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毒物与毒性作用 第一节毒物与毒害剂量级 、毒物的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够对生物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生物体出现异常 反应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毒物( toxicant)。毒物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与机 体接触或进入机体后,能与机体相互作用,发生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反应,引起 机体功能或器质性的损害,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毒物与非毒物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是相对而言的。任何外源化学物只要剂量 足够,均可成为毒物。例如正常情况下氟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当过量的 氟化物进入机体后,可使机体的钙、磷代谢紊乱,导致低血钙、氟骨症和氟斑牙 等一系列病理性变化。正如 Paracelsus所说的:所有物质都是毒物,非毒物是 不存在的,只是剂量大小区分是毒物还是药物。一般认为,按人们日常接触的方 式,以接触较小剂量时,可引起生物体产生有害作用的化学物称为毒物。这样, 人们就容易把一氧化碳、氰化物等列入毒物范围,而不会将食盐列入毒物。因此, 确定所谓毒物或毒物衍生物必须考虑接触剂量、途径、时间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毒物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对机体不同水平的有害性,但具备有害性特征的 物质并不是毒物,如单纯性粉尘。②经过毒理学研究之后确定的。③必须能够进 入机体,与机体发生有害的相互作用。具备上述三点才能称之为毒物。 二、毒物的种类 按用途和分布范围将外源化学物分为毒物、潜毒物、军事毒物和可疑军事毒 物。 (一)毒物 这里主要指一般意义上的毒剂,这些毒剂多经过毒理学测定,对不同接触途 径、染毒剂量、作用对象等毒效作用比较明确。比如: 1、食品中污染,包括天然的或食品变质后产生的毒素等,如龙葵素、河豚 毒素等。 2、环境污染物,如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中的各种有毒物质。 3、农药,包括有机磷、有机氯农药、除草剂等。 4.生物毒素( biotoxin),它是由活的生物体产生的一种特殊毒素,包括 动物毒素、植物毒素、霉菌毒素和细菌毒素
第二章 毒物与毒性作用 第一节 毒物与毒害剂量级 一、毒物的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够对生物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生物体出现异常 反应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毒物(toxicant)。毒物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与机 体接触或进入机体后,能与机体相互作用,发生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反应,引起 机体功能或器质性的损害,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毒物与非毒物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是相对而言的。任何外源化学物只要剂量 足够,均可成为毒物。例如正常情况下氟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当过量的 氟化物进入机体后,可使机体的钙、磷代谢紊乱,导致低血钙、氟骨症和氟斑牙 等一系列病理性变化。正如 Paracelsus 所说的:所有物质都是毒物,非毒物是 不存在的,只是剂量大小区分是毒物还是药物。一般认为,按人们日常接触的方 式,以接触较小剂量时,可引起生物体产生有害作用的化学物称为毒物。这样, 人们就容易把一氧化碳、氰化物等列入毒物范围,而不会将食盐列入毒物。因此, 确定所谓毒物或毒物衍生物必须考虑接触剂量、途径、时间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毒物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对机体不同水平的有害性,但具备有害性特征的 物质并不是毒物,如单纯性粉尘。②经过毒理学研究之后确定的。③必须能够进 入机体,与机体发生有害的相互作用。具备上述三点才能称之为毒物。 二、毒物的种类 按用途和分布范围将外源化学物分为毒物、潜毒物、军事毒物和可疑军事毒 物。 (一)毒物 这里主要指一般意义上的毒剂,这些毒剂多经过毒理学测定,对不同接触途 径、染毒剂量、作用对象等毒效作用比较明确。比如: 1、食品中污染,包括天然的或食品变质后产生的毒素等,如龙葵素、河豚 毒素等。 2、环境污染物,如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中的各种有毒物质。 3、农药,包括有机磷、有机氯农药、除草剂等。 4.生物毒素(biotoxin),它是由活的生物体产生的一种特殊毒素,包括 动物毒素、植物毒素、霉菌毒素和细菌毒素
(二)潜毒物 主要指人类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应用方法、接触途径或超出规定的剂量有 可能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一类化学物品的通称。把这类物质称为潜毒物,是因 为它们都有明确的应用对象、使用方法和规定的剂量界限。换言之,人类既可利 用它们的特殊效用,又不能摄入体内或不容许机体摄入过多。包括: l、日用化学品,如化妆品、洗涤用品、家庭卫生防虫杀虫用品等 2、食品添加剂,包括天然的以及各种食品添加剂,如糖精、食用色素和防 腐剂等。 3、工业化学品,包括生产时使用的原料、辅助剂及生产中产生的中间体、 副产品、杂质、废弃物和成品等。 4、农用化学品,包括化肥、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瓜果蔬菜保鲜剂和 动物饲料添加剂等。 5、医用化学品,包括用于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化学物质,如医用消毒剂、 血管造影剂、医用药物等。 (三)军事毒物 军事毒物主要指一类用于军事上具有特殊毒性的化学物质,如化学战剂。作 为战剂,一般应具备下列条件:毒性强,作用快,毒效持久,施放后易造成杀伤 浓度或战斗密度,能通过多种途径引起中毒,不易发现,防护和救治困难,容易 生产,性质稳定,便于贮存。因此,实际上作为CWA的毒物是不多的。根据CWA 的性质、作用原理及战术目的,化学战剂可按不同方法进进一步分类。如,按战 术用途可分为致死性毒剂、致伤性毒剂、失能性毒剂、扰乱性毒剂和牵制性毒剂; 按作用快慢可分速效性毒剂和非速效性毒剂。以下主要介绍临床(或毒理作用) 分类。 (1)神经性毒剂( nerve agents)这是现今毒性最强的一类化学战剂,因人员中毒后 迅速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而得名。主要代表有沙林、塔崩、梭曼和VX。 (2)麇烂性毒剂( blister agents)能引起皮肤、眼、呼吸道等局部损伤:吸收后出 现不同程度的全身反应。主要代表有芥子气,氮芥和路易氏剂 (3)氰类毒剂( cyanide agents)经呼吸道吸入后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e2结合,破坏 细胞呼吸功能,导致组织缺氧。高浓度吸入可导致呼吸中枢麻痹,死亡极快。主要代表有氢 氰酸、氯化氰。已往也被称作全身中毒性毒剂( systemic agents) (4)窒息性毒剂( choking gases, asphyxiants)主要损伤呼吸系统,引起急性中毒性 肺水肿,导致缺氧和室息。如光气、双光气以及氯气、氯化苦等
(二)潜毒物 主要指人类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应用方法、接触途径或超出规定的剂量有 可能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一类化学物品的通称。把这类物质称为潜毒物,是因 为它们都有明确的应用对象、使用方法和规定的剂量界限。换言之,人类既可利 用它们的特殊效用,又不能摄入体内或不容许机体摄入过多。包括: 1、日用化学品,如化妆品、洗涤用品、家庭卫生防虫杀虫用品等。 2、食品添加剂,包括天然的以及各种食品添加剂,如糖精、食用色素和防 腐剂等。 3、工业化学品,包括生产时使用的原料、辅助剂及生产中产生的中间体、 副产品、杂质、废弃物和成品等。 4、农用化学品,包括化肥、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瓜果蔬菜保鲜剂和 动物饲料添加剂等。 5、医用化学品,包括用于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化学物质,如医用消毒剂、 血管造影剂、医用药物等。 (三)军事毒物 军事毒物主要指一类用于军事上具有特殊毒性的化学物质,如化学战剂。作 为战剂,一般应具备下列条件:毒性强,作用快,毒效持久,施放后易造成杀伤 浓度或战斗密度,能通过多种途径引起中毒,不易发现,防护和救治困难,容易 生产,性质稳定,便于贮存。因此,实际上作为 CWA 的毒物是不多的。根据 CWA 的性质、作用原理及战术目的,化学战剂可按不同方法进进一步分类。如,按战 术用途可分为致死性毒剂、致伤性毒剂、失能性毒剂、扰乱性毒剂和牵制性毒剂; 按作用快慢可分速效性毒剂和非速效性毒剂。以下主要介绍临床(或毒理作用) 分类。 (1)神经性毒剂(nerve agents) 这是现今毒性最强的一类化学战剂,因人员中毒后 迅速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而得名。主要代表有沙林、塔崩、梭曼和 VX。 (2)糜烂性毒剂(blister agents) 能引起皮肤、眼、呼吸道等局部损伤;吸收后出 现不同程度的全身反应。主要代表有芥子气,氮芥和路易氏剂。 (3)氰类毒剂(cyanide agents)经呼吸道吸入后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 Fe2+结合,破坏 细胞呼吸功能,导致组织缺氧。高浓度吸入可导致呼吸中枢麻痹,死亡极快。主要代表有氢 氰酸、氯化氰。已往也被称作全身中毒性毒剂(systemic agents)。 (4)窒息性毒剂(choking gases,asphyxiants)主要损伤呼吸系统,引起急性中毒性 肺水肿,导致缺氧和窒息。如光气、双光气以及氯气、氯化苦等
(5)失能性毒剂( Incapacitating agents, Incapaci tants)这类毒剂种类繁多。美军 装备的主要是毕兹(BZ)。它可以引起思维、情感和运动机能障碍,使人员暂时丧失战斗能 力 (6)刺激剂( irritants)这类毒剂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引起眼痛、流 泪、喷嚏和胸痛等。主要代表有苯氯乙酮、亚当氏剂、CS和CR。外军常用来骚扰对方军事 行动,并用作“抗暴”剂,目前仍有装备。我军不列为化学战剂(表2-1) 表2-1外军装备的主要化学战剂 毒剂 分类 主要代表物 致神经性 塔崩沙林梭曼VX 死糜烂性 芥子气路易氏剂 性全身性 氢氰酸氯化氰 室息性 光气(双光气) 致失能性 毕兹(BZ) 死刺激剂 苯氯乙酮亚当氏剂CSCR (四)可疑军事毒物 外军为了增强毒剂毒性和改进其使用性能,有些国家还专门研究或合成了某 些特殊毒剂,是否装备军队,尚不清楚。其中包括 (1)新失能剂EA3834,属取代羟乙酸类化合物,化学结构为苯基异丙基羟 乙酸一N一甲基一4一哌啶酯,淡黄色粘稠液体,沸点303℃,难溶于水。与添加 剂EA4923(环庚三烯类化合物)配伍使用,可经皮肤和呼吸道双途径吸收,失 能作用稍大于BZ。对人的ICts为73ng·min/m。美国已进入生产与使用阶段, 可能列为装备,尚待查证。 (2)有机氟化物,前苏联装备了一种能穿透防毒面具的毒剂-全氟异丁烯 ( perfluo- isobutene,PFIB),结构式为(CF3)C=CF2,是一种伤肺性毒剂 毒性强、作用快。空气中含ppm级的浓度,人员吸入后1h内即可出现头痛、咳 嗽、胸痛、呼吸困难和高热。6~8小时症状加剧,8~24小时死于肺水肿
