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简少少能的少与的少简分 古书的标点问题 古文不标点断句的原因 古人的句读实践 三、怎样标点古文 四、标点古文的要求
古书的标点问题 • 一、古文不标点断句的原因 • 二、古人的句读实践 • 三、怎样标点古文 • 四、标点古文的要求
分简少少能的少与的少简分 古文不标点断句的原因 1、与书面语产生之初的特点有关 2、与早期古籍的成书与流传方式 3、与文言语言的特点有关 与古时的学术风气有关
一、古文不标点断句的原因 • 1、与书面语产生之初的特点有关 • 2、与早期古籍的成书与流传方式有关 • 3、与文言语言的特点有关 • 4、与古时的学术风气有关
分简少少能的少与的少简分 1、与书面语产生之初的特点有关 ①简略 ②和口语一致
1、与书面语产生之初的特点有关 • ①简略 • ②和口语一致
分简少少能的少与的少简分 2、与早期古籍的成书与流传方式有关 ①口头流传成书《易经》 ②口耳相授流传《诗经》
2、与早期古籍的成书与流传方式有关 • ①口头流传成书 《易经》 • ②口耳相授流传 《诗经》
分简少少能的少与的少简分 3、与文言语言的特点有关 ①对称性 ②多虚 节奏鲜明 ④押韵
3、与文言语言的特点有关 • ①对称性 • ②多虚词 • ③节奏鲜明 • ④押韵
分简少少能的少与的少简分 4、与古时的学术风气有关 ①训诂之风 ②崇古之风
4、与古时的学术风气有关 • ①训诂之风 • ②崇古之风
分简少少能的少与的少简分 二、古人的句读实践 何为“句读”? 2、句读溯源 3、句读符号
二、古人的句读实践 • 1、何为“句读”? • 2、句读溯源 • 3、句读符号
分简少少能的少与的少简分 1、何为“句读”? 我国古代称给文章断句为“句读”。古 人研读经书要自己断句,一句话读完, 常在字的旁边加圆圈或打勾,这种地方 叫做“句”;一句话没完,但需要停顿 下,就在字的下面加以顿点儿,这种 地方叫做“读
1、何为“句读”? • 我国古代称给文章断句为“句读”。古 人研读经书要自己断句,一句话读完, 常在字的旁边加圆圈或打勾,这种地方 叫做“句”;一句话没完,但需要停顿 一下,就在字的下面加以顿点儿,这种 地方叫做“读”
分简少少能的少与的少简分 2、句读溯源 ·西周永盂(1969年出士于陕西蓝田县) 厥率旧,厥疆宋句L,永拜稽首,对扬天子休命 秦简《南郡守腾文书》(1975年出土于湖北云梦县睡 虎地) 古者L,民各有乡俗,其所利及好恶不同。或不便于 民L,害于邦。是以圣王作,为法度以矫端 民心L 其邪遥L,除其恶俗L。法律未足L,民多诈巧L, 改后有间令下者 节录 西汉竹简《仪礼》(1959年出士于甘肃武威) 人再拜稽首,尸入,主人退○。宿宾。 “某辞)不得命,敢不从?”再拜受L 妾之事女君与炻之事咎姑等●。妇为咎姑,何以基 也 坐,挽手,祭酒←
2、句读溯源 • 西周永盂(1969年出土于陕西蓝田县) 厥率旧,厥疆宋句し,永拜稽首,对扬天子休命。 • 秦简《南郡守腾文书》(1975年出土于湖北云梦县睡 虎地) 古者し,民各有乡俗,其所利及好恶不同。或不便于 民し,害于邦。是以圣王作,为法度以矫端民心し, 去其邪避し,除其恶俗し。法律未足し,民多诈巧し, 故后有间令下者し。(节录) • 西汉竹简《仪礼》(1959年出土于甘肃武威) 主人再拜稽首,尸入,主人退〇 。宿宾。 “某固辞,不得命,敢不从?”再拜受し。 妾之事女君与妇之事咎姑等● 。妇为咎姑,何以基 也? 坐,挩手,祭酒,啐酒ヽ
分简少少能的少与的少简分 3、句读符 般用于句子中间的停顿。《说 文》:“有所绝止而识之也。” L用于段末或句未的停顿《说文》 钩识也 用于句未的停顿
3、句读符号 • ヽ 一般用于句子中间的停顿。《说 文》: “有所绝止而识之也。” • し 用于段末或句未的停顿《说文》: “钩识也。” • 〇 用于句未的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