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02026030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名称: 测试技术 学时/学分: 48/3 英文名称:Precision Measuring Technique 考核方式: 闭卷笔试 选用教材: 《检测技术》第3版 大纲执笔人: 尹伯彪 施文康、余晓芬 机械工业出版社 先修课程: 传感器、信号与系统、互换性与技大纲审核人: 专业教学指导组 术测量、精密机械设计、光电检测 技术等 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一、课程目标 课程具体目标为: 1.能解释测试技术相关的专业术语。 2.能应用测试系统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测试工程问题。 3.能分析一阶、二阶系统的特性及其对信号的响应特性。 4.能正确分析和描述典型信号。 5。能应用机械量(包括长度、角度、速度、转速、加速度、形位误差和表 面粗糙度)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专用仪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6。能解释和应用阿贝原则、圆周封闭原则:并能解释量值传递及溯源的概 念、含义。 7.能理解力和压力的检定装置和测量方法。 8.能理解机械机械振动、温度、流量、环境量等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方 法。 9.能在设计或选择测试仪器时,综合考虑测试系统精度、稳定性、经济性、 可行性、寿命、使用维修方便与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支撑课程目标1) 介绍检测的基本概念、量值的传递和溯源、检测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其 它课程的关联和发展方向, 第二章测试系统(支撑课程目标1、2、3) 1.测试系统的组成
《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302026030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名称: 测试技术 学时/学分: 48/3 英文名称: Precision Measuring Technique 考核方式: 闭卷笔试 选用教材: 《检测技术》第 3 版 施文康、余晓芬 机械工业出版社 大纲执笔人: 尹伯彪 先修课程: 传感器、信号与系统、互换性与技 术测量、精密机械设计、光电检测 技术等 大纲审核人: 专业教学指导组 适用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 一、课程目标 课程具体目标为: 1. 能解释测试技术相关的专业术语。 2. 能应用测试系统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测试工程问题。 3. 能分析一阶、二阶系统的特性及其对信号的响应特性。 4. 能正确分析和描述典型信号。 5. 能应用机械量(包括长度、角度、速度、转速、加速度、形位误差和表 面粗糙度)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专用仪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6. 能解释和应用阿贝原则、圆周封闭原则;并能解释量值传递及溯源的概 念、含义。 7. 能理解力和压力的检定装置和测量方法。 8. 能理解机械机械振动、温度、流量、环境量等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方 法。 9. 能在设计或选择测试仪器时,综合考虑测试系统精度、稳定性、经济性、 可行性、寿命、使用维修方便与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支撑课程目标 1) 介绍检测的基本概念、量值的传递和溯源、检测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其 它课程的关联和发展方向。 第二章 测试系统(支撑课程目标 1、2、3) 1. 测试系统的组成
2.测试系统的数学模型及频率特性。 3.测试系统对瞬态激励的响应。 4.测试系统频率特性的测定。 5.测量仪器的特性 6.测量不确定度 要求学生:能解释测试仪器相关的专业术语:能利用测试系统基本概念和理 论分析解决实际测试工程问题:能分析一阶、二阶系统的特性及其对信号的 响应特性:能解释实际测试系统和理想测试系统的区别。 第三章信号描述及分析(支撑课程目标4) 1.信号概述及分类。 确定性信号和随机信号、模拟信号和连续信号的区别。 2. 周期信号及其描述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方法及频谱分析 3.非周期信号的描术 傅里叶变换和几种典型信号的频谱。 要求学生:能正确分析和描述典型信号。 第五章长度及线位移测量(支撑课程目标5、6) 1.长度测量概述 长度单位和定义、长度量值传递系统、长度测量的标准量、阿贝原则和 长度测量的环境标准要求。 2.长度尺寸测测量 常见尺寸的测量、大尺寸的测量、微小尺寸的测量、被加工尺寸的在线 监测和测量误差分析。 3.形位误差和异形曲面的测量 形位误差的测量:直线度测量,平面度测量和圆柱度测量。 异形曲面的测量:三坐标机和激光跟踪仪的测量原理及应用」 4.表面粗糙度的测 粗糙度测量仪器及评定参数 5.线位移量的测量 大位移量的测量: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 物位的测量:测量原理、测量方法等。 6。纳米测量技术仪器:概况纳米测量的常用方法。 要求学生:能解释和应用阿贝误差量值传递及溯源的概念、含义:能应 用几何量(包括长度、形位误差和表面粗糙度)测量基本原理、方法和专用