(5)失能性毒剂(incapacitating agents ,incapacitants)这类毒剂种类繁多。美军 装备的主要是毕兹(BZ)。它可以引起思维、情感和运动机能障碍,使人员暂时丧失战斗能 力。 (6)刺激剂(irritants)这类毒剂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引起眼痛、流 泪、喷嚏和胸痛等。主要代表有苯氯乙酮、亚当氏剂、CS 和 CR。外军常用来骚扰对方军事 行动,并用作“抗暴”剂,目前仍有装备。我军不列为化学战剂(表 2-1)。 表 2-1 外军装备的主要化学战剂 毒剂 分类 主要代表物 致 神经性 塔崩 沙林 梭曼 VX 死 糜烂性 芥子气 路易氏剂 性 全身性 氢氰酸 氯化氰 窒息性 光气(双光气) 非 致 失能性 毕兹(BZ) 死 刺激剂 苯氯乙酮 亚当氏剂 CS CR 性 (四)可疑军事毒物 外军为了增强毒剂毒性和改进其使用性能,有些国家还专门研究或合成了某 些特殊毒剂,是否装备军队,尚不清楚。其中包括: (1)新失能剂 EA3834,属取代羟乙酸类化合物,化学结构为苯基异丙基羟 乙酸-N-甲基-4-哌啶酯,淡黄色粘稠液体,沸点 303℃,难溶于水。与添加 剂 EA4923(环庚三烯类化合物)配伍使用,可经皮肤和呼吸道双途径吸收,失 能作用稍大于 BZ。对人的 ICt50为 73mg·min/m3。美国已进入生产与使用阶段, 可能列为装备,尚待查证。 (2)有机氟化物,前苏联装备了一种能穿透防毒面具的毒剂-全氟异丁烯 (perfluo-roisobutene,PFIB),结构式为(CF3)2C=CF2,是一种伤肺性毒剂。 毒性强、作用快。空气中含 ppm 级的浓度,人员吸入后 1h 内即可出现头痛、咳 嗽、胸痛、呼吸困难和高热。6~8 小时症状加剧,8~24 小时死于肺水肿
另一氟化物六氟二甲基二硫(CF3SSCF3),由相对无毒的硫代三氟一氯甲烷 (CFSC1)遇活性碳后生成。与PFIB类似,也能穿透防毒面具。美、英等国家 也积极从事有机氟化物的研制工作。如美军研制的有(CF3)2C=CFCN。 (3)毒素战剂和基因武器,随着研究手段的提高,发现了许多实际有毒但未被列为毒物 的新的毒性物质,如蓖麻毒素( ricin)、肉毒杆菌毒素A( botulinum toxin a)、葡萄球 菌肠毒素B( staphy lococcus enterotoxin B)、石房蛤毒素( saxitoxin)等。一些生理 性肽也有极大可能发展成为生化战剂。至于小分子肽毒素的合成也有了重大的变化,自动化 的氨基酸偶合形成的技术已被发展。此外比母体分子强千百倍的生物调节肽类似物也能被制 造出来,使这些分子成为影响生命过程最强的化学物质。由此可见,化学战剂不会停留在原 有阶段,新的化学战剂还会不断产生。当今工艺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能提供以前办不到的大量 生产毒素的方法,从而获得有军事意义的产量。因此,着眼未来,建立新的医学防护体系实 属必要 此外,美军侵越战争中曾大量使用了除莠剂毁坏农作物和森林,故又称植物 杀伤剂(anti- plant agents)。使用状态为白色、橙色、蓝色粉末或油状液滴 除莠剂是清除田间杂草的药剂,但大量使用能使植物叶子变黄、枯萎、脱落,达 到暴露对方目标、限制游击队行动的目的。人员吸入、误食或皮肤大量接触,也 会引起中毒。 三、毒效指标与毒害剂量 引起人员某种程度毒害所需的剂量统称为毒害剂量。剂量是决定毒物对机体 造成损害的最主要因素。对于同一种毒物,不同剂量对机体造成的损害程度不同 毒剂对人体的损伤作用,是毒剂与机体机互作用的综合表现。因此,毒剂的毒效 作用或损伤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毒剂可引起不同的生理、生化反应, 因而决定各自的临床发展方向。不过其损伤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毒物剂量。 (一)致死剂量 1、半数致死量( median lethal dose,LDo)较为简单的定义是指引起一群 受试对象50%个体死亡所需的剂量。精确的定义指统计学上获得的,预计引起动 物半数死亡的单一剂量。LD0的单位为mg/kg体重,LDo的数值越小,表示毒物 的毒性越强:反之,LDa数值越大,毒物的毒性越低。与LD∞概念相同的剂量单 位还有半数致死浓度(LC)和半数抑制浓度或半数失能浓度(ICa)。LC5o是指能 引起一群受试对象5%个体死亡所需的浓度。IC是指一种毒物能将某种酶活力 抑制50%所需的浓度。毒理学最早用于评价急性毒性的指标就是死亡,因为死亡 是各种化学物共同的、最严重的效应,它易于观察,不需特殊的检测设备。长期 以来,急性致死毒性是比较、衡量毒性大小的公认方法。在毒理学试验中,所需 的实验动物数量是根据LDa不同的测定方法决定的。因为LD0并不是实验测得的 某一剂量,而是根据不同剂量组而求得的数据。 LD0在毒理中是最常用于表示化学物毒性分级的指标。因为剂量一反应关系 的“S”型曲线在中段趋于直线,直线中点为50%,故LD0值最具有代表性。LD=0
另一氟化物六氟二甲基二硫(CF3SSCF3),由相对无毒的硫代三氟一氯甲烷 (CF3SCl)遇活性碳后生成。与 PFIB 类似,也能穿透防毒面具。美、英等国家 也积极从事有机氟化物的研制工作。如美军研制的有(CF3)2C=CFCN。 (3)毒素战剂和基因武器,随着研究手段的提高,发现了许多实际有毒但未被列为毒物 的新的毒性物质,如蓖麻毒素(ricin)、肉毒杆菌毒素 A(botulinum toxin A)、葡萄球 菌肠毒素 B(staphylococcus enterotoxin B)、石房蛤毒素(saxitoxin)等。一些生理 性肽也有极大可能发展成为生化战剂。至于小分子肽毒素的合成也有了重大的变化,自动化 的氨基酸偶合形成的技术已被发展。此外比母体分子强千百倍的生物调节肽类似物也能被制 造出来,使这些分子成为影响生命过程最强的化学物质。由此可见,化学战剂不会停留在原 有阶段,新的化学战剂还会不断产生。当今工艺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能提供以前办不到的大量 生产毒素的方法,从而获得有军事意义的产量。因此,着眼未来,建立新的医学防护体系实 属必要。 此外,美军侵越战争中曾大量使用了除莠剂毁坏农作物和森林,故又称植物 杀伤剂(anti-plant agents)。使用状态为白色、橙色、蓝色粉末或油状液滴。 除莠剂是清除田间杂草的药剂,但大量使用能使植物叶子变黄、枯萎、脱落,达 到暴露对方目标、限制游击队行动的目的。人员吸入、误食或皮肤大量接触,也 会引起中毒。 三、毒效指标与毒害剂量 引起人员某种程度毒害所需的剂量统称为毒害剂量。剂量是决定毒物对机体 造成损害的最主要因素。对于同一种毒物,不同剂量对机体造成的损害程度不同。 毒剂对人体的损伤作用,是毒剂与机体机互作用的综合表现。因此,毒剂的毒效 作用或损伤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毒剂可引起不同的生理、生化反应, 因而决定各自的临床发展方向。不过其损伤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毒物剂量。 (一)致死剂量 1、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 较为简单的定义是指引起一群 受试对象 50%个体死亡所需的剂量。精确的定义指统计学上获得的,预计引起动 物半数死亡的单一剂量。LD50的单位为 mg/kg 体重,LD5 0的数值越小,表示毒物 的毒性越强;反之,LD50数值越大,毒物的毒性越低。与 LD50概念相同的剂量单 位还有半数致死浓度(LC50)和半数抑制浓度或半数失能浓度(IC50)。LC50 是指能 引起一群受试对象 50%个体死亡所需的浓度。IC50 是指一种毒物能将某种酶活力 抑制 50%所需的浓度。毒理学最早用于评价急性毒性的指标就是死亡,因为死亡 是各种化学物共同的、最严重的效应,它易于观察,不需特殊的检测设备。长期 以来,急性致死毒性是比较、衡量毒性大小的公认方法。在毒理学试验中,所需 的实验动物数量是根据 LD50不同的测定方法决定的。因为 LD50并不是实验测得的 某一剂量,而是根据不同剂量组而求得的数据。 LD50在毒理中是最常用于表示化学物毒性分级的指标。因为剂量—反应关系 的“S”型曲线在中段趋于直线,直线中点为 50%,故 LD50值最具有代表性。LD50
