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7年第13卷第4期 262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7,vol.13,No,4 【理论探讨】 《黄帝内经》与饮食营养 丁家欣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 关键词:黄帝内经;饮食 中图分类号:R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250(2007)04026201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旱的一部医著,在中 第三,《黄帝内经》教给我们什么要少吃,什么不 医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奠定了中要吃。如《灵枢·五味》说:“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 医学的理论基础,对饮食养生和饮食治疗也做了较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素问·热论》还具体 为系统的论述 地指出:“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 {△先,《黄帝内经》教给我们吃什么。《素问·脏也。对于普通人也应注意平衡膳食,注意饮食成分 时论》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的全面完整,过于偏向某种口味,也会导致疾病的发 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一两千年前生。《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提出的饮食搭配原则,到今天仍然是科学、完善的饮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 食结构。为了满足人体对各种菅养的需要,达到合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这是说饮食 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我们的日常饮食就应由多的五味必须调和,不能偏胜,偏胜则能引起种种疾 种食物组成。几千年来,中国人依照这一营养方案,病。若能五味调和,饮食合宜,则健康能获得保证 在素食的基础上,坚持饮食多样化,以五谷为主,以寿命就长。 荤食为辅,合理搭配蔬菜和水果,既不偏食,也不过 《黄帝内经》教给我们吃什么,如何吃,还教我们 食,从而保证了机体的营养,达到了保健强身、预防如何通过饮食来养生和治疗疾病,这些论述经历代 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实践证明,《内经》定出的饮食医药学家的发展形成了今天我国独具特色的医食同 结构是正确的、合理的。 源的饮食文化。日常生活中,人们可根据自己的身 笫二,《黄帝肉经》教给我们如何吃。《素问·生体条件、疾病等憤况,根据时令、季节或地域等的不 气通天论》提出的“食饮有节,谨和五味”就是如何吃同,选择营养药效俱全的药膳莱肴,对症施之,起到 的基本观点。首先,饮食要有节制。《素问·痹论》提“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作用。人们还根据《黄帝内 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告诫人们饮食要有节制,经》的性味理论,依据五脏不同生理特性来选择不 暴饮暴食会伤及牌胃。其次,饮食要注意温凉适中。性味的饮食,以达到预防和治疗不同疾病的目的。 《灵枢·师说》说:“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告如用葱白、生姜、芫荽等具有发散作用的食物预防感 诫人们饮食要温凉适中,不要过寒过热。再者,饮食冒,用绿豆、菊花、西瓜等具有清热作用的食物预防 要注意性味调和,顺应节气的变化。《黄帝内经》将中暑。其他如大蒜治瘌疾,山楂消食积,藕汁治略 五味(酸、苦、甘、辛、咸)分别归属于五行(木、火、土、血,赤豆治水肿,薏米祛湿,蜂蜜润燥等。 金、水)。食物的性能和药物的性能一样,也包括性 总之,《黄帝内经》为后世饮食菅养的发展奠定 味归经、升降沉浮、补泻等内容,也可依据阴阳、五行了理论基础,其中的饮食养生篇章,也是历代人民日 相生相克的变化规律对人体产生作用与影响,也可常饮食生活的准则。近年来,中医饮食营养的观念 依据食物或药物性味的特点,在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 的过程中,纠正或调和人体各部分不协调的状态。饮食生活方面对食养食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 例如,春天味过于酸,则易伤脾胃,因此春季饮食要步促进了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发展。“五味之美,不 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天味过于苦,易伤肺气,因此可胜极”。当我们在享受美味的饮食时,不应忘记 夏季饮食要省苦增辛以养肺气;秋天味过于辛,易伤《黄帝内经》为我们的饮食养生和饮食治疗做出的贡 肝气,因此秋季饮食要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天味过献 于威,易伤心气,因此冬季饮食要省咸增苦以养心 收稿日期:200603-14 气。《黄帝内经》中关于食与味、药与味和药食性味 作者简介:丁家欣(1957-),女,山东省日照市 之间的关系,不仅被用以指导医疗实践,而且极大地人,研究员,从事中药研发、方证基础研究。 丰富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万方数据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7年第13卷第4期 262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7.V01.13.No.4 【理论探讨】 《黄帝内经》与饮食营养 丁家欣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关键词:黄帝内经;饮食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250(2007)04.0262—01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著,在中 医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奠定了中 医学的理论基础,对饮食养生和饮食治疗也做了较 为系统的论述。 首先,《黄帝内经》教给我们吃什么。《素问·脏 气法时论》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 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一两千年前 提出的饮食搭配原则,到今天仍然是科学、完善的饮 食结构。为了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的需要,达到合 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我们的日常饮食就应由多 种食物组成。几千年来,中国人依照这一营养方案, 在素食的基础上,坚持饮食多样化,以五谷为主,以 荤食为辅,合理搭配蔬菜和水果,既不偏食,也不过 食,从而保证了机体的营养,达到了保健强身、预防 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实践证明,《内经》定出的饮食 结构是正确的、合理的。 第二,《黄帝内经》教给我们如何吃。《素问·生 气通天论》提出的“食饮有节,谨和五味”就是如何吃 的基本观点。首先,饮食要有节制。《素问·痹论》提 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告诫人们饮食要有节制, 暴饮暴食会伤及脾胃。其次,饮食要注意温凉适中。 《灵枢·师说》说:“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告 诫人们饮食要温凉适中,不要过寒过热。