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口中学2005-2006学年八年级下期半期考试卷 ①某自行车广告:乐在骑中( )②某口服液广告:口蜜腹健( ③某汽车广告:步步为赢( ④某淋浴器广告:随心所浴 语文试题 ⑤某皮革服装广告:别具一革( )某软件广告:码到成功 ))) ⑦某饮料广告:饮以为荣( )@某酒类广告:天长地酒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部分,总分100分,限时120分钟 2、请用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造句。(2分) ①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 第一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一、书写题:用正抄写下面的语句。(3分 ②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四、诗文名句填空:(12分) ①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 逸择愿:〔每小题1分,共3分) 选出下列加点字音、形全对的一项() ②《赤壁》中作者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受慨的诗是 A、烂熳(mdn)禁锢(g)绯红(hu)深恶痛疾(wu) B、绰号(chu6)眼翳(y)干涸(he) 大向径庭(xing) ③《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极具有辨证哲理的名句是 C、雨霁(jl) 睥睨(bl) 皎洁(jo0)长墟短叹(x) 璀璨(cdn)炽热(chi)目光灼灼(zhuo) ④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⑤唐朝诗人李商隐的《无题》中有一句表现了爱情的坚贞,意境新奇,诗味隽永的千古 A、来我班实习的小江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B、一进会场,我们就看到了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五、名著导读及课外积累:(每空1分,共3分) C、为了防止这类事情不再发生,交通部门决定对该地区实行交通管制 1、《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要树”的是 《西游记》中孙悟空 D、新技术投入生产之后,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增加 最具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故事的名字): 3、下列作品、作者和作者国籍正确的一项是() 2、写出一句吟咏月的古诗词名句: A、《组歌》—纪伯 B、《海燕》一一高尔基—俄罗斯 第二部分文言文及现代文阅读(共43分) C、《马说》—一韩愈—中国唐朝 D、《我的母亲》一牛汉—一中国 、文言文圓读(18分) 三、语言运用:〔共6分 1、请给下广告成语“消毒”。(每小题0.5分,共4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
1 洋口中学 2005-2006 学年八年级下期半期考试卷 语 文 试 题 姓名: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总分:__ ______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部分,总分 100 分,限时 120 分钟。 第一部分 语言积累与运用(共 27 分) 一、书写题:用正楷抄写下面的语句。(3 分)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二、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3 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音、形全对的一项( ) A、烂熳.(màn) 禁锢.(gù) 绯.红(huī) 深恶.痛疾(wù) B、绰.号(chuō) 眼翳.( yì) 干涸.(hé) 大向.径庭(xiànɡ) C、雨霁.(jì) 睥.睨(bì) 皎.洁(jiǎo) 长墟.短叹(xū) D、执拗.(niù) 璀璨.(càn) 炽.热(chì) 目光灼.灼(zhuó) 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来我班实习的小江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B、一进会场,我们就看到了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C、为了防止这类事情不再发生,交通部门决定对该地区实行交通管制。 D、新技术投入生产之后,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增加。 3、下列作品、作者和作者国籍正确的一项是( ) A、《组歌》——纪伯伦——英国 B、《海燕》——高尔基——俄罗斯 C、《马说》——韩愈——中国唐朝 D、《我的母亲》——牛汉——中国 三、语言运用:(共 6 分) 1、请给下广告成语“消毒”。(每小题 0.5 分,共 4 分) ①某自行车广告:乐在骑中( )②某口服液广告:口蜜腹健( ) ③某汽车广告:步步为赢( )④某淋浴器广告:随心所浴( ) ⑤某皮革服装广告:别具一革( )⑥某软件广告:码到成功( ) ⑦某饮料广告:饮以为荣( )⑧某酒类广告:天长地酒( ) 2、请用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造句。(2 分) ①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 ②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 四、诗文名句填空:(12 分) ①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 ,是 ,是 ,是 。 ②《赤壁》中作者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受慨的诗是: , 。 ③《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极具有辨证哲理的名句是: , 。 ④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 。 ⑤唐朝诗人李商隐的《无题》中有一句表现了爱情的坚贞,意境新奇,诗味隽永的千古 名句是: , 。 五、名著导读及课外积累:(每空 1 分,共 3 分) 1、《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要树”的是__________。《西游记》中孙悟空 最具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故事的名字):___ ____ 。 2、写出一句吟咏月的古诗词名句: 。 第二部分 文言文及现代文阅读(共 43 分) 一、文言文阅读(18 分) (一)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
