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B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语文 解析作者: fenglou Email: fenglou a163. com 声明:本答案非标准答案,为本人自己完成的答案,仅供参考。 本试卷共8页,七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奖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的试卷类型B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屏气 摒弃 并蒂莲 秉烛待旦 B.黄鹂 黎明 霹雳舞 磨砺意志 C.驼绒 滂沱 拓荒者 脱颖而出 D.翌日 游弋 溢洪道 逸兴遄飞 【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A.屏气bing摒弃bing并蒂莲bing秉烛待旦bing B.黄鹂li黎明l霹雳舞li磨砺意志li C.驼绒tuo滂沱tuo拓荒者tuo脱颖而出tuo D.翌日yi游弋yi溢洪道yi逸兴遄飞yi 【高考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易错提酿】“游弋”易读错。四个选项都有一定的迷惑性 【备考提示】考查读音相近的字的读音,要求考生不能只抓住常见易错的字音,而要切实练好普通话,在比较中 辨别。要注重考查普通话的读写能力培养。 2.下更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扭怩/扭捏 交接/交结 急风暴雨/疾风劲草 B.姻缘因缘 机遇/际遇 促膝谈心/抵足谈心 C.口型/口形 飘荡漂荡 轻歌曼舞/清歌妙舞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B 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语文 解析作者:fengliou Email: fengliou@163.com 声明:本答案非标准答案,为本人自己完成的答案,仅供参考。 本试卷共 8 页,七大题 23 小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奖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的试卷类型 B 后的方框涂黑。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 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屏.气 摒.弃 并.蒂莲 秉.烛待旦 B.黄鹂. 黎.明 霹雳.舞 磨砺.意志 C.驼.绒 滂沱. 拓.荒者 脱.颖而出 D.翌.日 游弋. 溢.洪道 逸.兴遄飞 【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A.屏.气 bǐng 摒.弃 bìng 并.蒂莲 bìng 秉.烛待旦 bǐng B.黄鹂.lí黎.明 lí霹雳.舞 lì 磨砺.意志 lì C.驼.绒 tuó 滂沱.tuó拓.荒者 tuò脱.颖而出 tuō D.翌.日 yì游弋.yì溢.洪道 yì 逸.兴遄飞 yì 【高考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易错提醒】“游弋”易读错。四个选项都有一定的迷惑性 【备考提示】考查读音相近的字的读音,要求考生不能只抓住常见易错的字音,而要切实练好普通话,在比较中 辨别。要注重考查普通话的读写能力培养。 2.下更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 ....的一组是 A.扭怩/扭捏 交接/交结 急风暴雨/疾风劲草 B.姻缘/因缘 机遇/际遇 促膝谈心/抵足谈心 C.口型/口形 飘荡/漂荡 轻歌曼舞/清歌妙舞
D.意想/臆想 定势/定式 唾手可得/垂手而得 【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扭怩”应为“忸怩”。忸怩:羞惭的样子,与心理有关,应用“忸”。 【高考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易错提】“职荡漂荡”“定势定式”有一定迷惑性,要加强平时积累。 【备考提示】本题重点在于辨别容易混滑的形近词。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 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意,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对于独体 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 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要注重平时的积累。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汘为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 这是一座着宝石的伊斯 兰建筑。后来泰姬陵成为世界文化遗 在今天的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它也是的 A.陵墓 点缀 虽然 绝无仅有 B.陵寝 镶嵌 即使 独树一帜 C.墓茔 装饰 固然 独一无二 D.墓室 装点 尽管 举世无双 【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本题将实词和成语综合进行考查。陵基:指帝王诸侯的坟基,现多指领袖或先烈的坟地,亦泛指坟 基。陵寝:古代帝王陵基的宫殿寝庙,借指帝王陵基。:基茔:基地,茔地。基室:①犹基庐;②犹墓穴。坟基中放 棺荐的处所。点缀:①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②装点门面,应景儿,凑数儿。镶嵌:①将一物体 嵌在另一物体中:②比喻深深地进入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装饰:打扮,修饰;装:点缀,装点;指装饰品 犹夸饰。装点:装饰点缀;点缀品;张扬,夸大。虽然:即使如此;犹即使。即使: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固然 连词。①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②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尽管:①副词,表示不必考虑 别的,放心去做:②《方)副词,老是;总是;③连词,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 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反接上文。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独树一帜:树,立:帜 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举世无双:全世 界找不到第二个。 【高考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D.意想/臆想 定势/定式 唾手可得/垂手而得 【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扭怩”应为“忸怩”。忸怩:羞惭的样子,与心理有关,应用“忸”。 【高考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易错提醒】“飘荡/漂荡”“定势/定式”有一定迷惑性,要加强平时积累。 