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历史沿革 (1961-2003 历史沿革表明,本课程历史悠久,梯队、年龄结构合理,代代相传,环环相扣 1961年初,全增嘏先生以“现代外国资产阶级哲学批判”的名义率先在国内独立 开设“现代西方哲学”课程。1961年下半年一1965年,刘放桐接替全增嘏先生承担整 个课程的教学,并编写出了较为系统的教学大纲和相当一部分流派的讲义。1966年 1977年由于十年动乱教研工作停顿。1977年起,西方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课程得到 恢复。全増嘏在尹大贻、陈京璇、黄颂杰等辅助下酝酿主编《西方哲学史》(含现代西 方哲学),刘放桐重新着手编写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1979年,为了加强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刘放桐、黄颂杰、张庆熊等从西 方哲学史教研室分离出来成立了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吸收了原在马哲的陈学明参加 (他于2002年才重返马哲教研室)。本课程的教学和研究由此得以更有组织、有计划地 进行。1980受教育部委托分别开设了“全国现代西方哲学教师进修班”(义务性),为 些兄弟院校培养本课程第一批师资。1986年再次开办。 198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刘放桐主编的我国第一部《现代西方哲学》教材。 它最早为我国本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一份虽并不完善、但较完整的教学框架和较系统的材 料,它在80年代一直是国内本学科使用最广的教材。同年全增嘏获准设立国内第一批 西方哲学史博士点。1983和198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了由全增嘏主编的《西 方晢学史》上下册(大部分统稿工作由黄颂杰担任),其中下册有一半以上的篇幅属“现 代西方哲学”。 1985年起,文革后研究生毕业留校的俞吾金、张汝伦、王新生、汪堂家、莫伟民、 佘碧平等继刘放桐和黄颂杰、张庆熊、陈学明等人之后先后开始参与现代西方哲学课程 的教学(由辅导到主讲)。他们逐渐成了本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主力,使本学科始终能生 气勃勃
1 课程的历史沿革 (1961-2003) 历史沿革表明,本课程历史悠久,梯队、年龄结构合理,代代相传,环环相扣。 1961 年初,全增嘏先生以“现代外国资产阶级哲学批判”的名义率先在国内独立 开设 “现代西方哲学”课程。1961 年下半年—1965 年,刘放桐接替全增嘏先生承担整 个课程的教学,并编写出了较为系统的教学大纲和相当一部分流派的讲义。1966 年— 1977 年由于十年动乱教研工作停顿。1977 年起,西方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课程得到 恢复。全增嘏在尹大贻、陈京璇、黄颂杰等辅助下酝酿主编《西方哲学史》(含现代西 方哲学),刘放桐重新着手编写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1979 年,为了加强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刘放桐、黄颂杰、张庆熊等从西 方哲学史教研室分离出来成立了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吸收了原在马哲的陈学明参加 (他于 2002 年才重返马哲教研室)。本课程的教学和研究由此得以更有组织、有计划地 进行。1980 受教育部委托分别开设了“全国现代西方哲学教师进修班”(义务性),为 一些兄弟院校培养本课程第一批师资。1986 年再次开办。 1981 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刘放桐主编的我国第一部《现代西方哲学》教材。 它最早为我国本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一份虽并不完善、但较完整的教学框架和较系统的材 料,它在 80 年代一直是国内本学科使用最广的教材。同年全增嘏获准设立国内第一批 西方哲学史博士点。1983 和 1985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了由全增嘏主编的《西 方哲学史》上下册(大部分统稿工作由黄颂杰担任),其中下册有一半以上的篇幅属“现 代西方哲学”。 1985 年起,文革后研究生毕业留校的俞吾金、张汝伦、王新生、汪堂家、莫伟民、 佘碧平等继刘放桐和黄颂杰、张庆熊、陈学明等人之后先后开始参与现代西方哲学课程 的教学(由辅导到主讲)。他们逐渐成了本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主力,使本学科始终能生 气勃勃
