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简答题及答案 《外国文学》题库 之简答题及答案 1、简述《俄狄浦斯王》中的命运观 《俄狄浦斯王》展示的是人与命运的冲突。在索福克勒斯看来,俄狄浦斯为躲避杀父娶母的厄运四处奔走,力图自己来掌握自己的命 运,这是值得肯定和歌颂的。然而,他的抗争却归于失败,命运使这样一个优秀人物成了罪人。因此,他对命运的正义性和合理性提出 了怀疑。这种对与命运抗争的英雄的肯定和在客观上对命运合理性的怀疑,正是雅典奴隶主政治由盛及衰时期民主派意识的特点。面对 尖锐的社会矛盾,雅典的自由民一方面相信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又对社会危机感到惶惑与无能为力,表现出强烈的悲愤情绪。 2、1 简析《堂吉诃德》的思想意义: 《堂·吉诃德》是一部反封建的杰作。它以深刻的内容、典型的人物和辛辣的讽刺,抨击嘲笑了腐朽荒唐的骑士制度和流行的骑士小说 生动地表现出骑士的长矛、甲胄已进了历史陈列馆,逆时代车轮而行必将碰得头破血流。事实上,小说问世后,骑士小说在西班牙就销 声匿迹了。 小说为后人提供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西班牙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生活的广阔画面,揭露了封建贵族的骄奢淫逸,官僚衙门的贪污 纳贿,反映了封建统治下人民的苦难生活。小说在典型人物的塑造上为后人提供了很多借鉴。全书中虽然只写了两个主要人物:堂吉问诃 德和桑丘,但以他们的游侠经历为线索,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堂·吉诃德以其脱离实际、盲目蛮干的性格特征而成为这类人物的代名 词,但是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他为实现理想勇往直前的精神,又令人感动,有值得肯定的可贵品质。他和桑丘都不是类型化的人物。 3、简析海明威的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海明威是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资产阶级作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海阴威的思想与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青年时期,他怀着满腔热情 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战争给他的身体、心理、精神和感情留下了严重的创伤,使他感到理想的幻灭。他厌恶战争,却又无力制止战 争,看不见希望,却又不愿放弃希望。这便是他创作“迷惘的一代文学作品的思想基础。《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就表现 出他的“迷惘”。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时期,海明威重新焕发战斗精神奔赴反法西斯斗争第一线。前期的忧郁、迷惘有所克服。他分 清了战争的性质,以勇敢的态度面对死亡 《丧钟为谁而鸣》正是这种转变在文学上的反映。在紧接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仍然保 持着旺盛的战斗意志。但他看不见人民群众的力量,而信奉个人英雄主义,因而对世界前途和人类命运持悲观看法。到50年代,海明威 遭受多种疾病折磨,精神抑郁。他把人生看作一场孤独的、精神的决斗,认为决斗的结果虽然免不了失败,但应该勇敢地面对失败。他 的思想情绪直接反映在他晚年的杰作《老人与海》中。 4、简析《十日谈》作为欧洲州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内容 薄加丘的《十日谈》故事来源不一,有的取材于历史事件,有的取材于民间文学,有的借鉴东方故事,有的是作家的创造。作家以人文 主义思想对这些故事进行再创造,从而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被认为是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其思想内容主要表现 在:第一,歌颂爱情,反对禁欲主义。作者把爱情看作是人的一种重要而自然的高尚情感,人人都有权利享受爱情。他歌颂爱情的力 量,能使愚者变得聪明:他赞美至死不渝的爱,真正的爱情能够冲破一切封建的罗网;他反对门当户对和包办婚姻,认为“只有品德才是 区分人类的标准”。特别是《第四天故事第一》中的男女主人公纪斯卡和骑思梦达的爱情故事更是感人至深,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第 讽刺、揭露和批判了教会与封建君臣的虚伪、狡诈和愚蠢。作者以辛辣的笔调大胆地揭露了教会的腐败和堕落,撕破了教会神圣的 外衣,把它们的种种罪恶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第三,赞美妇女才能,宣传男女平等。作者认为妇女既不是圣母,也不是魔鬼,而是 与男人一样有个性、有能力、有智慧的活人,体现了对妇女人格的尊重。 5、简述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特征: 托尔斯泰的创作有鲜明的特征:第一,主题思想严肃深沉。多用自传体手法表现作者对道德、宗教、社会、人生归宿问题的探索。第 ,对现实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更高的水平上更充分地挖掘了文学的真实性。他从一开始就把真实奉为自己的创作原则 他在创作中摒弃一切偶然的和幻想的因素, 一切都是严格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不加粉饰地、如实地反映出来。第三,对现实主义的另 一重大贡献,是他大大地发展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他始终注意通过心理变化反映人的性格思想的变化。他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 的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用一个特定的术语来表达,这就是心灵的辩证法。第四,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他注意写具有多方 面性格的人物,而不写单一化性格的人物。在他的作品中,没有绝对的好人和绝对的坏人,即使是他最喜爱的主人公,他也不美化他 们,而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写出他们身上的某种缺点,从不把人物性格绝对化。第五,善于运用对比、讽刺、隐喻手法;注意细节描写 与人物肖像的刻画;重视语言的鲜明、准确,尤其是朴素;他笔下的自然风景真实、准确、富有生命力,是影响人物思想感情变化和性 格发展的重要因素。 6、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意识流小说是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它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创作方法为主要特 征。意识流小说家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因人而异,各有侧重,但有些艺术特征是共同的:①“作家退出小说”;②情节淡化:③大量的内心 独白和自由联想;④时空交错和心理时间:⑤象征暗示和对比联想;⑥语言使用上的创新和变异,超出语法常规。 7、简述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 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2)思想上崇尚理性。(3)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 则。 8、简析对左拉创作产生深刻影响的三大因素, 对左拉创作产生深刻影响的因素,一是巴尔扎克的环境决定论和反映整个时代的构思,二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三是泰纳的种族、 环境和时代"的三要素论 9、为什么说《套中人》充分体现了契诃夫短篇小说的特色? 《套中人》充分体现了契诃夫短篇小说的特色。第一,小说结构精巧,采用了故事套故事的结构方式。第二,夸张和讽刺的妙用。第 三,语言简洁生动,富于个性化 10、简述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 ①英国工业革命:②法国大革命;③思想领域的浪漫主义思潮:④18世纪文学传统:⑤对古典主义的反抗 11、简述现代派文学的艺术特征。 现代派文学的艺术特征是:①象征性。现代派作品为探求人物的内心真实,着重表现难以直接描述的复杂多变的内心活动,借助意象 用暗喻、烘托、渲染等手法,把思想还原为知觉,使抽象的思想外化。②荒诞性。现代派作家通过非理性的极度夸张的形式,将现实与 非现实糅合在一起,寓严肃于荒诞。以战后的计算机工业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把社会结构改组成一个庞大精密的机器,人成了由 机器控制的动物。科学对世界和人的统治比过去任何时代都要残酷无情,人再也没有主体性可言。科学对人的压抑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