【备考提示】本题重点在于辨别容易混淆的形近词。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 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意,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对于独体 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 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要注重平时的积累。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汗为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 。这是一座 着宝石的伊斯 兰建筑。后来,泰姬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今天的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它也是 的。 A.陵墓 点缀 虽然 绝无仅有 B.陵寝 镶嵌 即使 独树一帜 C.墓茔 装饰 固然 独一无二 D .墓室 装点 尽管 举世无双 【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本题将实词和成语综合进行考查。陵墓:指帝王诸侯的坟墓,现多指领袖或先烈的坟地,亦泛指坟 墓。陵寝:古代帝王陵墓的宫殿寝庙,借指帝王陵墓。:墓茔:墓地,茔地。墓室:①犹墓庐;②犹墓穴。坟墓中放 棺椁的处所。点缀:①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②装点门面,应景儿,凑数儿。镶嵌:①将一物体 嵌在另一物体中;②比喻深深地进入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装饰:打扮,修饰;装潢;点缀,装点;指装饰品; 犹夸饰。装点:装饰点缀;点缀品;张扬,夸大。虽然:即使如此;犹即使。即使: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固然: 连词。①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②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尽管:①副词,表示不必考虑 别的,放心去做;②〈方〉副词,老是;总是;③连词,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 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反接上文。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独树一帜:树,立;帜, 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举世无双:全世 界找不到第二个。 【高考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易错提醒】本题不是传统的两个词选一个,而是四个词选一个,涉及实词(名词、动词)、虚词、成语,容量 加大 【备考提示】对实词的辨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意侧重点、词语的词意的轻重、 词义范围的大小等。②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③辨析用法。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 象等方面。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 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另外要特别注意两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虚词要考虑句间关系和习惯搭配。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λ.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 高效,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旦确定了某个特定节日的纪念物,商家、企业就可以设计、生产、经营相关的物品,电视 报纸、杂志等媒体就有了重点宣传的目标。 C.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 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D.某院医护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输入到患者体内,致使这些 患者旧病未除,又染新疾,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A、成分残缺,在“而且”后加入“做到了”;B、不合逻辑,“商家、企业”改为“企业、商家”; C、主客颠倒,“对我们”后加入“来说”。 【高考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易错提醒】B、D项的容易难于判断,注意并列词语看搭配、看顺序 【备考提示】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 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裸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 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 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 推敲出这个关健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 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的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定的一项是 A.当我来到小桥中间,对岸的槐树后面一声呐喊:“抓住他!”随即蹿出几条黑影,向我冲来, 桥开始晃起来,我的心也晃起来,“铁驴”(载重自行车)也晃起来 B.他常常在夜里吹着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白天所有的压抑似 乎都在这笛声里风吹云散了 C.不过今日的“粉丝”不比往年,索签的要求高得多了:不但要你签书、签笔记本、签便条
