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通课文内容,了解一个小村庄被洪水卷走的原因,受 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2、帮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帮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出有关句子的意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 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 要性,懂得生态平衡的意义。 教学设计思路: 本文篇幅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因此, 言简意深”是本文的主要特点。本篇课文语言浅显、朴实,可以组 织学生自主学习。初读课文的要求有以下几点:一是借助拼音和同学 之间的合作,扫清文字的障碍,将书读正确、流利;二是在读书过程 中思考,那个“美丽的小村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 什么。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细读课文,领会和理 解含义深刻的词句。“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 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这里的两个“谁”值得特别注意 第1页
第 1 页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通课文内容,了解一个小村庄被洪水卷走的原因,受 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2、帮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帮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出有关句子的意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 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 要性,懂得生态平衡的意义。 教学设计思路: 本文篇幅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因此, “言简意深”是本文的主要特点。本篇课文语言浅显、朴实,可以组 织学生自主学习。初读课文的要求有以下几点:一是借助拼音和同学 之间的合作,扫清文字的障碍,将书读正确、流利;二是在读书过程 中思考,那个“美丽的小村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 什么。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细读课文,领会和理 解含义深刻的词句。“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 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这里的两个“谁”值得特别注意
谁”不作为疑问代词,是“任指”,表示没有例外,两个“谁”字 连用,表明这里的人们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去山上砍树非常随便, 因此,森林被破坏也就顺理成章了,森林遭到过度的砍伐也就有了 个前提——没有人管。“拎”字,从字面上与“拿、带”一致,但为 什么不可以换成后两者呢?这个“拎”字表达了人们的一种非常随意 的心态,它把人们那种把砍树没当作一回事的心态淋漓尽致地勾画了 出来。“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 扩大……”。这句里有两个“不断”,它们表明了对森林的破坏还在 继续。最后的省略号意味深长,它虽然省掉了文字的说明,但是比文 字的说明更有韵味——对森林的破坏仍在继续。这里的两个“不断” 和一个省略号,动态地、含蓄地表明了“过度”砍伐是如何一步一步 形成的。上述的含义深刻的词句,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思考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板书设计 房屋 斧头/家具 工具 树木 洪水都没有了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2页
第 2 页 “谁”不作为疑问代词,是“任指”,表示没有例外,两个“谁”字 连用,表明这里的人们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去山上砍树非常随便, 因此,森林被破坏也就顺理成章了,森林遭到过度的砍伐也就有了一 个前提——没有人管。“拎”字,从字面上与“拿、带”一致,但为 什么不可以换成后两者呢?这个“拎”字表达了人们的一种非常随意 的心态,它把人们那种把砍树没当作一回事的心态淋漓尽致地勾画了 出来。“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 扩大……”。这句里有两个“不断”,它们表明了对森林的破坏还在 继续。最后的省略号意味深长,它虽然省掉了文字的说明,但是比文 字的说明更有韵味——对森林的破坏仍在继续。这里的两个“不断” 和一个省略号,动态地、含蓄地表明了“过度”砍伐是如何一步一步 形成的。上述的含义深刻的词句,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思考。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故事导入。1、教师播放村庄的画面。1、学生观看画面。 2、同学们,老师想给大2、学生齐读课题。 家讲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在山谷中,有一个小村 庄。 那里的森林郁郁葱葱村 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 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这里住着几十户人家,靠 着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 用斧头砍下树木,盖成房 子,造成各种工具。日子 过得还都不错,(课件出 示。)你觉得这个小村庄 怎么样?(板书。)那么 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现在 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 齐读(出示“什么都没有 了一一所有靠斧头得到 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 斧头。”)。为什么会这 样呢?今天我们来学习 第3页