都产生分裂,而“荒诞本质上是一种分裂”,当代人由于科学的异化而产生对世界和人的荒诞体验。荒诞形象具有一种特殊的概括力。③ 意识流。现代派作家热衷于挖掘人的潜意识,大量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的手法,表现人物意识“自然流动状态,力求开掘人物心理 的复杂性,扩大心理描写的范围,意识流技巧的目的是要深入人的精神活动,表现那种纷乱飘忽的思绪和感触,这种思绪和感触还没有 经过严密的整理和组织,常常显得松散零乱,缺乏条理,不合逻辑。④意义的不确定性。由于该时期文学关注的社会准则问题长期陷入 混乱,他们感到世界的意识只是部分的、暂时的、甚至是矛盾的,而且总会有争议,这样的社会已不适宜于明确的定义,因而该时期文 学更侧重于探究那种混乱的多重复合意义。在艺术表现上他们常采用事实与虚构交织的拼凑、自相矛盾、不连续性、模糊性等方法来表 现这个复杂多变、难于捉摸的世界。 12、什么是哥特式小说? 哥特式小说是18世纪末在英国出现的一种凶杀小说。这种小说多以中世纪阴森神秘的城堡为背景,写其中因恋情或因财产而引起的凶杀 复仇,充满神秘、怪诞、恐怖和刺激,代表作是瓦尔蒲的《奥特朗图堡》和拉德克力芙的《渥多尔弗的秘密》。 13、简述莎士比亚的创作分期及其特点: 莎士比亚共创作了37部剧本、两首长诗、154首十四行诗。根据他的作品思想和艺术上的发展情况,一般把他的创作分为3个时期。第一 时期(1590一1600)一般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第二时期(1601一1607)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全盛时期。这时期的创作以悲剧为主,一般称 为悲剧时期;第三时期(1608一1613)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晚期,一般称为传奇剧时期,共写出《暴风雨》等传奇剧4部和《亨利八世》历 史剧1部 14、简析18世纪文学的背景: ①产业革命;②启蒙运动;③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包括洛克重视感觉和经验的唯物主义哲学及社会政治理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瓦特的蒸汽机以及当时的光学理论等;④古希腊文学传统。 15、简述“卡夫卡式"的艺术特色的主要表现: ①荒诞框架下的细节真实;②怪诞;③象征:④浓烈的自传色彩。 16、简述17世纪文学的背景: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法国专制王权的兴隆;③唯物主义和唯理主义思潮的出现;④对人文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反拨 17、简述18世纪文学的特征: (1)古典主义仍占有重要地位,启蒙文学成就最高,两种主要创作方法在该时期都有质的飞跃,直接为19世纪两种主要思潮的出现打下了 基础。继英(16世纪)、法(17世纪)后,德国在1S世纪形成厂自己的民族文学。(2)有鲜明的倾向性,要求文学为现实服务,它与17世纪古 典主义同属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学思潮,但古典主义拥护国王,启蒙主义反对国王,宣传启蒙思想。(3)启蒙文学自觉地把第三等级的资 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正面歌颂,写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普通情感,这在文学的人民性方面前进丁一大步。(4)创造性地运用了多 种形式的文体。如正剧、哲理小说等等 18、简述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特点: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有自己的特点。第一,在理论上主张“破理显实”,即主张作家要排除一切理想,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地按照事物原样子 去描写“真实”。第二 ,在实践上主张遵循绝对客观主义的创作方法。自然主义者要求作家冷静地、客观地、不带任何倾向性地去描写事 物。第三,在方式上要求作家.9我杆悔和自我暴露。 19、简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①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②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③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20、为什么说《罪与罚》是一部艺术成就很高的现实主义小说? 《罪与罚》是一部艺术成就很高的现实主义作品。作品描写细致,人物性格饱满,结构完整,感情真挚深沉,催人泪下。首先,情节结 构完整,充满戏剧性。其次,深刻的儿心理描写。这部作品被誉为“一份犯罪的心理报告”。另外,作品的“复调小说”结构特征也极为明 显。 21、《圣经》中的《旧约》和《新约》为什么叫“约? “约"指上帝与人类订立的盟约。《旧约》记载,上帝与犹太民族订约三次,故犹太教将其称为“约书”。基督教继承了犹太教的“约书” 但认为基督从他流血受死以后在上帝与人之间又一次订下了盟约,并以此形成了新的"约书”。为了区别,遂将前者称为旧约”,后者称 为“新约”。 22、简述《神曲》的主题思想 《神曲》写的是诗人神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但通篇充满了象征的寓意。黑暗的森林象征意大利的社会现实:豹、狼、狮象 征当时阻碍社会前进的邪恶势力;森林迷路象征人类的迷惘:维吉尔象征理性:贝雅特丽齐象征信仰。但丁通过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人 物表现了作品的主题思想:意大利和人类只有在理性的指引下,经过各种苦难的考验,涤除各种罪恶,在道德上得到净化,再经过信仰 的引导,才能走出迷惘,达到至善至美的崇高境界,从而得到永恒的幸福。 23、24、简析《安娜卡列尼娜》在艺术上的突出成就: 人物的心理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和辩证过程。托尔斯泰把安娜内心的爱与恨、信任与猜疑、绝望与期待、自尊与妥协 等种种矛盾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写得惟妙惟肖。第二,肖像描写富有独创性。托尔斯泰在这部小说中的肖像描写不仅展示了人物一般性格 特征,而且还展示了人物性格的发展过程。对安娜肖像的描写,贯穿安娜活动的始终。第三,结构完整统一,拱形衔接天衣无缝,两条 平行的线索互相呼应,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 25、菜辛是德国民族戏剧、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莱辛是德国民族戏剧、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他"完成了德国文学的转变”。其主要贡献有三:一是美学理论。《拉奥子孔》(1766)探讨的是 诗与画的界限。二是戏剧理论。《汉堡剧评》(1767一1769)强调戏剧的社会教育作用和民族特性,要求反映市民阶级的生活、愿望和情 感。三是戏剧贡献。其喜剧代表作是《明挪·封·巴尔赫姆》(1767)、市民悲剧代表作是《萨拉·萨姆逊》(1755)和《爱米莉娅迦洛蒂》 (1772). 26、简述狄更斯的创作特色 狄更斯是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创作继承了菲尔丁的现实主义传统,作品既富有揭露性、批判性,又常常塑造虚幻的“正 面人物”,制造大团圆的结局。由此他反对暴力斗争,期望以情感教育调和社会矛盾;竭力塑造善良人物,表现生活理想;善于用儿童 眼光观察世界,赋予平凡事物以奇异色彩。作品带有不少浪漫主义成分,用夸张、对比、象征,渲染某种气氛;幽默与感伤的情调交替 出现,人物描写喜欢用夸张手法,善于抓住人物特点,情节富有戏剧性: 27、简析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创作特点: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继承拉丁美洲古印地安文学、前后期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上,吸收了欧洲现代派创作的经验,将神奇 的现实与魔幻的手法融为一体,反映出拉丁美洲深刻的社会现实的历史变动。他的代表作品《百年孤独》把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高 峰。 28、简析萨特《墙》的艺术特征: 萨特的《墙》,最主要的艺术特征是冷峻真实的心理描写。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把主人公伊比埃塔从被捕到面临死亡到最后“不 死"的整个心理过程细致人微地表现出来。开始是灰心丧气、万念俱灰,后来是充满恐惧,但真的面对死亡时,又充满凛然正气。最
后“我”无意中“出卖”了战友,被判收处死刑时,感到的并不是解脱,而是世界的荒谬。整个过程如噩梦一般,细腻逼真,感染力极强。 29、简述自然主义文学的特征 ①强调写真实,再现自然;②强调客观性;③突出科学性。 30、简述20世纪后半期文学的特征: ①更加彻底地反传统性:②荒诞性;③意义的不确定性。 31、为什么说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 席勒的《阴谋与爱情》之所以被称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是因为①剧本勇敢地把当时德国的黑暗现实搬上了历史舞台: ②作者公开地站在平民一边,维护平民尊严,谴责达官贵人;③剧本除爱情”外,还有一条“阴谋的线索,通过宰相瓦尔特和小人伍尔牧 的线索,为“爱情”悲剧提供了真实可信的背景基础。 32、简谈“美丑对照原则"在《巴黎圣母院》中的运用 从外表看,伽西莫多是个令人恐怖和滑稽的人物。出身不明和外貌奇丑这两重灾难,使他在唾骂、嘲笑中长大。伽西莫多是个富于正义 感、富于感情的人。爱斯梅拉尔达在他受刑口渴难耐之时,送水给他喝这一行动,成为他人性觉醒的契机。从此以后,他变成她忠实的 保护人。他劫持法场,将她救至圣母院避难,悉心照料她。就在女郎被绞死的深夜,他找到她的尸体,并头躺下,直到一同化为灰尘 伽西莫多是作者根据“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的美学原则创造出来的人物形象。 33、简述《一个人的遭遇》在苏联卫国战争题材文学中的地位 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高举人道主义旗帜,不仅暴露法西斯侵略的罪恶,还描写了战净给普通人带来的悲剧,在苏联当代文学中 具有开拓意义。此后,这类作品纷至沓来,它们在艺术上震撼人心,催人泪下。 34、简析约翰•克里斯朵夫形象及其意义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其性格是矛盾而又复杂的,他不满现实进行反抗,又对统治阶级抱有幻想;他同情 接近人民群众,又不相信人民,远离人民:既主张艺术接近生活造福人类,又要艺术超越党派政治;既坚强又无力,既反抗又妥协。所 以他的一生从追求、反抗始,却以失败、妥协而告终,这形象地概括了十月革命前整整一代具有民主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普遍的思 想面貌和精神探索追求的历程。这一形象本身既对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强烈的批判意义,客观上也宣告了一个旧时代的终结和新时代的即 将到来。作为一颗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能够始终坚持追求纯洁、真诚和自由的灵魂,他又具有着久远的艺术魅力。 35、《草叶集》中的“草叶"有什么寓意? 惠特曼把他的诗集取名“草叶”,是有着一定的寓意。它代表着理想和希望;象征着普遍的生命力;象征着发展中的美国和人类。在 惠特曼看来,草叶是最普通最富于生命力的东西,象征着普通人,象征着发展中的美国,象征着民主、自由的理想的希望。 36、《人间喜剧》的中心图画"是什么? “中心图画“是恩格斯对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所描绘的思想内容的精湛概括。它主要指《人间喜剧》描绘了贵族阶级日甚一日 地衰败灭亡的过程,描绘了资产阶级逐渐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的发家史,描绘了在金钱势力统治下,社会道德的堕落、人心的被腐蚀被 扭曲,一切东西,包括人际关系都被金钱化、各种罪恶不断滋生的真实的生活图景。 