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古诗文阅读精选 、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陶季直,丹阳秣陵人也。祖愍祖,宋广州刺史。父景仁,中散大夫。季 直早慧,愍祖甚爱异之。愍祖尝以四函银列置于前,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 独不取。人问其故,季直曰:“若有赐,当先父伯,不应度及诸孙,是故不取 愍祖益奇之。五岁丧母,哀若成人。初,母未病,令于外染衣①;卒后,家人始 赎,季直抱之号恸,闻者莫不酸感。及长好学,淡于荣利。起家桂阳王国侍郎、 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时人号曰“聘君”。父忧服阕,尚书令刘秉领丹阳 尹,引为后军主簿、领郡功曹。出为望蔡令,顷之以病免。时刘秉、袁粲以齐高 帝权势日盛,将图之,秉素重季直,欲与之定策。季直以袁、刘儒者,必致颠殒, 固辞不赴。俄而秉等伏诛。齐初,为尚书比部郎,时褚渊为尚书令,与季直素善, 频以为司空司徒主簿,委以府事。渊卒,尚书令王俭以渊有至行,欲谥为文孝公, 季直请曰:“文孝是司马道子谥,恐其人非具美,不如文简。”俭从之。季直又 请俭为渊立碑,终始营护,甚有吏节,时人美之。迁太尉记室参军。出为冠军司 马、东莞太守,在郡号为清和。还除散骑侍郎,领左卫司马,转镇西谘议参军, 齐武帝崩,明帝作相,诛锄异己,季直不能阿意,明帝颇忌之,乃出为辅国长史、 北海太守。边职上佐,素士罕为之者。或劝季直造门致谢,明帝既见,便留之, 以为骠骑谘议参军,兼尚书左丞。仍迁建安太守,政尚清静,百姓便之。还为中 书侍郎,迁游击将军、兼廷尉。梁台建,迁给事黄门侍郎。常称仕至二千石,始 愿毕矣,无为务人间之事,乃辞疾还乡里。天监初,就家拜太中大夫。高祖曰 “梁有天下,遂不见此人。”十年,卒于家,时年七十五。季直素清苦绝伦,又 屏居十余载,及死,家徒四壁,子孙无以殡敛,闻者莫不伤其 注释:①染衣:染服,僧衣。 (选自《梁书·陶季直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父忧服阕 忧:担心 B.与季直素 善:友好 C.领左卫司马 领:兼任 D.政尚清 尚:崇尚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陶季直“淡于荣利”的一组是( )(3分 ①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 ②起家桂阳王国侍朗、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 ③请俭为渊立碑,终始营护,甚有吏节 ④或劝季直造门致谢,明帝既见,便留之 ⑤无为务人间之事,乃辞疾还乡里 ⑥及死,家徒四壁,子孙无以殡敛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陶季直“早慧”,他的祖父陶愍祖“异之”,是“异”其“智”;此 后,陶季直面对祖父摆出的四匣子银子竟能首先考虑辈分有序,陶愍祖“益奇 之”,则是“奇”其“品
2011 届高考古诗文阅读精选 一、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陶季直,丹阳秣陵人也。祖愍祖,宋广州刺史。父景仁,中散大夫。季 直早慧,愍祖甚爱异之。愍祖尝以四函银列置于前,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 独不取。人问其故,季直曰:“若有赐,当先父伯,不应度及诸孙,是故不取。” 愍祖益奇之。五岁丧母,哀若成人。初,母未病,令于外染衣①;卒后,家人始 赎,季直抱之号恸,闻者莫不酸感。及长好学,淡于荣利。起家桂阳王国侍郎、 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时人号曰“聘君”。父忧服阕,尚书令刘秉领丹阳 尹,引为后军主簿、领郡功曹。出为望蔡令,顷之以病免。时刘秉、袁粲以齐高 帝权势日盛,将图之,秉素重季直,欲与之定策。季直以袁、刘儒者,必致颠殒, 固辞不赴。俄而秉等伏诛。齐初,为尚书比部郎,时褚渊为尚书令,与季直素善, 频以为司空司徒主簿,委以府事。渊卒,尚书令王俭以渊有至行,欲谥为文孝公, 季直请曰:“文孝是司马道子谥,恐其人非具美,不如文简。”俭从之。季直又 请俭为渊立碑,终始营护,甚有吏节,时人美之。迁太尉记室参军。出为冠军司 马、东莞太守,在郡号为清和。还除散骑侍郎,领左卫司马,转镇西谘议参军。 齐武帝崩,明帝作相,诛锄异己,季直不能阿意,明帝颇忌之,乃出为辅国长史、 北海太守。边职上佐,素士罕为之者。或劝季直造门致谢,明帝既见,便留之, 以为骠骑谘议参军,兼尚书左丞。仍迁建安太守,政尚清静,百姓便之。还为中 书侍郎,迁游击将军、兼廷尉。梁台建,迁给事黄门侍郎。常称仕至二千石,始 愿毕矣,无为务人间之事,乃辞疾还乡里。天监初,就家拜太中大夫。高祖曰: “梁有天下,遂不见此人。”十年,卒于家,时年七十五。季直素清苦绝伦,又 屏居十余载,及死,家徒四壁,子孙无以殡敛,闻者莫不伤其志焉。 注释:①染衣:染服,僧衣。 (选自《梁书·陶季直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父忧服阕 忧:担心 B.与季直素 善 善:友好 C.领左卫司马 领:兼任 D.政尚清 静 尚:崇尚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陶季直“淡于荣利”的一组是( )(3 分) ①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 ②起家桂阳王国侍朗、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 ③请俭为渊立碑,终始营护,甚有吏节 ④或劝季直造门致谢,明帝既见,便留之 ⑤无为务人间之事,乃辞疾还乡里 ⑥及死,家徒四壁,子孙无以殡敛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陶季直“早慧”,他的祖父陶愍祖“异之”,是“异”其“智”;此 后,陶季直面对祖父摆出的四匣子银子竟能首先考虑辈分有序,陶愍祖“益奇 之”,则是“奇”其“品
B.陶季直“及长”为官,无论是担任京城官员,还是出任地方官员,施 政都非常推崇“清静”,当地的百姓不仅认为他的施政之举“便”民,而且称誉 他任职之处清静和平。 陶季直认为刘秉、袁粲二人都是儒生,他们推翻齐高帝的图谋必败 因此坚决不参与他们的谋反,而日后刘、袁二人伏罪处死的结局也充分验证了陶 季直预见的正确性 D.陶季直为官能急流勇退,常说官做到二千石,最初的愿望就全实现了 平素行政廉洁,死后家徒四壁,子孙都没有安葬他的钱,众人无不伤心落泪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季直早慧,愍祖甚爱异之。(3分) (2)频以为司空司徒主簿,委以府事。(4分) (3)季直素清苦绝伦,又屏居十余载。(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5-6题。 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①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②。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①西江:古称约自南京至今江西一段长江为西江,牛渚就在其中。 ②谢将军:即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听到孤贫的 袁宏在运租船中讽咏他自己的咏史诗,非常赞赏,于是邀袁宏过船谈论,直到天 明 1.在“谢尚闻袁宏咏史”的古事中,寄托了诗人对人际关系怎样的美好理 想?(5分) 2.尾联在描绘情景上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分) 1.A(忧:父母的丧事。) 2.C(③旬表现陶季直恪守朋友之义.④句表现陶季直曲从世俗之见,均未 表现陶季直“淡于荣利”。) 3.B(以偏概全,该项把陶季直任京官的思想、行为和政绩混同于地方官了。) 4.(1)陶季直年少时聪明出众.陶愍祖很喜欢他并对他感到惊奇。(得分点: ①早慧:年少时聪明出众。②异: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奇。③整个语句的翻 译通畅)(2)接连让他担任司空司徒主簿.把府中事务托付他处理。(得分点: ①省略句:以(之)为。②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委(之)[以府事]。③整个语句的 翻译通畅)(3)陶季直一向生活清苦.无与伦比.又隐居十多年。(得分点:① 素:一向。②屏屠:隐居。③整个语句的翻译通畅。) 5.富贵与贫贱的悬隔,不妨碍心灵的相通;对文学的爱好和对才能的尊 重.可以打破身份地位的壁障 6.尾联由实写转入虚写.想象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烘托出诗人因世无知 音、怀才不遇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 文言文译文 陶季直,是丹阳秣陵人。他的祖父陶愍祖,任(南朝)宋代广州刺史。父 亲陶景仁。任中散大夫,陶季直年少时聪明出众,陶愍祖很喜欢他并对他感到惊 奇。陶愍祖曾经拿出四匣子银子摆放在自己面前,让孙子们各人去取,陶季直当 时刚刚四岁,只有他一人不去取银子。有人问他不取银子的原因,陶季直回答说
