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论述类文章阅读 【2010高考考纲解读】 2010年《考试大纲》要求: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考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高考考点】 考点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考点解说】论述文中的重要词语主要是一些论述术语,明确这些术语的方法主要是 拟定一个操作性定义。所谓操作性定义主要是在篇章语境中,为了论述方便,赋予术语以特 定的内涵的方法。这种内涵多数是临时的、具体的,不具备普遍性和概括性特征。例如 从起源的角度说,文化是“人化”,它相对于自然,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从功能的角度说,文化的最主要功能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人是文化的创 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促进人的社会化、文明化、个性 化,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 文化是由多种层次存在和表现的复杂系统。人们首先感知到的是较浅显、具体的层次, 属显性文化,包括人的社会活动及其产品。一个人的某种活动、“做什么”,不是文化:一个 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共同行为、都“做什么”,就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一个深埋于地下的石 块不是文化,一个经过远古人群加工改造的石块作为活动的产品就成了文物。显性文化反映 了文化的更深层次,即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方式。人的活动效果既取决于 做什么”,更取决于人的活动规范、方式“怎么做”。 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价值观,这是文化的核心,与一定时期群体共同的理想、信念密切相 关。他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做”的问题,是人的活动的取向、目的问题。正是价值观的不同, 为什么做”的问题,最终决定了人们“做什么”和“怎么做”。 下列对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B.文化是一个复杂系统,它是以深浅不同的多层次存在和表现的 C.文化的浅显层次是指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方式 D.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人们对于理想、信念、取向、态度所普遍持有的见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关键概念“文化”的理解几项把“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 方式”说成是文化的浅显层次是错误的,因为第二段说“显性文化反映了文化的更深层次 即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方式”,可见“规范、方式”属于文化的较深层次。 与科技文不同,正确选项A、B、D都只是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文化”的属性,并没有形成 个关于“文化”的准确定义。论述文阅读理解术语大多数如此,更多地接近筛选并辨析信息。 考点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解说】论述文中需要理解的句子多数是论者所持的观点,或者是概括文章某一个 局部的内容考点,这些观点和内容考点是论者在相关篇章中需要展开证明的。如: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也是现代有了解原始文化的最重要的依据之
专题 11:论述类文章阅读 【2010 高考考纲解读】 2010 年《考试大纲》要求: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考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高考考点】 考点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考点解说】论述文中的重要词语主要是一些论述术语,明确这些术语的方法主要是 拟定一个操作性定义。所谓操作性定义主要是在篇章语境中,为了论述方便,赋予术语以特 定的内涵的方法。这种内涵多数是临时的、具体的,不具备普遍性和概括性特征。例如: 从起源的角度说,文化是“人化”,它相对于自然,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从功能的角度说,文化的最主要功能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人是文化的创 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促进人的社会化、文明化、个性 化,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 文化是由多种层次存在和表现的复杂系统。人们首先感知到的是较浅显、具体的层次, 属显性文化,包括人的社会活动及其产品。一个人的某种活动、“做什么”,不是文化;一个 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共同行为、都“做什么”,就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一个深埋于地下的石 块不是文化,一个经过远古人群加工改造的石块作为活动的产品就成了文物。显性文化反映 了文化的 更深层次,即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 范、方式。人的活动效果既取决于 “做什么”,更 取决于人的活动规范、方式“怎么做”。 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价值观,这是文化的核心,与一定时期群体共同的理想、信念密切相 关。他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做”的问题,是人的活动的取向、目的问题。正是价值观的不同, “为什么做”的问题,最终决定了人们“做什么”和“怎么做”。 下列对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B.文化是一个复杂系统,它是以深浅不同的多层次存在和表现的。 C.文化的浅显层次是指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方式。 D.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人们对于理想、信念、取向、态度所普遍持有的见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关键概念“文化”的理解几项把“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 方式”说成是文化的浅显层次是错误的,因为第二段说“显性文化反映了文化的更深层次, 即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方式”,可见“规范、方式”属于文化的较深层次。 与科技文不同,正确选项 A、B、D 都只是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文化”的属性,并没有形成一 个关于“文化”的准确定义。论述文阅读理解术语大多数如此,更多地接近筛选并辨析信息。 考点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解说】论述文中需要理解的句子多数是论者所持的观点,或者是概括文章某一个 局部的内容考点,这些观点和内容考点是论者在相关篇章中需要展开证明的。如: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也是现代有了解原始文化的最重要的依据之
。考古发掘显示,世界各地绝大多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都或前或后不约而同地经历了素 陶、彩陶、釉陶的发展阶段。所谓彩陶,是远古先民在制作好的陶胚内外壁上用矿物颜料绘 制各种纹饰,然后入窑烧制定型的一种带彩陶器。彩陶集实用和雕塑、绘画、烧制等各种艺 术、工艺于一体,展现了那个时代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反映了 原始社会数千年的社会状况和人的生存情境。可以说,彩陶是一本浓缩的、独特的“史书”。 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无论是文字的始创、艺术的发端,原始巫术的产生,还是远古神 话与图腾崇拜的出现,都离不开彩陶。因为彩陶除了作为原始人类日常生活器物之外,还是 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的重要器物;彩陶的器形和陶壁上的纹饰,即体现了远古先民对关和艺 术的追求,也是原始文字创造的一个重要源泉。在作为中国史前文化起源研究依据的几类原 始文化遗存,如玉石器、彩陶、雕塑和岩画中,玉石器和雕塑的数量都较少,岩画的年代又 往往引起争论。唯有彩陶数量最多,年代也最准确,因而最具有可靠性和系统性。可以说, 彩陶是中国远古文化的辉煌代表 下列对“彩陶是一本浓缩的、独特的‘史书’”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彩陶保留着几千年原始社会人类生活变经的痕迹,反映了新石器时找人类历史发展 的状况。 B.