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孟子》二章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胡一之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疏通文句,识记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以及本文出现的通假字、常见虚词 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在诵读中感受孟子的文气和语势,学会运用譬喻和寓言说理的方法使议论具有说服 力和感染力。 3、理解孟子思想中“义”与“气”的意义与联系,了解孟子“性善论”在文中的体现 及其“取义”、“养气”之说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说明:“舍生取义”、“浩然之气”是本文体现的孟子思想的核心价值所在。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将 孟子“取义”、“养气”之说的本质(即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的道德信仰)揭示出来。鉴于当代学生 吋孔孟之道的疏离可在分析课文之前先借钱穆、黄仁宇、鲍鹏山等知名学者作家对孟子的精辟独到的评论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对作者及课文产生兴趣。花一定时间带领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诵读 中体会孟子充沛的文气与酣畅的语势。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历史、评传资料,让"亚圣″形象鲜活饱满,吸 引学生切实关注孟子的道德诉求与人格取向并鼓励他们在浩瀚历史长河中找岀躬身饯行孟子学说的例子。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本文生动形象的说理方法,理解孟子思想核心:“取义”、“养气”。 2、难点:理解文中表现出的与孔子同中有异的孟子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 说明:本文所选孟子两章属于先秦诸子散文发展到第二阶段的对话体论辩文,较之《论语》式的语录 体散文有了很大的发展。诵读此二章并充分感受孟子"气盛言宜”的论辩风格同时从文中提炼孟子思想的 核心价值所在是本篇课文的学习重点。而让学生能真正走近孟子,深刻理解文中表现出的不同于孔子的道 德理想与人格力量则是本文学习的难点。对于“取义″、“养气”之说的解释不难传授,但让学生从内心 深处认同传统儒家留给后世的这种高贵遗风,则需要教师细致真诚地引导。“孔孟″虽然常常相提并论 但两者之间亦有很大不同,需要在对《论语》、《孟子》等相关文本进行全面细致的阅读与比较之后,学 生方能略知一二。由于本文的重点并非孟子的政治思想,教师不必对孟子的“仁政”、“民本”、“王道 等思想做过多的延伸与拓展,而要尽量围绕孟子学说中有关道德实践与自我修养方面来展开教学工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课文1、说自己“平治天下,舍我其谁”,学生当能回忆其初「通过学生回忆,教师 激发兴趣{骂别人“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中课文《得道多助,补充,还原一个鲜活的孟 这样的话难道象是出自温良恭俭失道寡助》,但对孟子形象,激发学生对孟子
十六 《孟子》二章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 胡一之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疏通文句,识记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以及本文出现的通假字、常见虚词、 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在诵读中感受孟子的文气和语势,学会运用譬喻和寓言说理的方法使议论具有说服 力和感染力。 3、理解孟子思想中“义”与“气”的意义与联系,了解孟子“性善论”在文中的体现 及其“取义”、“养气”之说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说明:“舍生取义”、“浩然之气”是本文体现的孟子思想的核心价值所在。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将 孟子“取义”、“养气”之说的本质(即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的道德信仰)揭示出来。鉴于当代学生 对孔孟之道的疏离可在分析课文之前先借钱穆、黄仁宇、鲍鹏山等知名学者作家对孟子的精辟独到的评论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对作者及课文产生兴趣。花一定时间带领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诵读 中体会孟子充沛的文气与酣畅的语势。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历史、评传资料,让“亚圣”形象鲜活饱满,吸 引学生切实关注孟子的道德诉求与人格取向并鼓励他们在浩瀚历史长河中找出躬身饯行孟子学说的例子。