B.陶季直“及长”为官,无论是担任京城官员,还是出任地方官员,施 政都非常推崇“清静”,当地的百姓不仅认为他的施政之举“便”民,而且称誉 他任职之处清静和平。 C.陶季直认为刘秉、袁粲二人都是儒生,他们推翻齐高帝的图谋必败, 因此坚决不参与他们的谋反,而日后刘、袁二人伏罪处死的结局也充分验证了陶 季直预见的正确性。 D.陶季直为官能急流勇退,常说官做到二千石,最初的愿望就全实现了。 平素行政廉洁,死后家徒四壁,子孙都没有安葬他的钱,众人无不伤心落泪。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季直早慧,愍祖甚爱异之。(3 分) (2)频以为司空司徒主簿,委以府事。(4 分) (3)季直素清苦绝伦,又屏居十余载。(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 5-6 题。 夜泊牛渚怀古 李 白 牛渚西江①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②。 余亦能高咏, 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 枫叶落纷纷。 [注]①西江:古称约自南京至今江西一段长江为西江,牛渚就在其中。 ②谢将军:即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听到孤贫的 袁宏在运租船中讽咏他自己的咏史诗,非常赞赏,于是邀袁宏过船谈论,直到天 明。 1.在“谢尚闻袁宏咏史”的古事中,寄托了诗人对人际关系怎样的美好理 想?(5 分) 2.尾联在描绘情景上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 分) 1.A(忧:父母的丧事。) 2.C(③旬表现陶季直恪守朋友之义.④句表现陶季直曲从世俗之见,均未 表现陶季直“淡于荣利”。) 3.B(以偏概全,该项把陶季直任京官的思想、行为和政绩混同于地方官了。) 4.(1)陶季直年少时聪明出众.陶愍祖很喜欢他并对他感到惊奇。(得分点: ①早慧:年少时聪明出众。②异: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奇。③整个语句的翻 译通畅) (2)接连让他担任司空司徒主簿.把府中事务托付他处理。(得分点: ①省略句:以(之)为。②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委(之)[以府事]。③整个语句的 翻译通畅) (3)陶季直一向生活清苦.无与伦比.又隐居十多年。(得分点:① 素:一向。②屏屠:隐居。③整个语句的翻译通畅。) 5.富贵与贫贱的悬隔,不妨碍心灵的相通;对文学的爱好和对才能的尊 重.可以打破身份地位的壁障。 6.尾联由实写转入虚写.想象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烘托出诗人因世无知 音、怀才不遇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 文言文译文: 陶季直,是丹阳秣陵人。他的祖父陶愍祖,任(南朝)宋代广州刺史。父 亲陶景仁。任中散大夫,陶季直年少时聪明出众,陶愍祖很喜欢他并对他感到惊 奇。陶愍祖曾经拿出四匣子银子摆放在自己面前,让孙子们各人去取,陶季直当 时刚刚四岁,只有他一人不去取银子。有人问他不取银子的原因,陶季直回答说:
“如果祖父有赏赐,应当先给父辈,不应当考虑直接给孙辈,因此我不去取银 子,”陶愍祖更加对他感到惊奇。陶季直五岁时母亲去世,他像成人一样哀痛 起初,他母亲未生病的时候。让他出家为僧;他母亲死后,他家人才把他赎回来, 陶季直抱着母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听到的人没有谁不感到悲痛。等到长大以后 陶季直爱好学习,对荣华名利看得很淡。他初出仕就被任命为桂阳王国侍郎、北 中郎镇西行参军,但他并没有上任,当时的人称他为“聘君”,他因父亲去世而 守丧,守丧期满,尚书令刘秉兼任丹阳郡守,请他担任后军主簿,治理郡里的工 作部门。陶季直出京担任望蔡令,不久因病免职。当时刘秉、袁粲因为齐高帝权 势一天天盛大,想要图谋推翻他,刘秉一向敬重陶季直,想同他一起商定对付齐 高帝的策略。陶季直认为袁、刘二人都是儒生,他们的图谋必定导致衰亡,因此 坚决拒绝不肯赴约。不久秉等人伏罪被处死。齐代初年,陶季直任尚书比部郎, 当时禇渊任尚书令,跟陶季直一向友好.接连让他担任司空司徒主簿,把府中事 务托付他处理。褚渊去世后,尚书令王俭认为禇渊有极髙的德行.想把禇渊的谥 号确定为“文孝公”,陶季直请求说:“‘文孝’是司马道子的谥号。恐怕这个 人不是十全十美,不如把禇渊的谥号确定为‘文简’.”王俭听从了他的意见。 陶季直又请王俭替禇渊立碑,立碑之后,陶季直自始至终守护着它,很有属吏的 气节,当时的人都赞美他。陶季直被调任太尉记室参军。又出京任冠军司马、东 莞太守,任职之处被誉为清静和平。陶季直回京后被授职散骑侍郎,兼任左卫司 马,后又转任镇西谘议参军。齐武帝去世,齐明帝任宰相,他铲除异己,陶季直 不能曲从。齐明帝很顾忌他。于是把他调出京城担任辅国长史、北海太守。边城 职务让朝中属官担任,读书人做官很少有这样的任命。有人劝告陶季直向齐明帝 登门表述歉意.齐明帝接见陶李直之后,就把他留在京城,任命他为骠骑谘议参 军,兼任尚书左丞。后又调任建安太守,陶季直施政崇尚清静,百姓认为他施政 适宜。陶季直回京后任中书侍郎,后又调任游击将军、兼任廷尉。梁王台府建立, 陶季直调任给事黄门侍郎。陶季直常说做官做到了二千石的职位,最初的愿望就 全部实现了,不要再去追求人世间的荣华富贵,于是以病为由辞官还乡。天监初 年,朝廷派人在他家中授予他太中大夫。粱髙祖说:“梁拥有天下,竟见不到这 个人。”天监十年,陶季直在家中去世;去世时七十五岁。陶李直一向生活清苦, 无与伦比,又隐居十多年,等到去世的时候,家徒四壁,子孙没有钱财给他入殓 与停枢,听到此事的人没有人不为他的志向感到悲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使时, 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 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棨戟 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诗到大阳,闻贼规欲北渡,乃于长史急焚其船, 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翦灭。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 在称治 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 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 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帝惜其能,遂不 许之
