的决裂。 在这篇文章中,侯仁之写道:“照我所了解的,以往各大学中关于‘中国沿 革地理’的讲授,主要是讨论中国历代疆域的消长和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这些 问题在一个专修中国历史的学生看来,也许是重要的,但除此之外,在和地理有 关系的方面,有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问题呢?” 尽管文章很短,但却影响深远,从此,一个新的、科学的历史地理学逐步建 侯仁之有多个美誉,有人称他为“活北京”,有人赞他为“北京史的巨擘” 而更多的人熟知他,是因为他是“我国申遗第一人” 1980年春,侯仁之接受了美国和加拿大几所学校的讲学邀请,在远渡重洋 之时,他还肩负着一个特殊使命一一应美国匹兹堡大学师生的强求,带去两块中 国城砖。 侯仁之有些纳闷,两块寻常的城砖,北京的小胡同、大杂院里常能见到。为 什么会引起外国学者强烈的兴趣? 边是视为寻常物,一边却被视为宝贝,城砖的不同际遇令侯仁之陷入沉思。在 美国考察期间,侯仁之第一次听说国际上有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尽管当时公约诞生已10多年,但在国内还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回国后,一刻不停歇,侯仁之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起草提案:“建议我国尽早 参加《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准备争取参加世界遗产委员会”,获 得通过。不久之后,中国终于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1987年,故宫、 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 第一批成功入选的世界遗产。侯仁之也因此成为中国“申遗”第一人
静静地仰望天空多时。当得知老先生就是已 88 岁高龄的侯仁之,师生们自发地 围拢到先生周围,听他讲夜空的广袤、流星的璀璨,还有有关燕园、北京的那些 人、那些事…… 半个多世纪前,侯仁之从燕京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历史系主任顾颉刚的助 手。 周末,他经常到海淀周围考察,为课程作准备。一天,侯仁之来到玉泉山西 侧,看到一堵墙上面有凿过的石水槽,感到很奇怪,就沿着墙的方向向前走,一 直走到西山碧云寺、卧佛寺,发现那里也有水槽。他推想,这可能是过去的引水 槽。经过进一步考察,他发现水流到了颐和园昆明湖,又顺着流到北京城里去。 年轻时的这个发现,为他日后从北京的水源入手研究北京的历史地理,找到了第 一手资料。 当时中国还没有现代的历史地理学,但从那时起,侯仁之的研究兴趣和方向 已经从传统的沿革地理渐渐向现代意义的历史地理学发生转变。 1946 年,侯仁之学术历程的转折点。这一年他来到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 先后师从于利物浦大学地理系的创办人罗士培教授和英国现代历史地理学最重 要的奠基者和建设者达比。达比对历史地理学的理解是,现代地理景观的空间特 征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来改造的。 达比的学术思想对侯仁之影响很大。1949 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的侯仁之 回到了燕京大学。此时他在学术思想上已完成质的飞跃——打破传统沿革地理学 的桎梏,创立中国现代的历史地理学。 1950 年,侯仁之发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标志着他对历史地 理学在理论认识上的成熟,也标志着他和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学在思想上的决裂。 在这篇文章中,侯仁之写道:“照我所了解的,以往各大学中关于‘中国沿 革地理’的讲授,主要是讨论中国历代疆域的消长和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这些 问题在一个专修中国历史的学生看来,也许是重要的,但除此之外,在和地理有 关系的方面,有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问题呢?” 尽管文章很短,但却影响深远,从此,一个新的、科学的历史地理学逐步建 立。 侯仁之有多个美誉,有人称他为“活北京”,有人赞他为“北京史的巨擘”, 而更多的人熟知他,是因为他是“我国申遗第一人”。 1980 年春,侯仁之接受了美国和加拿大几所学校的讲学邀请,在远渡重洋 之时,他还肩负着一个特殊使命——应美国匹兹堡大学师生的强求,带去两块中 国城砖。 侯仁之有些纳闷,两块寻常的城砖,北京的小胡同、大杂院里常能见到。为 什么会引起外国学者强烈的兴趣? 一边是视为寻常物,一边却被视为宝贝,城砖的不同际遇令侯仁之陷入沉思。在 美国考察期间,侯仁之第一次听说国际上有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尽管当时公约诞生已 10 多年,但在国内还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回国后,一刻不停歇,侯仁之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起草提案:“建议我国尽早 参加《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准备争取参加世界遗产委员会”,获 得通过。不久之后,中国终于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1987 年,故宫、 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 第一批成功入选的世界遗产。侯仁之也因此成为中国“申遗”第一人