2. 测试系统的数学模型及频率特性。 3. 测试系统对瞬态激励的响应。 4. 测试系统频率特性的测定。 5. 测量仪器的特性 6. 测量不确定度 要求学生:能解释测试仪器相关的专业术语;能利用测试系统基本概念和理 论分析解决实际测试工程问题;能分析一阶、二阶系统的特性及其对信号的 响应特性;能解释实际测试系统和理想测试系统的区别。 第三章 信号描述及分析(支撑课程目标 4) 1. 信号概述及分类。 确定性信号和随机信号、模拟信号和连续信号的区别。 2. 周期信号及其描述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方法及频谱分析。 3. 非周期信号的描述 傅里叶变换和几种典型信号的频谱。 要求学生:能正确分析和描述典型信号。 第五章 长度及线位移测量(支撑课程目标 5、6) 1. 长度测量概述 长度单位和定义、长度量值传递系统、长度测量的标准量、阿贝原则和 长度测量的环境标准要求。 2. 长度尺寸测测量 常见尺寸的测量、大尺寸的测量、微小尺寸的测量、被加工尺寸的在线 监测和测量误差分析。 3. 形位误差和异形曲面的测量 形位误差的测量:直线度测量,平面度测量和圆柱度测量。 异形曲面的测量:三坐标机和激光跟踪仪的测量原理及应用。 4.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粗糙度测量仪器及评定参数。 5. 线位移量的测量 大位移量的测量: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 物位的测量:测量原理、测量方法等。 6. 纳米测量技术仪器:概况纳米测量的常用方法。 要求学生:能解释和应用阿贝误差量值传递及溯源的概念、含义;能应 用几何量(包括长度、形位误差和表面粗糙度)测量基本原理、方法和专用
仪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第六章角度及角位移测量(支撑课程目标5、6) 1.角度测量概述 角度单位及量值传递、角度的自然基准和圆周封闭原则、实物基准与分 度误差的特性。 2.单一角度尺寸的测量 直接测量的定义,绝对测量:测角仪、工具显微镜的测量原理及其应用: 相对测量:自准直仪、激光干涉小角度测量仪。 间接测量:坐标测量和平台测量的测量原理及其数据处理。 3.圆分度误差的测量 圆分度误差评定指标:分度误差、零起分度误差、分度间隔误差和直径 误差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圆分度误差的绝对测量:角度绝对测量仪器工作原理及其数据处理。 圆分度误差的相对测量仪器工作原理及其数据处理。 4.角位移量的测量:旋转变压器和码盘的工作原理。 要求学生:能解释和应用圆周封闭原则:能应用角度测量基本原理、方 法和专用仪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第七章速度、转速和加速度测量(支撑课程目标5) 1.速度的测量:各种速度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普托管测速装置的工作 原理:多普勒测速原理、频差计算及其后续处理:陀螺仪工作原理。 2。转速的测量:转速的测量方法及特点电子数字式转速表的使用频闪式 测速表测测量方法。 3.加速度的测量:各种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原理及其适用场合。 要求学生:能根据速度、转速和加速度测量基本原理、方法和专用仪器,解 决实际工程问题。 第八章力、力矩和压力的测量(支撑课程目标7) 1.力的测量:力测量的一般方法和测量装置:力值的检定与定度:质量、重量及其测 量装置: 2.力矩的测量方法:传递法力矩测量装置: 3.压力的测量:压力的量值传递系统:压力的计量方法和分类:压力测量装置。 要求学生:能理解力的检定装置和测量方法,解决力、力矩和压力测量方面的工程问 题。 第九章机械振动的测试(支撑课程目标8) 1.机械振动的类型及其表征参数:单自由度系统的受迫振动:振动计量器
仪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第六章 角度及角位移测量(支撑课程目标 5、6) 1. 角度测量概述 角度单位及量值传递、角度的自然基准和圆周封闭原则、实物基准与分 度误差的特性。 2. 单一角度尺寸的测量 直接测量的定义,绝对测量:测角仪、工具显微镜的测量原理及其应用; 相对测量:自准直仪、激光干涉小角度测量仪。 间接测量:坐标测量和平台测量的测量原理及其数据处理。 3. 圆分度误差的测量 圆分度误差评定指标:分度误差、零起分度误差、分度间隔误差和直径 误差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圆分度误差的绝对测量:角度绝对测量仪器工作原理及其数据处理。 圆分度误差的相对测量仪器工作原理及其数据处理。 4. 角位移量的测量:旋转变压器和码盘的工作原理。 