“如果祖父有赏赐,应当先给父辈,不应当考虑直接给孙辈,因此我不去取银 子,”陶愍祖更加对他感到惊奇。陶季直五岁时母亲去世,他像成人一样哀痛。 起初,他母亲未生病的时候。让他出家为僧;他母亲死后,他家人才把他赎回来, 陶季直抱着母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听到的人没有谁不感到悲痛。等到长大以后, 陶季直爱好学习,对荣华名利看得很淡。他初出仕就被任命为桂阳王国侍郎、北 中郎镇西行参军,但他并没有上任,当时的人称他为“聘君”,他因父亲去世而 守丧,守丧期满,尚书令刘秉兼任丹阳郡守,请他担任后军主簿,治理郡里的工 作部门。陶季直出京担任望蔡令,不久因病免职。当时刘秉、袁粲因为齐高帝权 势一天天盛大,想要图谋推翻他,刘秉一向敬重陶季直,想同他一起商定对付齐 高帝的策略。陶季直认为袁、刘二人都是儒生,他们的图谋必定导致衰亡,因此 坚决拒绝不肯赴约。不久秉等人伏罪被处死。齐代初年,陶季直任尚书比部郎, 当时褚渊任尚书令,跟陶季直一向友好.接连让他担任司空司徒主簿,把府中事 务托付他处理。褚渊去世后,尚书令王俭认为褚渊有极高的德行.想把褚渊的谥 号确定为“文孝公”,陶季直请求说:“‘文孝’是司马道子的谥号。恐怕这个 人不是十全十美,不如把褚渊的谥号确定为‘文简’.”王俭听从了他的意见。 陶季直又请王俭替褚渊立碑,立碑之后,陶季直自始至终守护着它,很有属吏的 气节,当时的人都赞美他。陶季直被调任太尉记室参军。又出京任冠军司马、东 莞太守,任职之处被誉为清静和平。陶季直回京后被授职散骑侍郎,兼任左卫司 马,后又转任镇西谘议参军。齐武帝去世,齐明帝任宰相,他铲除异己,陶季直 不能曲从。齐明帝很顾忌他。于是把他调出京城担任辅国长史、北海太守。边城 职务让朝中属官担任,读书人做官很少有这样的任命。有人劝告陶季直向齐明帝 登门表述歉意.齐明帝接见陶李直之后,就把他留在京城,任命他为骠骑谘议参 军,兼任尚书左丞。后又调任建安太守,陶季直施政崇尚清静,百姓认为他施政 适宜。陶季直回京后任中书侍郎,后又调任游击将军、兼任廷尉。梁王台府建立, 陶季直调任给事黄门侍郎。陶季直常说做官做到了二千石的职位,最初的愿望就 全部实现了,不要再去追求人世间的荣华富贵,于是以病为由辞官还乡。天监初 年,朝廷派人在他家中授予他太中大夫。粱高祖说:“梁拥有天下,竟见不到这 个人。”天监十年,陶季直在家中去世;去世时七十五岁。陶李直一向生活清苦, 无与伦比,又隐居十多年,等到去世的时候,家徒四壁,子孙没有钱财给他入殓 与停枢,听到此事的人没有人不为他的志向感到悲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 37 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使时, 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 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棨戟, 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诗到大阳,闻贼规欲北渡,乃于长史急焚其船, 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翦灭。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 在称治。 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 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 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帝惜其能,遂不 许之
诗雅好推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初,禁网尚简,但 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诗上书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 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府符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著国令, 敛持威重也。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愚以 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重慎,可立虎符,以绝奸端。昔魏公子, 威倾邻国,犹假兵府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事有烦而不可省, 费而不得已;盖谓此也。”书奏,从之。 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正化大行。 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 无所归。诏使治丧郡邸,赙绢千匹 一选自《后汉书·杜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诛降逆贼杨异等 降:使……投降 B.闻贼规欲北度 规:谋划 C.诗雅好推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雅:儒雅 D.视事七年,正化大行视事:任职 2.下列句均能表现杜诗尽心朝廷,直方善策的一项是( (1)遂格杀广,还以状闻 (2)诗雅好推贤 (3)善于计略,省爱民役 (4)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 仇被征 (5)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6)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 A.(1)(2)(3) B.(4)(5)(6) C.(2)(3)(4)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杜诗抵达大阳,听说贼人企图北渡,于是与长史迅速烧毁船只,部署 军队,带领冲锋陷阵的骑兵,消灭了敌人 B.当时萧广放纵士兵不法,百姓惶恐不安。杜诗立即向萧广晓喻利害, 但他仍旧我行我素,于是杜诗上报朝廷而击杀了萧广。 C.任南阳太守期间,杜诗生活节俭,廉洁公正,诛杀强暴,树立威信 并且还擅长计划谋略,爱惜民力,为民造福,因而百姓热情地讴歌他。 D.杜诗虽身为地方官,但一心为朝廷着想,忠直的言论、好的建议都随 时上奏 4.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出来 (1)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 (2)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相见欢 朱敦儒①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 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② 【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 逃客居金陵之时。②扬州:当时为抗金前线
诗雅好推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初,禁网尚简,但 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诗上书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 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府符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著国令, 敛持威重也。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愚以 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重慎,可立虎符,以绝奸端。昔魏公子, 威倾邻国,犹假兵府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事有烦而不可省, 费而不得已;盖谓此也。”书奏,从之。 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正化大行。 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 无所归。诏使治丧郡邸,赙绢千匹。 --选自《后汉书·杜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诛降逆贼杨异等 降:使……投降 B.闻贼规欲北度 规:谋划 C.诗雅好推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 雅:儒雅 D.视事七年,正化大行 视事:任职 2.下列句均能表现杜诗尽心朝廷,直方善策的一项是( ) (1)遂格杀广,还以状闻 (2)诗雅好推贤 (3)善于计略,省爱民役 (4)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 仇被征 (5)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6)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 A.(1)(2)(3) B.(4)(5)(6) C.(2)(3)(4) D.(1)(3)(6)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杜诗抵达大阳,听说贼人企图北渡,于是与长史迅速烧毁船只,部署 军队,带领冲锋陷阵的骑兵,消灭了敌人。 