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毒理学 toxicology》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十二章 糜烂性毒剂和刺激剂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20,文件大小:133KB,团购合买
糜烂性毒剂主要损伤皮肤,使之出现红斑、水疱和溃疡性坏死,对眼、呼吸 道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引起眼结膜红肿、失明和肺部粘膜性或伪膜性炎症,严 重者出现肺水肿、甚至死亡。刺激剂对眼和呼吸道具有高度选择性刺激作用,引 起流泪、打喷嚏,严重者皮肤也产生灼痛、红斑、水肿、水疱和溃疡,甚至引起 死亡。二者毒理作用均表现出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作用,其机理皆为 毒剂与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和酶作用,使核酸和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发生变化。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十二章糜烂性毒剂和刺激剂 糜烂性毒剂主要损伤皮肤,使之出现红斑、水疱和溃疡性坏死,对眼、呼吸 道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引起眼结膜红肿、失明和肺部粘膜性或伪膜性炎症,严 重者出现肺水肿、甚至死亡。刺激剂对眼和呼吸道具有高度选择性刺激作用,引 起流泪、打喷嚏,严重者皮肤也产生灼痛、红斑、水肿、水疱和溃疡,甚至引起 死亡。二者毒理作用均表现出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作用,其机理皆为 毒剂与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和酶作用,使核酸和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发生变化。在 预防救治上二者也有诸多相同点,如路易氏剂和刺激剂DM均含有砷,都可用 巯基类抗砷药治疗等,下面分别讲述着两大类毒剂的理化性质、中毒机理、预防 和救治。 第一节糜烂性毒剂 糜烂性毒剂又称起疱剂( blister agents),是一类直接损伤组织细胞、引 起局部炎症、吸收后并能导致全身中毒的化学战剂。主要代表物有芥子气 ( mustard gas or sulfur mustard)、路易氏剂( lewisite)和氮芥( nitogen mustard)。芥子气(硫芥)、氮芥及路易氏剂的结构式、化学命名及外军代号见 表12-1。 表12-1糜烂性毒剂主要代表 糜烂性毒剂具有良好的军事性能:性质稳定,可长期储存;战斗状态为液滴 态、雾态和蒸汽态;可通过多途径中毒,中毒后病程长,易造成大量减员;穿透 能力强,较易穿透布料、皮革、橡胶、木料、塑料和油漆。自WⅠ至两伊战争, 芥子气曾多次被大规模使用,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据估计,伤亡率占毒剂使用造 成总伤亡人数(130万)的88.7%,故有“毒剂之王”称谓,是经过“战争考验” 的最有效的化学战剂之一。由于其消毒和防治均较难,仍然是当前外军装备的主 要毒剂之一。在拜里(Bari)港事件中,617名芥子气中毒伤员,其中81人死 亡,死亡率高达13.1%,芥子气的致死作用倍受重视。此外,其衍生物用于癌 症的化疗。 路易氏剂的战斗效能与芥子气类似。路易氏剂(1918年合成)已不单独使 用,常与芥子气混合使用,路易氏剂能降低芥子气的凝固点,增强损伤作用。因 而可提高战术效果,即可牵制敌方军事行动,又可杀伤对方有生力量 氮芥的性质与芥子气类似,外军已不列入制式装备 糜烂性毒剂可以装填在炮弹、炸弹、火箭、地雷及航空布洒器或地面布洒器 中使用。在外军的化学弹药中,有装填单一芥子气,也有芥子气与路易氏剂、或 含胶粘剂的芥子气与路易氏剂混装等。外军仍有大量储备,是未来战争中使用军 用战剂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神经性毒剂

第十二章 糜烂性毒剂和刺激剂 糜烂性毒剂主要损伤皮肤,使之出现红斑、水疱和溃疡性坏死,对眼、呼吸 道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引起眼结膜红肿、失明和肺部粘膜性或伪膜性炎症,严 重者出现肺水肿、甚至死亡。刺激剂对眼和呼吸道具有高度选择性刺激作用,引 起流泪、打喷嚏,严重者皮肤也产生灼痛、红斑、水肿、水疱和溃疡,甚至引起 死亡。二者毒理作用均表现出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作用,其机理皆为 毒剂与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和酶作用,使核酸和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发生变化。在 预防救治上二者也有诸多相同点,如路易氏剂和刺激剂 DM 均含有砷,都可用二 巯基类抗砷药治疗等,下面分别讲述着两大类毒剂的理化性质、中毒机理、预防 和救治。 第一节 糜烂性毒剂 糜烂性毒剂又称起疱剂(blister agents),是一类直接损伤组织细胞、引 起局部炎症、吸收后并能导致全身中毒的化学战剂。主要代表物有芥子气 (mustard gas or sulfur mustard)、路易氏剂(lewisite)和氮芥(nitogen mustard)。芥子气(硫芥)、氮芥及路易氏剂的结构式、化学命名及外军代号见 表 12-1。 表 12-1 糜烂性毒剂主要代表 糜烂性毒剂具有良好的军事性能:性质稳定,可长期储存;战斗状态为液滴 态、雾态和蒸汽态;可通过多途径中毒,中毒后病程长,易造成大量减员;穿透 能力强,较易穿透布料、皮革、橡胶、木料、塑料和油漆。自 WWⅠ至两伊战争, 芥子气曾多次被大规模使用,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据估计,伤亡率占毒剂使用造 成总伤亡人数(130 万)的 88.7%,故有“毒剂之王”称谓,是经过“战争考验” 的最有效的化学战剂之一。由于其消毒和防治均较难,仍然是当前外军装备的主 要毒剂之一。在拜里(Bari)港事件中,617 名芥子气中毒伤员,其中 81 人死 亡,死亡率高达 13.1%,芥子气的致死作用倍受重视。此外,其衍生物用于癌 症的化疗。 路易氏剂的战斗效能与芥子气类似。路易氏剂(1918 年合成)已不单独使 用,常与芥子气混合使用,路易氏剂能降低芥子气的凝固点,增强损伤作用。因 而可提高战术效果,即可牵制敌方军事行动,又可杀伤对方有生力量。 氮芥的性质与芥子气类似,外军已不列入制式装备。 糜烂性毒剂可以装填在炮弹、炸弹、火箭、地雷及航空布洒器或地面布洒器 中使用。在外军的化学弹药中,有装填单一芥子气, 也有芥子气与路易氏剂、或 含胶粘剂的芥子气与路易氏剂混装等。外军仍有大量储备,是未来战争中使用军 用战剂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神经性毒剂

