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第三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卷三 B、“我多远?你多近?” 壮地斥责男学生,“你半个多钟点儿就 ()班姓名: 学号( )得分 到了,这么一星儿亏都不肯吃, 文明?” 基础知识(30分) 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走。”母亲说 A、倏(shu)忽瑟(se)索压坍(ta)惟妙惟肖(xi如o) D、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 B、贮(zh)存枢(q)纽螫(shi)刺竺(zhu)可桢 8、对下列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清晨,大雾宠罩着大地,公路上好像站着一个人在指挥交通。(比喻) C、潇洒(s6)糜(m)子精湛(zhn)罄(qing)竹难书 B、到底谁能称得上中国的脊梁?人民群众。(设问) 招徕(li)耷(d)拉汲(j)水忐忑( to n te)不安 C、生产多么需要科学!革命多么需要科学!人民多么需要科学!(排比)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润”。(引用、比喻) A、血气方刚何足挂齿色历胆薄栖息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胸有成竹磬竹难书生机勃勃萧索 A、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关系、功能等等 C、无影无踪细脚伶仃沉默寡言宛转 的文章叫说明文 D、按家落户久负盛名错落有致喧闹 B、写诗需要丰富的联想。所谓联想,就是由某一事物引发而想到另一事物的心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理过程 A、城郭(外城的墙)素(向来)来 肆(任意妄为)虐 B、血气方(正)刚名不虚(不真实)传踱来踱(慢慢地走)去 学家,中国科学院院 C、惟余(剩下) 贫瘠(指土地不肥沃)左右逢(遇到)源 10、下列对复杂短语的结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无端(无缘无故)甚力(尽力、竭力)纷至沓(走)来 A、怀抱着孩子的“小大嫂”——这是偏正短语,它的定语是一个动宾短语 4、下列加点词在语境中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早晨的空气格外纯净一一这是主谓短语,主语是一个偏正短语,谓语也是 A、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指文学才华) 个偏正短语 C、闹腾到很晚一—这是后补短语,它的补语是一个介宾短语 B、可是父亲死后不到10年,中国就起了革命(这里指辛亥革命) D、从旅游车下来一一这是介宾短语,它的补语是一个介宾短语 C、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红色的服装) 11、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D、生态平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的,而是活的、相对稳定的、动态的平 ①它是多年生的常绿的单子叶植物 衡。(这里指失去活力) ②特别是适合于北方生长的散生竹,扎根很深,尽管是冰天雪地,竹子也依然 5、下列句子都是从教材中取来的病句,已经改正的一项是………( 郁郁葱葱 A、列车一声长鸣,打破了黑暗和寂静的环境 ③竹子的繁殖主要是靠它的地下茎—竹鞭来实现的。 联、近几年来,政府在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 ④竹子,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禾本科 ⑤竹鞭在地底下蔓延滋生,四通八达,既用来贮藏和输导竹子生长所需要的养 C、要严厉谴责和依法惩处制造、敗卖假药的不法商人,保护群众的利益和健 分,又可以萌发出竹笋,繁殖后代 A、①②③④⑤B、④①③⑤②C、④②③⑤①D、④①③②⑤ D、今天,奶奶买了很多我喜欢吃的菜,有茭白、辣椒、牛肉、蔬菜等 12、下面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的一组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 6、下列短语短语的结构与“从事新文学运动”的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 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 在河水暴涨 A、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 民的智慧和力量 的时候,还可以啬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原冲击, 拱上加拱,桥身 C、耸立的南京长江大桥 D、冻得浑身打颤 也更加美观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虽然但是同时 B、不且铜 A、我从小在家读的是“子曰诗云”,十二岁那年,进了正规新学堂 才 C、不但而且反之 1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竹子很少开花,所以有的人一看到竹子开花就认为是什么不祥之兆