B.当时萧广放纵士兵不法,百姓惶恐不安。杜诗立即向萧广晓喻利害, 但他仍旧我行我素,于是杜诗上报朝廷而击杀了萧广。 C.任南阳太守期间,杜诗生活节俭,廉洁公正,诛杀强暴,树立威信, 并且还擅长计划谋略,爱惜民力,为民造福,因而百姓热情地讴歌他。 D.杜诗虽身为地方官,但一心为朝廷着想,忠直的言论、好的建议都随 时上奏。 4.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出来。 (1)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 (2)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 (二)古代诗歌阅读(10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5~6 题。 相 见 欢 朱敦儒①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 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②。 【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 逃客居金陵之时。 ②扬州:当时为抗金前线
5.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 什么作用?(5分) 6.“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 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1、C(平素向来)2、A 3、B(杜诗是先斩后奏) 4、(1)杜诗自认为没有功劳,为长期任大郡长官而感到不安,请求降 职,来让出职位给功臣(句意2分,“无劳、不安、避”各1分)(2)因派门 客为弟弟报仇犯罪,被朝廷征召,正巧因病去世(句意2分,“坐、征、会”各 1分) 5.景象:黄昏时分,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滚滚长江水向东 逝去,一派衰败的景象3分。作用:一是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1分二是奠 定全词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1分 6.借代;(1分)代指达官贵人(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 用来把冠固在头上)。(1分)“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作者忆及中原 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沉痛之情:(1分)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1 分)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县人。年轻时有才能,在郡里任功曹,有公正平 和的美称。政权更迭时,被征召做了大司马府的官员。建武元年,在一年中升迁 三次至侍御史,负责安定洛阳。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不法,在百性中横行霸道, 百姓惶恐惊慌。杜诗告诫晓谕萧广,可他仍不改悔,于是将萧广击2杀,回京后 把这一情况向光武帝奏报。光武帝召见他,赐给他棨戟,又派他巡视河东,去讨 伐降服反叛的贼人杨异等。杜诗抵达大阳,听说贼人谋划北渡,于是与长史迅速 焚毁他们的船只,部署郡中士兵,率领骑兵追逐袭击贼后,杀死杨异等人,贼兵 终于被消灭,再次升迁为沛郡都尉,转任汝南都尉,所治理的地方政绩显扬。 建武七年,升任南阳太守。他生活节俭,施政清廉公平,以惩罚强暴树 立威信,他还擅长计划谋略,顾恤和爱惜服劳役的百姓。又设计制作水排,铸造 农具,使(百姓)用力少,收效多,百姓感到很便利。此外,还修建池塘,广泛 开垦土地,郡中家家户户都丰足富实。当时人们把他比作召信臣,所以南阳人为 这些事迹赞颂他道:“先前有召父,后来有杜母。” 杜诗自认为没有功劳,为长期任大郡长官而感到不安,请求降职,来让 出职位给功臣,于是上疏,光武帝爱惜他的才能,最终没有同意这个请求。 杜诗向来喜好推荐贤明的人,多次举荐知名之士,有清河的刘统和鲁阳 长董崇等。先前,兵禁制度崇尚简约,只是用带有皇帝之印的书信发兵,没有虎 符这样的信物,杜诗上疏说:“臣听说军队是国家的凶器,圣人也很谨慎小心的。 原来的制度派遣军队,都用虎符。其它征调的事,只用拿着信件的使者罢了。兵 符假如能够合在一起,就采取作为最重要的信物,以此来表明彰显国家的命令 保持国家的威严与重要地位。近来派遣军队,只用带有皇上之印的书信,有时还 用皇上的诏命,如查有奸邪的人欺诈作伪,就无法发觉。我认为,军事正在兴起 叛乱的人没有消灭。从下面的郡国中征兵,应该慎重,可以确立虎符制度,来根 绝奸诈产生的缘由。昔日魏国的公子无忌,威风令邻国倾倒,尚且借助兵符以此 解了赵国之围,如果没有如姬的仇事,那末他的功绩也就不会显露。事情中有些
5.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 什么作用?(5 分) 6.“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 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 分) 1、C(平素向来)2、A 3、B(杜诗是先斩后奏) 4、(1)杜诗自认为没有功劳,为长期任大郡长官而感到不安,请求降 职,来让出职位给功臣(句意 2 分,“无劳、不安、避”各 1 分)(2)因派门 客为弟弟报仇犯罪,被朝廷征召,正巧因病去世(句意 2 分,“坐、征、会”各 1 分) 5.景象:黄昏时分,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滚滚长江水向东 逝去,一派衰败的景象 3 分。作用:一是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1 分二是奠 定全词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1 分 6.借代;(1 分)代指达官贵人(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 用来把冠固在头上)。(1 分)“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作者忆及中原 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沉痛之情;(1 分)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1 分)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1 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县人。年轻时有才能,在郡里任功曹,有公正平 和的美称。政权更迭时,被征召做了大司马府的官员。建武元年,在一年中升迁 三次至侍御史,负责安定洛阳。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不法,在百性中横行霸道, 百姓惶恐惊慌。杜诗告诫晓谕萧广,可他仍不改悔,于是将萧广击 2 杀,回京后 把这一情况向光武帝奏报。光武帝召见他,赐给他棨戟,又派他巡视河东,去讨 伐降服反叛的贼人杨异等。杜诗抵达大阳,听说贼人谋划北渡,于是与长史迅速 焚毁他们的船只,部署郡中士兵,率领骑兵追逐袭击贼后,杀死杨异等人,贼兵 终于被消灭,再次升迁为沛郡都尉,转任汝南都尉,所治理的地方政绩显扬。 建武七年,升任南阳太守。他生活节俭,施政清廉公平,以惩罚强暴树 立威信,他还擅长计划谋略,顾恤和爱惜服劳役的百姓。又设计制作水排,铸造 农具,使(百姓)用力少,收效多,百姓感到很便利。此外,还修建池塘,广泛 开垦土地,郡中家家户户都丰足富实。当时人们把他比作召信臣,所以南阳人为 这些事迹赞颂他道:“先前有召父,后来有杜母。” 杜诗自认为没有功劳,为长期任大郡长官而感到不安,请求降职,来让 出职位给功臣,于是上疏,光武帝爱惜他的才能,最终没有同意这个请求。 杜诗向来喜好推荐贤明的人,多次举荐知名之士,有清河的刘统和鲁阳 长董崇等。先前,兵禁制度崇尚简约,只是用带有皇帝之印的书信发兵,没有虎 符这样的信物,杜诗上疏说:“臣听说军队是国家的凶器,圣人也很谨慎小心的。 原来的制度派遣军队,都用虎符。其它征调的事,只用拿着信件的使者罢了。兵 符假如能够合在一起,就采取作为最重要的信物,以此来表明彰显国家的命令, 保持国家的威严与重要地位。近来派遣军队,只用带有皇上之印的书信,有时还 用皇上的诏命,如查有奸邪的人欺诈作伪,就无法发觉。我认为,军事正在兴起, 叛乱的人没有消灭。从下面的郡国中征兵,应该慎重,可以确立虎符制度,来根 绝奸诈产生的缘由。昔日魏国的公子无忌,威风令邻国倾倒,尚且借助兵符以此 解了赵国之围,如果没有如姬的仇事,那末他的功绩也就不会显露。事情中有些
