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车辆厂学校九年级毕业班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姓名 命题人:杨勇波qq:43785644迎切磋 语言及基础知识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侠义管辖惬意奇思遐想 B.讪笑禅让擅长丧魂落魄 C.污秽晦暗教诲讳疾忌医 D.褪色兑现蜕变脱口而出 2.下列词语中都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泌人心脾正襟危坐莫明其妙 B.不屈不挠轻而易举迥乎不同 C.重蹈覆辙惊心动魄正重其事 D.登峰造极吹毛求痴狼狈不湛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高速发达的宽带网可以智能化、个性化为我们提供网上视频点播。 B.他们查地方志、访老居民,关于开发地域历史教育终于有新思路。 C.在首个国家湿地公园终于撩开了神秘的面纱。 D.连战、宋楚瑜对大陆的访问,在台湾引起了巨大反响。 4.下面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人类已经从一些不大为人所知的生物品种那里受益匪浅。 B.200多年来,各国数以万计的探险家、科学家不畏冰山阻挡,不畏风暴严寒,前仆后继地奔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C.改革开放以来,祖国面貌的变化可谓是指日可待 D.书读多了,耳濡目染,写起文章来便会得心应手。 5、选出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2分) 齐白石的画大体是某植物和一两只草虫结合在一起,植物用意笔,草虫用工笔,那些莲叶啦,树丛啦,①,好像使用 大笔饱蘸了墨汁随便挥洒而成:而那些蝉啦,蚱蜢啦,则画得细致极了,那真是②描绘出来的,纤细的触须,虫翅上 的脉络,都③。这两种笔墨结合在一起,彼此衬托,④:植物更显得欣欣向荣,草虫更显得⑤ A.①用墨如泼②惜墨如金③清晰可见④相映成趣⑤生气蓬勃 B.①浓墨重彩②轻描淡写③依稀可见④相映成辉⑤勃勃生机 C.①粗犷豪放②刻意求工③历历可辨④相得益彰⑤栩栩如生 D.①寥寥数笔②煞费苦心③历历可数④相互配合⑤呼之欲出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也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 ③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④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运用自然科学。” ⑤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 A.④③①⑤②B.②④③⑤①C.④②③⑤①D.①②④③⑤ 7、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我本来不太喜欢网络歌曲 不爱听《丁香花》,觉得它太平淡,太简单,可我何曾知道它背后竞还有这样 段凄美的故事 忍不住把它重新听了一遍,不禁潸然泪下,才明白原来平淡才是 简单才 A.更于是超越了生死的最美穿透了表象的最真 B.也但是穿透了表象的最真超越了生死的最美 C.更但是超越了生死的最美穿透了表象的最真 D.也于是穿透了表象的最真超越了生死的最美 8、对下列各诗句运用修辞方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②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③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④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A.①对比②拟人夸张③夸张④拟人 B.①对偶②比喻夸张③夸张④拟人
广州车辆厂学校九年级毕业班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 姓名: 命题人:杨勇波 qq:43785644 欢迎切磋 一、语言及基础知识运用(2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侠.义 管辖. 惬.意 奇思遐.想 B.讪.笑 禅.让 擅.长 丧.魂落魄 C.污秽. 晦.暗 教诲. 讳.疾忌医 D.褪.色 兑.现 蜕.变 脱.口而出 2.下列词语中都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 分) A.泌人心脾 正襟危坐 莫明其妙 B.不屈不挠 轻而易举 迥乎不同 C.重蹈覆辙 惊心动魄 正重其事 D.登峰造极 吹毛求痴 狼狈不湛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 高速发达的宽带网可以智能化、个性化为我们提供网上视频点播。 B. 他们查地方志、访老居民,关于开发地域历史教育终于有新思路。 C. 在首个国家湿地公园终于撩开了神秘的面纱。 D. 连战、宋楚瑜对大陆的访问,在台湾引起了巨大反响。 4. 下面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人类已经从一些不大为人所知的生物品种那里受益匪浅 ....。 B.200 多年来,各国数以万计的探险家、科学家不畏冰山阻挡,不畏风暴严寒,前仆后继 ....地奔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C.改革开放以来,祖国面貌的变化可谓是指日可待 ....。 D.书读多了,耳濡目染 ....,写起文章来便会得心应手。 5、选出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2 分) 齐白石的画大体是某植物和一两只草虫结合在一起,植物用意笔,草虫用工笔,那些莲叶啦,树丛啦,①,好像使用 大笔饱蘸了墨汁随便挥洒而成;而那些蝉啦,蚱蜢啦,则画得细致极了,那真是②描绘出来的,纤细的触须,虫翅上 的脉络,都③。这两种笔墨结合在一起,彼此衬托,④:植物更显得欣欣向荣,草虫更显得⑤。 A.①用墨如泼 ②惜墨如金 ③清晰可见 ④相映成趣 ⑤生气蓬勃 B.①浓墨重彩 ②轻描淡写 ③依稀可见 ④相映成辉 ⑤勃勃生机 C.①粗犷豪放 ②刻意求工 ③历历可辨 ④相得益彰 ⑤栩栩如生 D.