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期中阶段性测试 常州市理想中学庄留平 、积累和运用(共24分) 得分 (一)积累(共12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我已不记得是怎样认识你的,只知道你如影相随地伴随在我的身边已有十几zai①春秋,我感觉到你 像一位智慧的老人,饱经风霜,思想深su@,在耐心地给我指点迷jn③,我真庆Ⅺing④拥有你这样一 位本质永远不变的朋友 读者》 2、默写(任选8句,共8分) ①晓战随金鼓 愿将腰下剑, ②黄河远山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 ④竹外桃花三两枝 正是河豚欲上时。 ⑤父亲叮嘱刚开始创业的儿子,今后无论事业成败,都应拥有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 ”的旷达胸襟,不因外部环境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高兴或忧伤。 3、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用谚语、诗歌、成语来记录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气象物候现象。阅读下 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2分) 垂柳成林,正像是一种倒挂林,春天当柳絮抽芽的时候,枝条上满是白白的絮芽,淡淡的,白中带绿 绿中带黄,整片柳林上就像笼着一层淡淡的绿烟;等到柳絮飞遍原野的时候,像满夭的棉花,又像是满天 的白雪,而树下却又是碧绿的田野。 (——选自李辉英《垂柳》,有删改)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 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干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旳蝴 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一选自朱自清《春》) ①请你用宋祁《木兰花》中的两句词句来表现语段中景物的特点 九年级语文卷第1页共11页
九年级语文卷第 1 页 共 11 页 九年级语文期中阶段性测试 常州市理想中学 庄留平 一、积累和运用(共 24 分) 得分 (一)积累(共 12 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我已不记得是怎样认识你的,只知道你如影相随地伴随在我的身边已有十几 zăi①春秋,我感觉到你 像一位智慧的老人,饱经风霜,思想深 suì②,在耐心地给我指点迷 jīn③,我真庆 xìng④ 拥有你这样一 位本质永远不变的朋友——《读者》。 ① ; ② ; ③ ; ④ ; 2、默写(任选 8 句,共 8 分) ①晓战随金鼓, 。愿将腰下剑, 。 ②黄河远山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 ③ ,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 。 ④竹外桃花三两枝, 。 ,正是河豚欲上时。 ⑤父亲叮嘱刚开始创业的儿子,今后无论事业成败,都应拥有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不因外部环境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高兴或忧伤。 3、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用谚语、诗歌、成语来记录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气象物候现象。阅读下 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2 分) 垂柳成林,正像是一种倒挂林,春天当柳絮抽芽的时候,枝条上满是白白的絮芽,淡淡的,白中带绿, 绿中带黄,整片柳林上就像笼着一层淡淡的绿烟;等到柳絮飞遍原野的时候,像满天的棉花,又像是满天 的白雪,而树下却又是碧绿的田野。 (——选自李辉英《垂柳》,有删改)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 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 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选自朱自清《春》) ①请你用宋祁《木兰花》中的两句词句来表现语段中景物的特点
