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现代文阅读(本题三篇阅读,共35分) (一)一般论述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儒家“情理结构”的哲学价值 儒家所关心的“情”始终不离生活,而生活本身也是情理合一的。需要强调的是, 儒家情感晢学从未走向唯情论或泛情论,动物性的欲与社会性的理被交融为 这就是所谓的“情理结构”。回归到人类情感的角度,儒家哲学给人们带来的最 新启示在于:在人性结构当中,“情”到底会扮演何种角色? 儒家的“情理结构”来自孔子的仁学,但“仁”究竟是怎么来的?在孔子那里起 码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将外在的“礼”归于内在的“仁”。周公制礼作乐,规范 了外在的礼乐,而孔子则释礼归仁。但孔子更希望“人者仁也”,也就是每个人 要“依仁”而行。另一个则是仁的“巫史传统”之源头,“巫”被理性化为 “礼”,而礼乐当中仍包蕴巫的感性要素。巫传统不仅可以被视为天人合一的始 基,也可以被看作人与仁相交通的基座。所以,从“巫”到“礼”再到“仁”, 更不用说“乐”本身,皆含深情。 孔子之“仁”是一种合“礼”之情,也是一种“理”化之情,在儒学那里,情理 始终是合一的。情理结构的生理根基并不是源自单纯生理的食色情欲,而是一种 自然而然生发的、向善而生成的深层情感,但这种情感又是被社会化的,是通过 人文教化与濡化而成的。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即每个 人从己出发,所要达仁,仁就会来。孔子重在先有求仁、达仁之心、之志,进而 付诸践行,所谓“仁道不远,行之即是”。这样一来,所欲、所求与所行达至合 仁自然而然就会来。而仁之所以能来的前提便是“性相近也”,人人皆有感 通而近似的仁之心,而此心就是有“情”的,亦是可以感同身受的。 所以,孔子认为,“克己复礼”、复归于仁,仁就来临,仁与人才合体为一。孔 子的“成己之学”,心理动力就在于“欲仁”,而欲本身也是一种道德的情感动 力。仁并不是从“先验结构”中来的,西方哲学所追寻的理念、天国与物自体是 高蹈于虚处的,而仁则是实实在在就在“践履”当中的。这种中西差异的根本在 于,西方晢学走的是理性主义的道路,而中国哲学恰恰由于重情而另辟一条智慧 之途。仁就来自人自己,无须外求于纯理,这是孔子儒学的大智慧 在儒家看来,“情”在人性结构中扮演的角色是一始一终的,既是发端又是终端。 所谓“始”,就是“道始于情”,这是人性结构的根基所本。此处之“情”,不 仅是人类普遍源发的情状,而且也是人类根基共有的情感。所谓“终”,则为“孔 颜乐处”,这是人性结构的境界追求。所以说,儒家情感哲学的“执两用中”就 在于:从现实出发上是“道始于情”,在生存境界上为“孔颜乐处”,所谓“执 两”(一始一终)而“用中”(度的把握),这才是当今儒家创造性转化出来的 当代智慧之一。 (摘自2015年10月28日《光明日报》,作者刘悦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的“情理结构”来自孔子的仁学,其源头一是将外在的“礼”归于内在 的“仁”,二是仁的“巫史传统” B.“巫”“礼”“仁”“乐”皆含深情,巫传统不仅可以被视为天人合一的基 座,也可以被看作人与仁相交通的始基
江西省宜春市 2017 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三篇阅读,共 35 分) (一)一般论述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儒家“情理结构”的哲学价值 儒家所关心的“情”始终不离生活,而生活本身也是情理合一的。需要强调的是, 儒家情感哲学从未走向唯情论或泛情论,动物性的欲与社会性的理被交融为一, 这就是所谓的“情理结构”。回归到人类情感的角度,儒家哲学给人们带来的最 新启示在于:在人性结构当中,“情”到底会扮演何种角色? 儒家的“情理结构”来自孔子的仁学,但“仁”究竟是怎么来的?在孔子那里起 码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将外在的“礼”归于内在的“仁”。周公制礼作乐,规范 了外在的礼乐,而孔子则释礼归仁。但孔子更希望“人者仁也”,也就是每个人 要“依仁”而行。另一个则是仁的“巫史传统”之源头,“巫”被理性化为 “礼”,而礼乐当中仍包蕴巫的感性要素。巫传统不仅可以被视为天人合一的始 基,也可以被看作人与仁相交通的基座。所以,从“巫”到“礼”再到“仁”, 更不用说“乐”本身,皆含深情。 孔子之“仁”是一种合“礼”之情,也是一种“理”化之情,在儒学那里,情理 始终是合一的。情理结构的生理根基并不是源自单纯生理的食色情欲,而是一种 自然而然生发的、向善而生成的深层情感,但这种情感又是被社会化的,是通过 人文教化与濡化而成的。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即每个 人从己出发,所要达仁,仁就会来。孔子重在先有求仁、达仁之心、之志,进而 付诸践行,所谓“仁道不远,行之即是”。这样一来,所欲、所求与所行达至合 一,仁自然而然就会来。而仁之所以能来的前提便是“性相近也”,人人皆有感 通而近似的仁之心,而此心就是有“情”的,亦是可以感同身受的。 所以,孔子认为,“克己复礼”、复归于仁,仁就来临,仁与人才合体为一。孔 子的“成己之学”,心理动力就在于“欲仁”,而欲本身也是一种道德的情感动 力。仁并不是从“先验结构”中来的,西方哲学所追寻的理念、天国与物自体是 高蹈于虚处的,而仁则是实实在在就在“践履”当中的。这种中西差异的根本在 于,西方哲学走的是理性主义的道路,而中国哲学恰恰由于重情而另辟一条智慧 之途。仁就来自人自己,无须外求于纯理,这是孔子儒学的大智慧。 在儒家看来,“情”在人性结构中扮演的角色是一始一终的,既是发端又是终端。 所谓“始”,就是“道始于情”,这是人性结构的根基所本。此处之“情”,不 仅是人类普遍源发的情状,而且也是人类根基共有的情感。所谓“终”,则为“孔 颜乐处”,这是人性结构的境界追求。所以说,儒家情感哲学的“执两用中”就 在于:从现实出发上是“道始于情”,在生存境界上为“孔颜乐处”,所谓“执 两”(一始一终)而“用中”(度的把握),这才是当今儒家创造性转化出来的 当代智慧之一。 (摘自 2015 年 10 月 28 日《光明日报》,作者刘悦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的“情理结构”来自孔子的仁学,其源头一是将外在的“礼”归于内在 的“仁”,二是仁的“巫史传统”。 B.“巫”“礼”“仁”“乐”皆含深情,巫传统不仅可以被视为天人合一的基 座,也可以被看作人与仁相交通的始基
C.孔子之“仁”是一种合“礼”之情、“理”化之情,这种情感又被社会化, 是通过人文教化与濡化而成的。 D.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欲仁”是孔子“成己之学”的心理动力 而欲本身也是一种道德的情感动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情理结构”中的动物性的欲与社会性的理融为一体,因而使儒家“情理结 构”的情感晢学不会走向唯情论或泛情论 B.周公制礼作乐,规范了外在的礼乐,孔子则强调释礼归仁,更希望“人者仁 也”,也就是要每个人“依仁”而行。 C.儒学“情理结构”始终维持情理合一,其生理根基是源自一种自然而然生发 的、向善而生成的深层情感。 D.孔子认为先要有求仁、达仁之心之志,进而付诸践行,使所欲、所求与所行 达至合一,这样仁自然而然就会来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人皆有感通而近似的仁之心,而此心就是有“情”的,亦是可以感同身受 的,这“性相近也”是仁之所以能来的前提 B.西方哲学追求的是一种虚幻,走的是理性主义的道路,而中国哲学由于重情 而另辟一条无须外求于纯理的智慧之途。 C.回归到人类情感的角度,儒家晢学告诉人们,在人性结构中,“情”所扮演 的角色是一始一终的,既是发端又是终端 D.儒家情感晢学具体表述为“执两用中”,意思是说从现实出发上讲究“道始 于情”,在生存境界上追求“孔颜乐处” 1.B(表述有误,应将“基座”与“始基”调换位置。见第2段) 2.A(强加因果,应为“儒家情感哲学从未走向唯情论或泛情论,动物性的欲与 社会性的理被交融为一,这就是所谓的“情理结构”。”见第1段) 3.D(“道始于情”“孔颜乐处”只能界说“执两”,“用中”应为度的把握 见第5段)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任继愈:大师风范空谷幽兰 2016年4月2日,春日里的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已有15年历史的“文津讲坛” 在这里第815次开讲。像以往的800多个周末一样,读者从四面八方会聚到临琼 楼二层的报告厅,聆听名家高论,享受文化的滋养。只是,最近的七年间,人群 中少了那位拄着拐杖的敦厚长者一一任继愈 任继愈出生于山东省平原县望族,他的名字包含了“继承韩愈”之意 “七七事变”爆发,正在北京大学晢学系读书的他随校南迁,参加了“湘黔滇旅 行团”,这次历时68天、徒步1300多公里的“长征”,让他目睹中国的现实并 叹服于这个伟大民族的坚韧:农村破败,旧屋紧闭。轿夫们吸得起鸦片戒不起 买盒鸦片1毛钱,戒烟一个月不能工作,没饭吃。他的人生理想和学术方向由此 转变,“我深信研究高深的学问,不能离开哺育我的这块灾难深重的中国土地。 从此,我带着一种沉重的心情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 任继愈师承汤用彤、贺麟、熊十力等名家,长期在北大哲学系任教,创办了中国 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学术研究卓有成就,但他最大的功绩,是竭力保存 中华文化的薪火