值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动物种属和品系、性别、接触途径等,因此,表示 LD时,应注明动物种系和接触途径。雌雄动物应分别计算,并应有95%可信限 如受试物在液体中时,以半数致死浓度( 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LCa) 表示,单位为mg/L。LCo也用于表示空气中化学物的浓度,以mg/m3为表示单位。 2、绝对致死剂量( absolute lethal dose,LDo):指某实验总体中引起 组受试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实验总体中一组受试动物的数量视不同实验 设计而定,少则10个,多则50~100个以上 3、最小致死剂量( minimal lethal dose,MLD或MLC或LDo):指某实验 总体的一组受试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其低一档的剂量即不再引起 动物死亡。 4、最大耐受剂量( maximal tolerance dose,WID或LD或LC):指某实 验总体的一组受试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二)效应剂量( median effective dose) 1、最小有作用剂量( minimal effective dose)或称阈剂量或阈浓度:是指 在一定时间内,一种毒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能使某项灵敏的观察指 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使机体开始岀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也称中毒阈剂 量。最小有作用剂量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作用有一定的相对性。最小有作用剂量 格地也称为最低观察到作用剂量或最低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 2、最大无作用剂量( maximal no- effective dose)是指在一定时间内, 种外源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根据目前认识水平,用最灵敏的实 验方法和观察指标,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的最髙剂量,也称为未观 察到损害作用的剂量。理论上讲,最大无作用剂量与最小有作用剂量应该相差极 微,但实际中由于受到对损害作用观察指标和检测方法灵敏度的限制,两者之间 存在有一定的剂量差距。最大无作用剂量是根据亚慢性试验的结果确定的,是评 定毒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主要依据。 3、毒剂的战斗密度地面、物体或人体表面染毒程度达到伤害作用时的密度叫战斗密度。 以μg(ng)/cm2或mg(g)/m为单位表示。例如,芥子气的战斗密度(地面染毒)为10g/m, 无防护人员通过此地域时可遭到芥子气的伤害。 4、毒剂的战斗浓度单位体积内染毒空气(或水)中含有的毒物剂量叫作染毒浓度,常用 ug(mg)几L或ng(g)/m为单位表示。有杀伤作用的染毒浓度叫做战斗浓度。 三)毒害剂量相关参数的表示方法 1、最低刺激浓度和不可耐受浓度就刺激剂而言,如CS对人眼的最低刺激浓度为 0.00005ng/L:暴露2分钟不可耐受的浓度为0.001ng/L
值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动物种属和品系、性别、接触途径等,因此,表示 LD50时,应注明动物种系和接触途径。雌雄动物应分别计算,并应有 95%可信限。 如受试物在液体中时,以半数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 表示,单位为 mg/L。LC50也用于表示空气中化学物的浓度,以 mg/m3为表示单位。 2、绝对致死剂量(absolute lethal dose,LD100):指某实验总体中引起 一组受试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实验总体中一组受试动物的数量视不同实验 设计而定,少则 10 个,多则 50~100 个以上。 3、最小致死剂量(minimal lethal dose,MLD 或 MLC 或 LD01):指某实验 总体的一组受试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其低一档的剂量即不再引起 动物死亡。 4、最大耐受剂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MTD 或 LD0或 LC0):指某实 验总体的一组受试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二)效应剂量(median effective dose) 1、最小有作用剂量(minimal effective dose) 或称阈剂量或阈浓度:是指 在一定时间内,一种毒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能使某项灵敏的观察指 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使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也称中毒阈剂 量。最小有作用剂量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作用有一定的相对性。