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广东医科大学:《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大纲教案)第三章 血液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6,文件大小:221.42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教案首页 授课时间:2016年9月12日~3月16日 临床医学、麻醉学、 课程名称 生理学 年级 2015级 专业、 层次 医学影像学、预防 医学等,本科 授课教师 李岷雯 职称 副教授 课型(大、小) 大班理 学时 5 论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三章 血液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 生理学(第8版),主编:朱大年、王庭槐,人民卫生出版 书 社,2013年3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和作用。 2.掌握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3.掌握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4.掌握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和意义。 5.掌握ABO血型系统的概念、鉴定原理及意义,掌握输血的原则。 6.熟悉抗凝系统的组成及其意义。 7.熟悉Rh血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8.了解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 第一节血液生理学概述… …1.0学时 第二节血细胞生理… …1.5学时 第三节生理性止血…1.5学时 第四节血型和输血原则…1.0学时 教学方法:使用CAI课件进行课堂讲授。部分内容联系临床实际讲解。 教学重点:1.红细胞的生理特性2.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3.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和意义。。 4.ABO血型系统。 教学难点: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教案首页 授课时间:2016 年 9 月 12 日~3 月 16 日 课程名称 生理学 年级 2015 级 专业、 层次 临床医学、麻醉学、 医学影像学、预防 医学等,本科 授课教师 李岷雯 职称 副教授 课型(大、小) 大班理 论 学时 5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三章 血 液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 书 生理学(第 8 版),主编:朱大年、王庭槐,人民卫生出版 社, 2013 年 3 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和作用。 2. 掌握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3. 掌握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4. 掌握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和意义。 5. 掌握 ABO 血型系统的概念、鉴定原理及意义,掌握输血的原则。 6. 熟悉抗凝系统的组成及其意义。 7. 熟悉 Rh 血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8. 了解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 第一节 血液生理学概述………………………………… 1.0 学时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1.5 学时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1.5 学时 第四节 血型和输血原则……………………………………1.0 学时 教学方法:使用 CAI 课件进行课堂讲授。部分内容联系临床实际讲解。 教学重点:1.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2. 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3. 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和意义。。 4. ABO 血型系统。 教学难点: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一节血液生理学概述 40分钟 利用图示讲解血液的基本组成。 一、血液的组成: (一)血浆: 1.血浆的基本成分 结合动画演示讲解血浆蛋白的功能。 2.血浆蛋白的种类及功能 (二)血细胞: 图示血细胞的分类。 1.血细胞的分类 利用图示讲解血细胞比容的测定和正 2.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常值。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重点内容 (一)血液的比重 1.利用简图讲解渗透和渗透压的 (二)血液的粘度(viscosity) 概念。 (三)血浆渗透压 2.结合动画演示讲解血浆晶体渗 1.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构成和作用 透压的构成和作用。 2.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构成和作用 3.结合动画演示讲解血浆胶体渗 3.红细胞的渗透脆性(osmotic 透压的构成和作用。 fragility) 4.在利用图示讲解不同血浆晶体 概念、测定方法、正常值、临床意义 渗透压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的过程,引 4.等渗溶液、高渗溶液、低渗溶液 出等渗溶液、高渗溶液、低渗溶液的概 念。 (四)血浆pH值。 结合动画演示讲解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一、 血细胞生成的部位和一般过程 60分钟 二、红细胞生理 (5分钟) 简单介绍。 (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 重点内容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征与功能 (5分钟) 1.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 (10分钟) 2.红细胞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 利用图示讲解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 stability)】 结合临床的具体病种,讲述血沉测定 概念、正常值、使血沉加快的原因 的临床意义。 3.红细胞的功能 利用动画演示讲解红细胞的功能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一节 血液生理学概述 一、血液的组成: (一)血浆: 1. 