主要理化性质 糜烂性毒剂多为沸点辑高、比重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穿透性强 作用持久并有特殊气味的学战剂。其主要物理性质见表12-2。芥子气比重大 水溶解度小(0.081%,2)落入水中大部沉于水底,少部分呈油状薄膜漂浮 水面,可造成水源长期染毒。路易氏剂属卤代脂肪族胂化合物,除直接引起局部 损伤外,也可通过多种途径吸收,引起全身中毒 表12-2芥子气、路易氏剂主要物理性质 毒剂状态和气味凝固点沸点比重挥发度(20℃)持久性渗透性 名称颜色 (℃)(℃)(20℃)(mg/L) 芥无色油状纯品稍,14.4219)1.270.5 夏天:开阔地能渗透皮肤、 液体,工业有大蒜 (部分 5~24h,森林布、皮革 子品为黄、棕气味,工 分解) 冬天橡皮等物质 以至黑褐色业品有较 3d至数周 气液体 浓大蒜味 路无色油状天竺葵 易液体,工(洋绣球-131901.894.5 夏天:数h渗透性更强 氏业品为暗花)叶 (分解) 冬天:2~3d 剂褐色液体汁味 二、中毒途径及毒性 糜烂性毒剂施放后呈液滴态,雾态或蒸气态,加入胶剂则成胶状毒剂,可通 过皮肤、呼吸道、眼及消化道等多种途径吸收,主要引起局部损伤,也可引起全 身中毒。其不同途径毒性见表12-3、12-4。 表12-3液滴态糜烂性毒剂对人的皮肤毒性 毒剂名称 染毒密度(mg/cm2) 死剂量(mg/kg) 小水疱 大水疱

一、主要理化性质 糜烂性毒剂多为沸点较高、比重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穿透性强、 作用持久并有特殊气味的化学战剂。其主要物理性质见表 12-2。芥子气比重大、 水溶解度小(0.081%,20℃)落入水中大部沉于水底,少部分呈油状薄膜漂浮 水面,可造成水源长期染毒。路易氏剂属卤代脂肪族胂化合物,除直接引起局部 损伤外,也可通过多种途径吸收,引起全身中毒。 表 12-2 芥子气、路易氏剂主要物理性质 毒剂 状态和 气味 凝固点 沸点 比重 挥发度(20℃) 持久性 渗透性 名称 颜色 (℃) (℃) (20℃)(mg/L) 芥 无色油状 纯品稍, 14.4 219) 1.27 0.57 夏天:开阔地 能渗透皮肤、 液体, 工业 有大蒜 (部分 5~24h,森林 布、皮革、 子 品为黄、棕 气味, 工 分解) 3~5d, 冬天 橡皮等物质 以至黑褐色 业品有较 3d 至数周, 气 液体 浓大蒜味 路 无色油状 天竺葵 易 液体,工 (洋绣球 -13 190 1.89 4.5 夏天:数 h 渗透性更强 氏 业品为暗 花)叶 (分解) 冬天:2~3d 剂 褐色液体 汁味 二、中毒途径及毒性 糜烂性毒剂施放后呈液滴态,雾态或蒸气态,加入胶剂则成胶状毒剂,可通 过皮肤、呼吸道、眼及消化道等多种途径吸收,主要引起局部损伤,也可引起全 身中毒。其不同途径毒性见表 12-3、12-4。 表 12-3 液滴态糜烂性毒剂对人的皮肤毒性 毒剂名称 染毒密度(mg/cm2) 致死剂量(mg/kg) 红 斑 小水疱 大水疱

芥子气 0.005~0.010.10~0.15 70~100 路易氏剂 0.05~0.10.15~0.2 0 表12-4芥子气不同途径的毒性 损伤程度 呼吸道 蒸气( mgmn/m3)液滴 阈值损伤 12~70 10~20ug/cm235mg/人 非失能损伤50~100100 100~300 失能损伤 ICtm=200 ICt=200 ICtm=1000~2000 770ng/人 致死或持久损伤>800LCt=1000~1500LCt如=10000 3000~7000mg/人 三、体内代谢特点 人体接触这类毒剂后,其吸收快、局部少量滞留、全身均匀分布,血循环中 消失迅速、代谢产物无毒,主要由尿中排泄等。 (一)芥子气与皮肤粘膜接触后吸收较快芥子气与皮肤粘膜接触2~3min 尚滞留于体表(消毒剂可除去),至10~15min大部分被吸收,吸收速度为1~4 μg/(cm2min),约12%的芥子气滞留于局部引起损伤,其余大部分进入血循环 并分布全身,肾、肺、肝含量较多,可能与供血量有关。全身吸收作用与组织器 官的敏感性有关。游离状态的芥子气在血液中存留时间一般不超过30min(半值 期为14min)。但 Drasch等报道,人严重中毒后芥子气在体内组织器官中可滞 留7天。目前认为芥子气吸收作用与氮芥不同,主要由于其脂溶性扩散被动性吸 收所致 (二)芥子气的主要代谢产物及排泄途径 1、与体内多种生物大分子反应(如DNA、RNA、蛋白质等)形成烃化产物。 2、大部分与谷胱甘肽(50%)或半胱氨酸结合生成无毒的代谢产物排出体 经水解或氧化生成二羟二乙硫醚、芥子砜或芥子亚砜 4、少部分芥子气转变为羟乙磺酸、羟基乙酸及无机硫酸盐等。 5、大部分代谢产物经尿液排出

芥子气 0.005~0.01 0.10~0.15 0.2 70~100 路易氏剂 0.05~0.1 0.15~0.2 30 表 12-4 芥子气不同途径的毒性 损伤程度 眼 呼吸道 皮 肤 (mg·min/m3) 蒸气(mg·min/m3) 液滴 (mg·min/m2) 阈值损伤 ≤12 12~70 50 10~20μg/cm2 35mg/人 非失能损伤 50~100 100 100~300 失能损伤 ICt50 =200 ICt50=200 ICt50=1000~2000 770mg/人 致死或持久损伤 >800 LCt50=1000~1500 LCt50=10000 3000~7000mg/人 三、体内代谢特点 人体接触这类毒剂后,其吸收快、局部少量滞留、全身均匀分布,血循环中 消失迅速、代谢产物无毒,主要由尿中排泄等。 (一)芥子气与皮肤粘膜接触后吸收较快 芥子气与皮肤粘膜接触 2~3min 尚滞留于体表(消毒剂可除去),至 10~15min 大部分被吸收,吸收速度为 1~4 μg/(cm2 ·min),约 12%的芥子气滞留于局部引起损伤,其余大部分进入血循环 并分布全身,肾、肺、肝含量较多,可能与供血量有关。全身吸收作用与组织器 官的敏感性有关。游离状态的芥子气在血液中存留时间一般不超过 30min(半值 期为 14min )。但 Drasch 等报道,人严重中毒后芥子气在体内组织器官中可滞 留 7 天。目前认为芥子气吸收作用与氮芥不同,主要由于其脂溶性扩散被动性吸 收所致。 (二)芥子气的主要代谢产物及排泄途径 1、与体内多种生物大分子反应(如 DNA、RNA、蛋白质等)形成烃化产物。 2、大部分与谷胱甘肽(50%)或半胱氨酸结合生成无毒的代谢产物排出体 外。 3、经水解或氧化生成二羟二乙硫醚、芥子砜或芥子亚砜。 4、少部分芥子气转变为羟乙磺酸、羟基乙酸及无机硫酸盐等。 5、大部分代谢产物经尿液排出

