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开创宏观指标和微观效益的双好局面Φ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课题组② 、全面地估计我国的经济形势 经过3年来的加强宏观调控,我们遏制了由于经济“过热”引起的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得到明显改善。从宏观指标看,经济增长率趋于合理,物价上涨率不断回 落,财政、金融和外贸的运作大体上平稳发展,居民储蓄和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现在的宏观 经济形势,是1993年以来最好的③。 993-1995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物价水平上涨幅度连续3年都在10%以 上,呈现高增长、高通胀的“双高”现象。1994年,中央领导提出要使“双高”软着落为 高增长、低通胀的“一高一低”。这一宏观调控目标在1996年就可基本实现。预计1996 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接近10%,社会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降至7%以下。物价上涨幅度在 这么短的时间内回落至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并且已经不再是老百姓关心的“第一热点”, 这远远超出了人们原先的预期。在治理通货膨胀的同时,经济发展速度并没有下降多少,保 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一“软着落”的实践,令外国经济学家惊叹,也使他们对中国政府 管理经济的能力刮目相看 但是,中国经济仍然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微观经济形势不断恶化。这几 年,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没有什么大的进展,而经济效益还在下降。经济活跃的沿海地区, 比如苏南地区的乡镇集体企业已有一定的企业规模,这几年来经济效益也呈大面积滑坡 企业界的不少同志认为,企业效益下滑的原因是宏观调控造成的,这是很片面的。宏观 环境的治理,以及一系列宏观方面的改革政策出台,会对企业效益产生一定影响,但这不是 企业经济效益滑坡的主要原因。微观效益的不断恶化,究其根由,集中体现在深层次上,反 映了我们经济运作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企业,很不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变 也反映了我们经济增长的质量太差,因而必须实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与此相联系, 为适应两个转变,我们应该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但是,这几年来,本该做得好一些 的企业管理工作反而倒退了,成为企业运作困难、效益下滑的一个直接的重要原因 中国微观经济运转不灵的状况,一定意义上说是在转轨过程中难以完全避免的,是前进 中的困难。但是,长此下去,势必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动摇宏观经济平稳发展的 基础。就拿遏制物价上涨来说,我们动用了不少行政性措施所取得的成果,很可能因企业效 益差而期望产品涨价的转嫁动机所冲销 既要宏观经济形势好,又要微观经济形势好,这才是真正的经济形势大好。如果说,两 年前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从高增长、高通胀的“双高”走向高增长、低通胀的“一高一低”, 那么,197年乃至整个“九五”期间,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从宏观指标好、微观效益差 的“一好一差”走向宏观指标和微观效益的“双好”,当然,后者比前者更艰巨。我们已经 有了比较宽松的宏观环境条件③,可以相信,只要我们按照党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踏 踏实实地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是能够开创“双好”局面的。当前,第一步的工作是,在宏 观指导下强化企业管理,因为这是走向“双好”的基础。 、从工业经济指标看微观经济状况 中国企业的效益差,由来已久,而且不断恶化。现在,中国经济界经常议论令人费解的 宏观与微观相悖之“谜”。让我们以工业生产为例,分三个层次,用数据来剖析。 1.生产而未实现—一虚假的增长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国内生产总值(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属于生产概念,考核的是 生产。企业只要从事生产,那么它的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后的增加值就统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这儿,隐含了一个市场经济规范化运作的一般设定,生产的产品都要能销售出去,实现价值
1 努力开创宏观指标和微观效益的双好局面①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课题组② 一、全面地估计我国的经济形势 经过 3 年来的加强宏观调控,我们遏制了由于经济“过热”引起的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得到明显改善。从宏观指标看,经济增长率趋于合理,物价上涨率不断回 落,财政、金融和外贸的运作大体上平稳发展,居民储蓄和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现在的宏观 经济形势,是 1993 年以来最好的③。 1993-1995 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物价水平上涨幅度连续 3 年都在 10%以 上,呈现高增长、高通胀的“双高”现象。1994 年,中央领导提出要使“双高”软着落为 高增长、低通胀的“一高一低”。这一宏观调控目标在 1996 年就可基本实现。预计 1996 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接近 10%,社会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降至 7%以下。物价上涨幅度在 这么短的时间内回落至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并且已经不再是老百姓关心的“第一热点”, 这远远超出了人们原先的预期。在治理通货膨胀的同时,经济发展速度并没有下降多少,保 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一“软着落”的实践,令外国经济学家惊叹,也使他们对中国政府 管理经济的能力刮目相看。 但是,中国经济仍然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微观经济形势不断恶化。这几 年,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没有什么大的进展,而经济效益还在下降。