虽然繁琐但不能省却,虽然浪费但不能停止,大概说的就是这个罢。”谏书递给 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 杜诗虽然在外做官,但是对朝廷竭尽衷心,直方敢谏,擅长出谋划策, 随不同的事献给皇上。在任七年,政绩教化十分显著。十四年,因派门客为弟弟 报仇犯罪,被朝廷征召,正赶上因病去世。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说,杜诗贫困没有 土地住宅等产业,死了以后没有办丧事和埋葬的地方。皇上下令在郡邸办丧事 并赏赐一千匹绢。 三、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 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常客居于湖,不答 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 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日: 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 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 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元初四年,征入为太仆,迁太常。先是博士选举多不以实,震举荐明经 名士陈留杨伦等,显传学业,诸儒称之。 永宁元年,代刘恺为司徒。明年,邓太后崩,内宠始横。安帝乳母王圣, 因保养之勤,缘恩放恣:圣子女伯荣出入宫掖,传通奷赂,尤为骄淫。与故朝阳 侯刘护从兄瑰交通,瑰遂以为妻,得袭护爵,位至侍中。震深疾之,诣阙上疏 书奏不省。 延光二年,代刘恺为太尉。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侍李闰兄于震,震不 从。宝乃自往候震曰:“李常侍国家所重,欲令公辟其兄,宝唯传上意耳。”震 曰:“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书敕。”遂拒不许,宝大恨而去。皇后兄 执金吾阎显亦荐所亲厚于震,震又不从。司空刘授闻之,即辟此二人,旬日中皆 见拔擢。由是震益见怨 三年春,帝东巡岱宗,樊丰等因乘舆在外,竞修第宅,震部掾高舒召大 匠令史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诏书,具奏。丰等闻,惶怖,会太史言星变逆行, 遂共谮震。及车驾行还,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绶,于是柴门绝宾客。丰等复恶 之,乃请大将军耿宝奏震大臣不服罪,怀恚望,有诏遣归本郡。震行至城西几阳 亭,乃慷慨谓其诸子门人曰:“死者士之常分。吾蒙恩居上司,疾奷臣狡猾而不 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身死之日,以杂木为棺,布单被 裁足盖形,勿归冢次,勿设祭祠。”因饮鸩而卒,时年七十余。 (节选自《后汉书·杨震传》) 4.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 答:答应 B、与故朝阳侯刘护从兄瑰交通 交通:私下结交,勾结 C、由是震益见怨 由是:从此之后 D、樊丰等因乘舆在外 因:趁着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现杨震“不阿权贵”品质的一项是( (3分)
虽然繁琐但不能省却,虽然浪费但不能停止,大概说的就是这个罢。”谏书递给 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 杜诗虽然在外做官,但是对朝廷竭尽衷心,直方敢谏,擅长出谋划策, 随不同的事献给皇上。在任七年,政绩教化十分显著。十四年,因派门客为弟弟 报仇犯罪,被朝廷征召,正赶上因病去世。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说,杜诗贫困没有 土地住宅等产业,死了以后没有办丧事和埋葬的地方。皇上下令在郡邸办丧事, 并赏赐一千匹绢。 三、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 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常客居于湖,不答 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 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日: “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 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 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元初四年,征入为太仆,迁太常。先是博士选举多不以实,震举荐明经 名士陈留杨伦等,显传学业,诸儒称之。 永宁元年,代刘恺为司徒。明年,邓太后崩,内宠始横。安帝乳母王圣, 因保养之勤,缘恩放恣:圣子女伯荣出入宫掖,传通奸赂,尤为骄淫。与故朝阳 侯刘护从兄瑰交通,瑰遂以为妻,得袭护爵,位至侍中。震深疾之,诣阙上疏, 书奏不省。 延光二年,代刘恺为太尉。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侍李闰兄于震,震不 从。宝乃自往候震曰:“李常侍国家所重,欲令公辟其兄,宝唯传上意耳。”震 曰:“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书敕。”遂拒不许,宝大恨而去。皇后兄 执金吾阎显亦荐所亲厚于震,震又不从。司空刘授闻之,即辟此二人,旬日中皆 见拔擢。由是震益见怨。 ’ 三年春,帝东巡岱宗,樊丰等因乘舆在外,竞修第宅,震部掾高舒召大 匠令史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诏书,具奏。丰等闻,惶怖,会太史言星变逆行, 遂共谮震。及车驾行还,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绶,于是柴门绝宾客。丰等复恶 之,乃请大将军耿宝奏震大臣不服罪,怀恚望,有诏遣归本郡。震行至城西几阳 亭,乃慷慨谓其诸子门人曰:“死者士之常分。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 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身死之日,以杂木为棺,布单被 裁足盖形,勿归冢次,勿设祭祠。”因饮鸩而卒,时年七十余。 (节选自《后汉书·杨震传》) 4.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 答:答应 B、与故朝阳侯刘护从兄瑰交通 交通:私下结交,勾结 C、由是震益见怨 由是:从此之后 D、樊丰等因乘舆在外 因:趁着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现杨震“不阿权贵”品质的一项是( ) (3 分)