【易错提醒】本题不是传统的两个词选一个,而是四个词选一个,涉及实词(名词、动词)、虚词、成语,容量 加大。 【备考提示】对实词的辨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意侧重点、词语的词意的轻重、 词义范围的大小等。②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③辨析用法。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 象等方面。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 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另外要特别注意两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虚词要考虑句间关系和习惯搭配。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 高效,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B.一旦确定了某个特定节日的纪念物,商家、企业就可以设计、生产、经营相关的物品,电视、 报纸、杂志等媒体就有了重点宣传的目标。 C.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 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D.某院医护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输入到患者体内,致使这些 患者旧病未除,又染新疾,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A、成分残缺,在“而且”后加入“做到了”;B、不合逻辑,“商家、企业”改为“企业、商家”; C、主客颠倒,“对我们”后加入“来说”。 【高考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易错提醒】B、D 项的容易难于判断,注意并列词语看搭配、看顺序。 【备考提示】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 可以将并列短 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 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 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 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 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的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 ...规定的一项是 A.当我来到小桥中间,对岸的槐树后面一声呐喊:“抓住他!”随即蹿出几条黑影,向我冲来, 桥开始晃起来,我的心也晃起来,“铁驴”(载重自行车)也晃起来。 B.他常常在夜里吹着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白天所有的压抑似 乎都在这笛声里风吹云散了。 C.不过今日的“粉丝”不比往年,索签的要求高得多了:不但要你签书、签笔记本、签便条
签书包、签学生证、还要题上他的名字、他女友的名字。 D.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鱼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 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般的安静来回答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签学生证”后的顿号改为逗号,谓语的并列不用顿号用逗号,句中“不但要…还要”并列。 【高考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易错提醒】本题较为简单,注意省略号后有无标点问题 【备考提示】应该热悉各种标点的基本用法,记住标点的常见错误。注意分析标点也要从分析句子内部关系入手。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题。 中国古代的天文 李政道 古代西方人的种观念是“天圆地方”,我们老祖宗却认为“天圆地圆”,有黄道、赤道。两干 多年前,诗人屈原在其著作《天问》中引证天是圆的,地也是圆的。他说: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九天是指坐标,就是昊天(东)阳天(东南)赤天(南)朱天(西南)成天(西)幽天(西 北)玄天(北)鸾天(东北)钧天(中间向上),一共是九个坐标位置。屈原说,如果天圆地平, 就会相交,成“九天之际"。“安放安属?”相交的点放在哪里呢?“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地 相交显然不合理。因此,天是圆的,地一定也是圆的。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各自可转。所以中国 古代天文就是赤道、黄道两个圆轨道 他下面再问:天是圆形的,还是椭圆形的? 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其中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他问的是经度长一些,还是纬度长一些。实际上,地球的赤道 直径与南北两极的距离相差22公里,屈原当然没有求出来,不过他这种解析问题的能力及有关天圆 地圆的推测都令人佩服。 《周礼》说:“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璧的外围是圆的,中间有圆孔,代表天。可是,为 什么天中有礼?琮的造形更奇怪了,外面是方的,中间也有一个圆孔穿过去。外边为什么是方的?
签书包、签学生证、还要题上他的名字、他女友的名字。 D.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鱼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 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般的安静来回答。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签学生证”后的顿号改为逗号,谓语的并列不用顿号用逗号,句中“不但要……还要”并列。 【高考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易错提醒】本题较为简单,注意省略号后有无标点问题 【备考提示】应该熟悉各种标点的基本用法,记住标点的常见错误。注意分析标点也要从分析句子内部关系入手。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题。 中国古代的天文 李政道 古代西方人的一种观念是“天圆地方”,我们老祖宗却认为“天圆地圆”,有黄道、赤道。两千 多年前,诗人屈原在其著作《天问》中引证天是圆的,地也是圆的。他说: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九天是指坐标,就是昊天(东)、阳天(东南)、赤天(南)、朱天(西南)、成天(西)、幽天(西 北)、玄天(北)、鸾天(东北)、钧天(中间向上),一共是九个坐标位置。屈原说,如果天圆地平, 就会相交,成“九天之际”。“安放安属?”相交的点放在哪里呢?“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地 相交显然不合理。因此,天是圆的,地一定也是圆的。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各自可转。所以中国 古代天文就是赤道、黄道两个圆轨道。 他下面再问:天是圆形的,还是椭圆形的?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其中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他问的是经度长一些,还是纬度长一些。实际上,地球的赤道 直径与南北两极的距离相差 22 公里,屈原当然没有求出来,不过他这种解析问题的能力及有关天圆 地圆的推测都令人佩服。 《周礼》说:“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璧的外围是圆的,中间有圆孔,代表天。可是,为 什么天中有礼?琮的造形更奇怪了,外面是方的,中间也有一个圆孔穿过去。外边为什么是方的?