经济活跃的沿海地区, 比如苏南地区的乡镇集体企业已有一定的企业规模,这几年来经济效益也呈大面积滑坡。 企业界的不少同志认为,企业效益下滑的原因是宏观调控造成的,这是很片面的。宏观 环境的治理,以及一系列宏观方面的改革政策出台,会对企业效益产生一定影响,但这不是 企业经济效益滑坡的主要原因。微观效益的不断恶化,究其根由,集中体现在深层次上,反 映了我们经济运作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企业,很不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变; 也反映了我们经济增长的质量太差,因而必须实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与此相联系, 为适应两个转变,我们应该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但是,这几年来,本该做得好一些 的企业管理工作反而倒退了,成为企业运作困难、效益下滑的一个直接的重要原因。 中国微观经济运转不灵的状况,一定意义上说是在转轨过程中难以完全避免的,是前进 中的困难。但是,长此下去,势必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动摇宏观经济平稳发展的 基础。就拿遏制物价上涨来说,我们动用了不少行政性措施所取得的成果,很可能因企业效 益差而期望产品涨价的转嫁动机所冲销。 既要宏观经济形势好,又要微观经济形势好,这才是真正的经济形势大好。如果说,两 年前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从高增长、高通胀的“双高”走向高增长、低通胀的“一高一低”, 那么,1997 年乃至整个“九五”期间,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从宏观指标好、微观效益差 的“一好一差”走向宏观指标和微观效益的“双好”,当然,后者比前者更艰巨。我们已经 有了比较宽松的宏观环境条件④,可以相信,只要我们按照党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踏 踏实实地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是能够开创“双好”局面的。当前,第一步的工作是,在宏 观指导下强化企业管理,因为这是走向“双好”的基础。 二、从工业经济指标看微观经济状况 中国企业的效益差,由来已久,而且不断恶化。现在,中国经济界经常议论令人费解的 宏观与微观相悖之“谜”。让我们以工业生产为例,分三个层次,用数据来剖析。 1. 生产而未实现——虚假的增长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国内生产总值(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属于生产概念,考核的是 生产。企业只要从事生产,那么它的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后的增加值就统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这儿,隐含了一个市场经济规范化运作的一般设定,生产的产品都要能销售出去,实现价值
生产与实现理应是一回事。可在我们的某些企业,生产与实现却不是一回事,产不对路,生 产得不到市场承认,得不到实现。表1为中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992-1996年的销售率数 据(销售收入占总产值的比重)。 独立核算工业企业销售率 1994 1995.1 销售率 95.67 95.9 82.56 9495 94.25 销售率不足100%,有属正常库存增加的成份,但确实不乏产不对路的内容,导致产品 积压一年比一年严重,还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1996年上半年比上年同期增加的流动资金 信贷,超过一半又进了仓库,成为新的产品积压。 生产的产品没人要,为生产而生产,尽管在统计上也纳入生产核算,但只是虚假的增长 个企业,产品生产出来就积压,还有什么效益可谈 2.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连年下降一—高投入下的增长 总产值是货币表现的产品总量,它的大部分是中间投入(即中间消耗)的转移价值。中 国全部工业1987-1995年,由于中间投入的比例急剧扩大,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急剧下 降,分别为3320%、3170%、2945%2867%2863%、27.75%2684%、23.87%、2268% 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连年下降,有原材料提价,特别是农产品和服务价格上涨的因素, 但就全部工业的整体来看,主要的还是反映中国企业的高投入、低产出状况⑤。中间投入的 比例扩大,加大了成本构成的大头,自然要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3.利润率太低—低效益下的增长 经济增长率高不等于经济效益好。增加值由折旧、工资、利税(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构成,只有工资和利税才是新创造的价值,只有利税才是为社会新创造的价值。由于税收的 标准全国统一,利润就成为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首要内容,即要用资金利润率作为考核企业 效益的主要指标。 表2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资金利润率单位:(%) 1993 1994 资金利润率 3.43 我们企业的经济效益太差。表2给出了中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992-1995年的资金利 润率数据,均远低于存贷款利率。1995年,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利润额减少2.67%,亏 损额增加34.40%,国有工业企业利润额减少1293%,亏损额增加25.38%。1996.1-8月, 预算内工业企业实现利润额仅为上年同期的3296%。于是,企业间的三角债,企业拖欠银 行贷款利息和贷款逾期不还,企业拖欠财政税款,这样一些问题日益严重,势必损害了宏观 调控的基础。 企业效益太差,有核算上的变化,如加大折旧率,利息成本问题,还有工资刚性、社会 包袱和历史包袱等问题。但就整个工业企业来讲,资金利润率远低于存贷款利率,主要的只 能说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太差 、开创宏观指标和微观效益的双好局面 强化管理是走向“双好”的基础 最近几年来,我们的大多数企业的管理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倒退了;企业负责人用 于切切实实的企业生产管理的时间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严格的管理少了,歪门邪道的东西 就会多起来。 有不少企业,不知道市场信息,也不去调研市场,企业产品的定位靠想当然,或者别人 干啥他也干啥。这样的结果,怎么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在不少地方,政企不分开比产权不清晰问题还严重,于是,“关系学”盛行,拉关系, 走门子,争优惠,抢好处,企业负责人整天忙于“公关”,哪来时间真抓管理。 不少企业有两本帐,报成绩、搞评比用这本帐,争投资、请贷款用那本帐。 2