有关侯仁之,还有许多故事,有关他的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有关他的求学 经历、赤子之心。 晚年,先生长居燕园。95岁之前,燕园的师生还能经常看见先生的身影。 近些年来,先生已久卧病榻。 如今,尽管先生已驾鹤西去,但先生之风,山髙水长。如未名湖畔那尊石碑,提 醒着后人,爱脚下一方土地,珍视一段历史和过往,不能让一座城市失去记忆 (节选自2013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侯仁之在燕京大学毕业后,担任历史系主任顾颉刚的助手。在一个周末,他 在玉泉山西侧发现了流向北京的引水槽。 B.侯仁之发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一文,表明他完成了学术思想上 质的飞跃,创立了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标志着他对历史地理学在理论认识上的 成熟。 C.侯仁之在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时,利物浦大学地理系的创办人以及现代历史 地理学最重要的奠基人和建设者达比教授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D.侯仁之应邀到美国和加拿大讲学时,接触到《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之后积极努力,终于使我国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 E.本文攫取了侯仁之人生的若干片段,描写他热爱祖国,坚持自己的思想,不 断求学进取和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事迹,体现了一位学者的伟大人格和奉献精 神 (2)侯仁之是怎样打开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大门”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 (3)侯仁之有哪些美好的精神品质?请简要分析和概括。(6分) (4)为什么侯仁之被称为“我国申遗第一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 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去年査办28老虎情节_,贪腐令人心悸!如此众多的省部级以上高官案件被查 办也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一大批被打下的“老虎”或将陆续站上被告席受审 ②羊年开始的头几周,新片内容多数围绕“骗”字打转,有趣的是,的骗术和 电影水准相当一致,高有所高,低有所低,“骗”中之王也是片中之王。 ③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中央巡视组首轮巡视情况汇报时曾明确表态,反腐巡视不 能看人看地方下“菜碟”,对领导同志工作过的地方,不能,要全部扫描。 A.耸人听闻蔚为大观优柔寡断B.骇人听闻洋洋大观投鼠忌器 C.耸人听闻洋洋大观投鼠忌器D.骇人听闻蔚为大观优柔寡断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有关侯仁之,还有许多故事,有关他的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有关他的求学 经历、赤子之心。 晚年,先生长居燕园。95 岁之前,燕园的师生还能经常看见先生的身影。 近些年来,先生已久卧病榻。 如今,尽管先生已驾鹤西去,但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如未名湖畔那尊石碑,提 醒着后人,爱脚下一方土地,珍视一段历史和过往,不能让一座城市失去记忆…… (节选自 2013 年 10 月 24 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 分) A.侯仁之在燕京大学毕业后,担任历史系主任顾颉刚的助手。在一个周末,他 在玉泉山西侧发现了流向北京的引水槽。 B.侯仁之发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一文,表明他完成了学术思想上 质的飞跃,创立了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标志着他对历史地理学在理论认识上的 成熟。 C.侯仁之在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时,利物浦大学地理系的创办人以及现代历史 地理学最重要的奠基人和建设者达比教授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D.侯仁之应邀到美国和加拿大讲学时,接触到《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之后积极努力,终于使我国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 E.本文攫取了侯仁之人生的若干片段,描写他热爱祖国,坚持自己的思想,不 断求学进取和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事迹,体现了一位学者的伟大人格和奉献精 神。 (2)侯仁之是怎样打开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大门”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侯仁之有哪些美好的精神品质?请简要分析和概括。(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为什么侯仁之被称为“我国申遗第一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 共 80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去年查办 28 老虎情节 ,贪腐令人心悸!如此众多的省部级以上高官案件被查 办也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一大批被打下的“老虎”或将陆续站上被告席受审。 ②羊年开始的头几周,新片内容多数围绕“骗”字打转,有趣的是, 的骗术和 电影水准相当一致,高有所高,低有所低,“骗”中之王也是片中之王。 ③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中央巡视组首轮巡视情况汇报时曾明确表态,反腐巡视不 能看人看地方下“菜碟”,对领导同志工作过的地方,不能 ,要全部扫描。 A.耸人听闻 蔚为大观 优柔寡断 B.骇人听闻 洋洋大观 投鼠忌器 C.耸人听闻 洋洋大观 投鼠忌器 D.骇人听闻 蔚为大观 优柔寡断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战略构想的逐步实施,新疆作为向西开放的桥头 堡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战略地位更为凸显。 B.越南人学习中文的势头近年来蓬勃发展,双方虽然因南海紧张局势而关系恶 化,但是越南的“中文热”没有降温 C.有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石材外贸发生了高增长的态势。广东云浮、福建南安 作为我国两大石材出口基地,已占到全球石材贸易额的百分之十五以上 D.整治行动中发现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电动车存在超重、超速等违规现象,有些电 动车经改装后时速可达每小时60公里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街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哲学能够拓宽人的视野,开启探求事物一般和本质属性的新境界。人们的日常经 验认识面对的是具体问题,追求的是个别事物的特殊本质 哲学在本质和现象的矛盾统一中,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使人的认识插上新的翅 膀、跃上新的高度 ①一般是从个别中抽取出来的,是分析和综合的结果,只有认识一般才能更深刻 地把握个别 ②任何事物都以现象进入人的视野,哲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透过现象揭示本 质、认识规律 ③但个别是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的,没有不具备一般本性的个别,也没有脱离个 别的一般本性 ④由个别上升到一般,再由一般回复到个别 ⑤经验认识的局限性还表现在经常囿于事物的现象而忽视事物的本质 ⑥是认识的飞跃,也是哲学独具的认识功能 A.③②④⑥⑤①B.②①③⑤④⑥C.③①④⑥⑤②D.④①③⑤⑥② 16.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回答问题。(6分) 2014年某省居民人均收入状况比较表 城乡 地 城镇农村某省南部某省中部某省北部 人均收入(元)20552 8004 7623 3606 增长率(%)10.5948.91.7127 【注】2014年,该省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2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2%。 根据以上数据,请你写出三点结论 (1)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 路”的战略构想。此战略构想一经提出即刻受到国际社会的髙度重视,得到了沿 途各国的广泛支持,国内相关省市更是摩拳擦掌,①_。一年来,我国与相关国 家和地区组织以创新的合作模式,就共建“一带一路”作出巨大努力,以点带面 从线到片,全方位推进沿途国家双边和区域合作,取得可喜进展。②,承接古 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被誉为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战 略构想,③_,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 六、写作(60分)
A.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战略构想的逐步实施,新疆作为向西开放的桥头 堡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战略地位更为凸显。 B.越南人学习中文的势头近年来蓬勃发展,双方虽然因南海紧张局势而关系恶 化,但是越南的“中文热”没有降温。 C.有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石材外贸发生了高增长的态势。广东云浮、福建南安 作为我国两大石材出口基地,已占到全球石材贸易额的百分之十五以上。 D.整治行动中发现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电动车存在超重、超速等违规现象,有些电 动车经改装后时速可达每小时 60 公里。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街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哲学能够拓宽人的视野,开启探求事物一般和本质属性的新境界。人们的日常经 验认识面对的是具体问题,追求的是个别事物的特殊本质。 。 。 , 。 。 。 哲学在本质和现象的矛盾统一中,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使人的认识插上新的翅 膀、跃上新的高度。 ①一般是从个别中抽取出来的,是分析和综合的结果,只有认识一般才能更深刻 地把握个别 ②任何事物都以现象进入人的视野,哲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透过现象揭示本 质、认识规律 ③但个别是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的,没有不具备一般本性的个别,也没有脱离个 别的一般本性 ④由个别上升到一般,再由一般回复到个别 ⑤经验认识的局限性还表现在经常囿于事物的现象而忽视事物的本质 ⑥是认识的飞跃,也是哲学独具的认识功能 A.③②④⑥⑤① B.②①③⑤④⑥ C.③①④⑥⑤② D.④①③⑤⑥② 16.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回答问题。