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 Apoplexy/Stroke 上海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高健 http:/class.ibucm.com/neikehlmain.htm 2021/26
2021/2/6 2 中 风 Apoplexy / Stroke 上海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高健 http://class.ibucm.com/neikehl/main.htm
Learning Objectives ●熟悉中风的概念、病因病机 ●熟悉中风诊断、鉴别诊断、特征与范围 ●掌握各型的辨证施护 了解其预防与调养 2021/216
2021/2/6 3 Learning Objectives 熟悉中风的概念、病因病机 熟悉中风诊断、鉴别诊断、特征与范围 掌握各型的辨证施护 了解其预防与调养
Teaching Contents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与鉴别诊断 辨证施护 ●预防与调养 2021/216
2021/2/6 4 Teaching Contents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与鉴别诊断 辨证施护 预防与调养
概述 Introduction 2021/216
2021/2/6 5 概述 Introduc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概念 conception ●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 斜、语言不利、偏身麻木或不经 昏仆而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证的 种疾病。 ●主要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使风、火、痰、瘀痹阻脑脉或血 溢脑脉之外引起 亦称“卒中 2021/216
2021/2/6 6 概述 Introduction 概念 conception 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 斜、语言不利、偏身麻木或不经 昏仆而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证的一 种疾病。 主要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使风、火、痰、瘀痹阻脑脉或血 溢脑脉之外引起。 亦称“卒中
概述 Introduction 历史沿革 Evolution History 《内经》对中风的记载 ●《伤寒论》对中风的论述 ●唐宋——对病因重新认识的分水岭 ●其他医家的论述 2021/216
2021/2/6 7 历史沿革 Evolution History 《内经》对中风的记载 《伤寒论》对中风的论述 唐宋——对病因重新认识的分水岭 其他医家的论述 概述 Introduction
历史语革 Evolution History ·《内经》始见对中风的记载 对卒中、昏迷有仆击、大厥、薄 厥等描述 对半身不遂有偏枯、偏风、痱风等 名称 2021/216
2021/2/6 8 《内经》 始见对中风的记载 对卒中、昏迷有仆击、大厥、薄 厥等描述 对半身不遂有偏枯、偏风、痱风等 名称 历史沿革Evolution History
历史语革 Evolution History ●《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 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 死。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 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 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素问·通评虚实论》:“仆击、偏枯..肥 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2021/216
2021/2/6 9 《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 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 死。”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 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 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 《素问·通评虚实论》:“仆击、偏枯……肥 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历史沿革Evolution History
历史语革 Evolution History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 治》首创中风的病名及临证分类法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 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 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2021/216 10
2021/2/6 10 张仲景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 治》 首创中风的病名及临证分类法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 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 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历史沿革Evolution History
历史沿革 Evolution History 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 唐宋以后突出以“内风”立论 刘河间心火暴盛 李东垣一正气自虚 朱丹溪痰湿生热 张景岳内伤积损 2021/216
2021/2/6 11 唐宋以前 多以“内虚邪中”立论 唐宋以后 突出以“内风”立论 刘河间—心火暴盛 李东垣—正气自虚 朱丹溪—痰湿生热 张景岳—内伤积损 历史沿革Evolution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