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应力分析 本章引进了应力张量、导出了平衡方程,并日讨论了作为平衡方程通解的应力函数。 §1应力张量 1.1外力 弹性体所受的外力可以分为体力和面力两种。作用于弹性体上的重力、电磁力等超 距力称为体力。单位体积上的体力记作f),也可以按极限定义为 f(r)=im A(av) V→0Δ扩 1.1) 其中点总在体积为△V的微元之中,A(An是该微元上体力的合力。 弹性体与其它物体接触的面上,受有外界给它的力,称为面力,例如流体的压力、固体 间的压力和摩檫力等。 1.2内力 在外力的作用下,弹性体内部的分子的初始状态发生变化,产生了分子之间的附加力, 这种力称为内力。分子之间的内力作用距离很小,这种性质称为“短程性”。为显示内 力,在弹性体内部过某点P作一小面元△ 面元两侧分别记作A和B(图3.1a,b)。在图3.1a中,向量表示B部分通过面元△ 对A部分的作用力,在图3.1b中,向量则表示A对B的作用力。内力仅通过面来作 用是由于它的“短程性”所致。按 Newton第三定律,I和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不同的部分上。按 Cauchy的说法,将称或为应力向量。当△收缩至P 点时,也可以用形如(1.1)式的极限来定义应力向量,我们仍记作。显然,E不仅 与P的位置有关也与面元△S的方向有关。 (b) 图3.1 1.3六面体上的应力
第三章 应力分析 本章引进了应力张量、导出了平衡方程,并且讨论了作为平衡方程通解的应力函数。 §1 应力张量 1.1 外力 弹性体所受的外力可以分为体力和面力两种。作用于弹性体上的重力、电磁力等超 距力称为体力。单位体积上的体力记作 ,也可以按极限定义为 (1.1) 其中点 总在体积为 的微元之中, 是该微元上体力的合力。 弹性体与其它物体接触的面上,受有外界给它的力,称为面力,例如流体的压力、固体 间的压力和摩檫力等。 1.2 内力 在外力的作用下,弹性体内部的分子的初始状态发生变化,产生了分子之间的附加力, 这种力称为内力。分子之间的内力作用距离很小,这种性质称为“短程性”。为显示内 力,在弹性体内部过某点 P 作一小面元 , 面元两侧分别记作 A 和 B(图 3.1a,b)。在图 3.1a 中,向量 表示 B 部分通过面元 对 A 部分的作用力,在图 3.1b 中,向量 则表示 A 对 B 的作用力。内力仅通过面来作 用是由于它的“短程性”所致。按 Newton 第三定律, 和 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不同的部分上。按 Cauchy 的说法,将称 或 为应力向量。当 收缩至 P 点时,也可以用形如(1.1)式的极限来定义应力向量,我们仍记作 。显然, 不仅 与 P 的位置有关也与面元 的方向有关。 (a) (b) 图 3.1 1.3 六面体上的应力
为显示应力与方向有关,在弹性体内某点P的邻域内作一小六面体元,它的 六个表面分别与坐标面平行,其中三个表面的外法向与坐标法向e(=123) 分别相同,其余三个表面的外法向则分别与坐标方向相反(图3.2)。 六面体外部关于外法向为和面上的应力向量,分别记为和4( 1,2,3)。将在标架n吗)上进行分解(图32a),得 图3.2 =σ1+2+re3 =m的+ye (1.2) 式(1.2)中含有9个分量,可以排成一个矩阵 其中O》、“、O:称为正应力,g、、 称为 剪应力 引入记号7= (1.4) 下面的1.5段中将证明?为张量,它是弹性力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称为应力张 量,T所对应的矩阵如(1.3)所示。式(1.2)的指标形式为 (1.5) 这里°的第一个脚标与所在的面的外法向相对应,第二个脚标表示 在方向上投影。对与则在标架--ee)中进行分解(图3.2b)
为显示应力与方向有关,在弹性体内某点 P 的邻域内作一小六面体元,它的 六个表面分别与坐标面平行,其中三个表面的外法向与坐标法向 ( ) 分别相同,其余三个表面的外法向则分别与坐标方向相反(图 3.2)。 六面体外部关于外法向为 和 面上的应力向量,分别记为 和 ( = 1,2,3)。将 在标架 上进行分解(图 3.2a),得 图 3.2 (1.2) 式(1.2)中含有 9 个分量,可以排成一个矩阵 , = (1.3) 其中 、 、 称为正应力, 、 、 、 、 、 称为 剪应力。 引入记号 (1.4) 下面的 1.5 段中将证明 为张量,它是弹性力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称为应力张 量, 所对应的矩阵如(1.3)所示。式(1.2)的指标形式为 (i=1,2,3) (1.5) 这里 的第一个脚标 与 所在的面的外法向 相对应,第二个脚标表示 在 方向上投影。对 则在标架 中进行分解(图 3.2b)