2 生产与实现理应是一回事。可在我们的某些企业,生产与实现却不是一回事,产不对路,生 产得不到市场承认,得不到实现。表 1 为中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 1992-1996 年的销售率数 据(销售收入占总产值的比重)。 表 1 独立核算工业企业销售率 单位:% 时期 1992 1993 1994 1995.1-8 1996.1-8 销售率 95.67 95.95 82.56 94.95 94.25 销售率不足 100%,有属正常库存增加的成份,但确实不乏产不对路的内容,导致产品 积压一年比一年严重,还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1996 年上半年比上年同期增加的流动资金 信贷,超过一半又进了仓库,成为新的产品积压。 生产的产品没人要,为生产而生产,尽管在统计上也纳入生产核算,但只是虚假的增长。 一个企业,产品生产出来就积压,还有什么效益可谈。 2. 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连年下降——高投入下的增长 总产值是货币表现的产品总量,它的大部分是中间投入(即中间消耗)的转移价值。中 国全部工业 1987-1995 年,由于中间投入的比例急剧扩大,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急剧下 降,分别为 33.20%、31.70%、29.45%、28.67%、28.63%、27.75%、26.84%、23.87%、22.68%。 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连年下降,有原材料提价,特别是农产品和服务价格上涨的因素, 但就全部工业的整体来看,主要的还是反映中国企业的高投入、低产出状况⑤。中间投入的 比例扩大,加大了成本构成的大头,自然要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3. 利润率太低——低效益下的增长 经济增长率高不等于经济效益好。增加值由折旧、工资、利税(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构成,只有工资和利税才是新创造的价值,只有利税才是为社会新创造的价值。由于税收的 标准全国统一,利润就成为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首要内容,即要用资金利润率作为考核企业 效益的主要指标。 表 2 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资金利润率 单位:(%) 年 份 1992 1993 1994 1995 资金利润率 3.43 4.22 3.72 3.03 我们企业的经济效益太差。表 2 给出了中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 1992-1995 年的资金利 润率数据,均远低于存贷款利率。1995 年,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利润额减少 2.67%,亏 损额增加 34.40%,国有工业企业利润额减少 12.93%,亏损额增加 25.38%。1996.1-8 月, 预算内工业企业实现利润额仅为上年同期的 32.96%。于是,企业间的三角债,企业拖欠银 行贷款利息和贷款逾期不还,企业拖欠财政税款,这样一些问题日益严重,势必损害了宏观 调控的基础。 企业效益太差,有核算上的变化,如加大折旧率,利息成本问题,还有工资刚性、社会 包袱和历史包袱等问题。但就整个工业企业来讲,资金利润率远低于存贷款利率,主要的只 能说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太差。 三、开创宏观指标和微观效益的双好局面 1. 强化管理是走向“双好”的基础 最近几年来,我们的大多数企业的管理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倒退了;企业负责人用 于切切实实的企业生产管理的时间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严格的管理少了,歪门邪道的东西 就会多起来。 有不少企业,不知道市场信息,也不去调研市场,企业产品的定位靠想当然,或者别人 干啥他也干啥。这样的结果,怎么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在不少地方,政企不分开比产权不清晰问题还严重,于是,“关系学”盛行,拉关系, 走门子,争优惠,抢好处,企业负责人整天忙于“公关”,哪来时间真抓管理。 不少企业有两本帐,报成绩、搞评比用这本帐,争投资、请贷款用那本帐
管理被淡化的问题,还可以列出很多 以前,在企业管理方面曾有一些切实有效的作法,比如,1983、1984年大抓的“全面 质量管理”,现在连这些词都难得听到了。必须向企业家们大声疾呼,将工作重点回到以节 约、增效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经营管理上来。以前行之有效的办法应该拿回来,而且在新的情 况下还要将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企业面临的新情况是: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 短缺经济已经转变为总供求的大体平衡,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这要求我 们的厂长、经理们具有市场竞争意识,适时地调整产品结构,将增产的概念转变为增效概念 只有强化了管理,走向宏观指标和微观效益的“双好”才有了基础 2.1996、1997年宏观经济指标预测 现在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从1997年起将在高台阶上进入下一轮更高增长,这 说法是对以往序列数据进行景气分析后得出的,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我们认为,要想 走向“双好”局面,今后的经济变量指标值的变化就不会全部按照以往的逻辑关系。此外, 我们觉得,降低一点增长率而推动企业去增加微观效益,既是值得的,也是必要的。当然, 走向“双好”的新局面得有个过程,“速度型”不可能一下子变成“效益型” 基于上述总的判断,我们对主要国民经济指标的预测结果如下⑦ 96年 1997年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2950亿元27300亿元 名义增长率 8.0% 9.0% 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率 6.7% 6.5% 财政赤字 560亿元 500亿元 新增货币投放 1100亿元 1380亿元 居民新增储蓄 10500亿元13700亿元 为了向宏观指标和微观效益的双好局面过渡,我们要保持宏观经济治理的成果,进而通 过正确的宏观指导,推动微观经济的好转。因此,应当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特别 是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③,并且在宏观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指导和推进微观结构(包括行业 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①本文写于1996年10月,载经济蓝皮书《1997: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年11月。