浙教版第三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卷三 ( )班 姓名: 学号( )得分: . 一、基础知识(30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倏.(shū )忽瑟.(sè)索压坍.(tā )惟妙惟肖.(xiào) B、贮.(zhù)存枢.(qū )纽螫.(shì)刺竺.(zhú)可桢 C、潇洒.(sǎ )糜.(mí)子精湛.(zhàn)罄.(qìng)竹难书 D、招徕.(lái)耷.(dā )拉汲.(jí)水忐忑..(tǎ n tè)不安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血气方刚 何足挂齿 色历胆薄 栖息 B、胸有成竹 磬竹难书 生机勃勃 萧索 C、无影无踪 细脚伶仃 沉默寡言 宛转 D、按家落户 久负盛名 错落有致 喧闹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城郭.(外城的墙) 素.(向来)来 肆.(任意妄为)虐 B、血气方.(正)刚 名不虚.(不真实)传 踱来踱.(慢慢地走)去 C、惟余.(剩下) 贫瘠..(指土地不肥沃) 左右逢.(遇到)源 D、无端..(无缘无故) 甚力.(尽力、竭力) 纷至沓.(走)来 4、下列加点词在语境中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指文学才华) B、可是父亲死后不到 10 年,中国就起了革命..(这里指辛亥革命) C、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红色的服装) D、生态平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的,而是活的、相对稳定的、动态的平 衡。(这里指失去活力) 5、下列句子都是从教材中取来的病句,已经改正的一项是…………( ) A、列车一声长鸣,打破了黑暗和寂静的环境。 B、近几年来,政府在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 取得了显著成绩。 C、要严厉谴责和依法惩处制造、败卖假药的不法商人,保护群众的利益和健 康。 D、今天,奶奶买了很多我喜欢吃的菜,有茭白、辣椒、牛肉、蔬菜等。 6、下列短语短语的结构与“从事新文学运动”的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A、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 B、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C、耸立的南京长江大桥 D、冻得浑身打颤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从小在家读的是“子曰诗云”,十二岁那年,进了正规新学堂——“育才 学社”。 B、“我多远?你多近?”女学生理直气壮地斥责男学生,“你半个多钟点儿就 到了,这么一星儿亏都不肯吃,咋学的精神文明?” C、“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 走。”母亲说。 D、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 8、对下列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清晨,大雾宠罩着大地,公路上好像站着一个人在指挥交通。(比喻) B、到底谁能称得上中国的脊梁?人民群众。(设问) C、生产多么需要科学!革命多么需要科学!人民多么需要科学!(排比) D、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引用、比喻)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关系、功能等等 的文章叫说明文。 B、写诗需要丰富的联想。所谓联想,就是由某一事物引发而想到另一事物的心 理过程。 C、《桃花源记》是按武陵渔人的捕鱼线索为顺序安排结构的。 D、《我的读书时期》的作者卢嘉锡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 士。 10、下列对复杂短语的结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怀抱着孩子的“小大嫂”——这是偏正短语,它的定语是一个动宾短语。 B、早晨的空气格外纯净——这是主谓短语,主语是一个偏正短语,谓语也是一 个偏正短语。 C、闹腾到很晚——这是后补短语,它的补语是一个介宾短语。 D、从旅游车下来——这是介宾短语,它的补语是一个介宾短语。 11、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它是多年生的常绿的单子叶植物。 ②特别是适合于北方生长的散生竹,扎根很深,尽管是冰天雪地,竹子也依然 郁郁葱葱。 ③竹子的繁殖主要是靠它的地下茎——竹鞭来实现的。 ④竹子,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禾本科。 ⑤竹鞭在地底下蔓延滋生,四通八达,既用来贮藏和输导竹子生长所需要的养 分,又可以萌发出竹笋,繁殖后代。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③⑤② C、④②③⑤① D、④①③②⑤ 12、下面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的一组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 )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 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 在河水暴涨 的时候,还可以啬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原冲击, ,拱上加拱,桥身 也更加美观。 A、虽然 但是 同时 B、因为 所以 另外 C、不但 而且 反之 D、不但 而且 同时 1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竹子很少开花,所以有的人一看到竹子开花就认为是什么不祥之兆 ....