尿放射性测定表明,大鼠和小鼠在注射后6h排出约50%24h达80%左右。 第二节糜烂性毒剂的毒理 芥子气及路易氏剂的中毒机理 (一)芥子气中毒机理 目前认为,芥子气在体内主要与核酸、酶、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结合,特别 对DNA的烃化作用是引起机体广泛损伤的生物学基础,它与抗癌化疗药物烃化剂 (或烷化剂)具有类似的药理学与毒理学性质 1、烃化作用 芥子气是典型的双功能烃化剂( bifunctional alkylating agent),具有 广泛的烃化作用(图12-1)。芥子气分子中的硫原子具有两对未共用的电子(自 由基),氯是电负性较强的原子。由于氯原子的诱导效应,硫原子上的未共用电 子对沿着氯诱导效应的方向移动,促进氯原子分离,所以溶解于水或体液等极性 溶液中的芥子气迅速解离,内部电子重新排列,形成正碳离子或正硫离子。正硫 离子又称锍离子( sulfonium ion)具有很强的亲电性( electr- ophilicity)极 易与生物大分子的亲核性原子( nucleophilic atom)S、N、0等起烃化反应, 形成以共价键结合的不同逆性的烃化产物。细胞内许多重要成分含有S、N、0 等亲核中心( nucleophilic center),它们对烃化剂具有强度不同的亲和力 其顺序为S>N>0 在生理条件下,芥子气与体内许多亲核性基团如氨基、巯基、羟基、羧基、 磷酸基及咪唑基等反应。所以,芥子气具有广泛和复杂的生物学作用 2、对核酸的作用 DNA对芥子气极为敏感,是芥子气攻击的主要对象,形成了芥子气核酸毒性 和细胞毒性的物质基础。DNA中的碱基极易被芥子气烃化,主要发生在鸟嘌呤的 N、O、№2与腺嘌呤的N、N等位置。在碱性条件下,胞嘧啶的O可被烃化,其 中在鸟嘌呤的N与0位置上的烃化最为重要。核酸链中的磷酸二酯烃化可形成 不稳定的磷酸三酯 芥子气为双功能烃化剂,具有两个烃化功能基团。因此,它与DNA的烃化作 用 Unctional slinking)和 链 补链之间,后 者则发生于同一链内 DNA烃化损伤 的毒理学作用主要有两方面:细胞和遗传毒性

尿放射性测定表明,大鼠和小鼠在注射后 6h 排出约 50%、24h 达 80%左右。 第二节 糜烂性毒剂的毒理 一、芥子气及路易氏剂的中毒机理 (一)芥子气中毒机理 目前认为,芥子气在体内主要与核酸、酶、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结合,特别 对 DNA 的烃化作用是引起机体广泛损伤的生物学基础,它与抗癌化疗药物烃化剂 (或烷化剂)具有类似的药理学与毒理学性质。 1、烃化作用 芥子气是典型的双功能烃化剂(bifunctional alkylating agent),具有 广泛的烃化作用(图 12-1)。芥子气分子中的硫原子具有两对未共用的电子(自 由基),氯是电负性较强的原子。由于氯原子的诱导效应,硫原子上的未共用电 子对沿着氯诱导效应的方向移动,促进氯原子分离,所以溶解于水或体液等极性 溶液中的芥子气迅速解离,内部电子重新排列,形成正碳离子或正硫离子。正硫 离子又称锍离子(sulfonium ion)具有很强的亲电性(electr-ophilicity)极 易与生物大分子的亲核性原子(nucleophilic atom)S、N、O 等起烃化反应, 形成以共价键结合的不同逆性的烃化产物。细胞内许多重要成分含有 S、N、O 等亲核中心(nucleophilic center),它们对烃化剂具有强度不同的亲和力, 其顺序为 S>N>O。 在生理条件下,芥子气与体内许多亲核性基团如氨基、巯基、羟基、羧基、 磷酸基及咪唑基等反应。所以,芥子气具有广泛和复杂的生物学作用。 2、对核酸的作用 DNA 对芥子气极为敏感,是芥子气攻击的主要对象,形成了芥子气核酸毒性 和细胞毒性的物质基础。DNA 中的碱基极易被芥子气烃化,主要发生在鸟嘌呤的 N7、O6、N2与腺嘌呤的 N1、N6等位置。在碱性条件下,胞嘧啶的 O2可被烃化, 其 中在鸟嘌呤的 N7与 O6位置上的烃化最为重要。核酸链中的磷酸二酯烃化可形成 不稳定的磷酸三酯。 芥子气为双功能烃化剂,具有两个烃化功能基团。因此,它与 DNA 的烃化作 用可能有双烃化(bifunctional alkylation)和单烃化(monofunctional alkylation)两种方式。双烃化又有链间交联(interstrand crosslinking)和 链内交联(intrastrand crosslinking)之分。前者发生在两条互补链之间,后 者则发生于同一链内。 DNA 烃化损伤 的毒理学作用主要有两方面:细胞和遗传毒性

DNA鸟嘌 呤N位烃化产物不稳定,通过固有或酶促作用从脱氧核糖-磷酸键上脱落(脱嘌 呤反应),形成无嘌呤DNA。随之在无嘌呤核酸内切酶的作用下,切除无嘌呤部 位,致使脱氧核糖一磷酸主键断裂,结果在DNA两条螺旋链上出现单链或双链断 裂,引起DNA分子扭曲变形与DNA模板损伤。链间交联能严重影响DNA复制时两 条配对链的裂开,造成半保留复制发生障碍,或使复制后DNA分子结构与生化功 能发生改变,导致细胞有丝分裂抑制和细胞增殖阻抑,严重者导致细胞死亡(图 12-2)。一般认为,DNA链间交联是细胞毒作用的主要原因,而链内交联和DNA 与蛋白质交联是细胞毒作用的次要因素。有人认为,DNA鸟嘌呤N位置烃化是细 胞毒作用的始发部位,而0位置烃化与致突、致癌、致畸等遗传毒性密切相关。 图12-2DMA烃化损伤导致细胞毒作用机理示意图 业已证明,DNA双烃化(链间交联)主要引起细胞毒作用,导致细胞死亡 单烃化则较少引起细胞死亡,但能导致DNA遗传毒性,如DNA鸟嘌呤N位置单 烃化产物脱落后遗留下一个空隙(gap),该空隙在复制和转录过程中,可能导致 错误碱基的掺入,因而引起突变、癌变和畸变等。 芥子气对RNA作用与DNA相似,主要也作用于鸟嘌呤的N位置。RNA单烃化 后影响氨基酸缩合,致使蛋白质合成代谢障碍,干扰细胞功能 3、对蛋白质的作用 芥子气除对核酸的作用影响蛋白质合成外,还可与蛋白质肽链中的亲核基团 直接发生烃化作用,特别与细胞内结构蛋白的烃化反应具有重要的毒理学意义。 芥子气烃化作用的主要功能基团是:赖氨酸的氨基、谷氨酸的羧基以及谷胱甘肽 和半胱氨酸的巯基等。用标记芥子气(3S)的酵母实验表明,有50%与3S与谷 胱甘肽结合,10%S与细胞膜结合,其余40%与细胞微细胞结构结合。芥子气 还易与血清蛋白及核蛋白作用 4、对酶的作用 芥子气对已糖激酶、胆碱酯酶、胃蛋白酶、某些脱氢酶及氧化酶等至少30 多种酶有抑制作用。对己糖磷酸激酶的抑制可影响糖的酵解和转化,导致糖代谢 障碍及组织营养失调。皮肤损伤也与此过程有关。芥子气对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有 明显的抑制作用。氮芥中毒时使大鼠小肠隐窝细胞溶酶体葡糖苷酸酶(β - glucuronidase)的活性增高近8倍。 芥子气对酶的作用可分为直接烃化反应和通过DNA损伤的间接诱导作用。芥 子气对酶的抑制作用的毒理学意义,远不如对DNA的作用重要。 二)路易氏剂中毒机理