荣利。 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1分) 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 A、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箪瓢篓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 C、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间 D、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铸乎?衔觞 3、下列有通假字的句子是()(多项选择)(2分) 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A、益慕圣贤之道 B、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C、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D、同舍生皆被绮秀 1、给下列字注音:(1分)俦()觞 4、翻译句子:(1分) 2、加点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A、亲旧知其如此(亲戚朋友)造饮辄尽(酿酒)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B、期在必醉(期望) 曾不吝情去留(舍不得) 5、选段主要写了两层意思,分别是(2分) C、短褐穿结(穿衣) 颇示己志(表达 D、兹若人之侮乎(斯,此)以此自终(自己结束) 6、作者写出了求学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1分) 3、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1分) A、或置酒而招之B、黔娄之妻有言C、无怀氏之民欤D、葛天氏之民欤 二、现代文圆读:(25分) 4、翻译下列句子(2分) (一)第十位(12分 ①好读 ②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5、简答题:(①③小题各1分,②小题2分,共4分)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 了七八位教师 1“五柳先生”有哪些志趣? ②“五柳先生”的性格怎样?表现在哪些事情上? 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 一位教师留下来 乡里实在派不出人来,后来只好请了一位刚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时 ③“五柳先生”的人格美可用文中哪两句来概括? 间课。不知女大学生当初是出于好奇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很快和孩子们融洽地生活 在一起。 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到了。村民们只好像以往十次那样带着各家的孩子 当余之从师也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去送这位代课教师。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 谁知,无法预料的情形发生了一一那天,在代课教师含泪走下山坡的那一瞬间,背 后突然意外地传来她第一节课教给孩子们的古诗:“离离原上草/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 春风吹又生 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组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 那背诵的声音久久回荡,年轻的代课教师回头望去,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 高的山坡—一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孩子们目光中蕴含的情感,顷刻 间让她明白:那是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啊 1、请将文中空划等号填写完整。(2 课教师的脚步凝滞了。她重新把行李扛回小学校。她成了第十一位老师。往后的
2 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 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 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篓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 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 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给下列字注音:(1 分) 俦( ) 觞( ) 2、加点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1 分) A、亲旧..知其如此(亲戚朋友) 造.饮辄尽(酿酒) B、期在必醉(期望) 曾不吝情..去留(舍不得) C、短褐穿.结(穿衣) 颇示.己志(表达) D、兹.若人之俦乎(斯,此) 以此自终..(自己结束) 3、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1 分) A、或置酒而招之 B、黔娄之妻有言 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 4、翻译下列句子(2 分)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 。 ②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 5、简答题:(①③小题各 1 分,②小题 2 分,共 4 分) ①“五柳先生”有哪些志趣? ②“五柳先生”的性格怎样?表现在哪些事情上? ③“五柳先生”的人格美可用文中哪两句来概括? (二) 当余之从师也,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 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 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 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请将文中空划等号填写完整。(2 分)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1 分) A、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C、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3、下列有通假字的句子是( )(多项选择)(2 分) A、 益慕圣贤之道 B、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C、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D、同舍生皆被绮秀 4、翻译句子:(1 分)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5、选段主要写了两层意思,分别是(2 分) ① ② 6、作者写出了求学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1 分) 二、现代文阅读:(25 分) (一)第十一位(12 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 了七八位教师。 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 一位教师留下来。 乡里实在派不出人来,后来只好请了一位刚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时 间课。不知女大学生当初是出于好奇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很快和孩子们融洽地生活 在一起。 三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到了。村民们只好像以往十次那样带着各家的孩子 去送这位代课教师。 谁知,无法预料的情形发生了——那天,在代课教师含泪走下山坡的那一瞬间,背 后突然意外地传来她第一节课教给孩子们的古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那背诵的声音久久回荡,年轻的代课教师回头望去,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 高的山坡——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孩子们目光中蕴含的情感,顷刻 间让她明白:那是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啊! 代课教师的脚步凝滞了。她重新把行李扛回小学校。她成了第十一位老师。往后的
日子她从这所小学校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学…这一留就是整 的行行色色动物。生长在海底的红、白珊瑚,像庭园里栽培的花木:附生在岩礁间的红、 整二十年 绿海葵,如同庭园里种植的花草。这个碧水莹莹、色彩缤纷的海底世界,人们把它比作 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女教师患病被送往北京治疗的期间。我一直想去探望 她,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 我终究没能见到这位乡村女教师。当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所小学校时,已有一位男 ②海马是生活在“水品宫”里的奇怪角色。这种体长只有10-20厘米的鱼类,其 教师来接她的班。新来的教师对我说:她患了绝症,从北京回来的只是她的骨灰。我看 头形像马头,故称它为“海马”。海马尾部由多节组成,能灵活屈伸。它的背鰭像一面锦 到她的骨灰装在一个红色的木匣里,上面没有照片 临行时,这位男教师还告诉我,这所学校没有第十二位教师的说法。无论以后谁来 扇,经常摇动着维持平衡,做直立游泳。 接班,永远都是第十一位。这是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说。还有就是这所 ③海马不仅相貌特殊,繁殖习性也很特别。当繁殖季节到来时,雄海马的体侧腹 小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他没有立即告诉我,当时他只是微笑着对我说: 壁慢慢地合成宽大的育儿袋”雌海马就将卵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雌海马无育儿袋), 明天早晨,你就会知道。 第二天,我早早从距小学校几里远的乡招待所起来,刚刚爬到院墙外那座高高的山 卵就在育儿袋里进行胚胎发育,等到发育完成,雄海马就开始“分娩”了 坡,就远远地听到白居易那首熟悉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火烧不尽春风吹 ④海马的繁殖方法为什么这样特别呢? ⑤因为浅海情况十分险悉,尤其是到了春夏两季,各种海生动物都由深海或远洋泗 我想起,今天是新生开学的第一课 1、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游到浅海里来,进行一年一度的交配和繁殖。弱肉强食的“种族斗争”,也就火热起来了 幼小动物会遭到伤亡,尤其是刚产下的大批卵,简直成为互相争食的佳肴了。例如鳕鱼 2、“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心寒 次产卵竟达千万粒,而真正能变成幼鱼的卵可能还不到1% 词与文中哪句话照应?开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⑥海马保卵的本领比其他动物更巧妙,不仅雌海马将卵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 而且它们由卵生演进到类似胎生的地步。这样,就容易保证全部的卵都发育成小海马了 3、“无法预料的情形”指什么?(1分 1、为什么说海马是“水品宫”里的奇怪角色?(2分) 4、“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改成问句为 (1分) 代课老师的脚步凝滞了,为什么?她作出了怎样的选择?(2分 2、雌海马将卵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答 6、描写女教师骨灰时,为什么强调“上面没有照片”?(1分) 文章第⑤段说明的中心是 7、这所小学“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1分) 4、上文中有一些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语句或段落,请找出一处并简要说明。(2分) 8、你如何理解“第十一位”这个题目的含义?(2分) 5、本文用了那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至少两种)(3分) 二)小海马为什么是父亲生的(13分) ①温暖的海底,尤其是浅海区域,有与陆地森林草原媲美的海底植物,有嬉戏其间