B、无数颖星星在的缥缥缈缈宇宙中运动着。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 西土楼为什么能历久不毁,成 古建筑艺术的一个奇观呢?探其奥 原来它以黄土为主要原料,佐以沙 拌掺少量红糖、糯米和木屑、竹条等 C、技艺精湛的竹簧雕刻,精美绝伦的竹帘绘画,玲珑剔透的艺术珍品 经过反复揉打、研春、碾压,然后夯打上墙,并以木材为梁架,瓦片为顶盖,因而 D、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异常坚实牢固。(10分) 14、按课文填空 1、这段文字抓住闽西土楼奇特的特征进行说明。在文中这一特征的一段概括语 是 (2分) ①《桃花源记》一文中表现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 2、第一节主要从 和历史悠久等方面具体说明永定 土楼奇特的特征。(2分) 天苍苍,野茫茫, 3、说明永定土楼的顺序是由 到 说明深远楼的顺序是由到 ③青青园中葵, 阳春布德泽 4、这篇短文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 (2分)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50分) 5、文章说明的对象是“深远楼”吗?为什么?(2分) 一)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 告牌上的,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三)我觉得学英文和学其他东西一样,要求同“寻”异,摸索规律。我除了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 大量地背英文,掌握较多的词汇外,对语法抓得特别紧,经常分析、比较。比方 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 说,比较中文语法和英文语法,哪些一样,哪些不一样,哪些不全一样。外国人讲 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 话,有一种词序同我们一样:我打你:另一种则要倒过来;你被我打。究竟什么情 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 况下用正的,什么情况下又倒过来呢?还有,英语中有个中国人学起来很容易出现 不能看到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10分) 的毛病,就是yes(是)与no(不是)的不同用法。我们中文中回答“是”或 语段中的“那些坏家伙”指的是谁?“这么一回事”指的是怎样回事?(2 “不是”,是肯定或否定提问者的说法;英文则是对自己肯定或否定。不弄清,岂 不要闹笑话?总之,语法一通,左右逢源,写起文章来十分自如。我喜欢写长句 2、这段文字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2分)( 子,一下笔就是五、六行。老师认为初学者这样写不好,但又无可奈何,因为找不 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心理描写D.行动描写 出我的语法错误。(10分) 3、这样的描写,表现“我”对外国侵略者的 对“自己从前没有好 1、文中的“寻”字加上引号,有什么作用?(1分) “我”懾得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意义。(2分) 4、划线的语句,表现了小弗朗士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文中“不弄清,岂不闹笑话?”一句用了修辞方法。(1分) 3、“我”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学好外语的规律是什么?(自己的归纳,或引用文中 5、“我”为什么“万分难过”?(2分) 句子简答)(2分) (二)永定土楼,特别是圆形住宅(圆楼),以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精 4、文中两个“一样”分别指什么?“不一样”、“不全一样”又各指什么?(4 巧的结构,独特的风格扬名于世。优美而壮观的永定圆楼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犹 如从地下冒出来的自然生长的巨大的“蘑菇”,又如自天而降的黑色“飞碟”,环 形的屋顶飘浮在烟雾中。仅以永定县苦竹乡井头村的深远楼为例,楼里三圈,直径 80米,周长250米。外圈四层,房子260间;中层,房子60间:里圈一层,房子8 5、用一句话概括本段的内容。(2分) 间。共有房子328间,里头住着80户500人。尤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偌大一座城 堡式的高大建筑,不用一根钢筋,一包水泥,一块砖石,全以一担担黄土堆积而 (四)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 成,自明清迄今,始终完好如新。 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 永定圆楼由于土墙环拱,既能防潮,又能保暖隔热,冬暖夏凉,阳光充足, 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于防卫,便于管理 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 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10分)