图 12-1 亲核中心(Y-、Z-)与芥子气的烃化反应 DNA 鸟嘌 呤 N7位烃化产物不稳定,通过固有或酶促作用从脱氧核糖-磷酸键上脱落(脱嘌 呤反应),形成无嘌呤 DNA。随之在无嘌呤核酸内切酶的作用下,切除无嘌呤部 位,致使脱氧核糖—磷酸主键断裂,结果在 DNA 两条螺旋链上出现单链或双链断 裂,引起 DNA 分子扭曲变形与 DNA 模板损伤。链间交联能严重影响 DNA 复制时两 条配对链的裂开,造成半保留复制发生障碍,或使复制后 DNA 分子结构与生化功 能发生改变,导致细胞有丝分裂抑制和细胞增殖阻抑,严重者导致细胞死亡(图 12-2)。一般认为,DNA 链间交联是细胞毒作用的主要原因,而链内交联和 DNA 与蛋白质交联是细胞毒作用的次要因素。有人认为,DNA 鸟嘌呤 N7位置烃化是细 胞毒作用的始发部位,而 O6位置烃化与致突、致癌、致畸等遗传毒性密切相关。 图 12-2 DNA 烃化损伤导致细胞毒作用机理示意图 业已证明,DNA 双烃化(链间交联)主要引起细胞毒作用,导致细胞死亡; 单烃化则较少引起细胞死亡,但能导致 DNA 遗传毒性,如 DNA 鸟嘌呤 N7位置单 烃化产物脱落后遗留下一个空隙(gap),该空隙在复制和转录过程中,可能导致 错误碱基的掺入,因而引起突变、癌变和畸变等。 芥子气对 RNA 作用与 DNA 相似,主要也作用于鸟嘌呤的 N7位置。RNA 单烃化 后影响氨基酸缩合,致使蛋白质合成代谢障碍,干扰细胞功能。 3、对蛋白质的作用 芥子气除对核酸的作用影响蛋白质合成外,还可与蛋白质肽链中的亲核基团 直接发生烃化作用,特别与细胞内结构蛋白的烃化反应具有重要的毒理学意义。 芥子气烃化作用的主要功能基团是:赖氨酸的氨基、谷氨酸的羧基以及谷胱甘肽 和半胱氨酸的巯基等。用标记芥子气(35S)的酵母实验表明,有 50%与 35S 与谷 胱甘肽结合,10%35S 与细胞膜结合,其余 40%与细胞微细胞结构结合。芥子气 还易与血清蛋白及核蛋白作用。 4、对酶的作用 芥子气对已糖激酶、胆碱酯酶、胃蛋白酶、某些脱氢酶及氧化酶等至少 30 多种酶有抑制作用。对己糖磷酸激酶的抑制可影响糖的酵解和转化,导致糖代谢 障碍及组织营养失调。皮肤损伤也与此过程有关。芥子气对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有 明显的抑制作用。氮芥中毒时使大鼠小肠隐窝细胞溶酶体葡糖苷酸酶(β -glucuronidase)的活性增高近 8 倍。 芥子气对酶的作用可分为直接烃化反应和通过 DNA 损伤的间接诱导作用。芥 子气对酶的抑制作用的毒理学意义,远不如对 DNA 的作用重要。 (二)路易氏剂中毒机理

路易氏剂具有细胞毒、毛细血管毒和神经毒三方面的作用。中毒机理与三价 砷化合物相似,能与体内含巯基酶结合,强烈抑制酶活性。反应如下: 丙酮酸脱氢(氧化)酶系辅酶中的二氢硫辛酸( dihydrolipoic acid)含有两 个相邻的巯基,对路易氏剂特别敏感。该酶被抑制后,糖代谢进行到丙酮酸即进 行停止,以致能量供应不足,导致细胞代谢紊乱和生理机能障碍。此外,琥珀酸 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羧基酶及三磷酸腺苷酶等对路易氏剂也很敏感。 中枢神经系统对糖代谢障碍特别敏感(脑组织活动旺盛,能量消耗大),中毒 严重时出现抑制和昏迷,动物吸收中毒时,血液内丙酮酸含量升高。路易氏剂还 能损伤毛细血管和微血管,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广泛性渗出、水肿、出血、 血液浓缩和休克及肝、肾等脏器的实质细胞损伤等 二、毒理作用 (一)芥子气的毒理作用 1、细胞毒性作用 芥子气的细胞毒性作用是芥子气损伤作用的重要特征之一。处于不同生长周 期的细胞,对芥子气敏感性不同。S期细胞(DNA合成期)和G2期细胞(合成后期 对芥子气最敏感,处于分裂期M期)细胞则相对不敏感。因此,增殖旺盛的淋巴 细胞、骨髓造血细胞、肠粘膜上皮细胞、睾丸生精细胞等对芥子气最为敏感,使 其呈现“无生殖能力”状态,同时也决定了芥子气中毒的特殊损伤部位。此外 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血细胞敏感性也不同,造血干细胞最敏感,幼稚细胞其次, 成熟细胞则较不敏感 芥子气的细胞毒性作用的另一重要特征是遗传毒性。芥子气抑制细胞有丝分 裂,引起染色体损伤,包括断裂、缺失、交换和畸变,以及各种细胞的突变、癌 变和畸变等 实验证明,DNA和蛋白质对芥子气的敏感性不同。芥子气可显著抑制DNA合 成,使细胞分裂延迟;而蛋白质成仍在继续进行,二者失去平衡,因此细胞增大, 最终导致细胞崩解死亡。应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 cycloheximide), 能使二者恢复生物合成的平衡,减低或消除芥子气的细胞毒性作用。 芥子气引起皮肤细胞毒性的过程包括:芥子气烃化细胞DNA的鸟嘌呤,导致 无嘌呤核酸形成,核酸内切酶将无嘌呤DA切除,使DNA链断裂:冋时激活多聚 (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 ribose) polymerase, PADPRP],该酶利用NAD 作为基质合成多聚ADP-核糖体,因而大量消耗细胞NAD,导致NAD+含量降低或 缺失、糖酵解抑制并激活单磷酸己糖旁路,导致蛋白释放,最终使细胞发生病理 改变