①寥寥数笔 ②煞费苦心 ③历历可数 ④相互配合 ⑤呼之欲出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①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也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 ③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④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运用自然科学。” ⑤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 A.④③①⑤② B.②④③⑤① C.④②③⑤① D.①②④③⑤ 7、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我本来不太喜欢网络歌曲, 不爱听《丁香花》,觉得它太平淡,太简单,可我何曾知道它背后竞还有这样 一段凄美的故事。 忍不住把它重新听了一遍,不禁潸然泪下,才明白原来平淡才是 ,简单才 是 。 A.更 于是 超越了生死的最美 穿透了表象的最真 B.也 但是 穿透了表象的最真 超越了生死的最美 C.更 但是 超越了生死的最美 穿透了表象的最真 D.也 于是 穿透了表象的最真 超越了生死的最美 8、对下列各诗句运用修辞方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②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③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④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A.①对比 ②拟人 夸张 ③夸张 ④拟人 B.①对偶 ②比喻 夸张 ③夸张 ④拟人
C.①对偶②拟人夸张③比喻④比喻 D.①对比②比喻夸张③比喻④比喻第一页 9.按课文中的原句填空。(12分) (1)、先汉兴隆的原因是 (2)、《望江南》中描绘盼望之切、相思之苦、忧愁之深的句子 (3)、《江城子》中用典故的句是: (4)、《破阵子》中抒发作者壮志难酬悲愤的句子是: (5):“ 欲语泪先流。”道出了词人李清照 的思绪。 (6)、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主题句是: (7)、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评说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的词句分别是 在《陈涉世家》中描写农民起义的策略 。起义的口号是: (8)、默写两句描写“愁”的古诗词句: 现代文阅读。(62分) 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是自然之美:忧国忧民,兴利除弊,是社会之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是 艺术之美。但是,如果你缺少发现美这一种特殊的能力,没有审美的眼睛,没有审美的耳朵,没有审美的感受,那么 ()、()、()。作为一个中学生,你捧起语文课本,也难以发现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气象万千的自然美、异 彩纷呈的社会美和琳琅满目的艺术美。 1.选出填入文首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名言( )(3分) A.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B.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 C.契诃夫说:"美不应当美在天然上,而应当美在灵魂上。 D.爱默生说:"我们必须随身带着美,否则就找不到美。 2.选出填入文中括号处排列最恰当的一组句子()(3分) ①你谛听"春江花月夜"只会莫知其然 ②你置身苏州园林也难以领略其中的佳妙 ③你面对"断臂维纳斯"只能瞠目而视 A.①②③B.③①②C.①③②D.②③① (二)、读下面郑愁予《洗红溪与女孩》这首诗,做①②题。(每题2分,共4分 风在漢中揉搓花树 突然那风抬起手 又扯来云絮在溪中洗 牵着女孩的衣角 是花的红还是霞的红 我洗这红 女孩羞涩的看着 你的红才是相思的颜色 ①.“风在溪中揉搓花树,又扯来云絮在溪中洗”,这两句诗意的说明,下列哪一项正确?( A.落英缤纷,随水飘流,一如被搓洗的云絮B.风将花叶吹入水中,激起浪花仿佛云絮般 C.女孩的身影倒映水中,新衣如花树和云絮D.流水淙淙,仿佛搓洗着花树及云絮的倒影 ②.和“突然那风抬起手/牵着女孩的衣角”一句使用相同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小鸟跳响在枝上,如琴键的起落 枝头上青涩的果子,静静的等待成熟 C.聆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的跳动D.他对着捣米的杵,喃喃的诉说自己的感谢 (三)、读下面几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16分) [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 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 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第二页