B、无数颗星星在的缥缥缈缈 ....宇宙中运动着。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 星。 C、技艺精湛的竹簧雕刻,精美绝伦 ....的竹帘绘画,玲珑剔透的艺术珍品。 D、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 14、按课文填空 ①《桃花源记》一文中表现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 , , 。 ②天苍苍,野茫茫, 。 ③青青园中葵, 。 ④阳春布德泽, 。 二、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50 分) (一)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 告牌上的,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 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 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 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 不能看到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10 分) 1、语段中的“那些坏家伙”指的是谁?“这么一回事”指的是怎样回事?(2 分) 。 2、这段文字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2 分)( )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行动描写 3、这样的描写,表现“我”对外国侵略者的 , 对“自己从前没有好 好学习”的 。“我”懂得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意义。(2 分) 4、划线的语句,表现了小弗朗士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5、“我”为什么“万分难过”? (2 分) (二)永定土楼,特别是圆形住宅(圆楼),以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精 巧的结构,独特的风格扬名于世。优美而壮观的永定圆楼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犹 如从地下冒出来的自然生长的巨大的“蘑菇”,又如自天而降的黑色“飞碟”,环 形的屋顶飘浮在烟雾中。仅以永定县苦竹乡井头村的深远楼为例,楼里三圈,直径 80 米,周长 250 米。外圈四层,房子 260 间;中层,房子 60 间;里圈一层,房子 8 间。共有房子 328 间,里头住着 80 户 500 人。尤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偌大一座城 堡式的高大建筑,不用一根钢筋,一包水泥,一块砖石,全以一担担黄土堆积而 成,自明清迄今,始终完好如新。 永定圆楼由于土墙环拱,既能防潮,又能保暖隔热,冬暖夏凉,阳光充足,易 于防卫,便于管理。 闽西土楼为什么能历久不毁,成为我国古建筑艺术的一个奇观呢?探其奥秘, 原来它以黄土为主要原料,佐以沙、石灰,拌掺少量红糖、糯米和木屑、竹条等, 经过反复揉打、研春、碾压,然后夯打上墙,并以木材为梁架,瓦片为顶盖,因而 异常坚实牢固。(10 分) 1、这段文字抓住闽西土楼奇特的特征进行说明。在文中这一特征的一段概括语 是: (2 分) 2、第一节主要从 、 、 和历史悠久等方面具体说明永定 土楼奇特的特征。(2 分) 3、说明永定土楼的顺序是由 到 ;说明深远楼的顺序是由 到 。(2 分) 4、这篇短文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 、 。(2 分) 5、文章说明的对象是“深远楼”吗?为什么?(2 分) (三)我觉得学英文和学其他东西一样..,要求同“寻”异,摸索规律。我除了 大量地背英文,掌握较多的词汇外,对语法抓得特别紧,经常分析、比较。比方 说,比较中文语法和英文语法,哪些一样..,哪些不一样,哪些不全一样。外国人讲 话,有一种词序同我们一样:我打你:另一种则要倒过来;你被我打。究竟什么情 况下用正的,什么情况下又倒过来呢?还有,英语中有个中国人学起来很容易出现 的毛病,就是 yes(是)与 no(不是)的不同用法。 我们中文中回答“是”或 “不是”,是肯定或否定提问者的说法;英文则是对自己肯定或否定。