C.孔子之“仁”是一种合“礼”之情、“理”化之情,这种情感又被社会化, 是通过人文教化与濡化而成的。 D.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欲仁”是孔子“成己之学”的心理动力, 而欲本身也是一种道德的情感动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情理结构”中的动物性的欲与社会性的理融为一体,因而使儒家“情理结 构”的情感哲学不会走向唯情论或泛情论。 B.周公制礼作乐,规范了外在的礼乐,孔子则强调释礼归仁,更希望“人者仁 也”,也就是要每个人“依仁”而行。 C.儒学“情理结构”始终维持情理合一,其生理根基是源自一种自然而然生发 的、向善而生成的深层情感。 D.孔子认为先要有求仁、达仁之心之志,进而付诸践行,使所欲、所求与所行 达至合一,这样仁自然而然就会来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人皆有感通而近似的仁之心,而此心就是有“情”的,亦是可以感同身受 的,这“性相近也”是仁之所以能来的前提。 B.西方哲学追求的是一种虚幻,走的是理性主义的道路,而中国哲学由于重情 而另辟一条无须外求于纯理的智慧之途。 C.回归到人类情感的角度,儒家哲学告诉人们,在人性结构中,“情”所扮演 的角色是一始一终的,既是发端又是终端。 D.儒家情感哲学具体表述为“执两用中”,意思是说从现实出发上讲究“道始 于情”,在生存境界上追求“孔颜乐处”。 1.B(表述有误,应将“基座”与“始基”调换位置。见第 2 段) 2.A(强加因果,应为“儒家情感哲学从未走向唯情论或泛情论,动物性的欲与 社会性的理被交融为一,这就是所谓的“情理结构”。”见第 1 段) 3.D(“道始于情”“孔颜乐处”只能界说“执两”,“用中”应为度的把握。 见第 5 段)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任继愈:大师风范空谷幽兰 2016 年 4 月 2 日,春日里的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已有 15 年历史的“文津讲坛”, 在这里第 815 次开讲。像以往的 800 多个周末一样,读者从四面八方会聚到临琼 楼二层的报告厅,聆听名家高论,享受文化的滋养。只是,最近的七年间,人群 中少了那位拄着拐杖的敦厚长者——任继愈。 任继愈出生于山东省平原县望族,他的名字包含了“继承韩愈”之意。 “七七事变”爆发,正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的他随校南迁,参加了“湘黔滇旅 行团”,这次历时 68 天、徒步 1300 多公里的“长征”,让他目睹中国的现实并 叹服于这个伟大民族的坚韧:农村破败,旧屋紧闭。轿夫们吸得起鸦片戒不起—— 买盒鸦片 1 毛钱,戒烟一个月不能工作,没饭吃。他的人生理想和学术方向由此 转变,“我深信研究高深的学问,不能离开哺育我的这块灾难深重的中国土地。 从此,我带着一种沉重的心情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 任继愈师承汤用彤、贺麟、熊十力等名家,长期在北大哲学系任教,创办了中国 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学术研究卓有成就,但他最大的功绩,是竭力保存 中华文化的薪火
在生命的最后30年,他却把学术工作一压再压,投入到古籍文献的整理出版工 作之中。他认为,中华文化是有生命力的、活着的文化,它支撑着中华民族几千 年间屹立不倒。文化的再次繁荣不是等来的,要靠长期的积累。本着这种文化自 觉,他组织和主持了《中华大藏经》《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中华大典》和 “二十四史”点校本及《清史稿》修订等一系列国家大型文化工程。 这些多是绵延十几年难以完成的浩大工程,每一项,他都会亲力亲为,从不做挂 名主编:点将选人、选题、写提纲、审阅点校,动辄写六七百字的编辑意见。拿 《中华大典》来说,这是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文化出版工程,1990年国务院 批准,至今尚未完成。它参照现代图书分类方法,对先秦至1911年中国优秀文 化典籍进行梳理汇编,共分24典,含110余分典,收书2万多部,总字数8亿, 规模是《永乐大典》的两倍。任继愈不仅担任总编辑,还兼任《哲学典》和《宗 教典》的主编 1987年5月,任继愈就任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馆长。国家图书馆就 此恢复了知名学者担任馆长的传统,任继愈也开启了守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程 任继愈清楚地知道,图书馆收藏的目的是为了流通。他大事着眼,小事用功 设置专藏阅览室,关注图书编目工作,收集名家手稿,开创文献缩微事业……发 现大量普通公众进入国图仅仅是借阅普通书籍,他敏锐意识到中国图书馆事业发 展不平衡,遂在当选为人大代表期间不断呼吁和建议发展社区公共图书馆。2002 年,国图出版社将镇馆之宝《永乐大典》劫余卷帙161册仿真再版;2005年, 他又呼吁将馆藏文津阁《四库全书》影印出版,嘉惠学林。 任继愈力主开设“文津讲坛”,不但自己亲自登台,还以90高龄之身不辞劳苦 地策划选题,亲自邀请红学家周汝昌、历史学家张岂之、经济学家厉以宁等担任 主讲人,使文津讲坛成为推广优秀文化的重镇。任继愈积极支持“部级领导干部 历史文化讲座”,曾三登讲坛,主讲《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经验》《关于道德经》 《今日看易经》。 2009年,93岁的任继愈辞世。斯人已逝,但风范长存。 《中华大典》办、中宣部出版局伍杰说,1988年任老接受《中华大典》总主编 的聘任时,没有一分钱的报酬,他却义不容辞,他主编的《哲学典》是最先完成 的。21世纪初,国家投资了一些钱,给他一些报酬他不要。后来给他一张补助 卡,告诉他可以领取补贴工资,他笑了笑说:“我不要。”将卡退回到办公室放 着,始终没取过一分钱。 国家图书馆编审曹月堂回忆说,《中华大典》有关儒学部分,出清样后编者和出 版方发生分歧,任老当机立断:返工重审。出版方急于出版,说最好赶在任老 90大寿前出版,任先生毫不客气地说:“我从来不考虑做寿的事!”几个人又 做了4个月。与任老相交20年,“想到他,就不感到孤独;想到他,就对自己 有要求” 子夏说君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任老为学为人的特质,如 空谷幽兰,让人难以忘怀。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张稚丹,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任继愈的胞弟、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说:家兄认为“儒佛道是中华传统文化 的主要载体”,他用毕生精力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嫁接在一起。“文 革”前他因质疑日丹诺夫对哲学的定义被称为修正主义,险划右派;“文革”中 不参与“批儒评法”让江青光火;“文革”后他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坚持