①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②性公廉,不受私谒③震深疾之, 诣阙上疏④先是博士选举多不以实,震举荐明经名士陈留杨伦等⑤皇后兄执金吾 阎显亦荐所亲厚于震,震又不从⑥于是柴门绝宾客 A、①②④ ②③⑤ C、③⑤⑥ 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 A、杨震早年便精通《尚书》,并且博览群书,做学问一丝不苟,因而被 当时的人誉为“关西孔子”。他数十年不答州郡礼命,年纪老大了仍然志向坚定 B、杨震上任时,路遇故人王密深夜怀金私谒,他不为所动,发出“四知 之论,令王密惭愧而出。 C、杨震任司徒时,国舅耿宝向他举荐中常侍李闰的哥哥,他没有听从, 招致耿宝从此怀恨在心,后来伙同樊丰,诬害了他。 D、杨震一生做官清廉正直,不阿权贵,因此屡遭奸人遇谗害,被遣之后, 仍不改本色,最后饮鸩而死,令人扼腕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书敕。”遂拒不许,宝大恨而去 (5分) (2)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 复见日月!(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10题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韩元吉①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暮潮风 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注】①韩元吉,南宋词人,宋室南渡后,寓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 8.(2分)请在下面的横线上补上恰当的内容。 韩元吉的词风与辛弃疾很接近:雄浑、豪放。我们在高中阶段曾学过辛 弃疾的《 》;韩元吉词“试问谪仙何处”中的“谪仙” 是指唐代诗人 9.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令,作者将夹江对峙的二梁山比为“两蛾”。请根据 上下文简析“天际两蛾凝黛”中“凝”字运用的妙处。(4分) 10.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的特色,请就这一特点赏析“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 (4分) 4.A(答:回复、回应) 5.C(①说杨震不慕名利②说杨震“性公廉,不受私谒’’④说杨震以学 问选才) 6.C(杨震是在太尉任上开罪国舅耿宝的。) 7.(1)“假如朝廷想让三府征聘人才,按规矩应该有尚书的公文。”于 是拒绝他没有答应,耿宝恨恨地离开了。(5分。采分点为 故 敕 ‘遂”各1分,大意1分) (②)我承蒙国恩身居高位,痛恨奸臣狡猾却不能惩处他们,厌恶后宫作乱 却不能禁止她们,还有什么脸面再见天地日月!(5分,采分点为 疾 倾乱’’‘‘何’’各1分,大意1分)
①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②性公廉,不受私谒③震深疾之, 诣阙上疏④先是博士选举多不以实,震举荐明经名士陈留杨伦等⑤皇后兄执金吾 阎显亦荐所亲厚于震,震又不从⑥于是柴门绝宾客 A、①②④ B、 ②③⑤ C、③⑤⑥ 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杨震早年便精通《尚书》,并且博览群书,做学问一丝不苟,因而被 当时的人誉为“关西孔子”。他数十年不答州郡礼命,年纪老大了仍然志向坚定。 B、杨震上任时,路遇故人王密深夜怀金私谒,他不为所动,发出“四知” 之论,令王密惭愧而出。 C、杨震任司徒时,国舅耿宝向他举荐中常侍李闰的哥哥,他没有听从, 招致耿宝从此怀恨在心,后来伙同樊丰,诬害了他。 D、杨震一生做官清廉正直,不阿权贵,因此屡遭奸人遇谗害,被遣之后, 仍不改本色,最后饮鸩而死,令人扼腕。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书敕。”遂拒不许,宝大恨而去。 (5 分) (2)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 复见日月!(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0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10 题。 霜天晓角 题采石蛾眉亭 韩元吉①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 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注】①韩元吉,南宋词人,宋室南渡后,寓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 8.(2 分)请在下面的横线上补上恰当的内容。 韩元吉的词风与辛弃疾很接近:雄浑、豪放。我们在高中阶段曾学过辛 弃疾的《 》;韩元吉词“试问谪仙何处”中的“谪仙” 是指唐代诗人 。 9.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令,作者将夹江对峙的二梁山比为“两蛾”。请根据 上下文简析“天际两蛾凝黛”中“凝”字运用的妙处。(4 分) 10.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的特色,请就这一特点赏析“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 (4 分) 4.A(答:回复、回应) 5.C(①说杨震不慕名利②说杨震“性公廉,不受私谒’’④说杨震以学 问选才) 6.C(杨震是在太尉任上开罪国舅耿宝的。) 7. (1)“假如朝廷想让三府征聘人才,按规矩应该有尚书的公文。”于 是拒绝他没有答应,耿宝恨恨地离开了。(5 分。采分点为 “如’’‘‘故’’‘‘敕’’‘‘遂"各 1 分,大意 1 分) (2)我承蒙国恩身居高位,痛恨奸臣狡猾却不能惩处他们,厌恶后宫作乱 却不能禁止她们,还有什么脸面再见天地日月!(5 分,采分点为 “疾’’‘‘诛’’‘‘倾乱’’‘‘何’’各 1 分,大意 1 分)
8、《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白 9、“凝”字是“蹙”的意思,紧锁双眉,它形象生动地写出山也像人 样,因中原沦陷,而满腔悲愤愁苦,从而非常精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自己胸中的 无限忧虑。(意思相同即可) 10、“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一句既写了天近傍晚、江潮汹涌、狂 风劲吹的景象,又写了在朦胧之际,仿佛听到了边防军苍凉悲壮的笛声。这样由 实到虚、半实半虚、虚实结合的写法,巧妙地将眼前之景和诗人心中对中原故土 的思念之情有机地糅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的思想感情。(意思相 同即可)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杨震字伯起,是弘农华阴人。少年时代就喜欢学习,曾向太常卿桓郁学 习《欧阳尚书》,明习经学,博览群书,对学问没有不深究到底的。当时的儒生 因此说他是“关西孔子杨伯起。”平常客居在湖城,几十年都不回复州郡的隆重 礼聘,人们都说他错过大好年华,但他的志向却愈发坚定 大将军邓骘听到他有才能就举荐他,推举他为杰出人才,屡次升迁为荆 州刺史、东莱太守。在他上任时,途径昌邑。先前他所举荐的荆州秀才昌邑令王 密拜见他,在夜里揣着十斤金赠给他。杨震说:“作为老朋友,我了解你,你却 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深更半夜没人知道。"杨震说:“上 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惭愧地退出客 舍。后来他转仼涿郡太守。生性公正廉洁,不接受私人请托。 杨震的子孙经常吃素菜,出门步行,亲戚朋友和长辈有人想让他为子孙 置办产业,他不答应,说:“让后世称道他们是清白官吏的子孙,把清名留给他 们,不也是丰厚的遗产吗? 元初四年,朝廷征召他为太仆,升为太常。在此之前博士的选拔举荐大 多不按实际才华,杨震举荐了明经的名士陈留人杨伦等,使儒学得以彰显承传, 众多的儒生都称道他 永宁元年,他代替刘恺担任司徒。第二年,邓太后驾崩,宦官宠臣们开 始横行。安帝乳母王圣,借着哺育皇帝的功劳,凭恃恩宠放诞恣肆;王圣的女儿 伯荣随意出入宫禁,传通消息,作奷犯科,大行贿赂,尤其骄奢淫逸。他和已故 朝阳侯刘护的堂兄刘瑰私下勾结,刘瑰就娶她为妻,得以承袭护爵,官位做到侍 中。杨震深深痛恨,到朝廷上书进谏,可是奏疏递进后没有回复。 延光二年,代替刘恺担任太尉。国舅大鸿胪耿宝向杨震举荐中常侍李闰 的哥哥,杨震不听从。耿宝就亲自前往拜候杨震说:“李常侍国家是国家所倚重 的人,想让您任用他的哥哥,我只是传达皇上的意思罢了。’’杨震说:“假如 朝廷想让三府征聘人才,按规矩应该有尚书的公文。″于是拒绝他没有答应,耿 宝恨恨地离开了。皇后的哥哥执金吾阎显也向杨震举荐他亲近的人,杨震又不答 应。司空刘授听到这两件事,随即征召了这二人,十天之内他们都被破格提拔。 从此之后,杨震更加被人怨恨。 延光三年春天,皇帝向东方巡行泰山,樊丰等人趁皇帝车驾在外地,竞 相修建宅第,杨震的部属高舒召来工匠拷问,得到樊丰等人假托皇命的诏书,准 备以实情全部上奏。樊丰等人听到消息,极度恐慌害怕,适逢太史令说星象反常, 于是他们趁机向皇上共同诋毁杨震。等到皇帝巡幸还都,便连夜派遣使者策收回 杨震的太尉印绶,杨震从此紧闭柴门不接待宾客。樊丰等人又憎恶他,就请求大 将军耿宝诬奏杨震不服罪,心怀愤恨,皇帝下诏遣送杨震回原籍。杨震走到城西
