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期月考试题 A卷(共100分) 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 liang) 抖擞(sou) 蓑衣(suo) 高藐(miao) B黄晕(yin) 水藻(zho) 狭窄(zai) 吝啬(lin) C.应和(he) 贮蓄(zhu) 粗犷( guang) 干燥(zo) D.静谧(mi) 棱镜(leng) 池畦(q1) 憎恨(zeng) 2.下列语句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荫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B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掌起伞慢慢走着的人 C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 D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复去地睡不了觉。 3、下列各项中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他处心积虑的努力得来的却是大家的一票否决,这对他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B、动物园里有洁白优美的天鹅,威风凛凛的老虎,调皮可爱的猴子,栩栩如生的孔雀 C、翘首西望,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D、花园里,花儿争奇斗艳,蝴蝶轻飞曼舞,鸟儿欢快唱歌,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南溪区加大了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 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 的要求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5~8题:(每题3分,共12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七年级语文上期月考试题 A 卷(共 100 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liàng) 抖擞.(sǒu) 蓑.衣(suō) 高藐.(miǎo) B.黄晕.(yùn) 水藻.(zhǎo) 狭窄.(zǎi) 吝.啬(lìn) C.应和.(hè) 贮.蓄(zhù) 粗犷.(guǎng) 干燥.(zào) D.静谧.(mì) 棱.镜(léng) 池畦.(qí) 憎.恨(zèng) 2.下列语句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荫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B.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掌起伞慢慢走着的人。 C.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 D.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复去地睡不了觉。 3、下列各项中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他处心积虑 ....的努力得来的却是大家的一票否决,这对他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B、动物园里有洁白优美的天鹅,威风凛凛的老虎,调皮可爱的猴子,栩栩如生 ....的孔雀。 C、翘首西望,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 D、花园里,花儿争奇斗艳,蝴蝶轻飞曼舞,鸟儿欢快唱歌,一片生机盎然 ....的景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南溪区加大了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 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 的要求。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 5~8 题:(每题 3 分,共 12 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 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丘舍去(离开) B去后乃至(才) C友人惭(感到惭愧) D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 A、太丘舍去待君久不至,已去 B、下车引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D、君与家君期日中与儿女讲论文义 7.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 B.未若/柳絮/因风起。 C.与儿女/讲论/文义 D.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客人“无信”的表现,然而客人得知太丘已去,不但不反省自 己,反而发怒,说明客人“无礼”的表现。 B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说明客人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C.“君”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尊君”表示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家君”表示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D本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 默写(共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各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②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2)请在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或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任选一首默 写,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2题(10分) 家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 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丘舍去.(离开) B.去后乃.至(才) C.友人惭.(感到惭愧) D.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 ) A 、太丘舍去. 待君久不至,已去. B 、下车引之.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D 、君与.家君期日中 与.儿女讲论文义 7.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期/日中,过中/不至。 B. 未若/柳絮/因风起。 C. 与儿女/讲论/文义。 D.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客人“无信”的表现,然而客人得知太丘已去,不但不反省自 己,反而发怒,说明客人“无礼”的表现。 B.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说明客人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C.“君”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尊君”表示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家君”表示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D.本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 三、默写(共 6 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 分) (1)补写出下列各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 分) ①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②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 ,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2)请在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或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任选一首默 写,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4 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0~12 题(10 分) 家 徽