在生命的最后 30 年,他却把学术工作一压再压,投入到古籍文献的整理出版工 作之中。他认为,中华文化是有生命力的、活着的文化,它支撑着中华民族几千 年间屹立不倒。文化的再次繁荣不是等来的,要靠长期的积累。本着这种文化自 觉,他组织和主持了《中华大藏经》《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中华大典》和 “二十四史”点校本及《清史稿》修订等一系列国家大型文化工程。 这些多是绵延十几年难以完成的浩大工程,每一项,他都会亲力亲为,从不做挂 名主编:点将选人、选题、写提纲、审阅点校,动辄写六七百字的编辑意见。拿 《中华大典》来说,这是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文化出版工程,1990 年国务院 批准,至今尚未完成。它参照现代图书分类方法,对先秦至 1911 年中国优秀文 化典籍进行梳理汇编,共分 24 典,含 110 余分典,收书 2 万多部,总字数 8 亿, 规模是《永乐大典》的两倍。任继愈不仅担任总编辑,还兼任《哲学典》和《宗 教典》的主编。 1987 年 5 月,任继愈就任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馆长。国家图书馆就 此恢复了知名学者担任馆长的传统,任继愈也开启了守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程。 任继愈清楚地知道,图书馆收藏的目的是为了流通。他大事着眼,小事用功—— 设置专藏阅览室,关注图书编目工作,收集名家手稿,开创文献缩微事业……发 现大量普通公众进入国图仅仅是借阅普通书籍,他敏锐意识到中国图书馆事业发 展不平衡,遂在当选为人大代表期间不断呼吁和建议发展社区公共图书馆。2002 年,国图出版社将镇馆之宝《永乐大典》劫余卷帙 161 册仿真再版;2005 年, 他又呼吁将馆藏文津阁《四库全书》影印出版,嘉惠学林。 任继愈力主开设“文津讲坛”,不但自己亲自登台,还以 90 高龄之身不辞劳苦 地策划选题,亲自邀请红学家周汝昌、历史学家张岂之、经济学家厉以宁等担任 主讲人,使文津讲坛成为推广优秀文化的重镇。任继愈积极支持“部级领导干部 历史文化讲座”,曾三登讲坛,主讲《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经验》《关于道德经》 《今日看易经》。 2009 年,93 岁的任继愈辞世。斯人已逝,但风范长存。 《中华大典》办、中宣部出版局伍杰说,1988 年任老接受《中华大典》总主编 的聘任时,没有一分钱的报酬,他却义不容辞,他主编的《哲学典》是最先完成 的。21 世纪初,国家投资了一些钱,给他一些报酬他不要。后来给他一张补助 卡,告诉他可以领取补贴工资,他笑了笑说:“我不要。”将卡退回到办公室放 着,始终没取过一分钱。 国家图书馆编审曹月堂回忆说,《中华大典》有关儒学部分,出清样后编者和出 版方发生分歧,任老当机立断:返工重审。出版方急于出版,说最好赶在任老 90 大寿前出版,任先生毫不客气地说:“我从来不考虑做寿的事!”几个人又 做了 4 个月。与任老相交 20 年,“想到他,就不感到孤独;想到他,就对自己 有要求”。 子夏说君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任老为学为人的特质,如 空谷幽兰,让人难以忘怀。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张稚丹,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任继愈的胞弟、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说:家兄认为“儒佛道是中华传统文化 的主要载体”,他用毕生精力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嫁接在一起。“文 革”前他因质疑日丹诺夫对哲学的定义被称为修正主义,险划右派;“文革”中 不参与“批儒评法”让江青光火;“文革”后他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坚持
又被当成左的靶子。但他坚信,经过自己深思熟虑、反复论证的观点是正确的, “世间没有纯学术。但有一点可以说,我写的,完全是我想通了的”。 ②任继愈坚信在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将迎来有史以来又一轮新的文化高潮。我们这 辈人最应该做的是文献整理工作,给后人、给文化发展高峰打基础。(国家图 书馆馆长韩永进)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从“文津讲坛”写起,自然引出本文的传主一力主开设“文津讲 坛”的任继愈先生,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任老的深切缅怀之情。 B.任老积极投身古籍文献的整理出版工作,组织和主持了一系列国家大型文化 工程,在保存和传承中华文化薪火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C.任老开设的“文津讲坛”和“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分别针对社会 大众和高级领导干部,他都曾经多次登台开讲,听众受益颇多。 D.任继愈认为儒佛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他用毕生精力将马克思主义 和中国传统文化嫁接在一起,曾被人当成批判的靶子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任继愈选择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求学方向,一方 面源于他名字中“继承韩愈”的内涵,更由于抗战时他随校南迁的一段人生经 历 B.曾师从汤用彤、贺麟、熊十力等名家,任继愈学术研究卓有成就,但他一生 最主要的时间精力都致力于保存中华文化的薪火。 C.任继愈有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他认为中华文化支撑着中华民族几 千年屹立不倒,他坚信在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将迎来有史以来又一轮新的文化高 潮 D.《中华大典》是共和国成立以来编写完成的最大的文化出版工程,规模是《永 乐大典》的两倍,任继愈不仅担任总编辑,还兼任《哲学典》和《宗教典》的主 编 E.文章最后一段引用子夏对君子的评价,还用“空谷幽兰”的比喻与题目遥相 呼应,使文章结构紧凑,也流露出作者对任老的景仰和追思之情 6.文章题为“任继愈:大师风范,空谷幽兰”,试结合全文探究任继愈身上体现 出哪些可贵的精神品格?(5分) 4.C(“他都曾经多次登台开讲”的说法有误,文中说他在“部级领导干部历史 文化讲座”上三登讲坛,而“文津讲坛”只说他曾亲自登台,并没有说主讲过多 5.CE(A“一方面源于他名字中‘继承韩愈’的内涵”,从文中找不到充分的依 据。B“他一生最主要的时间精力都致力于保存中华文化的薪火”不正确,原文 是说“他最大的功绩,是竭力保存中华文化的薪火”。D“编写完成”有误,原 文“拿《中华大典》来说,这是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文化出版工程,1990年 国务院批准,至今尚未完成。”) 6.①爱国报国热情。抗战时随校南迁,他目睹灾难并叹服于这个伟大民族的坚韧 使他“带着一种沉重的心情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他的人生理想和 学术方向由此转变。 ②甘为人梯,埋头文献整理工作。任继愈学术研究卓有成效,但他坚信在未来 十年中国将迎来新一轮文化高潮,因而甘心埋头文献整理工作,给后人、给文 化发展高峰打基础