37. 简析《母亲》中尼洛夫娜形象及其意义。 高尔基小说《母亲》的主人公尼洛夫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一个工人的妻子和母亲的形象。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深受重重压 迫, 胆小怕事,心灵几近麻痹,仅剩的一丝情感就是对于儿子的那点母爱。由于时代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和工人运动的发展)的影 响,母亲也凭借着她要救儿子的那点母爱而跨出了革命的第一步,从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在“五一游行”等革命斗争中,她的革命意识 觉醒了,并经受了考验和锻炼,到车站被捕"时,她已经成了一名勇敢坚定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了。这一形象反映了二十世纪初广 大劳动群众革命意识普遍觉醒的现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改造人的巨大力量,也宣告了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不断深 入人心,变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38.莫泊桑短篇小说艺术的主要特点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内容上多是描写日常生活的人情世态,艺术上观察精细、善于开掘,以小见大,寓深刻于平凡,反映出生活的真 实和社会的本质;构思布局巧妙别致,看似平淡,却引人入胜,充满戏剧性;描写客观冷静,表面上无动于衷,却能让人物与情节自然 地流露出倾向性。 篇福虽短,蕴含极深,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受。 39. 《悲惨世界》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悲惨世界》描写了黑暗社会中下层劳动人民苦难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法律制度和社会道德的残忍与伪 善:作品塑造了一批共和主义英雄形象:同时还宣扬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救世良方”:以宽恕仁爱来感化人心,以兴力福利事业来杜绝社 会罪恶 40.哈代为什么说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 这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同情女主人公的人道主义立场,也是对资产阶级道德的一个大胆挑战。作者赋予了苔丝以劳动妇女的一切美好 品质:坚强、勤劳而富于反抗性;她却遭受了人世间惨痛的苦难与不幸,包括人身的迫害与精神的压追;她的所作所为是罪恶社会逼近 所致,却还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小说通过这样一个无辜女子备受迫害的描绘,对资产阶级社会及其法律、道德提出了强烈的控 诉。 41, 《等待戈多》有什么象征意义? “戈多”象征一种无望的希望,一种没有着落的精神寄托;“等待”,明知不会来,又不得不等,象征人的处境的尴尬与荒谬;等待的戈 戈和狄狄是现代西方人的代表,概括了人们精神幻灭、无所饭依、绝望痛苦的精神状态,其流浪汉的身份象征着现代人的精神家园的失 落;波卓与乐克之间既彼此依赖又互相折磨的主仆关系,象征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关系;而两幕场景的重复,则像征现代人生 活的单调无味、痛苦虚空又毫无意义 42.为什么说斯丹达尔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斯丹达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十九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美学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 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个美学宣言,它反复强调了文艺必须适应时代,表现时代生活,认为“一切伟大的作家都是他们时代的浪漫主 义者,表现他们时代的真实的东西,因此感动他们同时代的人”。他的代表作《红与黑》则充分地实践了他的美学主张,小说不仅真实而 广阔地反映法国王政复辟时代的社会生活中最根本的复辟与反复辟斗争的本质特征,而且还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如于连等一 系列栩栩如生、富有鲜明个性和时代气息的人物形象。小说中出色的心理描写和细致的心理分析是作家塑造典型性格的一个重要手段。 这一切都为后来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深入发展铺平了道路。 43.谈谈俄国十九世纪文学中“小人物"形象描写的传统是如何发展的? “小人物”形象的描写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传统。普希金在《驿站长》中以同情的心情描写了维林这一小 职员的悲惨命运,首开这一传统之先河;果戈理在《狂人日记》和《外套》中发展了这一传统,不但表现了“小人物”在冷酷社会里的 贫困凄苦、孤苦无告,而且反映了他们对不公正社会的不满和反抗: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穷人》、《被欺凌与被侮辱的》等作品中
的描写,又有所突破,不仅充分反映了当时深受双重压迫的平民阶层的苦难,而且把他们的内心世界写得更加丰富,不仅兼有畏惧与反 抗的复杂心理,同时还具有他们自己的人格尊严感:契问夫在他的《小公务员之死》等作品中,则在反映小人物悲苦生活境遇的同时 还揭示了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了卑微的小人物们的畏惧和奴性心理,从而达到了对于黑暗的沙俄专制社会的更为深刻的批判与否 定。 44. 欧美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什么新的变化? 进入二十世纪后,欧美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不仅继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时代变化的影响下也有所新的发展。一方面,批 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些大师们,如肖伯纳、罗曼·罗兰、托马斯·曼和亨利希·曼,以及高尔斯华绥等继续坚持着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 阶级剥削本性的严厉批判,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的变化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一批杰出的作家们,如海明威、巴比塞、雷马克 等,开始揭露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罪恶,控诉战争灾难,表达了强烈的反战情绪:同时,由于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也影响了现实 主义文学的创作,很多作家不仅在内容上开始注重描写人物的心理状况和精神世界,而且在艺术手法上广泛吸收借鉴了现代主义的艺术 方法,如劳伦斯、毛姆、莫里亚克和茨威格等人的作品都是极好的范例。现实主义文学重要的新发展,还集中表现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文学产生,高尔基是其奠基人,苏联文学的发展是其重要成果,其中出现了如肖洛霍夫、阿托尔斯泰、马雅可夫斯基和法捷耶夫等一大 批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和作品;在苏联之外的一些欧美和东欧国家里,也出现了如布莱希特、尼克索等著名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家。 45.《复活》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怎样“复活"的,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托尔斯泰的《复活》描写的是作品中男女主人公聂赫留道夫和玛丝洛娃精神复活的过程。他们俩人都曾经历过堕落为“兽性的人"的 过程,所以作品展现的就是他们如何从“兽性的人"复活而为“精神的人”的过程。他们堕落的原因不同,前者是因为本阶级的生活方式的影 响,后者则是由于黑暗的社会环境逼迫所致。所以聂赫留道夫的复活开始于他的自我忏悔,其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这复活转 变是逐步完成的,通过对于自身罪孽的意识,达到了对于整个贵族社会的揭露与批判;玛丝洛娃的复活根源于她对于黑暗社会的仇恨, 开始于对聂赫留道夫的忏悔的感动,并且也从自身的不幸遭遇中,理解到这是整个贵族阶级对于广大下层人民所犯下的普遍的罪恶。聂 赫留道夫转变后虽然要与本阶级决裂,但并没有投向人民,而是皈依了宗教,这反映了作家的“托尔斯泰主义”的局限性,玛丝洛娃最后 则回到了人民中间,并跟着革命者走了,这表明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巨大力量 46.从《双城记》看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小说《双城记》形象而又完整地体现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小说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革命前夕封建贵族阶级对 于农民的残酷迫害,满怀同情地描写了法国农民的悲惨遭遇,愤怒地谴责了封建贵族的滔天罪恶,这客观上揭示了法国革命爆发的根本 原因,从而表明了革命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作品正面地描写了群众革命的壮观场面,这也说明了革命的正义性,这些都体现了狄更斯人 道主义思想历史的进步性;但是随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作者又开始谴责革命中的暴力行为的残酷性,把革命者描写成嗜血成性的疯狂 的复仇者;并且通过一系列正面人物形象的描写,宣扬了他的救世良方:用仁慈和宽恕来感化有罪的统治阶级、让贵族阶级进行自我赎 罪和道德改善、最后用富有自我牺性精神的“爱”来化解一切阶级对立与冲突。这无疑可以说明作家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47.