②请你写一两条关于上面两个语段所示季节物候的谚语或成语 得分 (二)运用(共9分) 4、读下列语句,写出你的理解。(2分)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 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 5、仿写。(3分) 仔细阅读下面三段文字,按照其内容和形式仿写一段,不超过40字 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衣着俭朴,辛劳不辍,仍笑呵呵地说:“全家平平安安,比什么都让我快乐 重新找到工作的下岗女工说:“有一份工作,真快乐 背着沉重书包的中学生说:“星期天早上让我睡够了,最快乐! 6、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下面的这段文字进行修改(不得超过6处),使文句表更加准 确流畅。(4分) /8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复原号:△△△(5)调位号: (6)留空号: 春天来了,和煦的春风在呼呼地吹着,好像在提醒放风筝的季节 这不,星期一下午一节课后,班主任王老师就带领我们全班所有的 同学来到市中心的文化宫广场放飞风筝。来到广场,就手忙脚乱起来 有的同学似乎很老炼,放一段线,提着风筝马上跑起来,借助人力 与风力,风筝”呼”地一下就窜入九霄云外。有的同学不管怎么努力, 风筝硬是奈着不肯上天。 得分 (三)探究(共4分) 7、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当前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一个目标。综合下面资料,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用简洁的话加以表述 九年级语文卷第2页共11页
九年级语文卷第 2 页 共 11 页 ②请你写一两条关于上面两个语段所示季节物候的谚语或成语。 得分 (二)运用(共 9 分) 4、读下列语句,写出你的理解。(2 分)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 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 5、仿写。(3 分) 仔细阅读下面三段文字,按照其内容和形式仿写一段,不超过 40 字。 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衣着俭朴,辛劳不辍,仍笑呵呵地说:“全家平平安安,比什么都让我快乐!” 重新找到工作的下岗女工说:“有一份工作,真快乐!” 背着沉重书包的中学生说:“星期天早上让我睡够了,最快乐!” 6、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下面的这段文字进行修改(不得超过 6 处),使文句表更加准 确流畅。(4 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复原号: (5)调位号: (6)留空号: 春 天 来 了 , 和 煦 的 春 风 在 呼 呼 地 吹 着 , 好 像 在 提 醒 放 风 筝 的 季 节 。 这 不 , 星 期 一 下 午 一 节 课 后 , 班 主 任 王 老 师 就 带 领 我 们 全 班 所 有 的 同学来到市中心的文化宫广场放飞风筝。来到广场,就手忙脚乱起来。 有 的 同 学 似 乎 很 老 炼 , 放 一 段 线 , 提 着 风 筝 马 上 跑 起 来 , 借 助 人 力 与风力,风筝“呼”地一下就窜入九霄云外。有的同学不管怎么努力, 风 筝 硬 是 奈 着 不 肯 上 天。 得分 (三)探究(共 4 分) 7、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当前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一个目标。综合下面资料,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用简洁的话加以表述
材料一:有人人为: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 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总 之,知识是形成创新的素材。 材料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土比亚这些伟大的人物,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非凡的灵感, 他们的非凡的灵感产生的途径是:关注极其普通的、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们反复思考、推敲,不断 充实。 材料三:伽利略有一次在大教堂祈祷的时候,教堂顶上悬挂下来的一盏的油灯的挂灯链条不断晃动的 嘀嗒声惊扰了他,引起了他的一连串思考,他觉得链条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他立刻回家进行了反复的 实验,最后发现了自然的节奏的规律。 阅读(共56分) 得分 (一)阅读《林中小溪》选段,完成8-12题。(共15分) (溪水)遇到一个又一个障碍,却毫不在乎,它只是聚集为一股股水流,仿佛在避免不了的一场搏斗 中收紧肌肉一样。 流过一段又浅又阔的地方,水急急注入狭窄的深水道,因为流得急而无声,就好象在收紧肌肉,而太 阳不甘寂寞,让那水流紧张的影子在树干和青草上不住忽闪。 水流在克制的嘟哝声中稳稳地流淌着,它们兴奋得不能不互相呼唤:许多支有力的水流都流到了一起 汇合成了一股大的水流,彼此又说话又呼唤——这是所有来到起又要分开的水流在打招呼呢。 就让路途当中岀现阻碍吧,让它们出现好了!有障碍,才有生活;要是没有的话,水便会毫无生气地 立刻流入大洋,就像不明不白的生命离开毫无生气的机体一样。 九年级语文卷第3页共11页