要求学生:能解释和应用圆周封闭原则;能应用角度测量基本原理、方 法和专用仪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第七章速度、转速和加速度测量(支撑课程目标 5) 1. 速度的测量:各种速度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普托管测速装置的工作 原理;多普勒测速原理、频差计算及其后续处理;陀螺仪工作原理。 2. 转速的测量:转速的测量方法及特点;电子数字式转速表的使用频闪式 测速表测测量方法。 3. 加速度的测量:各种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原理及其适用场合。 要求学生:能根据速度、转速和加速度测量基本原理、方法和专用仪器,解 决实际工程问题。 第八章 力、力矩和压力的测量(支撑课程目标 7) 1. 力的测量:力测量的一般方法和测量装置;力值的检定与定度;质量、重量及其测 量装置; 2. 力矩的测量方法;传递法力矩测量装置; 3. 压力的测量:压力的量值传递系统;压力的计量方法和分类;压力测量装置。 要求学生:能理解力的检定装置和测量方法,解决力、力矩和压力测量方面的工程问 题。 第九章 机械振动的测试(支撑课程目标 8) 1. 机械振动的类型及其表征参数;单自由度系统的受迫振动;振动计量器
具检定系统;振动测量仪器的检定。 2。振动的激励和激振器:稳态正弦激振、瞬态激振和随机激振的激振方式: 电动式激振器、电磁式激振器和电液式激振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测振传感器的力学模型与特性分析: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及阻抗头:磁 电式振动速度传感器等工作原理。 4.振动的测量:正弦测量系统、动态应变测量系统、频谱分析系统等测量 原理、方法及应用。 要求学生:能解释机械振动测量的基本原理、测最方法 第十章温度的测量(支撑课程目标8) 1.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方法和温标 2.几种温度计的测量原理、各自能达到的精度和应用范围。 3.光辐射测温方法及仪表:测量原理及其应用范围。 要求学生:能解释温度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方法。 第十一章流量的测量(支撑课程目标8) 1,流量计的概念及分类 2.几种流量计的测量原理和能达到的精度。 要求学生:能解释流量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方法。 第十二章环境量的测量(支撑课程目标8) 1.噪声的测量:噪声测量的项目、评价参数及其测量仪器、方法。 2。大气污染的监测:几种大气污染监测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场合。 要求学生:能解释环境量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方法。 注:教学内容中包含一次学生大作业:根据给定的图纸要求,判断需要检测 的尺寸,并考虑精度、稳定性、经济性等多方面因素给出检测仪器和检测方 法。(支撑课程目标9) 三、实验内容 支撑 学时 是否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课程 分配 目标 必做 采用三坐标测量机不同 测头对工件孔径进行测 三坐标孔径的测量 量,采集坐标数据,得 2 5 三选 出最后结果,并对其进 行评价
具检定系统;振动测量仪器的检定。 2. 振动的激励和激振器:稳态正弦激振、瞬态激振和随机激振的激振方式; 电动式激振器、电磁式激振器和电液式激振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 测振传感器的力学模型与特性分析;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及阻抗头;磁 电式振动速度传感器等工作原理。 4. 振动的测量:正弦测量系统、动态应变测量系统、频谱分析系统等测量 原理、方法及应用。 要求学生:能解释机械振动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方法。 第十章 温度的测量(支撑课程目标 8) 1. 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方法和温标 2. 几种温度计的测量原理、各自能达到的精度和应用范围。 3. 光辐射测温方法及仪表:测量原理及其应用范围。 要求学生:能解释温度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方法。 第十一章 流量的测量(支撑课程目标 8) 1. 流量计的概念及分类 2. 几种流量计的测量原理和能达到的精度。 要求学生:能解释流量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方法。 第十二章 环境量的测量(支撑课程目标 8) 1. 噪声的测量:噪声测量的项目、评价参数及其测量仪器、方法。 2. 大气污染的监测:几种大气污染监测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场合。 要求学生:能解释环境量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方法。 注:教学内容中包含一次学生大作业:根据给定的图纸要求,判断需要检测 的尺寸,并考虑精度、稳定性、经济性等多方面因素给出检测仪器和检测方 法。(支撑课程目标 9) 三、实验内容 序 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学时 分配 支撑 课程 目标 是否 必做 1 三坐标孔径的测量 采用三坐标测量机不同 测头对工件孔径进行测 量,采集坐标数据,得 出最后结果,并对其进 行评价。 2 5 三选 二