C.①对偶 ②拟人 夸张 ③比喻 ④比喻 D.①对比 ②比喻 夸张 ③比喻 ④比喻 第一页 9.按课文中的原句填空。(12 分) (1)、先汉兴隆的原因是: 。 (2)、《望江南》中描绘盼望之切、相思之苦、忧愁之深的句子 。 (3)、《江城子》中用典故的句是: ? (4)、《破阵子》中抒发作者壮志难酬悲愤的句子是: ( 5 ):“ ,欲语泪先流。”道出了词人李清照 的思绪。 (6)、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主题句是: (7)、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评说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的词句分别是 , __ __ 。 , 。 在 《 陈 涉 世 家 》 中 描 写 农 民 起 义 的 策 略 是: 。起义的口号是: (8)、默写两句描写“愁”的古诗词句: 和 。 二、现代文阅读。(62 分) (一)、__________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是自然之美;忧国忧民,兴利除弊,是社会之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是 艺术之美。但是,如果你缺少发现美这一种特殊的能力,没有审美的眼睛,没有审美的耳朵,没有审美的感受,那么 ( )、( )、( )。作为一个中学生,你捧起语文课本,也难以发现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气象万千的自然美、异 彩纷呈的社会美和琳琅满目的艺术美。 1.选出填入文首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名言( )(3 分) A.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B.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 C.契诃夫说:"美不应当美在天然上,而应当美在灵魂上。" D.爱默生说:"我们必须随身带着美,否则就找不到 美。" 2.选出填入文中括号处排列最恰当的一组句子( )(3 分) ①你谛听"春江花月夜"只会莫知其然 ②你置身苏州园林也难以领略其中的佳妙 ③你面对"断臂维纳斯"只能瞠目而视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③① (二)、读下面郑愁予《洗红溪与女孩》这首诗,做①②题。(每题 2 分,共 4 分) 风在溪中揉搓花树 又扯来云絮在溪中洗 是花的红还是霞的红 女孩羞涩的看着 突然那风抬起手 牵着女孩的衣角 说:我洗这红 你的红才是相思的颜色 ①.“风在溪中揉搓花树,又扯来云絮在溪中洗”,这两句诗意的说明,下列哪一项正确?( ) A.落英缤纷,随水飘流,一如被搓洗的云絮 B.风将花叶吹入水中,激起浪花仿佛云絮般 C.女孩的身影倒映水中,新衣如花树和云絮 D.流水淙淙,仿佛搓洗着花树及云絮的倒影 ②.和“突然那风抬起手/牵着女孩的衣角”一句使用相同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 A.小鸟跳响在枝上,如琴键的起落 B.枝头上青涩的果子,静静的等待成熟 C.聆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的跳动 D.他对着捣米的杵,喃喃的诉说自己的感谢 (三)、读下面几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16 分) [甲]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 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 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第二页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 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 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联系两段文字看,甲段中的“将军”也就是乙段中的 (1分) 2.文段中加点的几个字,“胄”的读音是 :“身”的意思是 乙段“不毛”的意思 是 (3分) 3.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的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2分) 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此诗前句中的 ”三字,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2分) 5.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有不同的称呼,甲文中出现了两处,请指出来并解释。(4分) 6、请按照现代汉语的要求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2)、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四)阅读《唐雎不辱使命》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8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 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 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雄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 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 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 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浸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 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面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否,非若是也 (3)天下缟素 (4)徒以有先生也_ 2、下面各句中“以”字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 A、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C、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翻译下面句子(4分)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第三页