(i=1,2,3) (1.6) (1.5)和(1.6)表明,对其投影的正方向为,有其投影的正方向为, 这种规定虽属人为,却与通常的拉伸为正、受压为负的习惯一致,对今后的应用 将带来方便。 1.4斜面上的应力 在弹性体内某点P附近作一微四面体元PABC,其中PBC、PAC、PAB三个表面分别平 行于相应的坐标面。表面ABC的外法向为。表面ABC上所受的平均应力为(图 3.3)。四面体PABC上所有外力的合力为零,故有 aA-τA-A53+A+/AV=0 △5-aA-aA与+A+f△V=0 τA5-τ△2-σA5+A+/△=0 (1.7) 其中σ、、x;、可。、;w、驷、可;分别为面PBC PAC、PAB上的平均应力,4、似、令是t的分量,、、为四面 体PABC内的平均体力,、2、△与、△:分别为面PBC、PAC、PAB、ABC 的面积,△为四面体PABC的体积 图 3.3 按解析几何可知 4=48CO(n,dD、1, has (1.8)
(i=1,2,3) (1.6) (1.5)和(1.6)表明,对 其投影的正方向为 , 其投影的正方向为 , 这种规定虽属人为,却与通常的拉伸为正、受压为负的习惯一致,对今后的应用 将带来方便。 1.4 斜面上的应力 在弹性体内某点 P 附近作一微四面体元 PABC,其中 PBC、PAC、PAB 三个表面分别平 行于相应的坐标面。表面 ABC 的外法向为 。表面 ABC 上所受的平均应力为 (图 3.3)。四面体 PABC 上所有外力的合力为零,故有 (1.7) 其中 、 、 ; 、 、 ; 、 、 分别为面 PBC、 PAC、PAB 上的平均应力, 、 、 是 的分量, 、 、 为四面 体 PABC 内的平均体力, 、 、 、 分别为面 PBC、PAC、PAB、ABC 的面积, 为四面体 PABC 的体积。 图 3.3 按解析几何可知 (1.8)
其中()=(书F2,h为点P至斜面ABC的高。将(.8代入(1.7),约 去△,并令 →0,可以得到斜面应力公式 (n,y)+τxCos(n,2) ty=Ty cos(n, x)+a, cos(n, y)+Tg cos(n, z) tr=Tz cos(n, x)+tw cos(n, y)+o, cos(n, z) (1.9) 在(1.9)中的和4(4=么==)诸量都是先在各相应面上取平 均,当→0时,它们都与所取四面体微元无关。坐标形式的斜面应力公式(1.9) 的指标形式和整体形式为 (i=1,2,3) (1.11) 式(1.9)-(1.11)表示出在点P截面上应力与点P和法向的关系,它表明应 力张量?足以表征一点的应力状态。 斜面应力公式另一用途是表示弹性力学边值问题的应力边条件(见第五章)。 1.5应力张量 除标架了外,考虑一个新标架(1e),新旧标架的关系为T r (1.12) 过点P作法向为了的截面,其上的应力向量为了,将它投影到截面的法向了和切 向T,分别记为了和了,有 TTT (1.13) 类似的有了的表示式,可以将这些公式统一写成 量T是法向为了截面上的应力向量在?上的投影,了的这个力学解释与量 的意义一致,仅坐标系不同。也就是说,具有明确力学意义的量T在不同坐标
其中( ,h 为点 P 至斜面 ABC 的高。将(1.8)代入(1.7),约 去 ,并令 ,可以得到斜面应力公式 (1.9) 在(1.9)中的 和 ( )诸量都是先在各相应面上取平 均,当 时,它们都与所取四面体微元无关。坐标形式的斜面应力公式(1.9) 的指标形式和整体形式为 (i=1,2,3) (1.10) (1.11) 式(1.9)-(1.11)表示出在点 P 截面上应力 与点 P 和法向 的关系,它表明应 力张量 足以表征一点的应力状态。 斜面应力公式另一用途是表示弹性力学边值问题的应力边条件(见第五章)。 1.5 应力张量 除标架 外,考虑一个新标架 ,新旧标架的关系为 , ( =1,2,3) (1.12) 过点 P 作法向为 的截面,其上的应力向量为 ,将它投影到截面的法向 和切 向 ,分别记为 和 ,有 (1.13) 类似的有 的表示式,可以将这些公式统一写成 ,(i,j=1,2,3) (1.14) 量 是法向为 截面上的应力向量在 上的投影, 的这个力学解释与量 的意义一致,仅坐标系不同。也就是说,具有明确力学意义的量 在不同坐标