第 3 页 1、故事导入。 1、教师播放村庄的画面。 1、学生观看画面。 2、同学们,老师想给大 家讲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在山谷中,有一个小村 庄。 2、学生齐读课题。 那里的森林郁郁葱葱村 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 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这里住着几十户人家,靠 着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 用斧头砍下树木,盖成房 子,造成各种工具。日子 过得还都不错,(课件出 示。)你觉得这个小村庄 怎么样?(板书。)那么 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现在 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 齐读(出示“什么都没有 了——所有靠斧头得到 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 斧头。”)。为什么会这 样呢?今天我们来学习
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 事》(板书课题)。 自读 1、从大家的眼神可以看1、学生自读课文。 出大家很想了解这个小 村庄的故事,不用着急, 咱们先得把课文读通,把 文中的字词读准了,这样 才能更清楚的了解故事 的来龙去脉。现在请同学 们认真读一读课文。 2、老师发现大家读书时2、学生齐读词语。 很认真,下面老师出示词 语,请大家读出来 3、出示字词,指名学生|3、学生读词语。 朗读,开火车赛读。(注 意:斧、造、栋、柴、洪 裸露等读音。) 4、大家刚才读字词时,4、指名逐段朗读,并说 准确、流利,那你们能不说读后收获。 能也准确、流利地把课文 读出来呢? 5、课文围绕小村庄讲了5、学生复述课文。 第4页
第 4 页 第 7 课《一个小村庄的故 事》(板书课题)。 二、自读 1、从大家的眼神可以看 出大家很想了解这个小 村庄的故事,不用着急, 咱们先得把课文读通,把 文中的字词读准了,这样 才能更清楚的了解故事 的来龙去脉。现在请同学 们认真读一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老师发现大家读书时 很认真,下面老师出示词 语,请大家读出来。 2、学生齐读词语。 3、出示字词,指名学生 朗读,开火车赛读。(注 意:斧、造、栋、柴、洪、 裸露等读音。) 3、学生读词语。 4、大家刚才读字词时, 准确、流利,那你们能不 能也准确、流利地把课文 读出来呢? 4、指名逐段朗读,并说 说读后收获。 5、课文围绕小村庄讲了 5、学生复述课文
怎样的一个故事呢?谁 来给大家说一说 、学习第五自过渡:课文哪个自然段描 然段。 写了小村庄遭遇凶猛的 洪水? 1、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1、学生默读课文,回答 思考:当时的情况怎样?问题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 2、从哪些句子看出雨下2、学生读课文,画句子, 得很厉害?用“—”画想象画面。 出来。(同时向学生展示 下大雨的画面。)“大雨 没喘气”看到这几个字, 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 幅画面? 3、指导朗读:读出暴雨|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又猛又急的气势 4、在暴雨中,小村庄的4、学生在文中找出答案 命运如何呢? 5、什么原因导致山清水 秀的小村庄变成了这样 的命运呢?我们下节课 第5页
第 5 页 怎样的一个故事呢?谁 来给大家说一说。 三、学习第五自 然段。 过渡:课文哪个自然段描 写了小村庄遭遇凶猛的 洪水? 1、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思考:当时的情况怎样?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 1、学生默读课文,回答 问题。 2、从哪些句子看出雨下 得很厉害?用“——”画 出来。(同时向学生展示 下大雨的画面。)“大雨 没喘气”看到这几个字, 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 一幅画面? 2、学生读课文,画句子, 想象画面。 3、指导朗读:读出暴雨 又猛又急的气势。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在暴雨中,小村庄的 命运如何呢? 4、学生在文中找出答案。 5、什么原因导致山清水 秀的小村庄变成了这样 的命运呢?我们下节课
继续学习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 1、复习课文,指名朗读1、学生朗读课文。 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 理解 2、复习生字词,开火车2、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读生字、词语。 学习课文第|1、上节课我们说小村庄1、学生读课文找答案。 三自然段。被洪水卷走了,那么是什 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切的 发生呢?我们一起去找 找答案吧。 2、谁来给我们说说他找|2、学生回答问题 到的答案? 3、山上的树木被人们用|3、学生读课文找答案 来做了什么?人们在砍 伐树木做家具的时候,心 里是怎么想的?通过两 个“谁”通过动词“拎” 你们能体会出人们的这 种心态吗? 4、随着山上树木的不断4、学生读文找出答案并 第6页