又被当成左的靶子。但他坚信,经过自己深思熟虑、反复论证的观点是正确的, “世间没有纯学术。但有一点可以说,我写的,完全是我想通了的”。 ②任继愈坚信在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将迎来有史以来又一轮新的文化高潮。我们这 一辈人最应该做的是文献整理工作,给后人、给文化发展高峰打基础。(国家图 书馆馆长韩永进)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头从“文津讲坛”写起,自然引出本文的传主----力主开设“文津讲 坛”的任继愈先生,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任老的深切缅怀之情。 B.任老积极投身古籍文献的整理出版工作,组织和主持了一系列国家大型文化 工程,在保存和传承中华文化薪火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C.任老开设的“文津讲坛”和“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分别针对社会 大众和高级领导干部,他都曾经多次登台开讲,听众受益颇多。 D.任继愈认为儒佛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他用毕生精力将马克思主义 和中国传统文化嫁接在一起,曾被人当成批判的靶子。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 A.任继愈选择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求学方向,一方 面源于他名字中“继承韩愈”的内涵,更由于抗战时他随校南迁的一段人生经 历。 B.曾师从汤用彤、贺麟、熊十力等名家,任继愈学术研究卓有成就,但他一生 最主要的时间精力都致力于保存中华文化的薪火。 C.任继愈有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他认为中华文化支撑着中华民族几 千年屹立不倒,他坚信在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将迎来有史以来又一轮新的文化高 潮。 D.《中华大典》是共和国成立以来编写完成的最大的文化出版工程,规模是《永 乐大典》的两倍,任继愈不仅担任总编辑,还兼任《哲学典》和《宗教典》的主 编。 E.文章最后一段引用子夏对君子的评价,还用“空谷幽兰”的比喻与题目遥相 呼应,使文章结构紧凑,也流露出作者对任老的景仰和追思之情。 6.文章题为“任继愈:大师风范,空谷幽兰”,试结合全文探究任继愈身上体现 出哪些可贵的精神品格?(5 分) 4.C(“他都曾经多次登台开讲”的说法有误,文中说他在“部级领导干部历史 文化讲座”上三登讲坛,而“文津讲坛”只说他曾亲自登台,并没有说主讲过多 次。) 5.CE(A“一方面源于他名字中‘继承韩愈’的内涵”,从文中找不到充分的依 据。B“他一生最主要的时间精力都致力于保存中华文化的薪火”不正确,原文 是说“他最大的功绩,是竭力保存中华文化的薪火”。D“编写完成”有误,原 文“拿《中华大典》来说,这是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文化出版工程,1990 年 国务院批准,至今尚未完成。”) 6.①爱国报国热情。抗战时随校南迁,他目睹灾难并叹服于这个伟大民族的坚韧, 使他“带着一种沉重的心情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他的人生理想和 学术方向由此转变。 ②甘为人梯,埋头文献整理工作。任继愈学术研究卓有成效,但他坚信在未来二 三十年中国将迎来新一轮文化高潮,因而甘心埋头文献整理工作,给后人、给文 化发展高峰打基础
③不避繁难,亲力亲为。他组织和主持了一系列国家大型文化工程,从不做挂名 主编,有时候担任总编辑,还兼任分典主编 ④淡泊名利,不计报酬。接受《中华大典》总主编聘任时,没有一分钱的报酬, 他却义不容辞。后来国家给他一些报酬他也不要,给他一张补助卡,他也始终没 有取过一分钱。 ⑤治学严谨,不急功近利。出版方急于赶在任老90大寿前出版《中华大典》有 关儒学部分,任老当机立断,坚持返工重审。 ⑥不畏强权,坚持学术观点。文革中不参与“批儒评法”让江青大为光火:文革 后他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坚持又被当成左的靶子。但他坚信,经过自己的 深思熟虑、反复论证的观点是正确的(答对5点即可,每点1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老锁匠 曹杰 琴江边上的水寨镇,是一个风光秀美的客家古镇。镇上有一条老街,斑驳的青石 板沿着街道铺开,被时光和步履打磨得干净而潮润。不过现在很少有人知道这条 老街了,更不用说老街深处这么一户锁匠铺了。 自从低焊钩锁、弹子锁普及后,老锁铺变得越来越冷清了。虽然没有客人,老锁 匠每天早上还是会准时打开铺子,在门口泡上一壶茶,握着那把祖辈传下的壶, 安静地品着祖辈传下来的味道。 三月的一个早晨,老锁匠照例在门口喝茶。这时,巷口来了个年轻人,路过锁匠 铺时停了下来。看着锁匠铺头上里挂着的老招牌,上门写着“制锁”两个苍劲有 力的大字,年轻人马上兴奋了起来。 “大爷,您也喜欢收藏古锁?”年轻人试探性地问一下 老人放下手中的老烟袋,抬头看了一眼年轻人说:“我是做锁的。”年轻人一听, 兴奋了起来,“我去参观一下您的锁铺,行吗?” 老人的脸上露出一丝尴尬,坐在那里没有说话 “不瞒您老人家,我喜欢收藏古锁,今天能与您认识也是缘分· 禁不住年轻人一番软磨硬泡,老人站起身来,带着他走进了尘封已久的锁铺 只见老旧的房子里摆了六七个铜炉子,虽然炉灰早已冷却,但是那些炉壁、钳子、 锉子都擦得干干净净。黑色的墙壁上挂着各式的锁,有圆形锁,半圆锁,长方锁, 还有八角形白铜雕花锁,谐音就是“福禄”的葫芦锁。每把锁都是件工艺品,展 示出老人精湛的制锁技艺,看得年轻人目不暇接,连连竖起大拇指。 老人的眼里闪过一丝亮光,正要向来者介绍古锁制作工艺的时候,年轻人突然来 了灵感 “这些锁都是锁上的吧?我应该不用钥匙就能都解开。”年轻人轻轻地说,但显 然他是很相信自己的解锁功夫的 老人只是淡淡一笑,说:“我做锁一辈子,从来没做过不用钥匙就能解开的锁。” “那我们就打个赌,要是我今天能解开,您就把这些锁送给我,要是解不开,我 就拜您为师。” 老锁匠正愁没有人延续这门技艺,今天一个好徒弟就这样送上门来了,年轻人的 话正中他的下怀 “好吧,那你就试试看吧。”老锁匠淡然一笑。 年轻人解开包袱,从一个小套子里面取出一支笔一样的东西伸进锁孔,那笔滴滴 地响了好一会儿,年轻人时而咬牙,时而皱眉,但古锁仍然未开
③不避繁难,亲力亲为。他组织和主持了一系列国家大型文化工程,从不做挂名 主编,有时候担任总编辑,还兼任分典主编。 ④淡泊名利,不计报酬。接受《中华大典》总主编聘任时,没有一分钱的报酬, 他却义不容辞。后来国家给他一些报酬他也不要,给他一张补助卡,他也始终没 有取过一分钱。 ⑤治学严谨,不急功近利。出版方急于赶在任老 90 大寿前出版《中华大典》有 关儒学部分,任老当机立断,坚持返工重审。 ⑥不畏强权,坚持学术观点。文革中不参与“批儒评法”让江青大为光火;文革 后他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坚持又被当成左的靶子。但他坚信,经过自己的 深思熟虑、反复论证的观点是正确的(答对 5 点即可,每点 1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老锁匠 曹杰 琴江边上的水寨镇,是一个风光秀美的客家古镇。镇上有一条老街,斑驳的青石 板沿着街道铺开,被时光和步履打磨得干净而潮润。不过现在很少有人知道这条 老街了,更不用说老街深处这么一户锁匠铺了。 自从低焊钩锁、弹子锁普及后,老锁铺变得越来越冷清了。虽然没有客人,老锁 匠每天早上还是会准时打开铺子,在门口泡上一壶茶,握着那把祖辈传下的壶, 安静地品着祖辈传下来的味道。 三月的一个早晨,老锁匠照例在门口喝茶。这时,巷口来了个年轻人,路过锁匠 铺时停了下来。看着锁匠铺头上里挂着的老招牌,上门写着“制锁”两个苍劲有 力的大字,年轻人马上兴奋了起来。 “大爷,您也喜欢收藏古锁?”年轻人试探性地问一下。 老人放下手中的老烟袋,抬头看了一眼年轻人说:“我是做锁的。”年轻人一听, 兴奋了起来,“我去参观一下您的锁铺,行吗?” 老人的脸上露出一丝尴尬,坐在那里没有说话。 “不瞒您老人家,我喜欢收藏古锁,今天能与您认识也是缘分……” 禁不住年轻人一番软磨硬泡,老人站起身来,带着他走进了尘封已久的锁铺。 只见老旧的房子里摆了六七个铜炉子,虽然炉灰早已冷却,但是那些炉壁、钳子、 锉子都擦得干干净净。黑色的墙壁上挂着各式的锁,有圆形锁,半圆锁,长方锁, 还有八角形白铜雕花锁,谐音就是“福禄”的葫芦锁。每把锁都是件工艺品,展 示出老人精湛的制锁技艺,看得年轻人目不暇接,连连竖起大拇指。 老人的眼里闪过一丝亮光,正要向来者介绍古锁制作工艺的时候,年轻人突然来 了灵感。 “这些锁都是锁上的吧?我应该不用钥匙就能都解开。”年轻人轻轻地说,但显 然他是很相信自己的解锁功夫的。 老人只是淡淡一笑,说:“我做锁一辈子,从来没做过不用钥匙就能解开的锁。” “那我们就打个赌,要是我今天能解开,您就把这些锁送给我,要是解不开,我 就拜您为师。” 老锁匠正愁没有人延续这门技艺,今天一个好徒弟就这样送上门来了,年轻人的 话正中他的下怀。 “好吧,那你就试试看吧。”老锁匠淡然一笑。 年轻人解开包袱,从一个小套子里面取出一支笔一样的东西伸进锁孔,那笔滴滴 地响了好一会儿,年轻人时而咬牙,时而皱眉,但古锁仍然未开