[乙]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 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 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联系两段文字看,甲段中的“将军”也就是乙段中的 “ ” 。(1 分) 2.文段中加点的几个字,“胄”的读音是 ;“身”的意思是 ;乙段“不毛”的意思 是 。(3 分) 3.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的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2 分) 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此诗前句中的 “ ”三字,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2 分) 5.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有不同的称呼,甲文中出现了两处,请指出来并解释。(4 分) ① ② 6、请按照现代汉语的要求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 分) (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2)、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四)阅读《唐雎不辱使命》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8 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 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 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雄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 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 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 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浸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 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面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4 分)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__________ (2)否,非若是.也 ______________ (3)天下缟素.. _____________ (4)徒.以有先生也 ______________ 2、下面各句中“以”字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2 分) A、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C、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3、翻译下面句子(4 分)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页
4、“与臣而将四矣”中的“臣”指谁?他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表现了他什么精神?(3分) 5、文段中描写秦王神情、态度变化过程的语是 这一变化表现了秦 的性格特点。(3分) 6、对文段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两句是秦王的质问,也透露出其威胁之意。 B.“否,非若是也。”唐雎的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使会谈能够继续下去;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 原因。 C.唐雄强调安陵君不肯易地的原因是“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这一句言之有理,言之有节。一个“守”字,既说明 安陵君宁“守”不“易”是崇仰先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反映,又表明安陵国并无扩张之意,倒有御敌之心 D.唐雄复述安陵君的答辞,但把安陵君的“弗敢易”换成反问句,是为了缓和双方的矛盾,是一种外交技巧 (五)阅读《生命是一只铅笔》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8分) (1)如果说生活是一张白纸,等待我们用血水和泪水描绘自己的奋斗和拼搏的轨迹,那么生命便是 枝铅笔,它总是用自己瘦瘦的身躯,在洁白的素笺上流泻出笔底的风风雨雨… (2生命之所以是一枝铅笔,而不是钢笔、毛笔或者别的什么,是因为钢笔和毛笔都可以多次使用, 只要吸上墨水,它们就能长时间写下去。而铅笔却不是这样,这就犹如光阴从我们身边一日一日地溜走 并且永不复还。鉴于此,我们必须珍惜自己的生命时光一一须知铅笔是越用越短 (3生命是一枝铅笔,而这枝铅笔,也常常带来森林的气息。那木质的笔杆,更像一棵苗条的小树, 由此,派生出清清溪涧、幽幽鸟鸣。而从铅笔刀的刀口吐出的小小刨花,多像落叶,轻舒漫卷;又像波 浪,给生命镶上美丽的花边……生命如一枝铅笔,总是给你许多优美而又深刻的遐想 (4)生命是一枝铅笔,还意味着在人生这篇文章里,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而写出了错字、别字甚至病句, 你就可以用醒悟的橡皮轻轻地擦去,再在擦拭一新的空白处,重新斟酌,重新运笔,写下自己新生后的 火热心迹。