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 四川大学西医院消化科 胡仁伟
炎症性肠病 四川大学西医院消化科 胡仁伟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 熟悉本病的病因,了解发病原理 掌握本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要点
教学目的及要求 • 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 • 熟悉本病的病因,了解发病原理。 • 掌握本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要点
概述 炎症性肠病(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 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 1溃疡性结肠炎(UC 2克罗恩病(CD)
概 述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 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 1:溃疡性结肠炎(UC) 2:克罗恩病(CD)
流行病学 欧美UC发病率为10-20/10万、患病率达100-200/10万; CD发病率为5-10/10万、患病率达50-100/10万。 我国UC与CD患病率分别为116/10万和14/10万
流行病学 • 欧美UC发病率为10-20/10万、患病率达100-200/10万; CD发病率为5-10/10万、患病率达50-100/10万。 • 我国UC与CD患病率分别为11.6/10万和1.4/10万
病因和发病机理 IBD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已知肠道粘膜免 疫系统异常反应所导致的炎症过程在BD发病中起重要作 用,目前认为这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环 境、遗传、感染和免疫因素
病因和发病机理 IBD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已知肠道粘膜免 疫系统异常反应所导致的炎症过程在IBD发病中起重要作 用,目前认为这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环 境、遗传、感染和免疫因素
环境因素 IBD发病率发达国家远高于发展中国家;随着社会经济 发展,一些地区IBD发病率明显升高 涉及的环境因素包括如地域、饮食、生活工作节奏差异 等,其中吸烟与CD恶化有关,而对UC则可能有保护作 用
环境因素 • IBD 发病率发达国家远高于发展中国家;随着社会经济 发展,一些地区IBD发病率明显升高。 • 涉及的环境因素包括如地域、饮食、生活工作节奏差异 等,其中吸烟与CD恶化有关,而对UC则可能有保护作 用
遗传因素 IBD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CD发病率单卵双胞显著高于双卵双胞。 全基因组研究发现BD发病与数个基因位点相关,其中 CARD15/NOD2基因,OCTN基因和GLD5基因突变证 实与IBD相关 公认IBD为多基因相关疾病
遗传因素 • IBD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 CD发病率单卵双胞显著高于双卵双胞。 • 全基因组研究发现IBD发病与数个基因位点相关,其中 CARD15/NOD2基因,OCTN基因和GLD5基因突变证 实与IBD相关。 公认IBD为多基因相关疾病
感染因素 ·转基因或基因敲除小鼠,在肠道无菌环境下不会发生肠 道炎症,而恢复肠道正常菌群则岀现肠道炎症。 IBD患者病变部位对自自身正常细菌抗原的免疫反应增强; 粪便转流防止CD复发;抗生素或益生菌治疗对部分IBD 患者有效。 IBD患者可能存在对肠道菌群的“免疫耐受”缺失
感染因素 • 转基因或基因敲除小鼠,在肠道无菌环境下不会发生肠 道炎症,而恢复肠道正常菌群则出现肠道炎症。 • IBD患者病变部位对自自身正常细菌抗原的免疫反应增强; 粪便转流防止CD复发;抗生素或益生菌治疗对部分IBD 患者有效。 IBD患者可能存在对肠道菌群的“免疫耐受”缺失
免疫因素 IBD患者存在“免疫耐受”缺失,对正常肠道抗原发生异 常免疫反应。 CD是Th1型反应,而UC则为非型Th2型反应。 ·肠粘膜的免疫细胞、非免疫细胞等多种细胞相互作用, 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过 程
免疫因素 • IBD患者存在“免疫耐受”缺失,对正常肠道抗原发生异 常免疫反应。 • CD是Th1型反应,而UC则为非典型Th2型反应。 • 肠粘膜的免疫细胞、非免疫细胞等多种细胞相互作用, 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过 程
溃疡性结肠炎(UC) 病变主要累及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范围多自远段 结肠开始,可逆行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和末 段回肠,呈连续性分布。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粘液脓血便
溃疡性结肠炎(UC) ➢ 病变主要累及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范围多自远段 结肠开始,可逆行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和末 段回肠,呈连续性分布。 ➢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粘液脓血便