老锁匠脸上闪过一丝得意的微笑 “啪”!老锁匠那心爱的鎏金鱼形锁居然真的被打开了。紧接着,墙上的锁一把、 两把……全被解开了。 年轻人也不客气,解开一把就扔进包里,不一会儿解开的古锁就快要装满了年轻 人的行囊 老锁匠的眉头像巷口的榕树根一样,紧紧地绞在了一起。 愿赌服输,老人低下了头,自言自语地说:“都带走吧,都带走吧,一个也不要 留 年轻人更显得有些轻慢了,笑着背起行囊就要走。 突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年轻人的电话那边传来嘈杂的警车声。原来 县城一户人家发生了煤气泄漏,直接破门可能会导致爆炸,因此需要他帮忙开锁。 年轻人一听是急事,就连忙往外走。 老锁匠拦住年轻人,说他在县城有亲戚,想搭他的顺风车去。看着失落的老锁匠, 年轻人有些内疚,也就没有推辞,与老人一起上了停在巷子口的车, 在车上老锁匠才知道,原来年轻人是以开锁为职业的新客家人,技术在城里数一 数二。老人的心稍微宽慰了一点。 事故发生在一处老居民区里,穿过楼道就能闻到刺鼻的煤气味,发生煤气泄漏的 房间门口气味更是刺鼻,仿佛随时都会爆炸一样。 年轻人紧张地拿岀开锁工具,生怕擦出一点儿火花。他把耳朵贴在锁边,豆大的 汘珠不停地掉在地上,可锁就像被焊住了一样,纹丝不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煤气味越来越浓,年轻人的手抖得越来越厉害,已经完全没 有了在老人锁铺时的沉稳,可锁依旧纹丝不动。从眼神中能看得出,他是要放弃 “让我来试试吧。”老锁匠淡淡地说 年轻人虽然有些怀疑,但他仍然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一样,从门锁边移开。 只见老锁匠蹲下身,屏住呼吸,从腰上悬挂的钥匙串儿里拿出一根钢丝,轻轻地 探到锁孔里。他眼睛注视着锁孔,轻轻地拨弄着钢丝,时间和空气像凝固了一样, 让所有人都感到很压抑 时间又过去了一会儿,刺鼻的煤气味已经让人呼吸都有些困难了。 嗒 声清脆的声音,锁开了 年轻人怔怔地站在那里 老锁匠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微笑着说:“这是我开的第 把锁 那以后,人们发现水寨古街的锁匠铺多了一个年轻人。而没过多久,市面上多了 种新锁,锁型古雅大气,锁芯时尚精密,一时成为了顾客的新宠。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5年第7期)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年轻人来到锁匠铺看到“制锁”的标记就马上兴奋起来,可见,这个年轻人 对锁是非常感兴趣的,也为后文情节展开作铺垫 B.低焊钩锁、弹子锁普及后,老锁铺的生意惨淡,老锁匠只好闲下来,沉浸在 祖辈的技艺之中,这只能说明老锁匠是个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人 C.小说巧妙地设置悬念,如写年轻人开锁时,先写他故意不打开古锁,而后再 把把都打开,以向老锁匠炫耀,这样使情节跌宕起伏,故事更有可读性
老锁匠脸上闪过一丝得意的微笑。 “啪”!老锁匠那心爱的鎏金鱼形锁居然真的被打开了。紧接着,墙上的锁一把、 两把……全被解开了。 年轻人也不客气,解开一把就扔进包里,不一会儿解开的古锁就快要装满了年轻 人的行囊。 老锁匠的眉头像巷口的榕树根一样,紧紧地绞在了一起。 愿赌服输,老人低下了头,自言自语地说:“都带走吧,都带走吧,一个也不要 留…… 年轻人更显得有些轻慢了,笑着背起行囊就要走。 突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年轻人的电话那边传来嘈杂的警车声。原来 县城一户人家发生了煤气泄漏,直接破门可能会导致爆炸,因此需要他帮忙开锁。 年轻人一听是急事,就连忙往外走。 老锁匠拦住年轻人,说他在县城有亲戚,想搭他的顺风车去。看着失落的老锁匠, 年轻人有些内疚,也就没有推辞,与老人一起上了停在巷子口的车。 在车上老锁匠才知道,原来年轻人是以开锁为职业的新客家人,技术在城里数一 数二。老人的心稍微宽慰了一点。 事故发生在一处老居民区里,穿过楼道就能闻到刺鼻的煤气味,发生煤气泄漏的 房间门口气味更是刺鼻,仿佛随时都会爆炸一样。 年轻人紧张地拿出开锁工具,生怕擦出一点儿火花。他把耳朵贴在锁边,豆大的 汗珠不停地掉在地上,可锁就像被焊住了一样,纹丝不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煤气味越来越浓,年轻人的手抖得越来越厉害,已经完全没 有了在老人锁铺时的沉稳,可锁依旧纹丝不动。从眼神中能看得出,他是要放弃 了。 “让我来试试吧。”老锁匠淡淡地说。 年轻人虽然有些怀疑,但他仍然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一样,从门锁边移开。 只见老锁匠蹲下身,屏住呼吸,从腰上悬挂的钥匙串儿里拿出一根钢丝,轻轻地 探到锁孔里。他眼睛注视着锁孔,轻轻地拨弄着钢丝,时间和空气像凝固了一样, 让所有人都感到很压抑…… 时间又过去了一会儿,刺鼻的煤气味已经让人呼吸都有些困难了。 “嗒”,一声清脆的声音,锁开了! 年轻人怔怔地站在那里。 老锁匠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微笑着说:“这是我开的第一 把锁。” 那以后,人们发现水寨古街的锁匠铺多了一个年轻人。而没过多久,市面上多了 一种新锁,锁型古雅大气,锁芯时尚精密,一时成为了顾客的新宠。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5 年第 7 期)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年轻人来到锁匠铺看到“制锁”的标记就马上兴奋起来,可见,这个年轻人 对锁是非常感兴趣的,也为后文情节展开作铺垫。 B.低焊钩锁、弹子锁普及后,老锁铺的生意惨淡,老锁匠只好闲下来,沉浸在 祖辈的技艺之中,这只能说明老锁匠是个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人。 C.小说巧妙地设置悬念,如写年轻人开锁时,先写他故意不打开古锁,而后再 一把把都打开,以向老锁匠炫耀,这样使情节跌宕起伏,故事更有可读性
D.同样是开锁,年轻人依仗先进的技术,结果不能打开事故屋子的锁,而老锁 匠却能轻而易举地打开,以此表现了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技艺的主题 8.小说开头对水寨镇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9.小说中写了三次开锁,开锁的人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 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6分 7.A(B锁铺的生意不好,并不能说明老锁匠是个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人。C 年轻人开始打不开古锁并不是故意为之,这里也不能构成悬念。D老锁匠并不是 轻而易举打开锁的,小说还反映了人应该谦虚的主题。 8.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1分)②描写了古镇的街道特点,为后面的故事 叙述作了铺垫。(2分)③介绍了锁匠铺,为人物出场作了铺垫。(2分) 9.具体分析:①第一次年轻人在锁匠铺开锁,写出年轻人开锁手艺的髙明,表现 了年轻人的得意。②第二次是年轻人在事故现场开锁,最终他没有打开锁,表现 了他在大事来临时的紧张。③第三次是老锁匠在事故现场开锁,在危急关头,老 锁匠打开了锁,表现了他高超的技艺和谦虚的品格。(每点2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19分) 元澹,字行冲,以字显,后魏常山王素莲之后。少孤,养于外祖司农卿韦机。及 长,博学,尤通故训。及进士第,累迁通事舍人。狄仁杰器之。尝谓仁杰曰:“下 之事上,譬富家储积以自资也,脯腊蹊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疾疢。门下充 旨味者多矣,愿以小人备一药石,可乎?”仁杰笑曰:“君正吾药笼中物,不可 日无也。 景云中,授太常少卿。行冲以系出拓拔,恨史无编年,乃撰《魏典》三十篇,事 详文约,学者尚之。初,魏明帝时,河西柳谷出石,有牛继马之象。魏收以晋元 帝乃牛氏子冒司马姓,以著石符。行冲谓昭成皇帝名犍,继晋受命,独此可以当 之。有人破古冢得铜器,似琵琶,身正圆,人莫能辨。行冲曰:“此阮咸所作器 也。”命易以木,弦之,其声亮雅,乐家遂谓之“阮咸”。 开元初,罢太子詹事,出为岐州刺史,兼关内按察使。自以书生,非弹治才,固 辞。入为右散骑常侍、东都副留守。嗣彭王子志谦坐仇人告变,考讯自诬,株蔓 数十人,行冲察其枉,列奏见原。四迁大理卿,不乐法家,固谢所居官,改左散 骑常侍,封常山县公。充使检校集贤,再迁太子宾客、弘文馆学士。先是,马怀 素撰书志,褚无量校丽正四部书,业未卒,相次物故。诏行冲并代之。玄宗自注 《孝经》,诏行冲为疏,立于学官。以老罢丽正校书事, 初,魏光乘请用魏征《类礼》列于经,帝命行冲与诸儒集义作疏,将立之学,乃 引国子博士范行恭、四门助教施敬本采获刊缀为五十篇,上于官。于是右丞相张 说建言:“戴圣所录,向已千载,与经并立,不可罢。魏孙炎始因旧书擿类相比, 有如钞缀,诸儒共非之。至征更加整次,乃为训注,恐不可用。”帝然之,书留 中不出。行冲意诸儒间己,因著论自辩。俄丐致仕,十七年卒,年七十七,赠礼 部尚书,谥曰献。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五卷)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命易以木,弦之弦:弹奏 B.业未卒,相次物故卒:完成 C.有如钞缀,诸儒共非之钞缀:抄袭,连缀 D.俄丐致仕,十七年卒丐:请求