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本文生动形象的说理方法,理解孟子思想核心:“取义”、“养气”。 2、难点:理解文中表现出的与孔子同中有异的孟子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 说明:本文所选孟子两章属于先秦诸子散文发展到第二阶段的对话体论辩文,较之《论语》式的语录 体散文有了很大的发展。诵读此二章并充分感受孟子“气盛言宜”的论辩风格同时从文中提炼孟子思想的 核心价值所在是本篇课文的学习重点。而让学生能真正走近孟子,深刻理解文中表现出的不同于孔子的道 德理想与人格力量则是本文学习的难点。对于“取义”、“养气”之说的解释不难传授,但让学生从内心 深处认同传统儒家留给后世的这种高贵遗风,则需要教师细致真诚地引导。“孔孟”虽然常常相提并论, 但两者之间亦有很大不同,需要在对《论语》、《孟子》等相关文本进行全面细致的阅读与比较之后,学 生方能略知一二。由于本文的重点并非孟子的政治思想,教师不必对孟子的“仁政”、“民本”、“王道” 等思想做过多的延伸与拓展,而要尽量围绕孟子学说中有关道德实践与自我修养方面来展开教学工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课文 激发兴趣 1、说自己“平治天下,舍我其谁”, 骂别人“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这样的话难道象是出自温良恭俭 学生当能回忆其初 中课文《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但对孟 通过学生回忆,教师 补充,还原一个鲜活的孟 子形象,激发学生对孟子
l让的儒家学者之口吗?这人偏偏子的了解多半仅限于其人其文的兴趣,有助于 正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孟子。请“亚圣”、儒家代表减轻对文言课文的畏难 同学回忆初中所学的孟子的相关人物等标签式概括。情绪,提起精神投入学 知识,说一说自己对孟子的理解。少数阅读面较广的学 2教师将需落实的文学常识补充生可能会表达一些独 整并进一步向同学介绍“你所到的认 不知道的孟子”,让大家了解孟 子高度的道德自信及其对待论敌 难免偏激的一面 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圈划课1、通过课堂圈划落实孟子文章的重要特点就 疏通文字下重要注释,初步理解文意:对序字词解释。争取当堂是气势充沛、雄辩滔滔, 概括要点疑难词句进行质疑。 掌握常用通假字:辟、不通过反复朗读不能深 落实重点2、请同学分小组讨论串译课文,得、与、乡、无、闵、解其味。针对文言篇目的 分别概括《鱼我所欲也》、《我:常见虚词:为、学习,尤其针对高三年级 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中心论点。恶、以、而、于等:的应考现实,教师仍需提 3、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时给予特殊句式:判断句、醒学生对文言现象及时 指导,提醒同学思考“义与“气”宾语前置等 纳、不懈积累。串译 的意义与联系,并明确“舍生取2、学生容易将《鱼我课文后的论点概括是否 义”乃人之本性正是作者性善所欲也》的论点误认精当是对该文言课文内 论”的体现,而浩然之气”文为是“舍生取义”,通容是否落实的一种整体 的观点也是孟子在“性善论”过串译课文明确论点反馈,有利于学生深入 中提倡充分发展人性中的“四应为:“舍生取义是解孟子相关的思想主张。 端”以完善保有人性的思想体人的本性 环节是落实基本 3从文中抓住原句明知识层面的内容,教师可 确“气”“是集义所根据学生程度确定课时 生者”一定要有义和长短。) 道的辅助配合,要在 内心长期积累而不能 靠外力刻意助长。 分析典型1、请学生选择自己比较欣赏的语1、《鱼我所欲也》中促进学生关注文本,结合 片段 富于情感色彩地朗诵出来。让采用譬喻手法的第一原文谈感受,避免空泛 揣摩精彩其他同学先猜一下这位同学为什节,采用排比手法的夸夸其谈、不着边际的玄 语言 认为这些语句值得朗读,再由第二节,《我善养吾想式鉴赏
让的儒家学者之口吗?这人偏偏 正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孟子。请 同学回忆初中所学的孟子的相关 知识,说一说自己对孟子的理解。 2、教师将需落实的文学常识补充 完整并进一步向同学介绍“你所 不知道的孟子”,让大家了解孟 子高度的道德自信及其对待论敌 难免偏激的一面。 子的了解多半仅限于 “亚圣”、儒家代表 人物等标签式概括。 少数阅读面较广的学 生可能会表达一些独 到的认识。 其人其文的兴趣,有助于 减轻对文言课文的畏难 情绪,提起精神投入学 习。 朗读课文 疏通文字 概括要点 落实重点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圈划课 下重要注释,初步理解文意;对 疑难词句进行质疑。 2、请同学分小组讨论串译课文, 分别概括《鱼我所欲也》、《我 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中心论点。 3、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时给予 指导,提醒同学思考“义”与“气” 的意义与联系,并明确“舍生取 义”乃人之本性正是作者“性善 论”的体现,而“浩然之气”一文 的观点也是孟子在“性善论” 中提倡充分发展人性中的“四 端”以完善保有人性的思想体 现。 