九年级语文卷第 3 页 共 11 页 材料一:有人人为: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 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总 之,知识是形成创新的素材。 材料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这些伟大的人物,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非凡的灵感, 他们的非凡的灵感产生的途径是:关注极其普通的、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们反复思考、推敲,不断 充实。 材料三:伽利略有一次在大教堂祈祷的时候,教堂顶上悬挂下来的一盏的油灯的挂灯链条不断晃动的 嘀嗒声惊扰了他,引起了他的一连串思考,他觉得链条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他立刻回家进行了反复的 实验,最后发现了自然的节奏的规律。 二、阅读(共 56 分) 得分 (一)阅读《林中小溪》选段,完成 8 —12 题。(共 15 分) (溪水)遇到一个又一个障碍,却毫不在乎,它只是聚集为一股股水流,仿佛在避免不了的一场搏斗 中收紧肌肉一样。 ……… 流过一段又浅又阔的地方,水急急注入狭窄的深水道,因为流得急而无声,就好象在收紧肌肉,而太 阳不甘寂寞,让那水流紧张的影子在树干和青草上不住忽闪。 ……… 水流在克制的嘟哝声中稳稳地流淌着,它们兴奋得不能不互相呼唤:许多支有力的水流都流到了一起, 汇合成了一股大的水流,彼此又说话又呼唤——这是所有来到一起又要分开的水流在打招呼呢。 ……… 就让路途当中出现阻碍吧,让它们出现好了!有障碍,才有生活;要是没有的话,水便会毫无生气地 立刻流入大洋,就像不明不白的生命离开毫无生气的机体一样
途中有一片宽阔的洼地。小溪毫不吝啬地将它灌满水,并继续前行,而留下那水塘过它自己的日子。 有一棵大灌木被冬雪压弯了,现在有许多枝条垂挂到小溪中,煞像一只大蜘蛛,灰蒙蒙的,爬在水面 轻轻摇晃着所有细长的腿。 云杉和白杨的种子在漂浮着。 小溪流经树林的全程,是一条充满持续搏斗的道路,时间就由此而被创造岀来。搏斗持续不断,生活 和我的意识就在这持续不断中形成 是的,要是每一步没有这些障碍,水就会立刻流走了,也就根本不会有生活和时间了 小溪在搏斗中竭尽力量,溪中一股股水流像肌肉似的扭动着,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小溪早晚会流入大 洋的自由的水中,而这“早晚”就正是时间,正是生活。 一股股水流在两岸紧夹中奋力前进,彼此呼唤,说着“早晩″二字,这“早晩″之声整天整夜地响个 不断。当最后一滴水还没有流完,当春天的小溪还没有干涸的时候,水总是不倦地反复说着:“我们早晚 会流入大洋 我的小溪到达了大洋 8、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语段的内容。(3分) 9、仿照下面例子,在语段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用心品味,把你的理解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例句:就让路途当中出现阻碍吧,让它们出现好了!有障碍,才有生活;要是没有的话,水便会毫无 生气地立刻流入大洋,就像不明不白的生命离开毫无生气的机体一样。 品味:溪水遇到阻碍,就能溦起浪花,作者希望水能生机勃勃地往无前地奔腾,把战胜困难作为生 命的乐趣。 10、“吟哦讽诵而后得之”是读书的一种方法,你读了这段文字之后,肯定也有所得,请把你的感悟 写在下面。(3分) l1、阅读语段内容和下面两首古诗,你从中有什么发现?写出你的探究结果。(4分) 九年级语文卷第4页共11页
九年级语文卷第 4 页 共 11 页 途中有一片宽阔的洼地。小溪毫不吝啬地将它灌满水,并继续前行,而留下那水塘过它自己的日子。 有一棵大灌木被冬雪压弯了,现在有许多枝条垂挂到小溪中,煞像一只大蜘蛛,灰蒙蒙的,爬在水面 轻轻摇晃着所有细长的腿。 云杉和白杨的种子在漂浮着。 小溪流经树林的全程,是一条充满持续搏斗的道路,时间就由此而被创造出来。搏斗持续不断,生活 和我的意识就在这持续不断中形成。 是的,要是每一步没有这些障碍,水就会立刻流走了,也就根本不会有生活和时间了…… 小溪在搏斗中竭尽力量,溪中一股股水流像肌肉似的扭动着,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小溪早晚会流入大 洋的自由的水中,而这“早晚”就正是时间,正是生活。 一股股水流在两岸紧夹中奋力前进,彼此呼唤,说着“早晚”二字,这“早晚”之声整天整夜地响个 不断。当最后一滴水还没有流完,当春天的小溪还没有干涸的时候,水总是不倦地反复说着:“我们早晚 会流入大洋。” ……… 我的小溪到达了大洋。 8、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语段的内容。(3 分) 9、仿照下面例子,在语段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用心品味,把你的理解写在下面横线上。(3 分) 例句:就让路途当中出现阻碍吧,让它们出现好了!有障碍,才有生活;要是没有的话,水便会毫无 生气地立刻流入大洋,就像不明不白的生命离开毫无生气的机体一样。 品味:溪水遇到阻碍,就能激起浪花,作者希望水能生机勃勃地一往无前地奔腾,把战胜困难作为生 命的乐趣。 例句: 品味: 10、“吟哦讽诵而后得之”是读书的一种方法,你读了这段文字之后,肯定也有所得,请把你的感悟 写在下面。(3 分) 11、阅读语段内容和下面两首古诗,你从中有什么发现?写出你的探究结果。(4 分)