(6 分) 2014 年某省居民人均收入状况比较表 城 乡 地 区 城 镇 农 村 某省南部 某省中部 某省北部 人均收入(元)20552 8004 7623 5836 3606 增长率(%) 10.5 9.4 8.9 11.7 12.7 【注】2014 年,该省实现地方财政收入 3228.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2%。 根据以上数据,请你写出三点结论。 (1) (2) (3)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 路”的战略构想。此战略构想一经提出即刻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得到了沿 途各国的广泛支持,国内相关省市更是摩拳擦掌,① 。一年来,我国与相关国 家和地区组织以创新的合作模式,就共建“一带一路”作出巨大努力,以点带面、 从线到片,全方位推进沿途国家双边和区域合作,取得可喜进展。② ,承接古 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被誉为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战 略构想,③ ,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一天,妈妈带着小男孩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男孩,就打 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抓一把糖果。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动作。几次的 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他的口袋中。回到家中,母亲好奇地问 小男孩,为什么没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板抓呢?小男孩回答:“我想老板的手 比较大,他抓的一定比我抓的多很多!”妈妈高兴吻了一下小男孩的额头,说: “儿子真聪明!” 又一天,妈妈带着小男孩到另一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男孩 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抓一把糖果。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动作。几 次的邀请之后,老板象征性的抓了几颗糖果放进他的口袋中,比他自己能抓的少 得多。回到家中,母亲问小男孩,为什么没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板抓呢?小男 孩回答:“我认为老板的手大,他抓的一定比我抓的多很多,谁知道……”妈妈 拧了拧小男孩的小脸,说:“儿子真傻!”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请联系材料,结合自己的感悟,自拟题目,写 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 宜春市2015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D(强加因果,清明节被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体系当中,并非具有非常明显的 的民族特征的原因。信息见第3、4段。) 2.B(说的是它的特点,不能作为作者观点的依据。信息见第2段,ACD三项都 是作者表达观点的依据,信息源见第1、5、6段 3.A(陈述主体错误。由第1段可知“培育人们美好情操、发扬乐观向上的进取 精神”指的是我们的传统节日。B、C、D三项从不同侧面说明了我们的传统节日 存在的意义。信息见第5、6、7段。) 4.D(殆:通“怠”,懈怠。) 5.B(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6.B(“予以破格提拔”有误,文中的信息是“适欲官之,会帝崩”) 7.(1)当时有的人劝谏他说过于清静无为,将会因为身后的名声而失去现实的 利益。 得分点:“或”、“讥”、“玄静”、“以”、“失实”各1分 (2)在内心凭借忠诚使自己地位坚固,在外凭借法度自我约束,最终享有福运封 国,传福至今。 (得分点:“固”、“守”、“卒”、“祚”、“垂”各1分) 8.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借“寒云”“暮雪”,写环境的阴冷,抒发了诗人 送别友人的凄冷悲伤之情;(2分) ②烘托,“寒云”伴着友人而去,烘托出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悲凉心境;“暮雪” 伴着诗人而归,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后回家时的孤独悲伤之感。(3分) 9.①故园衰败之悲,诗人借衰草、寒云、暮雪写出了对故园衰败之悲;②送别 友人之悲,直言“自堪悲”,别后“掩泪空相向”,写出送别友人的悲伤;③感 叹身世之悲,小时丧父,多年客居他乡,在外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己;④社 会动乱之悲,“多难”写出了社会动荡,“风尘何处期”写出因社会动荡,与友 人相见无期的悲伤。(每点2分,答对3点满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有一天,妈妈带着小男孩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男孩,就打 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抓一把糖果。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动作。几次的 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他的口袋中。回到家中,母亲好奇地问 小男孩,为什么没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板抓呢?小男孩回答:“我想老板的手 比较大,他抓的一定比我抓的多很多!”