1、通过课堂圈划落实 字词解释。争取当堂 掌握常用通假字:辟、 得、与、乡、无、闵、 辩;常见虚词:为、 恶、以、而、于等; 特殊句式:判断句、 宾语前置等。 2、学生容易将《鱼我 所欲也》的论点误认 为是“舍生取义”,通 过串译课文明确论点 应为:“舍生取义”是 人的本性。 3、从文中抓住原句明 确“气” “是集义所 生者”一定要有义和 道的辅助配合,要在 内心长期积累而不能 靠外力刻意助长。 孟子文章的重要特点就 是气势充沛、雄辩滔滔, 不通过反复朗读不能深 解其味。针对文言篇目的 学习,尤其针对高三年级 的应考现实,教师仍需提 醒学生对文言现象及时 归纳、不懈积累。串译 课文后的论点概括是否 精当是对该文言课文内 容是否落实的一种整体 反馈,有利于学生深入理 解孟子相关的思想主张。 (这一环节是落实基本 知识层面的内容,教师可 根据学生程度确定课时 长短。) 分析典型 片段 揣摩精彩 语言 1、请学生选择自己比较欣赏的语 句富于情感色彩地朗诵出来。让 其他同学先猜一下这位同学为什 么认为这些语句值得朗读,再由 1、《鱼我所欲也》中 采用譬喻手法的第一 节,采用排比手法的 第二节,《我善养吾 促进学生关注文本,结合 原文谈感受,避免空泛、 夸夸其谈、不着边际的玄 想式鉴赏
同学自己评价说明一下。 浩然之气》中的寓言(这一环节着眼于培养 2、引用历代文论家对孟子语言的故事,都可能是学生语言鉴赏能力。) 评述,比如“孟子长于譬喻”,选择的片段。明确譬 引导学生注意《我善养吾浩然之喻、寓言、排比的特 气》中寓言人物的语气 点和作用。 2、以“今日病矣 助苗长矣”为例,欣 赏孟子寓言中平白如 话,极为逼真,生动 风趣的语言。 读议结合1、请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将《鱼1、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学生过去对孟子的认识 深入探究我所欲也》与本单元已学课文《论比较分析,能在已学一般较为表浅化、标签 落实难点语》七则进行比较,在其中找出课文《论语》七则中化,到了高三阶段,教师 孟子传承孔子思想的证据,并加划出相关原句志士肖当就学生思想水平的提 以分析说明。 仁人,无求生以害仁,高做进一步的工作,提供 2就已学的内容来看孔子与孟子有杀身以成仁”(舍生文本进行细读只是第 的区别,并进一步从课外阅读中取义):“贫与贱,是步(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发现孟子不同于孔子的特点,总人之所恶也,不以其步);教会学生从文本 孟子的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及道得之,不去也”(不资料中提取同类论题、正 其对后世的影响。 食嗟来之食):“富与反论点进行辨析是第二 点拨:结合孔子与孟子的身世与贵,是人之所欲也,步;指导学生在思考中获 性格,结合他们所处的不同时代不以其道得之,不处得一些心得体会、一二独 背景进行分析 也”:“不义而富且贵,到的观点、较为完整的思 于我如浮云”(万钟则路,这是第三步 不辩礼义而受之,万(这一环节着眼于提高 钟于我何加焉)。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解决 2、讨论孟子不同于孔问题的能力。) 的性格与思想,在 交流拓展思路。 课后作业1、整理归纳本文出现的语言现按照要求,及时完成常规文言文知识的积累 拓展阅读象,做在作业本上 作业,选择优秀作业在每节课后都要强调,如 熟读课文,选择其一自行配乐供同学交流学习。有必要,教师可将语法要 朗诵并录制,同学间互相欣赏交 点提炼给学生。以录音的
同学自己评价说明一下。 2、引用历代文论家对孟子语言的 评述,比如“孟子长于譬喻”, 引导学生注意《我善养吾浩然之 气》中寓言人物的语气。 浩然之气》中的寓言 故事,都可能是学生 选择的片段。明确譬 喻、寓言、排比的特 点和作用。 2、以“今日病矣,予 助苗长矣”为例,欣 赏孟子寓言中平白如 话,极为逼真,生动 风趣的语言。 (这一环节着眼于培养 语言鉴赏能力。) 读议结合 深入探究 落实难点 1、请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将《鱼 我所欲也》与本单元已学课文《论 语》七则进行比较,在其中找出 孟子传承孔子思想的证据,并加 以分析说明。 2、就已学的内容来看孔子与孟子 的区别,并进一步从课外阅读中 发现孟子不同于孔子的特点,总 结孟子的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及 其对后世的影响。 点拨:结合孔子与孟子的身世与 性格,结合他们所处的不同时代 背景进行分析。 1、在阅读过程中学会 比较分析,能在已学 课文《论语》七则中 划出相关原句“志士 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舍生 取义);“贫与贱,是 人之所恶也,不以其 道得之,不去也”(不 食嗟来之食);“富与 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 也”;“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万钟则 不辩礼义而受之,万 钟于我何加焉)。 2、讨论孟子不同于孔 子的性格与思想,在 交流拓展思路。 学生过去对孟子的认识 一般较为表浅化、标签 化,到了高三阶段,教师 当就学生思想水平的提 高做进一步的工作,提供 文本进行细读只是第一 步(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一步);教会学生从文本 资料中提取同类论题、正 反论点进行辨析是第二 步;指导学生在思考中获 得一些心得体会、一二独 到的观点、较为完整的思 路,这是第三步。 (这一环节着眼于提高 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 课后作业 拓展阅读 1、整理归纳本文出现的语言现 象,做在作业本上。 2、熟读课文,选择其一自行配乐 朗诵并录制,同学间互相欣赏交 按照要求,及时完成 作业,选择优秀作业 供同学交流学`习。 常规文言文知识的积累 在每节课后都要强调,如 有必要,教师可将语法要 点提炼给学生。以录音的
