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习惠高一下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Bad文库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七节动能和动能定理 关于动能定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过程中外力的总功等于各力做功的绝对值之和 B.只要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就一定改变 C.在物体动能不改变的过程中,动能定理不适用 D.动能定理只适用于受恒力作用而加速运动的过程 2.下列关于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力、合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那么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零 B.如果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零,则合力一定为零 C.物体在合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动能在一段过程中变化量一定不为零 如果物体的动能不发生变化,则物体所受合力一定是零 3.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速度ⅴ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 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后,滑块的速度变为-2v(方向与原来相反),在这段时间内,水 平力所做的功为() A -my C -mv2 D. --mv 4.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用大小相等的力F分别拉它们在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相 同的距离s,如图所示,甲在光滑面上,乙在粗糙面上,则下列关于力F对甲、乙两物体做的 功和甲、乙两物体获得的动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F对甲物体做功多 B.力F对甲、乙两个物体做的功一样多 C.甲物体获得的动能比乙大 光滑 粗糙 D.甲、乙两个物体获得的动能相同 5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从半径为r的圆弧曲面上的a点滑向b点,如图所示,如果由于摩擦 使木块的运动速率保持不变,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木块所受的合力为零 B.因木块所受的力都不对其做功,所以合力做的功为零 C.重力和摩擦力做的功代数和为零 6.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1(共6页)
人教版 物理习题 高一下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1(共6页)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七节动能和动能定理 1.关于动能定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过程中外力的总功等于各力做功的绝对值之和 B.只要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就一定改变 C.在物体动能不改变的过程中,动能定理不适用 D.动能定理只适用于受恒力作用而加速运动的过程 2.下列关于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力、合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 A.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那么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零 B.如果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零,则合力一定为零 C.物体在合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动能在一段过程中变化量一定不为零 D.如果物体的动能不发生变化,则物体所受合力一定是零 3.一质量为 m 的滑块,以速度 v 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 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后,滑块的速度变为-2v(方向与原来相反),在这段时间内,水 平力所做的功为( ) A. 3 2 mv 2 B.- 3 2 mv 2 C. 5 2 mv 2 D.- 5 2 mv 2 4.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用大小相等的力 F 分别拉它们在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相 同的距离 s,如图所示,甲在光滑面上,乙在粗糙面上,则下列关于力 F 对甲、乙两物体做的 功和甲、乙两物体获得的动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 F 对甲物体做功多 B.力 F 对甲、乙两个物体做的功一样多 C.甲物体获得的动能比乙大 D.甲、乙两个物体获得的动能相同 5.有一质量为 m 的木块,从半径为 r 的圆弧曲面上的 a 点滑向 b 点,如图所示,如果由于摩擦 使木块的运动速率保持不变,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木块所受的合力为零 B.因木块所受的力都不对其做功,所以合力做的功为零 C.重力和摩擦力做的功代数和为零 6.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人教版物理习惠高一下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Bad文库 A.在0~1s内,合力做正功 B.在0~2s内,合力总是做负功 C.在1~2s内,合力不做功 D.在0~3s内,合力总是做正功 7.如图所示,一个小环沿竖直放置的光滑圆环形轨道做圆周运动.小环从最高点A滑到最低 点B的过程中,小环线速度大小的平方v2随下落高度h的变化图象可能是图中的() h o A 8.如图所示,一物体由A点以初速度vo下滑到底端B,它与挡板B做无动能损失的碰撞后 又滑回到A点,其速度正好为零.设A、B两点高度差为h,则它与挡板碰前的速度大小为() 2gh+ B√2gh h gh+v6 9.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度为L的轻绳系住,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空 气阻力作用.已知小球经过最低点时轻绳受的拉力为7mg,经过半周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 则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 B ms 10.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在第1秒内合力对物体做功为W,则() A.从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力做功为4W wim-4") B.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力做功为-2W C.从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力做功为W D.从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力做功为-0.75W 2(共6页)