路易氏剂具有细胞毒、毛细血管毒和神经毒三方面的作用。中毒机理与三价 砷化合物相似,能与体内含巯基酶结合,强烈抑制酶活性。反应如下: 丙酮酸脱氢(氧化)酶系辅酶中的二氢硫辛酸(dihydrolipoic acid)含有两 个相邻的巯基,对路易氏剂特别敏感。该酶被抑制后,糖代谢进行到丙酮酸即进 行停止,以致能量供应不足,导致细胞代谢紊乱和生理机能障碍。此外,琥珀酸 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羧基酶及三磷酸腺苷酶等对路易氏剂也很敏感。 中枢神经系统对糖代谢障碍特别敏感(脑组织活动旺盛,能量消耗大), 中毒 严重时出现抑制和昏迷, 动物吸收中毒时, 血液内丙酮酸含量升高。路易氏剂还 能损伤毛细血管和微血管,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广泛性渗出、水肿、出血、 血液浓缩和休克及肝、肾等脏器的实质细胞损伤等。 二、毒理作用 (一)芥子气的毒理作用 1、细胞毒性作用 芥子气的细胞毒性作用是芥子气损伤作用的重要特征之一。处于不同生长周 期的细胞,对芥子气敏感性不同。S 期细胞(DNA 合成期)和 G2期细胞(合成后期) 对芥子气最敏感,处于分裂期(M 期)细胞则相对不敏感。因此,增殖旺盛的淋巴 细胞、骨髓造血细胞、肠粘膜上皮细胞、睾丸生精细胞等对芥子气最为敏感,使 其呈现“无生殖能力”状态,同时也决定了芥子气中毒的特殊损伤部位。此外, 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血细胞敏感性也不同,造血干细胞最敏感,幼稚细胞其次, 成熟细胞则较不敏感。 芥子气的细胞毒性作用的另一重要特征是遗传毒性。芥子气抑制细胞有丝分 裂,引起染色体损伤,包括断裂、缺失、交换和畸变,以及各种细胞的突变、癌 变和畸变等。 实验证明,DNA 和蛋白质对芥子气的敏感性不同。芥子气可显著抑制 DNA 合 成,使细胞分裂延迟;而蛋白质成仍在继续进行,二者失去平衡,因此细胞增大, 最终导致细胞崩解死亡。应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 能使二者恢复生物合成的平衡,减低或消除芥子气的细胞毒性作用。 芥子气引起皮肤细胞毒性的过程包括:芥子气烃化细胞 DNA 的鸟嘌呤,导致 无嘌呤核酸形成,核酸内切酶将无嘌呤 DNA 切除,使 DNA 链断裂;同时激活多聚 (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DPRP],该酶利用 NAD+ 作为基质合成多聚 ADP-核糖体,因而大量消耗细胞 NAD+,导致 NAD+含量降低或 缺失、糖酵解抑制并激活单磷酸己糖旁路,导致蛋白释放,最终使细胞发生病理 改变

芥子气与一般酸碱腐蚀剂、蛋白凝固剂或烧伤的细胞毒作用不同,前者与细 胞生化成分作用虽然迅速,但导致细胞损伤和死亡却有一个过程,后者能迅速杀 死细胞。这与临床上存在潜伏期是一致的。因此,在芥子气损伤早期往往不易确 定细胞损伤程度 芥子气的细胞毒性的重要特征还表现在物质代谢方面。可出现糖代谢障碍, 血糖升髙和糖尿;蛋白质及脂肪分解增加,尿中氮、氨、肌酸、肌酐及磷总排泄 量增加。血液乳酸、酮体含量升高,继而发生酸中毒。严重者急性期后出现严重 消瘦、虚弱,呈“芥子气恶病质”状态。 2、对皮肤的作用 皮肤染毒在红斑期可见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及小血管扩张充血,血浆、白细 胞及少量红细胞渗出。水疱期可见皮肤基底层细胞间分离,浆液纤维素性渗出 水肿、坏死可波及真皮及皮下组织。溃疡坏死期的坏死组织基底部除白细胞、脓 细胞浸润外,有大量崩解的细胞核碎片,并可见纤维母细胞増生,发生感染还可 见广泛炎细胞的浸润及水肿 皮肤是芥子气损伤的多发部位。潮湿多汘、四肢屈侧等皮肤薄嫩及受摩擦部 位都较敏感。芥子气损伤的过程与程度与染毒剂量、外界条件以及机体状况有关。 温度髙、湿度大,能显著増强芥子气毒性作用。芥子气能迅速穿透皮肤,大部分 进入血液,小部分(约12%)被“固定”于表皮与真皮内,形成“结合芥子气”。 皮肤损伤的程度与此“固定量”有关 (1)液滴态损伤 液滴态芥子气皮肤损伤典型临床经过可分为,潜伏期、红斑期、水疱期、溃 疡期和愈合期。蒸气态皮肤染毒一般只出现红斑 ①潜伏期一般2~6h,可因剂量、皮肤情况及气温等而异。炎热潮湿季节 可缩短至lh。此期主客观表现均不明显,皮肤薄嫩、潮湿部位可有刺痒感 ②红斑期染毒局部出现界限明显的红斑,灼热发痒,伴轻度水肿,对触压 敏感。损伤较轻时不发生水疱,红斑消退脱屑后自愈。 ⑧水疱期一般在染毒后12~24h出现。依染毒程度,水疱有浅、深之别。 如未压迫,浅层水疱可保持几天不破。常先在红斑区出现分散细小水疱,排列呈 环形,以后融合成大疱。 水疱周围皮肤充血水肿,疱液先为黄色清亮透明,易抽吸引流,后变成混浊 并呈胶冻状。染毒严重,红斑中央呈灰白色坏死区,周围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水 疱,这些水疱互相融合后形成环状水疱。大剂量染毒可形成凝固性坏死,无水疱 形成 ④溃疡期小水疱自行吸收。浅层大疱张力大,易破溃,露出粉红色糜烂面 般无感染,7~10天即可愈合;深层水疱多在几天后破裂,出现深达真皮的溃