这次原文印发,供课堂教学讨论参考 ②本文执笔:华如兴 ③那时,亚洲金融危机尚未爆发,通货紧缩问题还未显露 ③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对我国的宏观调控来说,显然增加了难度 ⑤加强企业管理,使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从企业看,是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可提 高企业经济效益,还应强调,从宏观经济运行看,则具有明显的推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华如兴执笔,以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课题组名义,所发表的文章“严格企业管理,推进增长方式转变”(载《数量经济 技术经济研究》杂志1996年第6期)中,曾指出:经测算,若保持1994年可比价工业总产值不变,两年 内(指1995-1996年)只须将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恢复到1987年水平,则工业增加值就可达l6.9%的 年增长率:或者,3年内(指1995-1997年)逐渐恢复到1987年水平,工业增加值也可达11.6%的年增长 01997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演变为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⑦当时所预测的数据,特别是经济增长率,没有估计到后来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⑧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适度从紧的调控力度显然有所调整
3 管理被淡化的问题,还可以列出很多。 以前,在企业管理方面曾有一些切实有效的作法,比如,1983、1984 年大抓的“全面 质量管理”,现在连这些词都难得听到了。必须向企业家们大声疾呼,将工作重点回到以节 约、增效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经营管理上来。以前行之有效的办法应该拿回来,而且在新的情 况下还要将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企业面临的新情况是: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 短缺经济已经转变为总供求的大体平衡⑥,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这要求我 们的厂长、经理们具有市场竞争意识,适时地调整产品结构,将增产的概念转变为增效概念。 只有强化了管理,走向宏观指标和微观效益的“双好”才有了基础。 2. 1996、1997 年宏观经济指标预测 现在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从 1997 年起将在高台阶上进入下一轮更高增长,这 一说法是对以往序列数据进行景气分析后得出的,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我们认为,要想 走向“双好”局面,今后的经济变量指标值的变化就不会全部按照以往的逻辑关系。此外, 我们觉得,降低一点增长率而推动企业去增加微观效益,既是值得的,也是必要的。当然, 走向“双好”的新局面得有个过程,“速度型”不可能一下子变成“效益型”。 基于上述总的判断,我们对主要国民经济指标的预测结果如下⑦: 1996 年 1997 年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9.8% 9.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2950 亿元 27300 亿元 名义增长率 18.0% 19.0% 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率 6.7% 6.5% 财政赤字 560 亿元 500 亿元 新增货币投放 1100 亿元 1380 亿元 居民新增储蓄 10500 亿元 13700 亿元 为了向宏观指标和微观效益的双好局面过渡,我们要保持宏观经济治理的成果,进而通 过正确的宏观指导,推动微观经济的好转。因此,应当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特别 是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⑧,并且在宏观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指导和推进微观结构(包括行业 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① 本文写于 1996 年 10 月,载经济蓝皮书《1997: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6 年 11 月。这次原文印发,供课堂教学讨论参考。 ② 本文执笔:华如兴。 ③ 那时,亚洲金融危机尚未爆发,通货紧缩问题还未显露。 ④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对我国的宏观调控来说,显然增加了难度。 ⑤ 加强企业管理,使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从企业看,是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可提 高企业经济效益,还应强调,从宏观经济运行看,则具有明显的推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华如兴执笔,以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课题组名义,所发表的文章“严格企业管理,推进增长方式转变”(载《数量经济 技术经济研究》杂志 1996 年第 6 期)中,曾指出:经测算,若保持 1994 年可比价工业总产值不变,两年 内(指 1995—1996 年)只须将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恢复到 1987 年水平,则工业增加值就可达 16.9%的 年增长率;或者,3 年内(指 1995—1997 年)逐渐恢复到 1987 年水平,工业增加值也可达 11.6%的年增长 率。 ⑥ 1997 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演变为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⑦ 当时所预测的数据,特别是经济增长率,没有估计到后来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⑧ 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适度从紧的调控力度显然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