彩陶呈现出不同地域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不同特点,再现了原始人类生活的独 特情境。 C.彩陶包含多重原始文化意蕴,为探索人类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信息。 D.彩陶上的纹饰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和作用,原始人类用它来记载历史 本题主要考查对重点句子含义的理解。对于理解类的选择题的设计,不外乎文意的扩大 缩小、拔高、歧解、偷换、添加等套路。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联系来去诶的那个语句的基本 内容或含意,同时还要抓住作者的基本行文思路,把握文章脉络,从整体联系中去理解文章 语句的含意。就本题来讲,错误的一项选D项。主要依据第一段中倒数第二句话以及最后 段第一、二句话判断。D项中“原始人类用它来记载历史”错误,原文彩陶上的纹饰只能体 现远古先民对美和艺术的追求,也是原始文字创造的一个重要源泉,并非等同于能够记载历 史的真正的文字,它只能作为中国史前文化起源研究的依据之 考点3:归纳内容考点,概括中心意思 【考点解说】论述文深刻的思想性和丰富的人文性,决定了其解读方法主要是一种在理 解基础上的转述和拓展。所谓转述,包括将文章具体的内容加以抽象、概括和提炼,或是将 文中抽象概括的内容具体化,这是一个相反相成的阅读思维过程,其间包含了分析和综合的 思维过程。所谓拓展,即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或者将其原理和观点运用于新情境,有所 发现或有所判断;或是由此及彼,由已知推论未知:这些都是基于对原文理解后将其观点和 原理推广到其他情境中的创造性应用。拓展的阅读思维过程目前主要以推断题形式加以考 查,前一章已有详尽阐释。下面与转述相关的有两个考点:归纳内容考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归纳内容考点、概括中心意思是在阅读理解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阅读 思维过程。一般说来,一篇文章的每一个主体段落(结构段落除外)都相对集中地表达了一个 中心意思。我们把这个中心意思叫做段落的中心。段落的中心有时用中心句或中心词加以概 括,这种中心句或中心词往往分布在段首的开启句或段末的收束句。有的段落没有中心句或 中心词,这就要在深入把握句际关系的基础上,找到一个上位的词句总括全部内容,这就是 概括段落的中心。一个段落的中心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内容考点。一般来说,文章有几个主 体段落就有几个内容考点。多个内容考点按或并列、或对比、或层进、或阐释的关系组合链 接在一块,就形成了全文的中心。论述文中的内容考点大多是全文的分论点,其全文的中
一。考古发掘显示,世界各地绝大多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都或前或后不约而同地经历了素 陶、彩陶、釉陶的发展阶段。所谓彩陶,是远古先民在制作好的陶胚内外壁上用矿物颜料绘 制各种纹饰,然后入窑烧制定型的一种带彩陶器。彩陶集实用和雕塑、绘画、烧制等各种艺 术、工艺于一体,展现了那个时代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反映了 原始社会数千年的社会状况和人的生存情境。可以说,彩陶是一本浓缩的、独特的“史书”。 …… 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无论是文字的始创、艺术的发端,原始巫术的产生,还是远古神 话与图腾崇拜的出现,都离不开彩陶。因为彩陶除了作为原始人类日常生活器物之外,还是 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的重要器物;彩陶的器形和陶壁上的纹饰,即体现了远古先民对关和艺 术的追求,也是原始文字创造的一个重要源泉。在作为中国史前文化起源研究依据的几类原 始文化遗存,如玉石器、彩陶、雕塑和岩画中,玉石器和雕塑的数量都较少,岩画的年代又 往往引起争论。唯有彩陶数量最多,年代也最准确,因而最具有可靠性和系统性。可以说, 彩陶是中国远古文化的辉煌代表。 下列对“彩陶是一本浓缩的、独特的‘史书’”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彩陶保留着几千年原始社会人类生活变经的痕迹,反映了新石器时找人类历史发展 的状况。 B.彩陶呈现出不同地域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不同特点,再现了原始人类生活的独 特情境。 C.彩陶包含多重原始文化意蕴,为探索人类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信息。 D.彩陶上的纹饰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和作用,原始人类用它来记载历史。 本题主要考查对重点句子含义的理解。对于理解类的选择题的设计,不外乎文意的扩大、 缩小、拔高、歧解、偷换、添加等套路。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联系来去诶的那个语句的基本 内容或含意,同时还要抓住作者的基本行文思路,把握文章脉络,从整体联系中去理解文章 语句的含意。就本题来讲,错误的一项选 D 项。主要依据第一段中倒数第二句话以及最后一 段第一、二句话判断。D 项中“原始人类用它来记载历史”错误,原文彩陶上的纹饰只能体 现远古先民对美和艺术的追求,也是原始文字创造的一个重要源泉,并非等同于能够记载历 史的真正的文字,它只能作为中国史前文化起源研究的依据之一。 考点 3:归纳内容考点,概括中心意思 【考点解说】论述文深刻的思想性和丰富的人文性,决定了其解读方法主要是一种在理 解基础上的转述和拓展。所谓转述,包括将文章具体的内容加以抽象、概括和提炼,或是将 文中抽象概括的内容具体化,这是一个相反相成的阅读思维过程,其间包含了分析和综合的 思维过程。所谓拓展,即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或者将其原理和观点运用于新情境,有所 发现或有所判断;或是由此及彼,由已知推论未知:这些都是基于对原文理解后将其观点和 原理推广到其他情境中的创造性应用。拓展的阅读思维过程目前主要以推断题形式加以考 查,前一章已有详尽阐释。下面与转述相关的有两个考点:归纳内容考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归纳内容考点、概括中心意思是在阅读理解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阅读 思维过程。一般说来,一篇文章的每一个主体段落(结构段落除外)都相对集中地表达了一个 中心意思。我们把这个中心意思叫做段落的中心。段落的中心有时用中心句或中心词加以概 括,这种中心句或中心词往往分布在段首的开启句或段末的收束句。有的段落没有中心句或 中心词,这就要在深入把握句际关系的基础上,找到一个上位的词句总括全部内容,这就是 概括段落的中心。一个段落的中心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内容考点。一般来说,文章有几个主 体段落就有几个内容考点。多个内容考点按或并列、或对比、或层进、或阐释的关系组合链 接在一块,就形成了全文的中心。论述文中的内容考点大多是全文的分论点,其全文的中心
意思大多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与中心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归纳内容考点、概括中心意思是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逐步上升到理性 认识的阅读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包含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考点、概括全文中心三个循序 渐进的过程 1.概括段落中心 论述文中的段落,主要是议论性段落,一个完整的议论性主体段落一般包含起始、展 开、终结三个部分。起始部分主要是提出观点和论题,展开部分主要是分析论证,终结部分 主要是重申论点和拓展深化。不完全的议论段落或者省去起始部分,或者减掉终结部分,但 展开部分是必须保留的。概括段落中心,主要着眼于起始部分和终结部分的关键词句。没有 起始和终结部分的段落,则要从分析论证的文字中提炼概括作者的观点。 2.归纳内容考点 般来说,论述文一个主体段落的中心就是全文的一个内容考点。但各个段落的中心 之间有着复杂的关联方式,如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总分式等等。在罗列全文段落中心 的基础上,我们要在更高层次上归纳并组合段落中心,形成更为概括的内容考点。 3.概括中心意思 中心意思就是文章的大意,在论述文中主要指论者对议论的社会现象所持的见解和主 张。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的策略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策略,即从宏观上整体把握作者 的见解和主张。选用这一策略要和对文章局部内容考点的把握相联系,使整体关照与局部分 析协调一致,当整体关照与局部分析相冲突时,要在整合局部内容考点的基础上调整整体认 知。一种是自下而上的策略,即在把握文章各个局部内容考点的基础上,通过“并加”(把 并列的内容考点相加)和“提炼”(抽取各个内容考点的共同点)的方式,概括出中心意思 在论述文阅读中,要善于把两种策略结合起来使用。 总之,概括论述文中心意思的方法可以归纳为:(1)整体阅读,把握大意:(2)归纳考点, 明辨关系;(3)提炼整合,明确中心 考点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解说】论述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对论述的社会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一般来 说,论述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显豁的、明确的。