形式落实对每个学生朗 3、选择阅读以下书目中感兴趣的 读能力的训练,通过互相 到两篇作品并写读后感(每篇 欣赏交流提起学生的兴 300字以上)。 ,认真对待这项口头作 (1)《道德文章》鲍鹏山 。拓展阅读及读后感 (2)《王者师与大丈夫》鲍鹏山 撰写有助于打开学生视 (3)《中国哲学简史·儒家的理 野并借文字表达促进思 主义派孟子》冯友兰 的深入与严谨。 (4)《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吼 》黄仁宇 (5)《国学概论·先秦诸子》钱 思路点拨 气势充沛、锋芒毕露、铺张扬厉、善于层层追问步步进逼,富于鼓动性一一本文选段充 分展示出孟子散文的典型风格特征。教师也可以把重点放在孟子论辩艺术上,结合写作训练 展开课堂教学。从譬喻等手法切入,引导学生欣赏孟子辩才无碍、气盛言宜的文风,并进 步学习掌握这种手法在写作实践中的灵活运用。由于课文选段集中体现了孟子的“大丈夫” 人格,教师也可以专门安排课时,提供充分的背景资料,从知人论世的角度促成学生交流思 考,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孟子独立精神与高尚人格的养成与个人性格元素、社会时代土壤的关 系,尤其是这种精神对后世的影响。如果有学生对孟子的逻辑与道德有疑问,教师也可以借 机展开讨论,将儒家、道家、法家,甚至于刑、墨、名等诸子百家的观点进行比较,务求让 学生对传统道德伦理能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生硬地接受或拒绝。 练习举隅 1、从《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中找出例证,简要说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孟子长于譬喻”,譬喻在现代修辞学中也被称为类比,请模仿《鱼我所欲也》中 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某个观点(可以选择下列某组观点中的一个进行尝试) (1)、人性本善/人性本恶。(完成练习后可参看《孟子·告子》中相关的辩论) (2)、内在的道德比外在的法制更重要/外在的法制比内在的道德更重要 (3)、爱情比生命更可贵/由比爱情更可贵/自由比生命更可贵 3、在学习了本单元十七、十八课(《指南录》后序、《左忠毅公逸事》)之后,思考 孟子的“浩然之气”对后世文人志士的影响
流。 3、选择阅读以下书目中感兴趣的 一到两篇作品并写读后感(每篇 300 字以上)。 (1)《道德文章》鲍鹏山 (2)《王者师与大丈夫》鲍鹏山 (3)《中国哲学简史·儒家的理 想主义派孟子》冯友兰 (4)《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孔 孟》黄仁宇 (5)《国学概论·先秦诸子》钱 穆 形式落实对每个学生朗 读能力的训练,通过互相 欣赏交流提起学生的兴 致,认真对待这项口头作 业。拓展阅读及读后感的 撰写有助于打开学生视 野并借文字表达促进思 考的深入与严谨。 思路点拨 气势充沛、锋芒毕露、铺张扬厉、善于层层追问步步进逼,富于鼓动性——本文选段充 分展示出孟子散文的典型风格特征。教师也可以把重点放在孟子论辩艺术上,结合写作训练 展开课堂教学。从譬喻等手法切入,引导学生欣赏孟子辩才无碍、气盛言宜的文风,并进一 步学习掌握这种手法在写作实践中的灵活运用。由于课文选段集中体现了孟子的“大丈夫” 人格,教师也可以专门安排课时,提供充分的背景资料,从知人论世的角度促成学生交流思 考,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孟子独立精神与高尚人格的养成与个人性格元素、社会时代土壤的关 系,尤其是这种精神对后世的影响。如果有学生对孟子的逻辑与道德有疑问,教师也可以借 机展开讨论,将儒家、道家、法家,甚至于刑、墨、名等诸子百家的观点进行比较,务求让 学生对传统道德伦理能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生硬地接受或拒绝。 练习举隅 1、从《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中找出例证,简要说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孟子长于譬喻”,譬喻在现代修辞学中也被称为类比,请模仿《鱼我所欲也》中 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某个观点(可以选择下列某组观点中的一个进行尝试)。 (1)、人性本善/人性本恶。(完成练习后可参看《孟子·告子》中相关的辩论) (2)、内在的道德比外在的法制更重要/外在的法制比内在的道德更重要 (3)、爱情比生命更可贵/自由比爱情更可贵/自由比生命更可贵 3、在学习了本单元十七、十八课(《指南录》后序 、《左忠毅公逸事》)之后,思考 孟子的“浩然之气”对后世文人志士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