3 日子她从这所小学校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学……这一留就是整 整二十年。 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女教师患病被送往北京治疗的期间。我一直想去探望 她,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 我终究没能见到这位乡村女教师。当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所小学校时,已有一位男 教师来接她的班。新来的教师对我说:她患了绝症,从北京回来的只是她的骨灰。我看 到她的骨灰装在一个红色的木匣里,上面没有照片。 临行时,这位男教师还告诉我,这所学校没有第十二位教师的说法。无论以后谁来 接班,永远都是第十一位。这是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说。还有就是这所 小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他没有立即告诉我,当时他只是微笑着对我说: 明天早晨,你就会知道。 第二天,我早早从距小学校几里远的乡招待所起来,刚刚爬到院墙外那座高高的山 坡,就远远地听到白居易那首熟悉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 又生…… 我想起,今天是新生开学的第一课。 1、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2 分) 2、“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心寒” 一词与文中哪句话照应?开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 分) 3、“无法预料的情形”指什么?(1 分) 4、“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改成问句为:____________ 。(1 分) 5、代课老师的脚步凝滞了,为什么?她作出了怎样的选择?(2 分) 6、描写女教师骨灰时,为什么强调“上面没有照片”?(1 分) 7、这所小学“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1 分) 8、你如何理解“第十一位”这个题目的含义?(2 分) (二)小海马为什么是父亲生的(13 分) ①温暖的海底,尤其是浅海区域,有与陆地森林草原媲美的海底植物,有嬉戏其间 的行行色色动物。生长在海底的红、白珊瑚,像庭园里栽培的花木;附生在岩礁间的红、 绿海葵,如同庭园里种植的花草。这个碧水莹莹、色彩缤纷的海底世界,人们把它比作 “水晶宫”。 ②海马是生活在“水晶宫”里的奇怪角色。这种体长只有 10-20 厘米的鱼类,其 头形像马头,故称它为“海马”。海马尾部由多节组成,能灵活屈伸。它的背鳍像一面锦 扇,经常摇动着维持平衡,做直立游泳。 ③海马不仅相貌特殊,繁殖习性也很特别。当繁殖季节到来时,雄海马的体侧腹 壁慢慢地合成宽大的“育儿袋”。雌海马就将卵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雌海马无育儿袋), 卵就在育儿袋里进行胚胎发育,等到发育完成,雄海马就开始“分娩”了。 ④海马的繁殖方法为什么这样特别呢? ⑤因为浅海情况十分险恶,尤其是到了春夏两季,各种海生动物都由深海或远洋洄 游到浅海里来,进行一年一度的交配和繁殖。弱肉强食的“种族斗争”,也就火热起来了。 幼小动物会遭到伤亡,尤其是刚产下的大批卵,简直成为互相争食的佳肴了。例如鳕鱼 一次产卵竟达千万粒,而真正能变成幼鱼的卵可能还不到 1%。 ⑥海马保卵的本领比其他动物更巧妙,不仅雌海马将卵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 而且它们由卵生演进到类似胎生的地步。这样,就容易保证全部的卵都发育成小海马了。 1、为什么说海马是“水晶宫”里的奇怪角色? (2 分) 答: 。 2、雌海马将卵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主要目的是什么? (2 分) 答: 。(2 分) 3、文章第⑤段说明的中心是 。(2 分) 4、上文中有一些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语句或段落,请找出一处并简要说明。(2 分) 答: 。 5、本文用了那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至少两种)(3 分)
第三部分写作(30分) 射的阳光总会遇到云朵,奔腾的河水总会形成旋涡,人的生活也不可能总是一帆 风顺,也总会有不快、忧愁、失意……这些都可以叫做挫折。比如:考试的失败,亲人 的误解,还有意想不到的天灾人祸,都会对你产生影响。当你遇到挫折时,你是如何去 面对呢?你得到了那些启示呢? 要求:请以“挫折”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篇600左右的文章 T工 工工工工
4 第三部分 写作(30 分) 四射的阳光总会遇到云朵,奔腾的河水总会形成旋涡,人的生活也不可能总是一帆 风顺,也总会有不快、忧愁、失意……这些都可以叫做挫折。比如:考试的失败,亲人 的误解,还有意想不到的天灾人祸,都会对你产生影响。当你遇到挫折时,你是如何去 面对呢?你得到了那些启示呢? 要求:请以“挫折”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 600 左右的文章。 600 700