在整体阅读中可以通过审读标题,寻找全 文的中心句(包括首括句和尾括句),概括文中重点段落的大意等方法,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 点态度。但有的论述文,作者的观点态度就不够明显。有的论述文从总体上看作者的观点态 度是明确的,但具体到对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观点态度,如引用、转述多人观点时作者本人 的意图就比较隐蔽。这些就需要我们下一番分析概括的功夫 论述文中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主要集中在下列四个方面: 1.辨析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这类试题一般从阅读的整体性出发,要求考 生对全文涉及的内容探幽发微,作出仔细的辨析 2.概括作者对文中某一内容的观点态度。这类试题在论述文中大量出现,其要求一般 在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对文中隐含着的作者的观点进行辨析和概括。 3.比较作者在文中引用、转述的多人的观点。这类试题要求考生通过对不同人的观点 结合语境作求同或求异的分析,以明确作者的态度。 4.分析比较选文的信息材料与作者的观点的异同。作者对自己所论述的社会问题的观 点态度,有时是比较复杂的,多数情况下不是简单地赞成或者反对;有时对问题的某一方面 是肯定的,对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否定的,有时可能对问题的一些方面还是有所保留的。这 些情况读者在阅读中要仔细辨析,准确把握。这类试题一般安排在推断题中加以考査。 【考点回顾】 (2009山东卷)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3题
意思大多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与中心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归纳内容考点、概括中心意思是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逐步上升到理性 认识的阅读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包含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考点、概括全文中心三个循序 渐进的过程。 1.概括段落中心 论述文中的段落,主要是议论性段落,一个完整的议论性主体段落一般包含起始、展 开、终结三个部分。起始部分主要是提出观点和论题,展开部分主要是分析论证,终结部分 主要是重申论点和拓展深化。不完全的议论段落或者省去起始部分,或者减掉终结部分,但 展开部分是必须保留的。概括段落中心,主要着眼于起始部分和终结部分的关键词句。没有 起始和终结部分的段落,则要从分析论证的文字中提炼概括作者的观点。 2.归纳内容考点 一般来说,论述文一个主体段落的中心就是全文的一个内容考点。但各个段落的中心 之间有着复杂的关联方式,如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总分式等等。在罗列全文段落中心 的基础上,我们要在更高层次上归纳并组合段落中心,形成更为概括的内容考点。 3.概括中心意思 中心意思就是文章的大意,在论述文中主要指论者对议论的社会现象所持的见解和主 张。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的策略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策略,即从宏观上整体把握作者 的见解和主张。选用这一策略要和对文章局部内容考点的把握相联系,使整体关照与局部分 析协调一致,当整体关照与局部分析相冲突时,要在整合局部内容考点的基础上调整整体认 知。一种是自下而上的策略,即在把握文章各个局部内容考点的基础上,通过“并加”(把 并列的内容考点相加)和“提炼”(抽取各个内容考点的共同点)的方式,概括出中心意思。 在论述文阅读中,要善于把两种策略结合起来使用。 总之,概括论述文中心意思的方法可以归纳为:(l)整体阅读,把握大意;(2)归纳考点, 明辨关系;(3)提炼整合,明确中心。 考点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解说】论述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对论述的社会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一般来 说,论述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显豁的、明确的。在整体阅读中可以通过审读标题,寻找全 文的中心句(包括首括句和尾括句),概括文中重点段落的大意等方法,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 点态度。但有的论述文,作者的观点态度就不够明显。有的论述文从总体上看作者的观点态 度是明确的,但具体到对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观点态度,如引用、转述多人观点时作者本人 的意图就比较隐蔽。这些就需要我们下一番分析概括的功夫。 论述文中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主要集中在下列四个方面: 1.辨析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这类试题一般从阅读的整体性出发,要求考 生对全文涉及的内容探幽发微,作出仔细的辨析。 2.概括作者对文中某一内容的观点态度。这类试题在论述文中大量出现,其要求一般 在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对文中隐含着的作者的观点进行辨析和概括。 3.比较作者在文中引用、转述的多人的观点。这类试题要求考生通过对不同人的观点 结合语境作求同或求异的分析,以明确作者的态度。 4.分析比较选文的信息材料与作者的观点的异同。作者对自己所论述的社会问题的观 点态度,有时是比较复杂的,多数情况下不是简单地赞成或者反对;有时对问题的某一方面 是肯定的,对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否定的,有时可能对问题的一些方面还是有所保留的。这 些情况读者在阅读中要仔细辨析,准确把握。这类试题一般安排在推断题中加以考查。 【考点回顾】 一、(2009 山东卷)阅读下列文字,完成 1—3 题
断桥”考 唐代诗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中有“断先桥荒藓合,空院落花深”的诗句,这被视为 今日西湖十景之“断桥”的最早文献记录。 断桥在南宋咸淳年间因隶属宝祜坊而改称宝祜桥。因“断桥”不断,当时也出现了用谐 音“段桥”解释为“段家桥”的说法,如周密《武林旧事》卷五“断桥”下就说“又名段家 桥”。但因为在“断桥”不断的问题上没能达成共识,所以后来人们围绕“断桥”的名义问 题聚诉纷纭。 翻阅典籍,除西湖断桥之外,诗文中说道“不断之‘断桥’”的还有几例。如金赵秉文 《墓归》诗云:“行过断桥沙路黑,忽从电影得前村。”明邵经邦《断桥》诗云:“闻到桥 名断,从来金勒过。”清顾于观《南楼四咏》诗云:“门前空有断桥在,十日人无款竹扉。” 可见“不断之‘断桥’”在古代是比较常见的,并非杭州西湖所独有。 然而桥既不断,为什么称为“断桥”呢?据考证,这里的“断桥”实即“簖桥”,而“簖 桥”则是与捕鱼蟹之“簖”相伴的一种桥,它主要是用来协助捕鱼蟹的。每年秋冬之交,螃 蟹会进行生殖洄游,到江海交界的浅滩中繁殖后代,渔人便利用螃蟹的这种生活习性加以捕 捉。他们把芦蒿、竹竿等编连起来的“簖”插在江河之中,挡住螃蟹向下游行进的路,然后 螃蟹必沿“簖”爬上来,以求越过下行,而渔人就在“簖”侧的桥上捕捉它们(当然也有划 船前往捕蟹或收笼的)。这种捕蟹方法在江南一带尤为常见,陆游《稽山行》有“村村作蟹 椴,处处起鱼梁”(“椴”亦可作“簖”)之语。清藩衍桐《两浙轩续录》载海盐才女李 壬《由武原至梅里》诗云:“沿塘两岸遍桑麻,画舫朝移日又斜。望见簖桥心便喜,急收帆 脚到侬家。”这里的“簖桥”就是指与放置鱼簖、蟹簖有关的桥,这种说法在部分地区至今 还有。但因放置鱼簖或蟹簖过多对河流及湖面的水流影响较大,古代官府就已有所限制。近 代以来,这种捕鱼蟹的方法,随着人工养殖业的兴起而逐渐被淘汰 杭州西湖为钱塘江的泄湖,在中唐以前,钱塘江与西湖的水域连成一片,湖中水流因孤 山分流,携带的泥沙逐渐形成了“白堤”。流经孤山的两股水流在宝石山东南端合流而出 “白堤”也便成为一道天然“鱼梁”。渔人在“白堤”东端设簖来捕鱼蟹,而且依簖设桥 以方便捕捉鱼蟹和到孤山的交通,这样的桥叫做“簖桥”,也在情理之中。张祜的诗句中写 作“簖桥”,因为那时“簖”字或许还没有产生,或许很少有人使用。五代以后,特别是自 吴越王钱穆筑焊海塘以来,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游的现象消失,渔人也就逐渐不再用簖 捕捉鱼蟹了。随着杭州都城文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断桥”已失去设簖捕捉鱼 蟹功能的本义,但“断桥”之名却由于文人作品的称颂和民间口耳相传而得以沿用 (节选自关长龙《“断桥”考》,有改动) [注]①金勒:金饰的带嚼子的马笼头,这里借指骑马者 1.下列选项中关于“簖桥”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簖桥”是与渔人用芦蒿、竹竿等编连起来捕鱼虾的“簖”相伴的一种桥。 B.“簖桥”的主要功能是方便渔人用簖捕捉鱼蟹 C.“白堤”东端的“簖桥”即今日西湖断桥,原是为方便渔人捕捉鱼蟹而设。 D.“簖桥”在张祜的诗中写作“断桥”的原因是那时“簖”字可能还没有产生,也可能 很少有人使用。 【答案】C 【解析】原文中说“渔人在“白堤”东端设簖来捕鱼蟹,而且依簖设桥,以方便捕捉鱼 蟹和到孤山的交通,这样的桥叫做“簖桥”,也在情理之中”,并没有说出“白堤”东端 的“簖桥”即今日西湖断桥