一个人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不愿正视它和改正它 (5生命是一枝铅笔,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别人,你都可以从从容容、认认真真地进行速写或者素描 你可以在火热的生活面前用(1)的行楷书写你的拼搏,也可以在冰冷的世界面前用(2)的正楷书写你的 执著…… (6)生命是一枝铅笔,你可以用它为自己的未来设计充满喜悦与渴望的蓝图,也可以用灯下苦读的身 影做细线条,自己紧张而丰富的生活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的图画。 (7)生命是一枝铅笔,它还给予我们这样一个有力的启示一一做人,要像它一样,时时刻刻把腰杆挺直! 1、贯穿全文的一个比喻句 (3分) 2、第(1)段与(2)-(6)段在结构上属于 关系(2分) 3、作者说“生命是一支铅笔”,请你分别概括第(2)段和第(4)段中“生命”与“铅笔”的相似点。(4 分) 4、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序号分别填入第(5)段的空格处。(2分) A沉稳 B洒脱 5、阅读(5)-(7)段,把下面一句话补写完整。(3分) 我们要善待生命,善用铅笔,不做一支秃笔,不做一支闲笔;要做一支抒写拼搏的铅笔,要做一支 要做一支 6.有人说“生命是一本书”,请结合文本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示。(4分) 四:作文(60分) 在下列二题中任选一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60分 1)请以“与 的心灵对话”为话题作文。(横线上可填“鲁迅、诸葛亮、苏轼、李 清照”等) (2)题目:想做你的朋友 提示:这里的“你”,可以是亲近的、仰慕的人,可以是大自然的一景一 物,还可以是内心深处的理解、尊重、快乐 第四页
4、“与臣而将四矣”中的“臣”指谁?他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表现了他什么精神?(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文段中描写秦王神情、态度变化过程的语是 。这一变化表现了秦 王 、 的性格特点。(3 分) 6、对文段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两句是秦王的质问,也透露出其威胁之意。 B.“否,非若是也。”唐雎的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使会谈能够继续下去;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 原因。 C.唐雄强调安陵君不肯易地的原因是“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这一句言之有理,言之有节。一个“守”字,既说明 安陵君宁“守”不“易”是崇仰先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反映,又表明安陵国并无扩张之意,倒有御敌之心。 D.唐雄复述安陵君的答辞,但把安陵君的“弗敢易”换成反问句,是为了缓和双方的矛盾,是一种外交技巧 (五)阅读《 生命是一只铅笔 》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8 分) ⑴如果说生活是一张白纸,等待我们用血水和泪水描绘自己的奋斗和拼搏的轨迹,那么生命便是 一枝铅笔,它总是用自己瘦瘦的身躯,在洁白的素笺上流泻出笔底的风风雨雨…… ⑵生命之所以是一枝铅笔,而不是钢笔、毛笔或者别的什么,是因为钢笔和毛笔都可以多次使用, 只要吸上墨水,它们就能长时间写下去。而铅笔却不是这样,这就犹如光阴从我们身边一日一日地溜走, 并且永不复还。鉴于此,我们必须珍惜自己的生命时光——须知铅笔是越用越短…… ⑶生命是一枝铅笔,而这枝铅笔,也常常带来森林的气息。那木质的笔杆,更像一棵苗条的小树, 由此,派生出清清溪涧、幽幽鸟鸣。而从铅笔刀的刀口吐出的小小刨花,多像落叶,轻舒漫卷;又像波 浪,给生命镶上美丽的花边……生命如一枝铅笔,总是给你许多优美而又深刻的遐想。 ⑷生命是一枝铅笔,还意味着在人生这篇文章里,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而写出了错字、别字甚至病句, 你就可以用醒悟的橡皮轻轻地擦去,再在擦拭一新的空白处,重新斟酌,重新运笔,写下自己新生后的 火热心迹。一个人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不愿正视它和改正它。 ⑸生命是一枝铅笔,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别人,你都可以从从容容、认认真真地进行速写或者素描。 你可以在火热的生活面前用 ⑴ 的行楷书写你的拼搏,也可以在冰冷的世界面前用 ⑵ 的正楷书写你的 执著…… ⑹生命是一枝铅笔,你可以用它为自己的未来设计充满喜悦与渴望的蓝图,也可以用灯下苦读的身 影做细线条,自己紧张而丰富的生活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的图画。 ⑺生命是一枝铅笔,它还给予我们这样一个有力的启示——做人,要像它一样,时时刻刻把腰杆挺直! 1、贯穿全文的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 分) 2、第⑴段与⑵-⑹段在结构上属于_____________ _ 关系(2 分) 3、作者说“生命是一支铅笔”,请你分别概括第⑵段和第⑷段中“生命”与“铅笔”的相似点。(4 分) 4、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序号分别填入第⑸段的空格处。(2 分) A 沉稳 B 洒脱 5、阅读⑸-⑺段,把下面一句话补写完整。(3 分) 我们要善待生命,善用铅笔,不做一支秃笔,不做一支闲笔;要做一支抒写拼搏的铅笔,要做一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做一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有人说“生命是一本书”,请结合文本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示。(4 分) 四:作文(60 分) .在下列二题中任选一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60 分) (1)请以“与 的心灵对话”为话题作文。(横线上可填“鲁迅、诸葛亮、苏轼、李 清照”等) (2) 题目:想做你的朋友 提示:这里的“你”,可以是亲近的、仰慕的人,可以是大自然的一景一 物,还可以是内心深处的理解、尊重、快乐 第四页