最小有作用剂量严 格地也称为最低观察到作用剂量或最低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 2、最大无作用剂量(maximal no-effective dose)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 种外源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根据目前认识水平,用最灵敏的实 验方法和观察指标,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也称为未观 察到损害作用的剂量。理论上讲,最大无作用剂量与最小有作用剂量应该相差极 微,但实际中由于受到对损害作用观察指标和检测方法灵敏度的限制,两者之间 存在有一定的剂量差距。最大无作用剂量是根据亚慢性试验的结果确定的,是评 定毒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主要依据。 3、毒剂的战斗密度 地面、物体或人体表面染毒程度达到伤害作用时的密度叫战斗密度。 以 μg(mg)/cm2 或 mg(g)/m2 为单位表示。例如,芥子气的战斗密度(地面染毒)为 10g/m2, 无防护人员通过此地域时可遭到芥子气的伤害。 4、毒剂的战斗浓度 单位体积内染毒空气(或水)中含有的毒物剂量叫作染毒浓度, 常用 μg(mg)/L 或 mg(g)/m3 为单位表示。有杀伤作用的染毒浓度叫做战斗浓度。 (三)毒害剂量相关参数的表示方法 1、最低刺激浓度和不可耐受浓度 就刺激剂而言,如 CS 对人眼的最低刺激浓度为 0.00005mg/L;暴露 2 分钟不可耐受的浓度为 0.001mg/L
2、致死剂量和半致死剂量致死剂量(LD)乃笼统地表示一化学物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 剂量。引起死亡的浓度称致死浓度(LC)。此剂量或浓度处在最小致死量(MD或MC)与 绝对(100%)致死量(LD或LC0)之间。引起90%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浓度)则用LD9(LC0) 表示之;引起群体一半死亡的剂量称半数致死量,以LD30表示之。LCa则表示半致死浓度 3、致死浓时积和失能浓时积人员吸入中毒的毒害剂量以暴露时间t(min)和毒剂浓度C 的乘积,即Ct值表示。表示毒害剂量的浓时积有致死浓时积和失能浓时积 同理,能使90%人员死亡的浓时积以LCto表示。如氢氰酸呼吸道吸入1分钟的LCts 为1500~5000ng·min/m3。能使50%左右人员死亡的浓时积称半致死浓时积(LCts)。如 沙林呼吸道吸入1分钟的LCts为100mg·min/m3。 与上类似,以ICt5或ICt分别表示使50%或90%以上人员丧失战斗能力的剂量。如 毕兹经呼吸道吸入1分钟 ICts、ICts分别为110mg·min/m,220mg·min/m3 致死或失能浓时积是一常数。它取决于毒剂种类、个体差异和中毒条件。然而这一常数 只适用于暴露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如HCN只规定几分钟,光气最多为1小时。在暴露时间较 长或毒剂浓度很低时,测得的致死浓时积往往偏高。特别是那些易于排出体外或体内易于失 去毒性的毒物更是如此 浓时积“Ct”只表示浓度和时间的关系,没有考虑到暴露时间内人员的呼吸状况。人员 在运动时的肺通气量比在安静时大得多。静止时一般成人平均通气量为每分钟11L:防御战 斗时为24L;进攻战斗时为77L。因此,在浓度C的染毒空气中暴露时间t,活动时吸入的 毒剂量比静止时大得多。换言之,达到同一伤害程度的毒害剂量,在单位时间内活动状态比 在静止状态时小得多(表2-2)。 表2-2不同作战条件 下沙林的吸入毒性 毒性染毒浓度(ng·min/m3)静止状态防御作战进攻作战 Icts(失能) Lcts0(致死) 100 Letgo(致死) 180 90 第二节毒物的结构、特性与效应 化学结构与毒性质化效应
2、致死剂量和半致死剂量 致死剂量(LD)乃笼统地表示一化学物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 剂量。引起死亡的浓度称致死浓度(LC)。此剂量或浓度处在最小致死量(MLD 或 MLC)与 绝对(100%)致死量(LD100 或 LC100)之间。引起 90%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浓度)则用 LD90(LC90) 表示之;引起群体一半死亡的剂量称半数致死量,以 LD50 表示之。LC50 则表示半致死浓度。 3、致死浓时积和失能浓时积 人员吸入中毒的毒害剂量以暴露时间 t(min)和毒剂浓度 C 的乘积,即 Ct 值表示。表示毒害剂量的浓时积有致死浓时积和失能浓时积。 同理,能使 90%人员死亡的浓时积以 LCt90 表示。如氢氰酸呼吸道吸入 1 分钟的 LCt90 为 1500~5000mg·min/m3。能使 50%左右人员死亡的浓时积称半致死浓时积(LCt50)。如 沙林呼吸道吸入 1 分钟的 LCt50 为 100mg·min/m3。 与上类似,以 ICt50 或 ICt90 分别表示使 50%或 90%以上人员丧失战斗能力的剂量。如 毕兹经呼吸道吸入 1 分钟 ICt50、ICt90 分别为 110mg·min/m 3,220mg·min/m3。 致死或失能浓时积是一常数。它取决于毒剂种类、个体差异和中毒条件。然而这一常数 只适用于暴露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如 HCN 只规定几分钟,光气最多为 1 小时。在暴露时间较 长或毒剂浓度很低时,测得的致死浓时积往往偏高。特别是那些易于排出体外或体内易于失 去毒性的毒物更是如此。 浓时积“Ct”只表示浓度和时间的关系,没有考虑到暴露时间内人员的呼吸状况。人员 在运动时的肺通气量比在安静时大得多。静止时一般成人平均通气量为每分钟 11L;防御战 斗时为 24L;进攻战斗时为 77L。因此,在浓度 C 的染毒空气中暴露时间 t,活动时吸入的 毒剂量比静止时大得多。换言之,达到同一伤害程度的毒害剂量,在单位时间内活动状态比 在静止状态时小得多(表 2-2)。 表 2-2 不同作战条件 下沙林的吸入毒性 毒性染毒浓度(mg·min/m3) 静止状态 防御作战 进攻作战 Ict50(失能) 50 25 8 Lct50(致死) 100 50 15 Lct90(致死) 180 90 30 第二节 毒物的结构、特性与效应 一、化学结构与毒性质化效应