“断桥”考 唐代诗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中有“断先桥荒藓合,空院落花深”的诗句,这被视为 今日西湖十景之“断桥”的最早文献记录。 断桥在南宋咸淳年间因隶属宝祜坊而改称宝祜桥。因“断桥”不断,当时也出现了用谐 音“段桥”解释为“段家桥”的说法,如周密《武林旧事》卷五“断桥”下就说“又名段家 桥”。但因为在“断桥”不断的问题上没能达成共识,所以后来人们围绕“断桥”的名义问 题聚诉纷纭。 翻阅典籍,除西湖断桥之外,诗文中说道“不断之‘断桥’”的还有几例。如金赵秉文 《墓归》诗云:“行过断桥沙路黑,忽从电影得前村。”明邵经邦《断桥》诗云:“闻到桥 名断,从来金勒过。”清顾于观《南楼四咏》诗云:“门前空有断桥在,十日人无款竹扉。” 可见“不断之‘断桥’”在古代是比较常见的,并非杭州西湖所独有。 然而桥既不断,为什么称为“断桥”呢?据考证,这里的“断桥”实即“簖桥”,而“簖 桥”则是与捕鱼蟹之“簖”相伴的一种桥,它主要是用来协助捕鱼蟹的。每年秋冬之交,螃 蟹会进行生殖洄游,到江海交界的浅滩中繁殖后代,渔人便利用螃蟹的这种生活习性加以捕 捉。他们把芦蒿、竹竿等编连起来的“簖”插在江河之中,挡住螃蟹向下游行进的路,然后 螃蟹必沿“簖”爬上来,以求越过下行,而渔人就在“簖”侧的桥上捕捉它们(当然也有划 船前往捕蟹或收笼的)。这种捕蟹方法在江南一带尤为常见,陆游《稽山行》有“村村作蟹 椴,处处起鱼梁”(“椴”亦可作“簖”)之语。清藩衍桐《两浙輶轩续录》载海盐才女李 壬《由武原至梅里》诗云:“沿塘两岸遍桑麻,画舫朝移日又斜。望见簖桥心便喜,急收帆 脚到侬家。”这里的“簖桥”就是指与放置鱼簖、蟹簖有关的桥,这种说法在部分地区至今 还有。但因放置鱼簖或蟹簖过多对河流及湖面的水流影响较大,古代官府就已有所限制。近 代以来,这种捕鱼蟹的方法,随着人工养殖业的兴起而逐渐被淘汰。 杭州西湖为钱塘江的泄湖,在中唐以前,钱塘江与西湖的水域连成一片,湖中水流因孤 山分流,携带的泥沙逐渐形成了“白堤”。流经孤山的两股水流在宝石山东南端合流而出, “白堤”也便成为一道天然“鱼梁”。渔人在“白堤”东端设簖来捕鱼蟹,而且依簖设桥, 以方便捕捉鱼蟹和到孤山的交通,这样的桥叫做“簖桥”,也在情理之中。张祜的诗句中写 作“簖桥”,因为那时“簖”字或许还没有产生,或许很少有人使用。五代以后,特别是自 吴越王钱穆筑垾海塘以来,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游的现象消失,渔人也就逐渐不再用簖 捕捉鱼蟹了。随着杭州都城文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断桥”已失去设簖捕捉鱼 蟹功能的本义,但“断桥”之名却由于文人作品的称颂和民间口耳相传而得以沿用。 (节选自关长龙《“断桥”考》,有改动) [注]①金勒:金饰的带嚼子的马笼头,这里借指骑马者。 1.下列选项中关于“簖桥”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簖桥”是与渔人用芦蒿、竹竿等编连起来捕鱼虾的“簖”相伴的一种桥。 B. “簖桥”的主要功能是方便渔人用簖捕捉鱼蟹。 C.“白堤”东端的“簖桥”即今日西湖断桥,原是为方便渔人捕捉鱼蟹而设。 D.“簖桥”在张祜的诗中写作“断桥”的原因是那时“簖”字可能还没有产生,也可能 很少有人使用。 【答案】C 【解析】原文中说“渔人在“白堤”东端设簖来捕鱼蟹,而且依簖设桥,以方便捕捉鱼 蟹和到孤山的交通,这样的桥叫做“簖桥”,也在情理之中”, 并没有说出“白堤”东端 的“簖桥”即今日西湖断桥
【考点定位】本题以“簖桥”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査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解 答本题应注意准确把握原文信息,在解题时注意围绕“簖桥”这个概念,将四个选项与文中 的信息认真对照即可。 2.下列不属于用“簖”捕捉鱼蟹的方法逐渐被淘汰的原因的一项是() A.古代官府对在河流及湖面放置鱼簖或蟹簖有所限制 B.近代以来,人工养殖业的兴起。 C.五代以后,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流的现象消失了 D.杭州都城文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 【答案】D 【解析】注意原文第四段中“但因放置鱼簖或蟹簖过多对河流及湖面的水流影响较大, 古代官府就已有所限制。近代以来,这种捕鱼蟹的方法,随着人工养殖业的兴起而逐渐被淘 汰。”和第五段“五代以后,特别是自吴越王钱穆筑埠海塘以来,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 游的现象消失,渔人也就逐渐不再用簖捕捉鱼蟹了”几个句子。 【考点定位】本题考査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与信息的筛选能力,解答此题时应先根据选 项找到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代诗人张祜的《题杭州孤山寺》是目前所能见到的记载西湖断桥的最早文献。 B.西湖十景之“断桥”在南宋时又称宝佑桥,还曾因“断”“段”谐音而被称作“段家 桥”。 C.第三段列举了赵乘文等人的诗,说明除西湖断桥之外,在古代其他地方也有“不断之 断桥”。 D.第四段引用海盐才女李壬的诗,说明近代以前江南一带用鱼簖或蟹簖捕鱼蟹的方法很 常见。 【答案】D 【解析】注意原文第四段“《两浙轁轩续录》载海盐才女李壬《由武原至梅里》诗云: “沿塘两岸遍桑麻,画舫朝移日又斜。望见簖桥心便喜,急收帆脚到侬家。”这里的“簖桥 就是指与放置鱼簖、蟹簖有关的桥,这种税法在部分地区至今还有,是在论证有关“簖桥” 的说法在部分地区至今还有。 【考点定位】本题考査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能力。解答本题应注意,在理解文句、分 析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层层筛选,剥离出有效信息,获得充分可靠地依据, 然后进行合理的推断,在解题时注意运用因果推断、归纳推断(由个别到一般)等方法,排 除无中生有的干扰项 (2009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 自由和科学 爱因斯坦 我知道,要对基本价值的判断进行争论,是一件没有希望的事。比如,如果有人赞成把 人类从地球上消灭掉作为一个目标,人们就不能从纯理性的立场来驳倒这种观点。但是如果 有某些目标和价值是大家一致同意的,人们就能够合理地来议论达到这些目的的手段。现在, 让我们来指出两个目标,凡是读到这篇东西的人大概都会完全同意的。 第一,为维持全部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所必需的资料应当由总劳动量中尽可能少的部分来 第二,满足物质上的需要,固然是美满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但只做到这一点 还是不够的。为了得到满足,人还必须有可能根据他们个人的特点和能力来发展他们理理智 上的和艺术上的才能
【考点定位】本题以“簖桥”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解 答本题应注意准确把握原文信息,在解题时注意围绕“簖桥”这个概念,将四个选项与文中 的信息认真对照即可。 2.下列不属于用“簖”捕捉鱼蟹的方法逐渐被淘汰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古代官府对在河流及湖面放置鱼簖或蟹簖有所限制。 B.近代以来,人工养殖业的兴起。 C.五代以后,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流的现象消失了。 D.杭州都城文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 【答案】D 【解析】注意原文第四段中“但因放置鱼簖或蟹簖过多对河流及湖面的水流影响较大, 古代官府就已有所限制。近代以来,这种捕鱼蟹的方法,随着人工养殖业的兴起而逐渐被淘 汰。”和第五段“五代以后,特别是自吴越王钱穆筑垾海塘以来,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 游的现象消失,渔人也就逐渐不再用簖捕捉鱼蟹了”几个句子。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与信息的筛选能力,解答此题时应先根据选 项找到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代诗人张祜的《题杭州孤山寺》是目前所能见到的记载西湖断桥的最早文献。 B.西湖十景之“断桥”在南宋时又称宝佑桥,还曾因“断”“段”谐音而被称作“段家 桥”。 C.第三段列举了赵乘文等人的诗,说明除西湖断桥之外,在古代其他地方也有“不断之 断桥”。 D.第四段引用海盐才女李壬的诗,说明近代以前江南一带用鱼簖或蟹簖捕鱼蟹的方法很 常见。 【答案】D 【解析】注意原文第四段“《两浙輶轩续录》载海盐才女李壬《由武原至梅里》诗云: “沿塘两岸遍桑麻,画舫朝移日又斜。望见簖桥心便喜,急收帆脚到侬家。”这里的“簖桥” 就是指与放置鱼簖、蟹簖有关的桥,这种税法在部分地区至今还有,是在论证有关“簖桥” 的说法在部分地区至今还有。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能力。解答本题应注意,在理解文句、分 析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层层筛选,剥离出有效信息,获得充分可靠地依据, 然后进行合理的推断,在解题时注意运用因果推断、归纳推断(由个别到一般)等方法,排 除无中生有的干扰项。 二、(2009 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4 小题。 自由和科学 爱因斯坦 我知道,要对基本价值的判断进行争论,是一件没有希望的事。比如,如果有人赞成把 人类从地球上消灭掉作为一个目标,人们就不能从纯理性的立场来驳倒这种观点。但是如果 有某些目标和价值是大家一致同意的,人们就能够合理地来议论达到这些目的的手段。现在, 让我们来指出两个目标,凡是读到这篇东西的人大概都会完全同意的。 第一,为维持全部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所必需的资料应当由总劳动量中尽可能少的部分来 生产。 第二,满足物质上的需要,固然是美满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但只做到这一点 还是不够的。为了得到满足,人还必须有可能根据他们个人的特点和能力来发展他们理理智 上的和艺术上的才能