D.同样是开锁,年轻人依仗先进的技术,结果不能打开事故屋子的锁,而老锁 匠却能轻而易举地打开,以此表现了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技艺的主题。 8.小说开头对水寨镇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 分) 9.小说中写了三次开锁,开锁的人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 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6 分) 7.A(B 锁铺的生意不好,并不能说明老锁匠是个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人。C 年轻人开始打不开古锁并不是故意为之,这里也不能构成悬念。D 老锁匠并不是 轻而易举打开锁的,小说还反映了人应该谦虚的主题。) 8.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1 分)②描写了古镇的街道特点,为后面的故事 叙述作了铺垫。(2 分)③介绍了锁匠铺,为人物出场作了铺垫。(2 分) 9.具体分析:①第一次年轻人在锁匠铺开锁,写出年轻人开锁手艺的高明,表现 了年轻人的得意。②第二次是年轻人在事故现场开锁,最终他没有打开锁,表现 了他在大事来临时的紧张。③第三次是老锁匠在事故现场开锁,在危急关头,老 锁匠打开了锁,表现了他高超的技艺和谦虚的品格。(每点 2 分) 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19 分) 元澹,字行冲,以字显,后魏常山王素莲之后。少孤,养于外祖司农卿韦机。及 长,博学,尤通故训。及进士第,累迁通事舍人。狄仁杰器之。尝谓仁杰曰:“下 之事上,譬富家储积以自资也,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疾疢。门下充 旨味者多矣,愿以小人备一药石,可乎?”仁杰笑曰:“君正吾药笼中物,不可 一日无也。” 景云中,授太常少卿。行冲以系出拓拔,恨史无编年,乃撰《魏典》三十篇,事 详文约,学者尚之。初,魏明帝时,河西柳谷出石,有牛继马之象。魏收以晋元 帝乃牛氏子冒司马姓,以著石符。行冲谓昭成皇帝名犍,继晋受命,独此可以当 之。有人破古冢得铜器,似琵琶,身正圆,人莫能辨。行冲曰:“此阮咸所作器 也。”命易以木,弦之,其声亮雅,乐家遂谓之“阮咸”。 开元初,罢太子詹事,出为岐州刺史,兼关内按察使。自以书生,非弹治才,固 辞。入为右散骑常侍、东都副留守。嗣彭王子志谦坐仇人告变,考讯自诬,株蔓 数十人,行冲察其枉,列奏见原。四迁大理卿,不乐法家,固谢所居官,改左散 骑常侍,封常山县公。充使检校集贤,再迁太子宾客、弘文馆学士。先是,马怀 素撰书志,褚无量校丽正四部书,业未卒,相次物故。诏行冲并代之。玄宗自注 《孝经》,诏行冲为疏,立于学官。以老罢丽正校书事。 初,魏光乘请用魏征《类礼》列于经,帝命行冲与诸儒集义作疏,将立之学,乃 引国子博士范行恭、四门助教施敬本采获刊缀为五十篇,上于官。于是右丞相张 说建言:“戴圣所录,向已千载,与经并立,不可罢。魏孙炎始因旧书擿类相比, 有如钞缀,诸儒共非之。至征更加整次,乃为训注,恐不可用。”帝然之,书留 中不出。行冲意诸儒间己,因著论自辩。俄丐致仕,十七年卒,年七十七,赠礼 部尚书,谥曰献。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五卷)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命易以木,弦之 弦:弹奏 B.业未卒,相次物故 卒:完成 C.有如钞缀,诸儒共非之 钞缀:抄袭,连缀 D.俄丐致仕,十七年卒 丐:请求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说明的意见书,如“奏疏”; 也是对古书经典类的注解和对书籍注解的进一步注释,如“注疏”。 B.“右丞相”古代官职,丞相之一。南宋孝宗时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右丞 相的就是在皇帝右手站立的丞相,也称主相。基本上右丞相的官职大于左丞相。 C.“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如“永和初,出为河间相”。(范晔 《张衡传》) D.“赠”又叫“追赠”,指古代皇帝为已经去世的官员及其亲属给予的加封 “赠典”是指古代朝廷推恩重臣,把官爵授给已死官员而举行的典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行冲有见识。有人挖古墓得到一个形状像琵琶的铜器,人们都不能辨认 元行冲辨识是阮咸所作的乐器,让人用木头仿作了一个,果然能够演奏。 B.元行冲很有才学。他早年凭借书法闻名于世,长大后,学识渊博,通晓训诂 之学,考中进士后,多次升迁为通事舍人。 C.元行冲为人谦逊正直。朝廷曾让他出任岐州刺史,兼任关内按察合,可是他 自认为是一介书生,不是监察弹劾之才,就没有接受任命 D.元行冲为人申诉冤屈。嗣彭王之子李志谦因仇人告发而获罪,经受不住拷打 审讯就被迫认罪,株连了数十人,元行冲审查得知他们冤枉,上奏恕免了他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恨史无编年,乃撰《魏典》三十篇,事详文约,学者尚之。译文 (2)帝然之,书留中不出。行冲意诸儒间己,因著论自辩。译文: 10.A(原:原谅,宽恕) 11.D(“把官爵授给已死官员而举行的典礼”错,应为“把官爵授给官员已死父 母及祖先的典礼” 12.B(“他早年凭借书法闻名于世”分析有误,文中的“以字显”的意思是以他 的字“元冲”显名于世,这里的“字”不是书法的意思。) 13.(1)遗憾史书没有编年,于是撰写了《魏典》三十篇,记事详备而文字简洁, 学习的人们都推崇它。(“恨”“乃”“详”“约”“尚”各1分) (2)皇帝同意张说的建议,那书就留在宫中不再拿出来。元行冲猜测是儒生们 在离间自己,于是写文章给自己辩解。(“然”“意”“间”“著”“自辩”各 1分 参考译文 元澹,字行冲,以字“行冲”显名于世,是后巍常山王元素莲的后代。元行冲小 时候失去父母,寄养在外祖父司农卿韦机门下。等长大后,学识渊博,尤其通晓 训诂之学。等考中进士,多次升迁为通事舍人。狄仁杰很器重他。他曾经对狄仁 杰说:“下级侍奉上级,就像富贵人家积蓄钱财以备自用,脯腊胰等肉食是用 来提供补养的膳食,参术芝桂是用来预防疾病的。门下充陈的美味太多了,希望 能用小人备做一种药石,可以吗?”狄仁杰笑着说:“您正是我药笼中的药物, 不能一天没有啊。 景云年间,(元行冲被)授任太常少卿。元行冲因世系出自拓拔氏,遗憾史书没 有编年,于是撰写了《魏典》三十篇,记事详备而文字简洁,学习的人们都推崇 它。当初,魏明帝的时候,河西柳谷出产的石头,有牛跟在马后的形象。魏收因 晋元是牛氏之冒用司马姓,就说这石头是征兆。元行冲说昭成皇帝名叫犍,继晋 之后承受天命,只有此人可以担当。有人挖古墓得到一个铜器,形状像琵琶,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说明的意见书,如“奏疏”; 也是对古书经典类的注解和对书籍注解的进一步注释,如“注疏”。 B.“右丞相”古代官职,丞相之一。南宋孝宗时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右丞 相的就是在皇帝右手站立的丞相,也称主相。基本上右丞相的官职大于左丞相。 C.“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如“永和初,出为河间相”。(范晔 《张衡传》) D.“赠”又叫“追赠”,指古代皇帝为已经去世的官员及其亲属给予的加封。 “赠典”是指古代朝廷推恩重臣,把官爵授给已死官员而举行的典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行冲有见识。有人挖古墓得到一个形状像琵琶的铜器,人们都不能辨认, 元行冲辨识是阮咸所作的乐器,让人用木头仿作了一个,果然能够演奏。 B.元行冲很有才学。他早年凭借书法闻名于世,长大后,学识渊博,通晓训诂 之学,考中进士后,多次升迁为通事舍人。 