为什么璧代表天,琮代表地?另外,商代还有一种玉器叫璇玑,造型很像璧。璧,璇玑,琮,他们 的关系是什么?《虞书舜典》注疏:“璇,美玉也;玑为转运,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强,王者正 天文之器。 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我们今天看到的璇玑玉器,直径仅约33厘米,可能是模型,是商代 的文物。那么璇玑怎样做天文仪器呢? 每颗恒星和行星,都要转圈,都各自沿着_个圆在走。大打球面上有一点不动,就是天球面和 地球的轴的相交点,叫做正极。我们可以设想,璇玑或璧、琮的前身可能是一个旋转式天文仪器, 目的就是把这个旋转轴的指向定准于正极。怎样做到这个要求呢? 我的猜想是:假如要定准正极,一定要有一根长管。如果转盘的直径是8尺,那么管子的长度 应约是转盘直径的2倍,这个管子对着正极。再做—一个形状像璇玑的大盘子;边上有三个凹口,每 一个凹口正好对着一个星,星在天空转,这个盘子随着星转,竹管是不动的,要定正极的位置,必 须通过管子对着正极,然后让盘子随天转动,把三颗星的位置扣住 竹管一定要和地固定,方法是用一些大石头把它绑起来,每块大石成方形,约高一尺。竹管四 周均有大石块,这样的造型的古代天文仪器就有两个部分:一是大璇玑那样的盘子,凹口对着星, 随天上的星面转,代表天一是这些大石头绑住的长竹管,跟地永恒,代表地。假如用很细的针在竹 管—端开—个直径为2毫米的孔,管子长15尺左右,它测量正极分类的精确性能达到0.013度。 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在商朝时正极没有任何明显的星。人们为了纪念炎黄古代天文学的成功, 就制作了璇玑这种小型玉器,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 琮。因而“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选自《中国国家天文》创刊号,有删改) 6.从原文看,下列对古人“天圆地圆”观念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人很早就有天圆地圆的观念,如把天比作蛋壳,把地比作蛋黄,认为存在赤道和黄 道两个圆形的轨道。 B.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维度,经度与纬度哪个长一些呢?作者认为,这样提问本身就表明在屈 原心目中天和地都是圆的
为什么璧代表天,琮代表地?另外,商代还有一种玉器叫璇玑,造型很像璧。璧,璇玑,琮,他们 的关系是什么?《虞书·舜典》注疏:“璇,美玉也;玑为转运,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强,王者正 天文之器。” 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我们今天看到的璇玑玉器,直径仅约 33 厘米,可能是模型,是商代 的文物。那么璇玑怎样做天文仪器呢? 每颗恒星和行星,都要转圈,都各自沿着一个圆在走。大打球面上有一点不动,就是天球面和 地球的轴的相交点,叫做正极。我们可以设想,璇玑或璧、琮的前身可能是一个旋转式天文仪器, 目的就是把这个旋转轴的指向定准于正极。怎样做到这个要求呢? 我的猜想是:假如要定准正极,一定要有一根长管。如果转盘的直径是 8 尺,那么管子的长度 应约是转盘直径的 2 倍,这个管子对着正极。再做一个形状像璇玑的大盘子;边上有三个凹口,每 一个凹口正好对着一个星,星在天空转,这个盘子随着星转,竹管是不动的,要定正极的位置,必 须通过管子对着正极,然后让盘子随天转动,把三颗星的位置扣住。 竹管一定要和地固定,方法是用一些大石头把它绑起来,每块大石成方形,约高一尺。竹管四 周均有大石块,这样的造型的古代天文仪器就有两个部分:一是大璇玑那样的盘子,凹口对着星, 随天上的星面转,代表天;一是这些大石头绑住的长竹管,跟地永恒,代表地。假如用很细的针在竹 管一端开一个直径为 2 毫米的孔,管子长 15 尺左右,它测量正极分类的精确性能达到 0.013 度。 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在商朝时正极没有任何明显的星。人们为了纪念炎黄古代天文学的成功, 就制作了璇玑这种小型玉器,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 琮。因而“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选自《中国国家天文》创刊号,有删改) 6.从原文看,下列对古人“天圆地圆”观念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人很早就有天圆地圆的观念,如把天比作蛋壳,把地比作蛋黄,认为存在赤道和黄 道两个圆形的轨道。 B.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维度,经度与纬度哪个长一些呢?作者认为,这样提问本身就表明在屈 原心目中天和地都是圆的
C.璧为圆形,中有圆孔,代表天,琮为方形,中有圆孔,代表地。《周礼》所谓,“以苍璧礼天 以黄琮礼地”可为印证。 D.璧为圆形,可以代表天,可是,琮为方形,怎能代表地呢?作者认为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 去的,起装饰作用。 【参考答案】DB 【试题分析】“琼的方形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装饰作用”错,文中说“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琼”,方形象征 大石块。 【高考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易错提醒】一定要注意原文同题肢相对照。注意A项有瑕疵,文中“把天比作蛋壳,把地比作蛋黄”是作者 的观点,没有说是古人的观点 【备考提示】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 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 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7.下列对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的设想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根用来对准正极的长竹管,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把这个转盘固定在 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B.用一些方形大石块把一根长竹管固定在地上,把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穿 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C.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大璇玑那样的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大盘子,二是固 定长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块。 D.在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璇玑中,从直接观察天象的作用看,用来固定长竹管的那些方形大石 块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A“转盘固定在长竹管上”错,盘子要随星转;C“二是固定长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块”错,是用 一些方形大石块把一根长竹管固定在地上;D石块起固定作用,不用于直接观察天象 【高考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易错提醒】注意联系题肢前后分析 【各考提示】要理清文章结构,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依次筛选。原文内容与选项保持一致,选项与题干 要能构成因果关系。略过无关紧要的信息,如举例、描写等,抓住本质特征。 8.“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壁,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下列对这句话的理