答案: 二、现代文阋读: 第一部分 (一)1、主要讲述了一个偏远贫穷斩小山村始终没有老师肯留下,一位代课的女大学生 为了小山村的孩子们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成了永远的第十一位 二、选择:1、D2、A3、C 2、“因为各方面条件差,一年内已经 七八位教师”开头写“走”与后文女教师 三、语言运用: 的“留”形成强烈的对比,列突出女教师精神的可贵 1、①“骑”改“其”②“健”改“剑”③“赢”改“营”④“浴”改“欲” 3、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上,背诵女教师第一节课教他们的古诗,以此 ⑤“革”改“格”回“码”改“马”⑦“饮”改“引”⑧“酒”改“久” 来挽留女教师 4、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呢 四、①自由,跳舞,音乐,诗②东风不与周郎使,铜雀春深琐二乔 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以及身为教师的神圣使命感受使代课教师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④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脚步停住了。她选择了留下,并且一留就是二十年。 ⑤春蚕到死丝方净,蜡炬成灰泪始干 6、说明女教师为小山村的孩子们奉献了一切,而且自己的却一贫如洗,连一张照片都没 五、名著导读及课外积累: 有 1、孙悟空、大闹天宫。2、月落乌啼霜满天。 7、新生开学第一课,在小山坡上学生们背诵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作为开学典礼,以 第二部分 示对女教师的纪念 文言文阅读: 8、“第十一位”浓缩了这个感人故事的精髓,具有更强烈的震撼力。同时,用数字为题, 题日新颖,耐人寻味 4、翻译:①喜欢读书,只求领会文章的要旨,不在字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二)1、①相貌特殊②繁殖习性特殊 ②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容易)保证全部的卵都发育成小海马 5、①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 3、浅海情况十分险恶 ②高洁率真,不慕荣利,忘怀得失。(读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饮酒)既醉而退 4、第①段,生动描写海底世界:标题等处把海马当作人来写:第④段,提出问题,引起 曾不吝情去留:常著文章自娱。 ③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5、打比方、列数据、作诠释(例子省略) 二)1、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媵人持汤沃灌。2、D3、CD 第三部分写作 4、翻译: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评分标准(略) 5、①写求学道路之艰苦②写衣食之粗陋 6、说明欲成就一番事业必须经历艰苦的磨难
5 答案: 第一部分 一、抄写:略。 二、选择:1、D 2、A 3、C 三、语言运用: 1、①“骑”改“其” ②“健”改“剑” ③“赢”改“营” ④“浴”改“欲” ⑤“革”改“格” ⑥“码”改“马” ⑦“饮”改“引” ⑧“酒”改“久” 2、略。 四、①自由,跳舞,音乐,诗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琐二乔。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④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⑤春蚕到死丝方净,蜡炬成灰泪始干。 五、名著导读及课外积累: 1、孙悟空、大闹天宫。2、月落乌啼霜满天。 第二部分 一、文言文阅读: (一)1、chóu shāng 2、B 3、A 4、翻译:①喜欢读书,只求领会文章的要旨,不在字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②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5、①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 ②高洁率真,不慕荣利,忘怀得失。(读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饮酒)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常著文章自娱。 ③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二)1、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媵人持汤沃灌。 2、D 3、C D 4、翻译: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5、①写求学道路之艰苦 ②写衣食之粗陋 6、说明欲成就一番事业必须经历艰苦的磨难。 二、现代文阅读: (一)1、主要讲述了一个偏远贫穷斩小山村始终没有老师肯留下,一位代课的女大学生 为了小山村的孩子们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成了永远的第十一位。 2、“因为各方面条件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开头写“走”与后文女教师 的“留”形成强烈的对比,列突出女教师精神的可贵。 3、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上,背诵女教师第一节课教他们的古诗,以此 来挽留女教师。 4、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呢? 5、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以及身为教师的神圣使命感受使代课教师 脚步停住了。她选择了留下,并且一留就是二十年。 6、说明女教师为小山村的孩子们奉献了一切,而且自己的却一贫如洗,连一张照片都没 有。 7、新生开学第一课,在小山坡上学生们背诵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作为开学典礼,以 示对女教师的纪念。 8、“第十一位”浓缩了这个感人故事的精髓,具有更强烈的震撼力。同时,用数字为题, 题目新颖,耐人寻味。 (二)1、①相貌特殊 ②繁殖习性特殊 2、(容易)保证全部的卵都发育成小海马。 3、浅海情况十分险恶。 4、第①段,生动描写海底世界;标题等处把海马当作人来写;第④段,提出问题,引起 悬念。 5、打比方、列数据、作诠释(例子省略) 第三部分 写作 评分标准(略)
6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