血浆的基本成分 2. 血浆蛋白的种类及功能 (二)血细胞: 1. 血细胞的分类 2. 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比重 (二)血液的粘度(viscosity) (三)血浆渗透压 1.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构成和作用 2.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构成和作用 3. 红细胞的渗透脆性(osmotic fragility) 概念、测定方法、正常值、临床意义 4. 等渗溶液、高渗溶液、低渗溶液 (四)血浆 pH 值。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一、血细胞生成的部位和一般过程 二、红细胞生理 (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征与功能 1. 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 2.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 stability) 概念、正常值、使血沉加快的原因 3. 红细胞的功能。 40 分钟 利用图示讲解血液的基本组成。 结合动画演示讲解血浆蛋白的功能。 图示血细胞的分类。 利用图示讲解血细胞比容的测定和正 常值。 重点内容 1. 利用简图讲解渗透和渗透压的 概念。 2. 结合动画演示讲解血浆晶体渗 透压的构成和作用。 3. 结合动画演示讲解血浆胶体渗 透压的构成和作用。 4. 在利用图示讲解不同血浆晶体 渗透压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的过程,引 出等渗溶液、高渗溶液、低渗溶液的概 念。 结合动画演示讲解 60 分钟 (5 分钟) 简单介绍。 重点内容 (5 分钟) (10 分钟) 利用图示讲解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 结合临床的具体病种,讲述血沉测定 的临床意义。 利用动画演示讲解红细胞的功能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三)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20分钟) 1.红细胞生成所需的物质: 1.通过讲解红细胞发育成熟的过 (1)铁 程,明确红细胞生成的不同环节中所需 (2)维生素B12(VitB12)和叶酸。 要的物质。 2.在讲解体内铁的吸收与利用的 基础上,讲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发生 的原因和过程。 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3.通过动画演示VitB12在体内的 (1)爆式促进激活物(BPA) 吸收过程,讲述巨幼RBC性贫血发生的 (2)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原因和过程。 (3)性激素,其他激素 4.通过联系上述两种临床上常见 的贫血发生的原因和过程,使同学明确 (四)红细胞的破坏 红细胞生成所需物质缺乏时对红细胞生 成的影响。 三、白细胞生理 1.利用图示讲解EPO对红细胞生 (一)白细胞的分类与数量 成不同环节的作用。 (二)白细胞的生理特性与功能 2.设问:在高原地区生活一段时间 后,体内红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原因。 四、血小板生理 (自学)自学白细胞的分类与数 (一)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 量,有关白细胞的生理特性与功能的内 (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容省略,在《医学免疫学》中将会有更 l.血小板粘附(platelet adhesion) 详细的介绍。 2.血小板释放(platelet release) 3.血小板聚集(platelet (20分钟) 重点内容 aggregation) 1.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例,说明 (1)血小板聚集的两个时相 血小板在维护血管壁完整性中的作用。 (2)影响血小板聚集的因素 2.利用图示讲解生理性止血的基 4.收缩 本过程,指出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的多 5.吸附 个环节中均有重要的作用。 (三)血小板的生成和调节 3.利用动画演示讲解血小板的粘 (四)血小板的的破坏 附与聚集的过程,并强调血小板的粘附 与聚集是生理性止血的重要环节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三)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1. 红细胞生成所需的物质: (1)铁 (2)维生素 B12(VitB12)和叶酸。 2.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1)爆式促进激活物(BPA) (2)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3)性激素,其他激素 (四)红细胞的破坏 三、白细胞生理 (一)白细胞的分类与数量 (二)白细胞的生理特性与功能 四、血小板生理 (一)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 (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1. 血小板粘附(platelet adhesion) 2. 血小板释放(platelet release) 3. 血小板聚集(platelet aggregation) (1)血小板聚集的两个时相 (2)影响血小板聚集的因素 4. 收缩 5. 吸附 (三)血小板的生成和调节 (四)血小板的的破坏 (20 分钟) 1. 通过讲解红细胞发育成熟的过 程,明确红细胞生成的不同环节中所需 要的物质。 2. 在讲解体内铁的吸收与利用的 基础上,讲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发生 的原因和过程。 3. 通过动画演示 VitB12 在体内的 吸收过程,讲述巨幼 RBC 性贫血发生的 原因和过程。 4. 通过联系上述两种临床上常见 的贫血发生的原因和过程,使同学明确 红细胞生成所需物质缺乏时对红细胞生 成的影响。 1. 利用图示讲解 EPO 对红细胞生 成不同环节的作用。 2. 设问:在高原地区生活一段时间 后,体内红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原因。 (自学) 自学白细胞的分类与数 量,有关白细胞的生理特性与功能的内 容省略,在《医学免疫学》中将会有更 详细的介绍。 (20 分钟) 重点内容 1. 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例,说明 血小板在维护血管壁完整性中的作用。 2. 利用图示讲解生理性止血的基 本过程,指出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的多 个环节中均有重要的作用。 3. 利用动画演示讲解血小板的粘 附与聚集的过程,并强调血小板的粘附 与聚集是生理性止血的重要环节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三节生理性止血 60分钟 (10分钟) 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通过动画演示讲解生理性止血的 l.