石灰吟 竹石 [清]郑板桥 干锤万凿岀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干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2、、中国女子足球队在奧运会小组赛上就失利而归。假如想请你结合语段内容发一条手机短信息鼓 励他们,你想说什么?(不超过20个字)(2分) 得分(二)阅读下面选文,先成1316题(共13分) 多问几个假若 经常问自己离奇的问题:如果怎么怎么样,会怎么怎么着。如果动物变得比人的智慧还要高,会怎么 样?如果高速公路依不同的车速限制分别做成蓝色、红色而不是清色的黑色怎样呢?如果男人生孩子会 怎么样呢?这类问题可以扩展你的思路并导致新的观念。 使用你的想象力 幼年时,不论讲故事,还是做游戏,都在培养激发你的想象力。渐渐地你长大了,人们会说:“你已 经长大了,不要再有那么多梦想,要踏踏实实地把双脚放在地上。″而毕加索说:“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 问题在于你长大成人之后如何能够继续保持艺术家的灵性 13、自己的话概括选段的观点。(2分) 14、中说“你已经长大了,不要再有那么多梦想,要踏踏实实地把双脚放在地上。”请结合文章内容 仔细品味,展开推理或想象,给这个句子加一点背景,作一些阐述。(3分) 15、结合文章内容,阅读下面材料,说出你的看法。(4分) 材料—:某一小学课堂,老师提问:“雪融化了是什么?”有学生回答:“春天。”老师摇头,转身在 黑板上写下一个“水”字,并要求学生记住这个标准答案。 材料二:某一中学,老师将“烈士的鮮血染红了山茶花”,一学生举手发言,说鲜血不可能染红山茶 花,并解释了花朵呈不同颜色的科学道理,但老师不认同。 九年级语文卷第5页共11页
九年级语文卷第 5 页 共 11 页 石 灰 吟 竹 石 [明]于谦 [清]郑板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2、、中国女子足球队在奥运会小组赛上就失利而归。假如想请你结合语段内容发一条手机短信息鼓 励他们,你想说什么?(不超过 20 个字)(2 分) 得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3—16 题。(共 13 分) 多问几个假若 经常问自己离奇的问题:如果怎么怎么样,会怎么怎么着。如果动物变得比人的智慧还要高,会怎么 样?如果高速公路依不同的车速限制分别做成蓝色、红色而不是清一色的黑色怎样呢?如果男人生孩子会 怎么样呢?这类问题可以扩展你的思路并导致新的观念。 使用你的想象力 幼年时,不论讲故事,还是做游戏,都在培养激发你的想象力。渐渐地你长大了,人们会说:“你已 经长大了,不要再有那么多梦想,要踏踏实实地把双脚放在地上。”而毕加索说:“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 问题在于你长大成人之后如何能够继续保持艺术家的灵性。” 13、自己的话概括选段的观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4、中说“你已经长大了,不要再有那么多梦想,要踏踏实实地把双脚放在地上。”请结合文章内容, 仔细品味,展开推理或想象,给这个句子加一点背景,作一些阐述。(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文章内容,阅读下面材料,说出你的看法。(4 分) 材料一:某一小学课堂,老师提问:“雪融化了是什么?”有学生回答:“春天。”老师摇头,转身在 黑板上写下一个“水”字,并要求学生记住这个标准答案。 材料二:某一中学,老师将“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山茶花”,一学生举手发言,说鲜血不可能染红山茶 花,并解释了花朵呈不同颜色的科学道理,但老师不认同
材料三:美国中学生头脑奧林匹克比赛中有一道竞赛题,要求参赛学生设计一种水上飞机运载工具, 但要打破常规,强调求异思维,许多学生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运载工具,但总是摆脱不了大家熟悉的船的形 状和结构。惟独有一为学生设计了一只硕大的“水蜘蛛”,不像船那么在水上航行,而像蜘蛛那样在水面 上爬行,虽然这个设计在最后的设计操作中失败了,但几乎所有的评委都给了他最高分。 16、美国罗吉尔·冯·奥赫的《创造学思想录》除了课文中选的几条外,共有64条,比如“坚持 “相信自己”、“再干点什么”、“不满意”,请你仿照上文,发挥你的想象力,选其中的一条也写一段 随感。(4分) (三)阅读《感谢生命》,完成17—20题。(共12分) 那是—个万物复苏的春天我漫步在北京朝阳门外大街上忽然发现天空飘着许许多多纤维状的色物 大片一大片,像下雪似的,但又比雪花更绵薄更柔软,纷纷扬扬,连天扯地。街上的人们,穿行在这漫 天漫地的乳白色雾中,任它轻轻地飘在身上,缓缓地从身边擦过,静静地落在脚边的地上,漫不经心的挂 在林阴道的树枝上。一时间,大街上像上了一层如蝉翼的白纱. 后来,有人告诉我,这是杨絮,依靠风力在传播种子。 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植物自己播种生命的方式,我完全被震撼了。 我的心里简直承受不住这份欣喜和景仰之情。我伸出一只手,只一瞬,便有一片悄悄地落入我的手心。 像一朵小小的白云,载着希冀的梦幻。我不忍惊扰它的美好的梦境,松开手,让它随风飘去。我看见在风 中纷飞旋舞,一忽儿上,一忽儿下,一忽儿左,一忽儿右,像在向我招手,又像在微笑。很快地,它与天 空中无数羽毛交融在一起,带着粒种子的希望,飘向它梦幻地草地与湖畔,去撒下一地可见的生命。 谁见了这种场面也不会无动于衷,认都不能不被这种生命不计成本,不惜一切代价的付出和投资所感 动。在它辛劳的飘散中,仿佛听见一种声音在殷切地呼唤,那是它在呼唤毎粒种孑落入黑乎乎的泥土 绽出一枚嫩绿新芽,在春天里疯长,散发着生命的芬芳,这是它的心愿。但是这些成干上万飘飞着的杨絮, 九年级语文卷第6页共11页
