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南苑中学语文第三册过关练习卷 第四单元 班级 姓名 知识积累及应用(28分) (一)选择题。(18分,每题3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无误的一组 ……( A.泌园春(qin)风骚(sao)卤莽(lu)殷勤(yin) 栋梁(dong)分外(fen)风流(feng)今朝(chao) C.眼眶( kuang)妖娆(lao)炊烟(cui)树梢(shao) D.脑畔(pan) 糜子(mei)辜负(gu)稍逊(xun) 2.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对偶,比喻) B.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对偶) C.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比喻,拟人) D.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夸张)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A.欲与天公/试比高 B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C.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D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4.下列各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一句是作者想象中的雪景,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前途充 满胜利的信心和高瞻远瞩的博大胸怀 B.“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一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烘托出作者自己回延 安时的喜悦、急切的心理。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一句倾诉了自己对祖国的深沉挚爱,表明了自 己忠于这块土地,甘愿毫无保留地奉献一切的精神。 D.“我们时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一句中“拥抱”一词表现出中国共青团员对时代 的热爱,和愿为时代奉献青春的精神 5.文学常识有错的一项: A.“信天游”语言形式上的特点时:两行一节,同节押韵,富有陕北地方气息 《炉中煤》与《我爱这土地》都属于现代新诗,作者都是著名诗人。 C.诗歌语言形象、生动、精练,富有节奏,饱含强烈的感情 D.“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的“风流人物”是指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指毛泽 东自己 6.与原诗不一致的一项 A.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B.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C.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D.宁饮建业水,不吃武昌鱼。 (二)填空题。(10分) 1.《沁园春·雪》中“沁园春”是 “雪”是 2.词,也叫 揭示《沁园春·雪》这首词中心的一句话是
金华市南苑中学语文第三册过关练习卷 第四单元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知识积累及应用(28 分) (一)选择题。(18 分,每题 3 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无误的一组:……………………………………( ) A.泌.园春(qin) 风骚.(sao) 卤.莽(lu) 殷.勤(yin) B.栋.梁(dong) 分.外(fen) 风.流(feng) 今朝.(chao) C.眼眶.(kuang) 妖娆.(lao) 炊.烟(cui) 树梢.(shao) D.脑畔.(pan) 糜.子(mei) 辜.负(gu) 稍逊.(xun) 2.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 )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对偶,比喻) B.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对偶) C.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比喻,拟人) D.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夸张)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 A.欲与天公/试比高 B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C.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D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4.下列各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一句是作者想象中的雪景,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前途充 满胜利的信心和高瞻远瞩的博大胸怀。 B.“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一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烘托出作者自己回延 安时的喜悦、急切的心理。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一句倾诉了自己对祖国的深沉挚爱,表明了自 己忠于这块土地,甘愿毫无保留地奉献一切的精神。 D.