你是如何评价劳伦斯创作中对于两性关系的描写的: 劳伦斯小说创作的最大特点,就是从两性关系的考察出发,来揭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与人的对立位与冲突,展现现代人悲剧性的生存 状况,并表达其对充满自然精神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在劳伦斯看来,性不仅仅是人的自然本能,同时也是人的最根本最真实的生命力的 源泉和体现,所以人的两性关系也是人的最自然最真实的人际关系和生存状态,通过对于两性关系的考察,有利于从最基本的层面上检 视并反思现代人的人性的扭曲程度和人的社会关系的紧张性。从这一基本认知出发,劳伦斯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向我们生动而深刻地展 示出现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高度紧张与尖锐冲突,展示出现代人生命力的急剧菱缩和人性的严重扭曲;同时他也通 过对于既保持灵与肉的和谐,又要求双方自我意识独立、完整的“双星平衡”式两性关系的描写,来表达他对于未来的社会关系和人的新 生的理想;所以在劳伦斯的笔下,这样的理想化的两性关系的描写,实际上已经进入了诗化的境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面对 严酷的社会现实,这样的两性关系的毕竟显得有些过于理想化抽象化了。 48.《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悲观主义和宿命色彩 《德伯家的苔丝》通过对纯洁善良的苔丝备受磨难而终于毁灭的悲剧,渲染了一种悲观主义的命运观念。 首先,他把苔丝的悲剧上 升到全人类的高度,认为人类无法摆脱那种痛苦神秘、不可解释的命运。其次,哈代的命运观念是建立在异教的背景之上的。他笔下的 那种宿命的力量不是来自于上帝,而是来自一种弥漫宇宙的意志。苔丝的悲惨命运替西方悲剧的命运特征作了一个直接的概括性陈述: 苔丝在命运的淫威下,因纯洁天真而被骗去了处女的贞操,成了一个堕落的女人;又因为善良、诚恳而与近在眼前的新婚幸福失之交 臀,成了一个被遗弃的怨妇:更因为执着于人生的真性情而举起了复仇的利刃,终于成了一个杀人犯,不得不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 切悲剧性遭遇全由于无情命运所精心谋划和设计。安排世事的宇宙主宰通过命运的巨网毫无怜阀地将人伦道德意义上的好人、善良人 笼罩于进退维谷的苦难陷阱,这种类以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充分揭示了人对命运的无能为力。那种残暴而神秘的力量主幸着人们的命 运,巧妙地编织着罗网,恶意地捉弄着人们。“正像顽童捉到飞虫一样,为了戏弄而把我们杀死。 49 分析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精神上的"复活” 托尔斯泰的《复活》描写的是作品中男女主人公聂赫留道夫和玛丝洛娃精神复活的过程。他们俩人都曾经历过堕落为“兽性的人的过 程,所以作品展现的就是他们如何从“兽性的人”复活而为“精神的人"的过程。他们堕落的原因不同,前者是因为本阶级的生活方式的影 响,后者则是由于黑暗的社会环境逼迫所致。所以聂赫留道夫的复活开始于他的自我杆悔,其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这复活转 变是逐步完成的,通过对于自身罪孽的意识,达到了对于整个贵族社会的揭露与批判;玛丝洛娃的复活根源于她对于黑暗社会的仇恨, 开始于对聂赫留道夫的忏悔的感动,并且也从自身的不幸遭遇中,理解到这是整个贵族阶级对于广大下层人民所犯下的普遍的罪恶。聂 赫留道夫转变后虽然要与本阶级决裂,但并没有投向人民,而是皈依了宗教,这反映了作家的“托尔斯泰主义"的局限性,玛丝洛娃最后 则回到了人民中间,并跟着革命者走了,这表明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巨大力量。 50.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双重人格形象 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双重人格形象主要指作品《双重人格》里的高略德金,这部作品写的是生活在十九世纪彼得堡的一个小公务员,社会 地位低下,生活毫无保障 。却一心想跻身上流社会而不得的故事。陀斯妥耶夫斯基通过主人公高略德金形象第一次提出了双重人格的主 题一 一个贯穿全部创作的主题 作品突出表现了人格分裂的主人公高略德金的三种强烈的心理感受:一、恐惧心理。高略德金地位卑微,生性懦弱,在加上痛苦的失业 经历,使他惟恐回到自己的过去,隐优笼罩着他,压倒了他正常思维。 、孤独心理。高略德金的精神世界虽然贫乏,但他也渴望理解 和友爱,甚至幻想与幻觉中出现的同貌人结成至交,然而不管是在现实世界还是幻觉世界,他的愿望都成了泡影。三、矛盾心理。高略 德金生性脆弱,出事犹豫。再上司面前惶恐不安,想要改变自己“抹布般"的处境实在无望。而幻觉中的同貌人小高略德金果断油滑,在 官场上八面玲珑,成为上司的宠儿。同貌人是一个极端个人主义者,他可以不顾一切道德准则为所欲为。同貌人的形象把高略德金性格 的另一面-对"幸运者"垂涎三尺,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极为羡慕-纤毫毕现的表现出来,他是高略德金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幻想的形象化。 两种尖锐对立的心理状态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必然导致激烈的矛盾冲突,但这种矛盾又是不可克服的。因此他决不能变成小高略德金那样 的人,他的幻想终于破灭,他找不到处路,病态的灵魂搏斗的结局只能是彻底的绝望 51.简爱的女权主义意识 (1)貌不出众的简爱凭人格气质赢得爱情、维护自我薄严,实现个人价值,面对英格拉姆小姐(财产、地位、美貌)的挑战,简反倒 持居高临下、悲天悯人的态度。 (2)与罗切斯特交往不卑不亢,不肯屈就
(3)在罗切斯特宣布要“结婚时,简终于爆发,发出了平等的呼声。 (4)两万镑遗产的特殊意义:女人救男人 简·爱追求女性的平等、其中蕴含的女权主义意识,具有超越时代的审美价值。 52.果戈里小说的艺术特色 果戈里继承和发展了普希金创作的优秀传统,并开拓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新领域。其小说创作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生活真实的典型性。果戈里的全部创作,从早期的《狄康卡近乡夜话》到晚期的《死灵魂》,都给人一种题材真实、结构严谨、描 写自然、形象逼真之感 2)讽刺手法的普遍运用,果戈里的讽刺不是单纯的讽刺,而是讽刺中有幽默,由幽默发展到讽刺,即所谓的含泪的讽刺。 3)语言的个性化,果戈里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重要语言来描写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形像,使他们的性格干差万别,独具一格。 53.为什么说桑提亚哥是“硬汉子”形象的集大成者? 桑提亚哥是一个“硬汉子"性格的化身,是作家自30年代以来塑造的一系列硬汉子"性格的深化与发展。在他身上,具有超越的人格力 量,是一个精神上的强者。 (1)桑提亚哥体现出一般“硬汉子"形象共有的勇敢、顽强、永不屈服、敢于向命运抗争,向失败和死亡进行挑战的精神,他在与大自 然,与社会作斗争过程中,虽然一次次失败,但他的不甘失败精神却是永远也打不垮的。应该说,这种不甘失败的精神是人走向胜利的 精神,是人类不甘失败精神的颂曲 (2)桑提亚哥已经不是单纯的硬汉子了,他的背后是人类永恒存在的价值:自信、自强和自尊。他的行为也不是个人的英雄主义,而 是象征了永恒的人类精神存在。在他这个硬汉子形象具有浓厚的哲理性意义和象征意义 (3)桑提亚哥是汉性格的发展与升华。舍去了具体的社会性,超时空主体情境赋予超迈的人格力量。与自然界形成了鲜明的象征意 义。 (4)桑提亚哥为“硬汉注入了独有的乐观因素。永不言败,对未来胜利的向往,是对人的精神力量的进一步肯定 所以说桑提亚哥是“硬汉子“形象的集大成者。 54,安娜与娜拉都是追求个性解放的妇女典型,分析比较她们的异同。 《安娜。卡列尼娜》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作品,当时的俄国是个封建农奴专制的社会;《玩偶之家》是19世纪挪 威作家易卜生创作的社会问题剧,当时的社会已受到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 相同处:(1)都是反抗社会的典型,但都局限于个人解放。(2)都要求妇女人格的独立,追求个性解放。安娜:公开非婚烟的爱情, 反对虚伪。娜拉:独立借款、还款,独立承认冒名签字的责任,不愿作丈夫的玩偶。 不同处:()反抗社会所达到的高度不一样。安娜:局限于道德、婚烟,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后,付出了代价(如遭社会的谴责:失去 了孩子。)但体验了爱情的欢乐。安娜对社会的总结是“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娜拉: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法 律、道德、宗教全面的批判。(如娜拉说:“对于法律我要想想是不是正确,难道法律不允许女儿爱父亲,妻子救丈夫。) (2)两人所接受的思潮不同。安娜:接受的是爱情至上的思潮。所以渥伦斯基对她冷淡后,她表现出悲观绝望的情绪。娜拉:接受的 是个人解放思想的影响。所以她要离开“玩偶之家”,娜拉的的出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3)结局不同。 安娜:最后死亡,原因是封建社会不能容忍安娜公开与丈夫决裂和不“体面"的行为。另一原因是因为安娜自身性格的矛盾,和渥伦斯基 的相遇后她有一种负罪感,时时处于孤独、无助的境地,因此只能以死来结束生命。娜拉:出走,她不会走向死亡,在个性解放的呼吁 越来越强烈的社会里,娜拉的结局受到更多人的同情。 第二部分 1、什么是“荷马问题”? 答:“荷马问题的核心是诗史的作者和形成问题。数千年来一般都以为“荷马史诗”是“荷马”所写,但是自古希腊时期就有人对其作者 进行怀疑。到现在基本否定作者是荷马"的说法,认为这不书并不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多人完成的。 2、什么是文艺复兴? 答:15、16世纪、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重新被欧洲人重视,出现了一个研究古代文化、复兴古代文化的热潮。在这种“复古运动中, 欧洲的文化科学发展到一个繁荣的时期,这就是欧洲历史上有名的“文艺复兴”。 3、什么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特点是什么? 答: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世界观被称为人文主义。 ①人文主义思想与教会的神权统治针锋相对的。教会以神为最高权威,把封建统治加以神化。人文主义则推崇“人”,主张以人为 本,反对神的绝对权威。 ②人文主义用人性来反对神权,肯定人的价值和人的力量,反对教会的神权论,用个性解放、个人幸福来反对禁欲主义,强调幸福 在现世的人间而不在来世 ③用理性来反对教会的蒙昧主义。 ④从政治上讲,人文主义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害割据,因为强大的王权有利于抑制封建势力,保护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对外掠夺活 动。 4、简述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答:①古典主义文学在政治上拥护王权,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②古典主义文学的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它的唯理主义。 ③古典主义文学的第三个特点是它在艺术创作上提倡师法古人,模仿古典,遵循一定的规则。 5、什么是“三一律"? 答:戏剧创作中的“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即时间、地点、动作的三个统一于一个剧本的情节只能限制同一事 件,事件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包含的时间只能在二十四小时之内。 6、简述《伪君子》的答丢夫形象。 答:莫里哀在《伪君子》中揭露答丢夫这个骗子的罪恶用心和严重危害。答丢夫是一个利用宗教手段进行罪恶活动的骗子,他内心 卑劣、心狠手辣,却能言善辩,巧于应付。他利用伪善手段混入奥尔恭的家,目的是骗取恩人的妻女,霸占他人的财产,将自己的卑鄙 行为打扮得冠冕堂皇。他能面临绝境而脱身,进而嫁祸于人,等到一切败露不能再骗人时,他欲置恩人于死地。 7、简述《伪君子》的艺术特点。 答:①在艺术上是按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写成的。全剧五幕,情节集中单纯,发生在奥尔恭家中,利用室内环境构成了关键性的情 节。 ②《伪君子》也是一出典型的性格喜剧。全剧的艺术构思都是为了塑造一个伪善的性格
③全剧的结构严整紧凑,层次分明:第一、二幕,答丢夫不出场,通过其他人物的活动侧面介绍答丢夫的性格,为他的上场作好准 备。第三、四幕正面揭发答丢夫伪善的罪恶用心。第五幕进一步揭示他的凶恶目的和危害性】 ④戏剧冲突本身也带有许多悲剧性的因素。答丢夫的伪善造成的后果是悲剧性的。这些悲剧因素足以显示伪善者的掠夺本性,增强 了作品的战斗力。 8、简析18世纪启蒙文学的特点。 答:①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教诲性。 ②启蒙文学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 9、什么是感伤主义? 答:感伤主义首先出现于18世纪后半期的英国,名称从斯泰恩的小说《感伤的旅行》而来。感伤主义作家把现实矛盾看成是理性社 会的罪恶,因而对理性采取否定态度。他们在作品中批评贵族与大资产阶级的罪恶,同情下层人民的处境。在艺术上,重视感情的力 量,力图起读者对主人公的同情,达到作者的创作意图。感伤主义作家注意描写平民形象,而且创造了日记体、游记体等新小说形 式,给欧洲文学带来了新因素 10、什么是狂飙突进运动 答:德国启蒙运动的反封建精神在7世纪中后期发生的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运动·“狂飙突进”运动中,发展到更加强烈的程度。克林 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突出地代表了这一文学思潮的精神,因而人们用它来命名这一运动。狂飙突进运动是德国文学史上一次反封建 斗争的高潮, 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但是它的反抗带有自发的性质。狂飙突进运动的理论家和精神领袖是赫尔德尔。狂飙突进运动时期 出现的许多作家中,青年时代的歌德和席勒是最主要的代表。歌德的《铁手骑士葛兹》和《少年维特的烦恼》,席勒的《强盗》和《阴 谋与爱情》就是这一运动中出现的最出色的作品。 11、简述浮士德形象的基本特征。 答:①浮士德形象的基本特征是他那永不满足、不断追求的性格。浮士德一生不断地犯错误,但他从未沉沦,在纠正错误中不断前 进,继续探索。这种精神体现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进取精神。 ②浮士德性格的另一个特征是它的内在的矛盾性。他除了不断追求崇高理想的一面之外,还有贪图尘世享受的一面。前一方面促使 他前进,后一方面使他在魔鬼的诱惑下犯错误。他的这种矛盾性也是当时资产阶级本身存在的两面性的反映。口简述华兹华斯提出的 浪漫主义文学主张。 答:华兹华斯是“湖畔诗人"中声望最高的一人。他的杰作之一是他与柯勒律治合写的《抒情歌谣集》。华兹华斯在1800年出版的第 二版中为诗集写了一篇序言。序言提出浪漫主义诗歌的理论和方法。他认为要扩大诗歌题材的范围,不仅写历史事件,也要写普通生活 里的事件和情境,并且强调对内心世界的发掘。他很重视继承民间诗歌的艺术传统,提倡采用人民日常生活的语言来写诗,主张诗歌语 言散文化,反对矫揉造作的“诗的词藻”。同时还强调诗人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华兹华斯的主张是和古典主义创作原则对立的。这篇 《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纲领。 口什么是拜伦式英雄"? 答:拜伦《东方叙事诗》主人公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对封建暴君统治进行不屈的反抗,但是 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特征。他们反抗社会是出于个人的原因,追求个人的自由,没有明确的斗争目的,最后只能以悲剧而告终,拜伦通 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决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忧郁、孤独和仿徨的苦闷,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 也就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12、简述19世纪西欧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 答:在文学方面,现实主义文学继承了古希腊以来文学的优良传统。 ①要求作家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这和浪漫主义作家通过主观折射来反映社会不同。现实主义作家往往从社会的日常生活中 取材,如家庭生活、政治斗争等 ②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高尔基认为“这个流派的特征是它那锋利的唯理主义和批判精神”,称它为批判的现实主义。 ③人道主义思想。人道主义是西欧文学在思想上的重要特征。它宣传抽象的人类爱和改良主义。 ④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恩格斯在总结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基础上,提出“除细节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 格"的标准。 13、简述《红与黑》的艺术风格 答:《红与黑》是第一部真实地反映法国当代社会风貌的现实主义杰作。它具有现实主义文学共有的艺术特征。 ①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②司汤达认为写人物不仅要描写他的肖像和行动,更重要的是要描写心理。他的小说善于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来细致地 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并通过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来刻画他们的性格。这是司汤达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之一。 ③具有完整严密的结构,它以于连的生活史为主线,随于连向上爬的过程自然地分成三个部分 14、简述《人间喜剧》的宏伟构思。 答:巴尔扎克立志用小说进行社会研究,完成一部19世纪法国的作品。他采取两种功法把作品连成整体。一种办法是分类整理。他 把作品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大类。“风俗研究是主体,其中又分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 政治生活场景、军队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等六个方面。第二个办法是人物再现法。即同一个人物出现在几部作品中,每一部作品只 反映这人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许多有关作品联系起来才完成这个人物性格的发展,构成完整的形象。《人间喜剧》里总共写了二 千四百多个人物,其中一些重要的人物出现过二三十次。 15、简述《人间喜剧》的社会历史内容 答:《人间喜剧》的社会历史内容可分为五方面。 ①写封建贵族的衰亡史。这类作品有: 《苏城舞会》 《古物陈列室》、《高老头》、《弃妇》、《幻灭》、《农民》等。 ②写资产阶级的发家史。这类作品有:《高利贷者》、 《欧也妮葛朗台》、《纽沁根银行》、《赛查·皮罗多盛衰记》、《幻灭》 ③揭露金钱的罪恶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这类作品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夏倍上 校》、《幻灭》等。 ④对共和主义者的赞美。这类作品有:《卡金央王妃的秘密》、《幻灭》中的克雷斯吉安、《农民》中的米雪龙老爹。 ⑤对理想社会的深索。这类作品有:《乡下医生》、《乡村教士》。 16、简述《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特征。 答:①把小说创作提高到社会研究和历史哲学的高度。 ②运用典型化的原则,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③从经济角度去反映社会变革和阶级关系。 17、简述自然主义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区别。 答:自然主义反对浪漫主义的幻想和夸张,和现实主义一样,强调客观地反映现实,但自然主义的描摹自然的主张实际上是随便观 察到的庸俗的自然、多属偶然现象。自然主义反对现实主义通过典型概括的手法反映现实,要求文学成为单纯记录各种平凡琐细事物的