1、自由基连锁反应引起活性氧损伤机体细胞膜含有大量多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的 共价双键极易受不配对电子的攻击,这种反应一经出现,便会产生连锁放大效应,造成细 胞膜结构和功能损伤。只要细胞膜多不饱和双键与毒性自由基存在并接触,这种损伤便可 能发生。 2、过敏原数量很少也可致变态反应对于少数过敏体质的人来讲,如果第二次接触致 敏物,就会发生过敏,甚至全身变态反应,如青霉素的全身过敏、花粉鼻粘膜刺激、牛奶的 胃肠道过敏等。一般认为,过敏原数量与变态反应无正相关关系 3、抗菌素选择性破坏致病菌的结构青霉素之所以能够有效杀灭细菌,主要由于青霉 素可选择性破坏细菌的荚膜结构,从而抑制细菌的分裂増殖。而真核细胞不具有这种结构, 因而才会通过选择性毒性起到灭菌治病作用。除草剂对杂草有杀灭作用,而对庄稼则无损伤 作用,其道理也是杂草与庄稼的细胞结构差异的选择性作用所致 4、萘环化合物容易使试验动物致癌大量动物研究表明,许多含有萘环结构的化合物, 由于其具有很强的亲核性,很容易造成细胞突变,发生肿瘤。而其它大量的化合物不具这 种结构,所以多数不致癌。 5、氧化型LDL较容易引起动脉硬化低密度脂蛋白(LDL)是血清蛋白的正常 组分,当LDL发生氧化反应后,就会在磨损的动脉壁发生粥样硬化,诱发一系列 心血管系统的病变。而高密度脂蛋白则有拮抗作用。 化学结构与毒性量化效应 化学结构与毒性大小的关系相当复杂,目前仅找到一些有限的规律 1、同系物的碳原子数烷、醇、酮等碳氢化合物与其同系物相比,碳原子数 愈多,则毒性愈大(甲醇与甲醛除外)。但当碳原子数超过一定限度(7-9个), 毒性反而下降。当同系物碳原子数相同时,直链的毒性比支链的大,成环的毒性 大于不成环的。 2、卤素的取代卤素有强烈的负电子效应,在化合物中增加卤素就会使分子 的极化程度增强,更容易与酶系统结合,使毒性増加。例如,氯化甲烷对肝脏的 毒性依次为:CCl4>CHCl3> CHoCI2>CHCl。 3、基团的位置如带两个基团的苯环化合物,其毒性是:对位>邻位>间位 分子对称者毒性较不对称者大,如1,2-二氯乙烷的毒性大于1,1-二氯乙烷。 4、分子饱和度分子中不饱和键增加时,其毒性也增加。例如对结膜的刺激 作用是:丙烯醛>丙醛,丁烯醛丁醛。 5、其它烃类化合物中一般芳香族烃类化合物比脂肪族烃类毒性大。脂肪族 化合物中引入羟基后,毒性增高。在化合物中引入羧基后,可使化合物水溶性和 电离度增髙,而脂溶性降低,毒性也随之减弱,例如苯甲酸的毒性较苯为低
1、自由基连锁反应引起活性氧损伤 机体细胞膜含有大量多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的 共价双键极易受不配对电子的攻击,这种反应一经出现,便会产生连锁放大效应,造成细 胞膜结构和功能损伤。只要细胞膜多不饱和双键与毒性自由基存在并接触,这种损伤便可 能发生。 2、过敏原数量很少也可致变态反应 对于少数过敏体质的人来讲,如果第二次接触致 敏物,就会发生过敏,甚至全身变态反应,如青霉素的全身过敏、花粉鼻粘膜刺激、牛奶的 胃肠道过敏等。一般认为,过敏原数量与变态反应无正相关关系。 3、抗菌素选择性破坏致病菌的结构 青霉素之所以能够有效杀灭细菌,主要由于青霉 素可选择性破坏细菌的荚膜结构,从而抑制细菌的分裂增殖。而真核细胞不具有这种结构, 因而才会通过选择性毒性起到灭菌治病作用。除草剂对杂草有杀灭作用,而对庄稼则无损伤 作用,其道理也是杂草与庄稼的细胞结构差异的选择性作用所致。 4、萘环化合物容易使试验动物致癌 大量动物研究表明,许多含有萘环结构的化合物, 由于其具有很强的亲核性,很容易造成细胞突变,发生肿瘤。而其它大量的化合物不具这 种结构,所以多数不致癌。 5、氧化型 LDL 较容易引起动脉硬化 低密度脂蛋白(LDL)是血清蛋白的正常 组分,当 LDL 发生氧化反应后,就会在磨损的动脉壁发生粥样硬化,诱发一系列 心血管系统的病变。而高密度脂蛋白则有拮抗作用。 二、化学结构与毒性量化效应 化学结构与毒性大小的关系相当复杂,目前仅找到一些有限的规律。 1、同系物的碳原子数 烷、醇、酮等碳氢化合物与其同系物相比,碳原子数 愈多,则毒性愈大(甲醇与甲醛除外)。但当碳原子数超过一定限度(7-9 个), 毒性反而下降。当同系物碳原子数相同时,直链的毒性比支链的大,成环的毒性 大于不成环的。 2、卤素的取代 卤素有强烈的负电子效应,在化合物中增加卤素就会使分子 的极化程度增强,更容易与酶系统结合,使毒性增加。例如,氯化甲烷对肝脏的 毒性依次为:CCl4>CHCl3>CH2Cl2>CH3Cl。 3、基团的位置 如带两个基团的苯环化合物,其毒性是:对位>邻位>间位。 分子对称者毒性较不对称者大,如 1,2-二氯乙烷的毒性大于 1,1-二氯乙烷。 4、分子饱和度 分子中不饱和键增加时,其毒性也增加。例如对结膜的刺激 作用是:丙烯醛>丙醛,丁烯醛>丁醛。 5、其它 烃类化合物中一般芳香族烃类化合物比脂肪族烃类毒性大。脂肪族 化合物中引入羟基后,毒性增高。在化合物中引入羧基后,可使化合物水溶性和 电离度增高,而脂溶性降低,毒性也随之减弱,例如苯甲酸的毒性较苯为低
三、物理特性与毒性效应 (一)脂水分配系数( lipid/ 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 是指毒物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分配率。在构效关系研究中,这是一个十分重 要的化学物的物理参数。它有助于说明有机化合物在体内的分配规律 (二)分散度( dispersity) 一些毒物以气溶胶形态存在于环境空气中,它们是一团气体和悬浮于其中的 微粒组成的混合体。分散度以微粒的直径大小表示。只有直径<5微米的微粒才 可以进入肺泡。进入肺泡的气溶胶分散度越大,比表面积越大,生物活性也越强 (三)挥发度( volitility) 有些毒物的LCs相当,即其绝对毒性相似,但由于各自的挥发度不同,所以 形成实际的毒性危害或危险性就可有很大的差异。比如,苯和苯乙烯LC均为 45mg/L,绝对毒性相同,但苯很易挥发,而苯乙烯的挥发度仅为苯的1/1,所 以苯乙烯经呼吸道吸入的实际危害性就远比苯小。将毒物的挥发度估计在内的毒 性称为相对毒性。对有机溶剂来说,相对毒性指数更能反映其经呼吸道吸收的危 害程度 (四)电离度( ionization) 对于弱酸性与弱碱性有机物只有在适宜的門H条件下、维持非离子型才能经 胃肠吸收。当弱酸性化合物在碱性环境下将部分解离时,则不易吸收。 (五)纯度( purity) 般说起某个毒物的毒性,都是指该毒物纯品的毒性。毒物的纯度不同,它 的毒性也不同。因此,对于待研究的毒物,应首先了解其纯度、所含杂质成分与 比例,以便与前人或不同时期的毒理学资料进行比较。 第三节接触特征 接触的含义 接触( exposure),是生物体外或内表面与环境因素之间发生联系的直接位 置关系和过程,也称暴露。对某一污染物的接触剂量,常用人体外或内(如肺泡 或肠道)表面与污染物之间以一定剂量的发生联系时,经常以与体表界面的介质 (如空气与食物)中的污染物的浓度表示。毒物对生物体的有害作用是因为毒物 或其代谢产物以一定浓度到达体内相应部位后,有充分的时间产生毒性反应及相 应的各种表现。然而,毒物在体内是否产生毒性反应,决定于毒物的化学和物理