其中第一个目标是要求增进一切有关自然规律和社会过程规律的知识,也就是要促进 切科学工作。因为科学工作是一个自然的整体,它的各个部分彼此相互支持着,虽然支持的 方式还没有人能预料到。但是科学进步的先决条件是具有不受限制地交换一切结果和意见的 可能性一一在一切脑力劳动领域里的言论自由和教学自由。我所理解的自由是这样的一种社 会条件:一个人不会因为他发表了关于知识的一般和特殊问题的意见和主张而遭受到危险或 者严重的损害。这种交换的自由是发展和推广科学知识所不可缺少的,这件事有很大的实际 意义。首先它必须由法律来保障。但单单靠法律还不能保证发表的自由,为了使每个人都能 表白他的观点而没有不利的后果,在全体人民中必须有一种宽容的精神。这种外在的自由的 理想是永远不能完全达到的,但如果要使科学思想、晢学和一般的创造性思想得到尽可能快 的进步,那就必须始终不懈地去争取这种自由。 如果要保证第二个目标,也就是要使一切人的精神发展成为可能,那么就必须有第二种 外在的自由。人不应当为了获得生活必需品而工作到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从事个人活动 的程度。而没有这第二种外在的自由,发表的自由对他就毫无用处。如果合理的分工问题得 到解决,技术的进步就会提供这种自由的可能性 科学的发展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另一种自由,这可以称为内心的自 由。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 和习惯的束缚。这种内心的自由是大自然难得赋予的一种礼物,也是值得个人追求的一个目 标,但社会也能做很多事来促使它实现,至少不该去干涉它的发展。比如学校可以通过权威 的影响和强加给青年过重的精神负担来干涉内心自由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由鼓 励独立思考来支持这种自由。只有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精神上的 发展和完善才有可能,由此,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才有可能得到改进 (选自《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赵中立、许良英编译)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促进一切科学工作是达到爱因斯坦所指出的第一个目标的要求 B.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理智和艺术的能力就能够得到发展。 C.第一种“外在的自由”对于科学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法律的保障和全体人民的宽容精神对于第一种“外在的自由”具有重要意义 E.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第一种“外在的自由”的理想就完全能够达到。 【答案】BE 【解析】B项错在“就能够”,应该是“有可能”。E项是这类题型常见错误,“只要…… 就……”过于绝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査“筛选与整合的文中信息”,能力层级C。选项涉及概念的把握 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其实就是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把握。这类题目的设计,大多数时候是不会 照抄原文的,而是采用转换表述、筛选整合的方式,因此我们在解题时,不可机械地看原文 是否有这样的文字表述。 2.下列对第二种“外在的自由”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工作之余还有可能从事个人的活动,属于第二种“外在的自由 第二种“外在的自由”是实现爱因斯坦所指出的第二个目标的基本前提 C.第二种“外在的白由”与第一种“外在的自由”相辅相成,都有助于科学的发展 D.第二种“外在的自由”是实现合理分工和技术进步的先决条件。 【答案】D 【解析】文本倒数第二节说“如果合理的分工问题得到解决,技术的进步就会提供这种 自由的可能性。”注意这里是“如果……就……"。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B。考查的是对与全文
其中第一个目标是要求增进一切有关自然规律和社会过程规律的知识,也就是要促进一 切科学工作。因为科学工作是一个自然的整体,它的各个部分彼此相互支持着,虽然支持的 方式还没有人能预料到。但是科学进步的先决条件是具有不受限制地交换一切结果和意见的 可能性——在一切脑力劳动领域里的言论自由和教学自由。我所理解的自由是这样的一种社 会条件:一个人不会因为他发表了关于知识的一般和特殊问题的意见和主张而遭受到危险或 者严重的损害。这种交换的自由是发展和推广科学知识所不可缺少的,这件事有很大的实际 意义。首先它必须由法律来保障。但单单靠法律还不能保证发表的自由,为了使每个人都能 表白他的观点而没有不利的后果,在全体人民中必须有一种宽容的精神。这种外在的自由的 理想是永远不能完全达到的,但如果要使科学思想、哲学和一般的创造性思想得到尽可能快 的进步,那就必须始终不懈地去争取这种自由。 如果要保证第二个目标,也就是要使一切人的精神发展成为可能,那么就必须有第二种 外在的自由。人不应当为了获得生活必需品而工作到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从事个人活动 的程度。而没有这第二种外在的自由,发表的自由对他就毫无用处。如果合理的分工问题得 到解决,技术的进步就会提供这种自由的可能性。 科学的发展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另一种自由,这可以称为内心的自 由。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 和习惯的束缚。这种内心的自由是大自然难得赋予的一种礼物,也是值得个人追求的一个目 标,但社会也能做很多事来促使它实现,至少不该去干涉它的发展。比如学校可以通过权威 的影响和强加给青年过重的精神负担来干涉内心自由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由鼓 励独立思考来支持这种自由。只有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精神上的 发展和完善才有可能,由此,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才有可能得到改进。 (选自《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赵中立、许良英编译)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促进一切科学工作是达到爱因斯坦所指出的第一个目标的要求。 B.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理智和艺术的能力就能够得到发展。 C.第一种“外在的自由”对于科学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法律的保障和全体人民的宽容精神对于第一种“外在的自由”具有重要意义。 E.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第一种“外在的自由”的理想就完全能够达到。 【答案】BE 【解析】B 项错在“就能够”,应该是“有可能”。E 项是这类题型常见错误,“只要…… 就……”过于绝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筛选与整合的文中信息”,能力层级C。选项涉及概念的把握、 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其实就是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把握。这类题目的设计,大多数时候是不会 照抄原文的,而是采用转换表述、筛选整合的方式,因此我们在解题时,不可机械地看原文 是否有这样的文字表述。 2.下列对第二种“外在的自由”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工作之余还有可能从事个人的活动,属于第二种“外在的自由”。 B.第二种“外在的自由”是实现爱因斯坦所指出的第二个目标的基本前提。 C.第二种“外在的白由”与第一种“外在的自由”相辅相成,都有助于科学的发展。 D.第二种“外在的自由”是实现合理分工和技术进步的先决条件。 【答案】D 【解析】文本倒数第二节说“如果合理的分工问题得到解决,技术的进步就会提供这种 自由的可能性。”注意这里是“如果……就……”。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 B。考查的是对与全文
