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02095020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名称: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学时/学分: 32/2 英文名称: Course Design of Precision Machine 考核方式: 设计 Design 选用教材: 自编《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大纲执笔人: 陆小龙、尹伯彪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技大纲审核人: 专业教学指导组 术测量、工程材料力学、精密机械 设计 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一、课程目标 课程具体目标为: 1.以模拟课题为对象,使学生能够利用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方 法独立进行机械结构设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精密机械设计中实际工 程问题的初步能力。 2.能利用运动剧、运动链、自由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解决精密机械设 计中的工程问题:能根据通用机构(包括平面四杆机构、凸轮机构、齿 轮传动、带传动、螺旋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设计方法,解决精密 机械设计中的实际工程问题:能根据通用零部件(包括轴、连轴器、离 合器、支承、导轨、弹性元件,以及联接)的特点、选型依据和设计方 法,解决精密机械设计中的实际工程问题。 3.能使用机械设计手册、三维建模、仿真工具软件解决精密机械零部件的 设计问题。 4.能够利用仿真工具软件分析设计出的机构或零件是否合理可靠。 5.能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体现团队协作精神。 6.能完成个人设计部分报告的撰写,并能配合组长完成总体报告撰写。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是《精密机械设计》课程的实践环节,是继课堂授课与课内实验课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302095020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名称: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学时/学分: 32/2 英文名称: Course Design of Precision Machine Design 考核方式: 设计 选用教材: 自编《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大纲执笔人: 陆小龙、尹伯彪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技 术测量、工程材料力学、精密机械 设计 大纲审核人: 专业教学指导组 适用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 一、课程目标 课程具体目标为: 1. 以模拟课题为对象,使学生能够利用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方 法独立进行机械结构设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精密机械设计中实际工 程问题的初步能力。 2. 能利用运动副、运动链、自由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解决精密机械设 计中的工程问题;能根据通用机构(包括平面四杆机构、凸轮机构、齿 轮传动、带传动、螺旋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设计方法,解决精密 机械设计中的实际工程问题;能根据通用零部件(包括轴、连轴器、离 合器、支承、导轨、弹性元件,以及联接)的特点、选型依据和设计方 法,解决精密机械设计中的实际工程问题。 3. 能使用机械设计手册、三维建模、仿真工具软件解决精密机械零部件的 设计问题。 4. 能够利用仿真工具软件分析设计出的机构或零件是否合理可靠。 5. 能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体现团队协作精神。 6. 能完成个人设计部分报告的撰写,并能配合组长完成总体报告撰写。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是《精密机械设计》课程的实践环节,是继课堂授课与课内实验课
之后的一次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设计的实际工作能力,在认识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受到较全面的训练。整合了前面所学的关于机械 制图、工程材料力学、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以及精密机械设计等相关课程。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精密机械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对精 密机械设计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有一定了解。为今后工作中进行相 关机械结构的设计、使用打下基础。 三、实验内容 参见《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四、参考文献 [1]蒋秀珍,精密机械结构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2]卢耀祖,机械结构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3]于靖军,机械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8月 [4]何宝芹,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 五、达成课程目标的途径与措施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继课堂教学与课内实验课之后对本专业学生进 行的一次独立完成精密机械结构设计任务的训练,涉及内容广,课程目标较多, 其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措施主要有: 1.用实例引导学生掌握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选型及其计算方 法。 2.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形成组内结果;促使学生利用基本原理、方法解决 课本中没有的实际问题。 3.分组对不同题目设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理论分析与三维结构设计相结合,促使学生掌握Solidworks等三维设计 与分析软件。 5.不定期答疑与讨论。 6.命题要求 课程设计题目来源于指导教师实际的工程项目。每组题目均不同。 六、成绩评定(%) 本课程为实践性教学环节,成绩评定: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期
之后的一次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设计的实际工作能力,在认识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受到较全面的训练。整合了前面所学的关于机械 制图、工程材料力学、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以及精密机械设计等相关课程。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精密机械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对精 密机械设计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有一定了解。为今后工作中进行相 关机械结构的设计、使用打下基础。 三、实验内容 参见《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四、参考文献 [1] 蒋秀珍,精密机械结构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年 4 月 [2] 卢耀祖,机械结构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年 1 月 [3] 于靖军,机械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年 8 月 [4] 何宝芹,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年 2 月 五、达成课程目标的途径与措施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继课堂教学与课内实验课之后对本专业学生进 行的一次独立完成精密机械结构设计任务的训练,涉及内容广,课程目标较多, 其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措施主要有: 1. 用实例引导学生掌握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选型及其计算方 法。 2.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形成组内结果;促使学生利用基本原理、方法解决 课本中没有的实际问题。 3. 分组对不同题目设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理论分析与三维结构设计相结合,促使学生掌握 Solidworks 等三维设计 与分析软件。 5. 不定期答疑与讨论。 6. 命题要求 课程设计题目来源于指导教师实际的工程项目。每组题目均不同。 六、成绩评定(%) 本课程为实践性教学环节,成绩评定: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期
中优(100^90分):良(8980):中(7970):及格(6960):不及格(59 以下)。总成绩=小组自评成绩+答辩成绩+报告成绩: 七、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3.1能够根据用户及社会需求课程目标6 够设计针对机械工程中 的复杂 提出设计目标、确定设计方案: 计量及控制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 32能够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 单元植块、功能部件,并对设 足特定需求的测控系统及功能部件, 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计方案进行优选,体现创新意 识: 并若虑社会、能康、安全、法律、 3.3能够用图纸、报告、软件 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摸型或实物等形式,呈现设计 成果。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 5.2能够合理运用MatLab 课程目标45 机械工程中的复杂测试计量及控制 SolidWorks等专业技术工具为 问题,开发与选用恰当的技术、资原 测控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 及现代工具对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 摸拟 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业技 课程目标3\6 行布别与捷拟的局限性。 毕业要求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进行 1能动与其他学科的成员 合作开展工作 课程目标6 团队协作,承担不同的团队角色。 八、教学进程 自组设计团队 2. 3.分功能模块设计。 4. 三维建摸、仿真分析。 5.绘制工程图纸。 6.报告撰写。 7.答辩
中优(100~90 分);良(89~80);中(79~70);及格(69~60);不及格(59 以下)。总成绩 =小组自评成绩+答辩成绩+报告成绩; 七、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 够设计针对机械工程中的复杂测试 计量及控制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 足特定需求的测控系统及功能部件, 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并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 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 能够根据用户及社会需求 提出设计目标、确定设计方案; 课程目标 6 3.2 能够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 单元模块、功能部件,并对设 计方案进行优选,体现创新意 识; 3.3 能够用图纸、报告、软件 模型或实物等形式,呈现设计 成果。 毕业要求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 机械工程中的复杂测试计量及控制 问题,开发与选用恰当的技术、资源 及现代工具对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 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2 能够合理运用 MatLab、 SolidWorks等专业技术工具对 测控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 模拟 课程目标 4\5 5.3 能 够 分 析 并 理 解 运 用 MatLab、SolidWorks 等专业技 术工具对测控复杂工程问题进 行预测与模拟的局限性。 课程目标 3\6 毕业要求 9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进行 团队协作,承担不同的团队角色。 9.1 能主动与其他学科的成员 合作开展工作; 课程目标 6 八、教学进程 1. 任务布置及要求讲解,自组设计团队。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及可行性分析讨论,小组内分工。 3. 分功能模块设计。 4. 三维建摸、仿真分析。 5. 绘制工程图纸。 6. 报告撰写。 7. 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