月考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题目 A D 诗词默写略 、阅读题目 (一)、ab(二)db (三)、1.先帝 2。Zhou 亲自不长庄稼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方 3.恢复汉室,一统霸业。(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等) 5.“天下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5.①戎;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②夷越;泛指我国南部各族 (四)1、(1)交换(2)这样(3)穿丧服(4)仅仅、只是2、B3、略4、指唐雎。他暗示秦王,他将效法专诸、聂政、要 离三人,刺杀秦王。表现他不畏强暴,勇于献身以及誓死捍卫祖国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5、秦王怫然怒:秦王色挠, 长跪而谢之;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前倨后恭等6、D (五)1.生命是一支铅笔2.总分 3.第②2)段:生命与铅笔都会磨损、衰减、越用越短。第(4)段:当生命与铅笔“书写”发生错误时 可以改正,重新“书写”。 4.(1)B(2)A 5.例1:生命是一本书,需要细细品读,读出精彩,读出内涵 例2:生命是一本书,即使成不了名著,但也不能粗制滥造,随便应付。哪怕写出的书无人阅读, 也要篇篇对得起自己的良心。15.略 作文评分标准 18、按照下面标准评分。 类别内容语言结构 一类 (60一53分)切题,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通顺,有文采,有个性。完整,条理清楚, 分段恰当,详略得当。 (42一52)较切题,思想感情健康,内容较具体,中心较明确。较通顺,较有文采。较完整,有条理, 能够分段,有详有略。 三类 (32-41)基本切题,思想感情健康,内容简单、欠具体。大体通顺基本完整,分段不恰当,详略不 够得当。 四类 (23一31)不切题,思想感情不够健康,内容空泛,中心不明确。不够通顺。不成篇。 五类 (0—23)不切题,思想感情不够健康,内容太空泛,无中心,属抄袭文章。极不通顺。不成段 评分说明 1、每篇作文需经三人评阅,取平均分为每篇得分(若三个评分中分值差超过10分时,则由专家组复评)。 2、谈化文体要求,评卷宜从二类切入,根据类别酌情评分。 3、特色加分:达到下列四项之一者一,可越等级加3-5分(加到满分为止) ①感情真挚,有自己的深切感悟 ②构思或选材新颖,见解独特 ③语言有文采,有个性。 ④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4、对相对完美的作文要敢于给高分(一类卷的比例不少于全部作文的10%),要严格控制低分层 5、无题目扣2分,每少50字扣1分,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现不计,最多扣3分)
月考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目 C B D C C D A D 古诗词默写略 二、阅读题目 (一)、a b (二)d b (三)、1.先帝 2。Zhòu 亲自 不长庄稼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方。 3.恢复汉室,一统霸业。(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等) 5.“天下计”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5. ①戎;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②夷越;泛指我国南部各族 (四)1、(1)交换(2)这样(3)穿丧服(4)仅仅、只是 2、B 3、略 4、指唐雎。 他暗示秦王,他将效法专诸、聂政、要 离三人,刺杀秦王。表现他不畏强暴,勇于献身以及誓死捍卫祖国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5、秦王怫然怒 ;秦王色挠, 长跪而谢之 ;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前倨后恭等 6、D (五)1.生命是一支铅笔 2.总分 3.第⑵段:生命与铅笔都会磨损、衰减、越用越短。第⑷段:当生命与铅笔“书写”发生错误时, 可以改正,重新“书写”。 4.⑴B ⑵A 5.例 1:生命是一本书,需要细细品读,读出精彩,读出内涵 例 2:生命是一本书,即使成不了名著,但也不能粗制滥造,随便应付。哪怕写出的书无人阅读, 也要篇篇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15.略 作文评分标准 18、按照下面标准评分。 类别 内容 语言 结构 一类 (60-53 分) 切题,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通顺,有文采,有个性。 完整,条理清楚, 分段恰当,详略得当。 二类 (42-52) 较切题,思想感情健康,内容较具体,中心较明确。 较通顺,较有文采。 较完整,有条理, 能够分段,有详有略。 三类 (32-41) 基本切题,思想感情健康,内容简单、欠具体。 大体通顺 基本完整,分段不恰 当,详略不 够得当。 四类 (23-31) 不切题,思想感情不够健康,内容空泛,中心不明确。 不够通顺。 不成篇。 五类 (0-23) 不切题,思想感情不够健康,内容太空泛,无中心,属抄袭文章。 极不通顺。 不成段。 评分说明: 1、 每篇作文需经三人评阅,取平均分为每篇得分(若三个评分中分值差超过 10 分时,则由专家组复评)。 2、 谈化文体要求,评卷宜从二类切入,根据类别酌情评分。 3、 特色加分:达到下列四项之一者一,可越等级加 3-5 分(加到满分为止)。 ① 感情真挚,有自己的深切感悟。 ② 构思或选材新颖,见解独特。 ③ 语言有文采,有个性。 ④ 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4、 对相对完美的作文要敢于给高分(一类卷的比例不少于全部作文的 10%),要严格控制低分层。 5、 无题目扣 2 分,每少 50 字扣 1 分,错别字每 3 个扣 1 分(重现不计,最多扣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