主旨密切相关的“第二种“外在的自由’”概念的理解。 3.根据文意,可能影响“内心的自由”的主客观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 【答案】①主观因素:个人认知和自觉追求的程度。②客观因素:权威、社会偏见、违 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社会(学校)的促进和干涉。 【解析】本题作答思路一定要清晰,最好分主观和客观因素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C。就是对文中有 关内容进行筛选、分析并作综合概括。 4.根据文意,怎样才能使“创造性思想”尽可能得到发展? 答 【答案】①始终不懈地争取两种“外在的自由”。②不断地、自觉地正确“内心的自由” 【解析】注意答题一定要全面,“创造性思想”要尽可能得到发展,“外在的自由”“内 心的自由”缺一不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C。要求在分析 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主旨,深刻理解并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 态度 三、(2009海南宁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 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 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 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 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 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 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 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晩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 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 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 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 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 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 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 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 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 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 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 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 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 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 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 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主旨密切相关的“第二种‘外在的自由’”概念的理解。 3.根据文意,可能影响“内心的自由”的主客观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 。 【答案】①主观因素:个人认知和自觉追求的程度。②客观因素:权威、社会偏见、违 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社会(学校)的促进和干涉。 【解析】本题作答思路一定要清晰,最好分主观和客观因素。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 C。就是对文中有 关内容进行筛选、分析并作综合概括。 4.根据文意,怎样才能使“创造性思想”尽可能得到发展? 答: 。 【答案】①始终不懈地争取两种“外在的自由”。②不断地、自觉地正确“内心的自由”。 【解析】注意答题一定要全面,“创造性思想”要尽可能得到发展,“外在的自由”、“内 心的自由”缺一不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 C。要求在分析 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主旨,深刻理解并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 态度。 三、(2009 海南宁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 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 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 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 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 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 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 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 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 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 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 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 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 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 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 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 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 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 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 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 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 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 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 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 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 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 可见一斑 【答案】D 【解析】“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表述不准确, 原文是“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 筠吧?” 【考点定位】本题重点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与概括能力,解题时先要看 清题干要求,然后认真仔细的通读全文。结合重点词语、重点句子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观 点 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 是值得欣喜的。 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 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 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奧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 更为出色 【答案】C 【解析】A项原文中并没有“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这个说法;B项说的 太绝对了:D项“更为出色”与原文不符。 【考点定位】本题考査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应先根据选项找到原文信 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进行判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 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 以难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 看得很珍贵的。