不弄清, 岂 不要闹笑话?总之,语法一通,左右逢源,写起文章来十分自如。我喜欢写长句 子,一下笔就是五、六行。老师认为初学者这样写不好,但又无可奈何,因为找不 出我的语法错误。(10 分) 1、文中的“寻”字加上引号,有什么作用?(1 分) 2、文中“不弄清,岂不闹笑话?”一句用了 修辞方法。(1 分) 3、“我”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学好外语的规律是什么?(自己的归纳,或引用文中 句子简答)(2 分) 4、文中两个“一样”分别指什么?“不一样”、“不全一样”又各指什么?(4 分) 5、用一句话概括本段的内容。(2 分) (四)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 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 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 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 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10 分)
1、解释文中加点词(2分) )类( )矫( )诎( 2、“左臂挂念珠倚之”的“之”指代的对象是… (2分)( A、苏东坡B、黄鲁直C、右膝D、左膝 3、细读这段文字,可以知道没有坐椅子的人物是 (2分)() A、苏东坡B、黄鲁直C、佛印D、苏、黄 4、这段文字最能表现雕刻之精细的句子是 (2分)() A、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 B、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C、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右滕D、珠可历历数也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 这段文字记苏、黄、佛印泛赤壁的状貌神情,以表现王叔远雕刻艺术的精 湛。 B、这段文字记叙人物,抓住其鲜明的特征是:苏黄共阅一手卷,佛印神情与 黄 C、本段选自清代文学家张潮写的《核舟记》,文中介绍的奇巧人王叔远是明代 著名微雕家。 D、核舟长不到一寸,而船上雕出的人物却有五人,且人物神情动作栩栩如生 五)卢沟桥跨卢沟水°,金明昌初建,我正统九年修之。桥二百步,石栏列 柱头,狮母乳③,顾抱负赘,态色相得,数之辄不尽。。俗曰:鲁公输班神勒也。桥 北而村,数百家,已巳岁虏焚掠略尽°。村头墩堡°,循河婉婉,望去如堞⑧。(10 【注释】 ①[卢沟桥]即今芦沟桥,在北京西南三十里,跨永定河上。②[卢沟水]永定河的 古称。③[狮母乳]指母狮和幼狮。乳,鸟兽初生之称。④[顾]回头看。[负]背 着。[赘]联缀,联在一定。⑤[辄]往往。⑥[已巳岁指明英宗正统十四年 ⑦[墩堡]战争中防御敌人的碉堡。⑧[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墙。 列.母2分))②负则,态色相得()() ③鲁公输班神勒也() ④循河婉婉,望去如堞 2、下列加点词与“何以明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是非君子之道 B、子将安之 C、我正统九年修之 D、久之,蛇竟死 3、文中“顾抱负赘,态色相得”一句说明和反映了什么?(2分) 4、翻译“村头墩堡,循河婉婉,望去如堞。”(2分) 5、给本段文字分层次,并概括层意。(2分)
1、解释文中加点词(2 分) 比( ) 类( ) 矫( ) 诎( ) 2、“左臂挂念珠倚之”的“之”指代的对象是 …………(2 分)( ) A、苏东坡 B、黄鲁直 C、右膝 D、左膝 3、细读这段文字,可以知道没有坐椅子的人物是 ……(2 分)( ) A、苏东坡 B、黄鲁直 C、佛印 D、苏、黄 4、这段文字最能表现雕刻之精细的句子是………………(2 分)( ) A、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 B、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C、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右膝 D、珠可历历..数也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 分)( ) A、这段文字记苏、黄、佛印泛赤壁的状貌神情,以表现王叔远雕刻艺术的精 湛。 B、这段文字记叙人物,抓住其鲜明的特征是:苏黄共阅一手卷,佛印神情与苏 黄不属。 C、本段选自清代文学家张潮写的《核舟记》,文中介绍的奇巧人王叔远是明代 著名微雕家。 D、核舟长不到一寸,而船上雕出的人物却有五人,且人物神情动作栩栩如生。 (五)卢沟桥跨卢沟水①,金明昌初建,我正统九年修之②。桥二百步,石栏列 柱头,狮母乳③,顾抱负赘④,态色相得,数之辄不尽⑤。俗曰:鲁公输班神勒也。桥 北而村,数百家,已巳岁虏焚掠略尽⑥。村头墩堡⑦,循河婉婉,望去如堞⑧。