C.璧为圆形,中有圆孔,代表天,琮为方形,中有圆孔,代表地。《周礼》所谓,“以苍璧礼天, 以黄琮礼地”可为印证。 D.璧为圆形,可以代表天,可是,琮为方形,怎能代表地呢?作者认为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 去的,起装饰作用。 【参考答案】DB 【试题分析】“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装饰作用”错,文中说“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方形象征 大石块。 【高考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易错提醒】一定要注意原文同题肢相对照。注意 A 项有瑕疵,文中“把天比作蛋壳,把地比作蛋黄”是作者 的观点,没有说是古人的观点。 【备考提示】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 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 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7.下列对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的设想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根用来对准正极的长竹管,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把这个转盘固定在 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B.用一些方形大石块把一根长竹管固定在地上,把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穿 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C.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大璇玑那样的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大盘子,二是固 定长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块。 D.在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璇玑中,从直接观察天象的作用看,用来固定长竹管的那些方形大石 块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A“转盘固定在长竹管上”错,盘子要随星转;C“二是固定长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块”错,是用 一些方形大石块把一根长竹管固定在地上;D 石块起固定作用,不用于直接观察天象。 【高考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易错提醒】注意联系题肢前后分析。 【备考提示】要理清文章结构,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依次筛选。原文内容与选项保持一致,选项与题干 要能构成因果关系。略过无关紧要的信息,如举例、描写等,抓住本质特征。 8.“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壁,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下列对这句话的理
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A.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壁和琮都是直接从这种天文仪器简化而来的。 B.由于壁和琮都是从璇玑简化而来的,所以都保留了观测天文现象的功能 C.代表天的壁和代表地的琮,可能都是从玉器璇玑简化而来的。 D.今天所能见到的壁和琮,都是礼器和饰物,是由竹管和大石块简化而来的。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A、“璇现”是玉器,不是天文仪器;B、壁和琮没有保留观测天文现象的功能,只是礼器:D、文 中说:“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 【高考考点】依据文章进行判断和想象。 【易错提醒】A,依据文意,“璇孔”是玉器,不是天文仪器,可对比C项判断 【备考提示】要依据文意。推断想象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 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9.作者根据哪两类证据推论出中国古人“天圆地圆”的观念? 答案提示】屈原的《天问》,璇玑、璧、琮的样式和对它们之间关系的推测。 三、(9分,每小题三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原弊 宋]欧阳修 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 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 本末也。知务衣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 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 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 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场功甫毕,簸麸而食秕稗,或采橡 实、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水旱,则相枕为饿殍。此甚可叹也 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生于无事而
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A.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壁和琮都是直接从这种天文仪器简化而来的。 B.由于壁和琮都是从璇玑简化而来的,所以都保留了观测天文现象的功能。 C.代表天的壁和代表地的琮,可能都是从玉器璇玑简化而来的。 D.今天所能见到的壁和琮,都是礼器和饰物,是由竹管和大石块简化而来的。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A、“璇玑”是玉器,不是天文仪器;B、壁和琮没有保留观测天文现象的功能,只是礼器;D、文 中说:“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 【高考考点】依据文章进行判断和想象。 【易错提醒】A,依据文意,“璇玑”是玉器,不是天文仪器,可对比 C 项判断。 【备考提示】要依据文意。推断想象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 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9.作者根据哪两类证据推论出中国古人“天圆地圆”的观念? 【答案提示】屈原的《天问》,璇玑、璧、琮的样式和对它们之间关系的推测。 三、(9 分,每小题三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原 弊 [宋] 欧阳修 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 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 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 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 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 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 实、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此甚可叹也! 国家罢兵, 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生于无事而
