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与魏晋风度
道家与魏晋风度
老子是谁 ·周朝史官李耳? 老 ·半历史半虚构的人物?
老子是谁 • 周朝史官李耳? • 半历史半虚构的人物?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 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一司马迁《史记》
•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 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司马迁《史记》
《道德经》之谜 ·名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 ·构成:《德篇》(37章),《道篇》(44章),共计81章 ·诗歌形式,语言精微玄奥 ·编纂时间之谜? 3世纪or庄子后 。版本之谜? 马王堆汉墓中的《老子》 郭店楚简
《道德经》之谜 • 名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 • 构成:《德篇》(37章),《道篇》(44章),共计81章 • 诗歌形式,语言精微玄奥 • 编纂时间之谜? 3世纪or庄子后 • 版本之谜? 马王堆汉墓中的《老子》 郭店楚简
↑《老子》乙本帛书
不 金办
。 《道德经》版本繁多,1965年严灵峰辑《无求备斋老子集成》共计356种,其中最早而 且完整的本子是唐朝景龙二年(708)的石刻本河北易州《龙行观道德经碑》,这些版 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避汉文帝刘恒(前179-163)讳名,因此其祖本的抄写时间不会 早于公元前179年。世传本中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是王弼本和河上公本这两个注本的 传本。 ·帛书《道德经》有甲、乙两种抄本,甲本不避讳“邦”字,其抄写年代应是刘邦称帝 (前206年)之前,乙本避讳“邦”字而不避汉惠帝刘盈(前194-187年)之讳,其抄写 年代应是刘邦在位之时(前206-194年)。 ·帛书本相较世传本更多保留了《道德经》的原貌,还保留了许多虚词,如“也”、“安 (案)”、“矣”,这些虚词为《道德经》的解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 《道德经》版本繁多,1965年严灵峰辑《无求备斋老子集成》共计356种,其中最早而 且完整的本子是唐朝景龙二年(708)的石刻本河北易州《龙行观道德经碑》,这些版 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避汉文帝刘恒(前179-163)讳名,因此其祖本的抄写时间不会 早于公元前179年。世传本中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是王弼本和河上公本这两个注本的 传本。 • 帛书《道德经》有甲、乙两种抄本,甲本不避讳“邦”字,其抄写年代应是刘邦称帝 (前206年)之前,乙本避讳“邦”字而不避汉惠帝刘盈(前194-187年)之讳,其抄写 年代应是刘邦在位之时(前206-194年)。 • 帛书本相较世传本更多保留了《道德经》的原貌,还保留了许多虚词,如“也”、“安 (案)”、“矣”,这些虚词为《道德经》的解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帛书本《道德经》的时间是公元前2世纪,比已知的最早版本早了350年,又比人们 通常认为的《道德经》撰写的时间晚了几百年 ·德篇在道篇之前 ·比现在的通行本长百分之十
• 帛书本《道德经》的时间是公元前2世纪,比已知的最早版本早了350年,又比人们 通常认为的《道德经》撰写的时间晚了几百年 • 德篇在道篇之前 • 比现在的通行本长百分之十
·竹简本,抄定年代的上限晚于公元前316年,下限当早于公元前278年。 ·竹简本和帛书本的区别主要有三个: ·一、从篇幅上讲,竹简《老子》(不算“大一生水”三组竹简的300余字)只有约 1900字,约为帛书本的五分之二,不仅比帛书本少了许多章,而且同一章的词句也常 比帛书本少; ·二、从篇章结构上讲,竹简《老子》由各自独立、形制不同的三册组成,每一册根据 文字的断连,可以分成若干“组”,每一组又可以根据标点符号分成若千章节,章 节次序与帛书《老子》完全不同; ·三、在用字方面,竹简本和帛书本有一些重要的不同,例如竹简本里是“绝知弃 辩”,帛书本里却是“绝圣弃智”。竹简本和帛书本有两个重要的相似之处:一、竹 简本的内容除了“大一生水”,全都包容在帛书本里;二、竹简本和帛书本在语言风 格上比较接近,竹简本用“也”、“安”、“矣”等虚词的地方,帛书本一般也用, 世传本则往往不用
• 竹简本,抄定年代的上限晚于公元前316年,下限当早于公元前278年。 • 竹简本和帛书本的区别主要有三个 : • 一 、从篇幅上讲 ,竹简《老子》( 不算“大一生水”三组竹简的300余字 ) 只有约 1900字,约为帛书本的五分之二,不仅比帛书本少了许多章,而且同一章的词句也常 比帛书本少; • 二、从篇章结构上讲,竹简《老子》由各自独立、形制不同的三册组成,每一册根据 文字的断连,可以分成若干“组”,每一组又可以根据标点符号分成若干章节 ,章 节次序与帛书《老子》完全不同 ; • 三 、在用字方面,竹简本和帛书本有一些重要的不同,例如竹简本里是“绝知弃 辩”,帛书本里却是“绝圣弃智”。竹简本和帛书本有两个重要的相似之 处:一、竹 简本的内容除了“大一生水”,全都包容在帛书本里;二、竹简本和帛书本在语言风 格上比较接近 ,竹简本用“也”、“安”、“矣”等虚词的地方,帛书本一般也用, 世传本则往往不用
·道可道,非常道。(传世版本)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帛书版本)
• 道可道,非常道。(传世版本) •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帛书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