“我们时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一句中“拥抱”一词表现出中国共青团员对时代 的热爱,和愿为时代奉献青春的精神。 5.文学常识有错的一项: ……………………………………( ) A.“信天游”语言形式上的特点时:两行一节,同节押韵,富有陕北地方气息。 B.《炉中煤》与《我爱这土地》都属于现代新诗,作者都是著名诗人。 C.诗歌语言形象、生动、精练,富有节奏,饱含强烈的感情。 D.“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的“风流人物”是指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指毛泽 东自己。 6.与原诗不一致的一项: ……………………………………( ) A.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B.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C.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D.宁饮建业水,不吃武昌鱼。 (二)填空题。(10 分) 1.《沁园春•雪》中“沁园春”是 ,“雪”是 。 2.词,也叫 ,揭示《沁园春•雪》这首词中心的一句话是
3.《炉中煤》选自诗集《 》,那是作者 早期留学日本时的作品,具有强 烈的 色彩,是我国新文学运动中新诗的奠基作品 4.“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印象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起 的作用,“折腰 的意思是 课内诗歌阅读分析。(41分) 北国风光 江山如此多娇, 千里冰封,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万里雪飘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须晴日 数风流人物, 看红妆素裹, 还看今朝。 分外妖娆。 1.默写填空。(7分) 2.摘出下阕押韵的字:(6分) 3.“分外妖娆”一句在词中指的是:(2分)… A.莽莽大雪下的万里长城 B红日辉映的雪山、冰川 C.舞动的群山和奔驰的雪原 D冰封的黄河和雪压的群峰 4.“稍逊风骚”中的“风骚”的意思是:(2分)………… A.文笔 B文学才华 C时髦 D风流 5.“数风流人物”中的“数”字应该怎么读?什么意思?(2分) 用“”和“△”表标出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重音。(2分)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7.“惜”字统领下面哪几句?用“”文中画出。(2分) 8.写出词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的两句:(2分) (二)(16分)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急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一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3.《炉中煤》选自诗集《 》,那是作者 早期留学日本时的作品,具有强 烈的 色彩,是我国新文学运动中新诗的奠基作品。 4.“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印象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起 的作用,“折腰” 的意思是 。 二.课内诗歌阅读分析。(41 分) (一)(25) 北国风光, 江山如此多娇, 千里冰封,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万里雪飘。 惜秦皇汉武, 望 , 略输文采; ; 唐宗宋祖, , 稍逊风骚。 。 一代天骄, , 成吉思汗, , 只识弯弓射大雕。 。 俱往矣, 须晴日, 数风流人物, 看红妆素裹, 还看今朝。 分外妖娆。 1.默写填空。(7 分) 2.摘出下阕押韵的字:(6 分) 3.“分外妖娆”一句在词中指的是:(2 分) ……………………………………( ) A.莽莽大雪下的万里长城 B 红日辉映的雪山、冰川 C.舞动的群山和奔驰的雪原 D 冰封的黄河和雪压的群峰 4.“稍逊风骚”中的“风骚”的意思是:(2 分)……………………………………( ) A.文笔 B 文学才华 C 时髦 D 风流 5.“数风流人物”中的“数”字应该怎么读?什么意思?(2 分) 6.用“|”和“Δ”表标出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重音。(2 分)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7.“惜”字统领下面哪几句?用“ ”文中画出。(2 分) 8.写出词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的两句:(2 分) (二)(16 分)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急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1.这首诗的作者是 原名 浙江 人 》是他的代表作。(4分) 2.原诗中有两处错别字,请用“△”找出,并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正确的字。(2分) 1.此诗中,诗人较多地运用了比喻、象征的修辞手法。如:诗人把自己比喻作 用“汹涌的河水”比喻 用“暴风雨”比喻 用“无比温柔的黎明”比喻 。(4分) 4.“无比温柔”表明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5.诗中的破折号表示 6.最后两句中的“?”是什么问?省略号表示什么?(2分) (三)(11分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 模样 1.这节诗中与“你”所指相同的有 们都是指 (3分 1.诗中“我的思量”指什么?诗中把“我”比作什么?(2分) 3.写出诗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深刻含义。