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 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奈何有为兵之虚 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 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吏招人多者有赏 而民方穷时争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日:不收为兵,则恐为盜。 噫!苟知·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古之长大壮健者仼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 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 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相与笑之曰:鄙 鄙:卑鄙 B.场功甫毕 甫:刚刚 C.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畜:通“蓄” D.籍之以为厢兵 籍:登记 【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鄙,见识浅薄。 【高考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易错提醒】考查重点实词“鄙”,一定在原文中理解。 【备考提示】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 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一定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文中,看 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视农业所造成的恶果的一组是 ①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 ②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 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 ④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 ⑤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 ⑥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③④
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 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奈何有为兵之虚 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 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吏招人多者有赏, 而民方穷时争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 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 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 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相与笑之曰:鄙. 鄙:卑鄙 B.场功甫.毕 甫:刚刚 C.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 畜:通“蓄” D.籍.之以为厢兵 籍:登记 【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鄙,见识浅薄。 【高考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易错提醒】考查重点实词“鄙”,一定在原文中理解。 【备考提示】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 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一定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文中,看 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视农业所造成的恶果的一组是 ①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 ②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 ③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 ④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 ⑤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 ⑥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②是说后来的士兵;④是说饥荒时选厢兵的标准,⑥是作者的结论 【高考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易错提醒】④是说饥荒时选厢兵的标准。 【备考提示】要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要注意从离中心最远的 开始排除。必须注意每一个句子和题干规定的中心要形成因果或解证关系。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 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注意主人公、关键词、“正面”、“侧面”等词语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是不可取的 B.作者通过古今施政的对比,揭示了宋朝农民在利益被严重侵害下的悲惨遭遇 C.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 D.作者指出,高大健壮的不种田,年老体弱的却在田地劳作,有时吃的是猪狗食。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文中说:“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其势不得不骄情…禁兵 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逝世已经都没有了,后来的人未曾经历战争,士兵 骄情,禁军背军粮的任务自己不做,雇请他人来做 【高考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易错提醒】认真将题肢与原文对照,注意时间的前后顺序。 【备考提示】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 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 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 有个别选项是对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得不对。 四、(24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3分) (2)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3分) (3)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3分) 【答案提示】(1)但是现在做官吏的人却不是这样,只不过看看文书听取陈述而作裁断罢了。 (2)耕地的农民,不在督促他们自己的力量,使用民力的人,不再计算货物的收入和消耗 (3)暂且知道一时之间不(让饥民)变成盗贼,却不知道(饥民成为厢兵会)一辈子骄横懒惰 白吃饭。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③是说后来的士兵;④是说饥荒时选厢兵的标准,⑥是作者的结论。 