C.元行冲为人谦逊正直。朝廷曾让他出任岐州刺史,兼任关内按察合,可是他 自认为是一介书生,不是监察弹劾之才,就没有接受任命。 D.元行冲为人申诉冤屈。嗣彭王之子李志谦因仇人告发而获罪,经受不住拷打 审讯就被迫认罪,株连了数十人,元行冲审查得知他们冤枉,上奏恕免了他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恨史无编年,乃撰《魏典》三十篇,事详文约,学者尚之。译文: (2)帝然之,书留中不出。行冲意诸儒间己,因著论自辩。译文: 10.A(原:原谅,宽恕) 11.D(“把官爵授给已死官员而举行的典礼”错,应为“把官爵授给官员已死父 母及祖先的典礼”) 12.B(“他早年凭借书法闻名于世”分析有误,文中的“以字显”的意思是以他 的字“元冲”显名于世,这里的“字”不是书法的意思。) 13.(1)遗憾史书没有编年,于是撰写了《魏典》三十篇,记事详备而文字简洁, 学习的人们都推崇它。(“恨”“乃”“详”“约”“尚”各 1 分) (2)皇帝同意张说的建议,那书就留在宫中不再拿出来。元行冲猜测是儒生们 在离间自己,于是写文章给自己辩解。(“然”“意”“间”“著”“自辩”各 1 分) 参考译文 元澹,字行冲,以字“行冲”显名于世,是后巍常山王元素莲的后代。元行冲小 时候失去父母,寄养在外祖父司农卿韦机门下。等长大后,学识渊博,尤其通晓 训诂之学。等考中进士,多次升迁为通事舍人。狄仁杰很器重他。他曾经对狄仁 杰说:“下级侍奉上级,就像富贵人家积蓄钱财以备自用,脯腊膎胰等肉食是用 来提供补养的膳食,参术芝桂是用来预防疾病的。门下充陈的美味太多了,希望 能用小人备做一种药石,可以吗?”狄仁杰笑着说:“您正是我药笼中的药物, 不能一天没有啊。” 景云年间,(元行冲被)授任太常少卿。元行冲因世系出自拓拔氏,遗憾史书没 有编年,于是撰写了《魏典》三十篇,记事详备而文字简洁,学习的人们都推崇 它。当初,魏明帝的时候,河西柳谷出产的石头,有牛跟在马后的形象。魏收因 晋元是牛氏之冒用司马姓,就说这石头是征兆。元行冲说昭成皇帝名叫犍,继晋 之后承受天命,只有此人可以担当。有人挖古墓得到一个铜器,形状像琵琶,器
身正圆,没能人能辨认。元行冲说:“这是阮咸所作的乐器。”命令人换成木头 制作,再装上弦,它的声音清亮雅致,演奏音乐的人于是叫它“阮咸” 开元初年,朝廷罢免元行冲太子詹事的官职,元行冲出任岐州刺史,兼任关内按 察使。元行冲自认为是一介书生,不是监察弹劾之才,坚持辞谢不接受。召入朝 廷任右散骑常侍、东都副留守。嗣彭王之子李志谦因仇人告发而获罪,拷打审讯 因经受不住就自己承认妄加给自己的罪,株连了数十个人,元行冲审察得知他们 冤枉,上奏恕免了他们。四次升迁大理卿,他不喜欢法家,坚持辞谢所任之官, 改任左散骑常侍,封常山县公。充任使检校集贤。两次升迁任太子宾客、弘文馆 学士。在这之前,马怀素撰写书志,褚无量在丽正殿校正四部书,事情没有完成, 相继去世。皇帝下诏让元行冲一并代替他们的职务。唐玄宗自己为《孝经》作注 下诏元行冲作疏,在学官中设立。因年老结束丽正殿校书之事。 当初,魏光乘请求把魏征的《类礼》列入经书中,皇帝命令元行冲和诸儒一起作 疏解,准备在学官中设立,于是他带领国子博士范行恭、四门助教施敬本采集删 减著为五十篇,进呈给朝廷。当时右丞相张说建议说:“戴圣所集录的,前后已 经有千年了,也经书并立,不可以废止。魏孙炎开始利用旧书接选类比,如同抄 袭连级在一起,儒生们一起非议他。到魏征再加以整理,以作注解,恐怕不能作 为经书来用。”皇帝同意张说的建议,那书就留在宫中不再拿出来。元行冲猜测 是儒生们在离间自己,于是写文章给自己辩解。不久请求退休,开元十七年去世, 享年77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叫献。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范尧夫彝叟兄弟 司马光 园僻青春深,衣寒积雨阕 中宵酒力散,卧对满窗月。 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 只疑玉壶冰,未应比明洁。 【注】本诗写于宋神宗西宁年间,王安石变法后,司马光处于政治上不得志时期 鲜于子骏、范氏兄弟聚饮南园,饮罢便留宿在那儿。夜半酒醒,写下这首诗,次 日早晨(诘朝)呈送给子骏等三人。尧夫,范仲淹次子。彝叟,范仲淹第三子纯礼。 14.下面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开头两句描写春雨,当时初春,连绵春雨方停,觉得身上衣裳难抵这料峭春寒。 B.“中宵”句表明诗人在与好友相聚痛饮时酩酊大醉,直到夜半方才清醒过来 C.“卧对”句是说诗人睁眼一看,只见满窗皓月正与他的卧处相对,十分晃眼。 D.“旁观”两句写深夜所感,此时游目旁观,侧耳远听,万象寂然,群动俱歇。 E.最后两句用“玉冰壶”意象比喻诗人高洁清白的品格,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 1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14.AE(A开头两句中的“青春”即春季,“阕”是终止的意思,表明春雨停止, 可见重在交代时节,而不是描写春雨。E“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不准确,当时 王安石推行新法,得到宋神宗的支持,而司马光极力反对,诗人用“玉冰壶”意 象是表明自己的忠心。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 15.①孤独寂寞。园林偏僻荒芜,以后,寒气袭人,夜半酒醒,辗转难眠,倍感 孤寂。②对高洁品性的坚守。以比玉壶冰海明洁的明月自喻,表明对自我操守的 坚守。③内心的压抑与委屈。尽管品性高洁却仍不被理解,政治上不得志,感到
身正圆,没能人能辨认。元行冲说:“这是阮咸所作的乐器。”命令人换成木头 制作,再装上弦,它的声音清亮雅致,演奏音乐的人于是叫它“阮咸”。 开元初年,朝廷罢免元行冲太子詹事的官职,元行冲出任岐州刺史,兼任关内按 察使。元行冲自认为是一介书生,不是监察弹劾之才,坚持辞谢不接受。召入朝 廷任右散骑常侍、东都副留守。嗣彭王之子李志谦因仇人告发而获罪,拷打审讯 因经受不住就自己承认妄加给自己的罪,株连了数十个人,元行冲审察得知他们 冤枉,上奏恕免了他们。四次升迁大理卿,他不喜欢法家,坚持辞谢所任之官, 改任左散骑常侍,封常山县公。充任使检校集贤。两次升迁任太子宾客、弘文馆 学士。在这之前,马怀素撰写书志,褚无量在丽正殿校正四部书,事情没有完成, 相继去世。皇帝下诏让元行冲一并代替他们的职务。唐玄宗自己为《孝经》作注, 下诏元行冲作疏,在学官中设立。因年老结束丽正殿校书之事。 当初,魏光乘请求把魏征的《类礼》列入经书中,皇帝命令元行冲和诸儒一起作 疏解,准备在学官中设立,于是他带领国子博士范行恭、四门助教施敬本采集删 减著为五十篇,进呈给朝廷。当时右丞相张说建议说:“戴圣所集录的,前后已 经有千年了,也经书并立,不可以废止。魏孙炎开始利用旧书接选类比,如同抄 袭连级在一起,儒生们一起非议他。到魏征再加以整理,以作注解,恐怕不能作 为经书来用。”皇帝同意张说的建议,那书就留在宫中不再拿出来。元行冲猜测 是儒生们在离间自己,于是写文章给自己辩解。不久请求退休,开元十七年去世, 享年 77 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叫献。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范尧夫彝叟兄弟 司马光 园僻青春深,衣寒积雨阕。 中宵酒力散,卧对满窗月。 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 只疑玉壶冰,未应比明洁。 【注】本诗写于宋神宗西宁年间,王安石变法后,司马光处于政治上不得志时期。 鲜于子骏、范氏兄弟聚饮南园,饮罢便留宿在那儿。夜半酒醒,写下这首诗,次 日早晨(诘朝)呈送给子骏等三人。尧夫,范仲淹次子。彝叟,范仲淹第三子纯礼。 14.下面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开头两句描写春雨,当时初春,连绵春雨方停,觉得身上衣裳难抵这料峭春寒。 B.“中宵”句表明诗人在与好友相聚痛饮时酩酊大醉,直到夜半方才清醒过来。 C.“卧对”句是说诗人睁眼一看,只见满窗皓月正与他的卧处相对,十分晃眼。 D.“旁观”两句写深夜所感,此时游目旁观,侧耳远听,万象寂然,群动俱歇。 E.最后两句用“玉冰壶”意象比喻诗人高洁清白的品格,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 1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14.AE(A 开头两句中的“青春”即春季,“阕”是终止的意思,表明春雨停止, 可见重在交代时节,而不是描写春雨。E“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不准确,当时 王安石推行新法,得到宋神宗的支持,而司马光极力反对,诗人用“玉冰壶”意 象是表明自己的忠心。答对一项给 2 分,两项给 5 分。) 15.①孤独寂寞。园林偏僻荒芜,以后,寒气袭人,夜半酒醒,辗转难眠,倍感 孤寂。②对高洁品性的坚守。以比玉壶冰海明洁的明月自喻,表明对自我操守的 坚守。③内心的压抑与委屈。尽管品性高洁却仍不被理解,政治上不得志,感到