九年级语文卷第 6 页 共 11 页 材料三:美国中学生头脑奥林匹克比赛中有一道竞赛题,要求参赛学生设计一种水上飞机运载工具, 但要打破常规,强调求异思维,许多学生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运载工具,但总是摆脱不了大家熟悉的船的形 状和结构。惟独有一为学生设计了一只硕大的“水蜘蛛”,不像船那么在水上航行,而像蜘蛛那样在水面 上爬行,虽然这个设计在最后的设计操作中失败了,但几乎所有的评委都给了他最高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美国罗吉尔·冯·奥赫的《创造学思想录》除了课文中选的几条外,共有 64 条,比如“坚持”、 “相信自己”、“再干点什么”、“不满意”,请你仿照上文,发挥你的想象力,选其中的一条也写一段 随感。(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得分 (三)阅读《感谢生命》,完成 17—20 题。(共 12 分) 那是一个万物复苏的春天,我漫步在北京朝阳门外大街上,忽然发现天空飘着许许多多纤维状的色物, 一大片一大片,像下雪似的,但又比雪花更绵薄更柔软,纷纷扬扬,连天扯地。街上的人们,穿行在这漫 天漫地的乳白色雾中,任它轻轻地飘在身上,缓缓地从身边擦过,静静地落在脚边的地上,漫不经心的挂 在林阴道的树枝上。一时间,大街上像上了一层如蝉翼的白纱… 后来,有人告诉我,这是杨絮,依靠风力在传播种子。 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植物自己播种生命的方式,我完全被震撼了。 我的心里简直承受不住这份欣喜和景仰之情。我伸出一只手,只一瞬,便有一片悄悄地落入我的手心。 像一朵小小的白云,载着希冀的梦幻。我不忍惊扰它的美好的梦境,松开手,让它随风飘去。我看见在风 中纷飞旋舞,一忽儿上,一忽儿下,一忽儿左,一忽儿右,像在向我招手,又像在微笑。很快地,它与天 空中无数羽毛交融在一起,带着一粒种子的希望,飘向它梦幻地草地与湖畔,去撒下一地可见的生命。 谁见了这种场面也不会无动于衷,认都不能不被这种生命不计成本,不惜一切代价的付出和投资所感 动。在它辛劳的飘散中,仿佛听见一种声音在殷切地呼唤,那是它在呼唤每一粒种子落入黑乎乎的泥土, 绽出一枚嫩绿新芽,在春天里疯长,散发着生命的芬芳,这是它的心愿。但是这些成千上万飘飞着的杨絮
也许只有一颗种子能够遇到一片活土,助它生根、发芽,长成-株浓阴蔽日的参天大树。而其余的种子, 因为土地的贫瘠,尽管艰难地生长,终究无法蔚然成阴,而早早地夭折在胚胎中。但它依然如故,在这个 季节从不失约地如期而至,自始至终不间断潜心这项浩大的生命工程的创造与劳动,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我在想,杨絮日日夜夜不知倦怠的飘送,是因为它生命本能的使然,还是一种强烈生命意识的觉醒, 想在创造中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伸葆有一份永恒?是它深谙生命的无常,才将自己所有的精髓毫无保留地 撒向人间,最大限度地展示—种生命过程,还是它将生命的价值,隐逸在这令人感泣的茫茫无际的生命力 绝唱和制造里? 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人类的生命,对于人类生命的起源,不是人类学家的我们,是用不着在这件事上 刨根问底纠缠不休的。真正值得我们深思的命题在于:在大自然生命的启悟下,我们应该懂得怎样感谢生 命,珍惜生命,把握生命。 由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对生命投以虔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畏。毕竟,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即使在 人生的道路上,事业、前途、家庭都如泡沫一样破灭了,也不必悲观,不要绝望。要知道,生存本身就是 一种资本,一种幸运,一种对不公平命运勇敢的蔑视和挑战啊。 17、结合上下文,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中“植物播种生命的方式”的具体内容? (3分) 18、文中说柳絮“像一朵小小的白云,载着希冀的梦幻”,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柳絮的梦想是什么? (共3分) 19、请你简要回答“我”从柳絮紛飞飘落的景象中得到的感悟。(2分) 20、请你用简要的语言,联系我们的实际,谈谈本文给你带来的启示。(4分) 得分(四)阅读古文《桃花源记,完成1-120题。(共12分)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 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 九年级语文卷第7页共11页