8、《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李白 9、“凝”字是“蹙”的意思,紧锁双眉,它形象生动地写出山也像人一 样,因中原沦陷,而满腔悲愤愁苦,从而非常精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自己胸中的 无限忧虑。(意思相同即可) 10、“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一句既写了天近傍晚、江潮汹涌、狂 风劲吹的景象,又写了在朦胧之际,仿佛听到了边防军苍凉悲壮的笛声。这样由 实到虚、半实半虚、虚实结合的写法,巧妙地将眼前之景和诗人心中对中原故土 的思念之情有机地糅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的思想感情。(意思相 同即可)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杨震字伯起,是弘农华阴人。少年时代就喜欢学习,曾向太常卿桓郁学 习《欧阳尚书》,明习经学,博览群书,对学问没有不深究到底的。当时的儒生 因此说他是“关西孔子杨伯起。”平常客居在湖城,几十年都不回复州郡的隆重 礼聘,人们都说他错过大好年华,但他的志向却愈发坚定。 大将军邓骘听到他有才能就举荐他,推举他为杰出人才,屡次升迁为荆 州刺史、东莱太守。在他上任时,途径昌邑。先前他所举荐的荆州秀才昌邑令王 密拜见他,在夜里揣着十斤金赠给他。杨震说:“作为老朋友,我了解你,你却 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深更半夜没人知道。"杨震说:“上 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惭愧地退出客 舍。后来他转任涿郡太守。生性公正廉洁,不接受私人请托。 杨震的子孙经常吃素菜,出门步行,亲戚朋友和长辈有人想让他为子孙 置办产业,他不答应,说:“让后世称道他们是清白官吏的子孙,把清名留给他 们,不也是丰厚的遗产吗?" 元初四年,朝廷征召他为太仆,升为太常。在此之前博士的选拔举荐大 多不按实际才华,杨震举荐了明经的名士陈留人杨伦等,使儒学得以彰显承传, 众多的儒生都称道他。 永宁元年,他代替刘恺担任司徒。第二年,邓太后驾崩,宦官宠臣们开 始横行。安帝乳母王圣,借着哺育皇帝的功劳,凭恃恩宠放诞恣肆;王圣的女儿 伯荣随意出入宫禁,传通消息,作奸犯科,大行贿赂,尤其骄奢淫逸。他和已故 朝阳侯刘护的堂兄刘瑰私下勾结,刘瑰就娶她为妻,得以承袭护爵,官位做到侍 中。杨震深深痛恨,到朝廷上书进谏,可是奏疏递进后没有回复。 延光二年,代替刘恺担任太尉。国舅大鸿胪耿宝向杨震举荐中常侍李闰 的哥哥,杨震不听从。耿宝就亲自前往拜候杨震说:“李常侍国家是国家所倚重 的人,想让您任用他的哥哥,我只是传达皇上的意思罢了。’’杨震说:“假如 朝廷想让三府征聘人才,按规矩应该有尚书的公文。"于是拒绝他没有答应,耿 宝恨恨地离开了。皇后的哥哥执金吾阎显也向杨震举荐他亲近的人,杨震又不答 应。司空刘授听到这两件事,随即征召了这二人,十天之内他们都被破格提拔。 从此之后,杨震更加被人怨恨。 延光三年春天,皇帝向东方巡行泰山,樊丰等人趁皇帝车驾在外地,竞 相修建宅第,杨震的部属高舒召来工匠拷问,得到樊丰等人假托皇命的诏书,准 备以实情全部上奏。樊丰等人听到消息,极度恐慌害怕,适逢太史令说星象反常, 于是他们趁机向皇上共同诋毁杨震。等到皇帝巡幸还都,便连夜派遣使者策收回 杨震的太尉印绶,杨震从此紧闭柴门不接待宾客。樊丰等人又憎恶他,就请求大 将军耿宝诬奏杨震不服罪,心怀愤恨,皇帝下诏遣送杨震回原籍。杨震走到城西
几阳亭,就慷慨激昂地对他的儿子和门生们说:“死是读书人的本分。我承蒙国 恩身居高位,痛恨奸臣狡猾却不能惩处他们,厌恶后宫作乱却不能禁止她们,还 有什么脸面再见天地日月!我死的那天,用杂木做棺材,用布单薄被只盖住形体, 不要埋进祖坟,不要设祠祭祀。"说罢喝毒酒而死,终年七十多岁 四、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裴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宽厚,寡言笑,有奇节。高宗幸东都,留 皇太子京师,以炎调护。帝不豫,太子监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一于东宫平章 政事,及大渐,受遗辅太子,是为中宗 中宗欲以后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乳媪子五品官,炎固执不从,帝怒曰: “我意让国与玄贞,岂不可?何惜侍中邪?”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 刘祎之勒兵入宫,宣太后令,扶帝下殿,帝曰:“我何罪?”后曰:“以天下与 玄贞,安得无罪?”乃废帝为卢陵王,更立豫王为皇帝。以定策功,封永清县男。 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曰:“太后 天下母,以盛德临朝,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后曰:“吕 氏之王,权属生人,今追崇先世,存亡迹异,安得同哉!”炎曰:“蔓草难图, 渐不可长。”后不悦而罢。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以绝宗室望, 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后愈衔怒。未几,赐爵河东县侯 豫王虽为帝,未尝省天下事。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 子。会久雨,太后不出而止。徐敬业兵兴,后议讨之,炎曰:“天子年长矣,不 豫政,故竖子有辞。今若复子明辟,贼不讨而解。”御史崔餐曰:“炎受顾托, 身总大权,闻乱不讨,乃请太后归政,此必有异图。”后乃捕炎送诏狱,遣御史 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参鞫之。凤阁侍郎胡元范曰:“炎社稷臣,有功于国 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纳言刘齐贤、左卫率蒋俨继辩之,后曰 “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元范、齐贤曰:“若炎反,臣辈亦反矣。”后曰: “朕知炎反,卿辈不反。”遂斩于都亭驿 炎被劾,或勉其逊辞,炎曰:“宰相下狱,理不可全。”卒不折节。籍 其家,无儋石之赢。 (选自《新唐书?裴炎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已持政,稍自 肆:放纵 B.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 讽:劝谏 C.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 辞:借口 D.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 顾: 考虑 5.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裴炎刚直不屈的一组是( ①宽厚,寡言笑,有奇节②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 争 ③若炎反,臣辈亦反矣 ④蔓草难图,渐不可长⑤炎谋乘 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⑥宰相下狱,理不可全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几阳亭,就慷慨激昂地对他的儿子和门生们说:“死是读书人的本分。我承蒙国 恩身居高位,痛恨奸臣狡猾却不能惩处他们,厌恶后宫作乱却不能禁止她们,还 有什么脸面再见天地日月!我死的那天,用杂木做棺材,用布单薄被只盖住形体, 不要埋进祖坟,不要设祠祭祀。"说罢喝毒酒而死,终年七十多岁。 四、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裴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宽厚,寡言笑,有奇节。高宗幸东都,留 皇太子京师,以炎调护。帝不豫,太子监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一于东宫平章 政事,及大渐,受遗辅太子,是为中宗。 中宗欲以后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乳媪子五品官,炎固执不从,帝怒曰: “我意让国与玄贞,岂不可?何惜侍中邪?”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 刘祎之勒兵入宫,宣太后令,扶帝下殿,帝曰:“我何罪?”后曰:“以天下与 玄贞,安得无罪?”