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 们推崇的 【答案】B 【解析】作者认为杜甫的诗难以流行的原因不包括“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考点定位】本题考査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推断的前提是要熟知文章 的内容,准确地找到文中的已知信息,然后提取出有效信息,获得充足可靠的依据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 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 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 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 可见一斑。 【答案】D 【解析】“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表述不准确, 原文是“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 筠吧?” 【考点定位】本题重点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与概括能力,解题时先要看 清题干要求,然后认真仔细的通读全文。结合重点词语、重点句子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观 点。 2. 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 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 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 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 更为出色。 【答案】C 【解析】A 项原文中并没有“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这个说法;B 项说的 太绝对了;D 项“更为出色”与原文不符。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应先根据选项找到原文信 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进行判断。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 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 以难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 看得很珍贵的。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 们推崇的。 【答案】B 【解析】作者认为杜甫的诗难以流行的原因不包括“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推断的前提是要熟知文章 的内容,准确地找到文中的已知信息,然后提取出有效信息,获得充足可靠的依据
四、(2009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说“异 詹克明 你可以侧目异类,白眼异类,但绝不可小视异类 异类可以成为事物的中心。晶莹美丽的珍珠,其中心不过是颗砂粒,正所谓“病蚌成珠”。 降雨全靠空气中的尘埃作为凝聚中心,倘若天空绝对干净,水汽再多也不会下雨,当然就没 有植物和动物,更不可能有人类。同类之物彼此相差无几,谁也难成中心。异类的介入打破 了无差异的均衡,“中心”应运而生,有序的体系得以形成。梁山好汉一百多,各怀绝技, 谁肯服谁?倒是文武皆不出众的“异类”宋公明,凭着“呼保义”“及时雨”的名声坐了第 把交椅。 当液体加热到沸点之上,有时高出十几度还不沸腾,就成了过热状态。一旦过热液体受 到扰动,瞬时大量汽化,极易发生爆炸。工业生产中为了避免出现“过热”,常将几粒多孔 质的沸石投入高温液体。沸石不断释放的小气泡容纳了液体的饱和蒸气,鼓成大气泡腾出 借此平稳沸腾。过于纯粹的体系在形态转化时很可能出现滞后或过头,导致险象环生,异类 的适时参与则可化险为夷 事物需要发展,体系必然转变,异类可以成为伟大转折的突破口。20世纪初,正是爱 因斯坦在假设光速不变的基础上提出相对论,普朗克又提出量子论,才使物理学获得了大发 展。正因为他们的异类观念,才使得物理学大大创新。不过,切勿强求“异类”,最应警惕 那种哗众取宠的故作怪异,如父亲逼着体弱女童跑全国、当街裸体自我标榜是行为艺术之类 就是渴求社会认可的假异类、真恶俗 不能容忍异类的现象,时时可见。打工者来自不同的地区,农村人与城里人衣饰的差异、 口音的不同……都可以泾渭分明地用来划分同类与异类,更不要说大的方面了。不要把一切 原因都归结为漫长的封建帝制,更深刻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国民性”。蜂拥而上的党同伐异 和 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正说明我们缺少起码的宽容心态。一个高度发达、受人尊敬的大国 首先要有宽宏大量的国民气度,最起码要能容忍那些并不妨碍别人、又不违犯法律的异类行 为 对于一个健全发展的体系,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目必需 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病蚌成珠的事例说明,砂粒在特定条件下成为事物的中心,可以创造美丽的 结果。 B.作者以天空中水汽凝成雨滴的事实说明,灰尘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积极因 C.作者以过热现象中沸石的作用说明,在工业生产中有时需要异类的参与来化解体系 突变的危险。 D.作者列举父亲逼迫体弱女童跑全国、当街裸体自我标榜是行为艺术的事例,意在批 评恶俗的假异类现象 【答案】B 【解析】“灰尘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积极因素”这句话太绝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对问题的推断能力,问题来源于“降雨全靠空气中的尘埃作 为凝聚中心,倘若天空绝对干净,水汽再多也不会下雨,当然就没有植物和动物,更不可能 有人类。同类之物彼此相差无几,谁也难成中心”这句话,通过分析,并不能看出作者承认 灰尘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积极因素。 2.作者指出人们往往对异类持什么态度?作者认为应该持什么态度?
四、(2009 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说“异” 詹克明 你可以侧目异类,白眼异类,但绝不可小视异类。 异类可以成为事物的中心。晶莹美丽的珍珠,其中心不过是颗砂粒,正所谓“病蚌成珠”。 降雨全靠空气中的尘埃作为凝聚中心,倘若天空绝对干净,水汽再多也不会下雨,当然就没 有植物和动物,更不可能有人类。同类之物彼此相差无几,谁也难成中心。异类的介入打破 了无差异的均衡,“中心”应运而生,有序的体系得以形成。梁山好汉一百多,各怀绝技, 谁肯服谁?倒是文武皆不出众的“异类”宋公明,凭着“呼保义”“及时雨”的名声坐了第一 把交椅。 当液体加热到沸点之上,有时高出十几度还不沸腾,就成了过热状态。一旦过热液体受 到扰动,瞬时大量汽化,极易发生爆炸。工业生产中为了避免出现“过热”,常将几粒多孔 质的沸石投入高温液体。沸石不断释放的小气泡容纳了液体的饱和蒸气,鼓成大气泡腾出, 借此平稳沸腾。过于纯粹的体系在形态转化时很可能出现滞后或过头,导致险象环生,异类 的适时参与则可化险为夷。 事物需要发展,体系必然转变,异类可以成为伟大转折的突破口。20 世纪初,正是爱 因斯坦在假设光速不变的基础上提出相对论,普朗克又提出量子论,才使物理学获得了大发 展。正因为他们的异类观念,才使得物理学大大创新。不过,切勿强求“异类”,最应警惕 那种哗众取宠的故作怪异,如父亲逼着体弱女童跑全国、当街裸体自我标榜是行为艺术之类, 就是渴求社会认可的假异类、真恶俗。 不能容忍异类的现象,时时可见。打工者来自不同的地区,农村人与城里人衣饰的差异、 口音的不同……都可以泾渭分明地用来划分同类与异类,更不要说大的方面了。不要把一切 原因都归结为漫长的封建帝制,更深刻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国民性”。蜂拥而上的党同伐异 和 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正说明我们缺少起码的宽容心态。一个高度发达、受人尊敬的大国, 首先要有宽宏大量的国民气度,最起码要能容忍那些并不妨碍别人、又不违犯法律的异类行 为。 对于一个健全发展的体系,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 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作者以病蚌成珠的事例说明,砂粒在特定条件下成为事物的中心,可以创造美丽的 结果。 B.作者以天空中水汽凝成雨滴的事实说明,灰尘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积极因 素。 C.作者以过热现象中沸石的作用说明,在工业生产中有时需要异类的参与来化解体系 突变的危险。 D.作者列举父亲逼迫体弱女童跑全国、当街裸体自我标榜是行为艺术的事例,意在批 评恶俗的假异类现象。 【答案】B 【解析】“灰尘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积极因素”这句话太绝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对问题的推断能力,问题来源于“降雨全靠空气中的尘埃作 为凝聚中心,倘若天空绝对干净,水汽再多也不会下雨,当然就没有植物和动物,更不可能 有人类。同类之物彼此相差无几,谁也难成中心”这句话,通过分析,并不能看出作者承认 灰尘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积极因素。 2.作者指出人们往往对异类持什么态度?作者认为应该持什么态度?