九年级语文卷第 7 页 共 11 页 也许只有一颗种子能够遇到一片活土,助它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浓阴蔽日的参天大树。而其余的种子, 因为土地的贫瘠,尽管艰难地生长,终究无法蔚然成阴,而早早地夭折在胚胎中。但它依然如故,在这个 季节从不失约地如期而至,自始至终不间断潜心这项浩大的生命工程的创造与劳动,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我在想,杨絮日日夜夜不知倦怠的飘送,是因为它生命本能的使然,还是一种强烈生命意识的觉醒, 想在创造中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伸葆有一份永恒?是它深谙生命的无常,才将自己所有的精髓毫无保留地 撒向人间,最大限度地展示一种生命过程,还是它将生命的价值,隐逸在这令人感泣的茫茫无际的生命力 绝唱和制造里? 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人类的生命,对于人类生命的起源,不是人类学家的我们,是用不着在这件事上 刨根问底纠缠不休的。真正值得我们深思的命题在于:在大自然生命的启悟下,我们应该懂得怎样感谢生 命,珍惜生命,把握生命。 由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对生命投以虔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畏。毕竟,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即使在 人生的道路上,事业、前途、家庭都如泡沫一样破灭了,也不必悲观,不要绝望。要知道,生存本身就是 一种资本,一种幸运,一种对不公平命运勇敢的蔑视和挑战啊。 17、结合上下文,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中“植物播种生命的方式”的具体内容? (3 分) 18、文中说柳絮“像一朵小小的白云,载着希冀的梦幻”,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柳絮的梦想是什么? (共 3 分) 19、请你简要回答“我”从柳絮纷飞飘落的景象中得到的感悟。(2 分) 20、请你用简要的语言,联系我们的实际,谈谈本文给你带来的启示。(4 分) 得分 (四)阅读古文《桃花源记》,完成 21—20 题。(共 12 分)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 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 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土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阡陌交通(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寻向所志 );④、寻病终…………( 2、用现代汉语写出的意思。(2分)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3、根据文中内容,回答下面问题:(共4分) ①、用一句话简要概括②③两段文字的内容。(2分) ②、韩愈曾对《桃花源记》有过评价:“桃源之说皆荒唐”,请你找文章中与之意思相符的句子(2 分) 24、“世外桃源”这个故事流传至今,已经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语“拔 苗助长”的解释,试解释它的意思。(4分) 【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 “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 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世外桃源】(提示:答题不超过100字,故事情节须根据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但不能翻 译。) 九年级语文卷第8页共11页
九年级语文卷第 8 页 共 11 页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 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在文中的意思。(2 分) ①、阡陌交通( );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③、寻向所志( ); ④、寻病终………………( ); 22、用现代汉语写出的意思。(2 分)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3、根据文中内容,回答下面问题:(共 4 分) ①、用一句话简要概括②③两段文字的内容。(2 分) ②、韩愈曾对《桃花源记》有过评价:“桃源之说皆荒唐”,请你找文章中与之意思相符的句子(2 分) 24、“世外桃源”这个故事流传至今,已经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语“拔 苗助长”的解释,试解释它的意思。(4 分) 【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 “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 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世外桃源】(提示:答题不超过 100 字,故事情节须根据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但不能翻 译。)