芥子气与一般酸碱腐蚀剂、蛋白凝固剂或烧伤的细胞毒作用不同,前者与细 胞生化成分作用虽然迅速,但导致细胞损伤和死亡却有一个过程,后者能迅速杀 死细胞。这与临床上存在潜伏期是一致的。因此,在芥子气损伤早期往往不易确 定细胞损伤程度。 芥子气的细胞毒性的重要特征还表现在物质代谢方面。可出现糖代谢障碍, 血糖升高和糖尿;蛋白质及脂肪分解增加,尿中氮、氨、肌酸、肌酐及磷总排泄 量增加。血液乳酸、酮体含量升高,继而发生酸中毒。严重者急性期后出现严重 消瘦、虚弱,呈“芥子气恶病质”状态。 2、对皮肤的作用 皮肤染毒在红斑期可见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及小血管扩张充血,血浆、白细 胞及少量红细胞渗出。水疱期可见皮肤基底层细胞间分离,浆液纤维素性渗出。 水肿、坏死可波及真皮及皮下组织。溃疡坏死期的坏死组织基底部除白细胞、脓 细胞浸润外,有大量崩解的细胞核碎片,并可见纤维母细胞增生,发生感染还可 见广泛炎细胞的浸润及水肿。 皮肤是芥子气损伤的多发部位。潮湿多汗、四肢屈侧等皮肤薄嫩及受摩擦部 位都较敏感。芥子气损伤的过程与程度与染毒剂量、外界条件以及机体状况有关。 温度高、湿度大,能显著增强芥子气毒性作用。芥子气能迅速穿透皮肤,大部分 进入血液,小部分(约 12%)被“固定”于表皮与真皮内,形成“结合芥子气”。 皮肤损伤的程度与此“固定量”有关。 (1)液滴态损伤 液滴态芥子气皮肤损伤典型临床经过可分为,潜伏期、红斑期、水疱期、溃 疡期和愈合期。蒸气态皮肤染毒一般只出现红斑。 ①潜伏期 一般 2~6h,可因剂量、皮肤情况及气温等而异。炎热潮湿季节 可缩短至 1h。此期主客观表现均不明显,皮肤薄嫩、潮湿部位可有刺痒感。 ②红斑期 染毒局部出现界限明显的红斑,灼热发痒,伴轻度水肿,对触压 敏感。损伤较轻时不发生水疱,红斑消退脱屑后自愈。 ③水疱期 一般在染毒后 12~24h 出现。依染毒程度,水疱有浅、深之别。 如未压迫,浅层水疱可保持几天不破。常先在红斑区出现分散细小水疱,排列呈 环形,以后融合成大疱。 水疱周围皮肤充血水肿,疱液先为黄色清亮透明,易抽吸引流,后变成混浊 并呈胶冻状。染毒严重,红斑中央呈灰白色坏死区,周围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水 疱,这些水疱互相融合后形成环状水疱。大剂量染毒可形成凝固性坏死,无水疱 形成。 ④溃疡期 小水疱自行吸收。浅层大疱张力大,易破溃,露出粉红色糜烂面, 一般无感染,7~10 天即可愈合;深层水疱多在几天后破裂,出现深达真皮的溃

疡,并可覆盖一层乳白色坏死膜。由于坏死组织脱落较慢,易感染出现脓性分泌 物,3~4周后始愈合。 ⑤愈合期愈合快慢可因中毒程度、损伤部位及有否感染而异。皮肤创面在 愈合过程有瘙痒感,愈后有色素沉着,深度创面有疤痕形成。 (2)蒸气态损伤 潜伏期为6~12h或1~2天。染毒初期无刺激性,一般只在皮肤暴露部位(如 面、颈、手等)出现弥漫性红斑。也可透过衣服损伤非暴露部位的皮肤。会阴、 腰部、腋窝、胭窝等皮肤薄嫩多汘等敏感部位易受影响。战时无防护情况下,可 同时出现眼及呼吸道损伤。 3、眼损伤 在无防护情况下,眼损伤发生率占第一位。眼损伤的主要病变是结膜炎和角 膜炎,甚至全眼炎,甚至永久性失明。轻、中度损伤一般1~2或3~4周治愈 严重损伤多因液态芥子气染毒所致。芥子气液滴进入眼内2~3min透过角膜上 皮层进入实质层,6~7min侵入虹膜。眼损伤主要表现浆液性炎症、脓性出血性 炎症,严重者角膜溃疡、穿孔或全眼球炎,有时可见虹膜炎或虹膜睫状体炎。 4、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大剂量芥子气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高级部位活动变化出现最早。早期出现 兴奋和惊厥,下肢出现强烈阵发性抽搐,并迅速转入抑制麻痹。此外,还有明显 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症状,如流涎、肠平滑肌痉挛等。病程迅速而剧烈,死亡 甚快。动物在麻醉下中毒出现的症状较未麻醉动物有明显的减轻 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随后有头痛、头晕、烦躁不安,继则情绪低落、抑 郁寡言、神情淡漠、反应迟钝、无力和嗜睡等。有的在夜间惊叫,呓语以及舞蹈 样动作。在中毒后的长时间内呈抑制状态,伤员静静地躺着,不愿参与周围的活 动 ②严重中毒伤员,类似休克的情形可能出现;极端严重中毒的伤员有阵发性 惊厥、谵妄和神志不清等症状,以后出现全身肌肉松弛、麻痹,以致死亡。 芥子气作用于皮肤粘膜感受器,很快引起病理反射,阻断此反射通路,可阻 止病理过程的发展。实验证明,在染毒皮肤周围用奴尔卡因封闭,病变程度不仅 比对照组轻,病程慢,愈合也较快。此外,用芥子气刺激一侧坐骨神经向心端, 可引起对侧下肢溃疡,且经外不愈。 5、造血系统 造血组织对芥子气很敏感。中毒严重时,骨髓空虚,造血细胞破坏和消失, 只见少数原始造血细胞、网状细胞和血窦等。淋巴结的淋巴滤泡及脾小体中的淋 巴细胞消失和急性萎缩,淋巴细胞核浓缩及核部分溶解