国有国徽,校又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 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 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身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 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着温饱 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条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 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来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 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 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 兄弟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这时水缸里水 淋淋地站起一个人来,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 布袋大米 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得残废 不可。” 贼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 日子。”贼要说什么,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 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些钱去做个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 感到奇怪,但马上他醒悟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自此以后,我家门环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 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 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 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着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 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刻下的鱼 替代好了 于是,我们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它,自然而 然地成了家徽。 10.请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故事主要情节。(每空限两个字,3分) 放贼 1].请你按例句的形式对下列句子进行赏析。(4分)
国有国徽,校又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 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 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身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 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着温饱。 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条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 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来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 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 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 兄弟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这时水缸里水 淋淋地站起一个人来,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 一布袋大米。 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得残废 不可。” 贼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 日子。”贼要说什么,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 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些钱去做个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 感到奇怪,但马上他醒悟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自此以后,我家门环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 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 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 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着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 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刻下的鱼 替代好了。 于是,我们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它,自然而 然地成了家徽。 10.请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故事主要情节。(每空限两个字,3 分) → 放贼 → → 11.请你按例句的形式对下列句子进行赏析。(4 分)
例: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赏析:这句话从贼的神态和动作两方面形象的表现了贼当时恐惧的心理、冷的程度和视 粮食如生命的情状。 (1)贼要说什么,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 (2)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12.读了文章你能看出祖父是个怎样的人?说说你的理由。(3分) 五、作文(60分) 题目:有真好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 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 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在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 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 人名、地名、校名。 B卷(共50分) 、诗歌鉴赏(4分)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词中看出月色 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 的特点。(2分) 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2分)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 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 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例: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赏析:这句话从贼的神态和动作两方面形象的表现了贼当时恐惧的心理、冷的程度和视 粮食如生命的情状。 (1)贼要说什么,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 (2)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12.读了文章你能看出祖父是个怎样的人? 说说你的理由。(3 分) 五、作文(60 分) 题目:有 真好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 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 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在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 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 人名、地名、校名。 B 卷(共 50 分) 一、诗歌鉴赏(4 分)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 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 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 ____的特点。(2 分) 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 12 分)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 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 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赐:赏给B.舍人相谓曰 相:互相 C.遂饮其酒 遂:终于 D.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亡:失去、失 掉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 (2)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5.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回答。(3分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鲁迅先生在《二十四孝图》中着重分析了哪几个孝道故事?(2分) 7、其作用是什么?(2分)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 看自行车的女人 ①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 ②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一个胖女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 书包的带子已从她肩头滑落,搭垂在手臂上。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 着哭腔的声音叫嚷:“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儿钱多不容易呀!” ③她40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 脚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 又无助的惊恐 ④我从围观者的议论中听明白了两个女人纠缠的原因:那胖女人存车时,忘了拿放在 车筐里的包,包丢了。她认为这个看自行车的外地女人应该负责任,并且怀疑是被她藏起来 ⑤胖女人一用力,终于将看自行车的女人那书包夺了去,她将一只手伸进包里去掏, 却只过掏出了一把零钱。“当”的一声,一只小搪瓷碗抛在看自行车女人的脚旁,抢夺者骑 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装有一把零钱的别人的书包,扬长而去 ⑥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 瓷碗,瞧着发愣。忽然,她把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赐.:赏给 B.舍人相谓曰 相:互相 C.遂饮其酒 遂:终于 D.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亡:失去、失 掉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 (2)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5.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回答。(3 分)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 分) (一)名著阅读(4 分) 6、鲁迅先生在《二十四孝图》中着重分析了哪几个孝道故事?(2 分) 7、其作用是什么?(2 分) (二)现代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8-11 题。 看自行车的女人 ①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 ②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一个胖女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 书包的带子已从她肩头滑落,搭垂在手臂上。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 着哭腔的声音叫嚷:“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儿钱多不容易呀!” ③她 40 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 脚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 又无助的惊恐。 ④我从围观者的议论中听明白了两个女人纠缠的原因:那胖女人存车时,忘了拿放在 车筐里的包,包丢了。她认为这个看自行车的外地女人应该负责任,并且怀疑是被她藏起来 了。 ⑤胖女人一用力,终于将看自行车的女人那书包夺了去,她将一只手伸进包里去掏, 却只过掏出了一把零钱。“当”的一声,一只小搪瓷碗抛在看自行车女人的脚旁,抢夺者骑 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装有一把零钱的别人的书包,扬长而去。 ⑥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 瓷碗,瞧着发愣。忽然,她把头往身旁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