了解测量原理,解决定 电感测微仪测量活塞 2 位问题,多点测量厚度 2 环厚度实验 得出结果并进行评价 阿贝原理的应用,学习 小孔直径测量及测量 卧式测长仪的结构、特 误差分析实验 点和用途,用“电眼 法测量工件内径。 采用差动式涡流传感器 工作平台和接触式干涉 4 量块测量与评定实验 2 5 必做 仪对量块检定量块尺 寸,并对结果进行评定。 采用自准直仪对单一角 自准直仪测量单一角 5 度 度进行相对测量, 并计 2 算测量误差。 采用正弦规测量单一角 6正弦规测量单一角度 2 度,分析测量精度。 *注:实验详情见课程实验大纲及实验指导书 四、参考文献 [1]吴大正,信号与现行系统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 [2]黄清渠,几何量测量,机械工业出版社 [3]常健生,检测与转换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五、达成课程目标的途径与措施 测试技术涉及内容广,课程目标较多,其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措施主要有: 1.引导学生掌握测试技术相关概念、基本理论、测试原理及方法,利用学 生感兴趣的案例(如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时,学生不够了解尺寸公差 的测量)帮助学生建立测试技术的主要内容: 2.精讲多练。课堂讲授以提出实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辅之 习题练习,课后小作业和课后大作业:促使学生能利用基本原理和方法: 3.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布置一个课后大作业,为实际零件图纸,要求学 生按照图纸标注要求测量(可以选择仪器或设计仪器)。学生分为10组, 每组不同题目:完成后,用一次课的时间,让每组推荐一位同学上台讲 解,教师和其他同学提问,促使学生利用基本原理、方法解决实际测试 问题:
2 电感测微仪测量活塞 环厚度实验 了解测量原理,解决定 位问题,多点测量厚度, 得出结果并进行评价。 2 5 3 小孔直径测量及测量 误差分析实验 阿贝原理的应用,学习 卧式测长仪的结构、特 点和用途,用“电眼” 法测量工件内径。 2 5 4 量块测量与评定实验 采用差动式涡流传感器 工作平台和接触式干涉 仪对量块检定量块尺 寸,并对结果进行评定。 2 5 必做 5 自准直仪测量单一角 度 采用自准直仪对单一角 度进行相对测量,并计 算测量误差。 2 5 二选 一 6 正弦规测量单一角度 采用正弦规测量单一角 度,分析测量精度。 2 5 *注:实验详情见课程实验大纲及实验指导书 四、参考文献 [1] 吴大正,信号与现行系统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 2 月 [2] 黄清渠,几何量测量,机械工业出版社 [3] 常健生,检测与转换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五、达成课程目标的途径与措施 测试技术涉及内容广,课程目标较多,其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措施主要有: 1. 引导学生掌握测试技术相关概念、基本理论、测试原理及方法,利用学 生感兴趣的案例(如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时,学生不够了解尺寸公差 的测量)帮助学生建立测试技术的主要内容; 2. 精讲多练。课堂讲授以提出实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辅之 习题练习,课后小作业和课后大作业;促使学生能利用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布置一个课后大作业,为实际零件图纸,要求学 生按照图纸标注要求测量(可以选择仪器或设计仪器)。学生分为 10 组, 每组不同题目;完成后,用一次课的时间,让每组推荐一位同学上台讲 解,教师和其他同学提问,促使学生利用基本原理、方法解决实际测试 问题;