妈妈高兴吻了一下小男孩的额头,说: “儿子真聪明!” 又一天,妈妈带着小男孩到另一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男孩, 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抓一把糖果。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动作。几 次的邀请之后,老板象征性的抓了几颗糖果放进他的口袋中,比他自己能抓的少 得多。回到家中,母亲问小男孩,为什么没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板抓呢?小男 孩回答:“我认为老板的手大,他抓的一定比我抓的多很多,谁知道……”妈妈 拧了拧小男孩的小脸,说:“儿子真傻!”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请联系材料,结合自己的感悟,自拟题目,写 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 宜春市 2015 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D(强加因果,清明节被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体系当中,并非具有非常明显的 的民族特征的原因。信息见第 3、4 段。) 2.B(说的是它的特点,不能作为作者观点的依据。信息见第 2 段,ACD 三项都 是作者表达观点的依据,信息源见第 1、5、6 段) 3.A(陈述主体错误。由第 1 段可知“培育人们美好情操、发扬乐观向上的进取 精神”指的是我们的传统节日。B、C、D 三项从不同侧面说明了我们的传统节日 存在的意义。信息见第 5、6、7 段。) 4.D(殆:通“怠”,懈怠。) 5.B(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6.B(“予以破格提拔”有误,文中的信息是“适欲官之,会帝崩”) 7.(1)当时有的人劝谏他说过于清静无为,将会因为身后的名声而失去现实的 利益。 (得分点:“或”、“讥”、“玄静”、“以”、“失实”各 1 分) (2)在内心凭借忠诚使自己地位坚固,在外凭借法度自我约束,最终享有福运封 国,传福至今。 (得分点:“固”、“守”、“卒”、“祚”、“垂”各 1 分) 8.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借“寒云”“暮雪”,写环境的阴冷,抒发了诗人 送别友人的凄冷悲伤之情;(2 分) ②烘托,“寒云”伴着友人而去,烘托出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悲凉心境;“暮雪” 伴着诗人而归,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后回家时的孤独悲伤之感。(3 分) 9. ①故园衰败之悲,诗人借衰草、寒云、暮雪写出了对故园衰败之悲;②送别 友人之悲,直言“自堪悲”,别后“掩泪空相向”,写出送别友人的悲伤;③感 叹身世之悲,小时丧父,多年客居他乡,在外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己;④社 会动乱之悲,“多难”写出了社会动荡,“风尘何处期”写出因社会动荡,与友 人相见无期的悲伤。(每点 2 分,答对 3 点满分)
10.(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飞湍瀑流争喧豗,碔崖转石万壑雷.(3)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11.(1)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给分。(A.没有运用 “比喻”手法,而“喜上眉梢”是双关手法。B.“因为留在家乡只会忍受贫穷” 有误,原因是老人肯定年轻人的闯荡精神。C.“表明村民比梅宗更关注老人的喜 好,更理解老人的精神”有误,只是说明梅宗忘了祖宗,被利益冲昏了头脑。 (2)在情节方面,“梅花灯”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如梅鹤老人酷爱扎梅花灯,老 人慕名前来寻商机遭拒;老人送梅花灯给岀村闯荡的年轻人;政府勒令全村搬迁, 老人以死明志,年轻人提梅花灯为他送行。(3分)在人物塑造方面,它对突出 梅鹤老人的鲜明形象也有重要作用。如梅鹤老人爱扎梅花灯,体现了他对民族传 统工艺的坚守。(3分) 3①梅鹤老人继承了客家人艰苦创业的传统,对传承本族文化有责任心和使命 感。②对故土充满眷念甚至到了与之共存忘的地步。③对后辈关心爱护,鼓励年 轻后辈出外闯荡。(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4)①村民们的自发送葬行为,表明村民对梅鹤老人以死明志和安土重迁的情结 的理解和敬重。②送葬中梅宗的行为与村民的提醒构成对比,预示着后辈人对老 人精神的背弃和不理解,使小说结尾意味深长。③搬迁令下,梅鹤老人选择自杀, 送葬队伍几里长,提醒读者反思当代社会追求经济发展的方式。④小说以送葬终 篇,主题表达显得言而未尽,悬而未决,留给读者多角度解读的空间,这也正是 小说的魅力所在。(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小说主旨、技巧效果等角度分析, 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 12.(1)答D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A当时对水槽的作用只是推 想。B根据原文第7、8段信息,侯仁之“完成了学术思想上质的飞跃,创立了 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应是他留学回到燕京大学之时。C根据原文第6段信息, 利物浦大学地理系的创办人是罗士培。) (2)①①师从顾颉刚教授,开始了学术研究的新领域。②对北京玉泉山西侧水 槽的观察,成为他研究北京水源的第一手资料。③在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时,受 到罗士培、达比的影响:回到燕京大学时完成思想飞跃,打破传统的桎梏。④发 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建立历史地理科学。