再者,饮食 要注意性味调和,顺应节气的变化。《黄帝内经》将 五味(酸、苦、甘、辛、成)分别归属于五行(木、火、土、 金、水)。食物的性能和药物的性能一样,也包括性 味归经、升降沉浮、补泻等内容,也可依据阴阳、五行 相生相克的变化规律对人体产生作用与影响,也可 依据食物或药物性味的特点,在预防疾病、治疗疾病 的过程中,纠正或调和人体各部分不协调的状态。 例如,春天味过于酸,则易伤脾胃,因此春季饮食要 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天味过于苦,易伤肺气,因此 夏季饮食要省苦增辛以养肺气;秋天味过于辛,易伤 肝气,因此秋季饮食要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天味过 于成,易伤心气,因此冬季饮食要省成增苦以养心 气。《黄帝内经》中关于食与味、药与味和药食性味 之间的关系,不仅被用以指导医疗实践,而且极大地 丰富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第三,《黄帝内经》教给我们什么要少吃,什么不 要吃。如《灵枢·五味》说:“肝病禁辛,心病禁成,脾 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素问·热论》还具体 地指出:“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 也。”对于普通人也应注意平衡膳食,注意饮食成分 的全面完整,过于偏向某种口味,也会导致疾病的发 生。《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 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这是说饮食 的五味必须调和,不能偏胜,偏胜则能引起种种疾 病。若能五味调和,饮食合宜,则健康能获得保证, 寿命就长。 《黄帝内经》教给我们吃什么,如何吃,还教我们 如何通过饮食来养生和治疗疾病,这些论述经历代 医药学家的发展形成了今天我国独具特色的医食同 源的饮食文化。日常生活中,人们可根据自己的身 体条件、疾病等情况,根据时令、季节或地域等的不 同,选择营养药效俱全的药膳菜肴,对症施之,起到 “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作用。人们还根据《黄帝内 经》的性味理论,依据五脏不同生理特性来选择不同 性味的饮食,以达到预防和治疗不同疾病的目的。 如用葱白、生姜、芜荽等具有发散作用的食物预防感 冒,用绿豆、菊花、西瓜等具有清热作用的食物预防 中暑。其他如大蒜治痢疾,山楂消食积,藕汁治咯 血,赤豆治水肿,薏米祛湿,蜂蜜润燥等。 总之,《黄帝内经》为后世饮食营养的发展奠定 了理论基础,其中的饮食养生篇章,也是历代人民日 常饮食生活的准则。近年来,中医饮食营养的观念 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 饮食生活方面对食养食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 一步促进了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发展。“五味之美,不 可胜极”。当我们在享受美味的饮食时,不应忘记 《黄帝内经》为我们的饮食养生和饮食治疗做出的贡 献。 收稿日期:2006—03.14 作者简介:丁家欣(1957一),女,山东省El照市 人,研究员,从事中药研发、方证基础研究。 万方数据
《黄帝内经》与饮食营养 旧数据 文献链接 者 丁家欣, DING Jia-xin 作者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STIC PKI 英文刊名: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 2007,13(4) 本文读者也读过(10 1.许磊《黄帝内经》的饮食养生观—季节与五味的调和[期刊论文]一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10) 2.楼彩霞.庞宗然.崔箭. LoU Cai-xia. PANG Zong-ran. UI Jian探析《黄帝内经》养生经典的现实意义[期刊论文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1) 3.王嘉锐健康药膳(七)[期刊论文]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2(8) 4.李晓红林存奇.李烨《黄帝内经》养生思想探讨[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2008,19(6) 5.李京玉谈《黄帝内经》养生观[期刊论文]吉林中医药2009,29(8) 6.靳风仙中医的饮食宜忌与调护[期刊论文]-内蒙古中医药2009,28(7) 7.徐兵.朴晓玲浅议《黄帝内经》养生学说[会议论文]-2006 8.贾海弊 JIA Hai-hua中医学”饮食不节”概念内涵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2) 9.张湖德《黄帝内经》饮食养生观[期刊论文]-环球中医药2008(1) 10.潘晓彦.陈燕陈偶美.晋溶展 PAN Xiao-yan. CHEN Yan. CHEN Ou-ying. JIN Rong-chen论《黄帝内经·素问》 中的"整体护理”观[期刊论文]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9) 1·杨张捷·李雪霓张大荣试用《黄帝内经》理论分析进食障碍患者的典型临床特征[期刊论文]一中国医药导报 2012(2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zyjcyx200704009.aspx
《黄帝内经》与饮食营养 作者: 丁家欣, DING Jia-xin 作者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 刊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英文刊名: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 2007,13(4)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许磊 《黄帝内经》的饮食养生观——季节与五味的调和[期刊论文]-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10) 2. 楼彩霞.庞宗然.崔箭.LOU Cai-xia.PANG Zong-ran.CUI Jian 探析《黄帝内经》养生经典的现实意义[期刊论文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1) 3. 王嘉锐 健康药膳(七)[期刊论文]-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2(8) 4. 李晓红.林存奇.李烨 《黄帝内经》养生思想探讨[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2008,19(6) 5. 李京玉 谈《黄帝内经》养生观[期刊论文]-吉林中医药2009,29(8) 6. 靳风仙 中医的饮食宜忌与调护[期刊论文]-内蒙古中医药2009,28(7) 7. 徐兵.朴晓玲 浅议《黄帝内经》养生学说[会议论文]-2006 8. 贾海骅.JIA Hai-hua 中医学"饮食不节"概念内涵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2) 9. 张湖德 《黄帝内经》饮食养生观[期刊论文]-环球中医药2008(1) 10. 潘晓彦.陈燕.陈偶美.晋溶展.PAN Xiao-yan.CHEN Yan.CHEN Ou-ying.JIN Rong-chen 论《黄帝内经·素问》 中的"整体护理"观[期刊论文]-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9) 引证文献(1条) 1.杨婧.张捷.李雪霓.张大荣 试用《黄帝内经》理论分析进食障碍患者的典型临床特征[期刊论文]-中国医药导报 2012(2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zyjcyx20070400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