4.多环节训练、督促检查,巩周学习成果。 1)作业:课后习题和小作业(测试仪器主要参数评价》 2)实验 3)大作业 4)期中考试:内容主要为本课程的基本概念,测试系统特性、信号和长 度量测量部分:主要涉及测试系统的特性、信号描述和长度测量的基 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及其主要仪器 5)期末考试:主要涉及各部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测试系统 6)上课考勤 5.命题要求 本课程试卷分为期中试卷和期末试卷,其中: 期中试卷由选择题、简答题和分析计算题等组成,其中选择题占比20% 简答题占比30%,这两部分主要考核课程目标1、2、3、4、5、6的基本 概念及其理解应用:分析计算题占比50%,主要考核课程目标3、4、5, 即应用检测技术基本原理解决实际工程应用。 期末试卷采用开放式答案,由全部由分析计算题组成。其中开放式答案 占比50%,计算题占比50%:主要考核课程目标6、7、8、9,即应用检测 技术基本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六、成绩评定(%) 大作业 期中 期末考上课考 作业 实验 答辩表现 规范性 完成情况 考试 试 勤 1015 5 5 10 30 20 5 七、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 2.1能识别和判断测控复杂工程问思 课程目标3 将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知 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识,用于测控对象和任务的 2.2能正确表达复杂测控工程问题,并 课程目标2、5、 分析和模型建立,并通过文 认识问题分析有多种方法, 献研究对结果进行评价。 2.3能运用基本原理和文献研究,分析 课程目标4、6 影响测控装置性能的因素,证实问题分 析的合理性
4. 多环节训练、督促检查,巩固学习成果。 1)作业:课后习题和小作业(测试仪器主要参数评价) 2)实验 3)大作业 4)期中考试:内容主要为本课程的基本概念,测试系统特性、信号和长 度量测量部分;主要涉及测试系统的特性、信号描述和长度测量的基 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及其主要仪器。 5)期末考试:主要涉及各部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测试系统。 6)上课考勤 5. 命题要求 本课程试卷分为期中试卷和期末试卷,其中: 期中试卷由选择题、简答题和分析计算题等组成,其中选择题占比 20%, 简答题占比 30%,这两部分主要考核课程目标 1、2、3、4、5、6 的基本 概念及其理解应用;分析计算题占比 50%,主要考核课程目标 3、4、5, 即应用检测技术基本原理解决实际工程应用。 期末试卷采用开放式答案,由全部由分析计算题组成。其中开放式答案 占比 50%,计算题占比 50%;主要考核课程目标 6、7、8、9,即应用检测 技术基本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六、成绩评定(%) 作业 实验 大作业 期中 考试 期末考 试 上课考 答辩表现 规范性 完成情况 勤 10 15 5 5 10 30 20 5 七、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2 问题分析:能够 将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知 识,用于测控对象和任务的 分析和模型建立,并通过文 献研究对结果进行评价。 2.1 能识别和判断测控复杂工程问题 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课程目标 3 2.2 能正确表达复杂测控工程问题,并 认识问题分析有多种方法。 课程目标 2、5、 7 2.3 能运用基本原理和文献研究,分析 影响测控装置性能的因素,证实问题分 析的合理性。 课程目标 4、6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3.1能够根据用户及社会需求提出设 课程目标5 案:能够设计针对机械工程 计目标、确定设计方案。 中的复杂测试计量及控制问 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 定需求的测控系统及功能部 3.4能够在安全、环境、法律等现实约 课程目标9 件,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 束条件下,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 现创新意识,并考虑社会、 证 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 及环境等因素。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4.1能够针对机械工程中的复杂测试 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 计量及控制问题设计实验,搭建实验装 课程目标5 机械工程中的复杂测试计量 置进行实验。 及控制问题进行研究,能设 计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 4.2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课程目标5 析与解释,通过信息综合得 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 5.1能够通过文献检索及其它途径获 课程目标5 能够针对机械工程中的复杂 取资料及数据。 测试计最及控制问题,开发 与选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及 5.2能够合理运用MatLab、SolidWorks 课程目标5 现代工具对问题进行预测与 等专业技术工具对测控复杂工程问避 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进行预测与模拟。