(答对三点即可给满分) (3)①观察细致,具有探索精神。发现玉泉山上的石水槽,推想这是过去的引 水槽,由此发现了北京城的水源。②打破常规,具有创新精神。在思想上打破了 传统沿革地理学桎梏,创立了现代历史地理学。③情系祖国,具有爱国精神。为 城市建设和中国“申遗”等作出了巨大贡献。④和蔼可亲,知识渊博。与师生 起观看流星雨,和他们讲述北京的那些人、事。(答对三点即可给满分) (4)①国内很少人知道《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时,侯仁之第一次了 解这个公约。②外国人对中国寻常城砖感兴趣,引起他沉思。③侯之仁以全国正 协委员的身份,为中国尽早参加《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提案呼吁,并 为我国加入这个公约而多方奔走,使中国终于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的缔约国 ④l987年起,中国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 界遗产名录》,侯仁之应记首功。(每答对一点给2分) 13.B(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 的景象,多指文物等。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事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骇人听 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投鼠忌器:想用东西打老鼠
10.(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3)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11. (1)答 E 给 3 分,答 D 给 2 分,答 A 给 1 分;答 B、C 不给分。(A.没有运用 “比喻”手法,而“喜上眉梢”是双关手法。B.“因为留在家乡只会忍受贫穷” 有误,原因是老人肯定年轻人的闯荡精神。C.“表明村民比梅宗更关注老人的喜 好,更理解老人的精神”有误,只是说明梅宗忘了祖宗,被利益冲昏了头脑。) (2)在情节方面,“梅花灯”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如梅鹤老人酷爱扎梅花灯,老 人慕名前来寻商机遭拒;老人送梅花灯给出村闯荡的年轻人;政府勒令全村搬迁, 老人以死明志,年轻人提梅花灯为他送行。(3 分)在人物塑造方面,它对突出 梅鹤老人的鲜明形象也有重要作用。如梅鹤老人爱扎梅花灯,体现了他对民族传 统工艺的坚守。(3 分) (3)①梅鹤老人继承了客家人艰苦创业的传统,对传承本族文化有责任心和使命 感。②对故土充满眷念甚至到了与之共存忘的地步。③对后辈关心爱护,鼓励年 轻后辈出外闯荡。(每点 2 分,言之成理即可。) (4)①村民们的自发送葬行为,表明村民对梅鹤老人以死明志和安土重迁的情结 的理解和敬重。②送葬中梅宗的行为与村民的提醒构成对比,预示着后辈人对老 人精神的背弃和不理解,使小说结尾意味深长。③搬迁令下,梅鹤老人选择自杀, 送葬队伍几里长,提醒读者反思当代社会追求经济发展的方式。④小说以送葬终 篇,主题表达显得言而未尽,悬而未决,留给读者多角度解读的空间,这也正是 小说的魅力所在。(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小说主旨、技巧效果等角度分析, 言之成理即可,每点 2 分。) 12.(1)答 D 给 3 分,答 E 给 2 分,答 A 给 1 分。(A 当时对水槽的作用只是推 想。B 根据原文第 7、8 段信息,侯仁之“完成了学术思想上质的飞跃,创立了 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应是他留学回到燕京大学之时。C 根据原文第 6 段信息, 利物浦大学地理系的创办人是罗士培。) (2)①①师从顾颉刚教授,开始了学术研究的新领域。②对北京玉泉山西侧水 槽的观察,成为他研究北京水源的第一手资料。③在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时,受 到罗士培、达比的影响;回到燕京大学时完成思想飞跃,打破传统的桎梏。④发 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建立历史地理科学。(答对三点即可给满分) (3)①观察细致,具有探索精神。发现玉泉山上的石水槽,推想这是过去的引 水槽,由此发现了北京城的水源。②打破常规,具有创新精神。在思想上打破了 传统沿革地理学桎梏,创立了现代历史地理学。③情系祖国,具有爱国精神。为 城市建设和中国“申遗”等作出了巨大贡献。④和蔼可亲,知识渊博。与师生一 起观看流星雨,和他们讲述北京的那些人、事。(答对三点即可给满分) (4)①国内很少人知道《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时,侯仁之第一次了 解这个公约。②外国人对中国寻常城砖感兴趣,引起他沉思。③侯之仁以全国正 协委员的身份,为中国尽早参加《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提案呼吁,并 为我国加入这个公约而多方奔走,使中国终于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的缔约国。 ④1987 年起,中国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 界遗产名录》,侯仁之应记首功。(每答对一点给 2 分) 13.B(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 的景象,多指文物等。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事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骇人听 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投鼠忌器:想用东西打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