⑦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一家商场的自行车场。我因没买到合适的东西,带着的一百元 钱也就没破开。取自行车时,我歉意地说:“忘带存车的零钱了,一百元你能找得开吗?” 我以为她会朝不好的方面猜疑我,因为一个人从商场出来,居然说自己兜里连几角零钱都没 有,不大可信的。她望着我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 走吧!”她当时那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许多人,不是已被猜度惯了吗?偶尔有一次 竟不被明明有理由猜度我们的人所猜度,于是我们自己反倒觉得很稀奇了。每每的,竞至于 感激起来。我当时的心情就是那样。应该不好意思的是我,她倒那么不好意思 ⑧后来我又去那家商场,付存车费时,我说:“上次欠你两毛钱,这次一起付给你。” 我之所以如此主动,是我觉得她肯定记得我欠她两毛钱的事,若由她提醒,我会尴尬的。不 料她又像上次那样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硬塞还给了 我两毛钱。我将装东西的纸箱夹在车后座上,忍不住问她:“来北京多久了?”“还不到半 年。”“家乡的日子怎么样?”“不容易啊……再加上我儿子又上了大学……”她将“大学” 两个字说出特别强调的意味,一脸自豪。我推自行车下人行道时,觉得后轮很轻,回头一看, 她正替我提着后轮呢。骑上自行车刚蹬了几下,纸箱掉了,她跑过来,从书包里掏出一截塑 料绳…… ⑨这年冬天,雪后的一个晚上,单位一位退休摄影师给我打电话,让我替他写一封表 扬信。他要表扬的,就是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我到那家商场去,遇到熟人聊了一会儿 竞忘了取自行车,拎兜也忘在车筐里了。拎兜里的几百元钱倒没什么,关键是我洗的三百多 张老照片啊!干了一辈子摄影,那些老照片可都是我的宝呀!天黑了我才想起来,急忙赶去 你猜怎么着?就剩我那辆车了!商场早关门了,看车的女人在冷风中站着,抱着我的拎兜,守 着我那辆旧自行车。人心不可以没有了感动呀,是不是?人对人也不可以不知感激呀,是不 是?”他在电话里言辞恳切。 ⑩0不久前我又去那家商场,见看自行车的已经换成一个男人了,我想问原先那个女人 到哪里去了,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问。我祈愿她永远也不会再碰到什么欺负她的人,比如 那个抢夺了她书包的胖女人 ll阳光底下,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弱者有时对这平等反倒显得诚惶诚恐似的,不是 他们不配,而是因为这起码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 (作者:梁晓声,有删 8、本文写了“看自行车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4分)
⑦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一家商场的自行车场。我因没买到合适的东西,带着的一百元 钱也就没破开。取自行车时,我歉意地说:“忘带存车的零钱了,一百元你能找得开吗?” 我以为她会朝不好的方面猜疑我,因为一个人从商场出来,居然说自己兜里连几角零钱都没 有,不大可信的。她望着我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 走吧!”她当时那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许多人,不是已被猜度惯了吗?偶尔有一次 竟不被明明有理由猜度我们的人所猜度,于是我们自己反倒觉得很稀奇了。每每的,竞至于 感激起来。我当时的心情就是那样。应该不好意思的是我,她倒那么不好意思。 ⑧后来我又去那家商场,付存车费时,我说:“上次欠你两毛钱,这次一起付给你。” 我之所以如此主动,是我觉得她肯定记得我欠她两毛钱的事,若由她提醒,我会尴尬的。不 料她又像上次那样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硬塞还给了 我两毛钱。我将装东西的纸箱夹在车后座上,忍不住问她:“来北京多久了?”“还不到半 年。”“家乡的日子怎么样?”“不容易啊……再加上我儿子又上了大学……”她将“大学” 两个字说出特别强调的意味,一脸自豪。我推自行车下人行道时,觉得后轮很轻,回头一看, 她正替我提着后轮呢。骑上自行车刚蹬了几下,纸箱掉了,她跑过来,从书包里掏出一截塑 料绳…… ⑨这年冬天,雪后的一个晚上,单位一位退休摄影师给我打电话,让我替他写一封表 扬信。他要表扬的,就是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我到那家商场去,遇到熟人聊了一会儿, 竞忘了取自行车,拎兜也忘在车筐里了。拎兜里的几百元钱倒没什么,关键是我洗的三百多 张老照片啊!干了一辈子摄影,那些老照片可都是我的宝呀!天黑了我才想起来,急忙赶去, 你猜怎么着?就剩我那辆车了!商场早关门了,看车的女人在冷风中站着,抱着我的拎兜,守 着我那辆旧自行车。人心不可以没有了感动呀,是不是?人对人也不可以不知感激呀,是不 是?”他在电话里言辞恳切。 ⑩不久前我又去那家商场,见看自行车的已经换成一个男人了,我想问原先那个女人 到哪里去了,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问。我祈愿她永远也不会再碰到什么欺负她的人,比如 那个抢夺了她书包的胖女人。 11 阳光底下,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弱者有时对这平等反倒显得诚惶诚恐似的,不是 他们不配,而是因为这起码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 (作者:梁晓声,有删 改) 8、本文写了“看自行车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4 分)
开头第一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4分) 10、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的两个划线句子。(6分) (1)她40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脚 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 无助的惊恐 (2)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瓷 碗,瞧着发愣。忽然,她把头往身旁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 11从全文看,“我”为什么想为“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儿什么?4分) 四、语言运用(12分) 12、某校初一(7)班在开学之初开展了“交友之道”的活动,请你围绕这个主题,完成以 下问题。 (1)当你迈进初中的大门,意味着将要结交更多的朋友,请你写出一句关于“交友(友情)” 的诗词、名言或警句。(2分) (2)与朋友交往的第一步就是要展示自己,让朋友认识你,假设你要站在讲台上向同班同 学介绍你自己,请写一份50字左右的自我介绍发言稿。(4分) 13、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体会以“家”为主题进行仿写句子。(2分) 例:家是冬日的阳光,在失望时带来温暖;家是…… 14.12月19日下午班会课时间,初一年级将在学校体育馆举行主题为“脱口而出我型我 秀”的趣味英语大比拼活动。英语组老师委托少先队大队委小兰同学代表年级全体同学去邀 请年级分管领导、教务处副主任张老师到会做评委。如果你是小兰,你应该怎么去请张老师 呢?(4分)
9、 开头第一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4 分) 10、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的两个划线句子。(6 分) (1)她 40 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脚 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 无助的惊恐。 (2)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瓷 碗,瞧着发愣。忽然,她把头往身旁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 11.从全文看,“我”为什么想为“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儿什么?(4 分) 四、语言运用(12 分) 12、某校初一(7)班在开学之初开展了“交友之道”的活动,请你围绕这个主题,完成以 下问题。 (1)当你迈进初中的大门,意味着将要结交更多的朋友,请你写出一句关于“交友(友情)” 的诗词、名言或警句。(2 分) (2)与朋友交往的第一步就是要展示自己,让朋友认识你,假设你要站在讲台上向同班同 学介绍你自己,请写一份 50 字左右的自我介绍发言稿。(4 分) 13、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体会以“家”为主题进行仿写句子。(2 分) 例:家是冬日的阳光,在失望时带来温暖;家是…… 14.12 月 19 日下午班会课时间,初一年级将在学校体育馆举行主题为 “脱口而出 我型我 秀”的趣味英语大比拼活动。英语组老师委托少先队大队委小兰同学代表年级全体同学去邀 请年级分管领导、教务处副主任张老师到会做评委。如果你是小兰,你应该怎么去请张老师 呢?(4 分)