(10 分) 【注释】 ①[卢沟桥]即今芦沟桥,在北京西南三十里,跨永定河上。 ②[卢沟水]永定河的 古称。 ③[狮母乳]指母狮和幼狮。乳,鸟兽初生之称。 ④[顾]回头看。[负]背 着。[赘]联缀,联在一定。 ⑤[辄]往往。 ⑥[已巳岁]指明英宗正统十四年。 ⑦[墩堡]战争中防御敌人的碉堡。 ⑧[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墙。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 分) ①石栏列.柱头,狮母乳( ) ②顾.抱负.赘,态色相得( )( ) ③鲁公输班神勒.也( ) ④循.河婉婉,望去如堞( ) 2、下列加点词与“何以明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 A、是非君子之.道 B、子将安之. C、我正统九年修之. D、久之.,蛇竟死 3、文中“顾抱负赘,态色相得”一句说明和反映了什么?(2 分) 4、翻译“村头墩堡,循河婉婉,望去如堞。”(2 分) 5、给本段文字分层次,并概括层意。(2 分)
第三层:介绍桥北的环境 浙教版第三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卷三参考答案 本练习制作者: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虎山路初中郭木根 1、D2、C3、D4、C5、C6、A C8、A9、C 14、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风吹草低见牛羊 朝露待日晞 ④万物生光辉 二、(一)1、普鲁士兵普鲁士命令学校只许教德语 3、愤慨懊悔 4、表现了小弗郎士朴素的爱国主义感情被唤起,开始认识到学习祖国语言历史 的重要 5、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了 二)1、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精巧的结构,独特的风格 2、外观 3、一般个别外内 4、举例 列数字 5、不是,文章说明的对象不是深远楼,而是永定楼,深远楼只是其中一个典型 的例子 三)1、表示强调 3、对语法抓得特别紧,经常分析、比较(或要化大力气攻克英语语法这个难关 4、第一个“一样”指:要求“同”寻“异”,摸索规律:第二个“一样”是指 外国人讲话,有一种词序同我们一样。“不一样”是指:另一种则要倒过来:“不 全一样”是指中英文yes(是)与no(不是) 5、介绍“我”学英语的体会。 (四)1、并,靠近象举通“屈”,弯曲 3、 (五)1、①排列②回头看背着③雕刻④顺着,沿着 3、说明雕刻的技术高超,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 4、村头防御敌人的碉堡,沿着河边蜿蜒曲折,一眼望去,好像是城上的女墙。 5、第一层:介绍卢沟桥地理位置及修建年代: 第二层:具体说明卢沟桥的构造:
浙教版第三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卷三参考答案 本练习制作者: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虎山路初中郭木根 一、 1、D 2、 C 3、D 4、C 5、 C 6、 A 7、 C 8、A 9、C 10、 D 11、 B 12、 D 13、B 14、①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风吹草低见牛羊 ③朝露待日晞 ④万物生光辉 二、(一) 1、 普鲁士兵 普鲁士命令学校只许教德语。 2、 C 3、 愤慨 懊悔 4、表现了小弗郎士朴素的爱国主义感情被唤起,开始认识到学习祖国语言历史 的重要 5、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了。 (二) 1、 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精巧的结构,独特的风格 。 2、 外观 、 结构 、 规模 3、 一般 个别 外 内 4、 举例子 、 列数字 5、 不是,文章说明的对象不是深远楼,而是永定楼,深远楼只是其中一个典型 的例子 。 (三) 1、表示强调 2、 反问 3、对语法抓得特别紧,经常分析、比较(或要化大力气攻克英语语法这个难关) 4、第一个“一样”指:要求“同”寻“异”,摸索规律;第二个“一样”是指: 外国人讲话,有一种词序同我们一样。“不一样”是指:另一种则要倒过来;“不 全一样”是指中英文 yes(是)与 no(不是) 5、介绍“我”学英语的体会。 (四) 1、并,靠近 象 举 通“屈”,弯曲 2、 D 3、 C 4、D 5、 C (五) 1、 ①排列②回头看 背着 ③雕刻④顺着,沿着 2、 C 3、说明雕刻的技术高超,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 4、村头防御敌人的碉堡,沿着河边蜿蜒曲折,一眼望去,好像是城上的女墙。 5、第一层:介绍卢沟桥地理位置及修建年代; 第二层:具体说明卢沟桥的构造; 第三层:介绍桥北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