疡,并可覆盖一层乳白色坏死膜。由于坏死组织脱落较慢,易感染出现脓性分泌 物,3~4 周后始愈合。 ⑤愈合期 愈合快慢可因中毒程度、损伤部位及有否感染而异。皮肤创面在 愈合过程有瘙痒感,愈后有色素沉着,深度创面有疤痕形成。 (2)蒸气态损伤 潜伏期为 6~12h 或 1~2 天。染毒初期无刺激性,一般只在皮肤暴露部位(如 面、颈、手等)出现弥漫性红斑。也可透过衣服损伤非暴露部位的皮肤。会阴、 腰部、腋窝、腘窝等皮肤薄嫩多汗等敏感部位易受影响。战时无防护情况下,可 同时出现眼及呼吸道损伤。 3、眼损伤 在无防护情况下,眼损伤发生率占第一位。眼损伤的主要病变是结膜炎和角 膜炎,甚至全眼炎,甚至永久性失明。轻、中度损伤一般 1~2 或 3~4 周治愈。 严重损伤多因液态芥子气染毒所致。芥子气液滴进入眼内 2~3min 透过角膜上 皮层进入实质层,6~7min 侵入虹膜。眼损伤主要表现浆液性炎症、脓性出血性 炎症,严重者角膜溃疡、穿孔或全眼球炎,有时可见虹膜炎或虹膜睫状体炎。 4、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大剂量芥子气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高级部位活动变化出现最早。早期出现 兴奋和惊厥,下肢出现强烈阵发性抽搐,并迅速转入抑制麻痹。此外,还有明显 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症状,如流涎、肠平滑肌痉挛等。病程迅速而剧烈,死亡 甚快。动物在麻醉下中毒出现的症状较未麻醉动物有明显的减轻。 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随后有头痛、头晕、烦躁不安,继则情绪低落、抑 郁寡言、神情淡漠、反应迟钝、无力和嗜睡等。有的在夜间惊叫,呓语以及舞蹈 样动作。在中毒后的长时间内呈抑制状态,伤员静静地躺着,不愿参与周围的活 动。 ②严重中毒伤员,类似休克的情形可能出现;极端严重中毒的伤员有阵发性 惊厥、谵妄和神志不清等症状,以后出现全身肌肉松弛、麻痹,以致死亡。 芥子气作用于皮肤粘膜感受器,很快引起病理反射,阻断此反射通路,可阻 止病理过程的发展。实验证明,在染毒皮肤周围用奴尔卡因封闭,病变程度不仅 比对照组轻,病程慢,愈合也较快。此外,用芥子气刺激一侧坐骨神经向心端, 可引起对侧下肢溃疡,且经外不愈。 5、造血系统 造血组织对芥子气很敏感。中毒严重时,骨髓空虚,造血细胞破坏和消失, 只见少数原始造血细胞、网状细胞和血窦等。淋巴结的淋巴滤泡及脾小体中的淋 巴细胞消失和急性萎缩,淋巴细胞核浓缩及核部分溶解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细胞数在中毒后1~2天内升高,总数可达(10~20)×10°/L 或更多,中性粒细胞占80%~90%以上,以后可骤然下降至几百甚至到零。降 低程度常与中毒严重程度一致,淋巴细胞中毒早期即显著降低,好转时相对值及 绝对值均增加。多数伤员白细胞回升较快,从开始回升到基本恢复正常,一般不 超过2周。中性分叶核细胞胞体增大,核分叶过多;单核细胞胞体增大,核断裂, 核染质溶解,核浆空泡:血小板在中毒后数天开始下降,严重者显著减少(5×10°/L 以下),凝血时间延长,有出血倾向,如皮肤淤斑、鼻衄、咯血及便血等 红细胞在最初因血液浓缩而暂时升高,后因生成障碍而降低,但下降速度不 如白细胞明显,一般于3周前后回升,严重者晚期可有贫血。此外,有时在病程 中可能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6、消化系统 主要因误食染毒水或食物而引起。经口中毒潜伏期短(多在15min至h) 损伤重,损伤程度与进入胃内毒剂量及食物充盈情况等有关。初期症状与弥漫急 性胃炎、胃肠炎相似。潜伏期后很快岀现流涎,上腹部剧痛并扩及全腹,恶心呕 吐,厌食、腹泻及柏油样便。如未及时急救,常引起出血性胃炎、胃溃疡、甚至 胃穿孔。口腔粘膜广泛充血水肿、起疱和溃疡,并出现吞咽困难和言语障碍。 重者全身虚弱、淡漠、心搏过速、呼吸急促、痉挛、昏迷等全身症状。严重的皮 肤染毒及呼吸道吸收中毒也可见消化道损伤。经口中毒主要损伤上消化道,以胃 为主。非经口吸收中毒主要损伤下消化道,以小肠为主。 消化道误服中毒可引起粘膜出血、水肿、坏死和粘膜下急性蜂窝组织炎。后 期可形成溃疡,深达粘膜下层或肌层。小肠粘膜上皮、尤其是隐窝细胞最为敏感。 动物实验可见隐窝细胞出现核固缩、核碎裂和细胞分裂相消失。小肠绒毛上皮剥 脱,无新生的上皮细胞自隐窝向绒毛移动。肠腔粘膜屏障缺损,大量血浆自肠壁 渗出,出现腹泻、血便、并可见败血症或毒血症。 恢复后可遗留消化不良、腹胀、腹痛、胃酸低、胃蠕动及排空障碍等,严重 中毒时预后较差,并可因全身吸收中毒和严重休克而死亡 7、呼吸系统 严重呼吸道中毒多在中毒后3~4天或9~10天引起死亡,早期死于严重全 身吸收中毒或窒息,晩期死于肺部继发感染(肺炎、肺坏疽、肺脓肿等)或心肺 功能障碍。 呼吸道损伤病理特点为粘膜性炎症和伪膜的形成。伪膜是坏死的粘膜,其中浸润 大量中性白细胞,表面覆盖有纤维素,呈灰白色,较白喉伪膜分布广泛,且易用 脱落 潜伏期6~1跏h或更长。初期接触时无明显刺激。局部损伤程度自上而下逐 渐减轻。临床表现类似重感冒或支气管炎症状,并常伴有全身吸收中毒表现。少 数严重中毒者症状发展较快,数天后由鼻到支气管粘膜广泛坏死形成伪膜。支气 管下部管腔较窄,伪膜阻塞易引起肺不张,造成严重换气障碍。因此,常因喉头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细胞数在中毒后1~2天内升高,总数可达(10~20)×109 /L 或更多,中性粒细胞占 80%~90%以上,以后可骤然下降至几百甚至到零。降 低程度常与中毒严重程度一致,淋巴细胞中毒早期即显著降低,好转时相对值及 绝对值均增加。多数伤员白细胞回升较快,从开始回升到基本恢复正常,一般不 超过 2 周。中性分叶核细胞胞体增大,核分叶过多;单核细胞胞体增大,核断裂, 核染质溶解,核浆空泡;血小板在中毒后数天开始下降,严重者显著减少(5×109 /L 以下),凝血时间延长,有出血倾向,如皮肤淤斑、鼻衄、咯血及便血等。 红细胞在最初因血液浓缩而暂时升高,后因生成障碍而降低,但下降速度不 如白细胞明显,一般于 3 周前后回升,严重者晚期可有贫血。此外,有时在病程 中可能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6、消化系统 主要因误食染毒水或食物而引起。经口中毒潜伏期短(多在 15min 至 1h), 损伤重,损伤程度与进入胃内毒剂量及食物充盈情况等有关。初期症状与弥漫急 性胃炎、胃肠炎相似。潜伏期后很快出现流涎,上腹部剧痛并扩及全腹,恶心呕 吐,厌食、腹泻及柏油样便。如未及时急救,常引起出血性胃炎、胃溃疡、甚至 胃穿孔。口腔粘膜广泛充血水肿、起疱和溃疡,并出现吞咽困难和言语障碍。严 重者全身虚弱、淡漠、心搏过速、呼吸急促、痉挛、昏迷等全身症状。严重的皮 肤染毒及呼吸道吸收中毒也可见消化道损伤。经口中毒主要损伤上消化道,以胃 为主。非经口吸收中毒主要损伤下消化道,以小肠为主。 消化道误服中毒可引起粘膜出血、水肿、坏死和粘膜下急性蜂窝组织炎。后 期可形成溃疡,深达粘膜下层或肌层。小肠粘膜上皮、尤其是隐窝细胞最为敏感。 动物实验可见隐窝细胞出现核固缩、核碎裂和细胞分裂相消失。小肠绒毛上皮剥 脱,无新生的上皮细胞自隐窝向绒毛移动。肠腔粘膜屏障缺损,大量血浆自肠壁 渗出,出现腹泻、血便、并可见败血症或毒血症。 恢复后可遗留消化不良、腹胀、腹痛、胃酸低、胃蠕动及排空障碍等,严重 中毒时预后较差,并可因全身吸收中毒和严重休克而死亡。 7、呼吸系统 严重呼吸道中毒多在中毒后 3~4 天或 9~10 天引起死亡,早期死于严重全 身吸收中毒或窒息,晚期死于肺部继发感染(肺炎、肺坏疽、肺脓肿等)或心肺 功能障碍。 呼吸道损伤病理特点为粘膜性炎症和伪膜的形成。伪膜是坏死的粘膜,其中浸润 大量中性白细胞,表面覆盖有纤维素,呈灰白色,较白喉伪膜分布广泛,且易用 脱落。 潜伏期 6~12h 或更长。初期接触时无明显刺激。局部损伤程度自上而下逐 渐减轻。临床表现类似重感冒或支气管炎症状,并常伴有全身吸收中毒表现。少 数严重中毒者症状发展较快,数天后由鼻到支气管粘膜广泛坏死形成伪膜。支气 管下部管腔较窄,伪膜阻塞易引起肺不张,造成严重换气障碍。因此,常因喉头