(3分) 4.诗中的“年青”能否换成“年轻”?为什么(3分) 课外诗歌阅读分析。(20分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A)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B)还活着。 有的人 (压骑坐)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弯俯趴)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1.这首诗的作者是 ,原名 ,浙江 人, 《 》是他的代表作。(4 分) 2.原诗中有两处错别字,请用“△”找出,并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正确的字。(2 分) ① ② 1. 此诗中,诗人较多地运用了比喻、象征的修辞手法。如:诗人把自己比喻作 , 用“汹涌的河水”比喻 ,用“暴风雨”比喻 ,用“无比温柔的黎明”比喻 。(4 分) 4.“无比温柔”表明诗人怎样的感情?(2 分) 5.诗中的破折号表示 。(2 分) 6.最后两句中的“?”是什么问?省略号表示什么?(2 分) (三)(11 分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1.这节诗中与“你”所指相同的有 、 ,她 们都是指 。(3 分) 1. 诗中“我的思量”指什么?诗中把“我”比作什么?(2 分) 3.写出诗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深刻含义。(3 分) 4.诗中的“年青”能否换成“年轻”?为什么(3 分) 三.课外诗歌阅读分析。(20 分)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A)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B)还活着。 有的人 (压 骑 坐)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弯 俯 趴)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 (忘掉摔垮拉下)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选词填空。(3分) 2.第一节中两个“他”分别指代谁或什么样的人?(2分) 3.分别指出诗中二至七节哪节与哪节前后呼应对称。(3分) 和 4.有的人死了,却虽死犹生,请举出两个例子。(2分) 5.找出六、七两节押韵的字,写在下面。(4分) 6.这首诗主要运用什么写法?(2分) 7.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8.“不朽”一词的引号作用是:(2分) 引用 B特定称谓 C讽刺 D着重指出 第四单元参考答案 (一)1.D2.D3.C4.B5.D6.D(二)1.词牌名题目2.长短句最后一句3.女神郭沫若4. 过渡赞美二(一)1.(略)2.娇腰骚骄雕朝 5.(略)6.数|风流人物,还看 今朝7·貲秦汉…太瞧8.(略)(二)1.(略)2.急激的-得3.鸟;中国人民满腔 的悲愤;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国土的蹂躏;革命胜利后的美好生活4.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向往 语意的跃进6.设问表示感情丰富而深厚(三)1.年青的女郎心爱的人儿革命高潮中的祖 国2.眷念祖国,报国心切;浑身都在燃烧的”炉中煤”3.表明自己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4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 (忘掉 摔垮 拉下);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 选词填空。(3 分) 2. 第一节中两个“他”分别指代谁或什么样的人?(2 分) A B 3. 分别指出诗中二至七节哪节与哪节前后呼应对称。(3 分) 和 和 和 4. 有的人死了,却虽死犹生,请举出两个例子。(2 分) 5. 找出六、七两节押韵的字,写在下面。(4 分) 6. 这首诗主要运用什么写法?(2 分) 7. 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8. “不朽”一词的引号作用是:(2 分)…………………………………………( ) A.引用 B 特定称谓 C 讽刺 D 着重指出 第四单元参考答案 一(一)1.D 2.D 3.C 4.B 5.D 6.D (二)1.词牌名 题目 2.长短句 最后一句 3.女神 郭沫若 4. 过渡 赞美 二(一)1. (略) 2.娇 腰 骚 骄 雕 朝 3.B 4.B 5. (略) 6.数|风流人物,还看| 今朝 7.惜秦皇汉武……蛇大雕 8. (略) (二)1. (略) 2.急-激 的-得 3.鸟;中国人民满腔 的悲愤;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国土的蹂躏;革命胜利后的美好生活 4.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向往 5. 语意的跃进 6.设问 表示感情丰富而深厚 (三)1.年青的女郎 心爱的人儿 革命高潮中的祖 国 2.眷念祖国,报国心切;浑身都在燃烧的”炉中煤” 3.表明自己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4
不能“年青”具有青春活力,朝气蓬勃,而”年轻”只是年纪轻三1.骑俯摔垮2.剥削 者或行尸走肉式的人像鲁迅这样的人3.2和5;3和6;4和74.(略)5.早草到高6. 对比7.对反动统治阶级的憎恶和痛恨,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热爱
不能 “年青”具有青春活力,朝气蓬勃,而”年轻”只是年纪轻 三 1.骑 俯 摔垮 2.剥削 者或行尸走肉式的人 像鲁迅这样的人 3.2 和 5; 3 和 6 ;4 和 7 4. (略) 5.早 草 到 高 6. 对比 7.对反动统治阶级的憎恶和痛恨,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热爱 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