得分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25-26题(共4分)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2)?”人云(3):“行道所见,聊(4)取之耳。侃 大怒曰:“汝既不田(5),而戏贼(6)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⑧),家给(⑨)人足。 侃性聪敏恭⑩勤,终日敛膝危坐⑩,军府⑩众事,检摄无遗⑩,未尝少闲。常语人曰:“大禹圣人 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6,生无益于时,死无闻⑩于后,是自弃8也 [注释]:(1)陶侃:东晋人,官至大将军。(2)为:即“为何”,做什么。(3)云:说。 (4聊∶随便。⑤5不田∶不种田。(6戏贼∶损害、糟蹋。⑦执:抓起来。(8)勤于农植∶勤劳耕种。(9) 给:富裕。⑩0菾:谨慎。⑩敛膝危坐:端端正正地坐着。⑩军府:将军府。⑩检摄无遗:检查管理 没有遗漏。大禹∶古代治水英雄,圣明君主。)众人:普通人。⑩逸游荒醉:吃喝玩乐。η间:留 名。8自弃:自己糟蹋自己。 —(选自《晋书》和《资智通鉴》) 25、用简要的话概括故事内容。 6、根据文章内容,说说陶侃是怎样一个人? 三、作文(共30分) 得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自信的人,能正确地对待自己,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坚信自己够成功。自信 就是不断进取,自信就是用不退缩。自信就应该有克服困难的毅力,自信就应该有战胜挫折的勇气……只 有自信,你才会不断发展。 要 ①、请以“自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经历,可以抒发情怀,可以发表议论。 、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④、字数不少于45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题目: 九年级语文卷第9页共11页
九年级语文卷第 9 页 共 11 页 得分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25—26 题(共 4 分) 陶侃⑴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⑵?”人云⑶:“行道所见,聊⑷取之耳。”侃 大怒曰:“汝既不田⑸,而戏贼⑹人稻。执⑺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⑻,家给⑼人足。 侃性聪敏恭⑽勤,终日敛膝危坐⑾,军府⑿众事,检摄无遗⒀,未尝少闲。常语人曰:“大禹⒁圣人, 乃惜寸阴,至于众人⒂,当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⒃,生无益于时,死无闻⒄于后,是自弃⒅也!” [注释]:⑴陶侃:东晋人,官至大将军。 ⑵何为:即“为何”,做什么。 ⑶云:说。 ⑷聊:随便。 ⑸不田:不种田。 ⑹戏贼:损害、糟蹋。 ⑺执:抓起来。 ⑻勤于农植:勤劳耕种。 ⑼ 给:富裕。 ⑽恭:谨慎。 ⑾敛膝危坐:端端正正地坐着。 ⑿军府:将军府。⒀检摄无遗:检查管理, 没有遗漏。 ⒁大禹:古代治水英雄,圣明君主。 ⒂众人:普通人。⒃逸游荒醉:吃喝玩乐。 ⒄闻:留 名。 ⒅自弃:自己糟蹋自己。 ——(选自《晋书》和《资智通鉴》) 25、用简要的话概括故事内容。 26、根据文章内容,说说陶侃是怎样一个人? 三、作文(共 30 分) 得分 2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自信的人,能正确地对待自己,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坚信自己够成功。自信 就是不断进取,自信就是用不退缩。自信就应该有克服困难的毅力,自信就应该有战胜挫折的勇气……只 有自信,你才会不断发展。 要 求: ①、请以“自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经历,可以抒发情怀,可以发表议论。 ②、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④、字数不少于 450 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题目:
∏ 400 九年级语文卷第10页共11页
九年级语文卷第 10 页 共 11 页 100 200 300 400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