照相机。 18、简述象征主义的观点。 答:①象征主义这厌弃庸俗丑恶的现实世界,反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者如实地描写客观事实。为了展现超现实的隐匿在物质世界 背后的另一世界”,常常运用大量的按时和象征来隐喻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意图。②象征主义者不满资产阶级的社会现状,对它感到厌 恶。他们认为自己是社会的反叛者,是资产阶级社会基础的破坏者和艺术上的革新者。 19、简述象征主义诗歌的艺术手法。 答:象征主义诗人厌恶现实世界,拒绝如实对它进行描写,他们追求“理想世界”,但又认为理想世界"是神秘的、超现实的,只能以 象征加以暗示,作家只沉醉于挖掘自己的“主观世界"。 20、什么是唯美主义? 答:9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以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主义。唯美主义认为,不是生活高于艺术,而是艺术高于生活。只有艺术美才 具有永恒的价值。反对作家应有任何功利主义的目的,认为艺术家应该完全自由,并且不受道德标准的约束。 21、简述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所批判的内容。 答:《复活》的情节本身就带有批判意义,列夫托尔斯通过《复活》暴露了沙皇俄国国家机器的反人民本质,暴露了俄国官办教会 的欺骗性,否定了俄国的反动统治。 ①对俄国黑暗现实的批判。一方面是写地主、资产阶级的寄生、腐朽、罪恶。另一方面是写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劳动人民 ②对俄国黑暗现实的批判。从法庭活动开始。根据法官的面目可以得知这是一个颠倒是非的法庭。 ③对官办教会的深刻披露。小说描绘了监狱里举行的宗教仪式是替沙皇反动政府的罪恶勾当作辩护的。 ④《复活》中描绘的是一个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完全颠倒的俄国,讽刺了颠倒社会的法律和法庭。 22、简析《复活》的艺术特色 答:①在艺术上突出特点是对俄国黑暗现实批判的深度和广度。 ②单线索的情节,以聂赫留朵夫为玛斯洛娃申诉四处奔走为主要情节线索,将全书的人物事件串成一体: ③鲜明的讽刺色彩。对神职人员、俄国宗教服务的反动本质的揭露都充满讽刺味道。 ④对比手法的运用。把人物的内心活动和行为对北比,把一个人物精神变化的前后情形加以对比,突出人物性格及作品的主题思想 ⑤善于运用心理描写。主要运用心里独白刻画人物,除此以外,还通过其它一些方法表现人物心理。 23、简析《静静的顿河》中葛利高里的形象 答:葛利高里是哥萨克劳动者中出类拔萃的一员,他在动荡的年代中寻找“真理”,即使陷入反革命泥坑,当了叛军骨干,也没有丧 失劳动人民的某些特征民族。他体现了十月革命前后哥萨克中农阶级的某些本质特征,是一个摇摆不定的人物,动摇于革命与反革命之 间,经常处于斗争的焦点。 24、简述现代派文学的特点。 答:①着重表现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这四种关系的全面颠倒、异化和扭曲。 ②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现代派文学把人与社会完全对立起来。 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现代派文学表现出对自然全盘否定的态度: ④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现代派文学揭示出一幅异化的途径,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缺陷造成了人与人关系的冷漠、疏远。 ⑤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现代派文学极力表现人对自我的探索和思考 ⑤在表现上述四种关系的畸变和扭曲时,现代文学具有自身独特的表现形式:注意表现瞬间、复杂多变的内心情绪结合印象,大量 使用象征和隐喻,打破时空正常顾序的跳荡式的自由联想,采用怪诞、荒唐、梦幻、反理性和反逻辑的手法。 25、 简述《旧约·创世纪》的思想倾向。 答:它的基本主题是颂扬上帝创造世界、创造人类的功德,表现出上帝是人类命运的主宰者。重要意义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 代巴勒斯坦居民对天地万物、人类起源的朴素想象和理解,特别是反映了人类敢于违抗神命的创造精神。 26、简述希伯来文学的意义及影响。 答:①是希伯来民族发展和以色列、犹太王国兴衰历史的艺术记录,提供了大量具体的生活画面,为认识希伯来民族的社会历史和 文学成就,有着重大的意义。 ②希伯来文学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十分明显。语言通俗生动,好用形容语,使要表现的内容具有感情色彩。善于将神话传说和现实 生活相结合,形成了早期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倾向。诗歌方面吸收了埃及文学的某些成分,并将其本民族化,并有所创新和发展。 ③《日约》被翻泽成希腊文并成为《圣经》的组成部分以后,和《新约》一起,对欧洲酬社会生活和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圣 经》中的人物、情节、典故丰富了欧洲社会生活的内容,成为欧洲人民以及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 27、什么是物语? 答:物语在日文中有语说事物“”之意,类似我国的小说和传奇。物语文学有个性发展的过程。它开始有两种形式:传奇物语和歌物 语。传奇物语是富于深化色彩的故事,代表作为《竹取物语》。歌物语以和歌为中心突现主题的故事,代表作为《伊势物语》。以后在 传奇物语、歌物语的基础上产生了近似长篇小说的故事性作品。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紫氏部《源氏物语》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 28、简析川端康成的创作特点。 答:①继承和发扬了日本文学的美学传统,创作上注重超越现实的艺术上的感受, ②通过人物,景物的描写,表达一种淡淡的哀愁,即传统美学的物哀。 ③描写细腻,在写人,写景,人物的外貌,心理描写方面非常细腻,感人。 ④小说中往往产生一种日本禅宗影响下的意境,一种空灵的感觉。 论述题 29、试论哈姆莱特的矛盾性 答:悲剧主人公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形象 ①他在剧中的身份是一个王子,是封建统治集团中的人物,但同时同时又是一个人主义者形象。他离开宫廷,在德国威登堡大学上 学,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熏陶。哈姆雷特具有有崇高的理想,对于世界和人生都有一套与传统教会观念不同的新的看法:“认为人是宇宙 的精华,体现了人文主义对人的理想。 ②忧有郁的哈姆雷特形象给我们第一个突出的印象。但忧郁不是哈姆雷特的天性,而是理想与现实矛盾,理想破灭所引起的一种精神 状态。哈姆雷特的思考是深刻而有力的,但是父亲交给他的责任是复仇,现实要求他的是行动。在这个问题上哈姆雷特却时时迟疑,一 再拖延,极度忧郁。正是由此,造成了他行动上大延宕。 ③总之,哈姆雷特尽管是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但他没有坚强的精力使他成为英雄,却在一个重担下毁灭了
30、以《哈姆莱特》为例,分析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艺术特征。 答:莎士比亚的剧作是欧洲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①他的创作基本上是遵循现实主义原则的,由于时代和艺术发展本身的条件所决定,他的现实主义又带有自己的独特性。他的剧作 的题材绝大部分取之于现成的材料或现成的剧本,并不是取之于现实。他在旧故事的框架中填补了现实生活的血肉,注入了时代精神的 灵魂。他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浪漫主义的因素仍然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哈姆莱特》第三幕第二场中哈姆莱特关 于演剧问题的一番谈话,可以代表莎士比亚本人的艺术见解 ②莎士比亚戏剧能通过丰富、 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戏剧情节的生动丰富,还与剧中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有关,同时,这种 生动性并不是外加的人为的,而是由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所决定的。《哈姆莱特》的剧本本来是一个宫廷复仇的故事,但莎士比亚的剧 本中所写的生活内容却远远突破了宫墙的限制。 ③莎士比亚戏剧情节的生动丰富,还与剧中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有关,同时,这种生动性并不是外加的人为的,而是由剧中人物的 性格冲突所决定的。 《哈姆莱特》情节曲折动人,冲突双方在斗争中的地位不断变化,形成波阑起伏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其间的起伏变 化就是由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的性格冲突来决定的。 ④打破了古代戏剧的框框,在一个剧本中把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结合在一起,这也加强了情节的生动性。他对欧洲州戏剧发展的重大 贡献在于他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成就。《哈姆菜特》第一幕以哈姆莱特与鬼魂相会的阴森恐怖的场面结束。第二幕以波洛涅斯派人打探 儿子品行的戏剧开场。 ⑤莎士比亚对欧洲戏剧的重大贡献,在于他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成就。 ·人物性格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哈姆莱特具有崇高的理想,斗争的决心,但他理想脱离实际,行动脱离群众,致使他无力承担自 己的责任,最终在强大的恶势力前倒下。 ·人物性格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人物处在内外两重的矛盾冲突之中,一方面是主人公与客观环境的冲突,另一方面是主人公的内心 冲突。哈姆菜特性格的发展史正是这一特征的很好实例。 ·莎士比亚善于在人物对比中突出主人公的性格。对北比之中,显示出哈姆莱特的远大志向和坚定意志 •内心独白直接揭示人物内心,也可以用来交代一些情节,推动剧情发展。哈姆菜特的独白有六次之多,这些独白安排在人物思想 转变的重要时刻,从而可以看出哈姆莱特的内心活动,了解他的思想性格发展的脉络 ⑥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丰富多彩,总词汇量达到两万以上。他的语言又是高度形象化的语言,特别善于运用比喻和隐喻。他的剧本 主要用诗体写成,同时又是诗与散文的巧妙结合。哈姆菜特丰富的语言处处都符合一个有抱负有理想的王子身份。 