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序 我们究竟应当给大学哲学专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哲学爱好 者和中国文化的爱好者们提供哪些最基本的中国哲学或中国精英 文化的原典呢?一般说来,最起码的中国哲学的ABC有哪一些 呢?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我们常常向理、工、农、医科及社会科学、 人文学的同学们介绍并讲授《四书》(《论语》、《孟子》、《大学》、 《中庸》)、《老子》、《庄子》、《荀子》、《坛经》等最基本的经典,希望 诸君一字一句地研习。与此同时,我们又面向全校各院系同学开 了“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四书》与儒家伦理”、“《老》、《庄》 与道家智慧”等公共选修课程,帮助同学们掌握、理解一些中国经 典。对于哲学专业的同学来说,这是与必修课“中国哲学史”配套 的必修课程;对于文科的同学来说,这也是起码要学握的基础知 识。本书即是我们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选编并注释的一种教材, 目的是方便青年学子和社会上广大的哲学与文化的爱好者们诵 习、研读。至于哲学专业的研究生,不论从事哪一个二级学科或分 支学科研究,起码都要诵习、研读、理解这些典籍。故本书也是我 院全体硕士生通开课的教材。 我们的年轻人应当有读懂一点经典的起码的训练。其实并不 难。我们只有通过一句一句地读,才能走近经典,进而与古代的智 者、圣人、先知,作平等的心灵交流与思想对话。华夏族群在数千 年的融合与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存体验、宇宙观念、致思 取向、行为方式、价值系统,凝结成极其宝贵的、独到的哲学智慧
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宝典汗牛充栋。我们编选的原则是:把最重要、 最有根源性、原创性与代表性,最应当让青年们把握或领悟的哲学 资料,特别是把涉及到中国哲学智慧、中国文化之价值理念的核心 内容选进来。同时,为避免支离破碎,我们在选编时尽可能照顾到 名著名篇之某篇某章的完整性,以便我们完整地加以理解,避免断 章取义。 中国哲学是生命的学问,儒、释、道诸家有不同的理想的境界, 并力图在现世中实现。中国哲人有自己的终极信念、信仰,而且身 体力行。中国哲人把宇宙看做是创造流衍的、永恒变动的、开放 的、交融互摄、有机联系的整体。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人、人性 与终极的天道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它们是和谐的整体。 人的创造精神即来源于大化流行、无穷无尽的宇宙生命。宇宙自 然及其诸神灵与人之间,没有间隔。人在创造的活动中,也在修养 身心的工夫中,把握真、善、美的价值,体验崇高的精神意境,卓然 挺立于天壤之中,不断追求精神自我的完善和超越。儒家人文的 价值理想和道德精神,道家、佛家放达、逍遥、解脱、开放的心灵,诸 子百家的生存智慧与机智的论辩,宋明理学家的境界追求,都是人 类21世纪宝贵的精神资源。 中国的经典诠释有自己的特点,其开放性不仅在于不断容许 新的经典出现,而且在于不断容许不同的解释并存。经、子之学的 经—传一记、经一说、经一解及注疏的方式,并不是封闭 的、教条的,也没有限定诠释者,相反却给诠释者提供了改变精神 理路、发挥微言大义的场域。在薪火相传中,不断地寓含、加入了 诠释者的创见。加上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中国经典及其诠释给读 者以极大的想象空间和解读的余地。中国经典诠释的特点,不在 于语言文字的铺陈、雕琢和知性系统的建构,而在于与圣贤对话, 去感受、领悟经典,创造新的经典或新的理路。以人为本,以道德 为中心,是中国经典诠释的特色。中国经典不仅仅属于历史,而且 属于现代,它可以促进传统精神资源的创造性诠释与转化,为现代
化的精神文化提供营养。我们选编的内容涉及的经典著作(或作 者)约三十八种。编者对这些著作或人物略加介绍,并对原文的 文字或名词略作注释,又在每篇文章或某些章节后略作“思想指 要”,点醒其精神。这些工作是在前人与时贤的经典的专书注疏 或诠释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的注释借鉴了诸方家的成果,一般 在某篇或某家的注释之末作了说明。最后我们都断以己意。本书 注释比较简略,要真正理解原文的丰富的哲学内涵,当然需要老师 们的讲授与指导和同学们一字一句地、仔细认真地阅读。诸君可 以先选读、背诵其中的部分内容,行有余力,再加以通读。我们只 有进入先贤的语境,才能逐步把握、理解中国经典之精神。 收入本书诸材料的整理与注释工作,分别由我与龚建平、丁四 新、张杰、秦平、乐胜奎等先生分工完成。我还负责篇目选择、体例 制定、出思考题、列参考书目及组织协调工作,并通读、审阅、校核、 修改了全书。文碧方先生等数位同仁协助我反复精校。全部工作 用了三年多的时间。本书以各权威注疏本为底本,在选材、注释与 校对方面,是同类书中最好的读本。本书编注整理工作中的疏失, 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学者与读者诸君批评指正。 邦齐勇 2003年冬天于珞珈山 三