系下服从关系式(1.14),而它恰是关于变换(1.12)系数的二次齐次式,因此 由(1.4)所定义的?为张量。 §2平衡方程 2.1力的平衡 设坐标为(xF2的点P位于六面体微元的中心(图3.4),微元的边长设为 如。考虑x方向上外力的平衡,得 0σ.dx Ey dy aT m d dzdx (2.1) +(xn+ dr dz Ddxdy-( a 2 az 2 +f,dxdyaz= 0 图3.4 上式中的前两项分别为外法向是1和-1前后两个截面上的应力,其中略去了 Taylor 展开的高次项,式中第三、四项,第五、六项分别为右左和上下各个截面上的应力,最 后一项为六面体所受的体力。在(2.1)中,先消去相同的项,再约去因子aytz 最后令趋于零,即六面体收缩至点P,得到下面(2.2)式中的第一式, 0x0.r Jy (2.2) fr=0 ay az
系下服从关系式(1.14),而它恰是关于变换(1.12)系数的二次齐次式,因此 由(1.4)所定义的 为张量。 §2 平衡方程 2.1 力的平衡 设坐标为 的点 P 位于六面体微元的中心(图 3.4),微元的边长设为 。考虑 方向上外力的平衡,得 (2.1) 图 3.4 上式中的前两项分别为外法向是 和 前后两个截面上的应力,其中略去了 Taylor 展开的高次项,式中第三、四项,第五、六项分别为右左和上下各个截面上的应力,最 后一项为六面体所受的体力。在(2.1)中,先消去相同的项,再约去因子 , 最后令 趋于零,即六面体收缩至点 P,得到下面(2.2)式中的第一式, (2.2)
其中第二、三式可按导出第一式同样的过程得到,a。和仅与点P有关,为(xF2) 的函数。方程(2.2)称为平衡方程,它是弹性理论的第二组方程。第一组方程是第 章中已导出的几何方程。方程(2.2)的指标形式和整体形式为 + fi (i=1,23) (2.3) §3主应力偏应力 3.1主应力 设T和分别为应力张量了在新旧坐标系下所对应的矩阵,按(1.14),有 (3.1) 其中为坐标转换矩阵,上标“T”表示转置。(3.1)表明对称矩阵和厂服 从矩阵的合同变换。按矩阵理论,在适当的坐标变换下,应力张量T所对应的矩阵为 对角形,即有 与(3.2)相应的坐标系称为应力张量T的主坐标系。显然,对于不同的点,应力张量 了不同,那么主坐标系也不同。主坐标系的三个方向称为主方向,(3.2)中的 a1=12,3)称为主应力。我们有如下的结论 1°主方向互相垂直, 2°主方向间的剪应力为零 应力张量T的三个不变量为 叫+ 如果用主应力来表示,三个不变量为
其中第二、三式可按导出第一式同样的过程得到, 和 仅与点 P 有关,为 的函数。方程(2.2)称为平衡方程,它是弹性理论的第二组方程。第一组方程是第一 章中已导出的几何方程。方程(2.2)的指标形式和整体形式为 ( ) (2.3) (2.4) §3 主应力 偏应力 3.1 主应力 设 和 分别为应力张量 在新旧坐标系下所对应的矩阵,按(1.14),有 (3.1) 其中 为坐标转换矩阵,上标“ ”表示转置。(3.1)表明对称矩阵 和 服 从矩阵的合同变换。按矩阵理论,在适当的坐标变换下,应力张量 所对应的矩阵为 对角形,即有 (3.2) 与(3.2)相应的坐标系称为应力张量 的主坐标系。显然,对于不同的点,应力张量 不同,那么主坐标系也不同。主坐标系的三个方向称为主方向,(3.2)中的 称为主应力。我们有如下的结论 1° 主方向互相垂直, 2° 主方向间的剪应力为零。 应力张量 的三个不变量为 (3.3) 如果用主应力来表示,三个不变量为
1 J2=a102+a2O3+a31 (3.4) J3=1 s4应力函数 无体力的平衡方程为 d++7∞=0, wr.,/ 0x0 或 V·T=0 (4.2) 众多学者研究过(4.1)或(4.2)的解。1863年,Airy首先给出(4.1)的一种解 为 0 dxdy 将(4.3)代入(4.1),不难验证它满足。(4.3)中的称为Airy应力函数。1868 年, Maxwell得到了较Airy广泛的解, 互+3 (4.4) dsa aar 其中均为(x月2的任意函数(当然假定连续可微到所需要的阶数),它 们被称为 Maxwell应力函数。1892年, Morera得到了平衡方程(4.1)的另一组解 尽2 86z 08 arr