【高考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易错提醒】④是说饥荒时选厢兵的标准。 【备考提示】要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要注意从离中心最远的 开始排除。必须注意每一个句子和题干规定的中心要形成因果或解证关系。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 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注意主人公、关键词、“正面”、“侧面”等词语。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是不可取的。 B.作者通过古今施政的对比,揭示了宋朝农民在利益被严重侵害下的悲惨遭遇。 C.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 D.作者指出,高大健壮的不种田,年老体弱的却在田地劳作,有时吃的是猪狗食。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文中说:“国家罢兵, 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其势不得不骄惰……禁兵 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逝世已经都没有了,后来的人未曾经历战争,士兵 骄惰,禁军背军粮的任务自己不做,雇请他人来做。 【高考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易错提醒】认真将题肢与原文对照,注意时间的前后顺序。 【备考提示】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 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 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 有个别选项是对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得不对。 四、(24 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3 分) (2)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3 分) (3)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3 分) 【答案提示】(1)但是现在做官吏的人却不是这样,只不过看看文书听取陈述而作裁断罢了。 (2)耕地的农民,不在督促他们自己的力量,使用民力的人,不再计算货物的收入和消耗。 (3)暂且知道一时之间不(让饥民)变成盗贼,却不知道(饥民成为厢兵会)一辈子骄横懒惰 白吃饭。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 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答案提示】此词感情悲伤,认为见面的欢喜抵不上原来的离愁,随着离别又添了新的离别的悲伤 感情侧重于相见前后的悲伤,只看到了消极的方面:秦词写深沉的爱情,认为感情只要是长久,就 不在乎是否日夜相守,是对离别人的劝慰,侧重于表现情感之深,态度积极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 【答案提示】月、风衬托双星相逢,新欢与旧愁的比较。 15填空。(6分) (1)匈牙利是人裴多菲的作品《我愿意是急流》讴歌了纯真的爱情 (2)孙犁的《白洋淀纪事》被视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荷花淀派”的代表作。 (3)中国古典诗词长于抒发感情,如:“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李清照《声声慢》)“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烟花三月下扬州 召政 ①扬州古称广陵,人们又叫它维扬。清代之前,扬州因靠着大运河,一向被誉为南北枢纽,淮 左名邦。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扬州在苏北,不属江南。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来,一入扬州,心理上 便感觉到了江南。江南是以长江为界的,从这层意义上,扬州不算江南,但它处在淮河以南,属不 南不北之地,目扬州的人文风气,山水风光,都是近南而远北。杜牧写扬州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 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便绝不是凛冽的北地所能产生的情境了。 ②历史上的扬州,自隋至清干多年间,虽屡遭兵燹,却不掩其繁华锦绣的气象,大凡一个城 市,就像—个人那样,命运各异,有好有坏。扬州属于那种“贵人多难″一类,但毎遭蹂躏之后, 它总能顽强的恢复生气。“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八字用在扬州身上,也是合适的。 ③记载扬州古时的繁华,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数清代李斗撰著的《扬州画舫录》了。杭州 苏州乃人间天堂,值得记载的盛事比扬州还要多。但无论是张岱的《西湖梦寻》还是顾禄的《桐桥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 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4 分) 【答案提示】此词感情悲伤,认为见面的欢喜抵不上原来的离愁,随着离别又添了新的离别的悲伤, 感情侧重于相见前后的悲伤,只看到了消极的方面;秦词写深沉的爱情,认为感情只要是长久,就 不在乎是否日夜相守,是对离别人的劝慰,侧重于表现情感之深,态度积极。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 分) 【答案提示】月、风衬托双星相逢,新欢与旧愁的比较。 15.填空。(6 分) (1)匈牙利是人裴多菲的作品《我愿意是急流》讴歌了纯真的爱情。 (2)孙犁的《白洋淀纪事》被视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荷花淀派”的代表作。 (3)中国古典诗词长于抒发感情,如:“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①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② ③ (李清照《声声慢》)“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 ④ 五、(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烟花三月下扬州 熊召政 ①扬州古称广陵,人们又叫它维扬。清代之前,扬州因靠着大运河,一向被誉为南北枢纽,淮 左名邦。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扬州在苏北,不属江南。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来,一入扬州,心理上 便感觉到了江南。江南是以长江为界的,从这层意义上,扬州不算江南,但它处在淮河以南,属不 南不北之地,且扬州的人文风气,山水风光,都是近南而远北。杜牧写扬州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 ...... 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便绝不是凛冽的北地所能产生的情境了。 ②历史上的扬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虽屡遭兵燹,却不掩其繁华锦绣的气象,大凡一个城 市,就像一个人那样,命运各异,有好有坏。扬州属于那种“贵人多难”一类,但每遭蹂躏之后, 它总能顽强的恢复生气。“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八字用在扬州身上,也是合适的。 ③记载扬州古时的繁华,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数清代李斗撰著的《扬州画舫录》了。杭州、 苏州乃人间天堂,值得记载的盛事比扬州还要多。但无论是张岱的《西湖梦寻》还是顾禄的《桐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