第 6 页 继续学习。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 1、复习课文,指名朗读 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 理解。 1、学生朗读课文。 2、复习生字词,开火车 读生字、词语。 2、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二、学习课文第 二、三自然段。 1、上节课我们说小村庄 被洪水卷走了,那么是什 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切的 发生呢?我们一起去找 找答案吧。 1、学生读课文找答案。 2、谁来给我们说说他找 到的答案? 2、学生回答问题。 3、山上的树木被人们用 来做了什么?人们在砍 伐树木做家具的时候,心 里是怎么想的?通过两 个“谁”通过动词“拎” 你们能体会出人们的这 种心态吗? 3、学生读课文找答案。 4、随着山上树木的不断 4、学生读文找出答案并
减少,山坡有了怎样的变观看动画。 化?(观看树木不断减 少,土地不断裸露的动 画)结合画面理解“裸露” 的意思。 5、 年年,一代代, 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 裸露的土地不断扩 大……”什么在不断减 少?什么在不断扩大? 通过词语“不断”和这句 话后边的省略号,你体会 到了什么? 6、我们生活在地球上,6、学生各抒己见,回答 地球妈妈给我们提供了问题。 丰富的资源,有的是可再 生的,比如水资源。有的 是非可再生的,比如煤 炭,比如森林资源,靠着 砍伐树木,村民们在相当 长的时间里生活还算过 的不错,但前一节课我们 第7页
第 7 页 减少,山坡有了怎样的变 化?(观看树木不断减 少,土地不断裸露的动 画)结合画面理解“裸露” 的意思。 观看动画。 5、“一年年,一代代, 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 裸露的土地不断扩 大……”什么在不断减 少?什么在不断扩大? 通过词语“不断”和这句 话后边的省略号,你体会 到了什么? 6、我们生活在地球上, 地球妈妈给我们提供了 丰富的资源,有的是可再 生的,比如水资源。有的 是非可再生的,比如煤 炭,比如森林资源,靠着 砍伐树木,村民们在相当 长的时间里生活还算过 的不错,但前一节课我们 6、学生各抒己见,回答 问题
也知道了小村庄的下场, 同学们,当这些村民们高 举斧头对着树木砍伐的 时候,他们有没有想过小 村庄的未来呢?你们想 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学习课文第|1、日复一日,年复一年,1、学生齐读第六自然段 六自然段。村民们靠着斧头,不停的 砍树,斧头在给他们带来 财富的同时也给他们带 来了灾难。凶猛的洪水, 让小村庄变成什么样了 呢? 2、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2、分组讨论,学生结合 洪水过后,什么都没有课文和画面理解 了”。对于小村庄的毁灭 性灾难,课文只用了这 句话就一笔带过,同学 们,能发挥你们的想象 将洪水到来时的情景向 我们详细的描述出来 吗? 第8页
第 8 页 也知道了小村庄的下场, 同学们,当这些村民们高 举斧头对着树木砍伐的 时候,他们有没有想过小 村庄的 未来呢?你们想 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三、学习课文第 六自然段。 1、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村民们靠着斧头,不停的 砍树,斧头在给他们带来 财富的同时也给他们带 来了灾难。凶猛的洪水, 让小村庄变成什么样了 呢? 1、学生齐读第六自然段。 2、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 “洪水过后,什么都没有 了”。对于小村庄的毁灭 性灾难,课文只用了这一 句话就一笔带过,同学 们,能发挥你们的想象, 将洪水到来时的情景向 我们详细的描述出来 吗? 2、分组讨论,学生结合 课文和画面理解
3、一场大雨,美丽的小 村庄不复存在,播放两幅 对比图片,同学们看了这 两幅图,心情怎样? 4、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4、男女生带着感情分段 和第六自然段,女生读第朗读 一自然段(愉快),男生 读第六自然段(沉痛) 5、小村庄被洪水卷走了,5、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我们的心情格外沉痛,如答案可以是论文总结形 果村民们早点警醒,亡羊式,可以是表演形式,可 补牢,也许这样的悲就以是故事叙述形式 不会发生了。同学们,让 我们回到悲剧发生前,如 果你是一位记者,了解到 了这个小村庄滥砍滥伐 树木的行为,现在你准备 怎样劝阻村民,并帮助他 们使悲剧不再上演呢。 四、拓展延伸1、设计一句环保公益广 告词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 第9页
第 9 页 3、一场大雨,美丽的小 村庄不复存在,播放两幅 对比图片,同学们看了这 两幅图,心情怎样? 4、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和第六自然段,女生读第 一自然段(愉快),男生 读第六自然段(沉痛) 4、男女生带着感情分段 朗读。 5、小村庄被洪水卷走了, 我们的心情格外沉痛,如 果村民们早点警醒,亡羊 补牢,也许这样的悲剧就 不会发生了。同学们,让 我们回到悲剧发生前,如 果你是一位记者,了解到 了这个小村庄滥砍滥伐 树木的行为,现在你准备 怎样劝阻村民,并帮助他 们使悲剧不再上演呢。 5、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答案可以是论文总结形 式,可以是表演形式,可 以是故事叙述形式。 四、拓展延伸 1、设计一句环保公益广 告词。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
出一份“保护绿色家园” 小报 2.分析、识记字形。2、学生练写 “犁”上下结构,下边 是年“牛”字,不要写成 木”字 “栋”左右结构,注意 “栋”和“炼”的右半部 分。 “具”中间是三横,不要 写成两横。 “冒”这个字是上宽下 窄,上扁下长;“冒”字 的上部分不是“曰”字, 第三、四笔的“横”与两 边是不相连的,可和下部 分里边的“横”做比较。 3、教师巡视指导。 第10页
第 10 页 出一份“保护绿色家园” 小报。 2.分析、识记字形。 “犁”上下结构,下边 是年“牛”字,不要写成 “木”字。 “栋”左右结构,注意 “栋”和“炼”的右半部 分。 “具”中间是三横,不要 写成两横。 “冒”这个字是上宽下 窄,上扁下长;“冒”字 的上部分不是“曰”字, 第三、四笔的“横”与两 边是不相连的,可和下部 分里边的“横”做比较。 2、学生练写。 3、教师巡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