31、试论19世纪西欧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 答:浪漫主义作家在思想上和政治立场上并不相同,风格各异,但是在艺术上具有共同的特征 ①浪漫主义文学着重表现作家的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这种主观性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本质特征。古典主义强调理性和法 则,对作家的想像和感情是一种束缚,而浪漫主义强调作家创作的绝对自由,并把情感和想像提到重要地位,从作家的主观出发来认识 现实、反映现实 ②浪漫主义文学将大自然和资本主义文明对立,着力于歌颂大自然。浪漫主义作家受卢梭“返回自然”思想和泛神论的影响,厌恶城 市文明,把大自然看作是一种神秘力量,或者看成是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用自然的美来对照社会的丑。③浪漫主义作家重视民间文 学。民间文学不受古典主义的束缚,想像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通俗,浪漫主义作家喜用民间文学的题材、手法和语言。民 间文学是各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的精华,对民间文学的重视反映出作家的民族意识和民主思想的增强,适应了当时社会活动的需要。 ④浪漫主义作家喜欢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浪漫主义作家喜欢写中世纪和异国的题材,曲折离奇的情节,塑 造非凡的传奇性的人物形象,描绘,描绘奇幻神秘的景象和绚丽多姿、激动人心的场面,用以对抗平庸丑恶的现实 ⑤浪漫主义是反对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作家主张创作自由,对古典主义的按“规范"进行创作、束缚创作自由的做法坚决反对,并 在理论上同古典主义展开斗争。 ⑥浪漫主义作为一个有纲领、有理论、有大量创作实践的文学思潮,首先于18世纪未在德、英、法等国兴起,很快便传播到欧洲其 它国家,形成全欧性的文学思潮,在许多国家发展成声势浩大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32、 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如何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 答:19世纪现实主义的创作中,有一个基本特征是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恩格斯在总结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基础上,提 出“除细节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标准 现实主义作家在唯物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影响下,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他们自觉地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在创作中把人物性 格和时代,社会环境结合起来描写,时代和环境造就人物性格,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又反映社会和时代的风貌,对环境的描写,注意 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场景,巴尔扎克谈他的创作时说过:“不仅是人物,就是生活上的主要事件,也用典型表达出来,有在种种式 式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处境,有典型的阶段,而这就是我刻意追求的一种准确。 在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众多的典型形象中,最突出的是个人反抗社会,个人奋斗的典型。高尔基认为:“十九世纪全部文学差不多 都建筑在这个典型上面“由于当时各个阶级对大资产阶级的统治极为不满,形成个人反抗社会的普遍现象,现实主义作家真实地反映了这 种社会现象,于是个人反抗、个人奋斗的典型就成为这时期文学的主要形象。如司汤达《红与黑》中的于连,巴尔扎克《高老头》中的 拉斯蒂涅,等等,都属于这种典型,作者通过描写他们的个人反抗,个人奋斗来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是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贡献,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3、试论《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 答:《红与黑》写查理十世统治时期,平民青年于连个人奋斗的故事,于连是法国外省一个木匠的小)儿子,从小就崇拜拿破仑,不 满自己低微的社会地位,一心想飞黄腾达,而最终出人头地的希望没能实现却走上了断头台的悲剧人生。 从整部作品来看,于连的反抗虽然受自由思想的影响,但他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他反对等级压制,谋求个人出略,有时也不免 有正义感,但他从不是革命者,他没有明确的革命目标,不要求推翻封建王朝, 所以玛特儿说:“他不是一只狼,只不过是狼的影子罢 了"他憎恶贵族和教士的虚伪和卑鄙,但是双羡慕他们的地位和优厚的待遇。他要飞黄腾达,但生不逢时,不得不屈从封建势力,这样形 成他又反抗又妥协,又热情又虚伪的矛盾性格,而他的反抗和妥协都出于个人动机。当他受压时他的反抗性就占上风,当他认为对自己 向上爬有利,或统治阶级肯怡举他时,他就妥协投降了。于连的形象反映了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的反抗和妥协的动摇态度。具有很高的 典型意义。正如司汤达指出的,当时法国有二十万个于连”,司汤达通过于连的悲剧命运揭露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社会风尚对青年一代 的腐蚀和摧残,表现也反封建的主题! 34、试论司汤达小说心理描写的特点。 答:司汤达认为写人物不仅要描写他的肖像和行动,更重要的是要描写心理。他的小说善于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来细致 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并通过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来刻画他们的性格。这是司汤达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之一。这特点在《红与黑》中 表现得很突出,对刻画于连矛盾而复杂的性格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小说写于连反对当家庭教师,他对父亲说:“我不愿当奴仆“人我和 奴仆同桌吃饭,我宁可死掉”他想逃去当兵,但又一想,如果跑了做神父的好职位也就没有了,于是忍辱答应了。这段心理描写表现了他 反抗和妥协的矛盾性格和向上巴的决心。再如,描写于连对玛特儿的爱情关系,他的心理活动是很复杂的,既有平民的自尊心和虚荣 心,也有爱情的欢乐和失恋的痛苦,小说写他赴约之前,先是高兴,然后是疑虑重重,最后想到要维护自己的荣誉,在这过程中,有感 情的激动,也有冷静的思考的安排, 心理描写非常细致,表现出于连经过神学院的磨砺,已不是鲁莽的青年了,他的性格发展了,司汤
达以他精湛的心理描写艺术,使人物形象丰满,具有真实感,这对后来作家的文学创作产生很大影响。 35、试论《高老头》的艺术成就: 答:①小说具有精细而富于特征的环境描写。注重物质环境和人物的关系,反映时代风貌,与人物性格的发展紧密联系。围绕拉斯 蒂涅来往于伏盖公寓和鲍赛昂夫人院子这两个环境,形成强烈对比,反映出人与金钱之间的关系。拉斯蒂涅在两个引路人的唆使之下, 完成了他野心家的性格发展 ②塑造了典型化的人物形象。用个人的个性来体现典型性,用夸张的手法来突出代表人物的性格特征。从纵横两方面来塑造任务形 象。纵的方面,写人的性格的形成过程,横的方面,写不同人物性格在不同场合、不同社会关系中多方面的表现,使人物形象丰满、有 立体感。同时通过肖像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和心理去刻画人物,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的特征。 ③具有严谨而富有戏剧性的结构。小说两条主要情节线索:拉斯蒂涅从贵族子弟堕落为野心家、高老头被儿女抛弃,两条次要情节 线索:伏脱冷和鲍赛昂夫人的被捕,主次分明、写法不一。拉斯蒂涅的性格形成历史是主线,贯穿全书,其他人物都组织到这条线索 中,对拉斯蒂涅野心家性格的形成过程起着不同的作用。小说同时利用戏剧结构的手法组织矛盾冲突,惊心动魄,富有戏剧性效果。 36、试论《玩偶之家》的艺术特色。 答:①提出了迫切的重大社会问题,严格地遵守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易卜生坚决拒绝使用当时舞台上流行的制造戏剧冲突的方 法,从生活本身出发,把普通的日常生活搬上舞台,人物是观众所熟悉的,矛盾也是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迫切问题,给人以强烈的真 实感。 ②使用“追潮法”,戏剧矛盾集中突出。将复杂的矛盾集中为精炼的情节,把剧情的开场安排在矛盾发展的高潮时刻。 ③把“讨论”带进了戏剧。剧情的发展过程,就是讨论展开的过程。剧中的夫妻关系对不对?妻子要求人格独立对不对?海尔茂维护 公认的传统道德和法律对不对?诸多问题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促进人们的思考,增加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④女主公挪拉出色的心理描写。这种描写决不是单靠人物的独白或旁白取得,而是利用细节和主人公的动作,如信箱和跳舞在表现 娜拉内心活动上所起的巨大作用。娜拉从幸福平静转为忧虑、烦乱、从幻想到幻灭,最后完成觉醒的转变,就是一个心理变化的过程, 增加了这一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 37、试论《叶甫盖尼·奥涅金》奥涅金形象 答:奥涅金是书时的中心人物,他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俄国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多 余人"是介于十二月党人和庸俗的社会青年之间的一批人,他们有良好的教养、聪明的头脑,想有所作为却又脱离人民,找不到出路,没 有必要的毅力和能力,结果一事无成。奥涅金对上流社会不满,却离不开上流社会:想干点有意义的事情,却又脱离实际、脱离人民 他的性格是19世纪20年代贵族阶级的生活方式和教育的产物。