80年代后期,复旦现代西方哲学的学科建设获得了更快的发展。1986年刘放桐的 《现代西方晢学》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全増嘏的《西方晢学史》获二等奖。同年 刘放桐获准领衔设立现代外国哲学专业博士点(后来与西方哲学史合并为外国哲学博士 点)。为了进一步加强现代西方哲学教学和研究并与其他相关学科相结合,同年以现代 西方晢学研究室为基础扩大成立了现代哲学研究所。 为了更好地使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1988年在现代哲学研究所 内成立了我国高校中第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室(由俞吾金、陈学明等组成),他们 在国内最早把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部分内容来讲授,后又在国内最早独 立开设西方马克思主义系统课程,并编写出教材《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复旦大 学出版社,1990年),曾获上海市优秀教材二等奖。 为了使课程建设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克服左的倾向,学科成员展开了大量研究 经过几年的努力,刘放桐的《现代西方哲学》(修订本)于1990年出版。它在往后的 10年仍是我国本学科使用最广的教材,并于1997年获得国家级优秀教材二等奖,直到 2000年被更新的《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取代,新版于2002年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 90年代以来本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又有纵深重大发展。孙向晨、丁耘等几位更年轻 的博士加入本学科。张汝伦、张庆熊、汪堂家、莫伟民等中青年教师不仅对本课程作为 基础课的教学上各有重要创新,能适应本系、外系、本科生、研究生等的不同要求分别 开设(张汝伦在本科基础课教学上更有突出成绩,受到普遍欢迎),还开设了“现象学” (张庆熊)、“分析哲学”(张庆熊)、“语言哲学”(张庆熊)、“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张 汝伦)、“现代西方宗教哲学”(黄颂杰、张庆熊)、“现代西方法哲学”(莫伟民)、“现代 西方社会哲学”(林辉)等多门专题课。由俞吾金、陈学明负责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更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由此在西哲马哲两学科的参与下建立教育部国外马克思主义 重点研究基地。2002年,复旦外国哲学学科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重点学科,其中现代 西方哲学有突出作用
2 80 年代后期,复旦现代西方哲学的学科建设获得了更快的发展。1986 年刘放桐的 《现代西方哲学》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全增嘏的《西方哲学史》获二等奖。同年 刘放桐获准领衔设立现代外国哲学专业博士点(后来与西方哲学史合并为外国哲学博士 点)。为了进一步加强现代西方哲学教学和研究并与其他相关学科相结合,同年以现代 西方哲学研究室为基础扩大成立了现代哲学研究所。 为了更好地使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1988 年在现代哲学研究所 内成立了我国高校中第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室(由俞吾金、陈学明等组成),他们 在国内最早把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部分内容来讲授,后又在国内最早独 立开设西方马克思主义系统课程,并编写出教材《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复旦大 学出版社,1990 年),曾获上海市优秀教材二等奖。 为了使课程建设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克服左的倾向,学科成员展开了大量研究。 经过几年的努力,刘放桐的《现代西方哲学》(修订本)于 1990 年出版。它在往后的 10 年仍是我国本学科使用最广的教材,并于 1997 年获得国家级优秀教材二等奖,直到 2000 年被更新的《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取代,新版于 2002 年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 90 年代以来本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又有纵深重大发展。孙向晨、丁耘等几位更年轻 的博士加入本学科。张汝伦、张庆熊、汪堂家、莫伟民等中青年教师不仅对本课程作为 基础课的教学上各有重要创新,能适应本系、外系、本科生、研究生等的不同要求分别 开设(张汝伦在本科基础课教学上更有突出成绩,受到普遍欢迎),还开设了“现象学” (张庆熊)、“分析哲学”(张庆熊)、“语言哲学”(张庆熊)、“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张 汝伦)、“现代西方宗教哲学”(黄颂杰、张庆熊)、“现代西方法哲学”(莫伟民)、“现代 西方社会哲学”(林辉)等多门专题课。由俞吾金、陈学明负责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更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由此在西哲马哲两学科的参与下建立教育部国外马克思主义 重点研究基地。2002 年,复旦外国哲学学科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重点学科,其中现代 西方哲学有突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