编序 一、《尚书》选 尧典 二 舜典 五 盘庚下 九 洪范 大诰 一六 召诰 二O 二、《诗经》选 二七 文王 二八 烝民 二九 维天之命 三一 三、《周易》经传选 三三 乾卦经传 三四 坤卦经传 三九 系辞(上、下传) 四二 四、《论语》选 五七 五、《老子》选 七九 六、《墨子》选 九七 兼爱(下) 九八 天志(上) 一O六 七、《楚辞》选 天问 八、《管子》选 一 二三 心术(上) 一二四 内业 一二八 九、《孟子》选 一三五
公孙丑上(选) 一三六 告子(上) 一四一 尽心(上) 一五O 尽心(下) 一五八 十、《庄子》选 华 一六七 逍遥游 一六八 齐物论 一七三 大宗师 一八三 天下 一九四 十一、新出土简帛文献选 二O三 道原 二O四 五行 二O六 性自命出 二一 十二、《公孙龙子》选 = 二一九 白马论 二二〇 坚白论 二二三 指物论 二二六 十三、《荀子》选 二二九 天论 二三O 礼论 二三五 解蔽 二四八 性恶 二五七 十四、《韩非子》选 二六五 解老 二六六 ◆ 喻老 二八二 三 十五、《礼记》选 二九一 乐记 二九二 大学 三O七
中庸 三一三 十六、《淮南子》选 三二五 原道 三二六 精神 么8 三四一 十七、董仲舒 华 三五三 深察名号 : 三五四 十八、司马谈 三六一 论六家要指 三六二 十九、《论衡》选 三六七 自然 三六八 二十、王弼 三七九 周易略例·明象 三八O 周易略例·明象 三八一 老子指略 三八三 二十一、郭象 三九一 庄子序 三九二 庄子注(选) 三九四 二十二、僧肇 四O三 物不迁论 四O四 不真空论 四O八 般若无知论 四一三 二十三、法藏 四二三 《华严金师子章》选 四二四 二十四、慧能 ◆ 四三三 四 坛经·般若品 四三四 坛经·定慧品 四四O 二十五、宗密 四四五 华严原人论 四四六
二十六、韩恋 华四五九 原道 每四六○ 原性 四六四 二十七、周敦颐 ”四六七 太极图说 四六八 《通书》选 四六九 二十八、张载 四七三 《正蒙》选 四七四 太和 四七四 乾称 四七九 二十九、程颢 四八五 识仁篇 四八六 定性书 四八七 语录 四八八 三十、程颐 四九五 易传序 四九六 语录 四九七 三十一、王安石 五O三 洪范传(选) 五○四 三十二、朱熹 五O九 仁说 五一O 观心说 五一二 《朱子语类》选 五一三 三十三、陆九渊 五二一 与曾宅之(选) 五二二 五 语录 五二四 三十四、王守仁 五二九 《传习录》选 五三O
上篇(选) 五三O 中篇答顾东桥书(选) 数 五三五 下篇(选) 五四二 大学问 五四五 三十五、方以智 五五一 《物理小识》选 多五五二 自序 五五二 总论(选) *五五三 《东西均》选 五五七 三十六、黄宗羲 专五六三 《明夷待访录》选 五六四 原君 五六四 《明儒学案》序选 $五六六 三十七、王夫之 五六九 《周易外传》选 ¥五七O 大有(选) *五七O 系辞上传 第十二章(选)》 $五七一 说卦传(选) ”五七三 《尚书引义》选 梦五七五 太甲二(选) 年五七五 说命中二(选) 五七八 三十八、戴展 老五八一 《孟子字义疏证》选 ◆五八二 六 思考题 牵五八五 参考书目 *五九七 后记 海五九九
一、《尚书》选 [著作简介]《尚书》最早叫做《书》,是上古典籍 文献的汇集,主要记载虞、夏、商、周的典制、君王的训 诰和君臣谈话记录、誓、令等。又称《书经》,是“六经” 之一。《尚书》经秦禁而残损,至汉产生今古文之分。 《尚书》是研究上古社会政治、宗教、历史、哲学、法津 等的重要资料
完 典 日若稽古帝尧1】,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 表,格于上下[2]。克明俊德,以亲九族[3)。九族既睦,平章百 姓[4]。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5]。 [注释] [1]曰若稽古:曰若,常用于追述往事的开端。稽:考。[2]软明文思:郑 玄说:“敬事节用谓之钦,照临四方谓之明,经纬天地谓之文,虑深通敏谓之 思。”钦、明、文、思,皆尧之德。安安:一作晏晏,宽柔、温和之义。允:诚信。 光:光耀,一说同“广”。四表:指东、南、西、北四极。格:至。 [3]俊德: 《礼记·大学》引作“峻德”;峻,高也。九族: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共为九 族。 [4]平章:平(pin),辨别;章:彰明。 [5]于变:于是变化。指 众民随尧之德化而变。雍:和。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1】。分命羲 仲,宅嵎夷,曰旸谷[2]。寅宾出日,平秩东作[3。日中,星鸟,以 殷仲春[4]。厥民析,鸟兽孳尾5]。申命羲叔,宅南交[6]。平秩 南讹,敬致[7]。日永,星火,以正仲夏[8]。厥民因,鸟兽希革[9]。 分命和仲,宅西,日昧谷10]。寅饯纳日,平秩西成[11]。宵中,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