压抑委屈。(每答对一点给2分,其中答对情感1分,分析1分。如有其他答案, 言之成理,分析到位也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角度写出战争激烈场面的诗句是 (2)《离骚》诗中,表现屈原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至死斗争的句子是: (3)李煜《虞美人》中将抽象的愁思形象化的诗句是:“ 16.(1)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 惩(3)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如果韩国不能在“萨德”问题上改弦更张,韩国与中国,包括与俄罗斯等其他 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肯定受损,中韩的贸易额、人员交流会急剧下降,甚至刚 性下滑,出现“硬着陆”。 ②广大新闻工作者感到,无论媒体介质如何变化,传播手段如何丰富,能够留下 来的新闻作品永远要有隽永的思想、深刻的问题和无可挑剔的文字, ③中央公布的八项规定,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诚为清规戒律,不容违反,它是 使我们的党风、政风日渐好转的重要保证。 ④经济学家认为,在当前经济回暖的情况下,假如过早地推出庞大的经济计划 可能会让已经取得的成果化为泡影,进而恶化就业形势。 ⑤群峰耸立,山势绵延,虽没有想象中的髙危峥嵘,但于静寂中尽情体味空谷足 音的韵味却依然是我所喜欢的。 A①②B.②④C.①⑤D.②③ 17.A(改弦更张: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 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无可挑剔:挑不出一点毛病或瑕疵,指 非常完美。清规戒律: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 合理的规章制度。感情色彩不符。化为泡影:多用来形容“希望、诺言、计划 等落空,句中形容“成果”。用错对象,此处应用“化为乌有”。空谷足音:在 空寂的山谷里听到别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望文生义。)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实施精准扶贫并非只是扶贫方式或手段的简单变换,而是针对贫困人口需求更 加多元化,结合不同帮扶对象的具体特点和现实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B.杰出的流行音乐创作者努力将严肃音乐的表现力与通俗音乐的积极因素相互 交融,巧妙嫁接多种艺术元素,拓宽流行音乐的表现内涵和审美空间。 C.加快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是推动落实“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 家战略和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举措。 D.我们见证着中国互联网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无到有的发展历史,也身处中 国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不断迈进的进程中。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腐败是“国之殇”,治理腐败是立国之本,①治理腐败的唯一路径,是社会主义 的民主制度建设。②我们的价值多么普世,③我们的教育多么感人,④没有实实
压抑委屈。(每答对一点给 2 分,其中答对情感 1 分,分析 1 分。如有其他答案, 言之成理,分析到位也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共 5 分。)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角度写出战争激烈场面的诗句是:“___, ____”。 (2)《离骚》诗中,表现屈原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至死斗争的句子是:“__, ___?” (3)李煜《虞美人》中将抽象的愁思形象化的诗句是:“___”。 16.(1)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 惩(3)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第Ⅱ卷表达题共 80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如果韩国不能在“萨德”问题上改弦更张,韩国与中国,包括与俄罗斯等其他 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肯定受损,中韩的贸易额、人员交流会急剧下降,甚至刚 性下滑,出现“硬着陆”。 ②广大新闻工作者感到,无论媒体介质如何变化,传播手段如何丰富,能够留下 来的新闻作品永远要有隽永的思想、深刻的问题和无可挑剔的文字。 ③中央公布的八项规定,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诚为清规戒律,不容违反,它是 使我们的党风、政风日渐好转的重要保证。 ④经济学家认为,在当前经济回暖的情况下,假如过早地推出庞大的经济计划, 可能会让已经取得的成果化为泡影,进而恶化就业形势。 ⑤群峰耸立,山势绵延,虽没有想象中的高危峥嵘,但于静寂中尽情体味空谷足 音的韵味却依然是我所喜欢的。 A①②B.②④C.①⑤D.②③ 17.A(改弦更张: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 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无可挑剔:挑不出一点毛病或瑕疵,指 非常完美。清规戒律: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 合理的规章制度。感情色彩不符。化为泡影:多用来形容“希望、诺言、计划” 等落空,句中形容“成果”。用错对象,此处应用“化为乌有”。空谷足音:在 空寂的山谷里听到别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望文生义。)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实施精准扶贫并非只是扶贫方式或手段的简单变换,而是针对贫困人口需求更 加多元化,结合不同帮扶对象的具体特点和现实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B.杰出的流行音乐创作者努力将严肃音乐的表现力与通俗音乐的积极因素相互 交融,巧妙嫁接多种艺术元素,拓宽流行音乐的表现内涵和审美空间。 C.加快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是推动落实“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 家战略和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举措。 D.我们见证着中国互联网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无到有的发展历史,也身处中 国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不断迈进的进程中。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腐败是“国之殇”,治理腐败是立国之本,①治理腐败的唯一路径,是社会主义 的民主制度建设。②我们的价值多么普世,③我们的教育多么感人,④没有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