生理性止血(hemostasis)的概 基本过程,强调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的 念 多个环节中均有重要的作用,血小板减 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的概念 少或功能降低时,出血时间将延长。 2.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重点内容 (40分钟) 二、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 1.注意凝血因子活化后的表示方 血液凝固的概念 法。 (一)凝血因子(blood clotting 2.指出大部分凝血因子由肝脏合 factor) 成,其中有多种需要VitK参与,VitK 1. 凝血因子的概念 缺乏或肝功能损害时,将影响凝血的过 2.凝血因子的种类与命名 程,可出现凝血时间延长。 3.肝功能与凝血因子 1. 利用线条图讲解凝血的三个基 (二)凝血的过程: 本步骤 1.凝血过程的三个基本步骤 2.利用图示和动画演示讲解内源 2.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 性和外源性凝血的过程。 (1)内源性凝血途径 3.血液凝固是正反馈的过程,指 (2)外源性凝血途径 出形成正反馈的环节。 3.凝血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 4.以血友病为例,说明凝血因子 生成 缺乏对凝血过程的影响。 血清(serum)及其与血浆的区 5.注意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 别 的区别。 4.体内生理性凝血机制 (10分钟) (三)血液凝固的控制 一般性介绍 1.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 一般性介绍 2.纤维蛋白可吸附凝血酶 血流可稀释凝血因子 单核巨噬细胞可吞噬活化的凝血因子 1.重点介绍抗凝血酶Ⅲ和肝素,蛋 3.生理性抗凝物质 白质C系统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只作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一抗凝血 一般性介绍。 酶 2.动画演示抗凝血酶Ⅲ和肝素的 蛋白质C(PC)系统 抗凝作用。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3.强调肝素在临床上的应用。 肝素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1. 生理性止血(hemostasis)的概 念 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的概念 2. 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二、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 血液凝固的概念 (一)凝血因子(blood clotting factor) 1. 凝血因子的概念 2. 凝血因子的种类与命名 3. 肝功能与凝血因子 (二)凝血的过程: 1. 凝血过程的三个基本步骤 2.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 (1)内源性凝血途径 (2)外源性凝血途径 3. 凝血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 生成 血清(serum)及其与血浆的区 别 4. 体内生理性凝血机制 (三)血液凝固的控制 1. 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 2. 纤维蛋白可吸附凝血酶 血流可稀释凝血因子 单核巨噬细胞可吞噬活化的凝血因子 3. 生理性抗凝物质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抗凝血 酶Ⅲ 蛋白质 C(PC)系统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肝素 60 分钟 (10 分钟) 通过动画演示讲解生理性止血的 基本过程,强调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的 多个环节中均有重要的作用,血小板减 少或功能降低时,出血时间将延长。 重点内容 (40 分钟) 1. 注意凝血因子活化后的表示方 法。 2. 指出大部分凝血因子由肝脏合 成,其中有多种需要 VitK 参与,VitK 缺乏或肝功能损害时,将影响凝血的过 程,可出现凝血时间延长。 1. 利用线条图讲解凝血的三个基 本步骤 2. 利用图示和动画演示讲解内源 性和外源性凝血的过程。 3. 血液凝固是正反馈的过程,指 出形成正反馈的环节。 4. 以血友病为例,说明凝血因子 缺乏对凝血过程的影响。 5. 注意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 的区别。 (10 分钟) 一般性介绍 一般性介绍 1. 重点介绍抗凝血酶Ⅲ和肝素,蛋 白质C系统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只作 一般性介绍。 2. 动画演示抗凝血酶Ⅲ和肝素的 抗凝作用。 3. 强调肝素在临床上的应用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4.促凝与抗凝 联系临上和实验室工作中常用的促凝 和抗凝方法进行讲解。 三、止血栓的溶解 (自学)要求了解 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的 1.纤溶系统的组成和纤溶的基本过 组成和纤溶的基本过程 程。 (一)纤溶酶原的激活 2.纤溶酶原的激活。 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3.组织损伤时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的 (t-PA) 生理意义。 2.尿激酶 4.激肽释放酶的激活,并强调凝血与纤 3.激肽释放酶 溶同时发生的生理意义。 (二)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5.总结正常时血管内血液不凝固的原 (三)纤溶抑制物 因。 第四节, 血型和输血原则 40分钟 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血型(blood group) 介绍血型、红细胞凝集的概念。简单介 红细胞凝集(agglutination) 绍HLA系统在临床、法医学和人类学上的 二、红细胞血型 应用。 (一)ABO血型系统 1.AB0血型的分型 重点内容 2.ABO血型系统的抗原 1.列表讲解ABO血型的分型。 3.ABO血型系统的抗体 2.利用图示和列表讲解ABO血型系 4.ABO血型系统的遗传 统的抗原。 5.AB0血型的鉴定 3.列表讲解ABO血型系统的抗体,强 调其抗体不能透过胎盘。 4.以ABO血型系统在法医学上的应 (二)Rh血型系统 用为例,讲解ABO血型系统的遗传。 1.Rh血型的发现和分布 5.利用图示讲解ABO血型的鉴定方法和结 2.Rh血型的抗原与分型 果的判定。 3.Rh血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 6.介绍Rh血型系统抗原与分型,Rh血型系 义 统在各民族中的分布,Rh血型的抗体,并强调其 三、输血的原则 抗体能透过胎盘。 