七年级语文上期月考试题答案 A卷(100分) 1、C2、C3、D4、C 5、D6、B7、D8、C 四、现代文阅读(10分) 10、捉贼送鱼刻鱼(3分) 11示例:①“眼眶却红了”形象的写出了贼被祖父感动的神态;“低着头”形象的写出了 贼当时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羞愧的神态: ②“跪”、“磕”形象的写出了贼当时对祖父感激之情极深。(4分) 12.祖父是一个善良、宽容、不贪心、富有生活经验的人。(3分) B卷(50分) 、诗歌鉴赏(4分) 1.地白(白)凄清(第二回答“清冷、寂静、凄凉”等也可) 2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答出思念家乡、亲人即 、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2分) 3.C(“遂”应为“就,于是”)4.(1)(有)一个人先将蛇画成,取(拿)过酒来将要喝。 (2)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为它画上脚呢? 5.那些不顾客观需要,自作聪明而凭主观设想,做些脱离实际的事,不但徒劳无益,反而 弄巧成拙,把事情办糟。 三、名著阅读及现代文阅读 (一)名著阅读 6、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8①她被胖女人冤枉并抢走了装钱的书包。②她知道我没零钱时,免收我的存车费 ③她不要我补给她的存车费,还帮我抬车、捆纸箱。④她等候忘了取车的摄影师,并帮他保 管拎兜。(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4分) 9开头第一段的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4分)
七年级语文上期月考试题答案 A 卷(100 分) 一、1、C 2、C 3、D 4、C 二、5、D 6、B 7、 D 8、C 三、略 四、现代文阅读(10 分) 10、捉贼 送鱼 刻鱼(3 分) 11.示例:① “眼眶却红了”形象的写出了贼被祖父感动的神态;“低着头”形象的写出了 贼当时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羞愧的神态; ②“跪”、“磕”形象的写出了贼当时对祖父感激之情极深。(4 分) 12.祖父是一个善良、宽容、不贪心、富有生活经验的人。 (3 分) B 卷(50 分) 一、诗歌鉴赏(4 分) 1.地白(白) 凄清(第二回答“清冷、寂静、凄凉”等也可) 2.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答出思念家乡、亲人即可)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 12 分) 3. C (“遂”应为“就,于是”) 4.(1)(有)一个人先将蛇画成,取(拿)过酒来将要喝。 (2)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为它画上脚呢? 5.那些不顾客观需要,自作聪明而凭主观设想,做些脱离实际的事,不但徒劳无益,反而 弄巧成拙,把事情办糟。 三、名著阅读及现代文阅读 (一)名著阅读 6、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7、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二)现代文阅读(18 分) 8.①她被胖女人冤枉并抢走了装钱的书包。②她知道我没零钱时,免收我的存车费。 ③她不要我补给她的存车费,还帮我抬车、捆纸箱。④她等候忘了取车的摄影师,并帮他保 管拎兜。(意思对即可。一点 1 分,共 4 分) 9.开头第一段的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4 分)
①点题。(1分)②开篇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分)③为下文写关于看自 行车的女人的几件事做铺垫。(2分) 10.(1)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1分),“旧迷彩服”“老式旧布鞋”“脚面晒得很黑”写出 了她衣服的廉价、穿着的过时、工作的辛苦(2分)。“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 的惊恐”,表现了她当时的无助和惊恐(1分)。 (2)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1分),用一系列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她被抢后的无助、伤心 和委屈。(意思对即可。2分)(若答细节描写,分析合理,可酌情给分) 11.①看自行车的女人的遭遇令“我”同情。②她对“我”的信任、对工作的尽职尽责令“我” 感动。③写她信任我,不收我的车费一事。引发对人们之间信任与猜度的思考。呼吁人与人 之间应该多一份信任。④看自行车的女人是社会中弱者的代表,为她写点什么是为了呼吁人 们尊重他们,平等对待他们。(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 四 语言运用 12(1)示例: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②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③道不 同,不相为谋;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⑤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2)示例: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叫李小明,今年12岁,来自丰乐街道黄陵村2组, 小学毕业于开县滴水完小,我的兴趣爱好是打乒乓球和篮球,也喜欢听歌、唱歌。今天见到 大家非常高兴,希望在以后的三年里,我们能够和谐、愉快地相处,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谢谢 13、家是坚固的小船,在困难时驶向彼岸;家是拂面的春风,在懦弱时带来希望。 14、张老师,您好!我是少先队大队部的小兰。12月19日即下下周星期一班会课时间我们 年级将在学校体育馆举行主题为“脱口而出我型我秀”的趣味英语大比拼活动,我代表全 体同学诚挚地邀请您来为我们做大赛评委,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称呼+问候语(0.5分),自我介绍(0.5分),时间、地点(1分),活动主题(1分),邀 请目的(1分)
①点题。(1 分)②开篇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 分)③为下文写关于看自 行车的女人的几件事做铺垫。(2 分) 10.(1)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 (1 分),“旧迷彩服”“老式旧布鞋”“脚面晒得很黑”写出 了她衣服的廉价、穿着的过时、工作的辛苦(2 分) 。“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 的惊恐”,表现了她当时的无助和惊恐(1 分)。 (2)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1 分),用一系列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她被抢后的无助、伤心 和委屈。(意思对即可。2 分)(若答细节描写,分析合理,可酌情给分) 11.①看自行车的女人的遭遇令“我”同情。②她对“我”的信任、对工作的尽职尽责令“我” 感动。③写她信任我,不收我的车费一事。引发对人们之间信任与猜度的思考。呼吁人与人 之间应该多一份信任。④看自行车的女人是社会中弱者的代表,为她写点什么是为了呼吁人 们尊重他们,平等对待他们。(意思对即可。)(每点 1 分) 四、 语言运用 12(1)示例: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②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③道不 同,不相为谋;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⑤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2)示例: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叫李小明,今年 12 岁,来自丰乐街道黄陵村 2 组, 小学毕业于开县滴水完小,我的兴趣爱好是打乒乓球和篮球,也喜欢听歌、唱歌。今天见到 大家非常高兴,希望在以后的三年里,我们能够和谐、愉快地相处,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谢谢! 13、家是坚固的小船,在困难时驶向彼岸;家是拂面的春风,在懦弱时带来希望。 14、张老师,您好!我是少先队大队部的小兰。12 月 19 日即下下周星期一班会课时间我们 年级将在学校体育馆举行主题为“脱口而出 我型我秀”的趣味英语大比拼活动,我代表全 体同学诚挚地邀请您来为我们做大赛评委,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称呼+问候语(0.5 分),自我介绍(0.5 分) ,时间、地点(1 分),活动主题(1 分),邀 请目的(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