(3.4) §4 应力函数 无体力的平衡方程为 (4.1) 或 (4.2) 众多学者研究过(4.1)或(4.2)的解。1863 年,Airy 首先给出(4.1)的一种解 为 (4.3) 将(4.3)代入(4.1),不难验证它满足。(4.3)中的 称为 Airy 应力函数。1868 年,Maxwell 得到了较 Airy 广泛的解, , , , , (4.4) 其中 均为 的任意函数(当然假定连续可微到所需要的阶数),它 们被称为 Maxwell 应力函数。1892 年,Morera 得到了平衡方程(4.1)的另一组解 , ,
8|-33+3B2 a aR2 aR3aR1 a aR,aR1.aR (4.5) 其中A,被称为 Morera应力函数。1892年, Beltrami把 Maxwell解和 Morera 解叠加,得到了平衡方程(4.2)相当广泛的解 T=V×④xV (4.6) 其中一奥问为对称张量,明J123)称为 Beltrami R力函数,所对应的 矩阵与 Maxwell/应力函数M2x和 Morera应力函数凡,2的关系为, XI R3 R2 ,X R R2 R1 Schaefer(1953)在 Beltrami解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项,其解为 T=V×更×+k+Vh-·l (4.7) 其中Φ为对称张量,h为调和函数向量。不难验证解(47)满足方程(4.2)。(4.7) 称为 Beltrami- Schaefer解。 长期以来,人们误认为 Beltrami解(4.5)是平衡方程(4.2)的一般解。但是, Carlson (1966)指出仅仅对自平衡场(即任意封闭曲面上合力合力矩为零的场)解(4.5)才 完备。由于存在非平衡场,由此(4.5)一般说来不完备。关于解(4.7), Gurtin(1972) 证明了如下重要命题, 定理( Beltrami- Schafer解的完备性)设T是区域Ω2上的应力场,它满足平 衡方程 V·T=0 (4.8) 则在Ω2上存在对称张量场¢和调和向量场h,使了可表成如下形式
, (4.5) 其中 被称为 Morera 应力函数。1892 年,Beltrami 把 Maxwell 解和 Morera 解叠加,得到了平衡方程(4.2)相当广泛的解 (4.6) 其中 为对称张量, 称为 Beltrami 应力函数, 所对应的 矩阵 与 Maxwell 应力函数 和 Morera 应力函数 的关系为, Schaefer(1953)在 Beltrami 解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项,其解为 (4.7) 其中 为对称张量, 为调和函数向量。不难验证解(4.7)满足方程(4.2)。(4.7) 称为 Beltrami-Schaefer 解。 长期以来,人们误认为 Beltrami 解(4.5)是平衡方程(4.2)的一般解。但是,Carlson (1966)指出仅仅对自平衡场(即任意封闭曲面上合力合力矩为零的场)解(4.5)才 完备。由于存在非平衡场,由此(4.5)一般说来不完备。关于解(4.7),Gurtin(1972) 证明了如下重要命题, 定理 (Beltrami-Scharfer 解的完备性)设 是区域 上的应力场,它满足平 衡方程 (4.8) 则在 上存在对称张量场 和调和向量场 ,使 可表成如下形式
T=V×ΦxV+h+V-k (4.9) 证明设A为T的 Newton位势,即 A(x,y,z) 了(,m,g) hands (4.10) 由于了是对称张量,A也是对称张量,且按位势理论有 A=T (4.11) 由于A的对称性,第一章的恒等式(4.15)可写成 v2A-V×4x+(,A+v,4)-(,An (4.12) 将(4.12)代入(4.11),并令 Φ=-rA,h=V·A (4.13) 即得欲证的(4.9)式。对(4.13b)取 Laplace算子,考虑到 Newton位势(4.10)和 平衡方程(4.8),可知k为调和向量。证毕
(4.9) 证明 设 为 的 Newton 位势,即 (4.10) 由于 是对称张量, 也是对称张量,且按位势理论有 (4.11) 由于 的对称性,第一章的恒等式(4.15)可写成 (4.12) 将(4.12)代入(4.11),并令 , (4.13) 即得欲证的(4.9)式。对(4.13b)取 Laplace 算子,考虑到 Newton 位势(4.10)和 平衡方程(4.8),可知 为调和向量。证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