人教版 物理习题 高一下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2(共6页) A.在 0~1 s 内,合力做正功 B.在 0~2 s 内,合力总是做负功 C.在 1~ 2 s 内,合力不做功 D.在 0~3 s 内,合力总是做正功 7.如图所示,一个小环沿竖直放置的光滑圆环形轨道做圆周运动.小环从最高点 A 滑到最低 点 B 的过程中,小环线速度大小的平方 v 2 随下落高度 h 的变化图象可能是图中的( ) 8.如图所示,一物体由 A 点以初速度 v0 下滑到底端 B,它与挡板 B 做无动能损失的碰撞后 又滑回到 A 点,其速度正好为零.设 A、B 两点高度差为 h,则它与挡板碰前的速度大小为( ) A. 2gh+ v 2 0 4 B. 2gh C. 2gh+ v 2 0 2 D. 2gh+v 2 0 9.质量为 m 的小球用长度为 L 的轻绳系住,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空 气阻力作用.已知小球经过最低点时轻绳受的拉力为 7mg,经过半周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 则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 ) A. mgL 4 B. mgL 3 C. mgL 2 D.mgL 10.物体沿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在第 1 秒内合力对物体做功为 W,则( ) A.从第 1 秒末到第 3 秒末合力做功为 4W B.从第 3 秒末到第 5 秒末合力做功为-2W C.从第 5 秒末到第 7 秒末合力做功为 W D.从第 3 秒末到第 4 秒末合力做功为-0.75W
人教版物理习惠高一下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Bad文库 11.对于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动能是机械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B.动能总为正值 C.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 D.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12.关于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式Ek=mv2中的速度v是物体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B.动能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速率决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无关 C.物体以相同的速率向东和向西运动,动能的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 D.物体以相同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其动能不同 13.一质量为0.1kg的小球,以5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运动,与竖直墙壁碰撞后以 原速率反弹,若以弹回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小球碰墙过程中的速度变化和动能变化分别是 A.△=10m/s C.△Ek=1J D.△Ek=0 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1的轻绳悬挂于O点.第一次小球在水平拉力F1作用下,从 平衡位置P点缓慢地移到Q点,此时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如图所示,在这个过程中水平拉 力做功为W第二次小球在水平恒力F2作用下,从P点移到Q点,水平恒力做功为W2,重力 加速度为g,且θ<90°,则() A. W1=FIlsin 0, W2=F2lsin e B. Wi=W2=mgl(1-cos 8) C. Wi=mgl(1-cos 0), W2=F2lsin A D. Wi=FIlsin 0, W2=mgl(1-cos 0) 15.一物体做变速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合力一定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动能改变 B.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不为零 C.合力一定对物体做功,但物体动能可能不变 D.物体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16.一辆汽车以v=6m/s的速度沿水平路面行驶时,急刹车后能滑行s1=36m,如果以v2=8 m/s的速度行驶,在同样的路面上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s应为( 3(共6页)
人教版 物理习题 高一下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3(共6页) 11.对于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动能是机械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B.动能总为正值 C.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 D.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12.关于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式 Ek= 1 2 mv 2 中的速度 v 是物体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B.动能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速率决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无关 C.物体以相同的速率向东和向西运动,动能的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 D.