蕈菌 草菌(mushroom)又称伞菌、担子菌,也是一个通俗名称,通常 是指那些能形成大型肉质子实体的真菌,包括大多数担子菌类和极少 数的子寰菌类。从外表来看,草菌不像微生物,因此过去一直是植物 学的研究对象,但从其进化历史、细胞构造、早期发育特,点、各种生 物学特性和研究方法等多方面来考察,都可证明它们与其他典型的微 生物一显微真菌却完全一致。事实上,若将其大型子实体理解为一 般真菌菌落在陆生条件下的特化与高度发展形式,则草菌就与其他真 菌无异了。 草菌广泛分布于地球各处,在森林落叶地带更为丰富。它们与人 类的关系密切,其中可供食用的种类就有2000多种,目前已利用的食 用菌约有400种,其中约50种已能进行人工栽培,如常见的双孢蘑 菇、木耳、银耳、香菇、平菇、草菇、金针菇和竹荪等:新品种有杏 鲍菇、珍香红菇、柳松菇、茶树菇、阿魏菇和真姬菇等:还有许多种 可供药用,例如灵芝、云芝和猴头等:少数有毒或引起木材朽烂的种 类则对人类有害。 在草菌的发育过程中,其菌丝的分化可明显地分成5个阶段:① 形成一级菌丝:担孢子萌发,形成由许多单核细胞构成的菌丝,称一 级菌丝:②形成二级菌丝:不同性别的一级菌丝发生接合后,通过质 配形成了由双核细胞构成的二级菌丝,它通过独特的“锁状联合”, 即形成嚎状突起而连合两个细胞的方式不断使双核细胞分裂,从而使 菌丝尖端不断向前延伸:③形成三级菌丝:到条件合适时,大量的二
级菌丝分化为多种菌丝束,即为三级菌丝;④形成子实体:菌丝束在 适宜条件下会形成菌蕾,然后再分化、膨大成大型子实体:⑤产生担 孢子:子实体成熟后,双核菌丝的顶端膨大,细胞质变浓厚,在膨大 的细胞内发生核配形成二倍体的核。二倍体的核经过减数分裂和有丝 分裂,形成4个单倍体子核。这时顶端膨大细胞发育为担子,担子上 部随即突出4个梗,每个单倍体子核进入一个小梗内,小梗顶端膨胀 生成担孢子。 锁状联合的形成过程极为巧妙:当双核菌丝尖端细胞分裂时,在 两个细胞核之间菌丝侧生一个钩状短枝,一个核进入短枝内,另一个 核留在菌丝内。两个核同时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4个核。分裂后 短枝中的一个子核退回到菌丝尖端。此时,钩状短枝向后弯曲生长接 触到菌丝壁,形成拱桥形。菌丝中分裂后的两个核之一趋向前端,同 时拱桥正下方两核之间产生一个横隔。短枝尖端与菌丝壁接触处细胞 壁溶解,短枝中的一个核回到菌丝中生长尖端后面的一个细胞内,并 生出另一个横隔将这个菌丝细胞与短枝隔开,最终在菌丝上就增加了 一个双核细胞。 蕈菌的最大特征是形成形状、大小、颜色各异的大型肉质子实体。 典型的蔓菌,其子实体是由顶部的菌盖(包括表皮、菌肉和菌褶)、 中部的菌柄(常有菌环和菌托)和基部的菌丝体三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