答 【答案】排斥、打压,缺少起码的宽容。肯定具有积极意义和带来创新结果的异类,容 忍无害的异类现象 【解析】“作者指出人们往往对异类持什么态度?作者认为应该持什么态度”设问清F 较易回答。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要分析 作者在文中的态度,只要抓住作者在文章中的议论性的语句就很容易得到作者的观点。 3.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为什么? 答 【答案】宇宙万物间普遍存在异类现象,所以是正常的:异类的存在可以促进事物的发 展,具有积极意义,所以是必需的 【解析】“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为什么”,是对文章主 体内容的概括,出手比较平和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论述累文本阅读中的重点句子的含义的能力。论述类文本包 括论文、杂文、评论等。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需把握好“正常”和“必需”二词,只要理解 这两个词的内涵,答案就浮出水面了。 五、(2009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居民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与各国政府所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实施基于居民健康 的社会发展战略已成为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它不仅可以促进全社会的参与,统筹 优先配置社会资源,而且可以协调政府和社会各部门只见的责任与发展目标,还可以规范居 民个人的生活行为,从分体现了与其他社会公共政策的互补性 基于个人健康——健康社会——健康城市一一健康国家的理念,建立由“个人健康”发 展到“健康国家”的战略思想,这不仅构建了新的社会健康价值理念,而且立足于国家层面, 为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明确了新的方向,也使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传统模式得以创新。 基于居民健康的国家发展战略,其核心是研究影响居民健康的决定因素以及改善居民健 康状况所需要的政策及环境。这一战略是一个跨部门、与各项社会政策相关的发展战略,也 是一种将健康决定因素与其相关政策有机结合起来的发展战略。它不仅建立了具体而明确的 指标体系,而且具有比较准确可信的实证数据支持,并有与之配套的完整的评价与监督指标 体系,这样不仅能够随时了解战略的实际进程,也能够不断纠正战略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偏 每个国家都是根据各自的国情,结合其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特点,以及居民健康状况的 实际情况而制定其战略,并具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各国的“健康国家”战略计划均为分阶 段,逐步提升的发展进程,一般以10年为一个阶段。 “健康国家”战略是一个具有坚实科学背景的发展战略,它是基于公共卫生、流行病学 临床医学、卫生经济与卫生政策的学科,针对居民健康问题进行广泛研究,对居民健康发展 高度关注的发展战略,也是不同政府部门和不同学科之间相互配合、共同研究、合作实施的 高层次社会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以其充分的协调潜力而有助于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 1.下列对“健康国家”发展战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健康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研究影响居民健康的决定因素以及改善居民健康状 况所需要的政策及环境。 B.“健康国家”发展战略构建了新的社会健康价值理念,是对传统卫生改革与发展模式 的突破
答: 。 【答案】排斥、打压,缺少起码的宽容。肯定具有积极意义和带来创新结果的异类,容 忍无害的异类现象。 【解析】“作者指出人们往往对异类持什么态度?作者认为应该持什么态度”设问清晰, 较易回答。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要分析 作者在文中的态度,只要抓住作者在文章中的议论性的语句就很容易得到作者的观点。 3.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为什么? 答: 。 【答案】宇宙万物间普遍存在异类现象,所以是正常的;异类的存在可以促进事物的发 展,具有积极意义,所以是必需的。 【解析】“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为什么”,是对文章主 体内容的概括,出手比较平和。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论述累文本阅读中的重点句子的含义的能力。论述类文本包 括论文、杂文、评论等。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需把握好“正常”和“必需”二词,只要理解 这两个词的内涵,答案就浮出水面了。 五、(2009 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居民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与各国政府所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实施基于居民健康 的社会发展战略已成为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它不仅可以促进全社会的参与,统筹 优先配置社会资源,而且可以协调政府和社会各部门只见的责任与发展目标,还可以规范居 民个人的生活行为,从分体现了与其他社会公共政策的互补性。 基于个人健康——健康社会——健康城市——健康国家的理念,建立由“个人健康”发 展到“健康国家”的战略思想,这不仅构建了新的社会健康价值理念,而且立足于国家层面, 为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明确了新的方向,也使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传统模式得以创新。 基于居民健康的国家发展战略,其核心是研究影响居民健康的决定因素以及改善居民健 康状况所需要的政策及环境。这一战略是一个跨部门、与各项社会政策相关的发展战略,也 是一种将健康决定因素与其相关政策有机结合起来的发展战略。它不仅建立了具体而明确的 指标体系,而且具有比较准确可信的实证数据支持,并有与之配套的完整的评价与监督指标 体系,这样不仅能够随时了解战略的实际进程,也能够不断纠正战略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偏 差。 每个国家都是根据各自的国情,结合其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特点,以及居民健康状况的 实际情况而制定其战略,并具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各国的“健康国家”战略计划均为分阶 段,逐步提升的发展进程,一般以 10 年为一个阶段。 “健康国家”战略是一个具有坚实科学背景的发展战略,它是基于公共卫生、流行病学、 临床医学、卫生经济与卫生政策的学科,针对居民健康问题进行广泛研究,对居民健康发展 高度关注的发展战略,也是不同政府部门和不同学科之间相互配合、共同研究、合作实施的 高层次社会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以其充分的协调潜力而有助于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 1.下列对“健康国家”发展战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健康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研究影响居民健康的决定因素以及改善居民健康状 况所需要的政策及环境。 B.“健康国家”发展战略构建了新的社会健康价值理念,是对传统卫生改革与发展模式 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