三、物理特性与毒性效应 (一)脂水分配系数(lipid/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 是指毒物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分配率。在构效关系研究中,这是一个十分重 要的化学物的物理参数。它有助于说明有机化合物在体内的分配规律。 (二)分散度(dispersity) 一些毒物以气溶胶形态存在于环境空气中,它们是一团气体和悬浮于其中的 微粒组成的混合体。分散度以微粒的直径大小表示。只有直径<5 微米的微粒才 可以进入肺泡。进入肺泡的气溶胶分散度越大,比表面积越大,生物活性也越强。 (三)挥发度 (volitility) 有些毒物的 LC50相当,即其绝对毒性相似,但由于各自的挥发度不同,所以 形成实际的毒性危害或危险性就可有很大的差异。比如,苯和苯乙烯 LC50均为 45mg/L,绝对毒性相同,但苯很易挥发,而苯乙烯的挥发度仅为苯的 1/11,所 以苯乙烯经呼吸道吸入的实际危害性就远比苯小。将毒物的挥发度估计在内的毒 性称为相对毒性。对有机溶剂来说,相对毒性指数更能反映其经呼吸道吸收的危 害程度。 (四)电离度 (ionization) 对于弱酸性与弱碱性有机物只有在适宜的 PH 条件下、维持非离子型才能经 胃肠吸收。当弱酸性化合物在碱性环境下将部分解离时,则不易吸收。 (五)纯度 (purity) 一般说起某个毒物的毒性,都是指该毒物纯品的毒性。毒物的纯度不同,它 的毒性也不同。因此,对于待研究的毒物,应首先了解其纯度、所含杂质成分与 比例,以便与前人或不同时期的毒理学资料进行比较。 第三节 接触特征 一、接触的含义 接触(exposure),是生物体外或内表面与环境因素之间发生联系的直接位 置关系和过程,也称暴露。对某一污染物的接触剂量,常用人体外或内(如肺泡 或肠道)表面与污染物之间以一定剂量的发生联系时,经常以与体表界面的介质 (如空气与食物)中的污染物的浓度表示。毒物对生物体的有害作用是因为毒物 或其代谢产物以一定浓度到达体内相应部位后,有充分的时间产生毒性反应及相 应的各种表现。然而,毒物在体内是否产生毒性反应,决定于毒物的化学和物理
性质、接触状况和生物体或接触者的易感性。因接触情况而影响毒性作用的主要 因素有接触途径、接触频率和接触期限 、接触途径 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即为接触途径( exposure route)。有胃肠道、呼吸道和 皮肤。一般来说,毒物经静脉接触时,产生的毒性作用最快。经不同途径产生毒 性作用的速度,递降顺序为:吸入>腹腔内〉皮下>肌肉内>口服。接触途径可影响 毒物的毒性严重程度。例如,经口给予某种毒物时,由于毒物经过门脉系统循环 可在肝脏中减毒,所以其毒性将明显地小于经体循环摄入时的毒性。 三、接触频率与期限 接触频率和期限( exposure frequency and exposure duration)分为四种 即急性、亚急性、亚慢性和慢性。急性接触通常是指一次给予受试化合物,低毒 化合物可在24小时内多次给予,经吸入途径和急性接触,通常连续接触4小时 最多连续接触不得超过24小时。亚急性接触为反复接触1个月或略少于1个月。 亚慢性接触为反复接触3个月或略少于3个月。慢性接触为反复接触3个月以上, 通常需6个月以上。 毒性与接触频率和期限有密切关系。急性、亚急性、亚慢性和慢性接触的关 键是毒性反应取决于靶部位的毒物浓度,而靶部位的外源化学物浓度与接触频率 的关系又取决于该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清除率。因此,无论急性接触,还是反复 接触,均分为三种情况:①外源化学物清除率非常低,低于接触频率。例如半减 期为1年。②外源化学物消除率与接触率相当。例如半减期为一天。③化学物消 除率很快,快于接触频率。当急性接触时,外源化学物处于①时,靶部位浓度可达 到毒性作用范围;而处于②、③时,仅在接触初期可在毒性作用范围;而长期低 剂量的反复接触时,外源化学物处于①时,其靶部位浓度重复接触两次就能在毒 性作用范围;处于②时,重复两次后达到毒性作用范围:当外源化学物处于③时 永远不会达到毒性作用浓度。当然,各种接触频率均可能出现外源化学物本身对 细胞或组织的损害。因此,还必须考虑接触间隔时间。间隔期是由保证接触后受 损组织得以完全恢复的时间决定的,否则,将出现不可逆的毒性作用。 第四节毒性作用 毒性的定义 毒性( toxicity)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 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或简称为损伤生物体的能力。也可简单表述为,外 源化学物在一定条件下损伤生物体的能力。一种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损害能力越 大,则其毒性就越高。外源化学物毒性的高低仅具有相对意义。在一定意义上
性质、接触状况和生物体或接触者的易感性。因接触情况而影响毒性作用的主要 因素有接触途径、接触频率和接触期限。 二、接触途径 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即为接触途径(exposure route)。有胃肠道、呼吸道和 皮肤。一般来说,毒物经静脉接触时,产生的毒性作用最快。经不同途径产生毒 性作用的速度,递降顺序为:吸入>腹腔内>皮下>肌肉内>口服。接触途径可影响 毒物的毒性严重程度。例如,经口给予某种毒物时,由于毒物经过门脉系统循环 可在肝脏中减毒,所以其毒性将明显地小于经体循环摄入时的毒性。 三、接触频率与期限 接触频率和期限(exposure frequency and exposure duration)分为四种, 即急性、亚急性、亚慢性和慢性。急性接触通常是指一次给予受试化合物,低毒 化合物可在 24 小时内多次给予,经吸入途径和急性接触,通常连续接触 4 小时, 最多连续接触不得超过 24 小时。亚急性接触为反复接触 1 个月或略少于 1 个月。 亚慢性接触为反复接触 3 个月或略少于 3 个月。慢性接触为反复接触 3 个月以上, 通常需 6 个月以上。 毒性与接触频率和期限有密切关系。急性、亚急性、亚慢性和慢性接触的关 键是毒性反应取决于靶部位的毒物浓度,而靶部位的外源化学物浓度与接触频率 的关系又取决于该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清除率。因此,无论急性接触,还是反复 接触,均分为三种情况:①外源化学物清除率非常低,低于接触频率。例如半减 期为 1 年。②外源化学物消除率与接触率相当。例如半减期为一天。③化学物消 除率很快,快于接触频率。当急性接触时,外源化学物处于①时,靶部位浓度可达 到毒性作用范围;而处于②、③时,仅在接触初期可在毒性作用范围;而长期低 剂量的反复接触时,外源化学物处于①时,其靶部位浓度重复接触两次就能在毒 性作用范围;处于②时,重复两次后达到毒性作用范围;当外源化学物处于③时, 永远不会达到毒性作用浓度。当然,各种接触频率均可能出现外源化学物本身对 细胞或组织的损害。因此,还必须考虑接触间隔时间。间隔期是由保证接触后受 损组织得以完全恢复的时间决定的, 否则, 将出现不可逆的毒性作用。 第四节 毒性作用 一、毒性的定义 毒性(toxicity) 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 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或简称为损伤生物体的能力。也可简单表述为,外 源化学物在一定条件下损伤生物体的能力。一种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损害能力越 大,则其毒性就越高。外源化学物毒性的高低仅具有相对意义。在一定意义上