奥涅金的爱情悲剧是他人生悲剧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多余人“的性格是由 那个时代造成的。 38、试论《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艺术特色 答:①划时代的独创性。《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典范性的长篇小说。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英 基作品之一。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占有统治地位的时代,普希金着力描绘现实生活,具有极大的独创性。 ②重大严肃的主题。以奥涅金的形象,生动准确地概括了19世纪20年代我国贵族青年脱离人民的基本特征。这个特征既是时代的 产物又影响着那个时代 。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像,以后的多余人"即有他身上的这种特征,又各具时代特色, ③描绘的画面广阔,形式自由。作品由十四行诗构成,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自由形式使诗人将形形色色的内容纳入其中,即包括诗人 内心的感受,同时也有对俄罗斯现实的描绘。 39、试论《静静的顿河》艺术成就: 答:①作品具有史诗性。肖洛霍夫率先真实地再现了十月革命前后顿河哥萨克及整个俄国命运的伟大转折。再现了从第一次世界大 战到国内战净时期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浩瀚的内容、众多的人物,丰富多彩的插曲,磅礴的气势和诗史的规模,堪称苏联史诗 的高峰 ②真人真事与艺术虚构相结合。作家在叙述历史时间和描写历史人物时,将许多历史文献资料写进小说之中,增强了作品的真实 感,使其具有编年史的特点。在塑造虚构形象葛利高里时,作者融入自己参与历史的亲身经历和个人心里,将历史人物和人物命运紧密 的结合在一起。 ③哥萨克民间民族语言大量运用和饱含抒情的风景描写。它们不是脱离作品的思想内容孤立存在,而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小说 开头引用的哥萨克古歌,既使人们忆起数百年前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斗争,又预示着英雄的后代在浑浊的顿河边将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 社会变革。小说中大量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如暴风雨之中诅咒葛利高里以及葛利高里被打死后的心理描写,都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④这部小说也有一些缺点:对哥萨克三次战净描写的片面性,对共产党人的描写违背了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 40、试论意识流小说创作的特点与技巧。 答:意识流小说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西方现当代文学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意识流小说要求作家退出作品, 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全部意识战线在读者面前。意识流作品晦涩、难懂,经常出现清晰与蒙胧的仪式混杂、意识流动大幅度跳跃、时空 颠倒。意识流小说主要有一下特点: ①以内心独白为主干,通过自由联想贯穿人物的全部意识。内心独白包括了人物的全部意识,而自由联想往往从一事物联想到另一 事物,或以某事物为中心向各个方向辐射,没有固定的方向,不受时空的局限。 ②大量使用象征是意识流文学的一个主要手法。 ③电影化与音乐化四语言和标点符号的创新。意识流小说借用了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空间固定而时间流动的时间蒙太奇和时间 不动空间迅速变化的空间蒙太奇。意识流作家还使用特写、慢镜头、化入、化出、穿插闪会等电影手段,同时也常借用音乐中的奏鸣、 协奏、交响等各种结构 41、试论《源氏物语》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答:《源氏物语》中,通过光源氏与周围女性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妇女形象。小说真实地描绘出她们的生活现 状。其中,藤壶、紫上、空蝉的形像最具代表性。 ①藤壶原为先帝的女儿,是皇家的公主,又是桐壶帝的宠妃,不仅身份高贵,而且还有着与“豪门贵族"不同的善良品格,然而她的 一生过得并不愉快,内心中始终充满着哀愁、懊悔和疑惧,最终也没有逃脱一般贵族妇女的悲剧命运。在贵族男子纵情恣欲的行为面 前,她只能成为罪恶社会的栖牲品: ②紫上是小说一 二部的主人公,是作品中塑造的主要妇女形象。她不仅才貌出众,而且具有贤淑、“忍从"等美德。紫上是继葵上 之后光源氏的正妻,在家庭中尽量表现出温柔贤淑、落落大方的姿态,不把自己的苦痛与矛盾流露在外。然而光源氏好色成性,经常背 着紫上干出一些偷香窃玉的事情,导致了紫上长年的郁郁寡欢、担心将来年老色衰被遗弃,导致她的生命过早凋谢。 ③空蝉是中等贵族出身的妇女,不幸的命运使她成为比她大十岁的地方官伊的后妻。她是一个聪明而善于思考的女子,起初对光源 氏的无理强求和粗暴行为十分愤怒,当与光源氏接触后,被他的地位、相貌所吸引。她的内心世界是矛盾的,丈夫比自己大十几岁而光 源氏年轻美貌,但自己又是有夫之妇,常常陷入深深的烦恼之中。丈夫故去后,在矛盾重重万分痛苦之下,最终削发为尼。 ④小说中塑造的妇女形象,无论地位高低、经历和结局如何,但作为贵族男子渔色的对象这一点是一致的,她们的绝大多数都是贵 族社会的被损害者和牺牲品。从这些妇女的内心痛苦和各种遭遇可以了解到平安时代腐朽糜烂的社会现实。小说在描写一夫多妻制度下 妇女不幸命运的同时,也部分地接触了平民和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
42、论述《戈拉》中戈拉形象。 答:《戈拉》是泰戈尔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基本内容内容是几个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动向构成的。主要人物戈拉思想的 成长和发展是小说情节的中心。戈拉的爱国主义思想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答:①他在刚刚走向社会的时候,他的爱国主义同他的宗教信仰及种性之间形成了尖锐矛盾。大学毕业后,他成为了印度教青年的 一个领袖。在反帝的爱国斗争中,他走上了一条复古的邪路,成了一个十足的精神狂。而这种宗教狂热,使他脱离了群众也脱离了现实 斗争,陷入了孤独可悲的困境。 ②为了摆脱困境,他决定下乡旅行,同时开始了他矛盾性格的转变。在接触了农村的现实斗争后,他的思想逐渐发生变化,对劳动 人民有所了解,对印度教和种姓制度产生了怀疑,但此时并没有彻底否定印度教的糟粕和偏见。 ③在印度教“忏悔礼"的时刻,养父告知他的真实身份是爱尔兰人的弃婴,根本没有资格信奉印度教,更无权利举行这种宗教典礼。 这个秘密的揭穿,使戈拉如梦初醒,自己卸下了印度教和种姓的沉重包袱,彻底清算了自己的宗教偏见: ④戈拉是印度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是20世纪初期印度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艺术概括。他的基本矛盾是爱国主义思想同印度同印度 教信仰之间的矛盾。随着他思想的成熟,爱国主义思想不断发展,印度教信仰不断削弱,构成了他性格的基本方面。 43、试论《戈拉》的艺术成就。 答:①显著的论辨性。这部小说的议论成分占有很大比重;人物间的论辩往往多于行动。而论辩几乎成了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作 品中所反映的带有争论性的重大社会问题,它本身就带有论辩的性质。小说通过丰富多彩论辩、争议和交谈,直接展示出当时印度社会 的不同政治观点和宗教偏见,批判驳斥了以哈伦为代表的向殖民主义者屈膝投降的奴才思想,也揭露了印度教和梵社的缺点及错误,从 而充分肯定了热爱祖国、民族团结、民族独立以及自由解放的思想,表现出鲜明的反殖民主义、反封建主义的思想倾向。 ②人物性格的鲜明对比。小说中既塑造了以戈拉为代表的一系列正面任务,也塑造了反面人物。不仅正面人物同反面人物形成对 比,就是在正面人物之间,他们彼此的性格也是互相对照,各具特点的。小说通过不同人物的对表描写和塑造,既可以使各种人物的个 性鲜明,容易识别,又可以使中心人物戈拉的形象更为突出,具有立体感。 ③浓有郁的抒情色彩。这部小说是作者倾注巨大的爱国热情创作出来的,尽管带有很强的论辩性,但却表现出一种诗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在小说中善于把叙事、论辩和抒情相互交织,融为一体,自始至终都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激荡着感情的洪流。 ④小说在人物心理描写、语言运用等方面也有一些特点。 44、试论《雪国》主人公驹子的形象。 答:驹子出生在雪国农村,由于生活所迫,被卖到东京当陪酒侍女,几经周折,最终沦为艺妓。小说从日常生活表现和对待爱情态 度这两个方面写驹子的性格。 ①小说在日常生活方面,着重写她坚持记日记、喜欢读小说、苦练三弦。她记日记的态度是认真的,表现坚持到底的毅力。她读小 说不同于一般艺妓随波逐流,而有一种求知的欲望和顽强的毅力。她不仅用普通琴书练习三弦,而且还研究高深的乐谱,尽管是出于职 业的需要,但仍表现出她顽强的毅力。 ②她明明知道岛村有家室,和自己的关系不能维持很久,但又不顾一切地在岛村身上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可怜的境遇、身份扭 曲了她,不能像一个普通姑娘那样去爱真正合乎自己想要的人,不能以正当的方式去爱。她的爱情既有纯真的一面,又有畸形、病态的 一面。作为一个艺妓,既不是积极的反抗者的形象,也不是庸俗的堕落者形象,而是具有一定进取心的形象。 45、试论《雪国》的艺术特色 答:①《雪国》在艺术方面色特色是充满诗意,抒情意味颜为浓厚。小说的结构是松散的,没有曲折的故事和情节。驹子和岛村之 间既没有谈什么惊人的话,也没有做出什么惊人的事。小说的美在平淡的无奇之中,魅力也正在于此。某种意义上说,《雪国》不像一 篇小说,更像是一篇抒情散文。 ②小说在描写手法和安排结构两方面,继承日本传统和学习西方技巧。描写手法上,既有一定数量的具体的、客观的描绘,又在很 多地方通过岛村的意识流动和自由联想状物写人,抒发情怀。结构方面,总体上基本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写,在某些局部又通过 岛村的仪式流动和自由联想展开故事推动情节,适当冲破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形成内容上的一定跳跃。既避免了因为意识随意流动, 联想自由浮现,造成杂乱无章,有层次迭起,波澜起伏,活而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