物体以相同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其动能不同 13.一质量为 0.1 kg 的小球,以 5 m/s 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运动,与竖直墙壁碰撞后以 原速率反弹,若以弹回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小球碰墙过程中的速度变化和动能变化分别是 ( ) A.Δv=10 m/s B.Δv=0 C.ΔEk=1 J D.ΔEk=0 14.一质量为 m 的小球,用长为 l 的轻绳悬挂于 O 点.第一次小球在水平拉力 F1 作用下,从 平衡位置 P 点缓慢地移到 Q 点,此时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θ(如图所示),在这个过程中水平拉 力做功为 W1.第二次小球在水平恒力 F2 作用下,从 P 点移到 Q 点,水平恒力做功为 W2,重力 加速度为 g,且 θ<90°,则( ) A.W1=F1lsin θ,W2=F2lsin θ B.W1=W2=mgl(1-cos θ) C.W1=mgl(1-cos θ),W2=F2lsin θ D.W1=F1lsin θ,W2=mgl(1-cos θ) 15. 一物体做变速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合力一定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动能改变 B.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不为零 C.合力一定对物体做功,但物体动能可能不变 D.物体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16.一辆汽车以 v1=6 m/s 的速度沿水平路面行驶时,急刹车后能滑行 s1=3.6 m,如果以 v2=8 m/s 的速度行驶,在同样的路面上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 s2 应为( )
人教版物理习惠高一下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Bad文库 A.64 B.56mC.72m D.10.8m 17.如图所示,AB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轨道的B点与水平地面相切,其 半径为R质量为m的小球由A点静止释放,求: (1)小球滑到最低点B时,小球速度v的大小 (2)小球刚到达最低点B时,轨道对小球支持力FN的大小 (3)小球通过光滑的水平面BC滑上固定曲面,恰达最高点D,D到地面的高度为h(已知h<R), 则小球在曲面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f A-B--0 18:如图所示,在距沙坑表面高h=8m处,以vo=22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m=0.5 kg的物体,物体落到沙坑并陷入沙坑d=0.3m深处停下.若物体在空中运动时的平均阻力是 重力的01倍(g=10m/2).求: (1)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离开沙坑表面的高度H; (2物体在沙坑中受到的平均阻力F是多少? h=8m d=0.3m 沙坑 19如图所示,滑雪者从高为H的山坡上A点由静止下滑,到B点后又在水平雪面上滑行,最 后停止在C点.A、C两点的水平距离为s,求滑雪板与雪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4(共6页)
人教版 物理习题 高一下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4(共6页) A.6.4 m B.5.6 m C.7.2 m D.10.8 m 17.如图所示,AB 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1 4 光滑圆弧轨道,轨道的 B 点与水平地面相切,其 半径为 R.质量为 m 的小球由 A 点静止释放,求: (1)小球滑到最低点 B 时,小球速度 v 的大小; (2)小球刚到达最低点 B 时,轨道对小球支持力 FN 的大小; (3)小球通过光滑的水平面 BC 滑上固定曲面,恰达最高点 D,D 到地面的高度为 h(已知 h<R), 则小球在曲面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Wf. 18.如图所示,在距沙坑表面高 h=8 m 处,以 v0=22 m/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 m=0.5 kg 的物体,物体落到沙坑并陷入沙坑 d=0.3 m 深处停下.若物体在空中运动时的平均阻力是 重力的 0.1 倍(g=10 m/s2 ).求: (1)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离开沙坑表面的高度 H; (2)物体在沙坑中受到的平均阻力 F 是多少? 19.如图所示,滑雪者从高为 H 的山坡上 A 点由静止下滑,到 B 点后又在水平雪面上滑行,最 后停止在 C 点.A、C 两点的水平距离为 s,求滑雪板与雪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人教版物理习惠高一下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Bad文库 20.如图所示,一辆汽车通过图中的细绳拉起井中质量为m的重物.开始时汽车在A点,绳子 已拉紧且竖直,左侧绳长为H汽车加速向左运动,沿水平方向从A经过B驶向C,且A、B间 的距离也为H,汽车过B点时的速度为v.求汽车由A移动到B的过程中,绳的拉力对重物做 的功.设绳和滑轮的质量及摩擦力不计,滑轮、汽车的大小都不计. H A 5(共6页)
人教版 物理习题 高一下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5(共6页) 20.如图所示,一辆汽车通过图中的细绳拉起井中质量为 m 的重物.开始时汽车在 A 点,绳子 已拉紧且竖直,左侧绳长为 H.汽车加速向左运动,沿水平方向从 A 经过 B 驶向 C,且 A、B 间 的距离也为 H,汽车过 B 点时的速度为 v0.求汽车由 A 移动到 B 的过程中,绳的拉力对重物做 的功.设绳和滑轮的质量及摩擦力不计,滑轮、汽车的大小都不计.
人教版物理习惠高一下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Bad文库 【参考答案】 2.A 3.A 4BC 6.A ZAB 10.CD ILD 12.AB 13.AD 15.BD 16.A 17.(1N2gR(2)3mg (3)mg(R-h) l8(1)30m(2)455N 19 H 20(√2-1)mgH+mv 6(共6页)
人教版 物理习题 高一下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6(共6页) 【参考答案】 1.B 2.A 3.A 4.BC 5.C 6.A 7.AB 8.C 9.C 10.CD 11.D 12.AB 13.AD 14.C 15.BD 16. A 17.(1) 2gR (2)3mg (3)mg(R-h) 18.(1)30 m (2)455 N 19.μ= H s 20.( 2-1)mgH+ 1 4 mv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