水肿、伪膜脱落阻塞引起室息或并发支气管肺炎死亡。但严重中毒一般少见,除 非吸入高浓度毒剂或在炎热、丛林地区较易发生。 8、生殖腺 睾丸生精细胞也较敏感。严重中毒时,曲细精管精母细胞大为减少,成熟精 子减少,精母细胞分裂相少见,一般可以恢复。 9、心血管系统 早期心跳加快、心音亢进、血压升高及期外收缩等。严重者心跳变慢、心律 失常、内脏血管麻痹扩张出现丝状脉,血压下降或虚脱,乃至严重循环衰竭。 10、泌尿系统 中毒严重者可见急性中毒性肾炎,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肾小球变性。尿量减少 出现蛋白质,管型尿及血尿。 11、其它 在代谢方面,严重中毒可引起组织大量破坏,蛋白质分解增加,呕吐腹泻导 致水分丢失、电解策失衡、食欲不振、负代谢增加和体重下降。循环功能方面 大剂量中毒可有心搏徐缓、心律紊乱、血压下降,以致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等。 芥子气可使癌变和畸变率增高。 (二)路易氏剂的毒理作用 其毒理作用和损伤作用很多方面与芥子气相似。除直接引起局部损伤外,也 可通过多种途径吸收引起全身中毒。其特点是:刺激作用强烈,血管损伤明显, 潜伏期短或无,病程发展迅速。路易氏剂损伤的特点:①刺激作用强烈、潜伏期 短;②病程经过急剧,发展迅猛:③水肿、出血显著;④全身吸收作用比芥子气 严重。中毒后数小时,即可产生急性循环衰竭和肺水肿 1、皮肤损伤特点 路易氏剂蒸气态皮肤损伤比芥子气轻。液滴态毒剂接触皮肤后很快引起痛痒 及灼痛感,潜伏期短(10~3min内)或无。红斑鲜红,界限不明显,常伴有水 肿及点状出血。水疱常在12h内形成,疱液先为淡黄色,后呈血性混浊,含有微 量砷。愈合较快 2、眼损伤特点 路易氏剂眼损伤无潜伏期。轻度损伤主要为结膜炎,数天内可好转。中度损 伤出现严重结膜炎、角膜炎、强烈疼痛、充血和严重水肿。恢复需1个月左右。 重度损伤表现为出血性、坏死性炎症、角膜炎、角膜溃疡、虹膜睫状体炎、全眼 球炎等。严重者眼球萎缩、穿孔、失明

水肿、伪膜脱落阻塞引起窒息或并发支气管肺炎死亡。但严重中毒一般少见,除 非吸入高浓度毒剂或在炎热、丛林地区较易发生。 8、生殖腺 睾丸生精细胞也较敏感。严重中毒时,曲细精管精母细胞大为减少,成熟精 子减少,精母细胞分裂相少见,一般可以恢复。 9、心血管系统 早期心跳加快、心音亢进、血压升高及期外收缩等。严重者心跳变慢、心律 失常、内脏血管麻痹扩张出现丝状脉,血压下降或虚脱,乃至严重循环衰竭。 10、泌尿系统 中毒严重者可见急性中毒性肾炎,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肾小球变性。尿量减少, 出现蛋白质,管型尿及血尿。 11、其它 在代谢方面,严重中毒可引起组织大量破坏,蛋白质分解增加,呕吐腹泻导 致水分丢失、电解策失衡、食欲不振、负代谢增加和体重下降。循环功能方面, 大剂量中毒可有心搏徐缓、心律紊乱、血压下降,以致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等。 芥子气可使癌变和畸变率增高。 (二)路易氏剂的毒理作用 其毒理作用和损伤作用很多方面与芥子气相似。除直接引起局部损伤外,也 可通过多种途径吸收引起全身中毒。其特点是:刺激作用强烈, 血管损伤明显, 潜伏期短或无,病程发展迅速。路易氏剂损伤的特点:①刺激作用强烈、潜伏期 短;②病程经过急剧,发展迅猛;③水肿、出血显著;④全身吸收作用比芥子气 严重。中毒后数小时,即可产生急性循环衰竭和肺水肿。 1、皮肤损伤特点 路易氏剂蒸气态皮肤损伤比芥子气轻。液滴态毒剂接触皮肤后很快引起痛痒 及灼痛感,潜伏期短(10~30min 内)或无。红斑鲜红,界限不明显,常伴有水 肿及点状出血。水疱常在 12h 内形成,疱液先为淡黄色,后呈血性混浊,含有微 量砷。愈合较快。 2、眼损伤特点 路易氏剂眼损伤无潜伏期。轻度损伤主要为结膜炎,数天内可好转。中度损 伤出现严重结膜炎、角膜炎、强烈疼痛、充血和严重水肿。恢复需 1 个月左右。 重度损伤表现为出血性、坏死性炎症、角膜炎、角膜溃疡、虹膜睫状体炎、全眼 球炎等。严重者眼球萎缩、穿孔、失明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20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