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 6.2具备精密仪器及测控领域相关 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 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 课程目标1 行合理分析,评价测控工程 规知识。 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 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 6.3能客观评价工程实践对社会、健 课程目标9 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 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 应承担的责任。 解应承担的责任。 八、教学进程 教学内容 学时数 1绪论 2测试系统 6
毕业要求 3 设计/开发解决方 案:能够设计针对机械工程 中的复杂测试计量及控制问 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 定需求的测控系统及功能部 件,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 现创新意识,并考虑社会、 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 及环境等因素。 3.1 能够根据用户及社会需求提出设 计目标、确定设计方案。 课程目标 5 3.4 能够在安全、环境、法律等现实约 束条件下,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 证。 课程目标 9 毕业要求 4 研究:能够基于 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 机械工程中的复杂测试计量 及控制问题进行研究,能设 计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 析与解释,通过信息综合得 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能够针对机械工程中的复杂测试 计量及控制问题设计实验,搭建实验装 置进行实验。 课程目标 5 4.2 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课程目标 5 毕业要求 5 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针对机械工程中的复杂 测试计量及控制问题,开发 与选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及 现代工具对问题进行预测与 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 能够通过文献检索及其它途径获 取资料及数据。 课程目标 5 5.2 能够合理运用 MatLab、SolidWorks 等专业技术工具对测控复杂工程问题 进行预测与模拟。 课程目标 5 毕业要求 6 工程与社会:能 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 行合理分析,评价测控工程 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 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 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 应承担的责任。 6.2 具备精密仪器及测控领域相关技 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 规知识。 课程目标 1 6.3 能客观评价工程实践对社会、健 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 解应承担的责任。 课程目标 9 八、教学进程 教学内容 学时数 1 绪论 2 2 测试系统 6
3信号描述及分析 2 5长度及线位移测量 实验 实验 6角度及角位移测量 7速度、转速和加速度测量 8力、力矩和压力的测量 4 9机械振动的测试 4 10温度的测量 2 11流量的测量 12环境量的测量 13现代测试系统 合计:课堂授课学时+实验学时 8 课内外时间约为1:1.0~1.5学时。 另外2个实验的时间采用课外实验方式,由学生联系实验指导教师商定时间,不 占用课堂时间。 大作业的答辩2学时包含在第五章的学时内
3 信号描述及分析 2 5 长度及线位移测量 10 实验一 2 实验二 2 6 角度及角位移测量 4 7 速度、转速和加速度测量 4 8 力、力矩和压力的测量 4 9 机械振动的测试 4 10 温度的测量 2 11 流量的测量 2 12 环境量的测量 2 13 现代测试系统 2 合计:课堂授课学时+实验学时 48 课内外时间约为 1:1.0~1.5 学时。 另外 2 个实验的时间采用课外实验方式,由学生联系实验指导教师商定时间,不 占用课堂时间。 大作业的答辩 2 学时包含在第五章的学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