1. 交叉配血试验(cross-match test) 7.以多次受血和多胎怀孕的临床现象 2.成分输血(transfusion of blood 为例,讲解Rh血型的临床意义。 components) 8.利用图示讲解交叉配血试验的目的 小结 意义、方法和结果的判断。 9.介绍成分输血的基本概念和临床意 总结本章的重点,布置课后思考题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4. 促凝与抗凝 三、止血栓的溶解 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的 组成和纤溶的基本过程 (一)纤溶酶原的激活 1.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 2. 尿激酶 3. 激肽释放酶 (二)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三)纤溶抑制物 第四节 血型和输血原则 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血型(blood group) 红细胞凝集(agglutination) 二、红细胞血型 (一)ABO 血型系统 1. ABO 血型的分型 2. ABO 血型系统的抗原 3. ABO 血型系统的抗体 4. ABO 血型系统的遗传 5. ABO 血型的鉴定 (二)Rh 血型系统 1. Rh 血型的发现和分布 2. Rh 血型的抗原与分型 3. Rh 血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 义 三、输血的原则 1. 交叉配血试验(cross-match test) 2. 成分输血(transfusion of blood components) 小结 联系临上和实验室工作中常用的促凝 和抗凝方法进行讲解。 (自学)要求了解 1. 纤溶系统的组成和纤溶的基本过 程。 2. 纤溶酶原的激活。 3. 组织损伤时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的 生理意义。 4.激肽释放酶的激活,并强调凝血与纤 溶同时发生的生理意义。 5. 总结正常时血管内血液不凝固的原 因。 40 分钟 介绍血型、红细胞凝集的概念。简单介 绍 HLA 系统在临床、法医学和人类学上的 应用。 重点内容 1. 列表讲解 ABO 血型的分型。 2. 利用图示和列表讲解 ABO 血型系 统的抗原。 3. 列表讲解 ABO 血型系统的抗体,强 调其抗体不能透过胎盘。 4. 以 ABO 血型系统在法医学上的应 用为例,讲解 ABO 血型系统的遗传。 5. 利用图示讲解 ABO 血型的鉴定方法和结 果的判定。 6. 介绍 Rh 血型系统抗原与分型,Rh 血型系 统在各民族中的分布,Rh 血型的抗体,并强调其 抗体能透过胎盘。 7. 以多次受血和多胎怀孕的临床现象 为例,讲解 Rh 血型的临床意义。 8. 利用图示讲解交叉配血试验的目的 意义、方法和结果的判断。 9. 介绍成分输血的基本概念和临床意 义。 总结本章的重点,布置课后思考题

(教案末页) 1. 掌握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和作用。 2. 掌握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3. 掌握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小结 4. 掌握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和意义。 5. 掌握ABO血型系统的概念、鉴定原理及意义,掌握输血的原则。 1.试述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其生理意义。 2.根据现有知识,试分别分析产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和巨幼红细 胞性贫血的原因。 3.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各有何特点? 4.临床上输血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同型输血前还要进行交叉配血 思考题 试验? 5.第三章所要求的专业名词: 血细胞比容,等渗溶液,等张溶液,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红细胞 的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沉降率,生理性止血,出血时间,血小板聚集, 血液凝固,凝血因子,凝血酶原的内源性激活途径,凝血酶原的外源 性激活途径,血型,成分输血。 1. 心脏的泵血过程、机制和影响因素。 下次课预 2.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 习要点 3. 动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的影响因素。 4. 心血管活动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5.冠脉循环的特点及调节冠脉血流量的因素。 按教案实施,达到预期效果,多联系临床,教学效果好。 实施情况 及分析

(教案末页) 小结 1. 掌握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和作用。 2. 掌握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3. 掌握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4. 掌握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和意义。 5. 掌握 ABO 血型系统的概念、鉴定原理及意义,掌握输血的原则。 思考题 1. 试述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其生理意义。 2. 根据现有知识,试分别分析产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和巨幼红细 胞性贫血的原因。 3. 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各有何特点? 4. 临床上输血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同型输血前还要进行交叉配血 试验? 5. 第三章所要求的专业名词: 血细胞比容,等渗溶液,等张溶液,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红细胞 的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沉降率,生理性止血,出血时间,血小板聚集, 血液凝固,凝血因子,凝血酶原的内源性激活途径,凝血酶原的外源 性激活途径,血型,成分输血。 下次课预 习要点 1. 心脏的泵血过程、机制和影响因素。 2.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 3. 动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的影响因素。 4. 心血管活动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5. 冠脉循环的特点及调节冠脉血流量的因素。 实施情况 及分析 按教案实施,达到预期效果,多联系临床,教学效果好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