乃废帝为卢陵王,更立豫王为皇帝。以定策功,封永清县男。 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曰:“太后 天下母,以盛德临朝,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后曰:“吕 氏之王,权属生人,今追崇先世,存亡迹异,安得同哉!”炎曰:“蔓草难图, 渐不可长。”后不悦而罢。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以绝宗室望, 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后愈衔怒。未几,赐爵河东县侯。 豫王虽为帝,未尝省天下事。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 子。会久雨,太后不出而止。徐敬业兵兴,后议讨之,炎曰:“天子年长矣,不 豫政,故竖子有辞。今若复子明辟,贼不讨而解。”御史崔詧曰:“炎受顾托, 身总大权,闻乱不讨,乃请太后归政,此必有异图。”后乃捕炎送诏狱,遣御史 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参鞫之。凤阁侍郎胡元范曰:“炎社稷臣,有功于国, 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纳言刘齐贤、左卫率蒋俨继辩之,后曰: “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元范、齐贤曰:“若炎反,臣辈亦反矣。”后曰: “朕知炎反,卿辈不反。”遂斩于都亭驿。 炎被劾,或勉其逊辞,炎曰:“宰相下狱,理不可全。”卒不折节。籍 其家,无儋石之赢。 (选自《新唐书?裴炎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已持政,稍自 肆 肆:放纵 B.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 讽:劝谏 C.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 辞:借口 D.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 顾: 考虑 5.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裴炎刚直不屈的一组是( ) ①宽厚,寡言笑,有奇节 ②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 争 ③若炎反,臣辈亦反矣 ④蔓草难图,渐不可长 ⑤炎谋乘 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 ⑥宰相下狱,理不可全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高宗晚年,裴炎特别受到信任和倚重。唐高宗病重,裴炎奉诏协助 太子处理日常政务;唐高宗临死,裴炎受遗诏辅政。 B.唐中宗登基后,想要提拔自己的岳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给自己乳母儿 子五品官,裴炎坚决不肯从命 C.徐敬业起兵造反,裴炎曾企图发动兵变推翻武则天为内应;后因下了 很多天的雨,武则天没出皇宫而作罢。 D.裴炎被弹劾逮捕下狱后,刘齐贤、蒋俨为他辩解,但武后坚持认为裴 炎谋反,最终在都亭驿杀了裴炎 7.把前面两段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祎之勒兵入宫。(5分) (2)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 水调歌头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 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 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注]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髙宗亲重。后高宗向金求和, 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 即作于其间。 8.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4分 9.本词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指出是哪几种。(6分 4.D(顾:只是) 5.B(①③⑤错) 6.C(“徐敬业起兵造反”在后,并非“为内应”) 7.(1)裴炎感到担忧,便与武后谋划废掉皇帝,武后命令裴炎、刘祎 之带兵入宫。(“因”“勒”各1分,句意3分) (2)不应当追封祖父、父亲为王,显示自私,况且难道没看到吕氏失败 的事吗!(“王”,“祖考”,“独”各1分句意2分 8.①诗人选用秋色、秋霜、黄花、房屋(小窗低户)、小路等意象,描绘 出秋季来后诗人隐居之处凄美、幽僻的景象。(2分)②为后文抒发情感作铺垫 (2分) 9.①对朝政的不满;②壮志难酬、英雄空老的感喟;③想以山水自娱, ④但又无法忘怀国家的安危,时刻惦念着抗金战事的矛盾、痛苦(答出三 点6分,每点2分) 五、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是仪传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 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
A.唐高宗晚年,裴炎特别受到信任和倚重。唐高宗病重,裴炎奉诏协助 太子处理日常政务;唐高宗临死,裴炎受遗诏辅政。 B.唐中宗登基后,想要提拔自己的岳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给自己乳母儿 子五品官,裴炎坚决不肯从命。 C.徐敬业起兵造反,裴炎曾企图发动兵变推翻武则天为内应;后因下了 很多天的雨,武则天没出皇宫而作罢。 D.裴炎被弹劾逮捕下狱后,刘齐贤、蒋俨为他辩解,但武后坚持认为裴 炎谋反,最终在都亭驿杀了裴炎。 7.把前面两段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祎之勒兵入宫。(5 分) (2)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0 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10 分) 水调歌头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 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 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注]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高宗向金求和, 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 即作于其间。 8.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4 分) 9.本词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指出是哪几种。(6 分) 4.D(顾:只是) 5.B(①③⑤错) 6.C(“徐敬业起兵造反”在后,并非“为内应”) 7.(1)裴炎感到担忧,便与武后谋划废掉皇帝,武后命令裴炎、刘祎 之带兵入宫。(“因”“勒”各 1 分,句意 3 分) (2)不应当追封祖父、父亲为王,显示自私,况且难道没看到吕氏失败 的事吗!(“王”,“祖考”,“独”各 1 分句意 2 分) 8.①诗人选用秋色、秋霜、黄花、房屋(小窗低户)、小路等意象,描绘 出秋季来后诗人隐居之处凄美、幽僻的景象。(2 分)②为后文抒发情感作铺垫。 (2 分) 9.①对朝政的不满;②壮志难酬、英雄空老的感喟;③想以山水自娱, ④但又无法忘怀国家的安危,时刻惦念着抗金战事的矛盾、痛苦(答出三 点 6 分,每点 2 分)。 五、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是仪传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 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改为“ 是”,乃遂改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