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为例,说明烈性噬菌体的侵染过程 1.附着:是病毒与寄主之间高度特异性的相互作用,病毒外部的蛋白 能与寄主表面的特殊好受体结合。 2.侵入:(各种噬菌体不一样)大概是先与细胞壁特异性结合,释放溶 菌酶溶解细胞壁成一个小孔,将DNA注进细胞内。 3.复制:侵染开始后,噬菌体以本身DNA为模板,由寄主RNA聚合酶催 化,复制形成噬菌体mRNA,翻译而形成噬菌体所需酶类,可以修饰寄主 RNA聚合酶,被修饰过的RNA聚合酶能进一步转录噬菌体的基因。 4.装配与释放:噬菌体与壳体蛋白质的装配为成熟过程,有侵染力的 噬菌体颗粒,释放时能产生两种蛋白质,一是破坏细胞膜的噬菌体编 码蛋白质,另一是噬菌体溶菌酶.前着破坏细胞膜,后者破坏细胞壁, 然后寄主细胞破裂,病毒突然爆发式释放出来。 Alfred Hershey和Martha Chase首先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 35$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然后,用噬菌体 分别侵染上述大肠杆菌,从而制备出DNA中含有32P或蛋白质中含有 35$的噬菌体。用这两种不同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去感染细菌就可以根 据其放射活性将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被感染的细胞上定位。他们 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些噬菌体注入细菌细胞内的是32P标记物而不是3 5S标记物。第一个实验是把35S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吸附几 分钟后,离心除去没有吸附上的噬菌体,收集沉淀(噬菌体一细菌混 合物),将沉淀悬浮后再一次离心,收集上清液和沉淀,分别测定放 射性活性,发现80%的放射活性存在于上清液中,沉淀中只有20%的
放射活性,这是由于在在这期间大部分吸附的噬菌体已经将其DNA注 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与细菌解离进入上清液,但仍然有少部分留在细 菌细胞壁上,后来证明沉淀中的20%放射活性确实是由于尾丝与细菌 表面结合太紧,以至于搅拌器也不容易把它除去。用32P标记的噬 菌体和细菌混合,用上述方法同样处理后实验结果差别很大,70%的 放射活性在沉淀里,而30%的放射活性在上清液里。在上清液的30% 的放射活性可能是由于搅拌细菌时破裂产生的。(几年后发现有些缺 损噬菌体粒子不能将其DNA注入到细菌中去)。把这些沉淀悬浮在生 长培养基中重新保温,发现能够产生子代噬菌体的细菌同时也具有从 亲代噬菌体转移32P到细菌细胞中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