只要达到一定的数量,任何物质对机体都具有毒性,如果低于一定数量,任何物 质都不具有毒性,关键是此种物质与机体的接触量、接触途径、接触方式及物质 本身的理化性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与机体接触的数量是决定因素。 毒性与剂量、接触途径、接触期限有密切关系评价外源化学物的毒性,不 能仅以急性毒性髙低来表示,有一些外源化学物的急性毒性是属于低毒或微毒 但却有致癌性,如,NaNo2;有些外源化学物的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完全不同, 如苯的急性毒性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但其慢性毒性却表现为对造血系统 的严重抑制。 、毒性作用分类 毒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可按以下方面进行分类。 (一)、按毒物作用于机体后表现分为: 1、局部或全身毒性 按出现毒性作用的部位毒性作用可分为局部毒性( local toxicity)和全身 毒性( systemic toxicity)。局部毒性是指某些毒物在机体接触部位直接造成的 损害作用。如接触具有腐蚀性的酸碱造成的皮肤损伤,刺激性气体吸入时直接引 起呼吸道损伤等。全身毒性是指毒物被机体吸收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 的损害作用。例如氢氰酸引起机体的全身性缺氧。局部毒性的最初表现为直接接 触部位的细胞死亡,而全身毒性的表现是一定的组织和器官的损伤。最初表现为 局部毒性的化学物也可能通过神经反射或被机体吸收后引起全身性反应。 2、可逆或不可逆毒性 按毒性作用引起的损伤恢复情况,毒性作用分为可逆毒性( reversible toxicity)和不可逆毒性( irreversible toxicity)。一种毒物引起的组织病理 学损伤,其再生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毒性效应的可逆和不可逆性。可逆毒性 是指停止接触后可逐渐消失的毒性作用。一般情况下,机体接触毒物的浓度越低、 时间越短、损伤越轻,则脱离接触后其毒性作用消失的越快。不可逆毒性是指停 止接触后其毒性作用依然存在甚至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作用进一步加深。有些毒物 所造成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如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多数是不可逆的,因为已分化的 中枢神经细胞不能再分裂 3、即刻或延迟性毒性 毒性作用按发生的速度快慢可分为即刻毒性( immediate toxicity)和延迟 性毒性( delayed toxicity)。毒物在一次接触后的短时间内引起的毒性称为即刻 毒性。如沙林、一氧化碳引起的急性中毒。在一次或多次接触某种毒物后,经过 定时间才出现的毒性作用称为延迟性毒性。如致癌物初次接触后要10-20年才 出现肿瘤
只要达到一定的数量,任何物质对机体都具有毒性,如果低于一定数量,任何物 质都不具有毒性,关键是此种物质与机体的接触量、接触途径、接触方式及物质 本身的理化性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与机体接触的数量是决定因素。 毒性与剂量、接触途径、接触期限有密切关系 评价外源化学物的毒性,不 能仅以急性毒性高低来表示,有一些外源化学物的急性毒性是属于低毒或微毒, 但却有致癌性,如,NaNo2;有些外源化学物的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完全不同, 如苯的急性毒性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但其慢性毒性却表现为对造血系统 的严重抑制。 二、毒性作用分类 毒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可按以下方面进行分类。 (一)、按毒物作用于机体后表现分为: 1、局部或全身毒性 按出现毒性作用的部位毒性作用可分为局部毒性(local toxicity)和全身 毒性(systemic toxicity)。局部毒性是指某些毒物在机体接触部位直接造成的 损害作用。如接触具有腐蚀性的酸碱造成的皮肤损伤,刺激性气体吸入时直接引 起呼吸道损伤等。全身毒性是指毒物被机体吸收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 的损害作用。例如氢氰酸引起机体的全身性缺氧。局部毒性的最初表现为直接接 触部位的细胞死亡,而全身毒性的表现是一定的组织和器官的损伤。最初表现为 局部毒性的化学物也可能通过神经反射或被机体吸收后引起全身性反应。 2、可逆或不可逆毒性 按毒性作用引起的损伤恢复情况,毒性作用分为可逆毒性(reversible toxicity)和不可逆毒性(irreversible toxicity) 。一种毒物引起的组织病理 学损伤,其再生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毒性效应的可逆和不可逆性。可逆毒性 是指停止接触后可逐渐消失的毒性作用。一般情况下,机体接触毒物的浓度越低、 时间越短、损伤越轻,则脱离接触后其毒性作用消失的越快。不可逆毒性是指停 止接触后其毒性作用依然存在甚至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作用进一步加深。有些毒物 所造成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如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多数是不可逆的,因为已分化的 中枢神经细胞不能再分裂。 3、即刻或延迟性毒性 毒性作用按发生的速度快慢可分为即刻毒性(immediate toxicity)和延迟 性毒性(delayed toxicity)。毒物在一次接触后的短时间内引起的毒性称为即刻 毒性。如沙林、一氧化碳引起的急性中毒。在一次或多次接触某种毒物后,经过 一定时间才出现的毒性作用称为延迟性毒性。如致癌物初次接触后要 10-20 年才 出现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